靈感範文站

人物傳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人物傳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人物傳心得體會篇1

他們不是不害怕,但是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前,所有人都可以後退、躲避,但醫者使命和責任感讓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逆行向前;他們不是不想家,但爲了萬家安寧,他們必須守在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他們不是不喜歡自由,但在全民抗“疫”的路上,只有他們的堅守才能離勝利更近一步……疫情面前,他們不一樣,不能做曾經尋常的小事,但又都一樣,都身在抗“疫”戰場!

他們不再是17年前的他們,他們依然是逆行奮戰的他們。17年前,非典爆發,67歲的鐘南山站出來說:“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17年後,已經84歲高齡的他重新披甲上陣;17年前,7個晝夜建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級傳染病醫院小湯山,17年後,10個晝夜“火神山”正式交付,24小時,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變身“方艙醫院”;17年前因爲sars,大學聯考選擇了臨牀醫學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何德全,17年後,他代替前輩們迎戰新型冠狀病毒;17年前,曾傾盡全力奮戰在全國抗擊“非典”一線的戰士,在17年後的今天再次毅然請戰……17年前和17年後,不變的是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薪火相傳。17年前的那些堅毅的身影又再一次顯現,他們在抗“疫”戰場挺身而出,逆行奮戰,在危難中堅守,用行動彰顯抗擊新冠肺炎的必勝決心。

他們不再是父母、兒女,他們依然是守護萬家安寧的他們。有這麼一羣人,他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只因一聲呼籲,一紙通知就到崗到位。他們告誡所有人不要外出,也有親人牽掛,但卻義無反顧走到疫情防控一線,去排查、去宣傳。他們就是廣大的鄉村基層幹部和志願者,是羣衆和組織的聯絡人,也是默默無聞的“戰疫人”。他們沒有警服、救援服、隔離衣,只有一支最普通的口罩和一張村民都熟悉的面孔,每天走街串戶排查信息,變身“代購”“送菜員”“大喇叭”,將“爲人民服務”做到細緻入微。他們顧不上照顧家裏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他們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執行各項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廢寢忘食,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守好社區第一道“防波堤”。

他們不再是出入自由的他們,他們依然是熱愛生活的他們。這一段時間,是全國人民經歷過的一個最難熬的春節假期,對武漢人來說更是如此。在武漢“封城”後,武漢人民並沒有自暴自棄,他們選擇了從全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環境最複雜、挑戰最嚴峻的地區唱響國歌,爲武漢加油,爲自己打氣。“方艙醫院”的患者們在空閒時間,拼魔方、做操、讀書、打拳、和醫護人員一起跳廣場舞……他們的生活比我們想象中更豐富。這些都傳遞出武漢人民的樂觀和誓將戰勝疫情的堅強決心,他們勇敢面對嚴峻的疫情,面帶笑容,邁向春暖花開。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如今各路英雄相聚,力量相匯,相信他們完全有能力以最快速度、最小代價來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抗“疫”戰場上,有人剪去長髮,有人收拾行裝,有人立下錚錚誓言……他們都不一樣,又都一樣,在這場全民戰“疫”中,他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凝聚起全民戰“疫”的磅礴力量!

人物傳心得體會篇2

學習優秀教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左__,一個普通的名字,一個最基層的農村教師,卻有一種奮勇向前的拼搏精神,從一個掃盲教師到拿到大學文憑甚至成爲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有一種不爲名利所動的高貴品質,寧願放下三次改行的機會,也要堅守艱辛清貧的教育工作崗位;有一顆“不是我所生,卻與我更親”的愛生之心。這些都源於他無私奉獻於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這種蠟燭精神讓一個普通的名字響徹中國,傳遍教育界,成爲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學習了左相平教師的先進事蹟,我感慨萬千,不斷進取,堅守崗位,不爲名利所動,愛生如子,這纔是最崇高的師魂!同是教師,我深深爲自我曾有過的抱怨感到羞愧,爲自我曾打罵過學生感到後悔,這一次的學習讓我改變了自我從教的想法,我不再把我的工作當做飯碗,而是作爲事業認真去做,甚至當做國家、社會公益事業,只求付出,不求回報。我不再把學生當做獲取績效工資的工具,而是作爲花朵去呵護,作爲棟樑去培養。

我相信只要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有左相平教師的蠟燭精神,整個教育界必須滿是輝煌!

11月14日,我校全體教師學習了盤縣縣教師左相平的先進事蹟後,我感慨頗多,情緒很不平靜,個性是他身上表現出的高尚道德風範,更使我感動不已。

他從教十年如一日,盡職盡責,嘔心瀝血,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用心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們生活簡樸、廉潔從教、克己奉公,言傳身教,把自我全部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他們的崇高品格和師德不僅僅受到學生和教師的尊敬,並且得到了廣大人民羣衆的高度讚譽。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像左相平這些誠實質樸的人民教師,表現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把自我的心血和力量獻給教育事業,他們的身上閃爍着師德的絢爛光輝。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中國小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爲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要在自我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務必先爲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爲示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務必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他們讓我們懂得了,一個人,原先能夠這樣用心地對待工作和生活,能夠這樣真誠地與人相處,能夠這樣熱情地幫忙別人……在當今冷漠、隔閡漸成風氣的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正是這樣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嗎?能夠想像,假如生活中處處有像郭力華這樣的人,那我們這個社會,必將更加和諧,必將佈滿更多的溫情,必將更有人情味,必將更讓人留戀。

學習了左相平的感人事蹟後,我深切體會到:一個人,原先能夠這樣用心地對待工作和生活,能夠這樣真誠地與人相處,能夠這樣熱情地幫忙別人……我很感動,從中學到了很多,也讓我重新熟悉了教師這份職業,在如今的這個工作崗位上,我想我就應用一份真摯的態度去對待,爭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爲教育事業盡微薄之力。

人物傳心得體會篇3

“參與比取勝更重要”,這是奧林匹克運動廣爲流傳的名言,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體現。一個運動員的成就,不僅僅是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塊獎牌,還在於是否體現奧林匹克精神,是否做到自強不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我崇拜的奧運英雄蘇炳添就是這樣的選手,也許他與金牌無緣,但創造的歷史值得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銘記。

蘇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於廣東省中山市,暨南大學20_級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研究生,中國男子短跑名將。

20_年2月6日,蘇炳添以6秒43奪得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迴賽男子60米冠軍,並刷新亞洲紀錄。之後蘇炳添多次比賽中都成爲百米大賽最有力的競爭對手!而且蘇炳添也着實讓世界短跑名將博爾特驚訝到了,博爾特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飛人,連續三屆拿到奧運百米金牌。可是博爾特也被蘇炳添驚到了:沒有想到站在身邊的小夥子居然反應這麼的快,起跑的那一瞬間讓他不知所措。

博爾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槍聲一響,我身邊的小夥子就飛奔出去,我有點不知所措,結果就失足了。”他對於蘇炳添的實力也是非常的認可,也正是因爲這樣,他後面纔會拼命追趕上去。

能進入百米決賽是每個亞洲人都不敢幻想的奢望,只有跑進10秒纔有希望。爲此,蘇炳添20_年底,選擇了一個比較大風險的決定:就是把起跑腳換了。爲什麼要換?是因爲想要得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新的節奏,這樣的話在100米纔可能會有一個突破。

而做這個改變和選擇太難了,改變之前問了很多的專家:不做出一些改變的話可能很難突破10秒,參考了劉翔的“八改七”,所以蘇炳添最後狠下心來做出了這個改變。就像剛開始是用右手吃飯,突然間變左手,你夾都夾不到,怎麼不難呢?蘇炳添剛開始,連起跑怎麼發力都完全不會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三組對決過後,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成功入圍男子100米決賽,也成爲首位闖進奧運會百米決賽的中國人。而在奧運賽場上,9秒83也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成績。20_年裏約奧運會,博爾特奪取金牌的成績是9秒81,蘇炳添只比博爾特僅僅慢了0.02秒。32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通過多年以來的努力,終於站在了100米跑道上面。

蘇炳添一戰打破了三個紀錄:

首先,新中國從1984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到現在37年的歷史上,首次有中國男性運動員打進到100米決賽的賽場,絕無僅有,這個意義不亞於當年劉翔闖進奧運會決賽並且奪冠。

第二,在1932年的奧運會上,曾經有一位日本運動員打進到奧運會男子100米的決賽圈,但他不是第一名,而且那個時候是用手計時的時代,跟電子技術時代差的還比較多。

第三,亞洲國家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在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也就是第2屆奧運會上,到現在121年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位亞洲運動員以100米半決賽第1名的身份進入到世界最頂級的百米飛人大戰的決賽。

這是史無前例的偉大榮耀,屬於偉大的中國,也屬於亞洲。年過30的蘇炳添,靠着頑強的自律,靠着超強的意志品質,成功的打進到了100米的決賽當中,爲全亞洲人長臉。就連中國田徑名將劉翔在微博上也發文祝賀蘇炳添:“封神!9秒83!”

此前展望半決賽時,蘇炳添強調,半決賽就是自己的決賽:“對我來說,能夠進入決賽就算完成任務。如果能夠突破10秒大關,進決賽應該沒問題。”

看了比賽,真是激動得哭了!太不容易了!簡直是一戰封神!正像劉翔所讚揚的那樣,這是中國奇蹟和中國速度,這也是亞洲奇蹟和亞洲速度!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每一次踏上賽場,蘇炳添的腦海裏都只有一件事:竭盡全力跑出“中國速度”,爲祖國添彩!能打破亞洲紀錄,打破黃種人的極限,站在東京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所有的夢想都在這一瞬間變成了現實!

把半決賽當成決賽。是啊,人生路上關鍵的每一步都需要這種精神,我要向蘇炳添學習,他是我最崇拜的奧運英雄。

人物傳心得體會篇4

因爲劉伯明優異的成績讓他先後在牡丹江機場和錦州飛行大隊中表現得非常出色,而後在1991年劉伯明開始執行單獨飛行任務,包括單獨駕駛當時國家最新型的戰鬥機殲八,這是對他新的考驗,也是對他的信任。

1998年,劉伯明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他與翟志剛等人一同被挑選爲我國的第一批航天員,航天員與飛行員雖然都在空中作業,但是二者的區別和難度還是相差非常大的。

來到了新環境的劉伯明很快就適應了新的訓練,因爲要去外太空完成任務,這對航天員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要求,但是劉伯明重新拿出了之前那股努力勁兒,硬是咬牙挺了過來,在20xx年還被選爲神舟六號的備用員。

直到20xx年,劉伯明執行了神舟七號的飛行任務,與他一同前去的還有航天英雄翟志剛和景海鵬,順利完成任務併成功着陸的劉伯明三人被當時的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了“英雄航天員”的榮譽稱號。

這也是劉伯明首次真正執行飛行任務,而後被送到學校學習之後的劉伯明攻讀了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學位,在今年的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人員名單上,劉伯明以五十五的年齡成功入選。

誰能想到以四十歲的年齡還能將博士學位攻讀下來,誰能想到以五十歲的年齡還能成功入選艱鉅危險的航天任務,誰能想到這樣的劉伯明曾經還有一段輟學打工的故事。

1966年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的一個小村子裏,劉伯明出生了,而後幾年中他的兄弟姐妹們也都陸陸續續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劉伯明在家中排名老二,他的上面有個哥哥。

其實那個年代的農民生活非常不容易,因爲家裏的小孩太多,而且家長們都需要出去幹農活或者打工,所以幾乎很少有時間來管他們,家裏的小孩子都是哥哥姐姐們帶大的。

劉伯明作爲二哥所以需要每天照顧好自己的弟弟妹妹,替父母分擔一些壓力,因爲從小劉伯明就要承擔家庭的責任,這也導致了劉伯明從小就養成了擁有責任感的好習慣。

“那個時候我跟他母親很忙,我們每天都是早早地就出去了,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回來,所以家裏的事情都是他(劉伯明)來做,包括照顧這些弟弟妹妹們”。

劉伯明不只是懂事,在學習成績上也是名列前茅,雖然平時劉伯明都會跟隨小夥伴一起瘋玩,小夥伴包括家長都說在家沒見過他學習,但是劉伯明依然考上了縣裏的重點高中。

這對這個家庭來說既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起初剛進入高中的劉伯明非常好學,並且勤奮懂禮貌的他被很多老師認可,但是隨着冬天的到來,劉伯明每天都要步行很遠的路程才能走到學校,“有一次我半夜起來,突然聽到家門響了,我還以爲有小偷過來了,沒想到是他剛從學校回來”,劉父這樣說到。

心疼兒子每天這樣辛苦的劉父於是咬牙給兒子買了一輛自行車,雖然是二手的,但是也花了他一百多元錢,這筆錢對當時的劉家來說還是不小的數字。

可是隨着弟弟妹妹們的長大,家裏的花銷也越來越大,劉伯明每次回到家中都能看到父親蹲在門口一直抽菸,而眉頭也緊緊地皺在一起。

父親要供這麼多孩子上學實在是負擔不起,劉伯明是明白家裏的情況的,白天上課的劉伯明每次想到父親皺到一起的眉頭都忍不住心酸。

人物傳心得體會篇5

學習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蹟後,感觸很深。先進人物能夠在平凡的本職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這與他們勤於學習,善於思考,踏實工作,努力進取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通過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蹟,我覺得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做到:

一、要養成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的好習慣先進人物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和長處就是刻苦學習,善於思考,他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能夠主動自我加壓,手不釋卷,利用一切業餘時間學習,鑽研教育教學業務知識,使自身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很快得到提高。我們要學習他們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是與自己工作的實際需要分不開的。因爲如果不注意讀書學習,不注意知識的積累,不注意研究新問題,思想就會封閉,思路就會狹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辦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於一般化,難以適應新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增強學習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像他們那樣,利用一切空閒時間抓緊學習。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學會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努力推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並且要不斷完善學習方法。要擠時間去學,持之以恆的學,結合現實去學,把學到的知識用於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反過來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

二、要養成勤奮敬業,踏實肯幹的好作風先進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忘我的境界去幹好每一項工作。爲了保質保量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他們顧不得照顧家裏的親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正是靠着這種勤奮的敬業精神,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學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爲我們樹立起了學習的榜樣。通過學習先進,我覺得我們就要像他們一樣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勤奮踏實工作,以持之以恆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要養成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好品質先進人物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可貴之處在於他們通過艱辛勞動,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的時候,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這說明他們踏踏實實的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給領導看的,更不是爲了個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懷着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去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

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得養成一種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缺乏埋頭苦幹的精神,就什麼事情也幹不成。要修煉他們那樣不張揚,默默奉獻的個人品質。一是要務實,就是要知實情、說實話、想實招、求實效。想問題,辦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爲標準。二是要勤勉,就是要發揚“老黃牛”的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興夜寢,殫精竭慮。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經受住苦與累的考驗,勇挑重擔,敢於到艱苦崗位和困難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爲榮,以苦爲樂,永葆艱苦奮鬥的作風。對照先進的典型、榜樣,我想:不管幹什麼工作,都應該保持一種激情,永遠做到對黨的事業、對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幹些事情。優秀共產黨員們的先進事蹟深深地撼動着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他們的人格魅力激勵着我們不斷前進,而他們所產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將轉化成我們實實在在的行動。我要以先進人物爲榜樣,認真對照檢查不足,切實改進提高工作,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紮紮實實、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斷進步。

人物傳心得體會篇6

觀看《感動中國》,再度經歷了這種感動,瞭解了那些平凡中又透着不平凡的人物。他們,正如春天那和煦的陽光,折射出靚麗的七彩光芒,這光芒璀璨的讓所有人肅然起敬,這光芒能激發人們內心裏向上的動力。

這是一份中國軍人對邊疆人民的責任――中國軍人杜富國,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中士,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六個鐵骨錚錚的字彰顯出一份軍人的責任。他以血肉之軀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只爲同組戰友安然無恙,面對危險時的本能反應,就是用實際行動書寫下的新時代軍人的使命擔當,他是一位英雄!

這是一份駕駛員對乘客的責任――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建,在萬米高空突然發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生死關頭,劉傳健果斷應對,帶領機組成員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每一個精準操作的背後,都隱藏着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執着。

這是一份普通老師對山村學生的責任――鄉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民辦教師幹起,一干就是17年。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他的皺紋,有人看到他的滄桑,更多人看到的卻是他年輕的心。

張玉滾老師的事蹟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張玉滾老師難以挪開他的腳步――他割捨不了這青青的山、綠綠的水,最難割捨孩子們純真的眼睛;他身披山村鄉民希冀的目光,似縷縷陽光,一腔至愛至誠的火焰在心中燃燒如山花爛漫,紮根深山十七載。張玉滾老師正是憑着內心的那份執着,猶如大山深處的一彎明月守望着這片希望之花,“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像張玉滾老師這樣誠實質樸的人民教師,表現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獻給教育事業,身上閃爍着師德的絢爛光輝,老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老師是石級,承受着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經受了這些神聖精神的洗禮,一個個平凡的人,經過日日夜夜的堅持,也能變得很偉大,在涌出感動眼淚的背後,我收穫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震撼與動容。當他們的事蹟傳遍大江南北時,人們都爲之感動,感動的不只是那優秀的品質,還有那無私的愛,“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讓我們知道人應該懂得關愛和感恩,也要學會堅強和堅持,這場精神盛宴更爲我們青少年的前行指明瞭方向!

人物傳心得體會篇7

作爲奮戰在水利戰線的一員,我發自內心地讚揚袁隆平院士,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應該認真努力地學習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爲祖國、爲自己的信仰,腳踏實地,造福人民.

首先,要學習袁隆平院士爲國、爲民、爲事業不畏艱難,勇於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對祖國和人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科學研究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不愛國,就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就不能成爲科學家.”作爲一名具有高級職稱的黨員,身處教學科研第一線,我應該把個人的理想同院系學校及國家、民族的奮鬥目標統一起來,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專業教育教學的改革實踐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和永遠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並立身本職,從教學做精、科研做強、專業做大着眼一步一個腳印.

其次要學習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袁隆平院士認爲:“成功的要決在於知識、汗水、靈感、機遇.”20世紀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說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文資料,瞭解到了孟德爾、摩爾根現代遺傳學理論研究的新動向,於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爲我們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立人,學一生,愛一行,鑽一行,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教學和科研崗位上百折不撓,鍥而不捨.並弘揚時代精神,樂於服務,甘於奉獻,振興高等教育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建設.

再次要學習袁隆平院士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爲人梯的協作精神.自從事雜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從大處着眼,從難處着手,從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課題的啓動總能帶動不同地區和單位的合作攻關.20世紀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組發現的“野敗”材料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從而加快了協作攻關的步伐,使得後續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實現.從這點上,我想作爲一名高校教師和金融教研室主任更應該需具備這種精神,團結同志,傾聽大家的呼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後送傘”,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務員,圍繞專業和院系全局決策,統一認識,理順關係,全力以赴把及教學科研培養工作辦成、辦好、辦到位.努力加強自身素質修養以樹科大高知形象.

最後還要學習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謙遜豁達,不以權威自居;他作風純樸,關心他人;他熱愛生活,健康樂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代優秀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峯的創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奮鬥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對事業的執着和奉獻深深地激勵了我,作爲大學教師我們的收入不算豐厚,但是我們所從事的事業卻是極爲崇高的,我要儘自己全力來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可以說,袁隆平院士的這種精神不僅鼓舞了我們,更淨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作爲水利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貫徹縣委、局黨委的各項安排佈置,積極努力工作.從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進事蹟爲榜樣和標準來不斷督促並提高自己,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人物傳心得體會篇8

袁隆平一生紮根在稻田之間,實現了千百年來人民心中最樸素的願望,攻克了曾經絆倒半個地球的難題,讓上億人口擺脫飢餓。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照亮了後來者繼續前行的路,他給世人留下的不僅是豐富的食糧,還有無盡的精神財富。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緬懷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兩個夢想耳熟能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夢想試驗田的水稻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保障國家和世界的糧食安全。

耄耋之年,袁隆平又提出研發“海水稻”的宏大構想。袁老說,“海水稻”研發成功以後,在我國內陸和鹹水湖周邊進行產業化推廣潛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廣兩億畝,畝產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兩億人!

夢想總是屬於敢想敢爲的先行者——2020年,袁隆平團隊在十地啓動“海水稻”萬畝種植示範,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穩定超過400公斤。中國人再次牢牢端穩了飯碗!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緬懷他腳踏實地的品格。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長期奮戰在農業第一線,把自己在一生浸潤在稻田裏。他堅信:“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他立下收徒“土味門規”——“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纔會更遠。袁隆平曾說:“我會鼓起勇氣繼續幹下去,從‘90後’一直搞到‘百零後’”。隱沒於鄉間水田的袁老,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爲“禾下乘涼夢”和“覆蓋全球夢”奔忙,還在努力帶給中國和世界驚喜。多一些腳踏實地的科學家,多一些鍥而不捨的追夢者,中國的廣袤大地上,就會孕育出更多希望。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對英雄的呼喚和尊重。國士無雙,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國民英雄,在他的心裏,國家利益重,科學事業重,名利卻最輕。“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特等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世人也給了袁隆平的榮譽和禮讚。

時代需要榜樣,時代呼喚英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行動,引領時代的方向,他們的精神影響着後來人,是爲祖國乃至全人類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他們展現出的精神是一個時代的音。我們看到,在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的今天,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和內心的富足。全社會對抗疫英雄的愛戴,對航空專家的敬仰,從國家層面對袁隆平、鍾南山一個個國民英雄的崇高禮遇,也在向社會昭示:人生價值的實現,靠的是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和艱苦奮鬥的作風精神。

我們紀念袁隆平,也是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一次反思。你我都是芸芸衆生中一個渺小的存在,我們大多不會成爲袁隆平那樣的國民英雄,甚至我們也成不了整天操心經濟走勢的商業大佬,也不是時時關心國家大事的政界領導,但我們每個奮鬥的個體,都可以成爲自己的英雄。我們可以像袁隆平那樣,做一個對自己有要求,堅定目標就能夠堅持下去的人。那麼我們便是自己的英雄——願你我既能做那個爲英雄鼓掌的人,也能成爲那個被鼓掌的人。

最後借用鍾南山團隊的悼文,向袁老致敬,也向每一個堅持夢想的人致敬:感念我們在這個時空相遇的每分每秒,我們的星空因爲有了每個不同的你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