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讀第一書記心得體會多篇

讀第一書記心得體會多篇

讀第一書記心得體會篇1

我是從“學習強國”上學習到黃文秀先進事蹟的,然後百度一下她的個人經歷,這時才知道她的經歷和事蹟。她是1989年出生的,我是1990年出生的,我倆相差一歲,而且是同一年畢業參加工作的,可以算是同齡人,可以互相稱作同學。無論從經歷和心態都有着一定的相近和相似之處。通過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蹟,我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是選擇:研究生畢業後她選擇回到老家支援建設,十年寒窗苦讀,走出了山區,現在又選擇回到曾經培育過她的故鄉,以她的學歷和專業完全可以在條件優越一點的地方選擇一個舒適的工作。在被派到村裏任第一書記時,她父親的身體狀況十分不好。但她依然決然選擇了這條路。人的一生有很多次選擇,但真能選擇自己認爲正確的選擇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昔日有周總理“爲中華崛起而讀書”,今有黃文秀“爲家鄉脫貧而奮鬥”。

二是工作中的擔當:剛畢業的學生,年紀小,閱歷淺,去了基層工作,首先遇到的就是各種挫折:村民的譏諷,不理解,不支持。面對挫折,她沒有放棄,沒有墮落,虛心求教,潛心學習,不斷總結,實踐出自己的一套扶貧工作經驗,此時自己的父親身患重病,一邊家事一邊國事,但是自己從未在工作中退縮不前。

參照對比找差距,自己與黃文秀是同齡人,與她的差距甚遠,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時刻以她爲榜樣、模範。在工作中敢於承擔難點、重點,做好本職工作,爲單位和祖國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讀第一書記心得體會篇2

影片《第一書記》真實、客觀地記錄了沈浩同志在小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經歷,故事本身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平淡中給人一種震撼,這種震撼的感覺來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職責感,------一個共產黨員強烈的職責感和事業心。

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的普通幹部,2004年2月,他用心響應安徽省委號召,作爲全省第二批選派到農村任職幹部來到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現代人的標準,他有車有房,有一個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適,本能夠隨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義無返顧地選取了小崗,這種選取意味着壓力,承擔着職責。他把下鄉掛職鍛鍊,看成是人生"乾點事業"的一個機會,他把小崗村作爲一個新的創業舞臺,要利用"小崗村這張名片",既實現自身的價值,也同時創造社會的價值。

作爲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乾點事業不難,難在選取。既然選取了,就要把這個事業幹好,這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職責感,並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爲大家,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才能贏得羣衆的擁護和愛戴。小崗村對沈浩同志連續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

在創優爭先活動中,我們要學習沈浩的精神,以沈浩同志爲榜樣,做好本職工作,以人爲本,全心全意地爲人民服務。

讀第一書記心得體會篇3

早在一年前,就聽說了沈浩這個名字以及他的光榮事蹟,然而對他的一生卻沒有進行詳細的瞭解。當聽說即將上映《第一書記》這部電影,就很想去看。今天通過這個機會詳細的瞭解了沈浩這位中國“第一書記”的優秀事蹟和奮鬥歷程。我在這過程中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同時也獲得了許多的啓示。

這位將自己的抱負,自己的目地,甚至自己的靈魂都放在小崗村,最後甚至將自己的整個生命都奉獻給了小崗村的偉大的村支書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不畏艱辛,不怕吃苦,更不懼威脅,爲了村民的利益和整個小崗村的光明未來,他放下了年老的母親,放下了親愛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隻身一人來到貧窮的山村。爲了修路,他奔走於各地,一一做人們的思想工作,同時又權衡利弊,調節好各方的利益。最終順利修好了公路,給小崗村營造了便利的交通環境也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在休息時間,他依然想着村民,不辭辛苦地進行親自走訪。在深入調查與細心挖掘下,他探索到了符合小崗村特色發展的道路並竭盡所能的付諸實踐。堅持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原則。他深刻認識到,要將一個封閉落後的小山村推廣出去,必須先解決交通問題。於是在修好了公路之後,他又忙於奔走開通鐵道線路。在感動於一個村書記爲了羣衆利益不辭辛苦中,鐵道局批准了他的建議。

或許,最讓我感動的一幕還是大年三十那天,忙着回家的沈浩被村民邀請留下吃飯,村民們依次向這位村支書拜年的場景。我想,作爲沈浩的妻子,聽到這些心裏除了對丈夫的認可,更多的是滿滿的感動。而作爲沈浩的女兒,有這樣一位受人尊敬的父親,心裏也應該是無限的自豪與驕傲吧。因爲這位偉大的人正用自己的雙手帶領着智慧且富於傳統美德的人民走向一個更加光明幸福的未來,走上一條符合小崗村實際特點的成功道路。

當看到這位書記在日記中寫下:“我用我最黃金的歲月爲小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天發生的一切,讓我感到交困難耐。但我仍願擔當,也許我的行動能換來小崗村真正的發展和繁榮。我無怨無悔。”看完這些話後,我潸然淚下。爲他的這種無私奉獻和犧牲的精神所感動。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和培養。他真正做到了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

作爲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乾點事業不難,難就難在選擇了並幹好它。因爲這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也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才能獲得羣衆的擁護和認可。小崗村對沈浩的連續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我們也應該學習這位第一書記的以人爲本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

當電影的末尾她的女兒說道:“大家在,我也在”。那時,我再一次被他的不計名利,不謀私利,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對得起自己更對得起人民百姓,絕不辜負組織對自己的期望,真正做到爲人民務實,清廉行政的行爲所打動。從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將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結合在一起,獲得更大進步。

在看此片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的黨從誕生到現在涌現出了無數的英雄模範。他們都代表着那個時代的價值觀,而沈浩不僅繼承了老一輩優秀的人生價值觀,更展現了新世紀黨員的精神風貌帶有鮮明的時代氣息。他敢於創新,敢於開拓,敢於在實踐中摸索成功之路,積極響應新農村建設工作,努力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持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的哲學思想。從中我們也可以接受先進思想的引導,做一個有作爲有擔當有思想的新時代大學生。

他同時也傳承了一種奮鬥的精神,他把去小崗村工作看成是組織對他的信任,看成是金錢衡量不了的榮譽。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做人的原則,解決矛盾,幹事創業,帶領小崗村民進行二次改革,給小崗村的村民們帶來了盼頭。大包乾在新時期得到了繼承與發展。

他演繹的更是奮鬥的感動,官不大,責任卻重大,他對人民付出了一片真情,亦收穫了無限的尊重與愛戴。他將自己的目的與抱負栽植於小崗的土壤,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培植,用揮灑的汗水澆灌。他的努力與心血沒有白費,他給小崗村村民帶來了幸福,給年邁的母親與賢惠的妻子以及可愛的女兒一個完美的交待,更給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甚至給了這個時代一個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正確取向。

電影雖然結束了,但感動存在我們的心裏。沈浩—這位偉大的第一書記雖然走了,但他在有限的生命中所彰顯的時代精神卻深深地刻在我們的心裏。在未來的日子裏,我想我們需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用感動和愛去回饋這個社會。做一個優秀的大學生,更要做一個大寫的人。

讀第一書記心得體會篇4

9月29日,我們在村黨支部的組織下,認真觀看學習了《第一書記》這部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電影,看完之後,被沈浩同志的事蹟和精神深深打動。《第一書記》這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電影。影片的原型來源於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優秀黨委書記沈浩的真實事蹟。沈浩是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任職近6年來,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爲重,幹事創業,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在廣大幹部羣衆心中豎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使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小崗村,有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

?第一書記》取材於真實的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的故事,主創者並沒有將此作爲新聞的人工複製,而同樣自覺實現了社會歷史學意義上的宏大敘事模式所蘊含的歷史的藝術價值。謳歌崇高,讚美理想,來自於真實的個人奉獻於羣體的精神,是現實主義深化的魅力所在。這較之於一些僅僅停留在咀嚼個人的獨特經驗的作品,其感染力吸引力更具有普泛性,影片是一曲理想信念的頌歌,主創者的創作理念無疑是對躲避崇高、遠離理想、懼怕高雅深刻創作傾向的匡正。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的古城牆的寫意鏡頭中出現時,“萬事根本”四個字格外引人注目。電影以沈浩的猝然長逝開頭,以女兒的一段深情而堅強的表白結尾,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裏,故事情節緊湊、真實可信;沒有口號,沒有標語,沒有說教,人情味十組,符合常理。綜治,這是一部耐人尋味、引人深思的好片子。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在我們現實中都可以找到。沈浩用實幹感動了同學、用真誠感動了小崗村村民、用業績贏得了領導的讚譽,舍小家爲大家的精神算了第一書記光輝形象。如果說掛職三年有“鍍金”嫌疑的話,那麼掛職六年還在小崗村第一書記的崗位上辛勤工作,“鍍金”就轉變爲了“真金”。衆多影視明星在影片中再現了沈浩在小崗村第一書記的崗位上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帶領大家建設小崗村的生活片段,使觀衆信服並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萬世根本是做人。

沈浩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想做實事,不在乎人們是否知道。他在小崗村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穫的喜悅,把這些真實地通過電影呈現出來,纔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觀衆能夠接受的真實的人。這就是真實的力量,從屏幕上我看到一個真實的沈浩,一個感人的沈浩,一個無愧於共產黨員稱號的、爲人民服務的沈浩。

而他的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也是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應該學習的。

讀第一書記心得體會篇5

3月6日的座談會,是一場在特殊時期圍繞重要目標召開的重要會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同舟共濟、攻堅克難,防疫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疫情形勢不斷好轉。隨着多地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全力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展開,而2020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是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奪取全勝的決戰之年。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驗,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要有“四心贏兩戰,一心建小康”的思想,打好這兩場大戰,贏得防疫脫貧“雙勝利”。

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之心。“疫情不滅,我們不退”。形勢所趨、任務所迫、責任所在,面對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們沒有撤退可言,也沒有經驗可循,這是一道只能贏不能輸的“單選考題”。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必須高度警惕,不可有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否則將帶來嚴重後果,甚至前功盡棄。唯有全國上下擁有一顆堅韌之心,摸着石頭過河、慎終如始,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總結、在總結中創新,唯有廣大共產黨員們拿出戰勝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的大無畏氣魄,勇當先鋒,敢打頭陣,堅守戰“疫”第一線,才能取得最終勝利。

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必勝之心。戰“疫”不鬆勁,戰“貧”不歇腳。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疫情防控尚處於關鍵期,不能鬆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必須堅定目標不動搖、不歇腳。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確保兩手都要抓、兩戰都要贏。必須懷揣必勝之心,堅持全局思維,將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進行有機結合,在工作佈局上實現統籌兼顧,在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努力克服不利影響,在鞏固既有脫貧成功的基礎上,瞄準短板和弱項,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扶貧脫貧工作,倒排工期、壓實責任,確保如期高質量、高效率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之心。目前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脫貧進度符合預期。但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鉅。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挑戰,給我們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增加了難度。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中,基層幹部必須使命在肩、初心如磐,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迎難而上、攻城拔寨,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及時解決羣衆所急所憂所思所盼,對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所有問題要一抓到底,一時一刻不放鬆,一絲一毫不馬虎,直至取得最後勝利。

要有慎易避難、敬細遠大的謹慎之心。謹慎之心、底線思維、憂患意識尤爲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反覆進行強調。增強謹慎之心,就是要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風險因素有底線思維,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既要高度警惕和防範自己所處領域內的重大風險,也要密切關注全局性重大風險,不能形勢已經出來了,還不能判斷得出一個措施來,那就處於被動。疫情防控,國內尚未平息,國外波濤洶涌,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麻痹大意;經濟社會發展,要把困難和問題想在前面,把應對措施想周全、做紮實;脫貧攻堅,全局小康目標未達,合格答卷還未提交,艱難的任務還在繼續,思想上不能鬆懈,措施上不能空洞,行動上不能馬虎,發現問題要敏銳,解決問題要徹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取得完全勝利都不能輕言成功!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全國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在脫貧攻堅最重要的決戰之年,9000多萬共產黨員英勇奮鬥、積極作爲,14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衆志成城,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之心、“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必勝之心,持之以恆踐行政策,必能最終實現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雙勝利”。

讀第一書記心得體會篇6

沈浩同志在小崗村掛職6年,他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他的“小事”卻每一件都與羣衆息息相關,老奶奶的柺杖壞了,他不聲不響從外地帶來送過去;智障村民天寒衣單,他二話不說脫下大衣爲他披上;村裏的五保戶生病住院,他自己掏錢將其送到醫院;村民住房出現危險,他連夜冒雨動員搬遷……當我們參觀到村民們留下的紅手印的時候,我的內心不是不震撼的,要做到怎樣的程度才能與羣衆的感情這麼深厚?

堅定理性信念,從思想上爲民着想

可曾記得你當初的入黨動機,在國旗下宣誓的時候相信每一個人都是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在心裏默默的想着爲人民服務,而今,這種信念更加不能夠被濁世給泯滅。一名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首先要有爲民服務的信念,而我們作爲當代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的主力軍,更是要有這個認知,只有思想上築起了防線,才能在行動上控制自身的行爲。

強化責任意識,在精神上以民爲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責任擔當是領導幹部必備的基本素質,表明了對一個領導幹部來說責任意識的重要性,從精神上提高警惕,時刻提醒自己身上擔的責任,才能更好的約束自己的行爲。沈浩同志在職期間不斷的寫日記,每天在反省自身行爲的時候,更是對自己的一個提醒,提醒自己的所作所爲一定要與人民利益相符,這就是不斷在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所思所想皆爲民。

踐行爲民服務,從根源處爲民解憂

再好的理論,再好的思想,如果不能付諸實踐,那麼一切都將是空談,我覺得沈浩同志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把他所有的想法都付諸了實踐,我想要爲民辦實事,那麼我的一言一行都以羣衆利益爲出發點,真正做到了謀事要實的要求。而我們要做思想上的巨人,更要做行動上的巨人,將想法轉化爲行動,於點滴處爲民解憂。

沈浩同志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大學生村官作爲共產主義事業建設的前鋒,要以沈浩同志爲榜樣,爲民辦實事,在農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展現出新時代大學生的風采。

讀第一書記心得體會篇7

週四下午,在校黨支部的組織下,我校全體黨員教師觀看了影片《第一書記》。

從銀屏中,我們可以看到,沈浩同志——鳳陽縣小崗村第一書記,紮根小崗六年,爲小崗的發展鞠躬盡瘁,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一座嶄新的大包乾紀念館矗立了起來,一條開啓民心的通村公路伸向了遠方。而村民們一次又一次挽留他們的好書記的紅手印,又是那樣的令人震撼……

沈浩平凡的人生閃耀着共產黨員的魂,他堅定的信念成就了輝煌的小崗村。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也許完成自己的工作不難,但難在做好。因爲教師的工作是瑣碎的、細小的。她沒有高科技的累累碩果,也沒有建築事業的立竿見影,更沒有詩人的浪漫和灑脫,她只像綠葉一樣平凡,爲大地帶來生機,並且在陽光的照耀下,她將褪盡生命的綠色。這就更需要我們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爲大家,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與廣大家長的認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沈浩同志的精神對照自己、檢查自己,學習他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實幹精神,學習他腳踏實地做實事的精神,學習他敢爲人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勇於擔當的精神,真正做到務實、勤奮。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儘自己所能付出一份力,用愛去關注孩子,用心去體會孩子,用情去感動孩子,用知識去引導孩子,以自己的滿腔熱情,註釋教師的職責!

讀第一書記心得體會篇8

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6月16日晚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將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黃文秀曾於2008年至2012年就讀於長治學院政法系,獲法學學士學位,後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並獲法學碩士學位。黃文秀因公殉職後,她的感人事蹟迅速引起了全國多家主流媒體的密切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新華網、央視、中國日報、中國婦女報等相繼刊播了相關報道,深切緬懷這位優秀的第一書記。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守初心,真用心。將人民裝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榮辱與共,做廣大羣衆的貼心人。把爲民謀福祉、解難題作爲自己的行動指南,深入一線傾聽羣衆呼聲與建議,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解決困擾羣衆的一切難題,做到“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擔使命,真出力。當前我們正處於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時代的發展呼喚擔當的力量,只有不怕難、不怕苦,不怕泥水沾滿褲腿,不怕腳下佈滿荊棘,才能做好基層工作。我們必須以促進基層發展爲己任,提高本領,埋頭苦幹,敢爲人先,身體力行的擔起鄉村振興的歷史使命。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找差距,真自律。全國脫貧攻堅模範黃文秀同志用自己崇高的信仰和艱苦奮鬥的精神爲我們廣大選調生樹立了一面先鋒模範旗幟。正在基層淬鍊本領的我們,更應該牢固樹立看齊意識,向榜樣學習,聆聽羣衆建議,建立自我負面清單,找差距,補短板,勤自律,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讓基層成爲我們實踐、進步的疆場。

初心,是檢驗信仰的一面鏡子,是透視作風的一個窗口,是敦促擔當的一聲號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方能落實基層政策,實現羣衆夢想,建立和諧幹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