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抗美援朝的心得體會1000字多篇

抗美援朝的心得體會1000字多篇

抗美援朝的心得體會1000字篇1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回望歷史,偉大的勝利光照千秋,更昭示未來。凝視當下,“抗美援朝”的“前奏”和“民族復興”的“今曲”正匯聚成動人的“交響樂”,激勵我們不斷奮勇前行。

這首“交響樂”,“交”融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濃濃愛國情。70年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290萬餘志願軍遠赴朝鮮,保家衛國,浴血奮戰。70年後,“除夕夜,海陸空三軍醫療隊,逆向而行”,4萬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不顧危險,日夜奮戰。這種以生命保衛和平,以生命託舉生命的壯舉彰顯了鐫刻在我們民族基因中的愛國精神。這種家國情懷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續寫精彩華章的不竭動力和力量源泉。秉持愛國主義精神,航天工作者“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女排姑娘“比的是實,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氣”,奮勇拼搏,上演驚天逆轉;塞罕壩人“一代接着一代幹,終把荒山變青山”,書寫“綠色奇蹟”。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聆聽“抗美援朝”的前奏,我們必將繼續以“愛國主義”的音符譜寫“民族復興”的最強音!

這首“交響樂”,“響”徹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英勇無畏聲。憶往昔,“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彈盡之際,抱起最後一包炸藥衝向敵羣”的楊根思;“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孔,爲部隊前進開闢道路”的黃繼光……看今朝,“萬米高空,臨危不亂,果敢處置,完成‘史詩級’備降”的英雄機長劉傳建,“和平年代,離危險最近,衝在最前面,奮鬥到最後”的“逆火英雄”消防員……無一不是奮勇向前,英勇無畏。歷史證明,這種大無畏精神,是我們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強大推動力。新時代的長征路,依舊佈滿荊棘、遍佈坎坷,我們更需要以“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勇氣,滿懷“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自信,秉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韌勁,不斷披荊斬棘,奮勇向前,以英勇無畏吹響勝利的號角聲!

抗美援朝的心得體會1000字篇2

2020年10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時強調:“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爲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習總書記的講話中,飽含了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戰羣衆敢於鬥爭、敢於犧牲的大無畏氣概的欽佩與讚揚,抗美援朝精神猶如一座被鮮血點亮的時代座標,讓英雄事蹟世代銘記,讓革命精神代代傳承!

黨羣一心、衆志成城,彰顯黨性與人民性的統?

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這種底氣來源於共產黨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意識到國家領土安全和人民利益受到威脅,黨中央迅速作出抗美援朝偉大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揚捨生忘死、馳而不息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用19萬英雄烈士的鮮活生命托起了民族尊嚴、人民安康。黨爲人民,人民愛黨。抗美援朝期間需要金錢、物資與人力支撐時,全國上下涌現出老人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景,青壯年、醫務人員、農民工、普通老百姓送人力、送技術、送軍糧,忠誠的意志、無私的品質、團結的力量,爲抗美援朝的勝利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力量。處於和平開放新時代的中國,戰爭的硝煙早已遠去,但黨愛民、民擁軍的寶貴品質早已融入中華兒女血脈,代代相傳;團結統一、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依然綻放光彩,熠熠生輝,指引黨領導中華兒女砥礪奮進、一往無前。

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彰顯實踐性與科學性的統?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顯著特徵,是指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重要法寶。抗美援朝戰爭作爲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既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又是一次殘酷的鍛鍊;既考驗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科學性,又通過實踐檢驗了我國的國力和軍力。“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在迫切需要和平環境恢復國力發展生產的大背景下,面對美軍越過三八線,嚴重威脅中國安全的背景下,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科學研判、迅速決斷,作出出兵抗美援朝的偉大決定,先後部署三次戰役,不斷結合實際作出重大戰略調整,確保了我方的戰略主動權,保證了中國領土完整和人民生命安全,增強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唯有實事求是、科學研判,才能形成正確的抗戰經驗與鬥爭成果,爲我國國防安全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在今天,“實踐出真知”顯得愈加重要,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環境治理等重大民生工程中,每一次科學決策,每一條政策出臺,都是黨委政府、專家學者、人民羣衆充分研判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抗美援朝精神將指引中華民族在正確的復興道路上,走得更實、更遠。

同仇敵愾、保家禦侮,彰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這首創作於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在中華大地上70年迴盪,慷慨激昂、歌聲嘹亮。1950年6月28日,毛澤東主席發出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隨着黨中央一聲令下,彭德懷元帥帶領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挺進三八線,一路直入朝鮮戰場,用鐵膽軍魂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用熾熱的愛國熱情、無私的大愛情懷與美軍頑強抗爭、殊死搏鬥,用數十萬戰士的熱血和生命保衛了朝鮮、守護了祖國,在戰場上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凱歌。70年過去了,同仇敵愾、保家禦侮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早已成爲偉大民族精神的精彩寫照和時代縮影,指引着我們走向世界、繼往開來,朝着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世界賡續奮鬥。

抗美援朝的心得體會1000字篇3

70年前,身爲連長的楊根思在志願軍赴朝作戰的動員會上發出戰鬥誓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這一鏗鏘誓言振奮着無數戰士們的豪情,激勵着戰士們赴湯蹈火,一往無前。穿越70載,三個“不相信”精神持續迴響,彌足珍貴的浩然正氣震撼着我們的心靈,在新時代煥發着新內涵。作爲一名基層選調生,更要發揚三個“不相信”精神,涵養三個“相信”精神,用果敢挺過風雨,用真情凝聚力量,用青春踐行駐紮基層的誓言。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相信“山登絕頂我爲峯”的豪邁與進取!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即使敵我雙方力量極其懸殊、極不對稱,面對陌生的戰場與環境,任務異常艱鉅,但赴朝作戰的勇士們沒有絲毫退縮,做到“腿肚子不抖、腰桿子不彎”,在槍林彈雨中激發鋼鐵鬥志,在彈盡糧絕之際以血肉之軀與敵人誓死搏鬥,創造了以弱勝強的奇蹟,贏得了偉大的勝利,完成了不能完成的任務!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任務量較爲繁重,在“最後一公里”,承載着無數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作爲一名選調生,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要發揚“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的精神,認真學習,積極溝通,涵養“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擔當與勇氣,勇敢向嚴峻的任務進軍,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務,贏取“山登絕頂我爲峯”的進步與昂揚。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機與開闊!70年前,剛成立一年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人民渴望休養生息與和平安寧,但美國悍然發動戰爭,把戰爭強加到中國人民頭上。危急關頭,中華優秀兒女不畏強暴,義無反顧遠赴朝鮮,在艱苦的作戰條件下,以樹葉當衣、以草根爲食,在戰爭中學習戰爭,越 戰越勇,越 戰越強,戰勝了一切艱難險阻,克服了不能克服的困難!剛入基層,面臨學生身份和工作方式的轉換,面對無數陌生的面孔,經手紛繁複雜的工作,總會遇到各色各樣的困難。“梅遇霜雪色猶潔,人遭風雨志彌堅”,我們要敢於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決不認輸,敢於向困難叫板死磕,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相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機與開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一定能解決各種難題,實現工作的別開生面。

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相信“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雄赳赳與氣昂昂!哪怕敵人實力強大,哪怕敵人戰備先進,中國人民志願軍依舊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戰鬥,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粉碎了侵略者的圖謀,鄭重地向全世界發出宣告,“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用勝利贏得了和平與尊重,戰勝了不可戰勝的敵人!一個人在一生中需要戰勝很多“敵人”,這個“敵人”包含着我們自己的內心,在基層工作就要修煉好心態,不慕虛華,腳踏實地,不被外物所擾,堅定自己的內心。只有戰勝了自己,實現自我的知行合一,才能在工作與生活中勢如破竹般戰勝重重險阻,戰勝看似強大的“敵人”,從而提振選調生的精氣神,用最強音奏響“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雄赳赳與氣昂昂。

抗美援朝的心得體會1000字篇4

“咱們都是90後,都是新時代的中國人!”今年90歲高齡的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唐鳳儀親切地說。他並不像一位鮐背之年的老人,思路清晰、精神充沛,言談舉止之中竟像個孩子。與老人的這一次“邂逅”好似上了一節足夠生動的“黨課”。

“聽”現身說法,“憶”英雄本色。

“30多架飛機並排在一起,對我們實行地毯式轟炸,眼看着25名戰友在我面前犧牲,不想讓他們的屍體四分五裂、流離失所,將他們分散的四肢找到拼好,然後咬着牙忍着痛繼續戰鬥,那一天的慘烈,真讓我永生難忘!”唐鳳儀老人1947年2月成爲中國人民解放軍山陰縣獨立營的一名戰士,194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了抗美援朝等戰役。“但我們中國軍隊,是不怕犧牲敢於鬥爭的軍隊,無論武器有多麼懸殊,我們都能勝利!”老人在講述的抗美援朝戰鬥經歷時雖然幾度哽咽,但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金城戰役時,中國志願軍在14天的時間裏,殲敵5.3萬,逼着美國和韓國老老實實回到談判桌上,再也不敢耍花樣。聽老人的講述,回憶起影片《金剛川》中的畫面,感嘆不怕犧牲、敢於奉獻的中國精神、中國之魂。

“看”執着精神,“感”初心如磐。

老人雖有90歲高齡,但仍保持着做筆記的習慣,酷愛學習、勤于思考,讀書看報是他每天必備的工作。知道了這些,不禁申請想要看看老人的筆記,顫抖的筆觸依然掩蓋不了他深厚的書寫功底,雖然文字的內容只是學習的記錄,卻能從中感受到非常豐富的情感,那是認真、執着、堅持……不禁感慨他是如此認真的老人,如此忠誠的戰士。

勳章和獎牌,還有一身老軍衣在老人家中格外顯眼,雖擺放在外但卻沒有一點灰塵。老人說:“每天擦擦他們,是懷念戰友也是紀念勝利,人啊,到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這些‘老夥計’不只是我的,更是我死去的戰友們的,我得擦得乾乾淨淨,每天看着它們,用現在的話說我要‘不忘初心’。”老人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奪眶而出。雖沒有相同的經歷,但看到老人的舉動,聽到老人的話語,堅定的信念、奮鬥的決心油然而生。這難道不是最直觀、最有效的“黨課”嗎?在老人的身上,我看到了閃閃發光的革命精神,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初心情懷。

“念”家國情懷,“望”代代相傳。

“您不僅是家中的寶,更是我們組織的寶,一定要保護好身體,將您的寶貴經歷、偉大精神傳承下去。”“你們放心、也請組織放心,我這把歲數,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就是希望你們年輕人好、祖國好,能有今天的日子,來之不易呀!”簡單的一段對話道出了老人的家國情懷。

雖然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但我看到了他溫暖而又堅定的眼神。就像老人說的,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老人親眼見證了腥風血雨、時代變遷,看過了生靈塗炭、一盤散沙,如今老人切身感受到了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變化,也感嘆新時代賦予我們嶄新的歷史使命。在我們一窮二白的時候,我們依然打跑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只要我們萬衆一心,就沒有什麼事是幹不成的。我們有幸處在新時代,更有責於新時代。這場特別的“黨課”不僅讓我從歷史中汲取豐富滋養,還從老人的身上看到了初心的力量。“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致敬我們偉大的前輩,致敬我們偉大的祖國。

抗美援朝的心得體會1000字篇5

近日,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共同舉行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雙方交接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祖國以最高禮遇“過水門”迎接英雄兒女回家,既表達了對抗美援朝英雄的崇敬之情,也體現了對這段浴血奮戰革命歷史的尊重,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座談會上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弘揚和光大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我們崇敬抗美援朝英雄,就是要傳承和弘揚他們身上偉大的革命精神,接過時代“接力棒”,點燃“精神火炬”,增強自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讓團結之花處處綻放,愛國旗幟底色鮮亮,奉獻熱潮昂揚澎湃,在抗美援朝精神之光的引領下砥礪奮進。

接過時代“接力棒”,讓民族團結的土壤生髮奮進力量。抗美援朝期間,全國各條戰線和廣大人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紛紛支援前線,形成不畏艱難、捨生忘死的強大民族凝聚力。團結是抗美援朝戰爭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力量,也是祖國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團結促穩定,穩定聚力量,這種力量既是“扛”的力量,也是“戰”的力量,匯流而成奮進之力。我國“發展答卷”上的“出彩成績”離不開各民族間的和睦相處、深度交融和砥礪同行,團結的力量是最堅實的“頂風船”,戰勝了無數次的風浪,攻克了數不盡的難關,奏響了祖國激流澎湃的奮進樂章。聚萬石而成山,納百川而成海。民族團結是祖國發展的揚帆之風、划行之槳,要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風聚槳齊,讓大團結力量爲祖國的改革發展事業添油助力、加勁鼓氣,各民族要在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幫助下增進手足深情,傳遞溫暖力量,凝聚劈山斬石之力,凝心聚力共圓偉大中國夢。

接過時代“接力棒”,讓愛國情懷的根脈豐潤精神枝葉。參加抗美援朝的志願軍紅心向黨、戰鬥爲國,以血肉之軀的慨然前行點亮了民族之光,不畏艱難、不怕犧牲,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力量。愛國情懷如浪花朵朵,騰躍於時代,直抵人心又照亮未來,催生出強大的精神力量。愛國情懷,潤澤的是理想信念,滋養的是精神風骨,是涌動於民族血脈的磅礴力量,熔鑄成中國發展的道路自信,這種自信鎏金於中華兒女前行的足印中,閃耀出領航時代發展的耀眼光芒。經過歷史發酵的“愛國情懷”散發出精神歷久彌新的芬芳,在時代內涵的豐富下,顯得越發有韌性和力量。無論是戰爭時期搶佔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壯舉,還是新時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請戰書和紅手印,都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充分彰顯。愛國主義不僅是每個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也是祖國繁榮富強的深厚底氣。

接過時代“接力棒”,讓爲民奉獻的熱潮涌動初心力量。把人民放在心中,心中便充滿了力量。中國人民志願軍之所以能夠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不屈不撓地頑強作戰,正是因爲他們的理想信念、他們的職責使命與人民緊緊相連,爲民奉獻是他們的價值追求。以人民爲中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準繩,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方向和最終目標。十四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中國夢,要根植“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在爲民奉獻中踐行初心使命,以“熱燙初心”匯聚爲民服務的能量。爲民奉獻要落實在具體實事中,要做好做強產業,讓羣衆在家門口就能端牢就業“飯碗”,要持續推進以就業、教育、醫療爲重點的民生工程建設,團結帶領全國人民一同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致富花開滿祖國熱土,更開滿人民心田。讓黨心和民心“心心相印”,讓“民生線”和“發展線”相互交織,讓祖國的“發展新顏”和人民的“發展心願”相互映襯,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在凝聚人心的同時釋放活力,在寫好民生答卷的同時寫好發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