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22弘揚紅船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2022弘揚紅船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弘揚紅船精神心得體會 篇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爲契機,將改革進行到底、繼續擴大開放,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依靠人民、切實造福人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具有理論依據、歷史依據和現實依據。

從理論依據來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爲,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更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____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從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等四個方面凝練了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緊緊依靠人民,才能確保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航船始終破浪前進。

從歷史依據來看,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燦爛歷史文化是人民羣衆創造的。在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壯大的漫長曆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勤勞、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接續奮鬥、同舟共濟,共同書寫了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培育了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誕生後,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有了主心骨。中國共產黨97年來的歷史就是與人民羣衆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也是緊緊依靠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個勝利的歷史。

從現實依據來看,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成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羣衆所取得的。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特別是黨的__大以來,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把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總的來看,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堅持人民創造歷史這一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緊緊依靠人民,最廣泛地調動人民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人民中汲取智慧,使黨得到人民充分信賴和擁護,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凝聚起了強大力量、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就要堅持一切爲了人民。一切爲了人民,體現了人民立場和人民主體地位。____說過,“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可以說,“閱卷人”是堅守人民立場的生動表達。在新時代,堅持一切爲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就要堅持從人民羣衆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覆出現的問題背後查找體制機制弊端,找準深化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就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加快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着力解決人民羣衆關心的現實利益問題。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就要堅持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和執政基石。離開了人民的支持,共產黨人就會像古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安泰離開了大地母親一樣,失去力量。只有堅持一切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與人民羣衆風雨同舟、和衷共濟,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才能獲得不竭動力。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沒有旁觀者,也沒有局外人,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都應當發出自己獨特的光和熱。也只有每個人都積極參與,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才能集衆智、匯衆力,解決“新長征”途中繞不開的攔路虎、搬開前進路上大大小小的絆腳石。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就要認真貫徹黨的羣衆路線,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羣衆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要把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落到實處,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從羣衆中來,就是要尊重人民羣衆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善於把從人民羣衆中產生的好的想法和做法加以吸收、利用。到羣衆中去,就是要把從羣衆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正確的、行之有效的想法和做法加以推廣和檢驗,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很多容易改的問題已經得到有效解決,留下來的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實踐證明,越是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越要善於按照人民羣衆的切身要求和總結人民羣衆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來完善政策主張,越要善於集納民智、凝聚民心、激發民力,爲深化改革夯實堅實的羣衆基礎。面對新時代的新形勢新任務,及時發現、總結、概括人民羣衆創造出來的新鮮經驗,並使之上升爲理論和政策,同時指導人民開展新的實踐,就一定會推動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弘揚紅船精神心得體會 篇二

“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的代名詞。____指出,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紅船精神”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建黨時就具有的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

今天,雖然中國共產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沒有變,仍然需要大力弘揚“紅船精神”。“紅船精神”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動力之源、勝利之基和價值之魂。

1、開天闢地、敢爲人先的首創精神是推進偉大事業的動力之源

首創的核心要義在於創新。首創精神深刻揭示了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強大動力這一科學認識。____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進步、要發展,須臾不能離開創新,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結果只有落後捱打。中國近代以來興衰沉浮的歷史,從正反兩個方面對此予以了明證。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創新對於我們黨及黨的事業發展至關重要。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表明,中國共產黨只有在具體的實踐中,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緊密結合,創造出一系列符合中國實際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才能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緊緊抓住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這一根本任務,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革命實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並取得偉大勝利,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勃勃生機,中國人民實現由站起來向富起來的偉大轉變。歷史進入新時代,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初步實現了中國人民強起來的歷史夙願。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一項沒有先例可循的偉大事業,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來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唯一正確的道路。走好這條道路,必須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從當代中國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使中國共產黨始終擁有科學的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時代之問,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它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

在新時代,面對新矛盾、新問題、新挑戰,我們黨必須賡續開天闢地、敢爲人先的首創精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使黨成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進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艘巨輪劈波斬浪,奮勇向前。

2、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是推進偉大事業的勝利之基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生動體現。奮鬥精神充分詮釋了主體對於客觀世界的能動性。馬克思主義認爲,儘管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有其客觀規律,但是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同於自然界的發展,人的自覺的活動在社會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種主觀能動性反映在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就是要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爲指導的基礎上不懈奮鬥,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這一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

奮鬥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堅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撓不斷奮鬥進取的歷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爲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無數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奮勇向前,譜寫出一部彪炳千秋的光榮史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面對久經戰亂重建家園的歷史重任,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艱苦奮鬥,在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通過艱苦奮鬥,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黨的__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可以說,如果沒有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沒有一代代共產黨人的接續奮鬥,就不會取得今天這樣巨大的歷史性成就。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一項極其艱鉅的系統工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必須付出更爲艱鉅、更爲艱苦的努力。新時代熔鑄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全黨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確定的藍圖,按照“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銳意進取,埋頭苦幹,奮力邁向“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推動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3、立黨爲公、忠誠爲民的奉獻精神是推進偉大事業的價值之魂

____將立黨爲公、忠誠爲民的奉獻精神概括爲“紅船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

奉獻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爲,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從理論實質來說,奉獻精神是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徵。馬克思主義認爲,未來所有階級社會最終將過渡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社會。這裏的各盡所能其實就包含着奉獻的深刻內涵。奉獻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爲國家統一、民族發展、人民幸福作出巨大奉獻的人物層出不窮,史不絕書。正如魯迅所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爲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中國共產黨作爲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其靈魂深處既浸潤着數千年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同時又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奉爲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中華民族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奉獻精神和馬克思主義包含和推崇的奉獻精神在中國共產黨身上實現了完美結合、高度統一。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就是爲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無私奉獻的歷史。正如____指出:“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羣衆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與廣大人民羣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前赴後繼,艱苦奮鬥,默默奉獻。

值得指出的是,奉獻精神既是一種高尚的思想情操,同時也是一種平凡的力量,它包含着不同的層次,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方面。在國家、民族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慷慨赴義,是一種奉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也是一種奉獻。

在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涵養立黨爲公、忠誠爲民的奉獻精神,就要堅持人民立場,貫徹落實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爲人民謀幸福。

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羣衆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順應人民的期待,發揮人民的幹勁,我們黨才能獲得最深厚的勇氣,黨的事業才能獲得最磅礴的偉力。中國共產黨作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斗爭的領導者、偉大工程的建設者、偉大事業的推動者、偉大夢想的實踐者,必須始終弘揚立黨爲公、忠誠爲民的奉獻精神,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崇尚奉獻、甘於奉獻、樂於奉獻、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朝着勝利的方向不斷前進。

弘揚紅船精神心得體會 篇三

自監察法頒佈實施以來,我國監察體制改革邁出了重大步伐。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重大的組織創新、體制創新、制度創新,是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大舉措,是中國推進法治反腐的重大里程碑。

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__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監察法的頒佈實施,就是將黨的主張變爲國家意志,通過法律把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機制固定下來。改革後,黨對反腐敗鬥爭的領導,由原來側重“結果領導”轉變爲“全過程領導”,確保黨牢牢掌握反腐敗鬥爭的領導權,爲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監察體制改革前,影響反腐敗工作成效的原因主要有:行政監察範圍過窄,大量公職人員遊離於監察範圍之外;反腐敗機構衆多、力量分散、職能重疊,難以形成監督合力;對公職人員的日常監督不夠,公職人員違反國家法律但尚未觸犯刑法的職務違法行爲成爲監督的空白。此次改革,以依規治黨與依法治國相結合爲主線,推進了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大體制變革、結構優化和制度創新。

實現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有機統一。改革後,紀委監委合署辦公,反腐敗決策指揮體系更加集中、資源力量更加優化、手段措施更加豐富,實現黨內監督邏輯和國家監督邏輯有效融合和互補。

實現對監督對象的全覆蓋。黨內監督實現對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監督全覆蓋,國家監察實現了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全覆蓋。

實現對履職行爲的全覆蓋。爲了解決對黨員和公職人員履職行爲的監督空白,紀檢監察機關突出日常監督,實現對“違反黨紀”“職務違法”“職務犯罪”行爲監督全覆蓋,實現黨的紀律、監察法、刑法三者的有機銜接,管住了“好公職人員”到“階下囚”的廣闊地帶。

實現對監督領域的全覆蓋。監察法規定了“最強陣容”的派駐監督制度。派駐或派出的範圍不僅包括本級黨的機關、國家機關、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和單位,而且包括街道、鄉鎮、不設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區、企業、高校等。監察機構、監察專員對派駐或者派出它的監督機關負責,不受駐在部門的領導,具有開展工作的獨立地位,有效地保證了監督權威。

獨立的國家監察機構

根據憲法規定,監察委員會是人大選舉產生的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監察權的本質是獨立的監督權。要強調的是,監察委員會是專門負責監督的國家機關,而不是全面監督公職機關和公職人員的機關,監察委員會並未包攬監督權。根據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國家最高監督權。監察委員會的權力由權力機關授予並受權力機關領導和監督,其職權範圍由權力機關以憲法或法律限定。

監察機關的監督對象僅僅是“人”而不是“單位”,監察法明確規定,各級監察委員會“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而“監督本級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則是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職責。

監察法規定,監察委員會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監督是監察委員會的基本職責。監察機關是“監督機關”而不是“辦案機關”,首要任務是代表黨和國家,依照憲法、監察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監督所有公職人員行使公權力的行爲,確保公權力不被濫用。監察機關的“監督”與黨內監督中的“監督”都強調日常監督檢查,具有相通性。

調查是監察委員會的核心職責。調查的內容包括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行爲和職務犯罪行爲,既管“違法”又管“犯罪”,管住“好公職人員”到“階下囚”的廣闊領域,這與之前檢察機關的反貪污、反失職瀆職行爲有着本質的區別。

處置是監察委員會的重要職責,方式包括:作出政務處分,進行問責,將調查結果移送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提出監察建議等。

健全統一決策、一體化運行的執紀執法機制

監察機關行使的是偵查權還是調查權?根據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行使的是調查權,而非偵查權。調查權與偵查權有本質不同。

主體不同。偵查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的專有職權,而憲法、監察法、刑事訴訟法均未賦予監察機關偵查權。

手段措施不同。刑事訴訟法賦予了檢察機關特定的強制性措施,特別是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種“強制措施”。此次改革並沒有將上述強制措施轉移至監察機關。目前監察法賦予監察機關的12項措施,都是之前紀檢監察機關在實踐中使用、比較成熟的手段。改革後,紀檢監察機關沒有增加新的權限,而是將之前使用的手段納入法治軌道,接受法律約束。從該意義上講,此次改革後,紀檢監察機關不僅沒有所謂的“擴權”,反而是“限權”。

對象不同。偵查的對象是普通的刑事犯罪嫌疑人,而調查對象是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調查的內容是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

適用範圍不同。偵查程序是刑事訴訟的初始程序,而根據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並不參與訴訟活動,僅負責調查,查明涉嫌職務犯罪的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由檢察機關行使批捕權、公訴權、審判監督權等法律監督權能。

根據黨中央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合署辦公,實質就是一套人馬、雙重職責,紀檢監察機關既是執紀機關又是執法機關,必須對內實現紀法貫通,對外實現法法銜接。

實現紀法貫通,關鍵是優化紀檢監察機關工作流程,實現執紀審查與依法調查有序對接、相互貫通,推進紀檢監察一體進程。當前要重點理清信訪舉報、線索處置、初核、立案、審查調查、黨紀政務處分、移送起訴等環節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強化對每個環節的監督制約,健全內控機制,嚴防“燈下黑”。

實現法法銜接,關鍵是實現監察機關與司法執法機關相互銜接,監察程序與司法執法程序有序對接。當前要進一步明確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的具體案件管轄權,健全公安機關對監察機關調查行爲的配合機制,完善檢察機關對監察機關移送案件的審查、公訴機制。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調查權司法控制機制,嚴防調查權濫用。

此外,要推進監察官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儘快制定監察官法,對監察官的職責、義務和權利、任職條件、任免、等級、考覈、獎懲、申訴控告等作出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