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龍應臺目送500字閱讀心得多篇

龍應臺目送500字閱讀心得多篇

龍應臺目送500字閱讀心得範文一

當我合上這本書的時候,窗外的雨已經停了。這讓我不得不想起,在書裏,那位母親輕聲的呼喚——雨兒。我不停地在問自己,誰目送了我,我又目送了誰。隔着一條馬路,當我回頭的時候,是誰在那裏,是誰在哪裏輕聲呼喚我。

人們常常說,三生,可是真的又三生嗎?如果又的話,今生的我在不停地被誰目送,來世我又會目送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真的是如此嗎?許多年過去,當我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我是否會在拐角處回過頭來,然後笑着對母親說——媽;或者,我是否也會在母親悲傷的目送中消失在拐角處?

我記得小的時候,我常常躺在母親的懷裏,聽母親將她那童年的故事,母親的淚光是啓蒙我的明珠。如今,我們兩人之間卻常常隔着一扇門,我在門裏頭,她在門外。我卻沒有勇氣打開門……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那是責任。年少時,母親目送孩子離去,年老時,孩子目送母親離去。那又是什麼呢?目送着,背影消失裏,只剩下哀傷和寂寞嗎?不,不會的,我相信不會永遠都是目送的。我想,我會打開那扇門的,我依舊可以像兒時那樣,像兒時那樣依偎母親懷裏,儘管母親不再將她童年的故事了。

在這本書的魅力睿智的文字裏,我看見了自己,在嘆息作者的哀傷之餘,也深深地體會到母親,我的母親的那麼傷情。我想,許多年之後,等我也是一位母親的時候,是否也會如此,是否也只是目送?

珍惜可以挽留,不是嗎?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着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難過,但是,至少不會遺憾,不是嗎?

龍應臺目送500字閱讀心得範文二

隨着年齡漸長,我與父母之間,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不再僅僅是依賴,不再僅僅是聽從,不再僅僅是長幼。我開始抑制不住對父母的各種各樣的不耐煩,有時甚至是憤怒。

有一天,我發現,我站在我的世界裏,父母親站在他們的世界裏,我們各自懷揣着各自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卻解釋不了對方的世界。突然想到了一位臺灣作家龍應臺,便來到書架,拿出《目送》,又翻上一翻。書中華安和兒子一起去散步,兒子表現出的“成熟”,和對母親對東西的大驚小怪的“厭惡”的樣子;十六歲的兒子,去美國做交換生,機場勉強和母親的擁抱和離別時沒有回頭的樣子;不願與同路的母親一起走,走在一起,只是把自己關在耳機裏的樣子,當兒子給龍應臺做飯時,說,你學會了,以後要做給自己吃的樣子……像極了自己。也許這就是新一代人與父母輩的人之間建立起的關係,不僅僅是依賴,和被依賴的關係。這之中,多少有了些夥伴的意味。

從這個角度講,被依賴的即是送別時漸行漸遠的一方,而依賴着的則留在原地落寞觀望的一方。也許這就是所有的母子,最後的結果,孩個子的獨立就是漸行漸遠的背影。曾經一次,龍應臺在遠遠的地方,目送着父親進到了醫院的門,然後門被關上,父親就消失在了拐角處。如今,最後一次目送父親,父親被送進五米處的火爐裏,再也沒有出來了。他開始明白。

這一輩子,父女的關係,在那一個背影,結束了。不過那一份,情,他永遠忘不了。這也是龍應臺在每一次看到和父親相似的人,都會想到父親的原因。失憶的母親,不記得,龍應臺是他的女兒。只是把他當做好心的路人。只有一直覺得這個“路人”和他的女兒很像而已。他們還在樂此不彼的玩着化妝遊戲,也不會覺得無聊。他們分開的時候,也會不捨。因爲終歸他們還是母女。他們此生的緣分還沒有以背影來散盡。

龍應臺目送500字閱讀心得範文三

假期讀了龍應臺的《目送》,書中寫盡了作爲女兒、母親、姐妹的她與自己的父親,兒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離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濃淡,一次次的目送講述了多少滄桑鉅變。

新學期伊始,我和爸爸離開了我們一直生活的營口,來到了大連。爸爸來這裏工作,而我也來到了一個新的學校,開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親身邊,突然的離別讓我感到興奮和恐懼,興奮的是我終於可以擺脫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恐懼的是我面臨的陌生環境常常讓我感到離開了母親的孤獨。

曾幾何時,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長不大的小小鳥,可是現在我要一個人來面對以前從來不用費心的日常生活,儘管還有爸爸,可他是個工作狂,忙的時候常常自己的顧不得吃飯。

臨行前媽媽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該帶走的東西,但我們踏上月臺,例行揮揮手的一剎那,滿載着行將遠行的興奮的我突然發現母親眼角的淚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還是我太不在意了,我還沒有能力去體會她此時此刻的感受。當列車漸行漸遠,我依稀能感覺到媽媽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風中,列車,也許是我的身影,像一塊吸力巨大磁鐵,牽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樣,她會一直望着遠方。

這種經歷讓我想起《目送》一書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作者的兒子安德烈,他在媽媽的心目中有着無可替代的地位;從小對母親的依賴,“直到學校門口也不肯鬆開緊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學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頭,與我四目相對,跨越一切。”可是當他一天天長大,漸漸對母親不解,不屑,甚至反感,當他終於有一天遠赴異國求學,臨上飛機之前,“我們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夠到他的胸口,很明顯,他在極力忍受着這種告別”“在他等待檢查護照的過程中,我一直站在那裏,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這次,他沒有,他沒有回頭,甚至沒有做出任何動作,自動門‘咻’地關閉了,再開門時,人影全無,只剩下一隻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樣佇立,靜默着……”

仔細想想,我和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雖然我沒有象安德烈那樣對母親“牴觸”,但我以後不會嗎?我永遠不會嗎?我不敢答應自己雖然我現在每天都樂此不疲第和媽媽電話彙報、滔滔不絕講我的新生活,但我會不會有一天面對着她卻默默無言嗎?我不敢肯定。

時常想起和媽媽一起在超市裏推着購物車,看到我中意的東西,無論多麼貴媽媽都會撿到籃子裏,而有一次她選了一包自己喜歡的餅乾,我竟然說“媽媽,這種口味的餅乾最難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裏,媽媽只對那些被我吃膩了而丟到一邊的食品感興趣,而且那樣津津有味。

當年的媽媽身後的跟屁蟲現在已經自己單飛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樣經歷着無數次的彼此的目送,當她過來陪我度過每個週末返回營口,當我每次從營口返回大連,看着列車遠去,看着彼此的身影從對方的視線中變小變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她在變老,而我,在長大。

沒錯,就象龍應臺在書中所寫:“我漸漸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與他的緣分是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在小路的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處,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目送500字閱讀心得範文四

我讀了龍應臺所寫的《目送》以後,有一些感想,我覺得除了第一篇《目送》和最後一篇《魂歸》跟“目送”有些關係,其餘都很雜亂,幾乎與“目送”沒有關係,所以,大致內容我也概括不出來。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臺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國小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讓人心酸和感動的文字說了:年幼的孩子長大到成人,讓她牽掛、讓她失落、讓她懂得怎麼放手。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他的父親的時候,明擺她和他的緣分也就終止了。

原來,龍應臺的“落寞”與兒子、父親有關。兒子逐漸得長大,離“我”愈來愈遠,機場龍應臺目送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兒子都不願意回頭看“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當龍應臺大學教授的那一天,父親開車送“我”,但是父親並沒有把“我”送到大學的大門口,而停在側門的巷邊,因爲他認爲,這種廉價的小貨車不是送大學教授的的車子。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個禮拜都去看父親。有一次,龍應臺幫父親清理排泄物,結果讓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糞便。父親對“我”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愧歉都告訴了“我”:不必追。

龍應臺目送500字閱讀心得範文五

這是一本奇妙的書。淡淡的文字,平淡的語調,細膩的感受,完全沒有華麗的影子,也沒什麼大悲大喜。但卻能讓人很認真地讀下去,在無形間淨化着我們那被塵埃腐蝕的心靈。

這是一次關於親情的坦言。“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多麼樸實的文字,卻觸動了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

仔細想想,好像也真的是這樣。年幼時的我們,總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個,向着朝陽邁去,而順着我們的背影一直倒退回去就會發現,在那個最隱蔽的角落裏,總有一個或兩個人,他們的眼神,從我們出現在這世界上時,就從未離開過。他們或許期待,或許渴望我們的一回眸,一絲觀注,但我們一直沒給過。即便如此,每一次看他們的眼神時,那裏總是帶着說不清的深情與期盼。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記載。隨着時間的流逝,當我們也成爲那個望背影的人時,纔會真切的體會到父母那份痛楚與沉默。小時候父母把我們當孩子,父母老了我們把他們當成孩子。我們會懊悔,懊悔曾經的無知,但時間不留給我們一點機會,我們想告訴自己的孩子這一切的感受,可被時間悄聲無息地擋住了。時間讓我們變了,讓我們懂得了一切,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

真的是這樣,有些感受只能一個人體會,有些眼淚只能一個人掉,有些痛苦只能一個人承擔,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個人走。明白了這些,纔算是真真正正的成長了吧。

這是一個人生命的歷程。不管是時間也好,親情、愛情、友情也好,該經歷的會經歷,該遺失的會遺失。生命是一條無法迴轉的軌道,我們必須按照這軌道上的路標走,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目送》這個光陰歲月的故事是屬於別人的,但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在時光消逝中成長度過,我們的皮膚會由光滑到粗糙,我們的背影會由高大到佝僂,我們曾經擁有的也都會一一消失。這看起來是一場永恆的遺憾,但我們卻能從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煉出最純淨的心靈,最溫馨的回憶。

龍應臺的文字是我最欣賞的,它如清晨的雨露,清新朝氣,如黑暗的火焰,溫暖明亮,帶給我一種很平靜的感覺。在喧囂吵鬧的課間讀她的書,我的世界竟也莫名的變得安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