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美術鑑賞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美術鑑賞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美術鑑賞心得體會 篇一

這學期學習了美術鑑賞這門課程,我感覺提升了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最根本的問題是提升了大學生的精神境界。美術鑑賞的最終意義,就在於使大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淨化,品格得到完善,從而使身心得到和諧發展,精神境界得到昇華,自身得到美化。

我個人比較喜歡西方美術的作品,喜歡印象畫派,印象派是19世紀中葉歐洲藝術從現實主義向現代主義過渡的重要階段,印象派畫家以創新的姿態登上法國畫壇,其鋒芒針對陳陳相因的古典畫派和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涌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鉅製,除了這次來華展出的著名畫作外,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印象派畫家走出畫室,深入原野、鄉村、街頭寫生,力求真實地刻畫自然。

我尤其喜歡梵高的那幅鉅作《向日葵》,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像閃爍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樣豔麗,華美,同時又是和諧,優雅甚至細膩,那富有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爲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爲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梵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他曾多次描繪以向日葵爲主題的靜物,他愛用向日葵來佈置他在阿爾的房間。他曾說過:“我想畫上半打的《向日葵》來裝飾我的'畫室,讓純淨的鉻黃,在各種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種程度的藍色底子上,從最淡的維羅內塞的藍色到最高級的藍色,閃閃發光;我要給這些畫配上最精緻的塗成橙黃色的畫框,就像哥特式教堂裏的彩繪玻璃一樣。”梵·高確實做到了讓阿爾八月陽光的色彩在畫面上大放光芒,這些色彩熾熱的陽光,發自內心虔誠的敬神情感。堪稱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僅由絢麗的黃色色系組合。梵高認爲黃色代表太陽的顏色,陽光又象徵愛情,因此具有特殊意義。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種花姿來表達自我,有時甚至將自己比擬爲向日葵。我喜歡他那絢爛的色彩,,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

我也是一個學美術的學生,在這方面,學到了多與我們專業知識有關的東西,填補了我們專業方面的缺憾。而中國傳統的美術,水墨特色明顯,表現的淋漓盡致。線條流暢,追求“筆精墨妙”的藝術效果,講究骨法用筆。這些都是對筆墨內涵的要求。而我的這個電腦美術設計的這個專業,與我們美術鑑賞這門課所學的知識息息相關。什麼樣的構圖纔看?顏色的搭配和中外各位大師的表現技法,相對系統的大致瞭解了一下,這在我們平時作業和創作過程當中是十分有幫助的。其實是大師們的人物,人體的結構,與我們現在學習的課程人物角色設計,運動規律的畫法,大有裨益。

總之,通過美術鑑賞課的學習發展我們大學生形象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高雅的審美品位,提高人素養,提高感受美、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爲培養明合格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義。

美術鑑賞心得體會 篇二

中學美術鑑賞課是提高學生文化修養的有效途徑,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然而在美術鑑賞教學中,教師的提問,往往只有二、三名同學回答了問題,更多時候是教師指名回答或是越俎代皰。絕大多數學生只是洗耳恭聽。久而久之,美術鑑賞課上,教師就是一幅接一幅的從作品的來歷講到作者的奇聞趣事,最後挖掘作品的思想內容。作爲一名美術工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在這裏談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在美術欣賞課中凸現人文性

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藝術技巧來撥動人的心絃,使人精神奮發,與之共鳴,從而產生強烈的教育效果。例如徐悲鴻的《八駿圖》,畫面中絕非單單表現了八匹馬,而主要謳歌了那種勇往直前、戰鬥不息的大無畏精神。通過中國曆代美術作品簡介和欣賞,讓學生基本瞭解我國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的情況,使他們對祖國極其豐富的古代文化和藝術遺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引導學生去理解、領會和感受藝術的美,通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審美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情感。

二、提出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探究

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各學科課堂教學都應承擔的任務,美術鑑賞課也不例外。如在《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一課,我提出了以下一系列問題:剪紙:研究一下剪紙的;剪紙如果按它的表現方式來分可以分成哪幾類,並舉出具體的圖片例子;列舉各地比較有名的剪紙及其剪紙藝人,並南北剪紙各有什麼特色。皮影:皮影的起源與現狀;皮影造型的藝術風格;皮影戲人物的角色造型設計。年畫:什麼是年畫;年畫的用途及藝術特色;江蘇桃花塢年畫的發展以及藝術特色。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主題,教師按照學生的自主選擇進行分組編排,讓學生在閱覽室進行探究性學習。

無論是哪種方式提出問題,都是爲了引發學生主動探究,所以提出的問題應具備以下特徵:問題要明確;問題要適度;問題宜小不宜大;問題宜具體不宜抽象。

三、生生互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實施主體性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生生互動是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徵。生生互動主要是指小組內部、小組之間的學生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協調、相互交流、相互補充、相互學習。如在《美在民間──民間美術》的教學設計中,第一課時安排在閱覽室進行,教師課前準備了相關的問題及資料的來源和查找方式。各組分別查找和蒐集小組所選任務的學習資料,進行閱讀和電子文本摘錄;以小組爲單位選擇民間美術某一類型中數幅作品,進行小組討論評述,組內交流,將個人獨立思考轉化爲小組共同認識成果,對作品中的形象和情節進行描述,並提出問題,對作品中有疑問的地方做好記錄。小組中每個組員都有明確的分工,通過組內合作和幫助,提高學習的效率。第二課時進行組際交流,交流各小組的學習成果。彙報的學生代表小組,學生和教師共同分享小組成果,並解決小組對作品的疑問。在美術鑑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生生互動,能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中的人力資源,爲美術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把現代美術教學建立在更加廣闊的交流之中,這對減輕師生的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合作精神,增進教學的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四、創設情景,從中品味藝術作品的“意蘊美”

教師“不擇手段”地採用多媒體教學法、設置情景等等,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要積極配合學生調動他們的生活體驗和審美經驗,激起他們豐富的想象和情感。若在美術鑑賞課中將美術和音樂有機結合起來,就能達到“圖音並茂”的表現效果,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鑑賞能力、創造力。尤其是在讓學生去體會中國古代繪畫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時,這種“音美結合”結合顯得尤爲重要。比如我在讓同學們鑑賞元代山水畫大師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時,先對作品背景、內容、作者稍加介紹,再讓學生隨着播放的古箏曲《高山流水》仔細觀察畫面中的'筆法、構圖……這時學生就開始自覺地隨着音樂“設身處地”,進入某種情景,自覺地體驗出了畫中縱橫交錯的用筆和黑白虛實的對比,在畫面上形成的那種強烈的節奏感,進而體會出作者超脫、空靈的精神境界,逐步進入“物我兩忘”的審美境界。

五、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新課程評價的價值取向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發展。對同一審美對象,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經歷、學識和情感個性,就會有不同的審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審美個性,充分肯定學生的審美感受,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視覺感受看藝術作品,使學生的情感與對象產生共鳴,審美的想象力會得到自由的發展。如:在欣賞敦煌莫高窟第112窟壁畫中的反彈琵琶畫像時,讓學生看畫,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氣氛,並要求學生看畫的同時思考下面的問題:畫的是什麼?怎麼畫?色彩、造型有什麼特色?哪個地方給你感觸最深?然後,鼓勵每個同學運用美術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啓發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複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美術鑑賞心得體會 篇三

讀了《別樣的美術鑑賞》這本書,使我深切體會到:美術鑑賞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良好美術素養的形成,而且對學生多方面的發展也有積極促進作用。

一、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

在美術鑑賞教育中,學生接觸到不同歷史年代和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既是從美術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的材料,也是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瞭解歷史事件、社會生活、東西方文化差異和人類複雜情感的材料。它有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知識。

通過欣賞,學生不僅獲得了豐富的'審美體驗,而且加深了對原始人和原始社會生活的瞭解。

二、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美術欣賞是作品本身、畫家的生活經歷和社會背景等與欣賞者的生活經驗、知識結構、情緒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美術欣賞過程根本上是欣賞者積極主動的思維過程。美術作品就象一個啓動器,它把欣賞者潛在的思維能力充分調動起來,而欣賞者則動員自身所有知識經驗和個性情感來進行創造,使美術欣賞對象帶上獨特的個性和創造色彩。如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的《森林中的鳥》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學生在欣賞時創造習慣地表述了自己對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說:“這幅畫說的是沙灘上有個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看到一隻小鳥嘰嘰喳喳叫,就投了一顆石子。”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和創作“變形的騾子”,他們對頭、毛髮、鼻子、身體、耳朵、四肢等進行了誇張和變形,變成了正方形、水桶形、星形、螺旋形、鬧鐘、水滴、葉子、磁鐵、葫蘆、杯子、字母和各種蔬菜的形狀,有的還把五官移位或改變其距離。這種變形、掛帳聯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三、有利於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需要通過對話的方式進行,它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欣賞者與作品之間的對話等幾個方面。無論是哪種對話,都要藉助語言這一中介來實現。在整個對話過程中,學生不斷豐富着自己的內心感受,並希望將其表述出來。通過這種發自內心的、言之有物的表達,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快速發展。這種發展不僅表現在表述的流暢、長句子的經常出現、各種詞語特別是與情緒情感有關的詞語的大量運用上,還表現在學生樂於表達,並能自然地將這種能力遷移到其他學科活動和日常交往之中。

四、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

學生在創造力、領悟力、想象力和欣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的良好發展,有利於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歸根結底是由美術的無錯特點以及它給學生提供的巨大的想象和創造空間所帶來的。

美術鑑賞心得體會 篇四

美術教學活動不是簡單的知識授受的過程,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交流的過程。讓孩子們在交流中得到他人的賞識,一定能使他們更自信地面對生活,更積極地發掘生活中的美麗。我一直在想美術課如何才能上好?深入學習了美術新課標後,我清晰地認知和把握了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宏觀定位與具體內容,讓我理清了些思路。現具體談談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

1、把握鑑賞課的性質,更新教師觀念。

將人文性確定爲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情感是一種智力,是現代教育觀念。很長時間,舊的傳統教育只重視理性智力,忽視情感智力。如今,學校美術教育是培養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美術鑑賞課來參與文化傳承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審美文化素質又利於情感智力的培養。課程改革要求的是我們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爲課改的執行者,決定着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學校組織我們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優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範優化教學行爲。

美術課程的人文性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一直的追求,美術教育不是單純的技術教育,它孕育於豐富的人文背景之中。美術能對現實生活和自然界事物進行直接模仿,能形象的再現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各種不同社會生活場景和自然景象。美術通過可見、可觸的具體形象,以靜止、凝鍊的畫面和藝術造型來表現客觀世界的美醜屬性和作

者的審美意識,給觀賞者以審美的認識、教育和感染的作用。美術與時代、社會、藝術家的生活閱歷以及階級、民族、風俗等密切相關,美術具有的時代性、社會性、民族性等蘊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因此“人文性”依然是美術課程所要追求的初衷。新課標對此也做出了着重強調,提出“美術課程應該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爲國家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創新能力、審美品位和美術素養的現代公民”。可以看出美術課標立足於21世紀的視覺文化時代要求,一方面看到了以往美術課程豐富的教育價值,另一方面看到了新世紀人才的視覺文化意識建構和創造力培養要求,基礎教育的美術課程不是專業方式的學習,而是滿足學生個體成長需要的素質教育,是學生人生髮展不可缺失的精神營養。美術學科的價值,有效地包容了美術課程人文性和工具性兩方面的特性。

2、多學科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參與,實現師生互動。

美術新課程標準,強調美術課程性質的人文性、愉悅性和創造性,強調藝術教育的個性化,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強調美術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等等。這就要求美術教師構建超越學科的生態型知識結構,學習與美術相關的其它新技術、新知識,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和人格發展的教育方法。所以學科間的整合或統整,是現代教育理念,亦是現代美術教學趨勢之一。我們教師除了應具備基本的美術知識,同時還需要了解相關的“姐妹藝術”。例如:文學、音樂、電影、舞蹈等等,從學生熟悉的或已經掌握的知識切入,讓學生隨老師設計的思維潛移默化地進入美術欣賞的學科知識,順理成章逐漸深入。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爲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於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權威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3、進行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啓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持。在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應該是,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以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而在美術活動表現評價時,則要求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行爲,對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認知水平以及交流表達的能力等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這又是美術課程標準中對教學評價精闢的闡述。

面對這場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複雜的學生思想道德,新課標的學習爲我們這些在一線工作的美術教師做出了更爲明確的教學指導,猶如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對美術教學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其真正的精華在於教師要以豐厚的教學技能,出奇制勝的教學設想和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把握住學生的興趣點,叩開教育之門,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態度及情感的和諧發展,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爲“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變“教教材”爲“用教材”。 推動每一個學生終身美術素養的全面提高。

美術鑑賞心得體會 篇五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幅油畫作品《父親》。這張作品想必同學們在中學時也見到過,那麼請你談談你的感受吧。說不定很多同學談到的準是這位農民父親讓人感動的臉。羅中立這幅《父親》的原型是一位守糞農民。巨大的畫幅和超級寫實手法描繪的“父親”臉上的皺紋當時震撼了全國人民。的確,多少人在這幅畫前端詳着這位農民父親時思緒萬千、熱淚滾滾,產生出深深的遺憾、慚愧與負疚之感。該作品創作於20世紀80年代初,它以紀念碑式的宏偉構圖,飽含深情地刻畫出了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在我國美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父親》作者簡介:羅中立,1948年出生於重慶郊區,幼年在父親影響下學畫,1968年從四川美院附中畢業後主動到大巴山農村生活10年,1981年從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1983年赴歐洲考察學習,1998年開始擔任四川美術學院院長。偌大的中國,一張飽含隱喻的農民肖像曾經在廣大民衆中產生強烈的轟動:在當代美術,除了時期有幾件表現領袖豐功偉績的作品外,直至今日尚未再有任何繪畫作品能比《父親》贏得更多的受衆和共鳴:就這點而言,人們對作者羅中立及《父親》這件作品的厚愛是不言而喻的。

被《父親》這件作品感染過的人羣始終不能忘卻那張飽經滄桑、象徵着中國歷史的臉。他們也不希望藝術家脫離他們已經習慣的欣賞軌跡。正是由於這些原因,羅中立從歐洲回國後創作的一批新作,並沒有引起藝術批評家和媒體太多的重視。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繪畫藝術必須克服因循守舊的慣性。也正是因爲這樣的邏輯背景,羅中立纔有意迴避過去所取得的成就,而採取坦然的態度來克服繪畫中的教條主義,用包容的觀念來重新對待具象藝術的`傳統形式。經過多年的歷練,羅中立無論是在內容,題材的選擇上。還是在藝術表現的技法上。都顯然超越了當年的《父親》,並以一種獨立的姿態反映出其在藝術修養上的完整性。應該說,20xx年後的今天。羅中立的創作再也不顯得孤立和偶然它已經被納入一個統一的文化體系。

美術鑑賞心得體會 篇六

中外美術鑑賞學習心得體會美術鑑賞課走進大學校園是爲了更好的培養大學生,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最根本的問題是要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境界。美術鑑賞的最終意義,就在於使大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淨化,品格得到完善,從而使身心得到和諧發展,精神境界得到昇華,自身得到美化。

由於美學的複雜性,所以當時全世界對美的本質沒有一個定論,而是衆說紛紜。其中“美是生活說”是東方關於美的本質的一種學說,認爲美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生活纔是美的本質。

“美是理念說”是西方關於美的本質的一種學說。認爲物質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屬性,美與某種超現實存在的神祕的非物質性的精神實體緊密相聯,由於這種精神實體的注入或顯現,才使客觀事物成爲美的。

以前認爲美術只是單純的繪畫作品,比如像那些水墨畫、水彩畫、油畫和素描等。直到上了美術鑑賞課,才知道這只是狹隘的理解;繪畫、雕塑、工藝、建築、書法、篆刻、設計、新媒體和攝影等類型是現下的主流分類。

美術是一種富有內涵,表現形式多樣,意義深刻悠遠的藝術形式。課堂上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讓我學會了如何真正的去欣賞一幅美術作品。跟着老師的思路的見解,我不僅領略到了大作的美還領悟到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美。

中國傳統的美術,水墨特色明顯,表現的淋漓盡致。線條流暢,追求“筆精墨妙”的藝術效果,講究骨法用筆。這些都是對筆墨內涵的要求。徐悲鴻的《八駿圖》在技法上,他以中國的水墨爲主要表現手段,又參用西方的透視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動地描繪了馬的颯爽英姿。用筆剛健有力,用墨酣暢淋漓。暈染全部按照馬的形體結構而施加,墨色濃淡有致,既表現廠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齊白石的《蝦》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筆痕表現蝦的結構和質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筆法描繪蝦鬚和長臂鉗,使純墨色的結構裏也有着豐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爲表現出那種透視感,用虛實結合,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的線條,使紙上之蝦看似在水中嬉戲遊動,觸鬚也像似動非動,力求深入表現它們的形神特徵。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佈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筆墨紛披,墨色濃淡乾溼並用,蒼茫簡遠,極富於變化。既形象地在現了富春山的秀麗外貌,又把其本質的特徵揮灑得淋漓盡致。

西方印象派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很多位大師,印象派畫家走出畫室,深入原野、鄉村、街頭寫生,力求真實地刻畫自然。其中莫奈的《睡蓮》在看似隨意輕鬆的筆觸中卻將光線的美感,水面上自然漂浮的睡蓮的溫柔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的《睡蓮》色彩十分豐富,但是所有的顏色在畫面中都是分外的柔和和均衡。僅僅是描繪蓮花的顏色也是隨着光線和環境的影響而色彩變化多端,讓人雖不能一口斷定是什麼顏色的睡蓮,但是卻又覺得那些嬌豔的睡蓮就近在眼前。甚至是那些捉摸不透的筆觸都好像在描繪着莫奈當時對池中睡蓮的喜愛。湖中的倒影和湖面上的睡蓮看似都是有色塊堆砌而成,卻疏密虛實相得益彰,讓人一目瞭然卻又回味無窮。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像閃爍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樣豔麗,華美,同時又是和諧,優雅甚至細膩,那富有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我喜歡他那絢爛的色彩,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

通過學習美術鑑賞課,使我的視野更加開闊,也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學到了專業課理論知識以外的東西,這門課培養了我對美的認識和鑑賞能力,讓我可以更加細緻的觀察生活中的美。更加堅定了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熱愛。

美術鑑賞心得體會 篇七

在上民間美術作品欣賞這門課之前,我對民間美術的理解就是:一個研習獨具民間特色美術作品的學科,例如繪畫。深層次接觸民間美術之後才知道,其實民間美術作品不僅僅只是繪畫,還有剪紙,陶藝,皮影等等。另外,所謂的繪畫也不都是屬於民間美術範疇。在劉老師的課上,我學到了很多,收穫了很多。下面通過分析幾幅畫來講講我在民間美術作品欣賞這門課上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們來看着副年畫。這是一幅劉老師在二十年前偶然爲之的一幅作品。此幅作品名爲龍鳳呈祥,在中國民間,把龍比喻成有成就有作爲的男性,在古代甚至譽爲天子,把女性比喻成賢惠能幹,大方寬容的好女子,此幅作品外圍利用龍鳳把整個構圖包圍成一個圓,

圓在民間就有着一種很祥和的寓意,中間一男一女載歌載舞,呈現了一個很是歡快祥和的場景,其中,龍鳳戲珠的珠改爲了一個“祥”,更是很明確地表達出作者要表達的感受。這幅作品表面上是反映我們中國最具古典意蘊的主題——龍鳳呈祥,但其實作者要表達的遠遠不止是男女之間的“祥和”,更多的是指當時社會的`祥和。

其次,我們來講講陶藝。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中國的英文名稱叫China,意思是陶瓷。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陶藝在世界民間藝術界的地位。陶瓷形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變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燒結規律,才能促成陶藝形態的產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產生美的形式。這也是老師的一幅作品。課上老師也讓我們參觀了陶藝工作室,真想親自試試。

再次,我們講講皮影戲。對於身處發達年代的我們,肯定很難以想象以前的孩子沒有電腦,沒手機,甚至沒有電視機,是靠什麼來娛樂的,這種處境又該是多麼枯燥。其實不然,他們有皮影戲,有戲劇,還有他們那充滿各種奇怪玩樂想法的大腦。很多時候,我們總在誇耀着說我們的祖先是多麼的智慧,多麼的偉大,可是卻在迴避現在怎麼沒有那麼多這麼優秀的人這個話題。我個人覺得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因爲條件太過優越,使得很多孩子喪失了自主思考創作的能力。發達國家都很重視自主創新,我們這一代已經是這樣了,可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呼籲一下社會對創新的關注呢?抱歉,說偏了,我們繼續迴歸到皮影戲的內容上來,皮影戲又稱燈影,以在燈光照射下用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戲而得名,是我國民間廣爲流傳的傀儡戲之一。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爲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最後,我們來講講年畫。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爲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製作。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下面這幅也是老師的一幅作品,作品名稱是:《書爲珍寶也》。作者以年畫的方式傳達書本的重要性。現在這個年代,人們對書本的重視已經慢慢變淡了,這是我們應該引起重視的。古話書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