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企業文化 > 方案模板

適應鋼鐵市場發展需要,調整鍊鋼廠的技術發展戰略

適應鋼鐵市場發展需要,調整鍊鋼廠的技術發展戰略<?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適應鋼鐵市場發展需要,調整鍊鋼廠的技術發展戰略

-----技術交流會學習心得

一、目前鋼鐵市場的形勢分析

2009年目前專家預計中國已具備7.2億噸的產能,鋼鐵總量可以滿足全世界的需求,而中國國內表觀消費量只有4.5億噸。中國的鋼鐵市場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

截至2008年10月全國已形成鋼的產能6.6億噸,實際鋼產量5億噸,表觀消費量4.5億噸。產能超過產量1.6億噸,產量超過消費量0.5億噸。以前,過剩的產量主要靠出口消化。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不論鋼材直接出口和通過機電產品間接出口(兩項合計約合粗鋼1.2億噸,佔生產總量的24.4%)均受到很大制約,因此,使國內早已存在的供需矛盾“雪上加霜”,市場波動特別激烈。去年一年之內,最高月產量與最低月產量波動之大,相當於年產鋼水平相差1.5億噸,再加上過剩的產能釋放,供需之間差距巨大。要化解如此巨大數量的供需矛盾,涉及到國際、國內許多不確定因素,即是擴大內需,措施得當,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才能平衡。在此情況下,鋼材市場稍有利好,就會被過剩的產能所吞沒。今年2月份鋼鐵市場波動就是一個例證。(轉載請註明來自:本站)

同時,中國鋼鐵行業“一流裝備、二流管理、三流產品、四流服務”的現象卻非常普遍。    

近幾年,鋼鐵企業優化了工藝結構,提高了技術裝備,有的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但由於管理不到位,直接影響技術開發和質量升級,尤其是中高檔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線材中,不同企業能生產的82B 線材,但鋼的內在質量相差很多,有的企業可以把鋼中有害元素控制得很低,能拉拔成高級輪胎鋼絲;有的企業能把影響鋼材鬆弛的N、H、O等元素控制得很低,可以用於懸索橋的高強度低鬆弛鋼索,也可以製造高質量琴鋼絲;而有些企業由於質量控制能力差,鋼中雜質多,只能拉拔成建築工程或鐵道軌枕用一般予應力鋼絲,價位和利潤相差很多。在棒材中,齒輪鋼是一個重要品種,我國齒輪製造行業年產銷規模1000億元以上。目前,齒輪鋼中含氧量大於20ppm的低檔產品嚴重過剩,銷售困難;含氧量15-20ppm的中檔產品產量過剩,競爭激烈;而含氧量小於15ppm、噪音小、壽命長的高檔齒輪大量進口,去年進口的高檔齒輪達50億美元,佔齒輪行業銷售額的三分之一以上。軸承鋼的質量狀況與齒輪鋼相似,我國每年生產軸承90多億套,消耗軸承鋼200多萬噸,由於管理水平良莠不齊,軸承鋼的質量普遍較低。據軸承行業檢驗統計,用國產鋼材與進口鋼材製造的同牌號軸承,平均使用壽命相差3倍。目前,我國轎車用彈簧鋼,高級冷墩鋼、軸承鋼、齒輪鋼,中高級焊絲用鋼材等大部分靠進口。去年,我國直接進口鋼材1500多萬噸;同時,隨着機電設備進口間接“帶進”的鋼材約3500多萬噸,合計約5000多萬噸。這部分鋼材絕大部分是高質量、高檔次、高利潤產品。                     

二、未來鋼鐵市場的預期

適應市場細分化規律,調整未來發展戰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通過這場危機,要理性地評估我國鋼鐵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結構,客觀地分析企業的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適當調整發展戰略。從2008年各行業對鋼材的消費情況看,建築業用鋼佔49.5%,機械製造業用鋼佔18%,汽車業用鋼佔5.6%,交通運輸業用鋼佔5.4%,五金製造業用鋼佔3.4%,家電業用鋼佔2.3%,造船業用鋼佔2.7%,石化業用鋼佔1.35%,集裝箱業用鋼佔1.3%,電力用鋼佔1.1%,其他佔9.8%。要充分注意中國經濟發展的特色和由此決定的鋼鐵消費特點,即用戶分佈廣、經濟差別大、消費層次多、差異化較強。因此,鋼鐵企業必須按中國國情和消費結構來調整發展戰略,不能盲目追求板帶比、大型化、或單純的產量目標。各企業要根據市場需要、資源條件、裝備狀況,適時調整發展戰略,如有資源條件和運輸優勢的企業,可以做強做大;有區域市場優勢的企業,可以按地區用戶需要,就近爲用戶服務;有專業技術開發優勢的企業,可以爲專業用戶服務;有特殊工藝裝備的企業,可以爲特殊用戶服務,向“小而精”“小而美”發展。不論大企業或中小企業,都要尋求各自的市場地位,都要有自己的主導產品和品牌,並按不同產品要求,合理選擇工藝,科學配置裝備,不能千人一面,越大越好。主導產品是企業競爭力的精髓,要從管理、技術、營銷、服務等方面培育差異化的優勢,創造自己的品牌。所謂“品牌”,不是少量的頂級產品,而是不同消費層次中的最優產品,是別人難以取代的最好產品。(這就是生產經營上講的所謂的比較優勢理論)

三、未來鍊鋼廠的技術發展方向

1、要調整產量與質量的關係。有些企業爲了過度追求產量,盡力壓縮轉爐吹氧時間,有的轉爐僅吹氧8-10分鐘就出鋼,沒有充分發揮冶煉功能,鋼水中磷、氮等有害元素很高,鋼材受力後發生脆斷。從大中型企業鍊鋼指標分析,凡是生產高質量鋼材的企業如寶鋼、武鋼、太鋼、興澄等,轉爐冶煉週期都保持在40-50分鐘;生產一般質量鋼材的企業,冶煉週期保持在30-40分鐘;而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企業,冶煉週期壓縮到30分鐘以下,並採取超裝和高強度吹煉,這種“快速轉爐”,產量高、質量差、污染重,不符合市場需求和**規劃的要求。例如:目前,百噸轉爐的散裝料主要有以下構成——石灰55kg/t;輕燒20kg/t;球團礦等冷卻劑25kg/t,共計100kg/t。百噸轉爐按110噸出鋼量計算,則每爐需加入散裝料共計11噸,若吹煉時間按13分鐘計算,每分鐘需進料846 kg。操作工在吹煉結束前能把料加完已經很艱難;此時,轉爐的冶煉功能將大打折扣。

冶煉操作,一般有兩種方法,廢鋼冷卻法和礦石冷卻法。美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廢鋼便宜,採用廢鋼冷卻法,廢鋼比21--23%,最多達27%,但添加能源(例如用燃料預熱廢鋼,加硅鐵、碳化硅下腳料等)。寶鋼300噸爐子曾經達到21~23%,低碳鋼達到上限。目的就是增加鋼產量。高鐵水比採用礦石冷卻法。日本鐵水比95%左右,吃一點自產廢鋼,其餘用礦石冷卻。這是一種熔態還原,礦石或含鐵氧化物融入爐渣,利用鐵水碳和熱量還原,效益很好。充分利用鐵水中碳和熱能,且利用礦石中氧節省氧耗。我認爲目前廢鋼價格偏高情況下原料結構採用高鐵水比,吃自產廢鋼,吃各種含鐵氧化物是最有效益的。

鍊鋼廠必須要由產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靠產量規模來取得效益的時代將不會再來。

2、要提高質量控制能力。要從原料管理、工藝管理、操作管理,全方位實行標準化作業,嚴格控制有害元素。國際先進水平能把鋼中P、S、O、N、H五大元素總和控制在70ppm以下,國內有的企業已達到了這個水平,標誌着他們具備了生產高質量鋼材的綜合能力。鋼鐵企業要特別重視提高鋼的純淨度水平。

3、要了解用戶發展需求。着眼於“明天”市場,提高開發能力,增加技術儲備,爲佔領未來市場做好準備。

4、構建低成本運行模式,科學化、系統化降低成本。在金融危機衝擊下,各企業加大了降成本力度,把指標分解到各個工序(分廠)並以承包方式層層考覈。這種方式可以把單項指標或部門成本降下來,但容易造成各顧各的指標,忽視整體成本效益。鋼鐵生產是長流程工藝,降低成本是一項系統工程,上道工序必須爲下道工序創造條件才能進一步挖掘成本潛力,降低整體成本,如原燃料採購,不僅要考慮礦石品位,還要計算有害元素對燒結品位和高爐焦比的影響;燒結工序要爲鍊鐵提供成分穩定、強度高、氧化亞鐵低的燒結礦;鍊鐵工序要爲鍊鋼提供穩定的低硅、低硫、高溫鐵水;鍊鋼工序要提高命中率,爲軋鋼提高熱裝熱送率創造條件,並在全過程實行精細管理,提高物料、熱能利用效率。每個企業應根據自己的條件,構建低成本運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