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基礎教育工作報告多篇

基礎教育工作報告多篇

【第1篇】市長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述職報告

3月到陽江任職以來,在上級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秉承陽江市歷屆黨政領導班子重視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傳統,認真履行黨政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務,促進了全市基礎教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將本人履職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面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二、全面推動教育科學發展

三、確保教育和諧穩定

二是建設平安和諧校園。一直以來,我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學校管理工作的首位,不斷強化“責任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識,多次組織公安、交通、安監、文化等部門開展大規模的校園周邊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加強學校周邊環境的安全管理和防範。同時,加強學校食品衛生管理,嚴格衛生許可,堅決取締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堂。各中國小校嚴格執行安全責任第一把手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切實抓好學校安全工作,認真制訂各項應急預案,組織開展相關演習,杜絕各種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確保學生安全。

【第2篇】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述職報告

龍川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韋欽強

4月

我從3月分管龍川縣教育工作以來,認真履行職責,注重調查研究,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並着手落實我縣基礎教育的工作責任。現將本人分管教育一個多月以來履行職責情況簡要報告如下。

一、注重調查研究,掌握我縣基礎教育現狀

自今年3月分管教育工作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我認真履行職責,大膽負責,統籌兼顧,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多次深入教育部門和基層學校調查研究,現場辦公,從多方面瞭解教育的基本情況,已基本掌握我縣教育現狀。

近兩年來,龍川縣委、縣政府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確立了“教育強縣”戰略目標,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爲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將“學梅州、找差距、興教育”作爲各級領導班子的共識,出臺了一系列關於教育發展的工作意見、制度和方案,紮實推進教育改革與創新,優化教育發展環境,落實經費保障,堅持數量與質量並重、普及與提高並進、全面發展與特色創設並舉、縱向進步與橫向領先併力的內涵發展道路,既充分挖掘傳統潛力,又竭力擴張現代教育資源,力求在經濟層面較低的狀態下,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在構建完善“以縣爲主”管理體制,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上取得可喜成效。

目前,我縣教育事業與其他各項事業一樣,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據統計,我縣近90萬人口,轄25個鎮,有高級中學2所,完中8所,技工學校1所,職業學校1所,初級中學35所,國小340所,幼兒園54所。全縣高中專任教師1076人,學歷達標率78%;國中專任教師2591人,學歷達標率97.2%;國小專任教師4101人,學歷達標率99.6%。全縣在校高中生15318人,國中在校生46812人,國小在校生78644人,在園幼兒15309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以上,鞏固率達100%;國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4%以上;“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3.6%以上;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51.08%。兩年來公開招進527名教師,對麻布崗中學校長和其他完全中學副校長進行了公開選撥;表彰獎勵先進教師234名,先進教育工作者77名,十佳校長10名、十佳教師10名、十佳班主任10名。兩年來教育經費總投入67080萬元,生均教育經費支出及生均公用經費支出逐年增長;教育非學歷教育各類培訓達88批11124人;投入5687.93萬元用於農村中國小校的c、d級危房改造;投入750多萬元裝配實驗教學,實施“校校通”工程;中心國小以上擁有電腦室、語音室,國中以上有理化生實驗室;農村國小三年級全部開設了英語課程、中心國小四年級全部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我縣教師人均月工資1988元,公務員人均月工資1892元,縣城教師人均月工資2058元,農村教師人均月工資1990元,符合廣東省關於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的工作要求。投入5160萬元用於普高建設,新增高中階段學位3800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66.8%;中職招生逐年增長;龍川一中高分通過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終期督導驗收,縣實驗中學高分通過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省一級普通高中學位佔全縣普通高中學位50%以上;兩年來我縣升學率和大學聯考上線連創新高;農村免費義務教育穩步實施,老師和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及其它教育工作亮點紛呈。

儘管龍川教育成績喜人,但仍存在鎮與鎮之間、校與校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個別學校存在班額過大、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等問題,需要今後努力予以解決。

二、對基礎教育工作的認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經濟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教育須先行。龍川要在新形勢下不落伍,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必須繼續花大力氣研究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可行辦法,只有存在的問題逐一得到解決,教育才能獲得不斷髮展的動力,才能步入良性發展的階段。教育既是社會的基礎工程,又是社會的系統工程。教育是關涉千家萬戶,關係子孫後代的大事,是家庭幸福、社會發展的基石。辦好教育,辦大教育,除了滿腔熱情之行,更要按照教育特有的內在規律辦事,不能帶感情色彩,不能一時衝動。教育屬社會的上層建築範疇,建立在社會的經濟基礎之上。所以,教育的發展需要社會的支持,需要政府的大力作爲。教育不同於經濟建設工作,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見成果,她必須通過幾年乃至十幾年才能見效,纔能有效益。這就要求主政者必須高瞻遠矚,本着爲政一任,造福一方的負責任態度,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必須樹立教育優先發展的理念,爲基礎教育的發展提供必需的物質基礎。

三、今後落實教育工作責任的意見和建議

多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分管教育工作領導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正視困難,迎難而上,務實進取,開拓創新,積極探索符合龍川特色的教育改革與發展之路,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爲龍川教育均衡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年3月份,縣委、縣政府將教育工作調整由我分管,給予我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責任。我深知,就我的能力與水平而言,承擔這份重擔,沒有任何輕鬆可言,唯有全力以赴,儘管我心裏有一絲不安與忐忑,但更多的是充滿信心。我於1984年參加工作至今有20多年,工作是劃了兩個圈:從教師起步,又回到教師隊伍;事業從教育開始,又回到了教育。細細品味,深感教育與我有不可割捨的緣份,教育是我的事業所在。現在,我又成爲龍川教育工作者的一員,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但我現在不是沉浸在喜悅之中,而是在深深地思考:我縣教育到底與教育強縣差距有多大?從縱向看,我縣教育取得的成績是輝煌的,振奮人心的;從橫向看,我縣教育與教育強縣的差距並沒有顯著的縮小,在激烈的競爭中,稍有懈怠,就面臨拉大差距的風險。危機意識、憂患意識佔據了我整個心扉。我現在想得最多的是我縣教育該如何更好更快發展,我們該做什麼?作爲分管教育領導,我想做好四件事情:

(一)繼續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深入學習領會十七大精神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教育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爲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正確思路、政策措施和體制機制,進一步堅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信心和決心。認真總結改革開放30年來我縣教育工作的寶貴經驗,借鑑和吸取其它地方和兄弟縣區的成功做法,圍繞我縣基礎教育現狀,實現什麼樣的教育發展和怎樣發展教育的問題,探索和把握新時期基礎教育發展的科學規律,切實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實現我縣教育又好又快發展。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探索教育事業發展的新思路。當前我縣基礎教育處在新起點,面臨新機遇,需要應對新挑戰。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進行戰略性思考,準確分析把握我縣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研究提出帶有全局性、前瞻性的思想觀點、政策措施和對策建議,推動基礎教育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工作創新。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狠抓落實,以改革爲動力,以提高質量爲核心,以加強薄弱環節爲重點,不斷開創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要集中力量辦一些給百姓增添信心、給教育界增添動力的事情,努力建設覆蓋全民的公平教育、伴隨一生的終身教育、資源共享的優質教育,爲教育的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二)堅持既定的工作思路和做法,注重保持各項工作的連續性。近年來,以縣委書記段邦賢同志爲班長的縣委領導班子提出建設“教育強縣”的總目標,作出了一系列教育優先發展的工作部署,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龍川教育發展實際,極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收到了顯著成效,對此,我將在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堅定不移、一如繼往地予以推進。並將同教育系統所有教職員工一起,同全縣人民一道,把握機遇,直面挑戰,同甘共苦,風雨同舟,以最大的決心和意志,開拓進取,勵精圖治,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致力於龍川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共同創造龍川教育美好的明天。

(三)抓好教育系統幹部隊伍作風建設,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切實解決教育民生問題。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首先要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教育機關。教育系統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加強內部建設與管理,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社會形象。要切實抓好教育系統幹部隊伍作風建設,分階段先行實施《龍川縣國中階段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考評方案(試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切實解決廣大師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影響和制約教育科學發展的體制、服務、管理、招生、教師隊伍建設等辦學工作方面的突出問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解決實際工作中羣衆關心的難點和熱點問題。

(四)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推動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確保教育均衡發展。要以即將實施的教師績效工作制度爲契機,穩步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盤活教師這一巨大人才資源,始終把培養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爲根本大計,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爲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平臺,努力培養更多德才兼備、具有蓬勃創新精神的優秀教師,更好地發揮師資力量在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性作用。

“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爲基礎教育的新兵,在龍川教育未來發展的道路上,承載着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今後,我有信心有決心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支持下,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認真履行職責,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的原則不動搖,堅持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不動搖,堅持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不動搖,竭盡全力,逐一解決當前我縣教育存在的問題,爲繼續譜寫龍川教育事業發展新篇章作出應有貢獻!

【第3篇】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工作報告

一、基本情況

xx縣轄13個鄉(鎮)145個村(居)委會2568個村小組,居住着漢、壯、苗、彝、瑤、仡佬六種民族,總人口40萬,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77%。,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3.3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8億元,農民人均有糧315公斤,人均純收入1694元。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500所,在校生68737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1125人,佔在校學生總數的74.4%。適齡兒童入學率99.72%,適齡少年毛入學率97.01%,青壯年非文盲率99.44%,人均受教育年限6.18年。全縣有教職工3800人,其中少數民族教職工2718人。

二、教育部門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情況

(一)充分保障少數民族學生受教育權利

1.依法實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保障少數民族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按照省、州政府的規劃和部署,我縣從1993年分階段實施“普九”。十多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特別是“十五”期間,在上級黨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富寧縣自加壓力,上下一心,形成全民抓“普九”工作的強大合力,1998年普及六年義務教育,2003年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現“普九”後,我縣出臺了《xx縣鞏固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實施辦法》,落實各級各部門在“兩基”鞏固提高工作中的責任,把鞏固提高工作當作考覈幹部政績的重要內容之一,實行一票否決制。鄉鎮依法組織適齡少年兒童入學,動員流失生返校,嚴格審批緩學、免學、停學、休學對象;教育部門嚴把學籍和畢業審驗關;勞務輸出部門嚴把輸出關,嚴禁將未完成義務教育的對象輸出務工;司法部門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非法婚姻嚴肅查處;勞動監察部門對使用正在接受義務教育對象做工、經商或從事其它僱傭性勞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吊銷營業執照;民族宗教部門重點把動員少數民族兒童少年入學納入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工程加以落實;民政部門對貧困生實施扶貧濟困救助;共青團抓好“希望工程”救助;婦聯廣泛動員女童和女少年入學,提高女童和女少年入學率;公安部門重點打擊破壞教育環境和教學秩序的不法分子。以來,我縣“兩基”鞏固提高工作有序推進,每年都通過州政府“兩基”年審複覈,5月,省政府複查爲合格。“兩基”工作促進了民族教育發展。。全縣至學年中國小在校生62507人,少數民族學生46952人,佔75.11%;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58808人,其中國中在校生16529人,少數民族學生12360人,佔在校生總數的74.78%;國小在校生42279人,少數民族學生31918人,佔在校生總數的75.49%。國小階段適齡兒童入學率99.72%,其中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68%;國中階段適齡少年入學率達97.01%,其中少數民族適齡少年毛入學率達95.78%。

2.抓住機遇,逐步普及現代教育手段,讓少數民族學生充分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xx縣2003年實現“普九”後,縣委、政府抓住了實施“普實”和“農遠”項目的機遇,不斷改善辦學條件,逐步普及現代教育手段,努力推進教育公平。啓動“普實”工作,通過向上級爭取和縣鄉自籌,共籌集資金2280萬元,其中投入1430萬元建成了縣一中、縣民中、縣三中等7所綜合實驗樓。縣級財政投入300萬元作爲儀器藥品經費,社會各界捐資195萬元,基本解決實驗課桌椅經費。全縣192所中國小按類別標準配備了實驗室儀器,低“普實”工作通過省政府驗收。全面實施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總投入751萬元。縣政府解決“農遠”輔助設備經費88萬元,鄉鎮政府、學校自籌資金230萬元。目前,全縣500所學校實施507個“農遠”項目,其中教學光盤播放點324個,衛星教學收視點186個,計算機教室25個,多媒體教室25個,惠及6.8萬名學生,其中惠及少數學生5.1萬人。

3.多方籌資改善辦學條件,爲少數民族學生入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進一步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力度,縣委、縣政府將學校排危工作列爲每年向社會公開承諾辦理的十件實事之一,將排危資金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排危資金100萬元。城市教育費附加主要用於義務教育。精心組織校舍危房普查和制定“十一五”校舍建設規劃,不斷完善和更新校舍建設項目庫資料,進一步調整校園佈局規劃,以來收縮了56個校點。積極爭取和認真實施寄宿制工程、危改工程、戰恢工程,積極申報希望工程,全面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兩基”驗收以來,多渠道籌資7555.62萬元,改擴建校舍83319平方米,排除危房27909平方米,學校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其中寄宿制工程項目2474.4萬元,危改項目879.77萬元、戰恢項目1111.55萬元,希望工程837.42萬元,其他項目1312.48萬元,通過融資渠道投入940萬元。硬件改善,爲推進教育公平,解決少數民族學生上學難問題提供了硬件保障。

(二)少數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貫徹落實情況

實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以來,我縣享受“兩免一補”政策的指標逐年增加,享受補助標準逐年提高。

目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58808人全部享受免雜費和免教科書政策,26663人享受寄到宿制生活補助費。全縣少數民族學生44278人均享受到免雜費和免教科書費政策,上學不用交費,其中國小12360人,國中31918人。少數民族學生中有18154人享受到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費,佔少數民族學生的41%。

(三)少數民族雙語教學情況

全縣有教職工3800人,其中少數民族2718人,佔71.5%,其中雙語教學教師17人。我縣按照民族區域自治法要求,在瑤族聚集的洞波果布國小和新華團堡國小開辦雙語教學班,用少數民族語言和普通話兩種語言教學。去年以來,先後有36名教師參加“雙語”教學培訓,其中省級培訓25人,州級培訓11人。目前,我縣少數民族地區大部分學校在國小的低段,都採用雙語進行教學。其中以漢語壯語、漢語瑤語reader8.cn、漢語苗語相結合教學爲主。

(四)上級國家機關給予教育的優惠政策到位情況

1.在我縣設立省定民族中學1所。我縣民族中學是省定民族中學之一,1998年分設獨立辦學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與關懷下,辦學規模得到迅速擴大。12月被評定爲二級乙等完中,現有在校生2400人,教職工152人。分設以來,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會考成績基本上是全縣第一,大學聯考上線率均在70%以上,尤其是大學聯考上線率達77%,爲我縣發展民族教育,培養少數民族人才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劃撥民族生生活補助費

上級機關每年劃撥資金對我縣民族中學民族生進行補助,每生每月47元,每年共補助1000人,每年10個月共47萬元

3.對少數民族學生給予特殊照顧政策

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招收我縣畢業生,對我縣少數民族考生均給予適當放寬錄取標準和條件。大學聯考錄取時,少數民族考生照顧20分錄取。高中中專錄取時,少數民族考生照顧30分。

4.幫助培訓和培養各民族教師

上級機關根據《民族自治法》幫助我縣培訓和培養各民族教師。“十五”以來,國家實施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爲我縣培訓各類專任教師及項目學校校長885人次,資金投入156.3萬元,其中,專任教師學歷提高培訓294人次,專任教師新課程培訓248人次,短缺學科專任教師培訓204人次,項目學校校長短期培訓139人次。

四、制約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的因素

在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我縣的民族教育事業取得了較大發展,在獲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對民族教育投入仍有較大缺口,學校的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改善,部分學校存在危房,特別是村小和教學點一級的學校多數屬於危房,隱患危及師生安全。有的使用年限較長,已反覆維修多次,牆體斷裂;有的屋架腐朽;有的土基、木板、單磚牆房以及牆體傾斜。學生住宿擁擠等問題亟待解決。

二是教師隊伍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在適應新形勢、掌握新知識和深化教改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由於條件限制在村小和教學點教師緊缺的現象尤爲突出。

三是民族學生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雖然在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實現全部“兩免”,但“一補”名額有限,仍有部分貧困生沒有享受到此實惠,少數民族子女入學仍是個難題,控輟保學形勢嚴峻。

四是受打工熱潮影響,處在學齡階段的民族學生外出打工數量呈現上升趨勢,鞏固工作難度加大。

五是民族村寨的少數家長法律意識淡薄,重男輕女、早婚早育觀念現象較爲突出,隨意剝奪孩子的受教育權利。

五、加快發展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對策措施建議

一是要進一步加大對民族教育投入,多方籌措教育經費,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二是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對學校佈局進行微觀調整,均衡教育發展。

三是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科研興教,優化教師隊伍和教育管理者隊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立和制定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福利待遇優待政策,鼓勵青年教師到村小、教學點一級任教,提高民族地區教育教學質量。

四是加大少數民族貧困學生救助幫扶力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五是制定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就業優惠政策,提高少數民族畢業學生就業率。

六是增加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補助名額,讓全部農村在校貧困生得到資助。進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在校民族生助困力度,建立長效的貧困生救助助機制,讓每名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七是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教育綜合改革,鞏固改革成果,加快相關配套改革的實施步伐,提高學校活力,促進民族教育的發展。

【第4篇】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述職報告

本人xx年以來任中共××縣委書記,任現職以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切實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推動××的教育工作上水平。現將本人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報告如下:

一、提高對教育重要地位的認識,落實“以縣爲主”教育管理體制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我們深刻認識發展教育事業的重大意義,把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當作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認真貫徹落實省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質教育。全面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促進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的重大決策;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三次全會提出的“大力發展教育文化事業,後發河源必須先發教育。抓教育,就是抓可持續發展、抓發展後勁、抓綜合競爭力”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xx年8月1-2日組織黨政考察團到梅州參觀學習教育發展經驗時提出的“學梅州,找差距,興教育”的要求,切實增強做好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制訂了一系列發展教育的方案和措施,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發展的目標與任務,建立嚴格的考覈與監督機制,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發展觀,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全面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大力倡導尊師重教,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大力提高全民素質,努力做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爲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通知》,全面落實和完善基礎教育“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切實保障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經費的投入。我縣目前財力仍然比較薄弱,但堅決貫徹落實“以縣爲主”教育的管理體制,保障對教育的投入,實現了教育經費的“兩個提高”和“三個增長”,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生產總值的比例和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均實現逐年提高;教育財政撥款增長率明顯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率,在校學生人均教育經費、學生人均公用經費均實現逐年增加。嚴格實行公辦中職學校生均綜合定額爲主的預算管理體制。本級財政承擔的免費義務教育資金、公用經費資金、校舍維修改造資金全部落實到位。區域內沒有發生貪污、截留、剋扣、挪用、擠佔、抵頂各種教育資金現象。建立了財政統一標準,統一方式,統一時間發放教職工工資的機制,保證了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教師福利待遇得到進一步提高,教師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實行。農村教師的待遇得到完全有效的保障,教師隊伍穩定,農村義務教育的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有效地促進了我縣農村義務教育健康發展。

二、制定並有效實施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努力實現“三個加快”

(一)加快高中教育發展。結合“學梅州,找差距,興教育”的要求,我縣重新審視××教育的發展,查找思想認識、優質學位、教育投入、師資力量與優質生源等五方面的差距,繼而集全縣之智、舉全縣之力破解高中教育發展的“瓶頸”,決定在3年內新增8000個普通高中優質學位,提前兩年實現省、市提出的“五年普及高中教育”目標。

全面加強普高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我縣制訂了《××縣高中教育發展規劃(xx-xx年)》,對高中教育發展作出了總體規劃。確定了到xx年全縣高中階段(含中等職業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5,基本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目標。定期召開成員單位會議,明確縣發改局、縣教育局、縣財政局、縣人事局、縣規劃局、縣建設局、縣國土資源局等職能部門在加快普及高中教育中的職責,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積極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創造有利條件,在政策範圍內優先劃撥教育用地,優先辦理立項報建手續,減免有關規費,增加教師編制,落實發展經費,形成普及高中教育的合力,在政策上、資金上、教師編制上爲普及高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採取有效措施保障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目標的實現。我縣採取“五大措施”力促高中教育發展。第一,借鑑梅州經驗重教興學。號召全縣各級黨政學習梅州重教興學經驗,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營造尊師重教興學的良好社會氛圍。第二,“擴容促優”,增加優質學位。投資2億元興建東江中學,在xx年9月份開始招生;加大投入完善××中學的硬件建設,xx年12月中旬,××中學順利通過“省一級學校”評估,用三年時間把××中學創建成爲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增加優質學位;投入4500多萬元新建××高級中學,增加高中學位1000個,成爲東江中學開辦前擴大全縣高中辦學規模的新增長點。第三,整合優化普通高中資源。計劃採取合併、初高中分離等方式對現有的5所鄉鎮普通高中進行佈局調整和資源重組,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實現以強帶弱、以強促弱的目標。第四,建立獎教助學激勵機制。縣幾套班子領導成員實行一對一扶持高中階段的貧困學生,資助貧困高中生直至完成高中階段學業。縣委縣政府出臺了獎教助學政策,採取“獎、減、免、助、扶”等形式,對大學聯考取得全市前十名的考生,按人次每生20萬元的標準給予考生所在的學校進行獎勵;對完成縣下達大學聯考任務的學校按照當年制定的大學聯考獎勵方案進行獎勵;對成績優秀或生活困難的高中生進行獎勵或扶助,對成績前50名的高中優秀學生免收學雜費,對成績前30的高中優秀學生給予每人每年xx元的獎勵,對品學兼優的高中貧困生給予每年1000元的生活補助。第五,建立師資引進、培養機制。採取高薪聘請、住房補貼等措施引進高素質人才,採取選派進修、加強培訓等方式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普通高中校長隊伍和教師隊伍,爲提高教育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增設校長、班主任和高中骨幹教師津貼。中國小校校長崗位津貼按每月100元、班主任崗位津貼按每月60元、高中骨幹教師按照每月100元的標準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二)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我縣堅持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以創新爲動力,加大縣級統籌職業教育發展的力度,逐步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通過抓重點、抓骨幹、抓示範,積極探索訂單式培養和學分制教育,開展示範專業和實訓基地建設,全面推行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雙證制度。重點是加大靈通職業技術學校硬件建設投入,近兩年投入700多萬元新建學校大門、綜合大樓、學生宿舍,裝修學生飯堂和美化校園環境,充實實訓設施設備和電腦室。xx年採取優惠政策,對就讀靈通職校學生實行三年免學費,激勵更多的農村學生報讀靈通職校。我縣將繼續加大職校投入,力爭五年內實現學位增加xx個以上的目標,使縣職業高中做到有規模、有信譽、有質量。

(三)加快民辦教育發展。在加快教育發展的統籌中,積極支持民辦教育的協調發展。按照“優化公辦、鼓勵民辦、引進外辦”的工作思路,引進和發展好民辦教育,主要是幼兒教育。近年來,我縣幼兒教育按照“搶抓機遇,奮起直追,縮小差距,力求提高”的總體思路,在各級黨政的高度重視下,認真貫徹落實教育法規,重視資金投入,以質量促發展,緊跟教育形勢,嚴把年檢關,落實安全措施加快等級創建步伐,使全縣幼兒教育得到了長足發展,辦園行爲日趨規範,辦園條件逐年改善,辦園規模逐年擴大,辦園理念不斷更新,師資素質不斷提高,園務管理明顯加強,幼教大局穩定,辦園實力不斷增強。目前,我縣現有幼兒園34所,3-6週歲幼兒入園率爲70。

三、改善辦學條件,促進義務教育持續均衡發展。

一是完善學校辦學條件。縣委縣政府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校舍建設投入,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全縣中國小校舍條件明顯改善,爲義務教育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礎。

二是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按照省財政廳、教育廳要求依時足額撥付生均公用經費。同時,嚴格要求教育部門和學校規範教育收費,杜絕亂收費現象,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課本費和農村困難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補助工作。

三是做好控輟保學工作。研究、制訂了《關於對初級中學提高“國中三年保留率”工作績效實施考評的決定》,並且專門召開會議,全面及時部署防流控輟工作,落實防流控輟責任。我縣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國中入學率、國小和國中“三殘”兒童入學率、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等指標均達到上級要求,並逐年提高;中招報考率創歷年新高,“普九”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四是大力引進人才。縣委、縣政府成立教師招聘領導小組,出臺政策大力引進教育人才。以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爲原則,通過面試、筆試形式招聘了200多名中國小教師。通過教育人才引進機制和公開招考,進一步優化我縣師資隊伍學歷結構,提高我縣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

五是完善教育設施設備。兩年來,共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新裝備農村國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各24間;投入近100萬元完成了“校校通”安裝工作,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設施設備得到進一步完善。

六是加大布局調整步伐。近年來,共投入3035萬元用於佈局調整,撤併“麻雀學校”80多所,其中順天、半江、黃田、黃沙、久社、新回龍、雙江、錫場等8個鄉鎮的國小全面完成佈局調整工作,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

四、落實學校管理安全工作責任制,創造良好和諧穩定的教學環境

兩年來,我縣落實主要領導對口聯繫學校工作制度,縣委堅持每年統籌召開四次以上的教育專門會議,及時研究和解決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經常深入學校調查研究,爲教育辦實事,關心校園及周邊環境的安全,加強督促檢查和落實安全保障機制,不斷淨化、優化教育環境。

進一步加強了安全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力度,召開了規模較大的中國小、幼兒園安全工作會議,層層落實責任制,簽訂責任書。開展教育系統“安全教育月”活動,召開教育系統食品安全工作會議,舉辦食品衛生知識學習培訓班,切實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組織學習《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並建立應急預案制,增強了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出臺了《××縣中國小校防雷設施建設實施方案》,開展學校(幼兒園)安全排查與整治工作,爲廣大師生提供了安全穩定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過去兩年,雖然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離上級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我縣教育發展中還存在着一定的困難與問題。一是全縣教育投入受經濟的制約較爲嚴重;二是教育資源比較分散,優化整合難度大;三是高中教育發展有待進一步加快;四是教育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對此,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給予高度重視,認真加以研究解決。

xx年自評分95分,xx年自評分95分。

【第5篇】曹江鎮基礎教育工作自查報告

曹江鎮基礎教育工作自查報告

曹江鎮人民政府

(3月)

一、我鎮基礎教育的概況

曹江鎮地處高州市中部,總面積125平方公里,人口65000人,全鎮23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現有中國小校26所,學生總數爲14275人,教職工531人。其中國小23所,學生9972人;國中3所,學生4303人。

1995年初,我鎮“普九”經省、市人民政府驗收後,“兩基”工作繼續鞏固和發展,2003年國小入學率爲100%,國中入學率爲98.8%,學年內輟學率:國小爲零,國中輟學率爲1.2%;畢業率:國小100%,國中100%;15週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爲100%,17週歲人口國中教育完成率爲98%,15週歲人口文盲率爲零。

我鎮師資水平不斷提高,每年增加的教師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歷。目前,我鎮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爲100%,國中教師學歷達率爲98.3%。

2003年,我鎮“普九” 進一步鞏固,中國小更加均衡發展,老區國小改革卓有成效,優質學校比例有較大提高。去年以來我鎮完成8所學校(其中老區學校3所)的“改薄”任務,投入資金583萬元,

新建教學樓7幢,建築面積14700m2,裝修爛尾樓1幢3500m2,鎮政府投入108萬元,爭取上級撥款120萬元,發動個人捐資420萬元,。同時全鎮中、國小的圖書和設備得到進一步完善,大大地增強了我鎮辦學綜合實力,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二、我鎮基礎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落實政府行爲,鞏固“普九”成果

我鎮鞏固“普九”成果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國中學位不足;二是學校建設資金缺口大。爲了解決國中學位不足的問題,2003年初,我鎮按市政府精神,採取了“學校還本,政府付息”的辦法,貸款200多萬元支持中學校舍建設。這項工程,在市政府及鎮政府的統籌下,由各中學具體組織實施。到2003底止,全鎮3所中學都實施了校舍擴建工程,總建築面積達到 9500 m2。這項工程的實施初步緩解了我鎮國中學位不足的問題。

爲了切實抓好國中在校生的流失,我們採取教育、行政、經濟、法律等措施,依靠政府、學校家長和社會齊抓共管,形成“防流、控流”合力。第一:市政府通過建立“普九”年審制度,每年檢查評估一次,政府要求教育主管部門,把中國小的入學率、輟學率、完成率作爲制訂崗位責任制和年度考覈的主要內容。第二,通過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嚴格把關,禁止未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外出打工經商。

發動流失生回校,以政府名義通知家長,限期送子女回校就讀,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學校方面:教育局制定了一套國中畢業生綜合評價方案,各校的平均分、及格率、進步率均按國中一年級入學人數計算,促使學校主動做好防止學生流失工作。我鎮各中學也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將防止學生流失的工作與班主任、科任教師的考覈、評獎掛鉤,分片包乾、責任到人,促使班主任、科任教師主動做好防止學生流失工作。家長方面:通過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使家長明確其法律和義務,確保其子女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社會方面:通過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社會力量加強檢查,嚴禁工廠、企業招收童工,有效地堵塞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因到社會打工而輟學的違法行爲。此外,我鎮還多方採取措施,確保困難家庭子女的流失。除了省的扶貧學生外,還建立了鎮、校二級扶貧助學制度,通過社會人士捐資、學校減免書雜費等措施扶貧助學。據統計,2003年有2216名特困生享受了扶貧助學金,共186200元。

【第6篇】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基本情工作況報告

一、基本情況

二、教育部門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情況

(一)充分保障少數民族學生受教育權利 2.抓住機遇,逐步普及現代教育手段,讓少數民族學生充分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3.多方籌資改善辦學條件,爲少數民族學生入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進一步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力度,縣委、縣政府將學校排危工作列爲每年向社會公開承諾辦理的十件實事之一,將排危資金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排危資金100萬元。城市教育費附加主要用於義務教育。精心組織校舍危房普查和制定“十一五”校舍建設規劃,不斷完善和更新校舍建設項目庫資料,進一步調整校園佈局規劃,以來收縮了56個校點。積極爭取和認真實施寄宿制工程、危改工程、戰恢工程,積極申報希望工程,全面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兩基”驗收以來,多渠道籌資7555.62萬元,改擴建校舍83319平方米,排除危房27909平方米,學校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其中寄宿制工程項目2474.4萬元,危改項目879.77萬元、戰恢項目1111.55萬元本文章共2頁,當前在第1頁 下一頁本文章共2頁,當前在第2頁 上一頁 ,希望工程837.42萬元,其他項目1312.48萬元,通過融資渠道投入940萬元。硬件改善,爲推進教育公平,解決少數民族學生上學難問題提供了硬件保障。

【第7篇】、基礎教育工作述職報告

中共增城市委書記 朱澤君

(4月24日)

兩年來,我認真履行職責,團結帶領班子成員,堅持把教育作爲發展的先導性、系統性、基礎性的民心工程來抓,進一步明晰教育發展思路,重點推進“兩優”(建設優質學校、培育優秀教師)工程,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我市順利通過省教育強市(縣、區)督導驗收;,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市被確定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的聯繫點,我們搶抓大好機遇,積極破解教育發展難題,形成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全市教育呈現新氣象。

一、深化認識,從戰略高度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深刻認識到,只有把教育發展放在一個區域發展的大背景下來思考,才能對教育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只有把教育放在一個區域發展所追求的目標中來定位,才能真正凸顯出教育的價值。當前,增城正大力推進三大主體功能區建設,全力創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示範點,力爭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10強。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大量人才和高素質的市民來支撐。基於這一認識,我們牢固樹立“科教興市”的戰略思想,把教育作爲培養建設人才、提升地方競爭力和發展後勁的基礎工程,強調“沒有教育的現代化,就沒有增城的現代化”、“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努力在全市倡導形成“賣田賣地都要抓教育,再窮再苦都要讓孩子讀好書”的共識。同時,我們還着眼長遠,把教育作爲減少未來農民的重要途徑,大力抓好基礎教育,儘可能讓農村子弟都能讀上大學,用知識改變農民命運,徹底解決“三農”問題,推動增城大發展。

二、下大決心,確保教育的大投入

在辦好教育的實踐中,我清楚地看到,教育是一項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的事業,教育投入是優先發展教育的根本保證。幾年來,我市先後投入30多億元發展基礎教育;、兩年市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切實做到了教育經費的增長高於財政收入的增長,在校學生人均教育費用增長幅度逐年提高,學校公用經費逐年有所增長;起全市實施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單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幾年來,我們引導民營企業投入20多億元大辦民辦教育,並且積極向銀行貸款5億元超前投入發展教育,“借錢也要辦教育”,體現了政府辦學的大決心。通過政府本級投入、上級撥付、銀行借貸、社會捐資等渠道,形成穩定的教育投入體系,爲教育發展提供有力的投入保證。

三、狠抓“兩優”,大力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近幾年來,隨着我市人民羣衆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也開始顯現,其中最爲根本的,是教育事業的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優質教育資源無法滿足人民羣衆享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面對新的形勢要求,聯繫增城實際,我提出要以抓好“兩優”工程作爲突破口,努力把所有學校都辦成優質學校。建立了普及、均衡、優質、協調的基礎教育體系,不斷縮小校際之間和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逐步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讓城鄉學齡兒童都能夠享受高質量的義務教育,真正讓教師安心、學生專心、家長放心。所謂“兩優”工程:一是建設一大批優質學校。我積極倡議“教師喜歡在哪裏教,學校就在哪裏建”,大力實施中國小校佈局調整工程,全市逐步形成了農村國小集中辦在中心村,農村國中集中辦在中心城鎮,高中集中辦在增城市區和新塘城區的辦學新格局,共撤併中國小校177所,新建和擴建學校75所。制定了全市規範化學校建設“一校一案”及各鎮街建設方案,大力改善教育設施和教學設備,目前全市共有規範化學校80多所,大大提升了辦學水平。近三年,我市大學聯考各項成績排名在廣州12個區市的.中上游,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00年4.84%躍升到33.84%,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二是培育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大力支持師資培育和培訓,至,全市培訓教師、校長3.4萬人次,派出39名骨幹校長分赴美國、廣州、杭州、南京等地考察取經和跟班學習。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優秀教師,每年都組織教師招聘團,提前到全國名牌師範院校招聘本科以上應屆優秀畢業生。努力提高教師福利待遇,落實了教師四大節日補貼;安排了2500萬元增加教師的福利津貼,全市教師享有與公務員同等的醫療、住房等福利待遇。起已計劃安排資金,按照汪洋書記提出的“兩相當”要求,用三年時間全部解決教師待遇問題。

四、扶貧幫困,努力實現教育公平

我一直認爲,辦好教育,讓每一個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改革開放成果讓人民羣衆共享的最好體現。近年來,我市積極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實現“勞有多得、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的目標,把優先發展教育當作最重要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做好教育“普惠”的文章,制定出臺了扶貧助學辦法,真正讓全市人民得實惠。比如在落實扶貧助學政策方面,我市對因學校撤併後上學路途較遠的學生,免費接送學生上學,率先在全省實行財政補貼交通費政策;對困難家庭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即免書費、免雜費,生活補助),對考上大學的特困生也進行扶助,絕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五、強化責任,爲辦好教育提供堅強保障

我倡導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抓好教育,也非常重視在基礎教育工作中發揮自己的表率作用,親自掛點增城中學,經常到增城中學現場辦公,幫助學校及時解決實際問題,努力促使增城中學的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都達到廣州市的一流水平。我十分強調教育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單位“一把手”要對本單位應履行的教育工作職責負總責,尤其是鎮街要負起直接責任,發揮主體作用。我十分重視督促抓好各級領導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和落實市委、市政府教育工作決策的情況,召開教育工作會議和現場辦公,過問工作落實進度。通過多年的努力,在全市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教育部門牽頭抓總,各鎮街、各部門各司其職、緊密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齊抓共管發展教育的合力機制。

目前,我市通過成功創建省教育強市,教育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但與教育先進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需要我們繼續努力。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重點做好兩個方面:一是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實施好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方案,進一步推動我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二是啓動區域教育現代化工程,爭取實現12年一貫制免費教育,積極探索高中階段教育改革,提升增城教育的品位。

【第8篇】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述職報告範文

本人於4月擔任中共縣委書記。任現職以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大力實施“人文增動力”發展思路,把教育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改革創新,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推動了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廣東省地級以上市、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對照有關考覈指標,現就本人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報告

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是文化之鄉,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廣大羣衆對辦好教育、辦強教育的願望非常強烈。作爲縣委書記,我深感責任重大。工作中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列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教育優先發展。一是組織領導優先保證。平時,本人親自帶隊到教育部門、中國小校開展教育專題調研,親自主持召開教師代表座談會,親自參加教育工作、大學聯考備考等會議,還經常在全縣性會議上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經濟,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教育就是抓人才”的思想,深化對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的認識,以對人民羣衆高度負責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來考慮,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倍加重視。同時,進一步健全黨政班子掛鉤聯繫學校制度,形成縣委常委會議定期議教、縣黨政領導聯教和有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組織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定期視察教育,聽取工作情況彙報,並對教育法律法規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對鎮、村及有關部門全面實行以防流控流爲主要內容的教育目標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積極營造重教興學的社會氛圍。二是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把《縣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十年規劃》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年總體規劃。同時,對教育部門提出的問題優先考慮和安排解決。比如在虎山中學擴建的問題上,縣委、縣政府把改制後的原縣農機廠、縣電機廠近4萬平方米土地無償劃拔給學校,並籌集資金3500多萬元用於新校區建設,使虎山中學校園面積和學生規模均擴大了一倍,順利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督導驗收。另外,對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防流控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等教育重大決策,都是先由教育部門討論、提出可行性方案,再經縣黨政班子討論形成決定性意見。去年我縣出臺了《加強縣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今年還把基礎教育工作列入各鎮場績效考覈範圍,有力地促進教育事業持續發展。三是教育投入優先安排。重視教育,首先要在經費上優先保障。近年來,我縣努力克服財政困難,樹立“投資於教育,就是投資於人民,投資於未來”的思想,堅持“以縣爲主”,全面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縣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在校學生人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的政策,在財政預算中足額預算教育經費。

二、堅持體制機制創新

注重機制體制的改革和創新,以激活教育發展的活力和潛力,推動教育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突出抓好三大創新:創新教育管理體制。按照“把握重點,主攻難點,整體推進”的思路,進一步完善以“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一是確保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做到“兩相當”。,我縣教師人均月工資1635元,公務員人均月工資1479元,符合廣東省關於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的工作要求。另外,盡力爲教師辦好事實事,一次性解決了全縣教職工醫保問題。二是落實“以縣爲主”的經費管理體制。嚴格執行上級關於免費義務教育的有關政策規定,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專戶管理,及時、足額、直接撥付到學校,確保學校正常運轉。同時,明確生均經費標準,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堅持“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上級有關規定,確保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全部投入教育。三是落實“以縣爲主”的人事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分級辦學、分級負責的體制,理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係,加大縣、鎮兩級的教育規劃和管理統籌權,強化對教育的依法管理;堅持以政府爲主導,學校爲主體的辦學模式,進一步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讓學校真正成爲獨立的辦學實體;嚴格按照省的教師定編要求配齊教師,全縣不存在“有編不進”的現象。同時,出臺《縣城學校掛扶農村學校實施意見》,建立校長、教師流動制度,鼓勵超編地區的優秀教師到邊遠缺編鄉鎮任教,實行城鄉對口支援,有計劃地促進教師的交流,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第9篇】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述職報告範文

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述職報告

本人於4月擔任中共縣委書記。任現職以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大力實施“人文增動力”發展思路,把教育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改革創新,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推動了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廣東省地級以上

市、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對照有關考覈指標,現就本人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報告如下:

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是文化之鄉,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廣大羣衆對辦好教育、辦強教育的願望非常強烈。作爲縣委書記,我深感責任重大。工作中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列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教育優先發展。一是組織領導優先保證。平時,本人親自帶隊到教育部門、中國小校開展教育專題調研,親自主持召開教師代表座談會,親自參加教育工作、大學聯考備考等會議,還經常在全縣性會議上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經濟,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教育就是抓人才”的思想,深化對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的認識,以對人民羣衆高度負責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來考慮,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倍加重視。同時,進一步健全黨政班子掛鉤聯繫學校制度,形成縣委常委會議定期議教、縣黨政領導聯教和有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組織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定期視察教育,聽取工作情況彙報,並對教育法律法規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對鎮、村及有關部門全面實行以防流控流爲主要內容的教育目標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積極營造重教興學的社會氛圍。二是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把《縣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十年規劃》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年總體規劃。同時,對教育部門提出的問題優先考慮和安排解決。比如在虎山中學擴建的問題上,縣委、縣政府把改制後的原縣農機廠、縣電機廠近4萬平方米土地無償劃拔給學校,並籌集資金3500多萬元用於新校區建設,使虎山中學校園面積和學生規模均擴大了一倍,順利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督導驗收。另外,對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防流控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等教育重大決策,都是先由教育部門討論、提出可行性方案,再經縣黨政班子討論形成決定性意見。去年我縣出臺了《加強縣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今年還把基礎教育工作列入各鎮場績效考覈範圍,有力地促進教育事業持續發展。三是教育投入優先安排。重視教育,首先要在經費上優先保障。近年來,我縣努力克服財政困難,樹立“投資於教育,就是投資於人民,投資於未來”的思想,堅持“以縣爲主”,全面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縣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在校學生人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的政策,在財政預算中足額預算教育經費。

二、堅持體制機制創新

注重機制體制的改革和創新,以激活教育發展的活力和潛力,推動教育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突出抓好三大創新:

1、創新教育管理體制。按照“把握重點,主攻難點,整體推進”的思路,進一步完善以“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一是確保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做到“兩相當”。,我縣教師人均月工資1635元,公務員人均月工資1479元,符合廣東省關於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的工作要求。另外,盡力爲教師辦好事實事,一次性解決了全縣教職工醫保問題。二是落實“以縣爲主”的經費管理體制。嚴格執行上級關於免費義務教育的有關政策規定,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專戶管理,及時、足額、直接撥付到學校,確保學校正常運轉。同時,明確生均經費標準,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堅持“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上級有關規定,確保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全部投入教育。三是落實“以縣爲主”的人事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分級辦學、分級負責的體制,理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係,加大縣、鎮兩級的教育規劃和管理統籌權,強化對教育的依法管理;堅持以政府爲主導,學校爲主體的辦學模式,進一步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讓學校真正成爲獨立的辦學實體;嚴格按照省的教師定編要求配齊教師,全縣不存在“有編不進”的現象。同時,出臺《縣城學校掛扶農村學校實施意見》,建立校長、教師流動制度,鼓勵超編地區的優秀教師到邊遠缺編鄉鎮任教,實行城鄉對口支援,有計劃地促進教師的交流,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2、創新用人機制。逐步完善校長競聘上崗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崗位目標責任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形成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健全競爭上崗、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機制,打破職務終身制,切實把教學水平高、管理能力強、德才兼備的優秀老師推到學校領導崗位上來,形成積極向上、競爭有序,有利於優秀教育人才脫穎而出、充滿生機活力的良好環境。建立健全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堅持以教績論英雄,對校風不好、管理不到位、學生家長意見大、社會反響不好的校長敢於撤換和調整,以一個好校長帶出一支好隊伍,帶出一個好學校,也帶出一個地

方尊師重教的好氛圍。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體系,對無所事事、事業心不強,工作能力差的教師加強教育甚至淘汰,增強教師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3、創新分配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分配製度,打破分配上的大鍋飯和平均主義,並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多關心優秀老師,通過採取“以獎代補”、特殊津貼等形式,獎勵補貼教學質量好、教育水平高、教學成績優的教師,拉開與教績平平的教師之間的收入距離,使優秀教師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惠,體現以事業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

【第10篇】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述職報告

本人於4月擔任中共縣委書記。任現職以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大力實施“人文增動力”發展思路,把教育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改革創新,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推動了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廣東省地級以上市、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對照有關考覈指標,現就本人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報告

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是文化之鄉,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廣大羣衆對辦好教育、辦強教育的願望非常強烈。作爲縣委書記,我深感責任重大。工作中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列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教育優先發展。一是組織領導優先保證。平時,本人親自帶隊到教育部門、中國小校開展教育專題調研,親自主持召開教師代表座談會,親自參加教育工作、大學聯考備考等會議,還經常在全縣性會議上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經濟,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教育就是抓人才”的思想,深化對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的認識,以對人民羣衆高度負責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來考慮,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倍加重視。同時,進一步健全黨政班子掛鉤聯繫學校制度,形成縣委常委會議定期議教、縣黨政領導聯教和有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組織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定期視察教育,聽取工作情況彙報,並對教育法律法規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對鎮、村及有關部門全面實行以防流控流爲主要內容的教育目標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積極營造重教興學的社會氛圍。二是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把《縣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十年規劃》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年總體規劃。同時,對教育部門提出的問題優先考慮和安排解決。比如在虎山中學擴建的問題上,縣委、縣政府把改制後的原縣農機廠、縣電機廠近4萬平方米土地無償劃拔給學校,並籌集資金3500多萬元用於新校區建設,使虎山中學校園面積和學生規模均擴大了一倍,順利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督導驗收。另外,對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防流控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等教育重大決策,都是先由教育部門討論、提出可行性方案,再經縣黨政班子討論形成決定性意見。去年我縣出臺了《加強縣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今年還把基礎教育工作列入各鎮場績效考覈範圍,有力地促進教育事業持續發展。三是教育投入優先安排。重視教育,首先要在經費上優先保障。近年來,我縣努力克服財政困難,樹立“投資於教育,就是投資於人民,投資於未來”的思想,堅持“以縣爲主”,全面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縣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在校學生人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的政策,在財政預算中足額預算教育經費。

二、堅持體制機制創新

注重機制體制的改革和創新,以激活教育發展的活力和潛力,推動教育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突出抓好三大創新:創新教育管理體制。按照“把握重點,主攻難點,整體推進”的思路,進一步完善以“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一是確保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做到“兩相當”。,我縣教師人均月工資1635元,公務員人均月工資1479元,符合廣東省關於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的工作要求。另外,盡力爲教師辦好事實事,一次性解決了全縣教職工醫保問題。二是落實“以縣爲主”的經費管理體制。嚴格執行上級關於免費義務教育的有關政策規定,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專戶管理,及時、足額、直接撥付到學校,確保學校正常運轉。同時,明確生均經費標準,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堅持“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上級有關規定,確保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全部投入教育。三是落實“以縣爲主”的人事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分級辦學、分級負責的體制,理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係,加大縣、鎮兩級的教育規劃和管理統籌權,強化對教育的依法管理;堅持以政府爲主導,學校爲主體的辦學模式,進一步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讓學校真正成爲獨立的辦學實體;嚴格按照省的教師定編要求配齊教師,全縣不存在“有編不進”的現象。同時,出臺《縣城學校掛扶農村學校實施意見》,建立校長、教師流動制度,鼓勵超編地區的優秀教師到邊遠缺編鄉鎮任教,實行城鄉對口支援,有計劃地促進教師的交流,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第11篇】xxxx年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述職報告範文

本人於4月擔任中共縣委書記。任現職以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大力實施“人文增動力”發展思路,把教育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改革創新,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推動了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廣東省地級以上市、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對照有關考覈指標,現就本人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報告

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是文化之鄉,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廣大羣衆對辦好教育、辦強教育的願望非常強烈。作爲縣委書記,我深感責任重大。工作中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列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教育優先發展。一是組織領導優先保證。平時,本人親自帶隊到教育部門、中國小校開展教育專題調研,親自主持召開教師代表座談會,親自參加教育工作、大學聯考備考等會議,還經常在全縣性會議上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經濟,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教育就是抓人才”的思想,深化對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的認識,以對人民羣衆高度負責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來考慮,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倍加重視。同時,進一步健全黨政班子掛鉤聯繫學校制度,形成縣委常委會議定期議教、縣黨政領導聯教和有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組織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定期視察教育,聽取工作情況彙報,並對教育法律法規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對鎮、村及有關部門全面實行以防流控流爲主要內容的教育目標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積極營造重教興學的社會氛圍。二是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把《縣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十年規劃》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年總體規劃。同時,對教育部門提出的問題優先考慮和安排解決。比如在虎山中學擴建的問題上,縣委、縣政府把改制後的原縣農機廠、縣電機廠近4萬平方米土地無償劃拔給學校,並籌集資金3500多萬元用於新校區建設,使虎山中學校園面積和學生規模均擴大了一倍,順利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督導驗收。另外,對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防流控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等教育重大決策,都是先由教育部門討論、提出可行性方案,再經縣黨政班子討論形成決定性意見。去年我縣出臺了《加強縣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今年還把基礎教育工作列入各鎮場績效考覈範圍,有力地促進教育事業持續發展。三是教育投入優先安排。重視教育,首先要在經費上優先保障。近年來,我縣努力克服財政困難,樹立“投資於教育,就是投資於人民,投資於未來”的思想,堅持“以縣爲主”,全面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縣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在校學生人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的政策,在財政預算中足額預算教育經費。

二、堅持體制機制創新

注重機制體制的改革和創新,以激活教育發展的活力和潛力,推動教育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突出抓好三大創新:創新教育管理體制。按照“把握重點,主攻難點,整體推進”的思路,進一步完善以“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一是確保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做到“兩相當”。,我縣教師人均月工資1635元,公務員人均月工資1479元,符合廣東省關於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的工作要求。另外,盡力爲教師辦好事實事,一次性解決了全縣教職工醫保問題。二是落實“以縣爲主”的經費管理體制。嚴格執行上級關於免費義務教育的有關政策規定,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專戶管理,及時、足額、直接撥付到學校,確保學校正常運轉。同時,明確生均經費標準,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堅持“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上級有關規定,確保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全部投入教育。三是落實“以縣爲主”的人事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分級辦學、分級負責的體制,理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係,加大縣、鎮兩級的教育規劃和管理統籌權,強化對教育的依法管理;堅持以政府爲主導,學校爲主體的辦學模式,進一步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讓學校真正成爲獨立的辦學實體;嚴格按照省的教師定編要求配齊教師,全縣不存在“有編不進”的現象。同時,出臺《縣城學校掛扶農村學校實施意見》,建立校長、教師流動制度,鼓勵超編地區的優秀教師到邊遠缺編鄉鎮任教,實行城鄉對口支援,有計劃地促進教師的交流,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第12篇】分管教育副區長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述職報告

分管教育副區長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述職報告

兩年來,本人認真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立足實際,突出重點,狠抓落實,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全區各級各類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根據《廣東省地級以上市、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對照有關考覈指標,現就本人20xx、20xx年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責任的情況述職如下:

一、重視學習調研,切實增強履行崗位責任能力

(一)抓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學習是提高黨性修養和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履行基礎教育責任能力的根本要求。作爲一名分管教育工作的領導,我十分注重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宣傳,力求做到勤思善學、學以致用。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我儘量擠出時間,靜下心來讀書看報,學習掌握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教育業務知識。堅持集中學習與自學結合,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努力使自己成爲教育內行。通過學習,提高了自身政治、業務素質,牢固樹立了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政績觀,深化了以人爲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進一步提高了自身教育管理水平。

(二)抓調研,理清全區教育發展思路。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爲此,我經常深入鎮、學校開展調研,還與區教育局幹部、中國小校長等一起到教育先進地區參觀學習。認真向廣大幹部和羣衆請教,聽取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不斷增強破解教育發展難題的能力。指導教育系統開展“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就學校佈局調整、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問題進行深入調研。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既全面掌握了我區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又充分認識到我區教育發展的不足,進一步理清了我區教育發展的思路,增強了統籌指導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統籌兼顧,不斷提高教育發展整體水平

(一)抓危改工程建設,着力改善辦學條件。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源情況的變化,我區部分學校校舍緊張、教學設施配置落後的問題日益突出。爲此,在區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我千方百計爭取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優先保證教育投入,狠抓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實施了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使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教學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教育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改危”、“改薄”成效顯著。20xx年和20xx年,我區共投入資金4024.1萬元用於改造學校危房(其中省級撥款3161萬元,市級撥款15萬元,社會籌資848.1萬元),全區共拆除d級危房144棟共34448平方米;維修加固c級危房155棟共89826平方米;新建教學樓56棟50094平方米。此外,我十分重視抓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生活設施改造和建設工作。兩年來,我區新建學生宿舍2100平方米,新建改建廁所17間。所有拆除、維修、新建項目均100%完成任務,全部交付使用,成爲全市危房改造任務完成得最徹底的縣(區),得到了省、市級危房改造工作檢查組的充分肯定。

(二)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深化教研教改是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我緊緊抓住我區被確定爲省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的機遇,狠抓辦學管理制度和教科研體系建設,全面推行了考試製度、評價制度和教材選用制度三項改革,教育教學水平穩步提高。教學質量是體現一個地方教育水準的重要參數,是學校賴以生存的基礎,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線。作爲教育管理者,無論時間多緊,我總是堅持深入學校,深入課堂,和基層教育工作者研究教育教學工作,並及時召開先進教育工作者經驗交流會,努力提高廣大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高中教育繼續擴大,職業教育發展迅速。近幾年,我們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了對高、職中的教育投入,市十中高中教學綜合大樓第一、二單元和市四中新教學樓第一單元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區職校投入資金安裝實操數控室1個,硬件建設進一步完善。制定了《茂名市茂南區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實施方案》,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

(四)抓貧困學生救助,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我在調研中發現,一些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農村家庭適齡兒童、少年仍然存在因貧輟學問題,個別貧困家庭子女考上大學、中專,因交不起學費而發愁。這些情況對我的思想觸動很大。爲此,我多方籌措資金,狠抓救助措施落實,建立了制度化、規範化、經常化的貧困學生救助機制,實現了“不讓一個孩子因爲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目標。全面落實農村中國小“兩免一補”政策,深化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改革。積極採取扶貧組學措施,執行“生活費補助”政策,確保每一位貧困家庭的子女按時入學。切實加強《義務教育法》的宣傳力度,不斷增強廣大羣衆的義務教育觀念,加強保學控流工作,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將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制度落到實處,全區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分管教育副區長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國小升學率達到100,國中生入學率以及“三殘”兒童入學率均達到“普九”各項標準或優於國家標準。

(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得到加強。我在教育系統中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出臺了我區加強未成年人思想建設的措施、辦法。全區教育系統通過廣播、板報、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同時高度重視學校德育工作,各中心國小以上學校全部配備了法制副校長,建立了德育工作評價體系,強化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網絡,用鄉土文化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熱愛家鄉、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六)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全面推行校長聘任制,實行校長四年一聘,逐步建立了學校內部管理激勵競爭機制和崗位目標責任考覈管理制度,在選拔優秀管理人才、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提高學校整體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爲我區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xx年7月,在區換屆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指導下,我配合區委組織部,認真做好中學、中心學校、中心國小領導班子的換屆聘任工作,完成了40所學校的校長、副校長的聘任工作,加強了學校的班子建設,進一步優化了班子結構,提高了班子戰鬥力。

(七)抓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堅持從滿足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出發,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切實加強教師編制管理,嚴格控制教師流失和轉行,大力精簡、壓縮學校非教學職工,保持了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對長期在編不在崗人員進行了認真清理。高度重視校長和教師隊伍的繼續教育,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校長和教師離職進修和培訓,不斷提高崗位合格率和學歷層次。此外,我經常與區教育局班子成員一起親自到基層關心特困教職工和患病教師,對他們噓寒溫暖,排憂解難,使他們真正感受組織的關心和溫暖。

(八)教師工資做到了及時足額發放。我區認真落實“兩個確保”政策,教師工資由區財政全額預算,對教師工資予以優先安排發放。全面實行了教師工資統一發放管理制度,做到一人一卡,銀行代發,保證了教師工資的按時足額發放。

(九)安全穩定工作得到進一步強化。學校安全工作,責任重於泰山。我始終將學校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工作機制上做到“三優先”:涉及學校安全工作的彙報優先聽取,情況優先研究,經費優先保證。建立和完善了安全防範制度和機制,認真落實領導責任制和“一崗雙責”,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楚,高度警惕,預防爲主,嚴防重大責任事故發生。與此同時,我還指導制定了學校重特大事故防範應急預案,多次下校排查學校周邊治安隱患,與相關部門協調,在部分城區學校建起了交通護學崗、標註了斑馬線。積極與區公安分局等單位緊密配合,開展了學校周邊環境專項整治活動。兩年來,整個教育系統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此外,我認真對待,妥善處理羣衆來信來訪,對來信來訪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有力地維護了學校的安全穩定。

三、履行領導職責,積極推動教育健康穩步發展

(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我區堅持把教育作爲強區富民的基礎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到了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我定期參加專題會議,聽取教育工作彙報,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協調解決教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凡是教育工作的議題,我積極協調政府常務會議優先安排,優先研究討論。在日常工作中,我堅持“四優先”、“四個不動搖”,即優先處理解決教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優先保證教育經費投入,優先提拔重用教學成績突出的幹部,優先表彰獎勵興教辦學成績顯著的部門和鄉鎮;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動搖,堅持實現教育強區奮鬥目標不動搖,堅持舉區一致抓教育的決心不動搖,堅持“一把手”責任制不動搖,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落實“以縣爲主”的經費管理體制,確保教育經費逐年增加。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投入政策,不斷探索完善以區爲主的辦學體制,充分發揮財政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計加大投入力度,保證了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一是堅持“三個增長”機制,即預算內教育撥款、中國小生均教育事業費、公用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保持了逐年增長。二是加大新增財力對教育的投入。三是嚴格專項資金管理。堅持“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對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實行專戶管理,並及時、足額撥付到學校,沒有挪用、截留等違法違紀現象發生。20xx和20xx年,全區下達的各項教育專款全部用於教育事業投入,做到了專款專用。

(三)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針對教育事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我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力興教,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合力。如在區、鎮兩級財力有限、相對困難的情況下,積極向區主要領導爭取逐年加大教育投入,確保教育投入的“三個增長”。針對規範中國小實施“一費制”收費的問題,我多次召集相關職能部門召開協調會和開展收費檢查,既有效規範全區學校收費行爲,又及時有效返還覈撥教育收費,確保學校正常運作。通過我的努力,進一步理順了教育局、有關部門、鄉鎮和學校的管理關係,明確了辦學責任和各中國小校長的職責,促進了我區教育事業健康穩步發展。

總的來說,我職責履行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全區基礎教育工作水平穩步提高,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教育質量不斷提升。但同時我也看到,我區教育與教育現代化和人民羣衆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相比,與教育發達地區相比,在教育投入、均衡發展、優質高效等方面仍有差距和不足。對此,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解決。今後,我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與時俱進,艱苦拼搏,努力開創我區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13篇】6月基礎教育工作述職報告

本人於4月擔任中共縣委書記。任現職以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大力實施“人文增動力”發展思路,把教育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改革創新,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推動了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廣東省地級以上

市、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覈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對照有關考覈指標,現就本人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報告如下:

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是文化之鄉,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廣大羣衆對辦好教育、辦強教育的願望非常強烈。作爲縣委書記,我深感責任重大。工作中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列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教育優先發展。一是組織領導優先保證。平時,本人親自帶隊到教育部門、中國小校開展教育專題調研,親自主持召開教師代表座談會,親自參加教育工作、大學聯考備考等會議,還經常在全縣性會議上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經濟,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教育就是抓人才”的思想,深化對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的認識,以對人民羣衆高度負責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來考慮,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倍加重視。同時,進一步健全黨政班子掛鉤聯繫學校制度,形成縣委常委會議定期議教、縣黨政領導聯教和有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組織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定期視察教育,聽取工作情況彙報,並對教育法律法規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對鎮、村及有關部門全面實行以防流控流爲主要內容的教育目標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積極營造重教興學的社會氛圍。二是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把《縣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十年規劃》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年總體規劃。同時,對教育部門提出的問題優先考慮和安排解決。比如在虎山中學擴建的問題上,縣委、縣政府把改制後的原縣農機廠、縣電機廠近4萬平方米土地無償劃拔給學校,並籌集資金3500多萬元用於新校區建設,使虎山中學校園面積和學生規模均擴大了一倍,順利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督導驗收。另外,對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防流控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等教育重大決策,都是先由教育部門討論、提出可行性方案,再經縣黨政班子討論形成決定性意見。去年我縣出臺了《加強縣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今年還把基礎教育工作列入各鎮場績效考覈範圍,有力地促進教育事業持續發展。三是教育投入優先安排。重視教育,首先要在經費上優先保障。近年來,我縣努力克服財政困難,樹立“投資於教育,就是投資於人民,投資於未來”的思想,堅持“以縣爲主”,全面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縣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在校學生人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的政策,在財政預算中足額預算教育經費。

二、堅持體制機制創新

注重機制體制的改革和創新,以激活教育發展的活力和潛力,推動教育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突出抓好三大創新:

1、創新教育管理體制。按照“把握重點,主攻難點,整體推進”的思路,進一步完善以“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一是確保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做到“兩相當”。,我縣教師人均月工資1635元,公務員人均月工資1479元,符合廣東省關於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的工作要求。另外,盡力爲教師辦好事實事,一次性解決了全縣教職工醫保問題。二是落實“以縣爲主”的經費管理體制。嚴格執行上級關於免費義務教育的有關政策規定,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專戶管理,及時、足額、直接撥付到學校,確保學校正常運轉。同時,明確生均經費標準,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堅持“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上級有關規定,確保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全部投入教育。三是落實“以縣爲主”的人事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分級辦學、分級負責的體制,理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係,加大縣、鎮兩級的教育規劃和管理統籌權,強化對教育的依法管理;堅持以政府爲主導,學校爲主體的辦學模式,進一步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讓學校真正成爲獨立的辦學實體;嚴格按照省的教師定編要求配齊教師,全縣不存在“有編不進”的現象。同時,出臺《縣城學校掛扶農村學校實施意見》,建立校長、教師流動制度,鼓勵超編地區的優秀教師到邊遠缺編鄉鎮任教,實行城鄉對口支援,有計劃地促進教師的交流,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2、創新用人機制。逐步完善校長競聘上崗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崗位目標責任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形成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健全競爭上崗、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機制,打破職務終身制,切實把教學水平高、管理能力強、德才兼備的優秀老師推到學校領導崗位上來,形成積極向上、競爭有序,有利於優秀教育人才脫穎而出、充滿生機活力的良好環境。建立健全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堅持以教績論英雄,對校風不好、管理不到位、學生家長意見大、社會反響不好的校長敢於撤換和調整,以一個好校長帶出一支好隊伍,帶出一個好學校,也帶出一個地

方尊師重教的好氛圍。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體系,對無所事事、事業心不強,工作能力差的教師加強教育甚至淘汰,增強教師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3、創新分配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分配製度,打破分配上的大鍋飯和平均主義,並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多關心優秀老師,通過採取“以獎代補”、特殊津貼等形式,獎勵補貼教學質量好、教育水平高、教學成績優的教師,拉開與教績平平的教師之間的收入距離,使優秀教師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惠,體現以事業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

三、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改善辦學條件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採取“向上爭取、財政配套、部門支持”等措施,多渠道籌集資金,切實加強學校硬件建設。特別是在縣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以來,共投入資金5300多萬元,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危房改造、校園環境美化建設、虎山中學新校區第二期、家炳職校培訓中心和“新裝備”第一輪配套工程建設,併爲邊遠山區學校配套教學辦公電腦,使全縣各中國小硬件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同時,紮實抓好危房改造工程建設,籌集資金近萬元,拆除全縣19間學校d級危房15073平方米,維修17間學校c級危房31393.35平方米,在16間學校新建校舍12603平方米,按省政府要求如期完成學校危房改造任務,進一步優化了辦學條件。

四、不斷提升辦學效益

【第14篇】某鎮基礎教育工作自查報告

一、我鎮基礎教育的概況

曹江鎮地處高州市中部,總面積125平方公里,人口65000人,全鎮23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現有中國小校26所,學生總數爲14275人,教職工531人。其中國小23所,學生9972人;國中3所,學生4303人。

1995年初,我鎮“普九”經省、市人民政府驗收後,“兩基”工作繼續鞏固和發展,2003年國小入學率爲100%,國中入學率爲98.8%,學年內輟學率:國小爲零,國中輟學率爲1.2%;畢業率:國小100%,國中100%;15週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爲100%,17週歲人口國中教育完成率爲98%,15週歲人口文盲率爲零。

我鎮師資水平不斷提高,每年增加的教師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歷。目前,我鎮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爲100%,國中教師學歷達率爲98.3%。

2003年,我鎮“普九”進一步鞏固,中國小更加均衡發展,老區國小改革卓有成效,優質學校比例有較大提高。去年以來我鎮完成8所學校(其中老區學校3所)的“改薄”任務,投入資金583萬元,

新建教學樓7幢,建築面積14700m2,裝修爛尾樓1幢3500m2,鎮政府投入108萬元,爭取上級撥款120萬元,發動個人捐資420萬元,。同時全鎮中、國小的圖書和設備得到進一步完善,大大地增強了我鎮辦學綜合實力,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二、我鎮基礎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落實政府行爲,鞏固“普九”成果

我鎮鞏固“普九”成果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國中學位不足;二是學校建設資金缺口大。爲了解決國中學位不足的問題,2003年初,我鎮按市政府精神,採取了“學校還本,政府付息”的辦法,貸款200多萬元支持中學校舍建設。這項工程,在市政府及鎮政府的統籌下,由各中學具體組織實施。到2003底止,全鎮3所中學都實施了校舍擴建工程,總建築面積達到9500m2。這項工程的實施初步緩解了我鎮國中學位不足的問題。

爲了切實抓好國中在校生的流失,我們採取教育、行政、經濟、法律等措施,依靠政府、學校家長和社會齊抓共管,形成“防流、控流”合力。第一:市政府通過建立“普九”年審制度,每年檢查評估一次,政府要求教育主管部門,把中國小的入學率、輟學率、完成率作爲制訂崗位責任制和年度考覈的主要內容。第二,通過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嚴格把關,禁止未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外出打工經商。

發動流失生回校,以政府名義通知家長,限期送子女回校就讀,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學校方面:教育局制定了一套國中畢業生綜合評價方案,各校的平均分、及格率、進步率均按國中一年級入學人數計算,促使學校主動做好防止學生流失工作。我鎮各中學也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將防止學生流失的工作與班主任、科任教師的考覈、評獎掛鉤,分片包乾、責任到人,促使班主任、科任教師主動做好防止學生流失工作。家長方面:通過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使家長明確其法律和義務,確保其子女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社會方面:通過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社會力量加強檢查,嚴禁工廠、企業招收童工,有效地堵塞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因到社會打工而輟學的違法行爲。此外,我鎮還多方採取措施,確保困難家庭子女的流失。除了省的扶貧學生外,還建立了鎮、校二級扶貧助學制度,通過社會人士捐資、學校減免書雜費等措施扶貧助學。據統計,2003年有2216名特困生享受了扶貧助學金,共186200元。

【第15篇】市長基礎教育工作職責的述職報告

基礎教育工作職責的述職報告

兩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監督和政府班子成員的密切配合下,我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嚴格按照“科教強市”的戰略目標,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辦好教育的宗旨,認真履行市長職責,積極承擔教育工作責任,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創建教育強市,使全市教育呈現出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現將-履行職責的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執政能力

我認爲,市場競爭是科技實力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說到底是教育的競爭。教育是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基礎,更是民生關注的焦點問題。我任市長後對教育工作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首先是認真學習國家有關教育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掌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時代主題,提高執政水平和能力。我堅決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科教強市”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兩年來,我市教育以均衡協調發展爲中心,以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爲重點,先後制定出臺《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關於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的決定》等多個文件,爲鶴山教育持續發展確定了目標和方向。

我牢固樹立執政爲民、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執政理念,把發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作爲推動鶴山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我主動關心教育、支持教育,堅持每年至少召開2次以上教育工作會議,研究教育現狀和發展等有關問題,認真聽取主管教育的領導、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情況彙報和意見。兩年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了“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教師與公務員平均工資‘兩相當’”、“鶴山實驗中學建設後續資金”、“鶴華中學創建廣東省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新沙坪中學建設”等問題,對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及時給予解決。每年教師節,我都親自到學校慰問教師,平時也經常深入學校,與校長、老師座談調研,傾聽意見和呼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爲學校排憂解難,爲教師辦好事實事。

二、忠實履職,想方設法辦好鶴山教育

(一)執政爲民,落實政府責任

教育是一項公益事業和民心工程,本着“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的執政理念,市委、市政府對教育高度重視,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重點傾斜,優先劃撥。-,我市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逐年提高(1.67%、1.86%、1.88%),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在預算決算中也逐年提高(19.19%、22.19%、22.21%);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教育財政撥款和增長比例三年分別是17085.9萬元、22551.1萬元、25165.8萬元和15.66%、31.99%、11.59%;財政經常性收入及其增長比例分別是42412萬元、53517萬元、59296.8萬元和10.16%、26.18%、10.8%);年生均教育經費和生均公用經費逐年增長(三年分別是4061.22元、5203.52元、5410.38元和1461.21元、1627.54元、1895.14元),教育經費達到“三個增長”。

(二)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責任,促進各類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1.義務教育成果得到鞏固、高中普及得到發展。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決定。我親自部署,親自抓落實。儘管市財政壓力很大,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們優先安排義務教育經費。,我市投入免費義務教育的經費19,546,012元,其中省級補助2,355,226.4元,本級財政承擔17,190,785.6元。,我市投入免費義務教育經費29,474,008元,其中省級補助5,542,411.2元,本級財政承擔23,931,596.8元。從8月實施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到全面實施免費義務教育,三年來我市共投入專項資金達5960多萬元,切實履行了政府的辦學責任,保障了免費義務教育的全面實施。、兩年我市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畢業升學率100%,輟學率爲零。三殘兒童入學率達100%。國中適齡學生入學率99.6%以上,畢業升學率分別是92.1%和96%,輟學率分別是0.92%和0.66%,輟學率逐年下降。

與此同時,我市積極實施高中“擴容促優”工程,近年投入近6800多萬元,加大高中階段學校建設。我市高中學校共招生4642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148人,職業高中招生1494人。普通高中招生3267人,職業高中招生1655人,全市共招生4922人。,我市高中階段在校生13440人(市職中學生4115人),是2000年6426人的一倍多,每萬人口高中階段在校學生371.3人(其中職高113.7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5.6%。

2.建立扶貧機制,促進教育公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關注教育公平問題。我也一直強調,政府要辦好每一所學校,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好的教育。爲了改變山區教育滯後局面,促進全市學校均衡優質發展,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市政府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傾斜支持山區教育的發展,努力讓山區孩子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爲使區域內經濟欠發達的宅梧、雙合兩鎮的孩子有良好的受教育條件,市委、市政府經過論證,作出了整合山區兩鎮4所中學的決策,並從財力上給予傾斜支持。僅和兩年,市財政就投入了2500多萬元完善市三中的辦學條件,今年還繼續給予支持。

對家庭貧困學生,我市建立了“政府主導、學校聯動、社會參與”的幫扶機制,充分發揮市慈善總會、市總商會、各類民間基金組織的作用,每年資助了一批城鄉家庭經濟困難的大、中、國小生,有效地解決家庭貧困學生“讀書難”問題,保證他們也能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據不完全統計,和,我市共有受助學生達9000多人次,各類資助金額達500萬元。

對外來人口子女入學問題,我市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政策,積極承擔責任,爲他們提供優越的受教育條件。目前有6000多名外來人口子女在我市中國小就讀,我們一視同仁,保障外來人口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3.規範幼兒園的管理,提高學前幼兒入園率。我市把幼兒教育事業納入基礎教育發展與管理的重要範疇,積極發展幼教事業。爲了進一步規範幼兒園的辦園行爲,提高保教的質量,我市加強了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一是開展全市托幼機構督查工作。組織檢查組到全市幼兒園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的幼兒園及時發出了書面整改通知書,並跟蹤限期整改。二是推動幼兒園創優創等級活動。加強對幼兒園創等級的指導和評估工作,“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促進幼兒園辦園條件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證幼兒教育規範、優質、持續、健康發展。和,我市共創建了3所江門市一級幼兒園和8所鶴山市一級幼兒園,一大批幼兒園達到了規範化建設標準。,我市共有幼兒園80所,其中省一級幼兒園1所,江門市一級幼兒園4所,鶴山市一級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4453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89.6%。

4.做大做強職業教育,培養本地區經濟發展需要人才。市政府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努力做大做強職業技術教育。1992年,我市在沙坪城區創辦了一所面積達9萬平方米的職業高中,1996年市職中被評定爲首批國家級重點職中。2002年我市將分佈於各鎮的8所職中整合併到市職中(只保留址中、三中分教點),進一步提升了市職中的實力。同年,市職中被認定爲省級實訓中心,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和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被認定爲省重點建設專業,其中機加工及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成爲省示範骨幹專業。近兩年,爲做大做強做優市職中,市政府投入1120萬元進一步完善職中設施設備建設。12月學校通過了國家級重點職中複評和兩個省重點建設專業的評審。目前,市職中規模發展到77個教學班、4115名在校學生,增加開設和發展了適合當地經濟發展需要的服裝設計與製作、物業管理、印刷、經濟信息與科技、商貿英語等特色專業。每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8%以上。

(三)加強基礎建設,促進教育優質、持續發展

1.加強學校規範化建設,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經過從1996年至2000年和2001年至兩個階段較大規模的中國小布局調整後,全市基本完成了的學校佈局調整。全市中國小校從1996年的178所撤併爲現時的77所,基本實現“高中相對集中城區,國中一鎮1校,國小規模佈局適中”的'目標。近年,我市積極推進創建規範化、優質學校工作,通過規範化學校建設,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爲,科學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學校之間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目前我市有國家重點職中1所,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所,省一級學校8所,江門市一級學校22所,鶴山市一級學校9所。全市優質學校比例(覆蓋率54.5%)和優質學位比例(覆蓋率82.5%)均高於江門市的平均水平。規範化學校的比例也達到較高水平。

2.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兩年來,全市共投入資金1260多萬元進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爲學校建設計算機室27個,新增計算器1255臺,其中包括教師用機209臺,新建設多媒體教學平臺160套。目前,全市共有62所學校擁有計算器室89間,覆蓋率達80.5%。全市各類型計算器共6984臺,多媒體教學平臺746套。全市“校校通”工程穩步推進,所有中國小接駁互聯網和江門基教網,建立鶴山市教育電子公文交換系統,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保證城鄉中國小教育信息化均衡發展,優質資源共享。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爲教育優質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近幾年來,我市嚴把教師入口關,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在堅持開展“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師德教育的前提下,多形式、多渠道實施校長和教師上崗在職培訓、“名教師工程”、“千百萬工程”計劃,鼓勵中國小教師積極參加學歷提高進修。目前,我市國小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本科率26.77%、大專率80.92%;國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99.07%、本科率72.94%;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專任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分別是98.48%和99.37%。各項指針均有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國小、國中的本科率提高比較快。各項指標居江門各市區前列。

爲了穩定教師隊伍,我市依法依規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兌現。按照國家和省統一規定的工資項目和標準列入市級財政預算,統一依時撥入銀行開設的個人工資賬戶,保證教職工能每月依時足額領到工資,從未拖欠過教師工資。教師享有國家規定的養老、住房、醫療等福利待遇。在政府財政較困難的情況下,還先後實施教職工崗位津貼、中學高級教師崗位津貼、中國小校長崗位津貼及增加離退休教師生活津貼等措施,改善和提高教師福利待遇。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加快推進 “兩相當”工作,由今年開始分步實施,爭取三年內實現教師隊伍與公務員隊伍平均工資水平“兩相當”。

4.加強教育教學管理,促進質量全面提高。我市堅持“以質立校,以質興教”的辦學理念,努力打造教學質量強市。除了不斷完善辦學條件、創設良好育人環境和調動教師積極性之外,還採取積極的辦法和措施加強對教學的管理與研究,促進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教學水平在江門市名列前茅。近年,我市乘新課程實驗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東風,採取進一步規範課程設置管理、實施“數學質量年”工程、推廣課改成果、開展課堂教學比賽、加強教研指導和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等辦法,較好地促進了全市的教學工作,各類教學成績再上新臺階。、,連續兩年我市大學聯考報考入圍率、本科入圍率和重點本科入圍率等各項主要數據全部名列江門各市區第一。會考也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各項主要數據處江門市前列。

(四)全力推進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工程

,我市正式啓動創建教育強市工程。成立了創強領導小組,出臺了《中共鶴山市委 鶴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的決定》、《鶴山市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實施方案》,確立了鶴山市創建成爲廣東省教育強市的目標。創強動員會上,市委書記向斌同志親自作動員報告,我代表市政府分別與各鎮(街)鎮長(主任)簽訂了創建廣東省教育強鎮責任書,把創強作爲市政府督辦項目之一,納入鎮級領導班子教育實績考覈內容,落實創強工作的責任。

爲保證創強工作的順利開展,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傾斜、資金上加大支持力度,近兩年累計投入創強資金達1億元。此外,還適時在各個階段召開調研協調會和現場會,及時解決創強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和總結交流創強經驗,通過“樹立典型、現場推廣”,引領創強紮紮實實地開展。兩年來,我多次帶領分管領導、有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深入鎮(街)、學校現場辦公,督導創強工作。

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先後有沙坪街道、古勞鎮、桃源鎮、鶴城鎮、共和鎮、址山鎮、雲鄉鎮、雅瑤鎮成功創建爲廣東省教育強鎮(街)。市一中通過了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督導確認驗收,鶴華中學也通過了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導驗收。,我們將全力以赴,加快創建步伐,努力實現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的目標。

三、存在問題與今後發展思路

(一)存在問題

檢查自己履行教育職責的情況,對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有些方面還必須努力完善,如城鄉教育發展仍不均衡,山區學校與城區學校在師資、設備設施、教育質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市地方財力有限,對學校規範化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教育現代化等面臨較大壓力。

(二)今後發展思路

1.繼續加大教育投入,進一步優化辦學條件。不斷完善“以縣爲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積極承擔辦學責任,繼續增加教育的財政投入,確保教育經費逐年增長。同時,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思路,調動各方積極性,多渠道籌措教育發展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尤其是改善農村中國小的辦學條件。今年啓動新沙坪中學和市實驗中學的建設工程。

2.積極創建教育強市和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創建教育強市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要力爭創建成爲廣東省教育強市,並在之後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

3.中國小校全面實現規範化。以創建規範化學校、教育強鎮爲抓手,大力推進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和現代化教育建設,進一步促進我市基礎教育均衡協調優質發展。

爲了跟上教育發展的形勢和滿足人民羣衆對教育的需求,加速實現教育強市的目標,完成教育“十一五”規劃任務,我將忠實履行市長的基礎教育工作職責,積極承擔責任,辦好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述職人:黃國常

二○○九年四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