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3多篇)2023年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

(3多篇)2023年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

目 錄

1.日喀則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1

2.新寧縣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4

3.鶴壁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效綜述 6

4.平城區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9

5.攀枝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11

6.通遼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15

7.臨江市全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20

8.隆回縣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4

9.中衛市書寫文明城市創建新答卷綜述 27

10.城步苗族自治縣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31

11.洞口縣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33

12.玉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35

13.巴中市以惠民利民爲抓手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綜述 38

14.大同市教育系統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42

15.雙清區教育系統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46

16.鶴壁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效綜述 48

17.臨江市全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51

18.磴口縣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55

19.雲州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常態長效管理工作綜述 59

20.衡水高新區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62

21.衡水高新區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65

22.銅仁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綜述 68

23.永州市全域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71

24.杭錦後旗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75

25.大同市交通運輸系統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綜述 79

26.運城市常態化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81

27.巴中市創建文明城市綜述 85

28.常德市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91

29.東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94

30.襄陽市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97

31.崆峒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103

32.北海市行政審批局開展創城活動綜述 106

33.駐馬店市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綜述 109

34.邵東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114

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

日喀則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4月12日)

日喀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老、悠久。經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洗禮,這座古城在古韻中展露新顏,在積澱中發生蝶變,在變化中迎接美好。如今,城市面貌靚麗,居住環境適宜,羣衆生活幸福

第七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在日喀則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日喀則市委創城辦帶領全市幹部羣衆秉持“創建爲民、創建靠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的理念,建強組織機構,強化宣傳引導,加強業務培訓,加大督查力度,發揮聯動機制,羣策羣力、齊抓共管、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全力推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各項工作。

一、高位推動,凝聚全民創建強大動能

日喀則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爲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爲第一副組長,一名副書記爲常務副組長,市四大班子成員爲副組長,市(中、區)直單位一級責任人爲成員的創建專班。建立以黨政一把手爲第一責任人、單位分管副職爲直接責任人、科室負責人爲具體責任人的創城工作“三級責任體系”,各級各部門各負其責、狠抓落實,廣大市民羣衆和社會各界人士同心同向、廣泛參與,奏響創建工作大合唱。

同時,日喀則市形成專題調度、通報點評、督查考覈、獎懲問責、負面清單“五大機制”,並針對《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操作手冊》進行全面的任務分解,將考覈任務細分到每個行業部門,把責任落實到人,實現創城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此外,日喀則市制訂《日喀則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考覈獎懲辦法》,針對時間節點落實的任務、實際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下發工作提醒單,保證各項任務有謀劃、有措施、有整改、有落實;定期組織市級領導帶隊的督導檢查工作,針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督促相關部門整改,形成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

二、緊盯任務,全方位無死角大力推進

創城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非一日之功,也不會一蹴而就。兩年來,日喀則市通過會議培訓、點位實地觀摩等方法,分類別分層級、全方位全覆蓋開展培訓,制訂《日喀則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造精品點位實施方案》,對全部實地考察點位進行多輪次全覆蓋式督導督查,力爭測評點位規範達標。日喀則市還制訂《關於開展“喜迎二十大、禮讚新時代”十項專項行動》方案,按照“對標全國一流,打造精緻城市”工作要求,全面推進10項重點任務落實,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努力讓“城市更美好”“生活更幸福”。

2021年以來,日喀則市根據原有格局,深入推進“機制到包街、人員到包街、責任到包街、處置到包街”的工作思路,科學化分包制度,將全市各級各部門納入管理範圍,啓動包街志願服務活動,推動實現衛生淨好、秩序良好、設施完好、市貌美好、居民反映稱好的“五好”標準。截至目前,共督導各部門開展包街志願服務活動2000餘次。

同時,日喀則市按照“一線研究、一線督辦、一線落實”的工作要求,由日喀則市委創城辦負責人親自帶隊,建立落實組長全面負責制、督導督查責任包乾制、問責交辦督辦制、信息日報制和工作例會制等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緊盯重難點問題和突出問題,利用專項檢查、晨晚檢查,日督查日報告、周安排周彙報。同時,按照實地任務進行督查,由督查組按照相關工作程序下達“三色單”(白色提醒單、黃色督辦單、紅色督辦單),持續深入開展督導督查工作,有效推動工作落實。

爲鞏固城區交通治理成果,嚴格落實交通秩序管理責任制度,突出解決主次幹道、重要路口等的交通秩序問題,確保城區交通秩序良好有序運行,日喀則市制訂《交通秩序大整治實施方案》等文件,2021年4月起至7月底和2023年3月起至6月底開展“交通秩序大整治”,並組織日喀則市公安交警支隊、城管局、交運局等部門,開展出租車、黑車、車輛亂停亂放專項檢查。截至目前,共組織開展活動10餘次,處理各類違法、違停車輛40餘輛。

三、豐富載體,全域融合激發創建動力

創城和老百姓息息相關,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爲民、惠民、利民工程,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日喀則市運用多種宣傳手段,普及志願服務知識,傳播志願服務理念,增強人們對志願服務的認知認同。加大志願服務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依託全市黨員志願服務基礎,持續開展“陽光週末”“週三交通志願”等文明實踐活動。截至目前,共開展“陽光週末”活動20餘次,交通文明引導志願服務活動40餘

次,建立活動“紅黑榜”機制,共發佈“紅黑榜”21期,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創文明城志願服務良好氛圍。

日喀則市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設立12個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志願者活躍在街頭巷尾,處處紅馬甲、人人獻愛心成爲日喀則的最美風景。該市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城鄉互補、相互融合、全域共建”的思路,下大力氣推進棚改、市政道路、體育場、城市“雙修”等城鎮項目建設,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升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宜居宜業宜遊”新形象。

此外,日喀則市按照《第五屆西藏自治區文明城市評選辦法》的測評結果與綜合評判,大力推進縣區創城工作,亞東縣、江孜縣、白朗縣、拉孜縣、南木林縣、薩迦縣、謝通門縣、薩嘎縣、康馬縣、吉隆縣被評選爲第五屆自治區級文明城市,其他縣城也被評爲自治區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持之以恆抓創建文明城市展新姿

新寧縣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5月19日)

近年來,新寧縣委、縣政府以創建文明城市爲目標,凝心聚力,真抓實幹,不斷拓展文明創建的深度和廣度,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現在,該縣城市精緻精美,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文明新風深入人心,文明創建碩果累累。

一、黨建引領抓創建文明實踐成風尚

新寧縣於2004年第一次創成省級文明城市。2022年第四次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並開始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

啓動創文工作以來,新寧縣堅持高位推動,縣委常委會和縣政府常務會每月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形成了以文明城市創建爲統領,文明鄉鎮創建爲紐帶,文明村創建爲基礎的全域創文工作格局。

該縣將“黨建+文明創建”的工作模式融入日常,以創建服務型機關爲載體,積極推進“5個到戶”,強化黨員幹部直接聯繫服務羣衆,形成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長效機制,推動文明創建走深走實。

新寧縣強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質建設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16個,組建志願服務隊457支。並常態化組織開展文明交通、文藝文化、科普宣傳、法律服務、助學支教等志願服務活動,讓文明實踐蔚然成風。

二、優化環境抓創建強基固本促提升

新寧縣堅持文明創建硬件、軟件一起抓,有力推動文明創建持續升級。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爲重點,完成了縣城解放路、大興路、春風路、舜皇路等主要交通道路的提質改造,拉通園藝南路、廣場路延伸段等道路。建成縣人民醫院外科大樓、中醫醫院新院區、城區智能停車場、芙蓉學校等一批惠民項目。

以優化政務服務爲主線,建成一流的縣級市民服務中心,拓展鄉鎮、村便民服務中心建設,便民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同時,積極推動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和城鄉基層宣傳文化陣地建設。並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導,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新寧縣強化公益廣告宣傳,傳播文明理念,引領文明風尚。以塑造文明鄉風爲目標,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建立紅白理事會、村民居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村民居民自治組織,教育引導廣大羣衆移風易俗,遵德守禮、向上向善。

三、產業帶動抓創建融合發展邁新路

新寧縣堅持以產業發展促進文明創建,把文明創建融入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文明城市創建與特色產業發展互融互促、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新寧縣不斷豐富城市旅遊業態,持續舉辦中國崀山臍橙文化旅遊節、瀟湘

100越野賽、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國環球旅遊小姐大賽等重大活動,提升了旅遊縣城的品位和形象。

該縣把臍橙集成產業發展作爲鄉村產業振興的主抓手,促進臍橙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臍橙品質產量和產值不斷提高。充分結合產業園區、文明村鎮、美麗鄉村建設,精心打造農旅融合整體旅遊線路,讓果園變景區,“橙道”變“遊道”,形成了一幅幅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優美畫卷。

四、典型示範抓創建成風化人潤無聲

新寧縣把典型示範作爲文明創建的主抓手,堅持以文化人,讓文明之花處處盛開。

目前,新寧共有全國文明單位、文明村鎮6個,全國文明家庭2戶,省級文明單位系列15個,市級文明單位系列52個,縣級以上文明村220個。1人獲評全國道德模範,2人獲評湖南省道德模範,1人榮獲湖南省道德模範提名獎,12人入選邵陽市道德模範。好人系列中,新寧縣有4人入選中國好人,29人上榜湖南好人,47人獲評邵陽好人。文明家庭系列,新寧縣有1戶家庭被評爲全國文明家庭,2戶家庭評爲湖南省文明家庭。全縣獲市級以上精神文明系列表彰獎勵200多人次,好人現象已成爲新寧的文明標杆。

文明創建結碩果,踔厲奮發向未來。下一步,新寧縣將以全域創文爲統籌,全面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初心璀璨 文明花開 城市更美好

鶴壁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效綜述

(2023年3月20日)

“快看,公園裏的海棠、櫻花都開了,真漂亮!”3月18日,在開發區嵩山體育公園,白色的櫻花、紫紅色的海棠在陽光下怒放,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

前來賞花拍照。讓生活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這是人民羣衆的共同心願,也是我市創建文明城市的主旋律。

我市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外創環境與功能,內創精神和素質,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城市設施日趨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秩序日益規範,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吸引力競爭力不斷提升。

高位推動

堅守“創建爲民”初心

“華夏南路的櫻花開了,真是漂亮極了!”陽春三月,鶴城大街小巷生機盎然,鮮花盛開;豐源農貿市場內環境整潔有序,面貌煥然一新;桃園公園裏市民怡然自得從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是一時一地的變化,而是始終向好的進步。我市在創建中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的理念,秉持創建爲民、創建惠民、創建利民、創建靠民的思想,把創建落實到每一座公園、每一條街巷、每一個小區、每一塊綠地,給羣衆帶去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和變化。

249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452個住宅小區實現物業全覆蓋、加快“一刻鐘

(15分鐘)生活圈”建設等,文明創建圍繞羣衆衣食住行蓬勃開展、強力推進。建設提升小型便民超市396個,打造食品安全示範街20條。評選出23個“四星級文明小區”和17個“五星級文明小區”。打造日間照料中心180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21個。新建改造社區綜合服務中心64個、自助政務服務站10個。打造書香社區、國學教育、家長學校等活動場所69處,建成淇河書屋25座,投放圖書25萬冊,新建運動場館45個等一系列關係羣衆生產生活的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給城市帶來喜人變化。

同心聚力

樹牢“創建惠民”理念

“我本來準備搬走呢,現在這裏改得這麼好,乾淨不說,出門就能看花、休閒,我決定不走了。”在山城區愛情小巷住了20多年的王保琴說。

文明創建是方向,惠民利民便民是目標。對老百姓來說,獲得感、幸福感就是身邊的美好變化。我市堅持從羣衆需求出發,堅定城市創建“一盤棋”思想,各縣區互促互進、主動作爲,實現了“1+1>2”的文明城市創建效果。

浚縣將城市創建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讓城市創建在村鎮紮根、爲脫貧助力;

淇縣將“雙十”行動與國家衛生縣城創建相結合,順利通過評審公示;淇濱區建設了淇河生態旅遊度假區,成爲全市第一個省級生態縣(區);山城區對13條背街小巷進行改造,讓曾經的“老破舊”向“美新靚”蝶變;鶴山區實施城市創建“365”網格化管理機制,形成城市精細化管理格局;開發區實施“增綠、提質、添彩”三大工程,打造了30多家花園式工廠;寶山經開區建設3個綠色文化廣場、5個遊園;示範區將智慧公交站亭、街角景觀、愛心驛站等元素融入道路生態改造提升工程,激發了發展新活力,實現了羣衆生活精品化、智能化、便捷化。

共建共享

走好“創建靠民”路線

“請往後面退一下,別超過停車線。”鶴城街頭的路口,在文明交通引導員的指揮下,交通井然有序。超市、醫院裏,排隊成爲大家的自覺習慣;禮讓斑馬線、遛狗都拴繩、垃圾不落地正成爲更多市民的行爲自覺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一幅幅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環境優美、人民幸福的文明城市畫卷徐徐展開。

人以城爲家,城以人爲本。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改變的是城市的“面子”,惠及的是市民“裏子”,結出的是百姓文明的“果子”。而這背後,凝聚的是民心,支持的是民意。

我市以城市創建爲契機,統籌推進百城提質工程和城市更新行動,打通斷頭路、卡脖路44條,建設公交站點、港灣290個,使城市交通路網更加便捷。整治線纜132萬米,新建、改建公廁150座,增設休閒座椅956套,使市政基礎設施更加完善;18家農貿市場完成更新改造,居民購物環境更加舒適。常態化推進“清潔家園”行動,推動生活垃圾分類;開展交通秩序“百日整治”和“一盔一帶”安全守護專項行動;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常態化開展“禮讓斑馬線、共創文明城”等系列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覆蓋率達到100%,10個市級家風家教示範基地評出,“善行山城”好人品牌獲得中宣部表彰,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品牌塑造

探索“創建利民”模式

文明一個人,帶動一羣人,溫暖一座城。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我市樹立“在創建中打造品牌,以品牌促進創建”的創建思路,探索出了鶴壁模式。在全省

首家設計評選出“善作善城、富美鶴壁”城市創建LOGO,創作推出的城市創建主題曲《都說鶴壁美》在羣衆中反響熱烈、廣泛傳唱;連續24年開展“鶴壁好人”評選,建成全省首家“好人館”,累計1.98萬名典型人物受到表彰。

240名文明交通志願者已成爲鶴城一道亮麗的特色風景線;市創文辦運用運營商平臺,每週進行文明行爲宣傳,覆蓋人羣達132萬餘人次;設計製作10個系列動漫宣傳鏈接、鶴壁市民文明手冊宣傳摺頁、千餘幅公益廣告、2個版本的文明市民“十要十不要”MV,拍攝《一醉越千年》公益廣告。雙擁鶴壁創建模式、淇河書屋建設、老舊小區“四合”改造模式、城市網格化管理、善行鶴壁行動、“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標準等一批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鶴壁品牌,成爲文明城市創建中的亮點、特色。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文明城市的創建絕非一勞永逸之事,城市形象和文明素質的提升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這場將區域發展、社會進步、城市文明融入城市創建的生動實踐中,我市將繼續推動城市創建向更高標準、更高水平邁進,續寫高質量富美鶴城更加出彩絢麗篇章。

創城路上,同心勠力一往無前

平城區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2023年5月12日)

立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主陣地和主戰場的區域定位,圍繞“提檔升級,突破進位”工作主線,外創環境與功能,內創精神和素質,平城區上下發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持續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城市設施日趨完善,城市秩序日益規範,市民文明素養、社會文明程度和城市美譽度不斷提升。

一、強機制,凝心聚力抓創城

平城區圍繞“八項提升行動”,提高站位、壓實責任、把牢關鍵環節,始終把“六大攻堅”“六大整治”作爲文明城市創建的基礎工作,着力突破短板和薄弱環節。全面落實常態化“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創城指揮部統籌協調、創城指導督導組督查考覈、創城工作專班專項指導”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領導包聯機制作用,持續推動文明城市長效管理。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發揮駐街單位、在職黨員、志願者等多方面力量的優勢,完善“區、街道、社區(村)”三級網格責任體系,實施“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格化責任制,深化上下聯動、橫向配合、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創建格局。

提高全區文明城市創建水平,採取“四不兩直”、明查暗訪的方式,對轄區內26個項目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形成負面清單,下發給各街道和相關單位要求限期整改。今年以來,共下發《創城整改通知單》144份,共發現問題2948處,已整改問題2537處,綜合整改率爲86.06%。

二、重督導,精準發力提質效

平城區狠抓督導,通過明查暗訪、不定期巡查、跟蹤督查等,動真碰硬,全程跟進、限時整改。建立“三清單”,各責任單位列出責任清單,對主體責任層層分解,明確責任界限和內容,將主體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建立問題清單,緊盯薄弱環節,全力補齊短板,堅持舉一反三,實施重點攻堅;對照整改清單,條塊結合、部門聯動,全面開展集中整改行動,並採取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建立臺賬,實行動態銷號管理,以“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聯動”的高效工作格局全面開展“六大整治”:清理環境衛生,城市面貌大整治;治理道路交通,城市秩序大整治;規範商鋪牌匾,城市門面大整治;清理違章建

築,城市環境大整治;規範寵物管理,城市文明大整治;保障殘疾人權益,無障礙通道大整治。

壓實責任清單化、項目化、規範化,建機制、強督導,堅持問題導向,及時查漏補缺,逐項整改提升,確保創城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充分發揮網格員的作用,對發現的問題隨時與相關部門溝通,明晰權責,確保問題不遺漏。從2022年7月起,平城區將每月的第三週設立爲“首善平城·綠色文明周”,全區各級各部門,駐區企業、單位,圍繞各自創城責任,開展環境衛生治理、志願服務、文明宣傳等活動,營造“全民齊參與,共創文明城”的社會氛圍。

三、樹新風,文明實踐入人心

充分發揮平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作用,平城區開展系列主題活動,豐富文明創建載體,提高文明創建實效。在今年開展的學雷鋒志願服務月活動中,圍繞“文明實踐”“扶弱幫困”“移風易俗”“文明創建”四個方面,充分發揮羣衆主體作用,全區志願服務行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緊密結合時代特點,平城區還藉助網絡開展線上宣傳引導。在春節、學雷鋒紀念日、清明節等重要時間和傳統節日期間,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佈各類短視頻和倡議書,教育和引導廣大市民樹立文明意識,養成文明禮儀習慣,增強踐行文明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目前,正在籌辦第四屆“亮家風、傳家訓、揚美德”主題演講比賽,旨在“曬出好家風、傳頌好家訓、弘揚好美德”,發揮文明家庭的榜樣引領作用,努力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家庭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和行爲規範,推動平城區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

下一步,平城區將繼續加強統籌,掛圖作戰,對標任務,細化措施,壓實責任,持續完善常態長效工作機制,打造有特色、接地氣、惠民生的文明實踐活動,真正走出一條符合平城實際的“創城之路”,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再上新臺階。

淬鍊文明素養 涵養厚德正氣

攀枝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4月4日)

曾經,佔道經營妨礙行人通行,小食攤周邊垃圾遍地、油煙四溢如今,在城管等多部門強力整頓下,街道清爽,路面整潔。

曾經,“不守規矩”的電動車、亂穿公路的行人爲城市添堵如今,經過交警部門的管與疏和志願者等羣衆力量的規與導,不文明行爲明顯減少,市民素質顯著提升。

2021年,攀枝花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集結號,從幹部到羣衆,從城市到鄉村,從社區到單位,從耄耋老人到稚子幼童,全民參與,齊心協力,內外兼修行走在攀枝花的大街小巷,撲面而來的文明之風讓人倍感溫馨與愜意。

一、聚力攻堅築就文明之夢

全國文明城市是體現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的最高綜合性榮譽,是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和最珍貴的城市品牌。

市委、市政府在擘畫攀枝花發展藍圖時,既實事求是又高瞻遠矚。2021年初,攀枝花市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爲2021—2023年創建週期的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市委、市政府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提出“一年打基礎、兩年攻堅克難、三年決戰決勝”的戰略規劃。至此,攀枝花吹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衝鋒號。

對標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測評體系,攀枝花“欠賬”較多:老舊小區、背街小巷、農貿市場亟待提升,垃圾亂扔、廣告亂貼、攤位亂擺、車輛亂停、違章亂建等短板弱項困擾市民生活創文的差距在哪裏,攻堅的着力點就在哪裏。

對標《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操作手冊》,攀枝花市制定相應的操作方案,找準整改提升的攻堅點和突破點,既主攻薄弱環節,更着力調高標杆,高標準高質量提升文明創建工作。

緊盯“時間表”“路線圖”,創文工作馬不停蹄。

全市上下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部署要求,以破釜沉舟、志在必得的決心和信心,以倒計時的緊迫感、衝刺跑和精氣神,全員奔赴一線,全面對標提升、全面攻堅會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在攀枝花這片沃土上蓬勃開展,強力推進,展示着攀枝花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堅持高位推動抓創文,把“一把手親自抓、舉全市之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爲貫穿全市上下的總要求,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建立並實施“年部署、季推進、月調度、周落實”、市領導重點聯繫區和大企業制度,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創文工作,市委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召開全市部署會、推進會、攻堅會,分管市領導每週進行工作調度,市領導多次帶隊深入背街小巷、老舊小區明察暗訪、實地督導,爲推進創文工作樹標杆、作示範。

聚焦創文工作的薄弱環節和短板弱項,堅持以問題爲導向,以補齊短板爲突破口,建立“四級聯動”網格化管理體系,創新開展各類示範點位打造,對臨街商鋪實行積分制管理,對測評點位實行定點、定標、定責、定人管理。

同心協力、奮勇爭先,攀枝花市容環境明顯改善,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基礎越發牢固。

二、向上向善共建文明之城

文明是向上向善的力量,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攀枝花崇德向上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如今,走進東區各個村,以往房前屋後的雜草堆、垃圾堆被一個個小花園所代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家風、立家規、執家規”等手繪彩畫美觀大方,孩子們在健身小廣場快樂玩耍,構成一幅幅美麗鄉村圖景。

“環境變化大,村民精神面貌變化更大。現在村裏沒有人亂扔垃圾,人人都是衛生監督員。”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村民楊紅說。阿署達村的變化正是全市上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生動實踐。

在攀枝花市區公園廣場、車站站臺、市場商超、主次幹道、機關單位、服務窗口等,隨處可見的創文公益廣告、景觀小品,成爲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浸潤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東區堅持電視、廣播、新媒體平臺聯動宣傳,同時發揮LED顯示屏、鎮村“大喇叭”作用,做到創文宣傳全方位、全時段;西區抓住“3·5學雷鋒紀念日”等時間節點,多形式引導羣衆移風易俗、倡導新風,踐行文明健康科學的生產生活方式;仁和區開展隨手拍文明活動,宣傳文明成效,曝光不文明行爲。

隨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攀枝花多渠道推薦好人、多形式宣傳好人、多方式禮遇好人,使鄉風更清新、城市更和諧。

三、立德樹人厚植文明之根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意義重大。近年來,攀枝花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線,持續用力,重點推進,不斷提升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

“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爲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的作用,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到創建文明城市中,近日,市第二國小大隊部組織開展了以“志願你我他·共創文明城”爲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小小志願者們走進小區,對衛生死角進行清掃;走進孤寡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幫他們揉肩捶背;走上街頭,勸導路人按照紅綠燈指示通行用實際行動爲攀枝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近年來,我市廣泛開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雷鋒志願服務等“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形成了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

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座城。2022年7月,攀枝花2022年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蹟發佈,分別授予劉紫函等10名同學爲“攀枝花市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

我市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設施等陣地作用,健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治理,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四、踐行新風培育文明之魂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既是受益對象,更是創建主體。

攀枝花市民手拉手共創文明城市,心連心共建美好家園。人人爭做文明好市民,傳遞文明正能量,奏響共創共建的“主旋律”。

推進文明有禮建設,廣泛開展“攀枝花文明·健康你我”文明新風宣傳教育活動深入機關、社區、學校、企業和農村,市民思想道德素養、科學文化素養和遵紀守法意識明顯提高。

以“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爲抓手,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全市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已成爲常態。

2022年8月15日,《攀枝花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實施,讓文明行爲由教育倡導的“軟引導”向依法規範的“硬約束”轉變。

各級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事蹟宣傳、道德講堂在攀枝花遍地開花;企業誠信紅黑榜引領誠信建設;倡導文明上網,打造清朗空間;倡導推行文明用餐、公筷公勺、垃圾分類等,讓攀枝花更美麗;車讓人,人遵規,文明從我做起,我與文明同行;“文明餐桌”“文明旅遊”“文明交通”成爲市民的自覺行動。

如今,越來越多的攀枝花人把自己看作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傳承美德,弘揚美德,踐行美德。從城到人,從人到城,當文明成爲一座城市的夢想和追求時,人民羣衆中蘊藏的巨大熱情和能量,成爲點燃精神文明建設的燎原之火。

如今的攀枝花,文明正成爲最亮的底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讓百萬攀枝花人收穫了真真切切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攀枝花市連續兩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文明築夢,凝聚起推進攀枝花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的磅礴力量。

共赴文明之約 共建文明之城

通遼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3月8日)

一、高舉旗幟,築牢信仰之基

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有力量。想要打造更具影響力、輻射力、引領力的文明高地,不僅要提升城市“外在顏值”,更要修煉“堅強內核”。

過去一年,通遼市圍繞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黨員幹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匯聚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合力的重要思想保障。

強化思想引領。堅持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推廣“晨讀學習一刻鐘”“八點半課堂”等學習模式。目前,全市幹部羣衆在“學習強國”用戶數突破16萬;實施重點宣講、示範宣講、全面宣講、常態宣講“四講聯動”,深化“馬上學習”“聆聽”“光影鑄魂”“科爾沁大講堂”品牌打造,組建近8000人宣講團,開展宣講6.5萬場,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堅定理想信念。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爲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舉辦了“強國復興有我”羣衆歌詠大賽、農牧民文藝匯演等,製作“紅色記憶——口述通遼故事”微紀錄片,舉辦“紅色印記·信仰之路”學習體驗活動,深入開展《中國共產黨在內蒙古的歷史》研讀學習,不斷完善黨史教育常態化機制。

凝聚社會共識。標準化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所站2554個、實踐點

(基地)417個,深化市、旗縣兩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培育“通遼在線”“通遼手機臺”客戶端,開展“擦亮雙子星座”異地採訪、《閃星光挺脊樑》系列直播活動,倡樹愛黨愛國愛家鄉,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二、春風化雨,培育道德之魂

“創城工作開展這麼多年,變化我都看在眼裏,現在闖紅燈、扔菸頭、插隊、隨地吐痰等等現象基本上看不到了,大家的素質有明顯提高,我覺得這還是得益於市裏這些年潛移默化的薰陶、引導。”科爾沁區永清社區居民張海燕說道。

市民是城市的主體,市民素質的高低代表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提升

市民素質對推動城市文明進步有着決定性作用。所謂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近年來,通遼市圍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拓展全民參與創建平臺,引導廣大市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自覺維護公共秩序,養成良好文明習慣,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質內涵。

持續組織開展培育核心價值觀系列行動。完善市民公約,推行社區居民公約,推進自治區首部《移風易俗條例》立法,廣泛開展“文明健康、生態環保”等主題公益廣告宣傳,累計製作發放手提袋、文明禮儀宣傳摺頁等30餘萬份。

持續組織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十大行動”。推動模範典型事蹟進公園、廣場、社區、小區、文明實踐站(所)等700餘處,開展模範典型宣講報告會120餘場次,組織誠信之星典型選樹、誠信故事演講視頻比賽,廣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系列活動。

持續組織宣教“文明有我”系列行動。以“情暖通遼”志願服務爲主題,常態化開展“我幫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1.6萬餘場次,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6000多個。以“通遼有禮”爲主題,開展文明餐桌、文明旅遊、文明服務、文明交通系列行動,累計參與人數超過20萬人次;以“鏡鑑文明”爲主題,刊播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專欄稿件700餘篇,全民志願服務、踐行文明禮儀蔚然成風。

三、突出內涵,厚植文化之根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精神基因,有着文化傳承的城市文化,纔能有恆久的生命力。

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啓動以來,通遼市注重突出重點工作,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羣衆文化自信、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爲創城工作的着力點和落腳點,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

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組織烏蘭牧騎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活動260場、基層惠民演出835場、放映公益電影2萬場,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不斷擦亮“書香通遼”名片。

不斷推動“兩個打造”。舉辦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系列版畫展、蒙古馬精神主題攝影展、通遼紅色歷史詩文書畫百米長卷展、宣傳普及西遼河文明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拍攝專題片《巡禮西遼河》,出版圖書《圖說西遼河文明》,開展從西遼河到大中華文物數字館巡展,推動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深入人心。

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實施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帶動

戰略,開展非遺微精品伴手禮展,努力讓羣衆共享“文化大餐”。

精彩紛呈的系列活動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爲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四、改善民生,夯實和諧之本

走進河西街道親水人家社區親水人家小區一期,小區內新鋪設的瀝青路上劃好了停車位標線,車輛停放井然有序,平坦乾淨的道路讓居民出行更加順暢,這個交付17年的老舊小區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

71歲的居民張博生在這個小區里居住了16年,隨着小區供熱管網、污水管網、消防設施、建築節能與屋面防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等項目逐步建設完成,他和家人的生活變得更便利、心情更舒暢。“最滿意的是小區外牆保溫,外牆保溫做完了以後我們這屋增加了將近6℃。去年下水道全都做完了,現在基本沒有積水了,原來我們小區院裏基本進不來車,現在硬化以後小區交通特別方便。”

近年來,通遼市始終堅持創建爲民、創建惠民、創建成果由人民羣衆共享,努力讓文明城市創建成爲民心工程,辦成了許多羣衆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實事好事,讓廣大人民羣衆切實享受創建工作成果。

聚焦改善民生。堅守節用裕民之道,財政民生支出佔比達到70.3%,超額完成城鎮新增就業年度任務,新改建中國小、幼兒園16所,新增學位1705個、園位2190個,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類保障、二類管理”,建成居家社區和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機構98所,公租房政策惠及2.7萬戶住房困難羣衆,頒佈施行全國首部極端天氣地方性法規《通遼市極端天氣應對條例》。

聚焦急難愁盼。實施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72個,改造老舊小區127個、棚戶區1270戶,新改建供熱管網104公里。完成中心城區市政園林管護市場化、環衛保潔一體化改革,全市1167個無物業小區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集中開展亂拉亂設空中線纜、寵物管理、交通秩序等整治行動。

聚焦服務提升。力促政務服務“一網辦、掌上辦、一次辦、幫您辦”,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行動,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招投標實現全流程“一網通辦”“不見面開標”,依法依規兌現優惠政策資金1.8億元。

五、完善機制,練就長效之功

要想讓文明恆久流傳,保持常態長效,健全完善常態化工作機制至關重要。通遼市堅持實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將文明城

市創建整改工作置於高位、全力驅動,不斷完善工作機制。

不斷完善加強領導機制。堅持“三個層級”包聯機制,即廳級領導包片包街道辦事處、部門單位包社區、黨員幹部包樓棟,壓實創建責任,提升創建水平。

市委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列入“十四五”規劃、市委黨建工作要點、市政府工作報告和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實績考覈中。市委、市政府定期調度,一年來先後組織召開常委會、市長辦公會、動員會、推進會、調度會等30餘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實地督導20餘次。

不斷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建立“三個清單”落實機制,根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操作手冊,將各項指標分解,形成任務清單、活動清單、問題清單,實行清單式管理,完成一項,銷號一項。

制定了包聯包片、任務分解、整改落實、督導問效、入戶宣傳等工作制度,進一步壓實領導、屬地、主管、包聯、監督“五個責任”,及時查堵漏洞,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水平不斷提升。

不斷完善問責機制。執行督辦、約談、通報等工作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丟分、誰擔責”的原則,整治不重視、不負責、不作爲,形成“上下協調,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不斷完善監督機制。通過聯合執法督查、暗訪督查、領導帶隊督查等形式開展行政監督;依託市民督導團、創城熱線開展社會監督;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微信、網絡等曝光不文明行爲開展輿論監督。

不斷完善學習培訓機制。採取學習研討、走出去學習、請進來交流等方式,不斷提高各地各單位各點位負責人和創建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分領域召開培訓會議、培訓班12次,參訓人員超過1600人次。

文明城市創建,貴在堅持,重在常態。通遼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奮鬥目標,持之以恆抓創建,繼續改善城鄉環境面貌、公共服務水平、居民生活品質,不斷增強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讓“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更加亮麗。

記者手記

城市發展無止境文明創建工作永遠在路上

駐足街頭,人車各行其道;漫步公園,風景如詩如畫;置身夜市,人間煙

火暖人心;流連社區,鄰里和睦互助友愛一路走來,文明城市創建不僅打造了城市的筋與骨,更凝聚了城市的血與肉,培育了城市的靈與魂,我們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在追尋現代文明的過程中發生着美好的變化。

回首來時路,多有不易,但全市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攻堅克難,確保創城各項任務落到了實處。站在新的起點,全市文明創建工作仍有許多重點難點亟待突破。我們要堅持創建爲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優化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提高市民素質,提升羣衆滿意度、參與度、知曉率,不斷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文明城市創建重在日常經常平常,我們要以綿綿之力,蓄久久之功,推動創城工作再上新臺階,齊心協力把我們共同生活的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

涵養文明氣質 繪出幸福之城

臨江市全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2023年3月4日)

走進臨江,大街小巷綠樹掩映,鮮花競放;改造後的樓宇小區功能齊備,煥然一新;廣場公園裏到處是歡歌笑語,市民怡然自得、好不愜意一項項惠民利民之舉讓“幸福感”在這座小城處處流淌。

感受臨江,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司機與行人相互點頭致意;各個街路巷口,志願者身穿“紅馬甲”引導市民文明出行;餐廳裏,文明用餐、“光盤行動”成爲用餐禮儀在生活的“煙火氣”中,折射出臨江的文明底色。

一張張羣衆的“幸福清單”,就是文明城市創建的“責任清單”。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臨江市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以人爲本,合力繪就創建“新畫卷”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場攻堅戰,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爲功。只有全力以赴把各項工作往實裏做、往深裏做、往老百姓的心裏做,將文明理念和文明習慣融入城市肌理,才能真正提升臨江這座城市的幸福指數和文明內涵。

臨江市堅持高標準、常態化推進城市文明建設,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爲組長,市委副書記、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

《臨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操作手冊》和《臨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縣級)網上申報材料任務分解表》。建立市級領導掛點包保、市直單位包保的工作機制,將創建指標精確分解到各包保單位和屬地鎮街,落實到每級黨組織、每個“一把手”,實現無遺漏、無盲點、無縫隙的領導主體責任全覆蓋。

創建不是喊口號,需要擼起袖子埋頭苦幹。臨江市委、市政府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爲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主要領導帶頭深入調研,多次召開現場會解決難點問題。

拆除違章建築、改造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小街小巷、設置公共停車位、維修坑窪路面不漏掉每條小街小巷,直視每個短板問題,把羣衆身邊的小事瑣事,牽掛在心、落實落好。

羣衆身邊的堵點一點點疏通、難點一項項解決、環境一步步提升。身邊的變化激發市民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爲全面提升市民綜合素質、城

市文明程度和羣衆生活質量增添新動力、注入新活力。

在繪就文明“新畫卷”的征程中,每名市民都拿起手中的畫筆,爭當最好“畫師”。

二、爲民惠民,城市環境日益改善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街道保持亮麗整潔、小品景觀隨處可見、開窗就見綠樹鮮花,交通出行更加安全通暢、社區更加文明和諧創城幾年來點點滴滴的變化,逐步匯聚成臨江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最美“底色”。

人以城爲家,城以人爲本。創建文明城市,賦予人們越來越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道路交通方面——在市區周邊公路、隧道佈設108個高清攝像頭,實現對易發生山體坍塌、

落石等危險路段實時監控和報警提示。對13條主次幹道兩側路段綠化帶進行了更新和補植,完成修補人行道2000平方米,市區街路瀝青路面修補1900平方米。

城市治理方面——全面排查整治市政照明設施,維修路燈270餘處、電纜線800米、箱變12處。強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對134棟老舊小區住宅樓進行改造,粉飾立面9棟,完成屋頂防水43棟,樓道內相關配件設施已基本完成。

環境提升方面——堅持早、中、晚三次清掃,每日對主次幹道灑水降塵作業6次以上。按標準設置垃圾中轉集裝箱,新增清掃車輛6臺,設置垃圾箱(桶)2554個,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11071萬噸,機掃作業率、垃圾清運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

專項提升方面——採取集中整治與常態管理相結合的方法,清理“牛皮癬”小廣告1萬多條,

規範治理流動商販3000多人次,規範戶外燒烤攤點12處,完成拆違178處。開展道路交通整治行動,漆劃交通標線2010平方米,增加停車泊位70個、交通指示牌11塊、人行紅綠燈5處。

開展“三小行業”衛生專項整治活動,派出人員1024人次,檢查公共場所256戶次,下達監督意見書138份,簽訂信用體系承諾書168份。

全民健康方面——先後建設完成全民健身中心、江心島公園小運動場和健康主題步道,完成城市“15分鐘健身圈”提升打造,培育打造全市晨晚練點40個。市內全民建設單位總數115個、

場地總數244塊、體育場地總面積28.71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64平方米。

“你看改造後的小區多敞亮,大家都感到舒心又滿意!”日前,在臨江市文明小區,居民李大爺向記者介紹小區改造後的情況。之前小區因建設時間長,環境髒亂差現象凸顯。實施改造升級後,小區樓棟整潔了,道路平坦了,垃圾不見了,路燈更亮了,車輛停放有序,健身器材配備齊全小區舊貌換新顏。

民之所向,政之所行。把實事辦到羣衆心坎上,快速解決好羣衆煩心事,真正做到民呼我應馬上就辦,市民真切感受到創建文明城市帶來的實惠。

三、共建共享,培育崇德向善新風尚

以“心”換“新”,贏得民心。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路上,臨江市積極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文明融入城市肌理,讓城市綻放文明風采。

行走在臨江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公益廣告,從城市到鄉村、從部門到行業,文明新風撲面而來,讓人時時體會到人文關懷,事事感覺到方便有序,處處感受到踏實溫暖。

“大爺大娘,今天的飯菜還滿意嗎?”在建國街道的“家之味”公益餐廳裏,志願者一邊爲前來就餐的老人服務,一邊詢問他們的用餐感受。

“您好,從客運站出門後,對面就是公共汽車站點。”在客運站內,志願者耐心細緻地回答旅客的問題。

在臨江各公園、廣場、公園、醫院、馬路上,隨處可見頭戴紅帽,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身影。“志願紅”已成爲臨江最美的風景線。志願服務,在這裏蔚然成風。

近年來,臨江不斷夯實文明實踐陣地基礎,按照“五有”標準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105個,實現區、鎮(街道)、村(社區)100%全覆蓋,註冊志願者7927人,建設各類志願服務團隊185個,每年開展各類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3000餘次,受益羣衆近10萬人次。

志願服務讓臨江這座城市充滿了溫度,“最美人物”讓普通市民有了更高的道德追求。

在臨江,人人爭做“好人”早已刻在人們的精神追求裏。時間回到2012年6月30日上午9時許,因連降大雨引發花山鎮五人把村地段山體滑坡,夾雜着巨石和樹木的泥石流滾落到鐵路上。此刻,一列通往臨江方向的客運火車呼嘯駛來。危急關頭,五人把村村民蔡景英、陸紅、張娜3人不顧個人安危,勇攔火車,保

護了乘客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事後,3人又多次婉拒獎金,網友親切稱呼她們爲“最美農婦”。

她們的故事早已刻在臨江人民心中,“最美精神”已經滲透到羣衆的日常生活中。

幾年來,臨江市涌現出吉林省新時代好少年4人,2人榮獲吉林好人稱號,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1戶家庭被評爲全國文明家庭。

市民文明素質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普通市民帶來的文明之風、樹立的道德標杆,照亮了這座文明之城。

“各位父老鄉親,我是咱們的‘百姓名嘴’宣講團成員,今天過來和大家嘮嘮家常,同時宣講二十大精神。”一條橫幅、幾個小板凳,一場接地氣、吸引力十足的理論宣講活動開始了。

臨江市由116名成員組成8支特色宣講團,廣泛開展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等“七講七進”宣講活動,用文化力量滋養市民的文明素質。

制定印發了年度《臨江市文明村鎮創建計劃》,規範出臺了《臨江市文明村鎮創建測評體系》。累計組織萬餘名農民開展文明知識競賽活動,提高了農民文明素質,傳播了文明理念。在全市推進具有歷史脈運、時代特徵的《村規民約》。各村成立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協會。倡導綠色祭掃、厚養薄葬、喜事簡辦等活動,幫助羣衆改變陳規陋習,形成良好的村風民俗。

今日的臨江,文明已成爲這座城市最具形象的“城市名牌”,是讓城市變得更加美好的澎湃動力。一幅崇德向善、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新畫卷正徐徐鋪展。

久久爲功 紮實推進

隆回縣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4月21日)

開展全域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以來,全市各地堅持從提升人居環境、城市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質等多方面發力,加大“馬力”,踩足“油門”,引導廣大市民積極推動全民、全面、全域創建,在共創共建共享中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讓全市城鄉的文明色彩與內涵不斷豐富,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羣衆生活質量得到切實提升。爲展現各地創文成效,推廣優秀經驗,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刊發各縣市創文工作成效稿件,以促進創文工作交流。

一、建立機制,持續推進創文工作

近年來,隆回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提高縣城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質同加強縣城規劃、建設和管理,改善投資環境,樹立縣城良好形象緊密結合起來,緊緊貼住爲民、利民、靠民、惠民,全面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掀起全域創建、全面創建、全民創建的熱潮,攻堅克難、久久爲功、紮實推進,全面提升了城市服務水平和綜合競爭實力,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推動,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隆回縣已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正全面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

隆回縣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創文領導小組,縣級領導領銜9個工作專班,印發《隆回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將創文任務細化到具體的部門和單位。並將創文工作納入全縣中心工作,整合城建、交通、教育、衛生等項目建設,加快城市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全縣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和“一盤棋”思想,積極參與、主動作爲、相互協同、密切配合,形成齊抓共管、多方聯動、攜手共建的創建格局。

該縣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和社會治理6項重點工作爲重點,推出“城市社區強基工程”,在城區推行“社區-網格-樓棟”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構建新型城區治理機制,打通基層治理和創文工作“最後一米”。

同時,強化考覈機制。出臺創文工作問責辦法,成立創文督查組,建立“創文工作110”,採取明查暗訪方式,一週一督查、一週一通報,對督查發現的問

題清單化,及時下發交辦函、限時整改、限時銷號,並將整改結果納入考覈內容,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打造品牌,不斷擦亮城市特色

隆回縣精準聚焦羣衆最直接、最關切、最可感的城市環境衛生問題,嚴格落實網格化保潔、常態化清掃,以及無死角巡查等機制,促進城市環境大變樣。從文明交通着手,着力打造有序城市,組織志願者開展常態化文明交通勸導活動和“創文明交通、治秩序亂象”大整治,重拳整治違法停車、非機動車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爲,保障城鄉交通暢通有序。

創文中,隆回縣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底蘊和人文特色,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和文化韻味,精心打造城市文化IP,培育具有標誌性的城市精神,塑造城市氣質,彰顯城市人文魅力。本土歌曲《早安隆回》全網點擊量已突破1300億次,本土大戲《兒大女大》已演出3000多場,本土音樂《花瑤山寨》《我是魏源故鄉人》《花瑤嗚哇情》《請到隆回看花開》等在省、市獲獎。全縣有100多個村舉辦“村晚”,帶動鄉村文化的繁榮興盛,六都寨鎮明德村連續舉辦23屆春晚,張家鋪村舉辦的春晚登上央視、浙江衛視。三、創建爲民,切實提高城市品質

隆回縣緊緊圍繞市民最關心的民生問題開展創建,精心策劃一批與民生緊密相關的項目、工程和活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讓羣衆看到創建帶來的新變化、感受創建帶來的新實惠,讓創建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

該縣通過開展創建文明城市萬人簽名、“文明進萬家”等活動,在主次幹道、公共場所、出租車等平臺全覆蓋做好公益廣告,在有線電視、隆回新聞網、“村村響”廣播、網絡等載體開設專欄、專題,加大創文宣傳,凝聚共創合力,營造出“人人蔘與、全民共創共享”的氛圍。同時,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加快老舊城區改造進度,升級公交車站臺等市政設施,進一步完善城鄉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張網”建設。同時,紮實推進城鄉綜合治理與城市精細化管理,着眼“面上乾淨、線上美麗、點上精彩”的要求,重點整治縣城大街幹道的“亂堆亂放、亂停亂擺、亂搭亂建、亂貼亂掛”現象,確保道路沿線秩序良好。積極實施“社區強基工程”,推進創文網格、黨建網格、社會治理網格、鄉村振興網格“四網合一”,夯實創文基礎。

三、播種文明,大力培育文明風尚

隆回縣把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作爲創文的一個載體,持之以恆、

常抓不懈。在全縣建立2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780支志願服務隊,註冊志願者達16萬餘人,每年開展文明實踐活動1萬多場次。

該縣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廣泛開展“永遠跟黨走”“文明隆回·萬民共創”以及道德模範、百名文明標兵評比等實踐活動,全面推進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單位等創建活動。培育了黨員“一亮兩保”、農村文藝文化志願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等一大批有特色的志願服務項目,打造出七江鎮建華村家風家訓傳承一條街、金石橋鎮道德評議“紅黑榜”、全國文明鄉村向家村等文明實踐品牌。

隆回縣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紮實開展“利劍護蕾”“共築未來”等專項行動,持續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網吧、熒屏聲頻和文化市場監管整治。建立家庭教育服務站2個、社區家長學校19所,建成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個,在22個村(社區)創辦了家長學校、未成年人活動中心與心理諮詢室,促進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文明培育。

滿城文明風滿目和諧情

中衛市書寫文明城市創建新答卷綜述

(2023年6月15日)

創建文明城市的意義是什麼?

是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的城市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推動力。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順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

中衛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魅力之城,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一直銘記爲民創建的初衷,堅守人民至上的初心;始終把創建爲了人民、創建依靠人民、創建成果由人民共享作爲文明城市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次次完成蛻變、一次次創新發展、一次次用成效換取羣衆口碑。

時下,駐足城市街頭,車水馬龍秩序井然,乾淨整潔的路面讓人舒心;在小區、在路旁、在公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處處可見;流連社區家園,鄰里和睦互助友善。

這種隨意中展現的輕鬆、恬淡、平和、安寧的生活圖景,正是中衛的魅力,這一切彰顯着這座城市的人文程度,也不斷充實着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一、文明城市創建:一項沒有止境的系統工程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工作。全國文明城市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追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只是爲了一塊牌子,而是城市文明涵養的持久提升、是城市文明發展的內在規律。

中衛市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始終緊扣“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創建目標,制訂《中衛市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實施方案》,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創建體制,接續實施文明城市創建“七大工程”“九大攻堅戰”“六大提升行動”,凝聚各方資源,堅持靶向發力,統籌推進“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五大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着力打造文明中衛方陣、文明城市品牌。

中衛市還不斷細化《中衛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網格化管理清單》,建立“財政+創建”的保障機制、“測評+調度”的推進機制、“社區+單位”的捆綁機制、

“禮治+法治”的管理機制等,以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推動創城工作提質增效,通過優化城市空間佈局、重塑城市產業結構、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解決羣衆關心期盼的熱點難點問題,讓廣大人民羣衆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得到實惠,看得見變化,感受到溫度。

二、文明素質培育:激發文明創建的內在動力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永遠是文明城市創建的主角。

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馮玉琴把愛心傾注在中衛市康養中心,用溫暖呵護這裏的每位老人;自治區敬業奉獻道德模範周文軍從事公益事業9年,募捐物資累計金額70萬餘元;榮登中國好人榜的沙坡頭區長安社區居民雷建國,古稀老人照顧患病妻子16年傳爲佳話他們向世人演繹了一座城市的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規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文明城市創建的主題思想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明城市創建不但要堅持爲民利民惠民,突出文明和諧、宜居宜業,更要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質。

近年來,中衛市着力構築“一城好人、滿城春風”新時代道德高地,常態化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尋找身邊的“雷生勇”、點贊一等功臣撒佔纔等先進典型選樹宣傳活動,先後有6名志願者、4個組織、5個服務項目、7個社區獲評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自治區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十佳”先進典型。

同時,在全市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40個、實踐站511個,延伸建設沙坡頭區雷鋒紀念館、中寧縣南河子公園、海原縣文化館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實踐基地(廣場)45個,實現陣地建設全覆蓋。

中衛市還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建立羣衆“點單”、中心“派單”、志願者“接單”的快速響應機制,精準對接百姓需求,成立中衛市社工服務基地、社工實習基地,常態化組織開展“週五有約”等志願服務主題宣傳實踐活動,用志願精神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從“神經末梢上”入手,在“麻繩最細處”攻堅。中衛市出臺《中衛市市民公約》《中衛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把文明創建的“大道理”落到羣衆“小利益”上;常態化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各類先進典型選樹宣傳活動,

設置“善行義舉四德榜”,容失德者改錯,讓有德者有得;完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免費開放保障機制;完成市文化館軟硬件改造、市博物館陳展內容提升項目;建成圖書館分館、城市閱讀書房、24小時微書房、共享閱讀空間48個文明城市創建,讓社會主義道德的陽光溫暖人間,讓文明的雨露滋潤社會。

三、辦好利民工程:文明城市創建惠澤百姓

“金盃銀盃不如羣衆口碑,羣衆說好纔是真的好。”從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爲羣衆多辦好事、實事,讓羣衆盡享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成果,贏得民心、羣衆滿意,正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終極目標。

在創建過程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如鯤鵬之兩翼、流馬之雙輪,才能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中衛市把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作爲建設人民滿意城市的重要抓手,統籌謀劃、加快推進。制訂了《中衛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開展生命線工程普查,實施城市路網暢通、基礎設施補短板、智慧城市建設和歷史文化保護、城市風貌塑造等十大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

截至目前,中衛市完成了海綿型市政道路、排水防澇、火車站廣場改造等項目,建成新墩橋、文昌橋、利民橋,對機場大道、平安路等10條出入城區道路部分路段進行維修,改造鼓樓東西南北街、豐安路等11條道路人行道,着力解決了交通擁堵、城市內澇等問題。

同時,中衛市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開工實施“螞蟻森林”造林裸露空地、生態駁岸等城市園林綠化提升補綠項目,對新老城區32處道路、公園廣場綠化帶缺株斷帶及斑禿區域進行補植補造,改造遊園14處,累計綠化1028.61畝,栽植樹木和花卉6.07萬株,鋪設草坪和綠籬9.68萬平方米、鮮花12.37萬盆,城市生態持續改善。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細節體現城市的溫度,對於細節的執着,是城市管理應有的“繡花”之功。

爲解決城市的“如廁難題”,中衛市改造城區原有移動公廁,建設新式公廁63座,積極動員人流密集區的企事業單位、商戶免費對外開放“共享衛生間”29座。安裝電子公交站牌54個,累計建設充電樁745臺,新增施劃機動車停車位

4206處;鞏固提升“以克論淨”環衛保潔工作成果,積極推行“垃圾不落地”理念,城市環衛機械化清掃率達84.1%。堅持“讓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理

念,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448項服務事項實現“跨省(域)通辦”,22件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一網通辦”這些,展現了城市擔當,得到了市民的大力擁護和點贊。

步履不停,攀登不止。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是永無止境的“自我提升”,也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人人都是踐行者和監督者。

文明風、和諧情,是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衛市將全力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廣度和深度,讓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成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中衛篇章最華美的章節。

全力推進創文工作 提升人民幸福指數

城步苗族自治縣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5月19日)

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以來,城步苗族自治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根本,以提升市民素質爲核心,以完善城市設施爲基礎,以改善城市環境爲關鍵,大力推進創文各項工作,持續提升人民羣衆的幸福感。

一、完善機制夯實責任

城步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明創建工作,成立了以縣委書記和縣長爲正副組長,縣委常委會組成人員爲成員的創文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9個工作小組,出臺了《城步苗族自治縣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城步苗族自治縣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方案》《城步苗族自治縣創建文明城市社區包聯網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等,大力推行縣委常委包鄉鎮、鄉鎮領導包片、鄉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縣級領導、常委單位及縣直單位包聯社區工作制度,對縣直單位和13個鄉鎮(場)進行任務分解,明確各點位具體負責人,幫助解決各類重點難點問題。

該縣堅持“兩手抓、兩手都硬”的原則,將創文與全縣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體推進。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專題研究創文工作,多次召開高規格的文明城市創建動員部署大會、創文工作推進會、調度會。全縣各部門各單位對照測評細則要求,以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正義的法治環境、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健康良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礎和常態長效的創建工作機制等九方面,作爲工作重點。

二、豐富活動濃厚氛圍

城步廣泛開展適宜鄉、村實際和羣衆需求的各類創文活動,進一步提升廣大幹部羣衆對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及滿意度。

城步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四季同行雷鋒家鄉學雷鋒”等主題活動,開展“教育助學送教上門”、文明勸導、鄉村振興、衛生清掃、關愛特殊羣體等志願服務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春節期間,舉辦“非遺展盛世·龍獅鬧新春”巡演活動;3月3日,舉行“愛

在苗鄉·全民志願服務”學雷鋒志願服務月活動啓動儀式,200餘名志願者參加活動。

該縣利用各個平臺加強創文宣傳力度。在縣級媒體開設創文宣傳專欄、設立曝光臺,今年來在縣電視臺播放公益廣告、電視標語120餘條次,在公共場所投放大型公益廣告,製作設立了一批創文公益廣告和景觀小品,向市民發放各類宣傳手冊,開展創文知識入戶宣傳等,使創文知識走入千家萬戶,入腦入心。

城步組建多支文藝宣傳、文藝創作、健身舞、龍獅表演、書畫、球類等隊伍,利用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慶,開展廣場文化活動和主題文藝演出,以活動調動廣大羣衆參與創建的熱情。還長期堅持“送戲下鄉”,將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山歌的形式唱進羣衆的心裏,目前已開展大型專場演出5場,村居巡迴演出106場,參與演出羣衆300餘人,觀衆達4萬餘人次。

三、狠抓重點提升成效

在創文過程中,城步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狠抓重點工作,不斷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基礎;狠抓全民思想教育,不斷提升市民素質;狠抓城市專項整治,不斷美化市容市貌;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城鄉發展新格局,不斷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基礎。

該縣全面落實“創建爲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的工作理念,創新推出“十項常態化舉措”,全面開展城市精細管理、文明交通提升、社區小區管理、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環境整治、文明實踐服務、文明優質服務、文明素質提升、創文氛圍營造、組織落實保障,確保創建工作常態長效,形成高效推動局面。

在創文過程中,城步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更加舒適,市民素質顯著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縣呈現出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良好局面。

全面培育文明風尚 深度推進文明創建

洞口縣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5月5日)

春風拂城,文明花開。近年來,洞口縣堅持“創建爲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的理念,下足“繡花”功夫,推動文明城市創建走深走實,文明之花在雪峯山下、洞口大地處處綻放。

一、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打造生態宜居縣城

洞口縣以打造生態宜居縣城爲目標,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文化休閒等設施,全力打造“美化、亮化、綠化、文化、教化”的宜居縣城,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洞口縣撥付工作經費100萬元,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總投資22263萬元,建設洞口交通綜合樞紐項目;投資800萬元,推進汽車總站提質改造項目。今年1月4日,洞口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點火運行,每天可處理來自全縣的生活垃圾,爲打造生態宜居縣城奠定堅實基礎。

該縣按照“一街一景”的構思,在縣城各主幹道安裝了燈籠、燈網、橘子燈、藤球燈、五彩流星棒和五彩五角星等掛件,亮化街道20多公里,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同時,修復路燈故障500餘處,維修改造線路16處,爲縣城所有行道樹木鋪裝樹池格柵2225個,完成桔城路、雪峯路、文昌路、雙洲路、沿江路、華榮路、鳳凰路共460個垃圾分類箱的布放。

“坑坑窪窪的泥水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幹淨整潔、花香怡人的遊步道。”縣城中心的回龍洲、付龍洲遊人如織。

二、持續加強宣傳教育全面提升市民素質

洞口縣多次組織縣直單位負責人、鄉鎮(街道、管理區)黨(工)委書記,村(社區)支部書記等相關人員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業務培訓。並建立了縣級領導、縣直單位聯繫指導村、社區創建工作機制,村、社區創建工作排名與縣級領導、縣直單位排名掛鉤,聯點幫扶有序推進了創建工作。同時,不斷深化文明家庭、文明社區、文明窗口、文明校園等文明創建,促進了全域、全員、全程創文。

該縣廣泛開展道德教育與實踐活動,倡導羣衆積極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組織黨員幹部職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風廉政教育、法治教

育、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等,進一步提升在職人員的文明素質,增強了先鋒性、引領性。通過微宣講、情景模擬、公益廣告等形式,向廣大市民宣傳《市民文明公約》、中華傳統禮儀、現代日常文明行爲等方面知識,引導市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日常的行爲做起,養成文明習慣,培育文明風尚。縣委還發出“做溫暖的洞口人”號召,在全社會倡導“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價值取向。

洞口縣十分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利用學校、社會、家庭的“立體課堂”加強未成年人的文明培育。舉辦了洞口縣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集中宣傳月、“護苗·綠書籤”暨全民閱讀等活動,開展了防溺水、家庭教育等宣傳活動,營造了全社會關心關愛未成年人的良好環境。

三、廣泛開展文明實踐深度推進文明創建

洞口縣穩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縣財政解決建設經費198萬元,並將該項工作納入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實績考覈範圍,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的督導範圍,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考覈體系,與省(市、縣)文明單位、文明窗口、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創建活動掛鉤,促進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全面鋪開。

目前,洞口縣已高標準建成1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4個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64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了理論宣講、金融服務、教育助學等13支專業志願服務隊,在平臺註冊志願者組織271個,註冊志願者11.7萬名。去年,全縣各級志願服務組織共開展1689次志願服務活動,參加志願者126670人次,惠及羣衆415400人次。

該縣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加強公民道德建設,2022年,該縣的廖振飛入選“中國好人榜”,曾憲軍入選“湖南好人榜”,劉慧被評爲邵陽市第七屆道德模範,唐源鑫獲評邵陽市第四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美社區工作者”,袁娟等6人獲評邵陽好人,潘自然等2人獲評邵陽市新時代好少年。

全民共建唱響文明歌

玉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2023年3月29日)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個城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綜合發展成果的最高榮譽,也是城市競爭中最具價值的“金”字招牌。

近年來,玉林市積極引導全民共建,推進文明創建工程,人民羣衆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徐徐文明之風吹拂千家萬戶,朵朵文明之花開遍玉林大地,爲加快“四強兩區一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常態長效創建爲民

不斷提升羣衆滿意度和幸福感

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爲提升城市品位、凝聚精神、助推玉林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之舉,加強統籌謀劃和推進,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列入“十四五”規劃,制定三年行動方案。

目標既定,重在行動。我市不斷強化“黨委統一領導、文明委組織協調、黨政軍羣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創建機制,增強對創建工作的指導、協調和推動力度,建立了4項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圍繞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建設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等“十個重點建設任務”,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5+12”重點行動,實施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程、城市秩序集中整治工程、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公園城市建設工程、市民素質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開展“清潔家園、喜迎新春”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共建共享、移風易俗”文明村鎮創建提升行動等12項專項整治行動,着力解決我市創城工作的短板和弱項,努力打造乾淨、有序、安全、美觀、舒適、宜居的美麗玉林。

玉林,正在通過這些舉措讓環境更優美,交通更順暢,設施更完善,生活更幸福。

同心聚力創建靠民

持續深化鑄就文明新風

人,是文明的主體。提高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關鍵在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關鍵也在人。我市有註冊志願者119萬人,註冊志願者總數全區排名第二,涌現了全國“最美志願者”鄒明廣、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潘超等一批學雷

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打造了“玉事我幫您”“川流不息”等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品牌。圍繞文明城市創建、關愛特殊羣體、鄉村振興、社區和諧等工作,他們積極參與到“扮靚玉城”“社會秩序文明勸導”“社區鄰里守望”等主題志願服務行動中。

同時,我市還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城市爭當文明市民”“文明交通綠色出行”“文明旅遊”“垃圾分類進校園”“文明創建我在現場”“反對浪費、崇尚節約”等活動,引導人們將文明內化於心、踐之於行,使市民真正成爲創建主體,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唱響了全民共建的文明之歌。

目前,我市已獲評各級文明村鎮444個、文明單位291個、文明家庭63個、文明校園839個。4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15人榮登“中國好人榜”,30人榮獲自治區道德模範及提名獎,1人榮獲“八桂楷模”,53人榮獲玉林市道德模範及提名獎。“文明贏得尊重”這一理念在700多萬市民中生根、發芽,推動着玉林追求文明的腳步加速前行。

共建共享創建惠民

打造一座幸福美好的文明城市

“你到泉塘巷打卡了嗎?”最近,玉林城區泉塘巷成爲了廣大市民爭相“打卡”網紅點。小巷利用老舊牆體制作了獨具玉林發展歷史變遷的“年代記憶牆”“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牆”“玉林剪影牆”等,同時還精心雕琢了“古巷記憶”“民俗風情”等羣衆喜聞樂見主題的3D彩繪,讓原本單一沉悶的圍牆以全新面孔展示出豐富多彩的一面,成爲玉林市一道文化新景,吸引了大量市民爭相“打卡”拍照。

泉塘巷只是玉林城區衆多背街小巷建設的一個縮影。2021年以來,玉林市持續推進背街小巷、口袋公園的改造建設工作,背街小巷、口袋公園“煥新記”仍繼續在上演,“城中村”村貌有了較大改善。

如今,我市環衛市場一體化項目落地實施,通過機械化+工人作業,主次幹道、公共廣場、街面的保潔水平明顯提升。小區管理再上新臺階,106個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公共文化設施不斷完善,市博物館等10多個市、縣級公共文化設施建成開放,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書房”建設大力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家書屋實現100%覆蓋,全市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有效滿足。

“創城的實惠我們切實感受到了,文明的好處我們切身體會到了,城市就是我的家,爲自己的家出點力,讓子孫後代過得更舒適,這力出得值。”玉州區名山街道五里橋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滕敏說,在創城行動中,該社區通過發揮社區黨委引領作用,協調轄區單位、志願者、轄區業務部門等協同作戰,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文明創城活動。

“這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實事,做到了我們百姓的心坎裏。”五里橋社區居民王莉感慨道。

讓城市成爲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園

巴中市以惠民利民爲抓手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綜述

(2023年6月19日)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在城市的建設發展過程中,我市持續完善城市功能、加強社會管理、倡導文明新風,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吸引力、競爭力不斷得到提升。

在這個過程中,我市還興辦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實事,讓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得更實。

A生活更方便

“小市場”承載“大民生”。農貿市場可以說是最具煙火氣的民生場所,同時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城市的建設發展過程中,我市從惠及羣衆日常生活的關鍵小事處着手,持續提升城市建設水平,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羣衆。

走進巴州區七星農貿市場,環境整潔乾淨,商戶鋪面、攤位擺放整齊,文明氛圍濃厚,經營秩序有條不紊,市場管理規範有序。七星農貿市場已然“脫胎換骨”,換新姿、亮新顏。寬敞舒適的購物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而在以前,這裏又是另一番景象。“以前這裏一到雨天就到處漏水,地面又滑又髒;而一到熱天,老遠就能聞到一股腥臭味。可以說是污水橫流、雜亂無章。”說起改造前的七星農貿市場,市民張女士直搖頭。

如何破解七星農貿市場“髒亂差”難題,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在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時,巴州區將七星農貿市場作爲巴城農貿市場改造升級的試點工程,以建設淨化、美化、規範化、精細化、標準化的“五化”市場爲目標,堅持規範性、民生性和公益性原則,對一期2300多平方米和二期5000多平方米市場予以改造升級,徹底解決七星農貿市場“髒、亂、差”問題,全面提升其“顏值”與“品質”。

在中心城區範圍內,改造升級的不止七星農貿市場。去年以來,我市還投入400萬元,對江北狀元橋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進行升級打造,包括店招及雨棚、公共衛生間、線路及照明、雨污排水、市場大門及牆面清理、新建鋼結構罩棚、交易區賣臺重新佈局、地面鋪裝、設備用房改造等;投入300餘萬元,擴建七星

農貿市場負二層及宰殺區,新增150多個攤位,並重新分區;對迴風龍舌壩農貿市場、南壩綜合農貿市場、江北綜合農貿市場進行了硬件升級改造和隱患整治。

據介紹,目前,我市出臺了《農貿市場及周邊整治提升和日常管理工作督導方案》,推行農貿市場文明掛聯制度,加強巴州城區、恩陽區、巴中經開區共15個市場督導管理,即一個市場監管單位、一個區級領導掛包、一個區級單位包保與所在街道、社區綜合治理。相關部門定期組織專業評委,對農貿市場進行文明程度測評,市政府分管領導對排位最後的農貿市場掛聯領導及督導單位、包保單位、所在街道負責人進行約談,並針對問題限期整改。

B城市更溫暖

人文情懷,是城市建設之魂。在城市建設發展中,不但要求照顧到主流人羣的利益,對於相對弱勢羣體的權益保障,更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6月18日,數公里長的江北大道上,幾處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在陽光照射下十分顯眼,不少戶外勞動者前來乘涼休息。

“我們累了,有午休的地方,餓了,不再擔心吃冷飯了。”65歲的環衛工人馬菊華在巴州區江北大道電信公司底樓營業廳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一邊喝着茶,一邊熱着午飯。

在服務站裏,熱水器、醫藥箱、報刊書籍等物品應有盡有,空調吹來習習涼風。

“2020年9月28日,公司在巴州區白雲臺電信公司底樓營業廳成立了愛心翼站,面積約30平方米。主要爲戶外工作者,如交警、環衛工人、農民工、交通維護人員、快遞小哥等,提供休息、充電、熱飯、急救小藥品、WiFi等服務。2021年11月被全國總工會評爲‘全國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中國電信巴中分公司工會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特地製作了1500份告知單,送到快遞、環衛、交警、城管等管理部門,讓巴中城區廣大戶外工作者知曉巴中電信各個愛心翼站地址及功能,希望他們就近入站體驗。”

據介紹,截至5月,我市共建成戶外勞動者服務站133個,其中全國“最美站點”2個、省級“最美站點”7個。

今年,我市還將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建設納入民生實事項目,提出年內力爭建設211個服務站的工作目標,明確對單獨建設和依託社區建設的每個站點配備1名公益性崗位人員,對單獨建設和依託社區建設的站點,市、縣(區)財政每年按照0.5萬元/個的標準分別納入財政預算,確保站點正常使用。

站點建起來了,還得轉起來。巴中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虎開仲表示,“我們不僅要爲戶外勞動者提供飲水、休息、避雨、熱飯、充電、取暖、納涼、如廁等基本服務,還要因地制宜地探索開展就業服務、心理諮詢、免費理髮、法律援助等服務。並結合開展送溫暖、送清涼、送文化、送政策、送健康、送安全、送普惠等關愛活動,實現站點服務經常化、制度化、長效化。”

C管理更細緻

城市要長足發展,除了基礎設施要完善,管理水平也要跟上。

“龍興佳苑小區獨居老人6人,留守兒童45人,困難家庭3戶”6月14日,走進巴城龍湖園社區居委會辦公室,牆上張貼的社工服務地圖上,標註着每個小區的特殊情況。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田超介紹,針對地圖上的情況,社區黨支部常態化組織轄區內志願者和社工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進行上門走訪,隨時瞭解羣衆需求,解決羣衆煩憂。

龍湖園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人口衆多且流動性大,基層治理難度大。該社區探索以黨建爲引領,健全“五社聯動”機制,採用“一核兩驅三聚焦”工作法,辦好“小事情”,解決“老難題”。

“我們社區目前有黨員49名,堅持以社區黨支部爲核心、社區爲平臺、社會組織爲載體、社會工作者爲支撐、社區志願者爲輔助和社會慈善資源爲助推,對接需求、資源和服務,推動多方參與社區善治。”田超介紹,社區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員教育室、社區舞蹈室、國學課堂、居民休息區等一應俱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等形式,由社會組織提供社區急需的扶危濟困、養老托幼、環境保護等項目4個,吸納晚霞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巴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入駐社區;建立需求、資源和服務清單,統籌社區居委會、駐區單位、物業服務企業、小區自治組織等治理力量,推動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

據介紹,去年以來,我市圍繞社區治理和服務改革創新,以加強基層黨的建設爲抓手,以基層治理專業化提升爲切入點,有效促進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形成以社區平臺爲依託、社區和居民需求爲導向、政府購買服務爲牽引、專業社工爲骨幹、社會組織承接運營、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的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助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實現了社區治理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居民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常常在家門口就得以解決,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

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縣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園)6個,市級社工支持中心1個,縣級社工總站5個,鄉鎮(街道)社工站139個,打造“健康守護”“護苗成長”“青春伴夕陽”等特色項目品牌26個,服務居民羣衆220萬人次。

讓文明成爲校園最美底色

大同市教育系統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4月4日)

禮儀課堂上,文明禮儀在老師的傳授下,漸漸融入孩子們的心田;“夢想牆”上,承載着孩子們不同階段的努力目標;“非遺進校園,傳承在少年”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語、標識設置醒目,法治走廊、美術之窗等文明元素隨處可見。

走進我市各學校校園,文明之風撲面而來,這是我市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一個縮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格按照“六個好”標準,深入開展獨具特色的文明校園創建活動,使全市廣大中國小校育人環境更加優越,校園文化內涵不斷彰顯,教育特色百花齊放,校風學風春風化雨,師生文明素養顯著提升。

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校園5所、省級文明校園20所、市級文明校園76所,創建全省文明校園先進學校21所、市級文明校園先進學校34所。

一、文化浸潤核心價值觀培根鑄魂

走進市實驗中學,南校門西側,一塊《中國夢》主題展板格外引人注目。展板上,大紅色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提醒着廣大學生:進校要注意言談舉止,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新時代好學生。

不只在市實驗中學,在同煤一中、平城區14校、陽高一中、渾源縣穆嶽國小……走遍我市城鄉各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主題。爲讓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着更深刻的認識理解,我市各學校將其植入校園公益廣告、文化長廊,張貼、懸掛在校園醒目位置,以拍手歌、順口溜等形式強化推廣普及,做到“擡頭可見、隨處可讀”,不僅讓學生們能背誦記得牢、能理解有所思,還能讓其具體內涵在廣大青少年心中長駐、生根發芽。博學於文,約之於禮。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而學校則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全市上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靈魂和根本,着力加強、不斷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將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教學計劃,以《社

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少年讀本》爲專題德育教材,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現有教材、課程有機融合,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於教育教學各個環節,讓學生們在耳濡目染中感悟踐行。

對於青少年教育而言,精彩有趣的活動往往比單一乏味的說教更有成效。爲此,我市還組織了全市中國小生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歌》《我和我的祖國》等歌曲,通過主題班會、彙報演出、“童心向黨”歌詠活動等多種形式廣泛推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校園、隨歌入心。

二、優化環境厚植校園文明沃土

“學校裏的文化牆製作精美,極富感染力,當我們學習鬆懈的時候,牆上那些勵志的話語無形地鞭策着我。”在我市各學校校園,富含文化氣息的元素比比皆是,處處彰顯着學校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關懷。

優美的環境,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良好的校園環境作爲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巨大的影響。我市各學校把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與學校文化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班級文化名片、教室走廊、牆壁、校園文化牆等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讓一牆一石“會說話”,讓一草一木“有教育”,全方位營造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我市各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第一位,通過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會、辯論賽、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突出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能盡情釋放天性,提高創造、創新能力,爲校園文化生活增添色彩。“每學期,學校都會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道德講堂’讓我們感悟傳統美德,‘好人故事會’讓我們集聚向善的力量,‘科技築夢’幫我們點燃人生夢想,這些活動讓我們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強健了身心。”學生們說。

爲了推動優良校風、學風與文明校園建設,我市各學校始終堅持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將師德建設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統一起來,將教書與育人統一起來,不斷提高教師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養,全力打造一支讓社會認可、讓家長滿意、讓學生快樂的教師隊伍,形成了風清氣正的良好育人環境。

三、榜樣引領弘揚時代新風正氣

“我們雖然不是最美的,但我們正在做最美的事。我希望更多的人向善、向美,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纔會越來越好。”我市“新時代好少年”李悅同學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用自己的愛心與堅持感

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她表示,創建文明城市是每個大同市民的責任,廣大青少年也要自覺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不僅自己要身體力行,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而且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親友積極加入到活動中來,恪守道德規範,弘揚文明新風。

市文明辦通過舉辦“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活動,加大了對愛黨愛國、孝老愛親、助人爲樂、熱心公益、事蹟感人的青少年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爲廣大未成年人樹立可親可敬可學的榜樣,示範引領青少年向上向善。

爲進一步豐富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各學校持續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將德育教育和雷鋒精神傳承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開展學雷鋒主題班隊會,用心聆聽雷鋒故事,齊聲誦讀雷鋒名言,高聲學唱學習雷鋒歌曲,在看、聽、學、悟中瞭解雷鋒的感人事蹟,傳遞雷鋒服務人民的奉獻精神。各少先大隊、團委發出“弘揚雷鋒精神,做新時代雷鋒”的倡議,引導學生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在校園中形成了“人人學雷鋒,天天學雷鋒,時時有雷鋒”的良好氛圍。各校還組織學生走出校園,義務清掃社區街道,清除野廣告,走進福利院、光榮院爲老人送愛心,用實際行動將雷鋒精神內植於心、外踐於行。同時,不斷壯大學雷鋒志願者隊伍,推動師生“人人學雷鋒、天天有雷鋒、時時做雷鋒”,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的校園裏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四、建立機制文明校園創建成常態

校園是培育文明、傳承文明、弘揚文明的重要陣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展示窗口,而文明校園創建並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爲功、持續推進。

去年以來,市教育局把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園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納入局黨組的重要議事日程,研究制定了《全市教育系統2022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了創城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組、宣傳組、材料審覈組3個小組和10個督導組,並建立“班子成員包聯學校、科室成員定點督導”工作制度,對創城工作進行宏觀指導,督導推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每週召開一次碰頭會,定期召開創城專班人員培訓工作會,堅持把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園工作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系統作風整頓及教育教學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覈。同時要求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各直屬單位要加強文明城市、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常態管理和規章制度建設,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創建工作,做到任務具體、標準清晰、時限明確、責任到人到崗。

爲了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創城任務,市教育局針對重點工作和薄弱環

節,採取不定期、不定點、不定時的方式強化督導檢查,建立問題臺賬,督促限期整改,執行“誰主管、誰負責,誰丟分、誰負責”的責任追究機制,對組織領導不力、工作措施不實、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及時追蹤溯源,追責問責。

此外,各學校積極主動作爲,利用校園網絡、廣播、宣傳櫥窗、板報、電子顯示屏等宣傳陣地,深入宣傳創建文明校園、文明城市的重大意義,形成了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的創建態勢,學校正在被建設成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如今,學校師生已成爲大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生力軍。他們與廣大市民一道廣泛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中來,攜手將文明之花播撒到了更寬廣的遠方。

深化文明創建 勁吹校園新風

雙清區教育系統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6月16日)

6月15日,記者從雙清區教育局獲悉,近年來,雙清區教育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文明校園創建爲抓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線,大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提升校園文明程度和師生文明素養,積極營造“文明創建手拉手、關愛成長心連心、價值養成肩並肩、政策宣傳面對面”的良好氛圍。

文明創建手拉手

校園文化“美”起來

雙清區教育局以創建文明校園爲契機,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指導各中國小充分利用活動室、板報、櫥窗、走廊等宣傳陣地,加強黨史團史隊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校園創建、道德模範典型的宣傳,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傳播文明理念、弘揚文明新風。各校結合實際,設計體現學校特點和辦學理念的校徽、校訓、校旗等文化標誌,組織開展運動會、科技賽、讀書日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形成引導全校師生共同進步的精神力量。目前,雙清區有市級文明校園6所,省級文明校園1所。

關愛成長心連心

陽光健康“笑”起來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是推動文明校園創建的有力抓手,雙清區教育局歷來重視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構築心理健康家園。該局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充分利用現有師資,聯合社會專業力量,對未成年人進行專業心理健康輔導。

首先是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爲此,雙清區邀請心理健康權威專家開展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科學地指導和規範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教師的工作策略和技巧。截至目前,該區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教師人數達1600餘人。同時,該區積極探索構建“培訓+實踐+督導”模式的志願服務體系與危機干預的工作模式,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全面提升該區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其次是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個輔”“團輔”活動。學校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志願者在全區中國小開展未成年人和家長的專業心理健康輔導志願服務。通過團輔幫助未成年人調節心理,引導未成年人學會如何解壓、瞭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素質。同時,幫助家長了解未成年人成長過程當中的心理變化,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通過心理健康輔導志願服務,雙清區直接受益的未成年人達3200餘人,家長達1000餘人,全方位的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

價值養成肩並肩

思想教育“活”起來

雙清區教育局將文明校園創建工作與“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童心向黨”“學習二十大”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通過主題班會、讀書會、故事會等形式,組織青少年學習講述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身邊優秀共產黨員的故事,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在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積極組織開展評選樹立學習榜樣活動,近年來,該區120餘名學生獲評區級“新時代好少年”,10名學生獲市級“新時代好少年”稱號,推薦1名學生作爲湖南省“新時代好少年”候選人。

政策宣傳面對面

文明實踐“動”起來

“安全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爲進一步普及安全知識,增強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識,雙清區教育局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交通安全、防性侵、防溺水的宣傳和教育,增強學生安全法制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宣傳教育活動,發揮家校共育合力,以“我和爸媽講文明故事”、文明在身邊親子問答、放學前5分鐘安全知識宣講等活動,讓師生和家長共同學習文明行爲和交通規則。以點帶面營造文明創建的濃厚氛圍,做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

各校根據學生年齡階段、按要求開設勞動教育課程、發放勞動教育教材。該局支持各校開展有益學生身心發展的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校園勞動和家務勞動,不斷增強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實踐能力,把《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落實落地。近年來,各校分批組織學生到中國小生勞動實踐基地開展戶外拓展、農事勞作、生活技能訓練等多種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塑城市文明之魂繪百姓幸福之花

鶴壁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效綜述

(2023年3月7日)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風骨,讓一座城市擁有不同凡響的氣質。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硬”的軟實力,度量着人民羣衆的幸福指數。

春天的鶴城天朗氣清、花香怡人。走進社區,溫暖人心的志願服務活動無處不在;駐足街頭,車流、人流井然有序;漫步遊園,嬉戲聲不絕於耳;夜幕降臨,霓虹夜景流光溢彩這座城市處處和諧宜人。

自我市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號角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創文辦秉持“爲民、利民、惠民、靠民、不擾民”理念,在首年創建測評位居全國第八的基礎上,自我加壓、接續奮進,錨定“全國前列”目標,緊扣“155666”工程,開展“百日攻堅”“集中提升月”等專項行動,實現居民幸福指數與城市文明底蘊同步提升,讓文明的種子深植人心,讓文明創建的成果惠及羣衆。

夯根基提顏值市民生活更美好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次大考,比拼勇氣、考驗擔當,良好的機制是最有力的保障,管根本、管長遠。

我市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的創建指揮部,全面加強領導,推進創建提速。市委書記、市長多次深入一線督導創建工作重大任務落實,並多次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建立市、區兩級創文專班,統籌推進全市創文工作,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創文專班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城鄉共建、市區聯動、條塊結合、屬地爲主、全民行動”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格局。

我市建立健全了“市—區—街道(鄉鎮)—社區—小區”五級責任體系,明確了全市各個點位分管領導和責任人,確保事事有人管。多次到全國和省內先進城市學習交流,結合實際制定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明白卡、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操作手冊等,對照新體系開展各層次、各領域的培訓,統一全市標準,推動同頻共振,全面提高素質能力。

良好的市容環境是城市最直觀的“面子”,更是羣衆看得見、摸得着的幸

福。

我市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思想,以文明單位結對社區共建爲抓手,推進志願服務“六個到戶”,使文明新風進萬家;以路長制、河長制、“門前四包”等機制爲抓手,發放“門前四包”責任制工作手冊,開展路長集中巡路活動,推進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城市管理;以“啄木鳥”微信公衆號、創文知識網上有獎競答等平臺和活動,引領調動羣衆參與文明創建的熱情。確立“全域、全面、全民”的創建理念,在高標準打造點位的基礎上,更加註重城鄉接合部、農貿市場及車站周邊、文明村鎮等創建水平提升。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與文明城市創建全面對接、良性互動,持續推進“綠滿鶴壁”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和“滿城櫻花、銀杏繡城、處處竹園”建設。2022年新建淇濱區子罕遊園等8個公園遊園,改造提升完成淇濱區丹楓園等29個公園遊園,新增淇水關路東延等綠化道路8條段,改造提升華夏南路等道路37條段,持續打造櫻花最美十八景觀、十五類銀杏景觀、六大類綠竹景觀,富美鶴城的生態底色持續厚植。

通脈絡強筋骨社會秩序更規範

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應該是人民滿意的城市。

堅持創建爲民、利民、惠民、靠民原則,着力補齊創建工作短板弱項。持續深化農貿市場改造、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公廁提質整治、物業服務提升等五大攻堅行動,大幅提升了全市創建質量。

組織開展細節提升專項攻堅行動,着力推進創建工作精細化、城市管理精細化,大幅提升了城市環境面貌。開展亂停亂放專項整治行動,對重點區域開展“定點”執法,引導市民規範停車;在主次幹道等區域新施劃停車泊位;開展共享單車專項整治行動等。培養羣衆文明交通意識,258名志願者長期在34個重點路口開展文明勸導活動,以城區主要道路等場所周邊亂點爲重點,圍繞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紅燈、逆行,機動車亂停亂放、不禮讓斑馬線等重點工作開展集中整治,推動電動自行車上牌全覆蓋,在全社會樹立文明出行的安全理念。

2022年全市完成改造老舊小區38個,惠及羣衆4.7萬人,90%小區實現物業覆蓋,獲評全國“加強物業管理,共建美好家園”試點城市。投入1600餘萬元,19個市場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經營秩序得到提升。推動市科技館等多個場館,向羣衆免費開放;指導建設淇河書屋46座;實現136個社區的家長學校、未成年

人活動中心全覆蓋;高標準打造淇濱區、山城區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44個、實踐站963個,覆蓋率100%。將“一刻鐘生活圈”建設作爲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總抓手,在中心城區建成了113個試點社區、覆蓋率100%,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全省唯一,真正“圈”起百姓幸福生活、“圈”出民生幸福答卷。

提氣質領風尚文明氣息更濃郁

文明行爲是城市文明的縮影,更是城市形象的名片,羣衆就是這張名片上的主角,共同演繹着這座城市的氣質。

市創文辦運用運營商平臺,每週進行文明行爲宣傳,覆蓋人羣達132萬餘人次;設計製作6個系列動漫宣傳鏈接、鶴壁市民文明手冊宣傳摺頁、千餘幅公益廣告、2個版本的文明市民“十要十不要”MV,拍攝《一醉越千年》公益廣告榮獲全省一等獎。積極參加全國公益廣告大賽活動,榮獲2021年“文明城市推薦獎”、2022年最佳組織獎(黨政機構組)。創新實施問卷調查“十個一”措施。“善作善城、富美鶴壁”的城市創建主題標識實現全域覆蓋,建成10個“善行”遊園,善文化逐漸深入人心,“青言青語理響山城”宣講團被中宣部評爲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建設櫻花文化街區等文化街區9個,建設戲曲小巷等特色文化小巷32條,建設戲曲遊園、積善園等文化遊園47個,極大滿足了羣衆精神文化需求。

以榜樣之力帶動全民參與。2022年評選鶴壁好人33名,4人入選河南好人榜、2人入選中國好人榜,表彰市級道德模範10名,評選市級家風家教基地10個,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好人宣傳矩陣,好人品牌日益響亮。率先發布《道德模範禮遇幫扶實施辦法(暫行)》《關愛禮遇文明家庭十二條措施》,掀起學習、宣傳、爭當、禮遇身邊好人的熱潮。

文明是永不褪色的城市符號,創建文明城市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我市將繼續堅持創建爲民宗旨,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堅持全域創建、全面創建、全民創建,持續深化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新局、譜新篇。

同心共築“幸福城”

臨江市全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2023年3月22日)

大地復甦,初春的暖陽爲小城臨江增添了一抹抹絢麗的色彩。改造後的樓宇小區功能齊備,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廣場公園裏到處是歡歌笑語,市民怡然自得、好不愜意一項項惠民利民之舉讓“幸福感”在這座小城處處流淌。

感受臨江,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司機與行人相互點頭致意;各個街路巷口,志願者身穿“紅馬甲”引導市民文明出行;餐廳裏,文明用餐、“光盤行動”成爲用餐禮儀在生活的“煙火氣”中,折射出臨江的文明底色。

一張張人民羣衆的“幸福清單”,就是文明城市創建的“責任清單”。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臨江市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以人爲本,合力繪就創建“新畫卷”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場攻堅戰,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爲功。只有全力以赴把各項工作往實裏做、往深裏做、往老百姓的心裏做,將文明理念和文明習慣融入城市肌理,才能真正提升臨江這座城市的幸福指數和文明內涵。

創建不是喊口號,需要擼起袖子埋頭苦幹。臨江市委、市政府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爲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在臨江市客運站門前,人行道上乾淨整潔,附近居民、退休老教師李福英說起身邊的變化可謂是讚不絕口,“現在咱的生活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特別是客運站這以前有個小報刊亭,只留着一條能一個人過去的小道。現在把亭子搬走了,這條路是又寬敞又整潔,可以大大方方的走了。”

2022年,臨江市按照“六域”黨建引領“三城”創建的方案,結合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目標任務要求,拆除違章建築、改造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小街小巷、設置公共停車位、維修坑窪路面。

不漏掉每一條小街小巷,直視每一個短板問題,把羣衆身邊的小事瑣事,牽掛在心、落實落好。

“你看改造後的小區多敞亮,大家都感到舒心又滿意!”日前,在臨江市文明小區,居民李大爺向記者介紹小區改造後的情況。之前小區因建設時間長、環境髒亂差現象凸顯。實施改造升級後,小區樓棟整潔了,道路平坦了,垃圾

不見了,路燈更亮了,車輛停放有序,健身器材配備齊全小區“舊貌”換了“新顏”。

羣衆身邊的堵點一點點疏通、難點一項項解決、環境一步步提升。身邊的變化激發市民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爲全面提升市民綜合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和羣衆生活質量增添新動力、注入新活力。

在繪就文明“新畫卷”的征程中,每一個市民都拿起手中的畫筆,爭當最好“畫師”。

二、爲民惠民,城市環境日益改善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街道保持靚麗整潔、戶外景觀小品隨處可見、交通出行更加安全通暢、社區更加文明和諧創城幾年來的點點滴滴變化,逐步匯聚成臨江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最美“底色”。

人以城爲家,城以人爲本。創建文明城市,賦予人們越來越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道路交通方面——在市區周邊公路、隧道佈設108個高清攝像頭,實現對易發生山體坍塌、落石等危險路段實時監控和報警提示。對13條主次幹道兩側路段綠化帶進行了更新和補植,完成修補人行道2000平方米,市區街路瀝青路面修補1900平方米。

專項提升方面——採取集中整治與常態管理相結合的方法,清理“牛皮癬”小廣告1萬多條,規範治理流動商販3000多人次,規範戶外燒烤攤點12處,完成拆違178處。開展道路交通整治行動,漆劃交通標線2010平方米,增加停車泊位70個、交通指示牌11塊、人行紅綠燈5處。

開展“三小行業”衛生專項整治活動,出動人員1024人次,檢查公共場所256戶次,下達監督意見書138份,簽訂信用體系承諾書168份。

全民健康方面——先後建設完成全民健身中心、江心島公園小運動場和健康主題步道,完成城市“15分鐘健身圈”提升打造,培育打造全市晨晚練點40個。市內全民建設單位總數115個、場地總數244塊、體育場地總面積28.71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64平方米。

民之所向,政之所行。把實事辦到羣衆心坎上,快速解決好羣衆煩心事,真正做到民呼我應馬上就辦,市民真切感受到創建文明城市帶來的實惠。

三、共建共享,培育崇德向善新風尚

以“心”換“新”,贏得民心。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路上,臨江市積極

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文明融入城市肌理,讓城市綻放文明風采。行走在臨江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公益

廣告,從城市到鄉村、從部門到行業,文明新風撲面而來,讓人時時能夠體味到人文關懷,事事感覺到方便有序,處處感受到踏實溫暖。

“大爺大娘,今天的菜飯還滿意嗎?”在建國街道“家之味”公益餐廳裏,志願者們一邊爲前來就餐的老人服務,一邊詢問的他們用餐感受。

“您好,從客運站出門後,對面就是公共汽車站點。”在客運站內,志願者們耐心細緻地回答旅客的問題。

在臨江各公園、廣場、醫院、馬路上,隨處可見頭戴紅帽,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身影。

“志願紅”已成爲臨江最美的風景線。志願服務,在這裏蔚然成風。志願服務讓臨江這座城市充滿了溫度,“最美人物”讓普通市民有了更高的道德追求。

在臨江,人人爭做“好人”早已刻在人們的精神追求裏。時間回到2012年6月30日上午9時許,因連降大雨引發花山鎮五人把村地段山體滑坡,夾雜着巨石和樹木的泥石流滾落到鐵路上。此刻,一列通往臨江方向的客運火車呼嘯駛來。危急關頭,聯繫微信rcjubi9,臨江市花山鎮五人把村村民蔡景英、陸紅、張娜等3人不顧個人安危,勇攔火車,保護了乘客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事後,三人又多次婉拒獎金,網友們親切稱呼她們三人爲“最美農婦”。她們的故事早已刻在臨江人民心中,“最美精神”已經滲透到人民羣衆的日常生活當中。

幾年來,臨江市涌現出吉林省新時代好少年4人,2人榮獲吉林好人稱號,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1戶家庭被評爲全國文明家庭。

市民文明素質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一個個普通市民帶來的文明之風、樹立的道德標杆,照亮這座文明之城。

“各位父老鄉親,我是咱們的‘百姓名嘴’宣講團成員,今天過來和大家拉拉家常,聊聊剛剛勝利閉幕的二十大精神。”一條橫幅、幾個小板凳,一場接地氣、吸引力十足的理論宣講活動就開始了。

臨江市組建了8支特色宣講團,廣泛開展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等“七講七進”宣講活動,用文化力量滋養市民的文明素質。同時制定印發年度《臨江市文明村鎮創建計劃》,規範出臺《臨江市文明村鎮創建測評體系》,在全市推進凝練固化具有歷史脈運、時代特徵的《村規民約》。各村

成立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協會。倡導綠色祭掃,厚養薄葬,喜事簡辦等活動,幫助羣衆改變陳規陋習,形成良好的村風民俗。

今日的臨江,文明已成爲這座城市最具形象的“城市名牌”,是讓城市變得更加美好的澎湃動力。一幅崇德向善、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新畫卷正徐徐鋪展。

文明,讓城市更美好

磴口縣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3月29日)

你若喜歡一個人,多半是因爲他的內蘊、智慧、修養吸引你。

你若喜歡一個物品,多半是因爲它特有的功能讓你用的順手遂心。

那麼,你若喜歡一個城市呢?我想多半的原因是因爲它的宜居和內涵吧地處黃河岸邊大美磴口,面積雖小,但它的宜居和內涵令人留戀。

爲構建生態宜居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指數,磴口縣以第六屆自治區文明城市創建爲契機,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線,全縣上下部門聯動,同心協力,掀起了一場幹羣攜手、人人蔘與的文明創建熱潮,詩一般的意境、畫一樣的美景正在磴口孕育而生。

一、上下聯動下好“創城棋”

磴口縣委、政府從健全完善創城工作體制機制入手,成立了由縣委書記擔任總指揮、縣長擔任第一副總指揮、縣委副書記擔任常務副總指揮的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指揮部,主要領導以上率下,發揮“頭雁效應”作用。同時設立由縣級領導任組長的8個專項工作組,實施指揮部→創城辦→推進組→督查組→指揮部組織機構閉環模式。定期以推進會、調度會、組長辦公會“3會”,問題單、整改單、督辦單“3單”及提醒談話、集中提醒談話和電話提醒談話“3督”“3談”等聯動模式,推動創城工作順利開展。

三年創城工作中,磴口縣委政府高標準制定出臺了《磴口縣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實施方案》《磴口縣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整改提升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自治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態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全縣及各部門、各行業先後召開文明城市工作動員會、攻堅會、推進會、座談會等100餘次,明確任務、強化措施、傳導壓力。縣處級領導主動扛起“包片管線”責任,對創城工作實行“每日一督查一通報”“每週一小評”“每月一測評”“每季一考評”,要求各級各部門“一把手”親自抓,層層部署、對標對錶,精準發力補齊創城工作短板,並且廣泛宣傳、全面動員,營造“人人蔘與人人共享”文明城市成果的濃厚氛圍。

二、提檔升級繪就新底色

北方的春天雖然來得有些晚,但乾淨整潔的街道、規範有序的交通秩序、

互敬互愛的生活場景卻比春天還要讓人感到溫暖。

城市綠化是展現城市形象的一張靚麗名片。爲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讓城市既有顏值又有溫情,磴口縣委政府緊緊圍繞“人在花中、樓在綠中、城在景中”的黃河生態園林式旅遊城市這一目標在城市硬件設施建設上持續發力,全面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優化城市治理,積極打造宜居綠色城市。

磴口縣園林綠化服務中心結合不同季節綠化特點,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組織園林工人搶抓時機開展苗木補植、修剪整形、及時跟進養護,根據觀賞角度和植物搭配形狀等不同特點,精心設計規劃景觀綠化,對城區綠化景觀進行升級改造。2021年—2023年,共完成主街道兩側綠化更新改造工程7.6公里,8條街道兩側植樹綠化40596株,新增街道兩側花草綠地15029平方米。目前,園林綠化面積達到387.64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66平方米/人,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36.2%。以城鎮中心爲半徑3公里範圍內全部實現園藝式綠化,形成15分鐘徒步休閒圈。

三、文明新風浸潤好環境

“自行車、油桶、輪胎”你看到的是磴口縣補隆淖鎮創意垃圾桶。村民們將廢舊物品包裝改造重新利用,做成了創意十足、形態各異的垃圾桶。這些垃圾桶不僅創意獨特、外形美觀,而且都按照垃圾分類的要求,設有垃圾分類標誌。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磴口縣委政府以提升民生福祉、瞄準羣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持續發力,全面開展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程。持續推進城市揚塵整治和工業廢氣污染治理工作,先後實施棚戶區改造、平房區改造、老舊小區建築節能改造、巷道硬化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完成回遷安置824戶,鋪設各類管網142公里,硬化居民巷道27萬平方米,“旱改水”公廁91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新建小型污水處理站3個,改造水衝式廁所5292戶,農村牧區廁所改造率達到90.3%。

同時,以全域無垃圾治理及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爲抓手,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執法局、交管大隊整合執法資源和執法力量,採取“城管+交警”的治理模式,在城區路段集中開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整治提升活動,引導廣大羣衆“停車入位”,養成良好停車習慣,共規範亂停放非機動車輛35000餘輛,清理亂堆亂放、亂貼亂掛等23000餘處,清理、規範破損牌匾、條幅2700餘個(條),清理、清洗“牛皮癬”小廣告34000餘處,清理規範沿街叫賣的流動商販4200多

個次。組建督查專班,對小區環境衛生、樓道衛生、消防通道、殭屍車、飛線等普遍問題進行拉網式排查治理,建立問題臺賬,逐項完成整改,城鄉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城市品位持續提升。

四、美德善舉齊樹新風尚

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手一起抓。在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羣衆物質文明生活的同時,磴口縣委政府堅持將羣衆文明素質作爲文明城市建設的核心,齊抓共管。深入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全家行”等主題活動,打造“德潤磴口·好人之城”道德模範評選等特色品牌,形成社會新風尚。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全域內持續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觀”“我的中國夢”等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六大創建工作,深入推進公民道德提升“十大行動”,常態化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文明家庭、優秀志願者等先進典型和最美人物選樹推薦活動,用榜樣的力量帶動激勵廣大幹部羣衆見賢思齊、奮發有爲。

在不斷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磴口縣涌現出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谷瑞剛、全國學雷鋒標兵鄭家清、中國好人郝耀忠、全區道德模範郭翠梅、全區文明家庭吳江豔等典型人物,他們的先進事蹟溫暖和感染着身邊的每個人。截至目前,磴口縣創建成全國文明村鎮1個,全國文明單位1個,自治區文明村鎮、單位、社區、校園、家庭37個。今年,磴口縣成功創建“自治區第六屆文明城市”。

五、志願攜手共創文明城

創建文明城市,檢驗的不僅是外在的市容市貌,更是內在的“裏子”。磴口縣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組建了黨員志願服務、理論政策宣講、環境衛生等“我幫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202支。

全縣各單位、各社會團體深入社區、小區開展“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爲居民講解創城知識、開展文明禮讓和愛國衛生運動。在城區街道、小區、廣場,隨處可見身着紅馬甲,拿着清掃工具的幹部職工志願者,他們忙着清理垃圾,清除“牛皮癬”小廣告,擺放電動車據統計,全縣各部門各單位3000多名志願者走進小區,開展文明創建宣傳、文明勸導實踐、理論政策宣講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500場次,志願者參與8000餘人,受益羣衆達90000多人。

全縣各單位通過進網格、進樓棟、進居民家開展入戶問卷調查和宣傳活動,發放創城宣傳資料共計2萬多份,填寫調查問卷1萬餘份,瞭解廣大居民對當前創建工作的評價、態度、感受和願望,把入戶調查工作融入到羣衆工作中去,積極爲羣衆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居民羣衆滿意度達98%。

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點亮羣衆多彩生活,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金秋文化藝術周、“喜迎二十大歡樂慶國慶”巴彥淖爾磴口縣《歌唱祖國快閃活動》、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200多場次,深入農村牧區、景區軍營等開展文藝演出240餘次,豐富了羣衆精神生活,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宣傳發動共奏和諧曲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更離不開市民的大力支持。

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磴口縣始終把營造濃厚社會輿論氛圍貫穿創建工作全過程,爲提升居民羣衆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營造濃厚的“創城”氛圍,磴口縣積極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宣傳,各包聯單位深入社區講解全區文明城區創建的積極意義與精神內涵、在轄區宣傳欄張貼海報、懸掛橫幅,號召廣大羣衆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同時,製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健康有你有我”關愛未成年人等宣傳爲主題,利用城區368個廣播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四級微信矩陣廣泛宣傳《攜手共創自治區文明城市致全體居民的一封信》。利用沿街商鋪LED電子屏不間斷滾動播放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標語46000多條次。磴口縣委宣傳部、文明辦、創城辦聯合策劃製作印發創建文明城市簡報、專報100餘期、創城宣傳海報80000多張。目前,已編髮創城公益宣傳400餘期和創城知識問答138期。充分發揮“互聯網+”、移動端平臺優勢,在官方媒體平臺開設“創建文明城市進行時”“我爲創城建言”等專欄和“我爲創城建言”“我爲磴口發展獻計策”活動,設立“文明聚焦”“文明磴口我先行”等欄目,全民監督的渠道愈發通暢。全面提升居民羣衆參與創城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構建“人人蔘與、人人治理、人人共享”的創城工作氛圍。

創建文明城市只有“進行曲”,沒有“終止符”。在新時代新徵程上,磴口縣將繼續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人心,讓文明之花長久盛放,成爲磴口高質量發展畫卷新底色。

文明,永不停歇的追求

雲州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常態長效管理工作綜述

(2023年3月28日)

漫步雲州區街頭,道路乾淨整潔,老舊小區改造一新,交通秩序井然有序,黨員志願者隨處可見,文明風尚正激發雲州區無限活力。自我市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以來,雲州區吹響了向全國文明城市進軍的號角,“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探索全民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管理的新路徑。

一、高位推動凝聚文明城市創建合力

“針對鄉村、企業垃圾清運問題要拿出具體專項整治方案,完善提升管理水平,對隨意傾倒垃圾的企業、商戶要按照《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依法依規處罰。”日前,在雲州區於家寨到烏龍峽環湖公路沿路,區委書記寧文鑫就創城統領城鄉環境整治工作實地調研,圍繞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與現場負責人進行深入細緻的溝通交流。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千頭萬緒。爲此,雲州區成立了以區委書記任組長,區委副書記、區長任第一副組長的雲州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各項創建工作。雲州區創城工作領導小組按照“一週一碰頭、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講評、半年一小結、年終大總結”的機制,調度、協調、推進有關重點、難點工作。

雲州區四套班子領導全都參與創城工作,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好示範引領和表率。建立領導幹部“分片示範、聯點共建”機制,壓實責任,凝聚合力抓創建,實行區領導牽頭,各單位、鄉鎮聯點共建、分片示範的方法,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全區上下齊心協力、共創文明城的良好格局。

二、市民齊心協力繪就文明新畫卷

城市之美,美在文明。文明城市創建,離不開市民的踊躍參與。當文明成爲廣大市民的共識和自覺行動,一座城市才真正擁有文明底色。

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雲州區注重發揮“四類羣體”作用,引導黨員、志願者、羣衆、未成年人4類羣體主動參與創城,真正做到創城爲民、創城利民、

創城惠民。雲州區制定了《雲州區文明手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和促進文明行爲,提升巿民文明素質和全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促進

市民文明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連日來,雲州區吉祥里社區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小喇叭”廣播活動,“爭做文明行爲的踐行者,讓我們從小事做起,不說粗話髒話。”一條條創建文明城市的公益宣傳信息通過一個個小喇叭,響徹在各個小區、街頭巷尾。

去年7月初,吉祥里社區發起“小喇叭”廣播員志願招募活動,國小生們在家長的帶領下踊躍報名,個個爭當“小喇叭”志願者,樂做文明宣傳員。從機關到社區、從幹部到羣衆、從城市到鄉村,人人蔘與創建,個個奮勇爭先,凝聚了全民創建文明城市的磅礴力量。雲州區逐步探索建立起了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管理機制,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創城格局,奏響了和諧的創城樂章。

三、聚焦民生打造和諧宜居雲州區

小小廁所,一頭連着民生,一頭連着社會文明。廁所不僅是基本的民生問題,還是重要的文明窗口。

“只看外觀,根本想不到這裏居然是公廁。”今年3月初,從北京來大同火山羣國家地質公園遊玩的外地遊客趙敏,看到西坪鎮臨街公廁時,反覆確認,才相信這確實是一座公廁。

文明城市創建如何真正惠及民生,切實提高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是文明城市創建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雲州區以創建文明城市爲契機,集中有限資金精準聚焦民生“微實事”,以問題爲導向,補短板強弱項,圍繞市容環境、交通秩序、農貿市場、城市“斷頭路”、園林增綠等市民關注的熱點,常態化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改善中心城市發展環境。

去年,雲州區建成區完成了三條道路及管網改造項目;完成了三條道路建設項目;完成水頭風貌區整治項目;新建了便民市場,建成商鋪1356平米,優化了永業便民市場佈局,新建彩鋼商鋪60間1200平方米;新建停車場2處停車位155個;新建五座水衝式公廁,建築面積320平方米。今年,計劃投資1800萬元,年內完成12個老舊小區院落整治及二次管網改造。此外,計劃年內實現西坪建成區無公共旱廁,背街小巷無土路。

這些看得見、摸得着的舉措生動體現了創城爲民的理念,猶如一份份溫暖人心的“民生大禮包”,共同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文明城市創建,已經成爲雲州區百姓邁向美好生活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

文明無止境,創建不停歇。雲州區將以鍥而不捨的精神繼續奔跑,秉持創

城爲民、惠民、利民、靠民的理念,堅持全域創建、全面創建、全民創建,黨政領導齊上陣,軟件硬件一起抓,補短板、強弱項、出特色、創品牌,努力將雲州區建設成爲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文明風尚潤人心

衡水高新區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2023年5月3日)

核心提示: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是城市實力和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作爲我市的產業創新高地,衡水高新區舉全區之力、集全區之智,補短板、強弱項、治頑疾、建機制、惠民生,努力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洪流中,求索與其相匹配的精神高度,讓文明之風持續浸潤民衆心靈,讓每一位居民都感受到了創城帶來的巨大變化。

春日的衡水高新區,天藍路淨,花香怡人。行走其間,富有中華傳統美德、文明城市創建等元素的公益廣告、城市景觀小品隨處可見;大街小巷,人車各行其道,交通秩序井然;城區社區,環境整潔優美,處處顯露文明。

這樣的生機與活力,源於衡水高新區持之以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出的不懈努力。

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衡水高新區管委會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爲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和補齊城市短板、提高羣衆生活質量的現實需要,從細微處着眼,抓重點、破難點,聚焦關鍵精準發力,不斷推動創建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在這場創城攻堅戰中,衡水高新區不斷加強組織領導、督查問效、示範引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創建任務:領導加大調研頻次,現場辦公、督導調研,及時指出問題,精準整改;各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對照責任清單和督辦事項,確保負責創建任務高效落地落實;針對發現問題,衡水高新區創城辦對部門下發督辦卡,對分包區領導發放提示函。

截至目前,衡水高新區創城辦共計下發督辦卡200餘份,督導整改問題700餘個,發放提示函50餘份。一次次緊盯死守,一份份“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推動着衡水高新區創城工作大步向前。

二、瞄準羣衆需求下足“繡花功夫”

羣衆的需求在哪裏,文明城市創建的目標就在哪裏。

衡水高新區堅持從解決羣衆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堅持創建爲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不斷提升標準,用力補齊短板,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向縱深

開展。去年以來,衡水高新區圍繞道路、供水、排水、消防、監控、照明、道閘、綠化等方面重點改造了幾十個老舊小區,並通過深入挖掘文化底蘊,融入道德、文化、黨建等元素,實現了老舊小區“住用安全、設施完善、功能齊備、出行方便、環境整潔”的目標。

“一樓儲藏間門、車庫門、單元門全都粉刷了,30多棟樓每個單元都從大花臉變成了大白牆;雜亂的綠化帶,調整了種植位置,既保留了綠意,又在兩邊增設了大量車位;堪比‘蜘蛛網’的‘飛線’也全部規整了……”創城帶來的點滴變化,都記在寶雲溫泉花園小區居民的口中、心中。

截至目前,衡水高新區老舊小區共硬化路面10000餘平方米,粉刷牆面10萬餘平方米,施劃停車位1000餘個,集中清理樓道650餘個,清理小廣告5100餘處,拆除私搭亂建30餘處,清運垃圾1000餘立方米,並在62個老舊小區新增公益宣傳牌310塊。此外,他們已完成五院家屬院、市民政局家屬院等8個老舊小區弱電“飛線”和騰達小區、土地局家屬院等4個老舊小區強電“飛線”整治工作,怡水家園、富力公寓等10個老舊小區配備了微型消防站,東安小區、陽光花城小區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一樁樁、一件件民生實事的妥善解決,讓每一位居民真正感受到了創城帶來的巨大變化。

三、城區品質提檔升級文明風尚浸潤人心

推動城市品質提升、容貌提級,事關發展大局和民心民意。衡水高新區在全力鞏固創城成果的基礎上,持續吹響創城攻堅戰“衝鋒號”,開展市容市貌大整治,對背街小巷全面整治、市政設施完善提升、城市頑疾逐一攻克,一連串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舉措紮紮實實、成效顯著。

“破損路面平整了,停車位增加了,佔道經營的不見了。住在衡水高新區,越來越舒心!”細數身邊的變化,城區羣衆看在眼裏、美在心裏。截至目前,轄區內勝利路、永興路、新華路、寶雲大街、隆興路、順平街等道路便道修繕60000餘平方米;主次幹道公共區域施劃停車位400多個;啓動“嚴管模式”,有序引導夜間佔道經營流動商販進入市場經營50餘人次,規範餐飲業商戶文明有序經營18處次。

文明城市創建讓文明之光照亮城市,也讓文明風尚浸潤人心。

“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鄰里和睦,守望相助”“關愛未成年人,就是關注我們的未來”在衡水高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益廣告

成爲市民隨處可見、時時可見的文明風景,創建內容和文明規範融入生活,也深入人心。

爲了讓市民對創城有全面認識和內心認同,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加入創建洪流中,衡水高新區融媒體中心對創城工作實現全媒體傳播、全進程追蹤、全方位展示、全時效互動,每天“有版面、有報道、有聲音”。截至目前,共發佈相關稿件180餘篇,總瀏覽量達16萬餘人次。

隨着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衡水高新區100多支志願服務隊覆蓋城鄉,志願者隊伍不斷壯大,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服務品牌不斷涌現。“小手拉大手、創城齊步走”“走千樓進萬家、共創文明城市”等系列宣傳實踐活動成爲轄區居民瞭解創城、支持創城、參與創城的有效載體。

文明花開香滿園,同心掬得滿庭芳。

一項項實打實的舉措,一處處看得見的變化,共同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不斷增強着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幸福接力”中,衡水高新區將一如既往加大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力度,着力增進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讓城市因文明更美麗,讓生活因文明更美好。

文明風尚潤人心

衡水高新區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2023年5月3日)

核心提示: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是城市實力和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作爲我市的產業創新高地,衡水高新區舉全區之力、集全區之智,補短板、強弱項、治頑疾、建機制、惠民生,努力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洪流中,求索與其相匹配的精神高度,讓文明之風持續浸潤民衆心靈,讓每一位居民都感受到了創城帶來的巨大變化。

春日的衡水高新區,天藍路淨,花香怡人。行走其間,富有中華傳統美德、文明城市創建等元素的公益廣告、城市景觀小品隨處可見;大街小巷,人車各行其道,交通秩序井然;城區社區,環境整潔優美,處處顯露文明。

這樣的生機與活力,源於衡水高新區持之以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出的不懈努力。

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衡水高新區管委會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爲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和補齊城市短板、提高羣衆生活質量的現實需要,從細微處着眼,抓重點、破難點,聚焦關鍵精準發力,不斷推動創建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在這場創城攻堅戰中,衡水高新區不斷加強組織領導、督查問效、示範引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創建任務:領導加大調研頻次,現場辦公、督導調研,及時指出問題,精準整改;各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對照責任清單和督辦事項,確保負責創建任務高效落地落實;針對發現問題,衡水高新區創城辦對部門下發督辦卡,對分包區領導發放提示函截至目前,衡水高新區創城辦共計下發督辦卡200餘份,督導整改問題700餘個,發放提示函50餘份。一次次緊盯死守,一份份“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推動着衡水高新區創城工作大步向前。

二、瞄準羣衆需求下足“繡花功夫”

羣衆的需求在哪裏,文明城市創建的目標就在哪裏。

衡水高新區堅持從解決羣衆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堅持創建爲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不斷提升標準,用力補齊短板,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向縱深開展。去年以來,衡水高新區圍繞道路、供水、排水、消防、監控、照明、道

閘、綠化等方面重點改造了幾十個老舊小區,並通過深入挖掘文化底蘊,融入道德、文化、黨建等元素,實現了老舊小區“住用安全、設施完善、功能齊備、出行方便、環境整潔”的目標。

“一樓儲藏間門、車庫門、單元門全都粉刷了,30多棟樓每個單元都從大花臉變成了大白牆;雜亂的綠化帶,調整了種植位置,既保留了綠意,又在兩邊增設了大量車位;堪比‘蜘蛛網’的‘飛線’也全部規整了 ”創城帶來的點滴變化,都記在寶雲溫泉花園小區居民的口中、心中。截至目前,衡水高新區老舊小區共硬化路面10000餘平方米,粉刷牆面10萬餘平方米,施劃停車位1000餘個,集中清理樓道650餘個,清理小廣告5100餘處,拆除私搭亂建30餘處,清運垃圾1000餘立方米,並在62個老舊小區新增公益宣傳牌310塊。此外,他們已完成五院家屬院、市民政局家屬院等8個老舊小區弱電“飛線”和騰達小區、土地局家屬院等4個老舊小區強電“飛線”整治工作,怡水家園、富力公寓等10個老舊小區配備了微型消防站,東安小區、陽光花城小區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一樁樁、一件件民生實事的妥善解決,讓每一位居民真正感受到了創城帶來的巨大變化……

三、城區品質提檔升級文明風尚浸潤人心

推動城市品質提升、容貌提級,事關發展大局和民心民意。衡水高新區在全力鞏固創城成果的基礎上,持續吹響創城攻堅戰“衝鋒號”,開展市容市貌大整治,對背街小巷全面整治、市政設施完善提升、城市頑疾逐一攻克,一連串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舉措紮紮實實、成效顯著。

“破損路面平整了,停車位增加了,佔道經營的不見了。住在衡水高新區,越來越舒心!”細數身邊的變化,城區羣衆看在眼裏、美在心裏。截至目前,轄區內勝利路、永興路、新華路、寶雲大街、隆興路、順平街等道路便道修繕60000餘平方米;主次幹道公共區域施劃停車位400多個;啓動“嚴管模式”,有序引導夜間佔道經營流動商販進入市場經營50餘人次,規範餐飲業商戶文明有序經營18處次。

文明城市創建讓文明之光照亮城市,也讓文明風尚浸潤人心。

“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鄰里和睦,守望相助”“關愛未成年人,就是關注我們的未來”在衡水高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益廣告成爲市民隨處可見、時時可見的文明風景,創建內容和文明規範融入生活,也深入人心。

爲了讓市民對創城有全面認識和內心認同,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加入創建洪流中,衡水高新區融媒體中心對創城工作實現全媒體傳播、全進程追蹤、全方位展示、全時效互動,每天“有版面、有報道、有聲音”。截至目前,共發佈相關稿件180餘篇,總瀏覽量達16萬餘人次。

隨着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衡水高新區100多支志願服務隊覆蓋城鄉,志願者隊伍不斷壯大,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服務品牌不斷涌現。“小手拉大手、創城齊步走”“走千樓進萬家、共創文明城市”等系列宣傳實踐活動成爲轄區居民瞭解創城、支持創城、參與創城的有效載體。

文明花開香滿園,同心掬得滿庭芳。

一項項實打實的舉措,一處處看得見的變化,共同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不斷增強着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幸福接力”中,衡水高新區將一如既往加大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力度,着力增進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讓城市因文明更美麗,讓生活因文明更美好。

文明花開滿城芳城市美好向未來

銅仁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綜述

(2023年4月11日)

斑馬線前,汽車禮讓行人井然有序;餐館裏,“光盤”行動成爲新風尚;全市數萬“小紅帽”“紅馬甲”用言行播撒文明種子春日裏的銅仁,文明之花處處綻放,美入眼簾,潤人心田。文明,城市進步的標誌;文明,城市發展的靈魂。近年來,銅仁全市上下羣策羣力、擔當實幹,凝聚合力,扛起人民期盼的擔子,補齊短板,打牢民生幸福的裏子,奮力勇奪文明“標杆”、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文明之美正在以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改變着銅仁,賦予了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一、全民參與文明創建

4月4日,一段雨中扶起垃圾箱的視頻刷爆了銅仁人的朋友圈。網友點讚道:“你們被淋成落湯雞的樣子很狼狽,但你們扶起垃圾箱的模樣漂亮極了!”“小女孩能停下腳步,做這個正能量的舉動,太難得了。”

4月3日18時21分,銅仁正下着大雨,時值學校放學時間,兩位同學在回家路上,行至農校路段時發現道路積水嚴重,便用手撥開樹葉等雜物,疏通下水口,方便行人通行。過程中發現垃圾箱快被大風吹到了馬路中間,便又立刻一起將垃圾桶扶正,並挪到路邊。

細微之事彰顯文明之風。狂風暴雨突然來襲,讓很多人猝不及防,然而她們的出現,讓一切變得美好起來。

在銅仁市第二十二國小附近,每到上放學時間,總能看到這樣一支隊伍,他們身穿交通黃馬甲,手舉小紅旗,護送學生安全通過馬路,他們就是由該校學生家長自發組織的“愛心護學”隊伍。上放學時間,愛心家長們準時出現在了學校大門口的馬路上,他們站在斑馬線的兩邊,提醒過往車輛減速慢行,引導學生有序過馬路。

據瞭解,爲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持續走深走實,引導市民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今年以來,銅仁市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願服務。如今,在銅仁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身穿“紅馬甲”、手持“小紅旗”的文明交通志願者,他們正以實際行動傳遞文明、傳播溫暖。

二、建設美麗宜居家園

文明創建,聚焦羣衆關注關切,聚焦城市管理難點,聚焦社會普遍期盼。去年,銅仁全面啓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重點圍繞各類市場、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空中纜線、鎮村創建等創建薄弱環節,開展專項整治,有力助推文明城市創建。

流動攤販、佔道經營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頑疾”,不僅破壞城市美觀和環境衛生,也嚴重影響道路通暢和市民出行。

日前,碧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河西街道聯合開展夜市攤點整治推進會,對轄區夜市攤點及沿街餐飲店開展“拉網式”巡查整治。行動中,檢查組分組分片對轄區內文筆峯美食城、名城世家美食城等夜市攤點及沿街餐飲店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檢查。工作人員採取宣傳教育和行政執法相結合的方式,耐心細緻地向店主宣傳政策法規,督促經營人員自覺依法依規經營;對拒不配合的經營者依法進行告知,責令限期整改,並輔以相應的行政處罰。

同時,碧江區河西街道創文指揮部、城管中隊、道安等多個部門聯合行動,對金灘片區流動商販和沿街門店佔道經營開展專項整治。

空中“蜘蛛網”,看似不起眼的民生小事,卻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全市上下各級政府進行認真梳理,全面排查,分類施策,集中整治,清理廢棄架空的線纜和線杆,認真梳理捆紮散亂“飛線”,做到能下地的儘量下地,能入管的儘量入管,能貼牆的儘量貼牆,老化損毀破舊線路及設施及時更換,確保了“飛線”整治工作高效推進。

“以前路上一擡頭看到的就是‘蜘蛛網’一樣的‘飛線’,現在好了,整治後看起來特別清爽,生活環境整潔多了。”市民馮春紅說。

一次次整治,一次次清理,銅仁城市形象日益提升,民生溫度日益彰顯,也給老百姓增添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三、文明新風浸潤美麗鄉村

寓教於樂的文化牆,引導羣衆崇尚文明;鮮活生動的文明實踐,引領羣衆崇德向善;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倡導羣衆除陋習、樹新風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化鄉風文明建設,用文明爲鄉村“鑄魂”,用新風“點亮”鄉村。

近年來,我市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從“髒亂差”到“高顏值”,這樣的鄉村變化,在銅仁處處可見。

要“顏值”,更要有“內涵”。在碧江區開發區城南新村小區,來自銅仁學院的志願者們正全神貫注地手繪文化牆畫,進一步提升小區的“顏值”,爲

城市文明增添了鮮明的“底色”。

走進碧江區錦江街道南門社區三八糧店巷道,原本亂貼亂畫的髒舊矮牆變身趣味橫生的文化牆,近百米的巷道牆面上手繪着極具碧江特色的老建築、老景點,充滿了老城情懷和記憶,巷道兩側面貌煥然一新,環境整潔有序。

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相繼舉辦“移風易俗新婚新辦”道德講堂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傳達了崇尚節儉、推動移風易俗、養成文明新風尚的重要性,深受羣衆歡迎。

四、全域創建全面推進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總是春,文明創建是全域的創建。碧江區正光街道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思南思塘街道整治空中“飛線”、沿河千人行動向不文明行爲說“不”、德江簽訂門前三包責任狀1.77萬餘份在全域創建的號角下,全市文明程度正被不斷刷新。

文明創建也是全面的創建。目前,全市正圍繞全面改善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建立長效常態的創建工作機制。

據統計,自2022年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啓動至今年

第1季度完,全市收運處置生活垃圾15.8萬噸,糾正違章停車5200輛,拆除各類違規廣告牌26000餘處,規範門前三包813家,清理流動攤販11831起,改造公園綠地面積18.44公頃,督促指導污水亂排放32起,修補中心城區破損路面8155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車位4366個。依託“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治理機制,發揮網格幹部在文明創建中的宣傳員、巡查員、勸導員作用,全市配備網格員17008名,配備城市社區網格員2774名。廣泛推行“志願銅仁”“青清河”“跑小青”“暖心大姐”等志願服務品牌項目,激發市民參與創建的積極性,目前全市建成3500餘支志願服務隊伍,註冊志願者63.4萬人。

文明的種子在全市400萬羣衆心中萌芽,文明的鮮花在銅仁1.8萬平方公里大地上綻放。一個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銅仁”正闊步邁向新徵程!

文明花開滿瀟湘

永州市全域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4月1日)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永州市委、市政府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大力推動全域文明創建。

2021年,永州市本級和道縣、寧遠、江華、新田創建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日前,湖南省文明委正式發文,祁陽市、東安縣、江永縣、藍山縣爲2022屆湖南省文明城市。至此,全市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全部創建爲文明城市,提前實現湖南省確定的2026年全域創建目標。文明創建春風吹拂下,瀟湘大地處處熱潮涌動,全域創建的社會氛圍已經形成。

一、高層推動高位部署

2022年2月24日,市委書記朱洪武在市委常委會會議上強調,要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爲牽引,常態化推進全域、全員、全程、全面文明創建。會上,研究部署了深入開展市民文明行爲大提升活動、精心打造“我愛永州”志願服務品牌、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建設等工作。這是永州高層推動、高位部署文明創建工作的一個剪影。

2016年,永州市成功創建爲湖南省文明城市。2019年起,永州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爲總攬,同步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全國禁毒示範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的創建工作。爲統籌推進各項創建工作,我市組建了市委書記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任第一副組長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6個指揮部,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任市創建辦主任,各項工作的分管市級領導爲指揮長,強力推進。市委、市政府出臺《永州市文明創建工作三年行動規劃(2021—2023)》,對7項創建工作作出總體安排部署。市委書記,市長和其他市級領導每月帶頭參加文明創建和志願服務活動,起到示範引領和表率作用。建立領導幹部“分片示範、聯點共建”機制,對中心城區42個社區,實行市級領導牽頭,139家市直單位聯點共建、分片示範辦法,全面負責推動包乾聯點社區的所有創建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在文明創建主戰場,各級領導親力親爲,率先垂範。2022年8月1日、8月5

日,市委書記朱洪武兩次到冷水灘區、零陵區的農貿市場及周邊背街小巷、居民小區調研督導、暗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現場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要求有關部門跟蹤督導落實;9月26日,朱洪武到冷水灘區白竹亭社區、逸雲社區參加文明勸導;11月10日,朱洪武到冷水灘區三多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針對創建工作中反映出來的突出問題,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愛林於6月6日主持會議專題調度,在6月15日中心城區城市秩序和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動員會和7月6日全市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視頻推進會上安排部署,明確“一治二通三清四化”目標和“路、燈、橋、樓、水、氣、線、房、車、貌”10個具體整治提升項目。陳愛林對重點項目多次督查調度,僅湘江東路、湘江西路建設就現場調研10多次,確保工程按質按量按期推進。

二、全域創建全面推進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總是春,文明創建是全域的創建。市本級先後開展了“十大攻堅行動”“五大提質行動”、城市秩序和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城市精細管理程度進一步提升;零陵區推行小區黨員聯繫羣衆“五單五到戶”工作機制,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步路”;江華結合“五聯繫五到戶”主題活動,持續推進“九大專項整治行動”,聚焦羣衆的急難愁盼問題;道縣建設陳樹湘黨性教育基地,以“絕對忠誠”精神打造信仰之城;東安組織編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演示操和手語操,在全縣中國小推廣 在全域創建的號角下,全市文明程度不斷刷新:2016年,永州市、藍山縣創建爲湖南省文明城市;2018年,雙牌、道縣創建爲湖南省文明城市;2021年,永州市和道縣、江華、寧遠、新田成功創建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22年,祁陽、東安、江永、藍山再次創建爲湖南省文明城市。

文明創建是全面的創建。全市圍繞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目標,全面改善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建立長效常態的創建工作機制。2015年永州成功創建爲國家衛生城市,2017年、2021年均順利通過複審;2014年永州創建爲省級園林城市,2022年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通過省住建廳初審並向國家住建部推薦;據全國地級市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我市排名得分在省內長期保持第一,其中2022年9月居全國第六,2022年在

省內率先申報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2021年永州以中部第一、全國第二的好成績被國家文旅部命名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2021年永州還被國家禁毒委員會評爲首批全國禁毒示範城市。

三、全民參與文明花開

2022年2月22日晚上,永州市區暴雪,一棵行道樹被大雪壓倒在馬路上。永州八中高三學生鄒婉婷路過,冒着風雪徒手把樹移到路邊視頻被人傳到網上後意外爆紅,經新華社、央視新聞等新媒體報道,視頻在抖音播放量達30億次,總點贊量超過1億次。

“移樹女孩”的善舉,是永州市民文明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縮影。啓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永州“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探索實踐全民參與文明創建的新路徑,近年來先後啓動立法程序出臺《永州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組織開展永州市民文明行爲大提升活動,發佈《永州市民文明行爲“十要十不要”準則》,全面創建氛圍初步形成。先後涌現出全國“時代楷模”黃超富、全國“林業英雄”餘錦柱等道德模範人物,引領全民文明風尚。永州67歲的冬泳隊員黃劍青大爺在海南海中救4人、新田6名市民搭“人梯”勇救失火樓房被困女孩、道縣籍退役軍人王健和周杰火車上57秒狂奔11節車廂急救病人、道縣8歲國小生王雨銘智救被卡牆縫幼童一件件凡人小事,讓永州“道德之鄉”名聲遠播。2017年以來,永州共涌現出湖南省道德模範4人、永州市道德模範21人、中國好人43人、湖南好人207人、永州好人84人,崇德向善蔚然成風。2023年3月22日,市委書記朱洪武邀請部分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代表來到市委會議室,面對面座談。聽取8名代表發言後,朱洪武說,要加強全市精神文明建設,選樹榜樣、宣傳榜樣、激勵榜樣,爲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永州凝聚強大正能量。

全市各縣區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在全域創建中打造志願服務品牌。冷水灘區將融媒體中心“紅網雲”平臺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匯”平臺融匯組建成一套既有後臺指揮系統又有前臺服務功能的“中央廚房”——“小蜜蜂雲”平臺,實現了平臺的有機整合;江華瑤族自治縣結合地域和民族特色着力打造“瑤都紅”志願服務品牌,先後推出“瑤都紅協·瑤家火塘”“瑤都紅青年·青年宣講團”等20多項特色志願服務項目,其中“情滿旅途·暖冬行動”春運志願服務活動累計服務旅客5萬人次,受到團省委表彰;東安打造“舜德紅”志願服務品牌,2022年以來開展各類“舜德紅”志願服務1520場次,服務羣衆5

萬人次,其中“送春聯下鄉”活動被評爲湖南省文化和旅遊“最佳志願服務項目”;藍山縣的“藍山藍”志願服務隊開展“千年鳥道”候鳥保護、藍山駐粵團工委助學等多個持續5年以上的志願服務項目,廣受媒體關注。2022年,全市註冊登記文明實踐志願隊伍4400餘支,其中法人組織1200餘個,登記註冊志願者86.8萬餘人,登記志願服務時長57萬餘小時。2018年以來評選最美文明實踐志願者180名,韋順江、田萬載等20人獲評“湖南省最美學雷鋒志願者”。

在全民創建中,永州市尊重羣衆首創精神,激發羣衆創建活力,冷水灘區通化街社區“4+”(街道社區+樓棟長+業主+後盾單位)治理模式、活龍井社區鐵路主題文創街區、零陵菸廠+老渡口“和美共享小鎮”、零陵區福壽亭社區古玩文化街區、永州經開區長豐社區“智慧便民綜合服務平臺”文明共享,亮點頻現。

東風吹暖碧瀟湘,文明花開滿庭芳。文明的種子在全市520萬羣衆心中萌芽,文明的鮮花在永州2萬平方公里大地上綻放。一個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新永州、好永州、美永州、福永州”正闊步邁向新徵程!

文明花開香滿園同心掬得滿庭芳

杭錦後旗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3月2日)

文明創建猶如春風化雨,浸潤着杭錦後旗這座厚德之城。“自治區文明城市”成爲了杭錦後旗又一張響亮的名片。

成功創建自治文明城市,杭錦後旗收穫的不僅是沉甸甸的榮譽,而是廣大市民觸手可及的實惠。城市內涵豐富了,配套設施完善了,生態環境變美了,文明意識增強了,幸福指數提升了。

一個精細化、規範化、品質化的文明城市,婉約綻放在河套大地上。自開展自治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杭錦後旗主動將創城工作擺進全旗工作大盤子,人力向創城增加、精力向創城集中,形成了“領導帶動、部門聯動、媒體推動、全民行動”的工作格局,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一、強化領導高位推動

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誌,是城市發展的靈魂。“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是政治任務、民心工程、發展工程。要提高站位、堅定信心,以‘起步即衝刺、開局即決戰’的姿態抓整改、促提升,不斷提高創建工作質量和水平,爲建設共同富裕新杭錦後旗注入強大動力。”旗委、政府下定決心,堅決打好“創城”攻堅戰。

杭錦後旗立足實際,聚焦重點難點,高站位描繪創城藍圖,推動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工作在科學化、制度化、常態化上突破創新。成立旗委書記任總指揮,旗長、旗人大主任和旗政協主席任副總指揮,旗四大班子其他領導爲成員的創城工作指揮部。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工作推進組和督查督辦組,創城辦主任由旗委副書記兼任,推進組下設8個專項工作組,依據創建標準,明確責任分工、統籌推進創建,實現旗領導集中調度、創城辦跟蹤督導、紀委監委約談問責工作格局。建立旗人大包聯創城工作機制,實現創城指揮部高效指揮、高效運轉。

深入一線,傾聽羣衆呼聲、解決問題、謀劃發展。旗委主要領導不定期調研,現場查看,一線辦公,針對突出問題,限期整改,有效解決小區物業管理、背街小巷治理等一系列短板問題。不定期對責任部門、責任區域進行督察暗訪,

倒逼責任落到實處。8個專項組隨時召開創城推進會,並與各責任單位簽訂責任狀,做到層層有壓力、人人有擔子。旗委常委會將創城工作列入專題,2022年先後召開了19次調度會和3次全旗推進會,制定印發《文明城市創建提升十大行動方案》《實地測評點位工作指南》《旗領導包聯社區小區路段工作方案》等相關文件,明確創建任務,細化測評標準,爲創建工作指明瞭方向。建立點位清單臺賬,壓準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專項工作組”四方責任,常態化進行督查,督導各類問題500餘條,向責任單位交辦,促其整改落實,高強度、高密度推進創城工作。

同時,用好考覈這把尺子。杭錦後旗將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納入到單位目標績效考覈、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覈、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覈體系,在全旗樹立起“抓好創城就是擔當,抓不好創城就是失職”的鮮明導向。

二、瞄準短板突出重點

文明創建是城市“顏值”“氣質”雙提升的“幸福革命”。

路平了、燈亮了、線齊了、景美瞭如今的塞上東街環境整潔,交通秩序井然。但是就在一年前,這條街還是斷頭路。經過改造,塞上東街、河酒路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貌換新顏,變化“看得見”,幸福“摸得着”。

“幸福感、獲得感”是城市文明創建的試金石。對百姓來說,身邊的美好變化纔是增強幸福感的“源泉”。2022年以來,杭錦後旗實施43個重大項目建設工程,其中改造陝五路西側、交通局北牆等4個平房區1608戶;新改建河套大街、思源中路等道路,打通郵電西街;改造老舊小區34個;新改建城區公共旱廁38座。建立旗領導包聯重大項目制度,定期調度進度,層層壓實責任,掛圖作戰,確保項目落地見效。深入實施“兩個打造”工程,挖掘杭後歷史文化,

科學規劃小廣場、小遊園、綠化帶等,將塞上星廣場、潤昇湖、影劇院廣場等

10個廣場打造成黨建+、非遺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詩詞等多個主題廣場,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底蘊。

“以前晚上大多時間待在家看電視,現在吃完飯就會和一些老朋友去公園散散步、跳跳操。如今環境好了,一天不出來逛逛悶得慌。”正在塞上星廣場散步的市民說。

民之所望,創城所向。杭錦後旗旗委、政府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查短板、出舉措、嚴落實,根除城市不文明行爲“頑疾”,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讓曾經城市管理的“堵點痛點”成了人民羣衆的“幸福支點”。去年,杭錦後

旗因地制宜增建了停車場和2個便民集貿市場,進一步增強服務能力,方便居民生活;多部門聯合檢查經營門店6171家,“六小行業”460戶次,完善“三防”設施328家。制定下發《關於發揮包聯單位在小區建設管理中作用的通知》,積極發揮116個包聯單位作用,對全旗194個小區進行排查,解決環境髒亂差問題,強化小區監管力度。同時,加大城區道路、背街小巷、綠化帶的清掃保潔力度。對東方格林小鎮、奮鬥雅苑、惠祥園等16個居民小區,以及杭五中北征收片、小南渠兩側等18處衛生死角的環境衛生進行了集中整治;爲東方格林小鎮、奮鬥雅苑等新建彩鋼圍擋1899.3米;更新清洗垃圾箱1082個,收水口220個。一系列羣衆關心的問題得到解決,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實惠。

針對“非機動車逆行、騎行斑馬線、行人車輛混行、機動車亂停亂放”四類重點問題,積極開展“網格化治理”,明確城區交通路口“崗長”、主次幹道路段“路長”,各部門建立聯合高峯勤務機制,強化巡控力度,開展“清街”行動。開展共享單車專項整治行動,施劃商店門前停車位和交通標線,新增停車位,解決亂停亂放問題。在轄區各大路口組織警力開展摩托車、電動車駕乘人員違規載人、逆行、闖紅燈、佔用機動車道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爲整治工作,持續加大“一盔一帶”整治力度,消除道路安全隱患。以小區爲單位組織電動車上牌照,全旗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44346輛,實現城區全覆蓋。

三、真督實導多元宣傳

市民是文明城市創建的直接參與者,也是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在創建全區文明城市工作中,杭錦後旗充分發揮宣傳輿論導向作用,積極引導廣大市民以實際行動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共建美好家園。

同時,注重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羣衆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啓動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助力創城行動,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督查督辦組一日一督查,一日一通報;創城辦一日一跟進,一日一專報,“一紅一黑”日日曬。對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等存在的主要問題,分類建立工作臺賬,並組織拉網式排查,根據清單任務完成情況逐項銷號。對窗口類單位、城鄉接合部、交通秩序等不同類型點位實行分類別驗收,達標銷號,分步推進,階梯提升。通過問卷調查、創城隨手拍,開設“創城在行動”“曝光臺”“部門動態”等專欄專題,引導人人以創建爲責、以參與爲榮,變“袖手看”爲“動手幹”,營造了人人知曉、人人蔘與、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圍,全面提升羣衆對創城工作的參與率和滿意度。

文明的美景不止在路上,還在廣場的花叢裏、在公交站臺的候車室裏、在建築工地的圍擋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我的中國夢”走在陝壩街頭,一幅幅清新別緻的公益廣告牌隨處可見,成爲傳播文明引領風尚的有效載體。2022年,該旗利用城區主次幹道、建築圍檔等醒目位置張貼懸掛標語、景觀小品等1000多條(個),在臨街電子大屏幕、廣告牌等刊播標語、海報、視頻等公益廣告,在公園廣場製作提示牌200多塊、景觀小品51處,深化傳播效能。公益廣告《公勺公筷》、動畫《文明行車規範停車》、海報《文明用餐需要您的支持》等一批融媒體產品,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有效提升了羣衆參與創城的活躍度和覆蓋面。

創建文明城市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無止境的“自我提升”。當文明成爲一座城市的夢想和追求時,羣衆中蘊藏的巨大熱情便點燃了文明建設的燎原之火。如今,文明之光照亮着城市高質量發展之路,也讓杭錦後旗這座城市更具魅力。

文明爲底色繪就城市流動風景線

大同市交通運輸系統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綜述

(2023年3月27日)

公交站臺上,隨處可見的文明禮儀公益廣告,傳遞着文明、愛心、夢想,文明新風悄然入心;火車站外,出租車停靠點井然有序,司機熱心幫助乘客提放行李,真情服務溫暖人心;客運場站內,工作人員爲每一輛發班車輛“體檢”、清潔消毒,嚴謹細緻令人安心……如今,大同市各大交通“窗口”滿載文明新風,處處彰顯着文明交通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命脈,更是觀察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流動窗口。去年以來,我市交通運輸系統紮實開展多項活動,提升行業文明程度、職業文明素養,塑造交通運輸行業良好形象,爲我市人民羣衆、外來遊客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交通運輸服務,爲大同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貢獻交通力量。

一、堅持頂層設計強化高位推進

市交通運輸局高度重視並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創城工作的決策部署,成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強力推進各項創城工作,專班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制定了《大同市交通運輸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實施步驟、重點任務,逐項梳理工作任務,具體細化分工職責。定期組織召開交通運輸行業創城推進會,學習傳達相關文件精神,及時掌握各部門創建動態,階段性反饋創城督查情況,集中協調解決創城難題。要求各相關科室主動收集材料、信息、圖片,提煉經驗亮點,及時歸納彙總報送,以便查漏補缺、總結提升。

成立創城督查組,採取明察暗訪等方式深入交通場站、出租車公司、主要線路路段等重點區域,圍繞環境衛生、秩序管理、公共設施、公益宣傳等方面內容,實地檢查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清單化管理,並加強跟蹤監督,確保整改到位。

二、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

“出租車駕駛員作爲城市文明窗口的實踐者,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宣傳文明理念、倡導文明行爲、開展優質服務、樹立窗口形象、展示行業風貌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市交通運輸局向全市出租汽車行業發出文明優質服務倡議書,號召出租汽車從業人員發揚主人翁精神,展示

出租汽車行業文明形象和良好精神風貌,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出一份力、獻一份心、盡一份責任。

利用站點、棚牌、車體、車廂電子屏幕等載體,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文明交通”等公益廣告的刊播,做到全覆蓋、無死角,使交通運輸工具成爲宣傳文明城市的流動風景。同時,要求公益廣告宣傳突出思想性,兼顧藝術性、觀賞性、耐久性,內容書寫無錯誤、表達規範,與黨中央精神、社會公德、公序良俗相符,無明顯的褪色、污損或被小廣告張貼佔用情況。督促公交系統、出租車公司、火車站、機場加強從業人員管理,教育引導從業人員遵章守法、誠信經營,提醒乘客安全文明出行。

三、提升執法服務創優路域環境

執法隊伍全面強化、執法能力全面提升、行業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去年以來,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在市交通運輸局統一領導下,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爲宗旨,紮實開展系列文明創建活動。

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進一步規範文明執法行爲,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嚴守執法程序,持續提升思想道德、職業道德和執法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交通運輸行政執法文明鐵軍,讓廣大人民羣衆感受到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的“溫度”。聽取羣衆意見建議,主動接受羣衆監督,全面摸排、清理、糾正執法隊伍中存在的各類頑瘴痼疾,刀刃向內、刮骨療毒、正風肅紀、自我淨化。深入開展道路運輸市場非法營運專項整治、公路路域環境整治、超限超載治理、公路工程揚塵污染治理等整治行動,維護了良好的道路運輸市場秩序。

創建文明交通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需久久爲功、持續發力。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在持續鞏固創城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再強舉措、再加力度,將創城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努力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行業盡責、社會協同、全民參與”的交通治理格局,實現文明交通人人共建,交通文明人人共享,讓城市“流動的風景線”越來越亮麗。

文明新風拂面來

運城市常態化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2023年3月27日)

清晨,當人們走出家門,映入眼簾的是環境優美的小區;傍晚,和家人在美麗的小遊園散步,怡然自得;夜晚,治安防控設備實時監控着小區裏的一切,保障人們的安全……不經意間,河東大地又變美了。探究其中的奧祕,不難發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堅實步履。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爲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載體,堅持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民創建、全程創建,將文明融入城市肌理,不斷提升着這座城市的幸福指數和文明內涵。

高位推動

共赴“文明之約”

文明城市建設,關鍵在頂層設計;落實落細工作,上下“一盤棋”是根本。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

起城市建設政治責任。市委書記丁小強、市長儲祥好分別實地調研督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查看城市道路、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公園廣場、學校、醫院、公共文化場館、社區小區等點位,並提出具體工作要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羣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全市“一盤棋”、全域“一體化”推進常態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強大合力。

文明創建爲了人民,也必須依靠人民。我市出臺《運城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堅持理想信念、促進文明行爲、提升公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水平納入法治軌道,推動文明創建“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常態長效開展。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各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培育典型,以點帶面促進創建工作整體提升、遍地開花。

如今,從機關到社區、從幹部到羣衆、從城市到鄉村、從工廠到學校,人人蔘與創建,個個奮勇爭先,凝聚起全民創建的磅礴力量。

持之以恆

成果人人共享

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文明創建如何真正惠及民生,切實提高羣衆獲得感、幸福感,是文明創建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我市堅持人民至上的創建理念,各單位聚焦羣衆的“急難愁盼”,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每一條街巷、每一個小區、每一塊綠地,給羣衆帶來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和變化。

城市治理,重在共建共享,貴在通過科學施策、綜合治理,將精神文明建設之“虛”外化爲市政建設之“實”。市城市管理局圍繞環境“治髒”,持續開展主次幹道深度保潔、背街小巷深度清理“兩深度”行動;突出城市“治亂”,持續開展農貿市場、商業街區及校園周邊市容環境專項整治;堅持鐵腕“治違”,持續開展違法建設和把式車輛亂停亂放專項整治。立足城市更新,持續開展“株圓葉亮、色彩紛呈”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和“路平水暢、城亮民安”市政基礎完善行動。倡導文明出行,積極督促共享單車運營公司引導市民文明安全騎行。截至目前,累計施劃非機動車停車線2.1萬餘米,設置非機動車停車區域及人行道以上停車位2100餘處;規範整治店外經營、流動攤點、亂堆亂放、不規範門頭牌匾930餘處,規範把式車輛停放800餘次;修復城市道路問題517處;搶修主次幹道路燈電纜及城市夜景亮化設施故障20餘處,更換維修路燈70餘盞;提升改造禹西路全段路燈,更換新型LED路燈170餘盞;巡迴清潔及維修更換垃圾桶、果皮箱、公交站臺護欄等“城市傢俱”4000餘處;全方位清洗綠化防護欄3萬餘米,清除落葉雜草4.8萬平方米,修剪大樹約1018株,修剪綠籬約21萬平方米;補植補栽苗木1800餘株、3300餘平方米。

一項項民生清單、一個個具體數字的背後,是全市上下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實踐,是深入踐行“創建爲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理念的生動寫照。

聚焦民需

提升幸福指數

古語云:“治大國若烹小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同樣如此。城市治理點多面廣,要讓每一處與羣衆生活息息相關的細節彰顯治理成效。

“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大家戴上頭盔,這樣更安全”近段時間以來,我市開展“警郵聯合”行動,在主城區17家郵政網點增設電動車牌照辦理點,鹽湖交警大隊深入社區、村莊,利用節假日和晚上休息時間辦理電動車上牌業務。

同時,在市文明委統一部署下,市直230家機關單位、企業、學校和鹽湖區40家機關單位的志願者繼續在中心城區24個主要交通路口輪班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對行人不走斑馬線、不走人行道、過街不遵守交通信號和騎電動車不戴頭盔、逆行、闖紅燈等行爲進行勸導,目前頭盔佩戴率已達85%。

羣衆滿意率是檢驗創城工作成效的第一標準。針對新建、改建道路導致紅綠燈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及時督促施工單位恢復7個路口的交通信號燈;組織警力進行實地調研,優化交通組織;新增違法停車抓拍點位14處,新增行人過街智能斑馬線系統3處;在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增交通智能違法抓拍系統20處;排查停車亂點73處,施劃停車位1544個。

同時,積極推進停車場建設工作,目前停車場共有50個,其中新建5個,增加582個泊位,整合45個泊位,盤活4290個泊位。

我市用點點滴滴的“小治理”,凝聚起城市文明的“大氣象”,讓市民的獲得感“實打實”,創建成果有目共睹。

長效推進

繪就文明畫卷

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是城市文明創建的“試金石”,身邊的美好變化是廣大羣衆增強幸福感的源泉。

文明城市創建,最重要的是爲市民營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把集貿市場內及周邊環境衛生整治作爲重中之重,對全市農貿市場周邊環境衛生、流動攤點等進行全面排查,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在各農貿市場規劃停車位,劃定禁止店外經營警示線,有效解決了佔道經營、車輛佔用消防通道和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問題;爲東湖、綠元等部分農貿市場免費安裝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基本杜絕了非機動車飛線充電的亂象。全面規範市場秩序,積極指導市場開辦者全面落實經營者掛星經營要求,組織市場開展“誠信運城放心消費”示範單位創建活動,督促市場開辦者加強對市場內經營者的文明經營與教育管理;強化消費維權,在各農貿市場設立消費維權站點10個;開展廣告整治,規範門頭牌匾、廣告牌93處,統一製作公益廣告牌63塊;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指導食品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健全進銷貨臺賬,落實索票索證、溯源管理制度;規範明碼標價、公平計量行爲,幫助檢定計量器具千餘臺,明碼標價和公平秤復秤臺做到全覆蓋。

一系列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切實解決了市民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打

通了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

守正創新

打造“民生品牌”

多年來,我市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常態長效機制落細落實,注重共建共享,突破重點難點,創新載體形式,着力增進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發展活力競相迸發、顏值內涵不斷提升鹽湖區全面摸排路面坑窪不平、樓體破損污損等問題,迅速開展市容環境、社區小區、包街包巷(村鎮)環境等提升行動,動員轄區各級幹部羣衆,集中整治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亂貼亂畫等突出問題,改善人居環境。目前,全區共張貼垃圾桶分類標識1.25萬餘個,清理背街小巷小廣告13萬餘處,清理樓道廣告等19.6萬餘處,清理雜物2.5萬餘處,拆除飛線9000餘處。及時更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精神文明建設四大宣傳欄和衛生健康宣傳欄,排查更換內容錯誤、破損、遮擋的公益廣告1萬餘塊。開展“一盔一帶”主體宣傳教育活動,對電動車進行集中掛牌,教育勸導亂停亂放車輛,整治不戴頭盔、違法停車等交通亂象。開展“門前四包”工作,凝聚各職能部門、物業公司和社區等多方力量,規範城市秩序,助推“門前四包”落到實處,保持常態長效;開展問卷宣傳行動,啓用“社區吹哨、單位報到”機制,發動包聯單位和轄區黨員幹部登門入戶,組織宣傳輔導問卷調查。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動,動員家長參與,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文明整個社會”的目標。

一路春色滿目新,滿城文明處處景。民生改善的濃濃暖意、幸福指數的步步提升,是我市創城路上最貼心、最實在的收穫。全市將繼續常態化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推動城市環境面貌、形象品位實現新的更大提升,讓城市因文明更美麗,讓羣衆的生活因城市文明更美好。

文明之光耀巴山

巴中市創建文明城市綜述

(2023年10月17日)

建地設市30年,是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30年,也是人們精神面貌不斷向好、文明素養持續提升的30年。

回顧30年,我們銘記傳承“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的紅四方面軍十六字訓詞,總結出“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巴中人的精神。如今,耕讀傳家、互幫互助、整潔有序、禮讓行人、光盤行動、分類投放垃圾正在成爲新時尚。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接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明不僅成爲這座城市背景牆、文化因子,還是城市的特質與前行的動力,歲月早已把整個過程繪製成一幅悠長的畫卷,它烘托城市氣質、彰顯城市精神,帶動產業發展、激活經濟潛能其中蘊含着的,正是這座城市積澱的厚度和雋永的溫度。

薪火相傳

創建之路步伐鏗鏘

“創文”,我們一路奔跑。

2011年9月,“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寫進巴中市第三次黨代會報告,至此,巴中正式啓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從那時起,文明創建就成爲一面高揚在巴中城市上空的旗幟,成爲每一名巴中人不懈前行的力量之源。

2013年10月,一則喜訊傳來:“巴中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那時,市委、市政府又將目標定格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最高的“榮譽金牌”上。

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意味着對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及其市民整體素質的高度肯定。

2015年2月,巴中被中央文明委表彰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16年11月,“紮實推進‘五創聯動’,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又寫進了巴中市第四次黨代會報告。

但,由於底子薄、基礎差,第一次創建,我們錯過了;第二次創建,我們只差毫釐。

但我們沒有氣餒,更沒有放棄。在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中,我市將其作爲“一號工程”,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爲指揮長、市委副書記爲執行指揮長、市級相關領導爲副指揮長的巴中市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

以強的力度、高的標準、實的舉措,舉全市之力奮力突圍。

巴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多次以“四不兩直”方式直奔社區、農貿市場、背街小巷開展現場督查、暗訪,直面難點問題,直指民生關切,讓問題在一線得到解決。市級相關部門拿出過硬作風和針對性舉措,一項一項抓整改。

從交通秩序整治、城市亂象治理,到向“城區停車場、餐飲業油煙、食品小作坊、公共場所污水接管”等多項城市頑疾“開刀”,如今,人們發現:城市環境更清爽了,交通狀況更順暢了,外出停車更方便了,建築立面大變樣了,店招店牌更靚麗了。

打造提升

城市面貌上演“變形記”

農貿市場最能體現城市面貌的蝶變升級。

小市場,大民生;小市場,大文明。農貿市場關乎千家萬戶,市場環境的好壞彰顯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

二三十年前,“髒亂差”是農貿市場的“代名詞”,“踮着腳走路”成了人們逛菜市場時的一種“藝術”。近年來,作爲我市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農貿市場不僅有了“高顏值”,還有了“高智慧”。

20世紀80年代,巴州城區東門街附近市民自發形成了一個以街代市的臨時菜市場,大家稱之爲肖家巷臨時菜市場。該市場佔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共有200多個固定攤位,承載了巴城人民30多年的煙火氣。隨着社會的發展,時間的推移,該菜市場人流量不斷增多,市場設計早已跟不上發展需要,環境髒亂差、消防通道被佔、缺乏消防設施等不文明現象和安全隱患突出。爲營造乾淨舒適、便捷有序的生活環境,2021年8月下旬,巴州區啓動巴城肖家巷、南門臨時市場、水井灣、蓮花街等4處臨時農貿市場及貨運市場搬遷工作。成立拆遷專班,組建政策宣講、信訪穩定等7個工作組,挨家挨戶做工作,講政策、說道理,耐心細緻做好解釋工作。不到10天時間,肖家巷臨時市場231家商戶順利搬遷到東城農貿市場,這裏共設置固定攤位300多個,佔地面積約6000餘平方米,最大限度滿足了商戶和消費者的需求。

“30多歲”的肖家巷菜市場發生的鉅變,也僅僅是我市各大農貿市場變遷的一個縮影。自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我市將農貿市場的整治作爲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全面優化提升農貿市場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市民舒適度。

一個個農貿市場的“變形記”,折射出巴中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和文明變遷。如今,走在巴城,不僅農貿市場變得乾淨整潔,城市道路更加規範通暢,老舊小區煥發嶄新活力城市面貌處處煥新顏,城市品質蛻變升級。

凝心聚力

畫好文明實踐“同心圓”

全市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30餘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800餘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精準對接百姓需求的志願服務,務實創新的探索實踐,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的“巴中樣本”正愈發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自開展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巴中市按照黨中央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戰略部署,堅持以羣衆需求爲導向,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全面實施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

“不知道大家的討論是聚焦在幸福這個詞,還是聚焦在科學這個詞”7月17日,平昌縣荔枝國小七年級教室裏熱鬧非凡,清華大學支教實踐支隊隊員李嘉熠和同學們進行着“幸福的科學”的討論。

引進助學支教志願服務項目,是巴中做好文明實踐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全市圍繞“三色原動力文明加油站”建設定位,做好“紅綠藍”三篇文章,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出新出彩,合力繪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新畫卷”。

自巴中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成並啓動以來,各地通過“講、評、幫、樂、慶”形式,結合建黨百年“我爲羣衆辦實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理論宣講等活動3000餘場次。按“羣衆點單、中心派單、志願者接單、羣衆評單”的工作模式,常態開展文明旅遊、文明交通、助學支教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達4000餘場次,有效打通了凝聚羣衆、引導羣衆、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

如今,有溫度、有深度的志願服務,讓羣衆安心暖心又放心;精彩、豐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讓精神文化滋養羣衆心田這一幕幕正是巴中市紮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真實寫照。

好人風尚

催開道德之花

只有點燃時代的燈塔,才能照亮前行的道路。30年來,我市不斷將“文明基因”注入文明建設的“血脈”中,讓居民的文明意識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得到

提升。

爲進一步宣傳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先進事蹟,營造學習先進典型的良好社會氛圍,7月21日,巴中市2023年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先進事蹟專題展覽在巴城新天地廣場開展,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了巴中籍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中國好人、四川省道德模範、四川好人、巴中好人等先進事蹟。他們中,有在大山中行走了6萬多公里,記錄了20多萬字《巡山日記》的通江縣鐵廠河林場泥地

坪工區護林員景祥俊;有爲了家庭艱辛付出10餘年,照顧患病丈夫的平昌縣白衣鎮濛溪村村民焦良菊;有不顧危險勇救落水男子的南江縣興馬鎮飲馬池村村

民胡正偉他們在德行善舉之中弘揚社會正氣,他們用一諾千金的行動詮釋誠信真諦。

通過專題展覽,榜樣感召人、影響人、帶動人的作用顯現出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國道德模範1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名、四川省道德模範19名,中國好人16名、四川好人155名,四川省新時代好少年9名;評選巴中市道德模範和道德模範提名獎80名、巴中好人522名、巴中市新時代好少年168名。巴中“敬好人、學好人、做好人”的氛圍越來越濃。

文明的種子一旦落地生根,勢必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成千上萬的“紅馬甲”志願者就是點綴在巴中各地的朵朵紅花。

“爺爺奶奶,我們又來看你們啦!”2023年9月12日上午,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組織志願者走進巴州區天馬山鎮獅子寨村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活動。活動現場,志願者們和老人們一起做遊戲,教老人做拍拍操、手指舞,現場其樂融融。

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志願者。一直以來,巴中市按照中央、省文明辦統一部署,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堅持把志願服務作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深入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各個愛心項目、公益活動層出不窮,處處營造着志願服務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全市註冊志願者53萬餘人,各類志願服務隊伍1900餘支,凝聚起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讓文明種子紮根在人們內心深處。

鉚足幹勁

奏響文明“大合唱”

30年來,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及黨的建設各方面全面推進。社會秩序規範有序、生活環境美麗整潔、公共服務

便捷高效,還有文明素養、文化品味、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巴中逐漸轉變成一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城市,不斷順應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人民羣衆感受到看得見、摸得着,實實在在的變化和成效。

“從這裏沿路行走,不僅步步是風景,更處處有‘文明’。”每當向客人介紹自己的家鄉,巴州區水寧寺鎮新廟村村民的自豪之情就溢於言表。羣山環抱、黛峯翠嶂,與白牆黛瓦的民居、乾淨整潔的道路相得益彰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外在美”向“內涵美”,放眼巴中大地,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文明村鎮在巴山大地綻放。各地在開展移風易俗、整治村容村貌、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等方面積極發力,讓一個個村鎮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價值。

文明城市創建,歸根到底是爲百姓謀福祉,讓社會更和諧。

我們看到,在作爲社會“細胞”的萬千家庭裏,文明家庭創建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尊老愛幼,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我們看到,在肩負教書育人神聖使命的校園裏,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引導廣大教師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引導孩子愛祖國、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弘揚良好校風校訓,美化校園環境。

我們看到,在與羣衆生活關係密切的各行各業,文明單位創建着力提高員工素質,涵養職業操守,培育職業精神,完善規章制度,樹立行業新風。

我們還看到,小區,推窗見綠,出門見景;街頭,車讓人先走,禮讓斑馬線;社區,移風易俗、垃圾分類引領新風尚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彰顯着文明的力量。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照亮銀河。

如果把30年的發展史比喻爲一曲豪邁激揚的交響樂,那麼創文之路就是一段華彩的樂章,每一個成果都是一個響亮的音符。它春風化雨,以樂化人,悄然改變着這座城市和城裏的每一個人,每一段路,每一張笑臉。

當前,巴中全市上下正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奮力一搏的狀態,深入推進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始終秉承創建爲民、創建惠民理念,以羣衆滿意爲最高標準,努力爲羣衆解難事、辦好事、做實事,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讓文明城市創建成爲增進全市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讓更多文明的種子在廣大人民羣衆心中生根發芽。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而立之年的巴中,正在新時代的陽光裏舒展自信的羽翼,向着成功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大踏步前進!

文明之美塑城市之魂

常德市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2023年3月27日)

馬路上,紅燈停,綠燈行,車輛禮讓行人;餐館裏,顧客自覺打包,拒絕浪費,“光盤行動”成爲新風尚春日裏的常德,文明之花處處綻放,美入眼簾,潤人心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在常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全市上下羣策羣力、擔當實幹,邁開追求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有機融合的鏗鏘步伐。凝聚合力,扛起人民期盼的擔子;補齊短板,打牢民生幸福的“裏子”。以潤物細無聲的文明情懷改變着一座城,賦予了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一、凝心聚力文明有方

文明城市創建,關鍵在頂層設計;落實落細工作,上下一盤棋是根本。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和下設工作組的成立,搭建起了統一高

效的指揮調度體系,牢固樹立“創建爲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理念,形成了履職盡責更加有爲、條塊協作更加有序、壓力傳導更加有效的工作局面。

隨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推進,一個個農貿市場得以改造升級,強化了民生關懷;一條條道路更加暢通和諧,便利了市民出行;一件件“紅馬甲”活躍在大街小巷,傳遞了文明新風。

從硬環境的改善到軟服務的提升,這一系列可喜變化的背後,黨建引領、聯動聯創是重要法寶。

——延伸黨建“觸角”。制定了全市抓小區黨建促創建工作方案,建立小區黨組織,健全業主委員會和業主監督委員會,建立小區“鄰里互助羣”,完善小區管理體系建設,集中處理小區治理突出問題,提升小區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聯”出幹羣合力。大力開展“幹羣齊參與共創文明城”主題教育,組織市城區193家市直和中央、省駐常單位與109個社區結對,在城區範圍內開展實行“門前三包”、聯包帶創、黨員幹部帶頭、開辦市民學校、發動市民參與的五大主題教育。

——創新宣傳方式。設計並推廣常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知識問答系統,

向市民宣傳創建知識,對創建工作人員組織線上測試,提升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也幫助一線創建人員準確掌握工作標準。

線上線下齊頭並進,在全市營造了人人關注、人人蔘與、人人創建的濃厚氛圍,凝聚起萬衆一心、合力創建的磅礴力量,使文明城市創建成爲一場社會參與面廣、社會動員程度深、社會影響力大的“幸福接力”。

二、惠民利民文明有效

“不到3個月的時間,道路修好了,樓道乾淨了,化糞池通暢了,我們這個老小區又充滿了新活力。”說起小區提質改造後的變化,家住武陵區吉利小區的居民林杏旭滿臉幸福。

自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號角以來,常德牢記“創建爲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羣衆關心的實際問題。

——實事辦理加速,羣衆呼聲有所應。傾聽羣衆意見建議,形成“我爲羣衆辦實事”清單,着力解決市民反映強烈的停車難、就廁難、充電難等7類民生實事。市城區新增機動車停車位20156個,停車收費免費時間延長、收費時間間隔縮小,法定節假日、雙休日免費開放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在市城區新建公廁12座,配齊無障礙設施設備等,爲市民找廁、就廁提供便利;在市民聚集區新建城市書房,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引入社會資本,在小區安裝集中充電設施,爲居民提供便捷、實惠的充電服務。

——城市更新提質,市民生活更加便捷。結合城鎮更新提質專項行動,利用市城區零散用地,推進城市微改造,建設小型停車場40個,打造“15分鐘生活圈”;按照一市場一方案的原則,對市城區25家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秩序開展集中整治;開展文明街巷建設,打造文明示範街41條,推動背街小巷環境秩序好轉、居民素質提升;先後完成了98個社區、169個小區的“飛線”整治。

一項項創建行動在時間的生動註腳裏、在市民的美好期待中落實落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讓變化“看得見”,還讓幸福“摸得到”,它滲透於常德的發展中,更融合在老百姓的生活裏。

三、立德鑄魂文明有向

“在配電箱上彩繪公益廣告,不僅扮靚了城市,還傳遞了正能量。”在鼎城區臨沅路沿線,老舊配電箱舊貌換新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風尚融入了街頭巷尾,贏得了市民稱讚。如今,走在常德的大街小巷,設計精美、主題突出的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引導市民在細小處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將文

明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隨着城市環境越來越美、文明氛圍越來越濃,居民們也自覺加入文明宣傳員的隊伍。

53歲的唐基翔在市城區北正街巷開了一間雜貨店。他主動找到社區,想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出一份力。社區給他發了一個喇叭,喇叭裏錄製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相關內容。每天8時和18時,他都穿好紅馬甲,拿着喇叭到社區內巡邏。

當文明成爲廣大市民的共識和自覺行動,一座城市才真正擁有文明底色。滿城躍動的“志願紅”,正是這座城市文明畫卷中亮眼的一筆。

在路口,舉着小紅旗,勸導不文明現象;在街道,清理樓棟小廣告,慰問困難家庭;在社區,關愛留守兒童,陪伴空巢老人;在疫情防控中衝鋒在前,在解難幫困中奉獻力量他們如同漫天繁星,在沅澧大地各個角落發揮光和熱,掀起了一股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民生改善的濃濃暖意,幸福指數的步步提升,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路上最貼心、最實在的收穫。啓航新徵程,常德將着力增進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讓城市因文明更美麗,讓生活因文明更美好。

一城文明風滿目幸福景

東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4月6日)

整潔寬闊的道路、賞心悅目的公園景觀、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樂於助人的志願者……時下,漫步東營大街小巷,文明景象時時浮現在煙火氣息中,讓人如沐春風。

全國文明城市是東營的“金字招牌”,深化創建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的重要抓手。

我市自2012年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聯繫微信rcjubi9,2015年入選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將創建工作與城市發展相結合、與人民羣衆的需要相結合、與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相結合,聚合全域力量、精準發力攻堅,城市治理更加精細精緻,社會整體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城市文明底色越來越足。

一、以人爲本,做優做細城市功能

“創城就要這樣實實在在,小區環境變好了,生活才能更舒心。”日前,走進廣饒縣廣饒街道城西片區棚戶區改造樂安居工程,一幕幕安居樂業、幸福祥和的場景映入眼簾,居民紛紛拍手稱讚。

百姓的需求在哪裏,創城的舉措就落到哪裏。

我市堅持問題導向,迴應羣衆關切,推出市容市貌、社區環境、市場管理、交通秩序、行業服務、重點區域秩序整治、飛線整治、關愛未成年人、公益宣傳、鄉村環境等“十大攻堅提升行動”。在中心城區,紮實開展城市體檢,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深化“完整社區”和“綠色社區”創建,“公園綠化多了,基礎設施齊全了,燈光也更亮了。”居民紛紛表示,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每個片區都可以感受到公園城市建設的步伐。

“堵車”讓衆多老百姓頭疼不已。爲此,我市全面梳理排查中心城區秩序亂點、交通堵點200餘處,結合科學分析及轄區實際,按照“一堵點一對策、一亂點一方案”原則,制定路口渠化、泊位施劃、亂點整治等針對性解決方案350餘套並全面推進落實,做到逐點治理、逐點解決、逐點提升。

迴應羣衆關切,我市從細微處入手,推動公共設施整治提升:推進建築垃圾轉運調配場建設,加快城市公廁建設,對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點進行

升級改造,更新人工湖、城市水系警示牌和標識,實施園林綠化大改善,加大綠廊綠道建設,推進城市遊園、口袋公園建設我市正在用點點滴滴的“小治理”,凝聚起城市文明的“大氣象”,“民生願景”也在創建中變成“幸福實景”。

二、崇德向善,點亮城市精神之光

“東營最美消費維權人物”“東營最美健康衛士”“東營最美網格婦聯人”……近期,市委宣傳部組織召開了一場場“德潤東營”最美人物記者見面會,最美職工代表們奮勇擔當、敬業奉獻、創新實幹、事爭一流的感人事蹟以及背後的故事讓市民深受感動。

東營堅持用更持久、更深厚的文化力量滋養市民的文明素質;用創新的舉措持續不斷地培養市民的文明行爲、文明習慣。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模範的力量催人奮進。近年來,我市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羣衆大力弘揚最美新風,持續深化“發現最美東營人”行動,深入挖掘、廣泛傳播羣衆身邊的“善行義舉”,讓羣衆身邊處處見“好人”,讓崇尚好人、學習好人、善待好人、爭當好人蔚然成風,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社會“正能量”更足。2022年,我市評選發佈第二屆“最美東營人”12人,入選中國好人2人、山東好人45人。

“有事兒找志願者,有時間做志願者”。我市以社區爲單位,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爲載體,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培育出一批品牌性志願服務項目和優秀志願者。目前,我市註冊志願者達48.5萬人,今年以來已開展活動2萬餘場次。“紅馬甲”爲羣衆送去溫暖的同時,也爲城市文明增添了絢麗色彩。

爲積極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我市分別針對村莊、社區、企業、學校、機關等不同社會單元,精心設計活動載體、行爲規範、禮儀新風,強化制度約束、宣傳教育和實踐養成。目前,全市開展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培訓會176場次、組建各級各類宣講團1800餘支、組織相關活動7200餘場次;製作刊播的主題公益廣告,入圍“新時代美德山東”作品77件,入圍全國公益廣告宣傳推廣大賽作品2件,均居全省前列。

東營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全社會掀起了一股股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熱潮,文明城市內涵氣質也更加豐富。

三、深化創建,擦亮羣衆幸福底色

日前,我市出臺了《關於推進婚俗改革持續深化移風易俗的工作方案》,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倡樹正確的婚戀嫁娶觀。這幾日,網格員和志願者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積極宣傳引導,得到廣大市民羣衆的熱情擁護和支持。

這是我市開展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的一個縮影,也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我市把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創建作爲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協同推進、提檔升級——

規範文明單位創建。完善文明單位動態管理平臺,完成系統升級改版工作,修訂發佈文明單位動態管理辦法和考覈細則,新增省級文明單位29個,積極拓展覆蓋面和參與率,“兩新”組織和基層單位佔比不斷提高。

加強文明村鎮創建。制定《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示範村建設標準和考覈驗收辦法》,評選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示範村30個,新增省級文明村鎮15個,市級以上文明村超過76%。

提升文明家庭創建。組織開展了市級“五好文明家庭”評選,命名市級“五好文明家庭”100戶,並組織上門“報喜”活動。

深化文明社區創建。突出環境秩序、居民素質等重點,結合文明城市創建組織開展文明社區創評,新增省級文明社區7個,市級以上文明社區覆蓋率達到53.9%。

……

如今,我市省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社區、文明校園分別達到了169個、365個、15個、54個、21個,“一處美”不斷變爲“一片美”。

一城文明風,滿目幸福景。一個個日新月異的變化可看、可感、可觸,一份份沉甸甸的創建清單轉化爲羣衆的幸福賬單,這些都展示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力度和溫度。

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讓文明內化爲城市發展的基因,一個“內外兼修”的文明東營正加速崛起。

以人爲本惠民 持之以恆實踐

襄陽市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2023年4月3日)

馬路上,紅燈停,綠燈行,禮讓行人的車輛井然有序;餐館裏,顧客自覺打包,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光盤”行動成爲新風尚;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總能看到一抹忙碌的“志願紅”,用志願服務擦亮“文明招牌”如今的襄陽,文明之花處處綻放,美入眼簾,潤人心田。

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的最高榮譽,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近年來,我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爲抓手,創新工作方法、聚焦民生改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城市的文明底色更加鮮亮,爲加快襄陽都市圈建設,打造引領漢江流域發展、輻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支撐。

一、創建爲民催生城市蝶變

創建爲民,爲民創建。城市之變,功在精細,貴在創新。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應是人民滿意的城市。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我市始終牢記奮鬥目標,始終牢記爲民利民的根本,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羣衆關心的居住、出行、教育等諸多實際問題,讓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爲造福羣衆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雙週“紅黑榜”評選、居民小區“紅黃藍”牌照動態管理、“十小”不文明行爲專項整治、“百名城市文明觀察員”志願者招募等活動我市積極創新公衆監督機制,有力保障了城市文明建設的全域性、敏捷性和精確性。2022年,我市通過媒體曝光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共解決實際問題2300多個。

創建爲民,解決羣衆的操心事。

“這裏曾是一排煤棚,根本沒有休閒之地,出門地上潮溼,晚上黑燈瞎火,望天處處是蜘蛛網。如今小區乾淨整潔,房前屋後都種滿了綠植,還安裝了健身器材,大家不出小區就可以鍛鍊身體!”說起麪粉廠家屬院的變化,樊城十字街社區的宋子海老人滿臉幸福。

麪粉廠家屬院是典型的老舊小區,由於歷史原因,院內煤棚亂搭亂建嚴重,小區道路狹窄彎曲,空間不通透,雜物亂堆亂放。隨着居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

高,小區改造迫在眉睫。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小區居民主動參與拆除違建,爲工程施工和整個小區環境改善奠定了基礎。

改造後的老舊小區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服務到位,居民生活更便利、心情更舒暢。一張張洋溢着幸福的笑臉、一聲聲發自肺腑的稱讚,充分說明老舊小區改造“改”到居民心坎上,讓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2019年以來,我市已完成和正在改造老舊小區1774個、樓棟6718棟,惠及

17.3151萬戶居民。2022年,我市對1390戶特殊困難、低收入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3157戶。

創建利民,解決羣衆的煩心事。

小街巷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對市區小街小巷進行精細化整治,我市堅持“一街一景一方案”的理念破解老舊街巷提升改造難題。

沿樊城東風路拐入鹿角門街,車水馬龍的喧囂彷彿一下子被隔絕在小巷之外。簡潔大氣的徽派風格建築,行人閒庭信步——恰是記憶中的老樊城。“這條街歷史悠久,商業繁榮,但因年久失修,路面破損嚴重,影響居民通行,沿線店鋪招牌大小不一,空中線纜雜亂無序。”在鹿角門街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李說。

民呼我應。樊城區住建局投入資金,對鹿角門街進行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刷黑道路、鋪裝人行道、改造排水和供水管網、統一架空線纜走向;打造古色古香的街景,統一牆體色調,規範店鋪招牌。同時,結合鹿角門街的現狀,將閒置場地、居民房前屋後空閒地帶建設成獨具特色的景點,增強這裏的生活氣息。

今年我市每個城區將完成15條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讓襄陽更有顏值、更有品質、更有魅力。

把公園裝進“口袋”,將綠色擁入懷裏,這在襄陽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以前,這裏就是臭水溝邊一片滿是雜草的河灘。如今,隨着河流水質恢

復,河灘上建起花園、綠道,還配備了健身器材和足球場。”家住樊城洪家溝社區的王勝梅經常和家人朋友到“家門口”的“口袋公園”遊玩。

利用邊角區域、閒置地塊打造“口袋公園”,以“見縫插綠”的形式滿足羣衆對活動空間優化和居住品質提升的需求,是我市近年來的一項創新嘗試。

今年我市將在中心城區新建10個“口袋公園”,讓“推窗見綠”成爲常態。閒置空地新建綠化遊園、雜物堆場變身景觀步道、廢棄鐵路成爲文化長廊

隨着計劃任務如期完成,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口袋公園”如同一顆顆美麗的珍珠,扮靚着城市風景,點亮着市民生活。

一個又一個民生項目、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或建成投用,一個個老舊小區煥然一新,一條條背街小巷精緻如畫,一個個集貿市場提檔升級,一座座公共衛生間明亮整潔我市各地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責任清單”辦成人民羣衆的“幸福清單”,幹部羣衆文明創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二、崇德向善志願風尚浸潤人心

一幅幅倡導文明風尚的彩色牆繪,一場場溫暖人心的關愛活動,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近年來,我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作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增長點,以凝聚羣衆、引導羣衆、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爲目標,圍繞羣衆需求,吹響文明新風號角,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地生根。

我市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成立1.1萬餘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實現三級文明實踐活動一體貫通。

我市的基層理論宣講隊伍、文藝志願者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以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宣講黨的理論,生動傳播文明理念,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映山紅”應急救護志願服務項目、“我家有電工”便民志願服務項目、“約讀童年”志願服務項目等,正通過志願者的深入服務,爲羣衆生產生活帶來新變化;樊城區牛首鎮花園村、襄州區雙溝鎮劉大灣村等地的文明鄉風志願服務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移風易俗、傳承家風家訓等內容,促進喜事新辦、白事簡辦等文明新風蔚然成風。

存善得善,惠人惠己。

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招募註冊、需求採集、培訓管理、服務記錄等志願者工作制度。而一本小巧的“時間存摺”,更是見證了襄陽的文明風尚。

去年7月18日,襄陽全域推廣“時間存摺”志願服務品牌,形成居民點單、實踐站派單、志願者接單、羣衆評單的閉環管理,實現奉獻、計時、回報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提升了志願服務的精準度和滿意度。

一本本小“摺子”,爲新時代文明實踐匯聚源源動能,將一個個“我”匯聚成“我們”,進一步擦亮了文明底色和幸福底色。

“凌晨1點發布的黨員志願服務招募信息,任務很快被志願者搶走。”襄城新街社區黨委委員餘軼的一個“搶”字,道出了市民在文明創建中的使命擔當。

廣大志願者依託“i襄陽”APP等平臺預約和搶單參與巡防、勸導交通、疫情防控等工作。魚梁洲經濟開發區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中心主任李濤曾在15天裏參加了53次志願服務活動。

一抹“志願紅”,最美“風景線”。在古城襄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抹抹流動的“志願紅”。他們中既有機關幹部,也有企業職工,還有公益組織成員;既有老人,也有青年。他們都滿懷激情,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

截至目前,襄陽市實名註冊志願者達105萬名,平均每5個襄陽人中就有一名志願者。我市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發放的78.9萬份“時間存摺”,記錄着550萬個小時的志願服務故事。

三、共建共享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創建爲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我市高質量開展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實現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域提質,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文明之花在襄陽綻放。

烈日下進行文明引導的民(輔)警,路燈下默默堅守的環衛工人,耐心爲居民化解糾紛的社區網格員,主動清理樓道雜物的小區居民每個人都在各自的“小微”陣地上,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從幹部到羣衆、從城市到鄉村,這座城市的文明改變讓人們看到了“衆志成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涵。

市委文明辦廣泛號召全市各級文明單位、文明家庭、身邊好人、道德模範積極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詮釋榜樣的力量,帶動引導廣大羣衆參與到文明創建工作中來。

在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我市還結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在全市開展理論學習宣講活動、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學習宣傳活動,製作推出一批具有宣傳感染力和接地氣的精神文明教育精品視頻,並在“漢水襄陽”“文明襄陽”、襄陽日報APP等平臺展播。

去年,我市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襄理襄情”微宣講、百姓宣講1.1萬餘場次;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市委宣講團1197支,開展黨史專

題宣講8122場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小生守則、窗口服務規範、文明行業創建,制定38個行業規範,3218個行業規範宣傳牌在窗口公開;深入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和學習宣傳活動,共評選市級“新時代好少年”20名、縣(市、區)級“新時代好少年”302名、校級“新時代好少年”1.86萬名。

“襄陽好風日,文明最美麗”“志願者的微笑是城市最好的名片”“鄰里和睦,守望相助”“關愛未成年人,就是關愛未來”“使用公勺公筷,倡導文明用餐”如今行走在古城襄陽,無論是在熱鬧的街區,還是僻靜的小巷,文明元素擡頭可見、駐足可觀。一幅幅構思巧妙、主題多樣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公益廣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與城市景觀相融合,在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時,更讓市民沉浸在向上向善的氛圍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喚起市民對文明的共識。

四、加壓奮進常態長效促提升

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衆志成城 我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加強城市精細管理、確保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上出實招、務實功、求實效,有力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深化拓展、深耕厚植、深入人心,全市營商環境、城鄉面貌、公共秩序、公共服務、生活品質明顯改善,羣衆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幹部羣衆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的精神風貌不斷提振,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既需深耕厚植、打牢根基,更需保持常態、行穩致遠。我市真正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爲“一把手”工程來抓,以上率下推進創建工作全面開展、持續深化。

爲確保創建工作落到實處,2022年,我市及時調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領導機構,構建了“一辦五組”“辦公室+五個專項督導組”創建工作格局,全面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實行市“四大家”領導“四個一”包保制,城區、開發區負責同志包保主次幹道,市級以上文明單位包保社區,街道辦事處負責同志包保背街小巷,“雙報到”黨支部包保居民小區,實現全市創建點位責任包保全覆蓋,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死角”的落實體系。創新建立“專項督導+常態檢查”“雙週拉練+分級約談”“問題交辦

+反饋彙報”“通報曝光+追責問責”等科學有效的工作閉環機制,推動形成了全市“一盤棋”的良好局面。全域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精準對標減量提質”“十大”拉網排查行動,聚焦“公益廣告、城市環境衛生、城市基礎設施、

空中纜線、農貿市場、消防設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及志願服務站點、小廣告整治、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室、檔案材料”等重點領域進行排查整改,精準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質量。

持之以恆,方能深入人心。

問卷調查、實地走訪、調研座談我市通過各類活動徵集羣衆對文明城市創建的意見建議,瞄準創建的難點、痛點,以羣衆滿意爲最終標準,有的放矢提升和拓展創建成果,確保創建活動常態化、長效化。

文明花開香滿園,同心掬得滿庭芳。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啓航新徵程,我市將持續加大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力度,着力增進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讓城市因文明更美麗,讓人民羣衆的生活因城市文明更美好。

以文明鑄就高品質城市

崆峒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2023年10月12日)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崆峒區以平涼市“3659”發展思路爲指引,擔當“首善之區、首位發展”的使命,強機制、補短板、抓落實、出亮點,持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讓文明的種子深入人心,讓文明創建的成果惠及羣衆。

一、一座城市的追求

2021年10月初,聯繫微信rcjubi9,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城市更新行動的衝鋒號吹響,拉開了崆峒區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序幕。

“人以城爲‘家’,城以人爲‘本’。創城的核心不是城市,而是市民。”崆峒區創城工作負責人李文濤說。

秉持這一理念,全區上下同心協力、奮勇爭先,文明創建熱潮此起彼伏,文明城市的旋律在崆峒大地持續迴盪佈局“一盤棋”。制定3年一個週期總方案,每年一個主題實施創建行動。2023年,聚焦“1868”工作計劃,涉及市容市貌、交通秩序、“五線五箱”、違建臨建、人居環境、城市道路暢通、公共設施提升、海綿城市建設、民生福祉保障、城鄉造林綠化等多個方面,爲創建工作找準了座標、明晰了路徑。

落實“一竿子”。全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標測評體系,層層簽訂責任書,領導幹部帶頭“週上街”“進網格”,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狠抓創城各項指標。

覆蓋“一張網”。建強用好29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擦亮涇河新時代文藝小分隊、“城市啄木鳥”“文明紅管家”等志願服務品牌,全區780多支志願服務隊伍、6.1萬名志願者常年活躍在創城一線,服務時長達26.9萬小時,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2萬餘場次。

一場凝心聚力、積極作爲、奮力突破的攻堅之戰已然在全城打響。

二、全體市民的付出

“街道兩旁亂停亂放的車不見了原來坑坑窪窪的路修整平了

每個店面換了門頭,做了亮化

我們的小巷有了自己的名字:‘花田小巷’。

獨自行走在秋風微涼的小巷中,抖落一天學習帶來的疲憊和睏倦,輕鬆愜意……”

東關街道解放中路社區黨支部書記楊曉雯收到了11歲女孩兒代紫涵的小作文——《小巷亮起來了》。

楊曉雯說:“小朋友的一筆一畫描寫了背街小巷改造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是對我們環境整治工作的肯定。我們希望帶動更多人蔘與進來,也讓更多居民感受實惠、獲得實惠。”

誠如斯言。市民是城市的主體,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他們發自內心的支持和參與,已然成爲崆峒創城工作的原動力和生命力。

深入335個包抓片區,9600多名黨員幹部投身創城一線,示範帶動34.8萬羣衆開展創城宣傳、志願服務、城市治理等活動1.9萬多場次。

開展“崆峒好人”“省級道德模範”“文明崆峒·城市之窗”等評選表彰活動,“爭做文明有禮崆峒人”“講文明、樹新風”等主題文明實踐活動3150餘場次,申報國家和省級文明單位39個,打造了一批思想道德建設的品牌。

建設“三治融合·花田小巷”文明街巷、“德育巷”關愛未成年人創城示範點、“用心守護逐夢未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主題街巷、廣成學校“七彩人生”等示範點爲全區創城工作提供了參考樣板。

發佈創城“紅黑榜”85期,曝光問題420個,相關責任單位制定詳盡的整改計劃,確保全區問題整改實現“動態清零”。

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各類宣傳載體,開展巡迴宣講、宣傳3600餘場(次),崆峒區被省文明委評爲2021年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優秀縣(市、區)。

……

全城動員,全民參與,崆峒區全體市民的付出凝聚成了創城工作的強大力量。

三、共謀幸福的接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近年來,隨着創建工作的推進,一項項溫暖人心的民生項目相繼落地,一件件得民心、順民意的實事好事落到實處,廣大羣衆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在中心城區活力公園,雨水花園、透水鋪裝、植草溝海綿城市理念體現得

淋漓盡致。“公園步道腳感舒適,植被綠化佈局美觀,走在透水石材上也不必擔心雨後積水溼了腳。”市民劉亮說。

入眼的是城市形象在改變——

從公園遊園提升改造到一大批口袋公園建成投用,從老舊小區、三街九巷改造到海綿化城市建設城市服務短板正在加快補齊,城市承載能力持續提升。與此同時,新建和提升改造中心城區道路20多條,2個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

完成,新建停車場13處,新增停車泊位2.7萬個,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免費向社會開放,中心城區交通亂象得到有效治理。

入心的是城市氣質在提升——

實施重點文旅項目30多項,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相繼落成開館,平涼崆峒民俗戲曲展覽館建成投用;建成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傳習所4個、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典型示範點11個;開展全民健身、全民閱讀等羣衆性文化娛樂活動4500多場次,惠及羣衆16萬人次。

推進農業面源污染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出城入園,依法取締煙花爆竹違規銷售點,消除轄區黑臭水體,生態宜居的城鄉環境進一步顯現。

建成投用數字政府運管指揮中心,對100餘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行“一對一”引領幫辦代辦;壓縮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至60個工作日。

深化“平安崆峒”建設,推進“雪亮工程”二期建設,完善法律援助體系,爲農民工討薪1000餘萬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率達99.7%。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落實“雙減”,10個教育集團掛牌運行,新建和開辦國小2所、幼兒園5所,中心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位不斷增補。

建成投用智慧康養平臺,部分鄉鎮、街道衛生院、中醫館、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成;特困人員、留守兒童等重點對象救濟救助政策全面落實;全區農村婦女“兩癌”篩查完成率100.12%。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就業服務活動,強化就業創業培訓,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城鎮國有土地已出售房屋“登記難”問題化解工作化解率達到92.94%。創城惠民,爲幸福“加碼”。如今,這場共謀幸福的接力仍在進行。

回首來時路,從硬件建設到公共設施,從人居環境到道路交通,從城區到社區在文明創建的路上,一個個富含素質內涵的影像拼接起來,被定格在“文明崆峒”的發展進程中。

營造優質營商環境 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北海市行政審批局開展創城活動綜述

(2023年10月23日)

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顯著位置的LED電子大屏上,創建文明城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公益標語循環播放,讓每一個前來辦事的人感受到創城的氛圍;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大門、“學雷鋒志願服務崗”和“老弱病殘服務專窗”等,專門配備3名專職志願服務者,爲企業和羣衆提供業務諮詢引導、免費複印、專人專辦等貼心服務;升級後的母嬰室,配備哺乳專用椅、嬰兒牀、尿布臺、嬰兒安全座椅等專用設施設備,免費提供瓶裝飲用水、紙巾溼巾、隔尿墊、尿不溼等一次性用品等,解決了帶嬰兒媽媽的大問題;市行政審批局“包乾”的“三無”小區經過全體幹部職工的不懈努力,恢復綠化帶、劃定停車位、定時清理垃圾、設置文化公益陣地、安裝太陽能路燈。

市行政審批局以創建文明城市爲抓手,把創城工作和清廉北海、清廉機關和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各項工作相輔相成並取得優異成績。

一、文明創建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該局對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進行全面改造升級,重新合理規劃佈局,優化窗口設置,同時將志願者服務與中心實際工作相結合,在入門處、引導臺、各辦事窗口、自助服務區等設置“學雷鋒志願服務崗”,配備專職志願者主動爲企業和羣衆提供熱情周到的業務諮詢引導服務和免費複印、專人專辦等貼心服務,讓前來辦事的羣衆節省了時間。從特殊羣體辦事者視角出發,對母嬰室和母嬰專用廁所進行改造升級,爲帶嬰兒前來辦事的羣衆提供便利;在辦事大廳門口改造無障礙停車位10個,加固無障礙坡道2處,在諮詢服務檯增設平板電腦和手寫板,提供聽障、視障等服務,有效方便了特殊羣衆,深受好評。

依託硬件的改善,該局在“桂通辦”平臺建設北海市“珠事易辦”智能審批系統,打造北海市政務服務智能大廳,推進數據共享,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政務服務,用數據跑路換取質量和效率,實現部分政務服務事項刷臉辦、免證辦、零材料辦。不僅如此,該局聚焦政務服務異地辦,打造合浦縣“珠城通·異地辦”精品窗口;聚焦政務服務全科辦,結合基層“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打造海城區基層“全科政務”精品窗口;聚焦政務服務一次辦,打造銀

海區“一件事一次辦”精品窗口;聚焦政務服務全鏈辦,打造鐵山港區“服務企業全生命週期”精品窗口,發揮精品窗口的輻射帶動和引領作用。持續打造政務服務標杆大廳,整體提升全市政務服務水平。

該局還分步實現窗口人員全員持證上崗,推動窗口人員隊伍技術化、職業化向高標準、高層次靠攏,推行辦事綠色通道“幫辦專員”模式,提升服務效能。同時,完善政務服務“好差評”機制,實現現場服務“一次一評”,網上服務“一事一評”。我市多項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指標排名全區第一,通過“珠事易辦”政務服務品牌建設,力爭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達到“非常高”等次,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二、政務隊伍建設打造能文能武“鐵軍”

該局堅持突出作風建設,不斷提高幹部職工服務羣衆和業務工作的能力。把廉政教育納入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常修課,推動廉政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清廉支部共建”活動,結合開展“將黨旗插在項目一線”“走企連心解困”和“大回訪”等行動,組織黨員幹部常態化深入企業走訪調研,上門指導服務,現場解疑答惑,2022年以來共組織走訪企業50餘次,電話回訪700餘次。在政務服務大廳常設“有困難找黨員崗”“學雷鋒志願服務崗”,爲辦事羣衆提供貼心服務。深入開展“共產黨員先鋒崗”“服務羣衆先鋒崗”創建活動,堅持每月評比“文明窗口”“文明之星”,着力鍛造一支作風正、紀律嚴、業務精、服務優的“政務鐵軍”。

該局還把加強隊伍建設和創城活動相結合貫穿工作全過程,嚴格按照創城活動的標準開展工作,全體幹部職工積極投身創城活動中。定時對包乾的小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先後剷除小廣告100多處,綠化種植近100米,新劃出非機動車輛停車區4處和機動車車輛停車位15處,清除門前雜草等衛生死角垃圾5車,硬化小區地面約200平方米。同時,在小區顯著位置設置宣傳欄,製作市民公約、居民公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垃圾分類、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公益宣傳30處,安裝分類垃圾桶2組、滅火器20個,粘貼北海市便民信息欄6塊、安裝太陽能全自動感應式路燈5盞,讓小區舊貌換新顏,小區居民紛紛點贊。

三、特色志願服務助力創城活動

該局始終把廣泛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作爲服務企業和羣衆的重要抓手,結合創城工作,立足崗位實際,創新性開展獨具政務服務特色的志願服務活動,

大力提升行政服務“軟實力”。持續開展“貼心服務暖民心”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愛崗敬業優服務”志願服務活動,成立“學雷鋒”政務志願服務工作隊,工作人員佩戴志願服務綬帶,主動爲企業和羣衆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志願服務。開展“我是黨員我先行”志願服務活動。以“共產黨員活動日”爲活動載體,開展“進園區、入企業、送服務、踐黨性”“溫暖服務送上門”等黨員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志願服務隊深入社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活動、文明交通及環境保護倡導系列活動等,充分發揮了黨員志願者“走在前、作表率”的先鋒模範作用,引領和激勵廣大幹部職工爭做優化營商環境、創建文明城市的服務者。

該局還開展“個性服務更便民”志願服務活動,主動聯繫市圖書館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共同建設“閱讀北海”首個圖書流通點閱覽區,面向廣大市民羣衆開放圖書免費閱覽和借閱,同時設置電子圖書閱覽區,配備閱讀桌椅和免費茶水,爲辦事羣衆提供了更優質的文化服務。服務大廳內母嬰服務區、便民充電區、便民藥箱、老弱病殘專窗等個性化服務,便民志願服務隨處可見。組織單位志願服務者開展“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社區鄰里守望”“清潔家園保護環境”“依法行政與法同行”等志願服務活動,參與義務植樹、交通勸導、無償獻血等各類全市志願服務活動。截至目前,該局在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上註冊的志願者共151人,註冊率達100%,服務時長累計17441.4小時。

奏響文明強音 浸潤一城新風

駐馬店市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綜述

(2023年4月3日)

乾淨整潔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車流、環境幽雅的小區如今,行走在駐馬店的大街小巷,車水馬龍、文明禮讓,藍天碧水、相映成趣。在我市創建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駐馬店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魅力之城,一次次完成蛻變、一次次茁壯成長、一次次追求詩與遠方、希冀觸摸到更加閃亮的文明之光。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幸福接力。2022年4月,中央文明辦通報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我市在全國114個在屆地級市全國文明城市中排名第19位,綜合成績較上年晉升兩個位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方陣先進水平,爲創建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文明素質重在實踐,重在養成。2022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秉持“創建爲民創建惠民”的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務實有力的舉措、紮實的工作作風,把創建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作爲一場永不停歇的接力賽、一首久久傳唱的幸福之歌,聚焦信仰之城、首善之城、幸福之城、魅力之城、善治之城、共享之城,持續發力,擦亮文明之城“金名片”。

一、崇德向善讓文明之城更有“高度”

文明城市建設,關鍵在頂層設計;落實落細工作,上下一盤棋是根本。我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多名市級領導班子成員任

副指揮長、40個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爲成員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建立由市委常委任組長的7個創文重點工作督導組,制訂實施方案。市四大班子領導以上率下,市委書記、市長都安排專門時間深入一線調研檢查指導創文工作。

不輟耕耘,厚積薄發。2022年以來,我市上下創建更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市的決心與信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要提高思想認識,扭住重點關鍵,推動工作落實,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全面落實各項創建任務,朝着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目標奮勇邁進。”2022年8月16日,市委書記鮑常勇在駐馬店市2022年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上再次發出“進軍令”。

創文重點工作督導組整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創文辦的督導力量,實行全覆蓋、拉網式督導,採取“銷號制”,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並依據

《駐馬店市創文督導考覈問責辦法》進行嚴肅問責。

城市的文明,浸潤於道德的灌溉,也根植於法治的土壤。2022年5月26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駐馬店市第一部綜合性、系統性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地方性法規《駐馬店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8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以24條內容着眼於公共秩序、交通出行、社會互助等領域文明行爲的倡導和不文明行爲的治理,用法治力量爲城市文明建設保駕護航,鞏固深化創建成果,讓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實惠更多,努力在全社會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駐馬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稱,歷史文化積澱厚重。在創建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我市進一步發揮文化的滋養涵育作用,將歷史文化融入城市景觀小品建設、融入公益廣告宣傳、融入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用建築風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氣質,歷史文化和文明城市相得益彰。在城市主次幹道、重要地段、廣場遊園等區域,高標準設置了5000多處“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等公益廣告和創文景觀小品。一座座美輪美奐的城市雕塑,在街心遊園和廣場公園錯落有致,扮靚城市景觀的同時,厚重的文化元素與現代建築碰撞,歷史與人文相融,講述着“駐馬店故事”。

2022年2月28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驛城區委宣傳部、驛城區文明辦承辦的以“讓文明之光照亮新徵程”爲主題的2022年駐馬店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周”活動啓動儀式在市區世紀廣場舉行。爲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我市堅持把創建“文明城”與培育“文明人”有機結合,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創建一起走”“文明禮儀進萬家”“爭做文明有禮駐馬店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形式多樣的文明創建活動在基層遍地開花,文明之風在相互傳遞中蔚然興起。

至2022年底,我市先後向中央文明辦、省文明辦推薦“身邊好人”數百人,其中榮登“中國好人榜”107人。助人爲樂、見義勇爲、誠實守信、孝老愛親已成爲全市人民精神世界最鮮亮的主色、最高昂的旋律、最響亮的強音,“好人之城”亦越來越美、越來越響亮。

文明是城市的靈魂。守望文明成爲每個駐馬店人的責任和使命。我市持續

開展“文明家庭”“身邊好人”“道德模範”“最美家庭”等接地氣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如今的駐馬店,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的多了、隨手亂扔垃圾的少了、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的多了、插隊加塞的少了廣大市民崇德向善的文明素養,既是“中國重陽文化之鄉”“中國樑祝文化之鄉”“中國女媧文化之鄉”的歷史傳承,也是文明城市常態化創建的全民實踐。

文明融入城市血脈,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二、繡花之功讓文明之城更有“精度”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面對時代之需、使命所繫、羣衆所盼,創建更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市的落腳點在哪裏?我市把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創建目標,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對標對錶新的創建標準,下足“繡花”功夫,爲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題,讓老百姓的幸福感成色更足、獲得感更可持續。

“我在小區住了20多年,跟過去相比,完全不一樣了。現在小區路面又平又幹淨,有了停車場,綠地多了,晚上路燈亮了、環境美了,心情也好多了。”提起市區老舊小區改造,市民李先生深有感觸地說。

老城區改造步伐加快。2022年度,我市完成老舊小區改造任務15948戶,9月底實現開工16166戶,開工率達101%;至12月底,年度計劃改造的176個小區已完工14679戶,完工率90.8%,均提前完成省定年度目標任務。

城市框架越拉越大。我市按照“兩心兩軸三帶九區”構建現代新格局,六大功能片區建設交相輝映、協同推進,12條城市外聯道路構起了區域組團發展的交通框架。2022年,全市共實施543個城建項目,完成投資385.81億元。遂平縣、確山縣強力推進百城提質項目建設,全年完成投資30億元以上。西平縣新增海綿城市1.5平方公里,汝南縣新增公共停車位1060個。一大批補短板項目陸續建成,“一園兩館”綠化提升工程全面完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城市管理越發精細。城市道路清掃覆蓋率和機械化清掃率均達100%,超過全國文明城市道路清掃覆蓋率90%、道路機械化清掃率80%的標準。目前,市中心城區路燈平均亮燈率達98.99%,超過全國文明城市95%的標準;窨井蓋專項整治全省排名第二。

智慧化引領更加突出。以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爲支撐,建成了我省首批按照住建部標準並優於標準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完成1.2平方公里城市精模模型、180個智能井蓋、39路AI視頻監控等智能化場景應用,讓城市面子更

亮、裏子更實。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

我市不斷加大創文宣傳力度,引導市民增強文明參與意識。電視、廣播、報刊、網站等媒體發揮輿論宣傳主渠道作用,常年開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專題專欄,宣傳先進典型、經驗做法,曝光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市民不文明行爲。

文明滋潤城市,城市行穩致遠。“好人之城”已成爲駐馬店的最美風景和精神地標,不斷刷新着城市文明的新高度。“誠信駐馬店”建設深入推進,良好營商環境吸引企業紛至沓來。“院士經濟”加速賦能“換道領跑”,深入實施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四項工程”,黃河實驗室壩道工程醫院(平輿縣)中試基地和河南省地下工程中試基地掛牌運行,實現“引進一個院士,帶強一個產業”的集聚效應。

從阡陌農田到醫藥樞紐,“中國藥谷”正在這座城市經歷蝶變;金玉鋒、五得利、今麥郎越來越多的重點項目落地開建——“九大產業集羣”進展順利,“項目爲王”理念深入人心。三產聯動、齊頭並進,駐馬店正成爲投資興業的熱土、創新創業的沃土、成就夢想的樂土。2022年7月,我市被確定爲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示範市。

“幸福感、獲得感”是城市文明創建的試金石。對百姓來說,身邊的美好變化纔是增強幸福感的“源泉”,我市用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市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三、共建共享讓文明之城更有“溫度”

“孝敬老人是我們作爲媳婦應盡的義務,沒想到鎮裏今天給我這麼大的榮譽,我們一家人將好好珍惜這份榮譽,再接再厲,當好典型,樹立好鄉村文明新風尚。”近日,確山縣劉店鎮對42名“好婆婆”、“好媳婦”及“六美庭院”示範戶獲得者進行了表彰。

城市的文明之水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涓涓細流,更是全民參與的波瀾壯闊。如今,在引領文明新風尚的隊伍中,越來越多的市民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爭做文明城市的實踐者、志願者、擁護者,讓這座文明之城更有“溫度”。

每到週末,在市區大街小巷,一個個身穿馬甲的志願者,打掃衛生、文明引導這樣的場景成爲城市裏最顯眼、最暖心的風景。

人間煙火味,最是撫人心。

小小農貿市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發展與內涵,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

口。“現在的農貿市場,環境好了很多,東西乾淨放心。”日前,正在駐馬店市衆信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選購活禽的王女士對筆者說。2022年以來,我市嚴格對標對錶,根據發展實際和相關規劃,大力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逐漸形成了較完善的市場佈局,實現了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與人性化服務的深度融合。農貿市場正由曾經“髒亂差”的集聚地,華麗轉身變爲“高大上”的文明窗口,換新姿、亮新顏、展智慧,不僅給市民帶來了更多便捷和舒適,文明理念和健康消費觀也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傳播。

共赴文明之約,共建文明之城,共享文明之果。

全國文明城市不僅是城市文明的創建,也是城鄉一體化的全域文明創建。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我市高度重視城鄉一體化建設,按照“以城帶鄉、城鄉共建、全域文明”的創建理念,將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雙駕齊驅,堅持市縣同創,打造全域文明,讓城鄉居民共建共享文明創建成果。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聯創機制,以中心城區創建爲重點,輻射帶動9個縣城,延伸到所有鄉村,推進全域創建向縱深發展。目前,平輿縣成功創建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泌陽縣、西平縣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其餘6個縣全部跨入省級文明城市或提名城市行列,實現了全市文明縣城創建“滿堂紅”。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2022年以來,我市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中,實現全市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陣地全覆蓋。依託文明實踐陣地,策劃開展接地氣、聚人氣志願服務活動,培育打造了張大生關愛抗戰老兵、潘永鋒好人夫婦愛心接力、“愛樂支聲”藝術進鄉村志願服務、蛟龍水上救援、“中國農洽會”服務等一大批文明實踐優秀品牌。

文明創建爲城市賦能,也讓鄉村換新顏更加有內涵。目前,全市240個村鎮先後跨入市級以上文明村鎮行列,涌現關王廟鄉、水屯鎮等一大批全國文明村鎮、美麗小鎮和特色鄉村,文明新風在鄉村落地生根,爲鄉村振興強根鑄魂。

文明花開香滿園,同心掬得滿庭芳。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今的駐馬店,文明、幸福的因子已融入其中,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展望未來,駐馬店將用心用力跑好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長效化建設這場接力賽、耐力賽,奮力創建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讓天中大地開出更加絢麗的文明之花。

做好常態化文章培育新時代文明

邵東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3年5月5日)

近年來,邵東市堅持以創建文明城市爲統領,以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爲載體,以選樹與學習身邊模範爲抓手,紮實推動創建工作,形成了全民參與、全域覆蓋、全面提升、常態長效的良好局面。

一、以文明創建爲統領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創文工作中,邵東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任指揮長,市委副書記任第一副指揮長,政協主席、宣傳部部長任常務副指揮長的創建工作指揮部,指揮部下設“一辦九組”,分別由分管市級領導牽頭,相關責任單位主抓,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四套班子合力抓、有關部門具體抓的工作格局。

該市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廣泛宣傳文明創建,潛移默化地將文明新風吹進市民心田。去年,在城區街頭、公園新添了一大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要內容的景觀小品。

邵東市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持續深化文明創建。2022年4月開始,該市將每月第一個星期五下午定爲“全民文明創建日”,全市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道辦,及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到責任區域開展大掃除。並對出店經營、佔道經營、亂設亂擺、亂拉亂掛、亂停亂靠、亂搭亂建、亂貼亂畫、亂丟亂扔,以及行人亂穿馬路、翻越隔離護欄等不文明行爲進行勸導。

二、以文明實踐爲載體引領社會文明風尚

邵東市已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26個、實踐站580個,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市長擔任總隊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組建起理論宣講、文體藝術、醫療衛生等8支專業志願服務隊和邵東市愛心義工志願服務隊、藍天救援志願服務隊等2支社會志願服務隊,26個鄉鎮、580個村(社區)對應組建志願服務大隊和分隊,構建起“1+10+26+580”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體系。2022年,各級志願服務組織共開展志願服務活動5524場次,總服務時長2363568小時。

該市積極探索志願服務派單與點單相結合、任務與志願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等文明實踐工作機制,打造出“拯救生命·從心開始”先心病免費篩查救治公益行動、“你美容城市·我美容你”愛心義剪、“早安萬祝”關愛孤

寡老人活動等5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品牌。

邵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該市公安交警大隊聯合開展交通文明勸導志願行動,設立道路交通勸導教育點,對無證無牌上路行駛的車輛進行扣留處理,對未戴頭盔駕駛電動車的人員和闖紅燈的行人進行“五選一”處罰教育。這一舉措,提高了廣大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識,加強了城區道路交通秩序。

三、以模範選樹爲抓手培育市民道德情懷

邵東市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和實踐。全市各媒體在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刊播版面、時間、頻率的基礎上,採取專題解讀、熱點討論、典型推介、網絡傳播等形式,立體化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教工作進單位、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依託各街道、社區市民學校開展“面對面”宣講活動;結合文化惠民活動,演出、播放一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節目和電影;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中國小德育課內容,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該市發揮道德模範的示範引領作用,在全社會弘揚他們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激發人們的思想認同、情感共鳴和效仿意願,進而促進文明創建。目前,邵東市共有邵陽市級道德模範11名,邵陽好人12名,湖南好人8名,中國好人2名。這些模範,成爲了全體市民的學習榜樣,更成爲當地經濟發展的“領軍人物”。中國好人劉紅輝創新提出“雙百工程”項目,計劃在2023年—2025年,在邵陽市打造100家愛心助殘商店,帶領100個以上殘疾人家庭共同致富,招募100家中小微企業爲“雙百工程”生產基地。

邵東市還發揮鄉賢作用,教育引導羣衆抵制封建迷信、人情陋習和攀比浪費之風。結合美麗院落、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工作,營造起“學習身邊榜樣,爭做文明市民”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