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信息簡報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精選9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9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相關的範文。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精選9篇)

篇1: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上海市文明辦堅持創新內容和注重實效相結合、滿足需求和提高素養相結合的思路,突出“四個着力”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一、着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組織開展全國道德模範宣傳教育活動和“感動上海人物”“十佳好人好事”等評選活動,開展各領域公衆人士“重品行、樹形象、做榜樣”主題活動,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鮮明導向。持續培育“我們的節日”品牌,結合上海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廣泛開展主題活動。加強公益廣告宣傳管理,發佈年度公益廣告宣傳主題指南,在重點區域合理保留拓展戶外公益廣告發布點位,推動《上海市公益廣告促進條例》立項論證。深化網絡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各類網絡公益活動,繼續推出“網絡文明能量大放送”重點實施項目。推進市民修身行動,製作發佈《市民修身手冊》、《少年兒童修身與禮儀》活動資源包、“名家談修身”系列視頻等普及讀物。

二、着力拓展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修訂新版《上海城市文明進步指數指標體系》,做好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區提名城區資格推薦、全國文明城區評選申報工作和上海市文明城區首次創建複評工作。深化城鄉結對共建,重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倡導現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變落後風俗習慣。完善文明單位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平臺,開展評價評級,創新發展文明校園、文明醫院等特色項目。落實《上海市交通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大文明交通主題宣傳力度,開展“倡導文明乘車,制止逃票行爲”專項教育整治。依據《上海市文明旅遊示範場所創建標準》,力爭2017年實現文明旅遊示範場所達標單位50個。推進家庭文明建設,宣傳學習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開展宣揚好家風好家訓等主題活動,在城市文明指數測評中強化家庭文明建設內容。

三、着力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制度化。

完善組織運行體系,構建志願服務項目資助信息平臺和志願服務信息彙集共享數據庫,爲志願服務組織承接公共服務項目提供便利。推動《上海志願服務條例》執法監督和修訂工作,爲學雷鋒志願服務提供法制保障。落實註冊志願者和專業類志願者多重意外保險保障,爲志願者提供健康體檢、心理疏導、就醫便利等醫療服務。加強雷鋒學院、市志願服務培訓中心建設,編寫《志願心》《志願行》教材,研製年度《上海志願服務發展報告》,彙編《上海志願服務叢書》。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及地標性區域廣泛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落實“完善131家社區志願服務中心民生服務功能”項目,制定社區志願服務指導中心評估標準。大力開展“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廣泛開展“鄰里守望”志願服務活動。

四、着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

修訂完善《未成年人成長髮展指數評估體系》,開展新一輪實證調查,鞏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育人體系。推出《少年兒童修身與禮儀》活動資源包,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少年中國夢”勵志講堂、“上海好童書”評選和優秀童謠徵集推廣等活動。用好未成年人專屬頻道“東方少年網”,抓好網絡、手機、熒屏、聲頻淨化和網吧、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加強學校少年宮內涵建設,試點推出示範性(星級)學校少年宮。新建16個市級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做好未成年人綜合素質評價和心理健康輔導工作。

篇2: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重慶市文明辦堅持突出重點、示範引領、整體提升的原則,提出2017年精神文明建設“12345”工作思路。

一、貫穿一條主線。

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按照“上要接天、下要接地”要求,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強化實踐養成,鮮明法規導向,注重典型示範,組織開展好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常態化抓好“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和“好人在身邊”微訪談活動,深入開展“九童圓夢”活動和“紅櫻桃四季有愛”活動,進一步增強人們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自信心和踐行力。

二、突出兩大目標。

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爲工作目標,緊扣“文明禮儀我帶頭·爭做重慶好市民”主題,圍繞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重點強化“口不亂說、手不亂扔、腳不亂踩”基本要求,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活動、文明禮儀傳播活動、文明禮儀示範先行活動、文明禮儀成果展示活動,使人們增強國家意識、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培養文明意識、文明行爲和文明習慣。

三、補齊三個短板。

針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滯後、志願服務專業化發展較慢、市民文明素質參差不齊等突出問題,以“美麗鄉村·善美巴渝”主題,推進“純美農民”“潔美農家”“和美農村”“富美農業”建設,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治理,整治大操大辦、“髒亂差”、封建迷信、薄養厚葬。深化“我們一起奔小康”“重慶志願服務季”系列活動,完善覆蓋扶貧、救災、幫老、助殘等重點領域的專業志願隊伍和活動項目。深化“微笑滿渝州”主題實踐活動特別是“文明出遊 人人有禮”活動,着力培育基礎文明。

四、鞏固四項行動。

深入開展“衣舊情深”行動,貼近羣衆生產生活細節,實施網格化宣傳、社會化運作、公益化利用和透明化管理,推動閒置衣物再利用。深入開展“文明餐桌”行動,持續普及餐桌文明知識、倡導節約用餐行爲。深入開展“鄰里守望”行動,提倡每天一個微笑、一句問候,強化鄰里和諧、互幫互助。深入開展“文明出行”行動,倡導綠色出行、禮貌讓行,鞏固“禮讓斑馬線·文明我點贊”活動成果。

五、深化五大創建。

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堅持“創建帶提名、提名帶新創”,提升質量水平,推動建設宜居宜業、文明和諧的山水之城。深化文明村鎮創建,圍繞鄉風民風、人居環境和文化生活“三個美起來”,積極推動美麗鄉村市級示範點建設。深化文明單位創建,依託“愛心進農家”文明單位志願扶貧行動,發揮文明單位示範作用。深化文明家庭創建,評選表彰第一屆重慶市文明家庭,開展“家風潤萬家”活動,集中展示家庭文明建設成果。深化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尋找最美校園、最美老師系列活動,推動師德師風建設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篇3: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2017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201x年1月9日,市文明辦下發了《關於在201x年春節期間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鄰里守望 溫暖新春”主題活動的通知》(唐文明辦字【201x】2號),對全市開展我們的節日——“鄰里守望 溫暖新春”主題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隨後,各縣(市)區文明辦按照通知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周密部署,組織開展了“鄰里守望”主題志願服務活動、“道德模範幫扶慰問活動”、“迎新春送吉祥活動”三類主題活動。三類主題活動的開展,不僅滿足了羣衆節日文化需求,也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理念,在歡樂喜慶中倡導文明新風。現將各縣區開展活動情況分2期選登,請各縣(市)區學習借鑑推廣。

“我們的節日春節” 唐山市各縣(市)區紛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日主題活動(一)

路北區 春節期間,開展“鄰里守望”主題志願服務活動,組織400餘名社區、巾幗、醫療、青年等各類志願者隊伍,對全區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農民工等特殊羣體進行關愛幫扶,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打掃衛生、與老人傾心交談等方面的關愛幫扶。同時,開展了“送福字、貼春聯”活動,爲境內低保家庭、困難羣衆和道德模範送去了新春的祝願。

古冶區 春節期間,組織437名社區、巾幗、醫療、青年等各類志願者隊伍,通過結對幫扶、親情陪伴、組建模擬家庭等多種形式,從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精神關懷和幫困助學等方面對全區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農民工、留守兒童等特殊羣體進行關愛幫扶。同時,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拜年走訪和座談聯歡等活動,對全區32名生活困難的“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幸福市民”進行慰問走訪,全力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困難,使他們溫暖社會的同時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截至目前,全區通過 “真情暖萬家”、“社會各界伸援手 扶貧濟困獻愛心”、“真情暖春雷 攜手共成長”等活動的開展,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共籌集資金223萬元,走訪困難戶6201戶,實現了對全區貧困羣體的無遺漏慰問。

開平區 按照《“鄰里守望 溫暖新春”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各鎮街、單位精心組織,細緻謀劃,開展了一系列“鄰里守望”主題志願服務活動。鄭莊子鎮,以迎接新春佳節爲契機,結合全鎮實際,組織開展了困難羣衆及低收入家庭春節走訪慰問活動。共發放麪粉220袋、大米219袋、食用油397桶,發放慰問金9000元,受到羣衆廣泛好評。 1月10日,舉辦了“善行開平”道德模範迎新春座談會。來自區企業、農村、社區、機關等方面的12名市區級道德模範代表、各黨(工)委分管領導及文明辦相關人員近50人蔘加座談會。1月20日,區文廣新局在越河鎮後於家店村文化廣場舉辦了201x年文化下鄉演出活動,20餘名文藝愛好者爲村民和採買年貨的羣衆送上戲曲、歌舞等文藝節目。同時,還舉辦了開平區“迎新春頌和諧”送春聯下鄉活動,10餘名書法愛好者,現場爲後於家店的村民書寫春聯,爲村民送上新春的祝福。

曹妃甸區 1月21日,開展了“鄰里守望 溫暖新春”下基層活動,爲老百姓送上特別的節日禮物。在唐海鎮橋西二街社區,爲社區居民發放《“講文明,樹新風”宣傳畫冊》、《三農政策學習問答》、《公民道德建設讀本》約1000餘冊。區書法協會的會員們紛紛揮毫潑墨,爲老百姓送去吉祥如意的春聯,他們的飽含激情地書寫了百餘幅春聯。

遷安市 五支“領裏守望”志願服務隊攜手送溫暖。一是公務員和黨員志願者走家串戶,對低保戶、困難戶開展了“一助一”幫扶慰問活動,走訪慰問貧困戶近千戶,上莊鄉、建昌營鎮志願者服務隊還專門深入到“中國好人”嫂娘杜玉茹,“中國好人”、省級道德模範喻長富,道德模範李衛超、李雙全等家中進行走訪慰問;二是醫療志願者深入到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障人士和軍烈屬家中,開展了免費健康體檢、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活動8場次;三是“關愛空巢”老人志願者真情溫暖空巢老人,城區街道、上莊鄉、城管局志願服務隊積極深入到空巢老人家中,送去年貨,幫助老人打掃衛生,與老人傾心交談;四是青年志願者開展“幸福少年——新年圓夢行動”,幫助全市200餘名農村在校貧困國小生實現他們最想實現的“新年夢想”;五是學生志願者走進福利院,第三高中志願者來到市福利院,同孩子們分享成長的煩惱與快樂,進行心理疏導,鼓勵他們快樂成長。

遵化市 地北頭鎮開展了“鄰里守望”幫扶慰問活動。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彙集社會力量,通過“一助一”,“多助一”等結對幫扶的形式,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黨員、困難羣衆進行幫扶。截至目前,給16戶結對貧困戶送去了8000元慰問金;對413戶低保戶,59戶五保戶,290戶低保邊緣戶進行了慰問,並送去慰問金15.24萬元,麪粉472袋,棉衣棉被140套;給30個留守兒童每人送去了一件愛心棉襖;給建國前的25名老黨員發放9100元的慰問金;聯合佛教協會給12戶困難羣衆送去慰問金3600元,使他們充分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我們的節日·春節” 唐山市各縣(市)區紛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日主題活動(二)

豐潤區 組織黨員幹部和志願者們開展“鄰里守望?溫暖新春”主題活動,把真誠的'問候、節日的祝福和社會的關愛一起送到了困難羣衆、老弱幼殘、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家裏、炕頭,把文化醫療等志願服務活動送到居民、百姓身邊,用濃濃的愛意溫暖了千家萬戶,讓這個冬天處處涌動着溫馨和感動。

一是開展幫扶慰問活動。全區各地各單位認真開展了“一對一”幫扶慰問活動,黨員幹部帶頭,深入基層和農村,瞭解幫扶對象的實際困難,幫助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區文明辦通過報紙、電視和網絡等媒體,公開寄發了《致全區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春節慰問信》,表達了全區人民對他們的崇敬之意。並籌資10000元,對10名家庭困難的道德模範、身邊好人進行走訪慰問,送上了新春祝福。區教育局組織開展三項慰問活動,爲困難黨員、老區貧困戶和困難教職員工送去價值15萬餘元的慰問金和慰問品,深入瞭解困難家庭和羣衆的所思所盼,爲今後有針對性地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活動打好基礎。

二是開展“鄰里守望”主題志願服務活動。青年、巾幗、老年、社區、文化等志願服務組織和區級以上文明單位的志願服務隊帶頭,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志願活動遍佈城市鄉村。1月21日,團區委、區文聯組織醫療、青年志願者60餘人,分別在任各莊鎮楊富莊村、王官營鎮田各莊村開展了“暖冬慰問暨'送溫暖、送衛生、送文化'三下鄉志願服務活動”,通過廣播的形式對市委九屆五次全會、區委三屆四次全會精神進行了宣講,發放宣傳材料1200餘份,現場書寫贈送春聯、“福”字500餘幅,爲300多名羣衆進行義診,走訪慰問了14個重點青少年羣體家庭及特困戶,發放生活物資和慰問金10000餘元。銀城鋪鎮劉莊子村百餘名巾幗志願者通過“一助一”、“多助一”等結對幫扶形式,以彭佐芝等孤寡老人、貧困戶爲重點,爲他們提供家政服務、親情陪伴、量血壓、購買年貨等服務,和他們一起喜迎新春。公園道國小的學生也參與了志願服務,爲12名空巢老人貼春聯、打掃衛生、表演了節目。

三是開展“迎新春送吉祥”活動。燕山路街道各社區邀請社區內黨員、居民代表、社區志願者、殘疾人代表等,分別舉辦了一次迎新春茶話會。“星光合唱藝術團”組織了迎新春文藝聯歡會,社區200餘名黨員、居民代表、樓門長們在優美的歌聲中提前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區文廣新局、區書協組織書法家走進劉家營鄉前劉家營村,開展“送春聯下鄉”活動。書法家們揮毫潑墨,現場書寫春聯和“福”字100餘對,爲村民送去新春祝福。石各莊鎮400餘名幹部羣衆共同舉行了多場文化演出,女過莊村還組織開展了象棋、乒乓球、歌詠、秧歌、廣場舞等項目比賽,幸福的農民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豐富多彩的新春文化盛宴。

篇4: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1】

重慶紮實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常態化發展

今年以來,重慶市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推進會精神,在志願服務註冊人數、項目數、參與率、覆蓋面、保障力等各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一、整合多方資源,志願服務隊伍不斷壯大。

着力健全市、區(縣)、鎮(街)、社區((村)4個層級志願服務管理體系,培育壯大助殘、環保、體育、衛生、計生、交通、法律、消防、禁毒、扶貧等專業志願者服務組織,建立各級各類志願服務隊伍31600多支,建立各類專業志願服務組織1000餘個。

同時,發揮社區工作人員、樓棟長、小區物業服務人員作用,引導居民立足社區實名註冊,壯大社區志願服務隊伍。

目前,全市註冊志願者數量421萬,佔常住人口比例的13.9%。

二、推進陣地建設,志願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

建好基層站點,在全市81%的社區建立志願服務工作站,在商圈、樓宇、交通要道等公共區域設立志願服務崗亭1200多個,打通羣衆參與志願服務“最後一公里”。

搭好信息平臺,接入全國“志願雲”平臺,縱向貫通市、區(縣)、鎮(街)、社區(村)4級架構,橫向覆蓋各行業系統、各類社會組織。

開通“重慶志願者”官方微信和966966志願服務熱線,志願服務信息化水平有力提升。

壯大成長空間,建立志願服務組織發展基地,鼓勵志願服務組織“傳幫帶”。

協調民政部門加大志願服務購買力度,指導團市委建立青年志願服務組織發展基地,提高志願服務組織化、社會化發展水平。

三、突出項目引領,志願服務活動不斷豐富。

在市級層面,推動各部門聯合打造“我們一起奔小康”扶貧志願服務行動、“重慶志願服務季”系列主題志願服務活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黨員志願服務、“紅櫻桃”關愛留守女童志願服務、“潔淨家園”等品牌項目125個。

在區(縣)層面,推動實施“鄰里守望”社區志願服務,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失獨家庭志願服務等品牌項目。

據統計,全市圍繞扶貧濟困、救孤恤病、助殘救災、文明禮儀等內容,建立常態化志願服務項目1.5萬個,有59個項目在全國志願服務項目比賽中獲獎。

今年全市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活動11.6萬餘場次,參與活動560餘萬人次。

四、健全制度機制,志願服務保障力不斷增強。

出臺《重慶市志願服務條例》,爲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提供法治保障。

優化志願服務工作流程,重點完善人員招募、需求採集、項目設計、業務培訓、活動開展、服務記錄、激勵嘉許等7個環節要求。

探索志願服務嘉許激勵機制,推出“志願服務時長換服務”、星級志願者每年免費體檢一次等激勵措施,爲志願者購買人身意外險19.6萬餘人次。

推選志願服務先進典型,全市共評定星級志願者47萬餘人,公衆推選市級志願服務先進典型175個、全國志願服務“4個100”先進典型14個。

邯鄲着力提升學雷鋒志願服務水平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以加強隊伍建設、陣地建設、品牌建設爲主線,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常態化開展。

一、加大志願服務培訓力度。

市文明辦定期對各縣(市、區)文明辦主任和負責志願服務工作人員,優秀志願服務項目、組織、品牌負責人,優秀志願者、街道宣傳委員、社區志願服務站站長和骨幹,國家、省級文明單位志願服務工作負責人等進行集中封閉培訓,就招募註冊、團隊管理、需求徵集、項目設計、隊員培訓、服務記錄、嘉許回饋等進行課堂講授和現場演練,培訓結束後,根據考試成績授予結業證書,併爲每名參訓志願者建立學習檔案。

組建志願服務培訓教師團隊,對300餘家各級文明單位和197個社區全部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理念知識、服務禮儀、應急救護等培訓,提升志願者形象和服務技能。

依託市內8家省級志願服務培訓基地,每月開展一次志願者專業能力培訓活動,截至目前,共培訓志願者5000多人次。

編印《志願服務培訓教材》,統一發放到志願服務培訓基地、實踐基地,以及各級文明單位、社區志願服務站、志願服務驛站和社會志願服務隊伍,組織志願者集中學習,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二、不斷拓展志願服務覆蓋範圍。

主城區所有社區按照有隊伍、有制度、有活動、有場地等標準建成學雷鋒志願服務站,提供“居民點單、社區派單、志願者接單”訂單式服務,常態開展文化、教育、法律、體育、衛生等志願服務,打造服務社區居民志願陣地。

在公園、廣場、車站等客流集中場所設立志願服務驛站,常年免費提供飲水、雨傘、地圖、針線包、打氣筒等物品,並開展文明勸導、生活信息諮詢、周邊環境清潔等便民利民志願服務。

在文明單位周邊區域,開展“我爲黨旗添風采”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勸阻散發張貼並全面清除小廣告,撿拾垃圾維護環境衛生,發揮知禮儀、講秩序、守規矩示範帶動作用,勸阻不文明行爲。

在中國小校,依託全市214個鄉村學校少年宮組織文藝、醫療、科技、心理疏導等專業志願者爲留守兒童提供志願服務,把鄉村少年宮建成“留守兒童之家”。

三、精心打造志願服務特色品牌。

堅持以品牌樹旗幟,引領全市各項志願服務工作有聲有色開展。

目前推出的“愛心超市”、“微愛接力”、“微愛圓夢”等志願服務品牌在全市產生良好社會反響。

“愛心超市”是按照羣衆需求,定期組織專業志願服務隊伍走進社區,開展醫療保健、應急救護、電力檢修、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活動,幫助羣衆解決生活困難。

“愛心超市”現已走進38個社區,參加活動專業志願者2000餘人次,覆蓋社區居民8萬餘人。

“微愛接力”是圍繞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定期組織專業志願服務隊伍開展扶貧助學、心理疏導、健康體檢、體育遊戲和季節性疾病預防等志願服務活動,爲農村留守兒童送知識、送健康。

“微愛圓夢”是組織志願者和愛心人士開展“你的微夢想 大家幫你圓”志願服務活動,通過熱線服務電話、微信的公衆號、公共郵箱收集市民的生活微夢想,在邯鄲日報、邯鄲文明網、邯鄲文明網微信的公衆號公示,並徵集志願者和社會愛心人士幫助夢想者圓夢,營造文明尚善文化。

包頭學雷鋒志願服務培訓做得實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把培訓作爲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制度化的基礎工作,夯實培訓陣地、創新培訓模式、健全培訓機制,推動志願服務工作不斷上臺階。

一、夯實陣地,保障培訓紮實開展。

一是成立志願服務學院。

學院建有專業項目培訓室、志願服務展覽館、“互聯網+公益”媒體工作室及各類活動陣地14個,多功能培訓室3個,標準化培訓住宿樓1棟。

在高職院校將志願服務以學分制形式與學生課程實踐、老師教學考覈掛鉤,與6家區外高校合作組建志願服務聯盟,共享師資庫。

目前,學院開發編寫52萬字志願服務教材,舉辦志願者骨幹、公益領袖、社區、文明單位等培訓班32期,開展各類培訓活動80餘次,培訓人數達5000人次。

二是打造社區志願服務站。

出臺社區志願服務工作方案,以“有固定場所、有志願服務標誌、有專職工作人員、有志願服務隊伍、有服務對象和項目、有便民工具”推動社區志願服務站標準化建設。

現已建成社區志願服務標準示範站20家,開展各類志願服務培訓近2000次。

三是建設文藝志願服務基地。

以滿足農村牧區羣衆文化需求爲出發點,以“三級聯動、四層推進”模式推動文藝志願服務培訓開展。

目前,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音協在包頭開辦文藝培訓班3個、鄉村音樂教師培訓班2個,自治區文聯開辦鄉村美術教師培訓班1個;建立市級文藝志願服務基地近100個,受益羣衆達3?2萬人次。

二、創新模式,不斷提升培訓水平。

一是請名家。

先後邀請全國學雷鋒楷模、志願服務專家舉辦培訓講座;邀請37位文藝名家開展文藝志願服務培訓工作,8000餘人次受益。

二是去名校。

組織志願者骨幹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參加各類公益培訓,邀請專家教授就志願服務理論知識、實踐案例進行專業化培訓。

三是組隊伍。

以應急救護、心理諮詢、法律援助、全民健身等爲主題,組建特色鮮明的志願服務培訓隊伍,定期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開展針對性強、受益面廣的'專業志願服務培訓,累計培訓人數達5萬人次。

四是建聯盟。

整合本地先進典型、文藝名家、優秀企業家、著名學者、知名媒體人等羣體力量,組建百姓雷鋒公益聯盟、文藝明星公益聯盟、百企公益聯盟、專家學者公益聯盟、媒體公益聯盟,定期舉辦公益培訓,現場交流分享培訓經驗,推動社會民間組織共享資源、強化合作。

三、完善機制,實現培訓規範化。

一是抓立法。

20xx年頒佈實施《包頭市志願服務條例》,對志願者的招募培訓、管理使用、保障激勵等作出明確規定。

二是抓考覈。

組織10個旗(縣、區)、23家部門單位、6所高職院校成立志願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包頭市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的實施意見》,明確將志願服務培訓工作列入各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考覈。

三是抓激勵。

每兩年舉辦一次評選表彰活動,對志願服務培訓工作先進地區、榮譽組織和傑出個人進行表彰,嘉許回饋優秀典型,並依託各級媒體、各類載體廣泛宣傳報道。

無錫學雷鋒志願服務“三創新”

近年來,江蘇省無錫市圍繞弘揚“奉獻、友愛、互 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着力在創新上下功夫、求實效,推動學雷鋒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

一、圍繞體制機制抓創新。

創新搭建崇德樂善“一月一主題”公益活動平臺,全年依次開展迎新送暖啓程月、傳統文化弘揚月、學習雷鋒榜樣月、衛生健康普及月、舞動青春奉獻月、綠色環保踐行月、紅色經典傳承月、擁軍愛民共建月、尊師重教感恩月、溫暖夕陽敬老月、安全防範宣傳月、公益志願展示月等活動。

創新推出一套務實管用的工作制度,如崗位培訓制度,常年對志願者進行滾動培訓,截至目前達40.2萬人次;供需對接制度,抓好志願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摸清需求基礎上,向社會公佈一批“菜單式”項目;表彰激勵制度,出臺禮遇志願者12條舉措,確立“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

二、圍繞項目載體抓創新。

聚焦美麗中國建設,創新發起環太湖生態文明志願服務大行動,打造出全社會參與、跨區域聯動,以志願服務建設生態文明、用全民公益弘揚核心價值的響亮品牌。

聚焦清朗網絡建設,創新組建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隊伍,形成一支以無錫本地網絡知名人士爲主、無錫籍網絡名人爲補充的31人、粉絲人數2500多萬的專業隊伍。

聚焦社區鄰里守望,創新推出“社工+義工”、“項目+基地”、“動態+常態”模式,引導基層志願服務組織、轄區單位、市民羣衆積極參與“鄰里守望、情暖無錫”系列活動,不斷擴大志願服務覆蓋面、釋放公益正能量。

三、圍繞活動陣地抓創新。

突出“實”,大力推進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建設,在全市1253個社區(村)建有服務站點,建站率100%。

同時,設立學雷鋒志願服務廣場、志願服務惠民大篷車,爲市民羣衆提供醫療衛生、供水供電、家電維修等便民服務。

彰顯“亮”,建好宣傳陣地,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新聞媒體對無錫志願服務工作進行報道,組織開展“尋訪最美志願者”活動,評選表彰志願典型,在全社會唱響“弘揚雷鋒精神、參與志願服務”的時代好聲音。

立足“育”,建好孵化陣地,按照“築巢引鳳、孵化公益”的理念,設立志願服務孵化園,爲160餘家志願服務組織免費提供辦公場所和設備,指導其承接政府公益創投項目,讓志願服務組織在接受短暫輸血後實現自我造血,做大做強。

篇5: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今年以來,福建省出臺《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意見》,從組織領導、重點整治、宣傳引導、典型帶動、督促考覈等方面入手開展專項治理,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強化部門聯動,明確責任分工。文明委成員單位帶頭抓好本單位職工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結合各自職能積極支持開展移風易俗活動,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員工行爲規範,引導員工移風易俗、勤儉節約,反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村鎮、社區負責將反對封建迷信、抵制黃賭毒、反對大操大辦紅白喜事和比闊鬥富等具體要求納入村民、居民文明公約,勸阻有礙公序良俗行爲。各級文明辦作爲牽頭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二、圍繞突出問題,實施重點整治。以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爲重點,集中開展了破除封建迷信活動、加強宗教活動管理、打擊賭博違法犯罪行爲、整治文化娛樂市場等工作,形成了聲勢、營造了氛圍,讓羣衆看到黨和政府整治不良社會風氣的決心。整治過程中,各專項治理牽頭和責任單位按照任務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倒排工作進度和完成時間,加強對基層工作指導和檢查,推動專項治理各項工作措施逐一得到落實。

三、加強宣傳引導,倡導文明新風。各地文明辦牽頭創作一批反映社會主流價值、展現時代風尚的公益廣告作品,在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集市、工地圍擋、文化文明牆等地廣泛傳播。各級新聞媒體在羣衆婚喪嫁娶活動相對集中的時間節點,開設專題、專欄、專版及開展專訪等,大力宣傳農村地區在弘揚文明新風、培育文明新人等方面的特色經驗和典型做法;同時曝光一批負面影響大的大操大辦、比闊鬥富、封建迷信等典型事件,形成震懾作用。

四、抓住重點對象,發揮示範作用。一是抓黨員幹部。要求黨員幹部帶頭從簡辦理婚喪事宜,不參加各種不按規定報批的婚喪壽宴活動,教育親朋好友和周圍羣衆摒棄陳規陋習。二是抓文明單位幹部員工。全省各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與職工簽訂承諾書,倡導紅白喜事簡辦,不參加搞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的人情宴請等。三是抓商界人士。協調省工商聯制定規範行業文明標準,把反對大操大辦、比闊鬥富等行爲納入其中,倡導全省行業商會(協會)共創文明新風。

五、建立考評機制,確保工作成效。全省各級紀檢、組織部門把移風易俗作爲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重要內容,作爲黨員幹部考察考覈和評優評先重要依據,通過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等形式加強督導推動。各級文明辦把移風易俗工作要求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社區創建標準,每半年開展一次集中督查,督查結果及時通報。各級綜治部門將農村社會不良風氣治理情況納入XX縣(市、區)考評內容,綜合運用溝通警示、誡勉談話、掛牌整治、一票否決等問責措施,推動農村社會風氣持續好轉。

山東濰坊四措並舉整治農村不良風氣

山東省XX市圍繞建設美麗鄉村,以整治農村不良風氣爲抓手,從傳導責任、示範帶動、反面曝光、以文化人等方面用力,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誇、歪風邪氣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一、層層落實責任。市級層面出臺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治理意見,重點整治打牌賭博、封建迷信、紅事預喝、白事擇日和大操大辦等行爲;成立專門督導組,不定期進行暗訪抽查。縣級層面制定具體整治方案和措施,指導鎮村抓好村規民約修訂完善,不斷提升鄉風民風文明程度。鎮村層面重點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律組織,負責婚喪嫁娶、化解糾紛等事宜,定期開展鄉風評議。

二、典型示範帶動。發揮農村黨支部示範引領作用。一方面,加大對村幹部黨風、作風培訓力度,帶頭養成良好行爲習慣,帶頭抵制農村不良風氣;另一方面,市委向所有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選配“大學生村官”,通過行爲示範、結對幫扶,帶動農村整體文明素質提升。發揮鄉賢隊伍模範帶頭作用,廣泛開展“推鄉賢、學鄉賢”活動,選舉威望高、接地氣、品德好的村民作爲“新鄉賢”,激勵廣大羣衆合力共建美麗村風鄉風。

三、加大曝光力度。堅持以問題爲導向,在報紙、電臺、電視臺、新聞網站開設曝光專欄,加大農村不良風氣習俗曝光力度,對社會影響惡劣、羣衆反映強烈的問題和事件深度報道、持續跟蹤,督促問題解決。同時,發揮農村大喇叭貼近羣衆優勢,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消費膨脹升級、“灰色娛樂”等定期點名,引導村民健康文明生活。利用農村社區電子屏、宣傳欄、公示欄等建立道德點評臺,對不文明行爲和歪風邪氣進行曝光,組織村民現場點評,形成輿論壓力。

篇6: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山西潞城市堅持“五化”並舉,着力開創美麗鄉村建設新局面。

一是價值觀培育分衆化。在黨員幹部中,緊扣“爲民、務實、公正、清廉”的價值追求,引導黨員幹部在工作中打頭陣、當先鋒、做表率。在農民羣衆中,圍繞“愛心、孝心、善心、誠心”的價值追求,着力引導他們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信守踐行道德公約。在未成年人羣體中,圍繞“立志、立德、立言、立行”的價值追求,紮實開展以黨史國情、鄉土文化、經典誦讀、道德模範、網絡文明、法律安全爲主要內容的“六進校園”活動,着力引導孩子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二是文體活動羣衆化。辦好“二月二”“四月四”“上黨賽社”“微子文化”等民俗文化藝術節和“我們的節日”節慶文化活動以及廣場文化、校園文化活動。深化“中國夢”主題創作,深度挖掘本市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將新編戲曲《唐宮悅》、舞蹈《你是我的眼》等本土農村題材作品打造成爲特色濃郁、羣衆歡迎的精品力作。繼續政府購買文化服務,實施“政府買單、送戲下鄉、羣衆看戲”工程,每年爲70多個農村送戲各5場,3年完成202個村(社區)全覆蓋。

三是人居環境潔淨化。開展鄉村清潔工程,紮實推進農村改路改水改廁、舊村改造和水源污染治理工作,力爭兩年內50%的村實現垃圾不落地,40%的村達到省級衛生村標準。採取財政投入爲主、農村轉移支付爲輔、羣衆義務繳費爲補充的籌資辦法,繼續完善農村垃圾池、填埋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爲各行政村配備垃圾收集車,在鄉鎮建設垃圾轉運站,努力實現農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輸、市處理”。

四是道德實踐常態化。持續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等評選表彰活動,倡導移風易俗,遏制陳規陋習,涵育文明鄉風。組織道德模範、潞城好人、新鄉賢選樹和宣傳學習活動,開展弘揚優秀村規家訓活動,不斷擴大“善行義舉”好人榜覆蓋面。

五是志願服務規範化。統一協調規範全市志願服務工作,搭建平臺完善制度,健全供需對接機制,力爭年內30%的村成立志願服務隊伍,推動農村志願服務常態化。開展“鄰里守望”“送溫暖、獻愛心”等主題活動,重點服務“三留守”人員,讓志願服務成爲農村新風尚。

遼寧海城市召開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要實現50%以上村鎮達到縣級及縣級以上文明村鎮標準。圍繞實現這一目標,將從五方面着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鞏固提升已建成果。對已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103個村,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保潔等長效機制,教育羣衆愛惜整治成果,自覺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爲全市新農村建設作好示範。

二是落實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依照全國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和海城市美麗鄉村規劃編制,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程、美化綠化硬化亮化提升工程和改水改路改廁改圈普及工程。繼續採取整合涉農項目、爭取社會幫扶、發動羣衆自籌等方式,完善工作規劃,分年度、分步驟抓好各村創建工作。積極爭取對口援建、省市共建和聯點單位的支持幫助,深化拓展投資共建領域,加大資金投入,着重在組織建設、技能培訓、項目引進、資源開發等方面搭建好合作平臺。

三是深入培育鄉風文明。培育鄉土特色文化和鄉賢文化,引導農民建立良好鄉規民約,摒除陋習移風易俗,積極開展志願服務,營造健康淳樸文明和諧的鄉風民風。

四是積極推進精準扶貧。堅持把產業強、農民富作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將精準扶貧工作與全面深化改革相結合,以國家新型城鎮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集體資產股份權能四項國家級改革試點爲牽動,激發扶貧開發活力,持續增加貧困人羣收入,讓貧困人羣更多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五是建立健全考覈機制。把美麗鄉村建設納入全市目標考覈,細化考評指標,健全考評辦法,完善考評體系,堅持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季度通報和年度綜評、通報表揚和以獎代補相結合,確保美麗鄉村建設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安徽巢湖市以美麗鄉村建設爲主題,創新載體、完善機制、凸顯特色,努力爭當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樣板市”。

一是培育鄉賢文化,成風化人涵養鄉風文明。成立鄉賢文化研究會,評選表彰“巢湖鄉賢”。組織開展有巢氏、塗山文化、“焦姥·陷巢州”等文化學術研討會,編印出版《巢湖鄉賢志》《巢湖故事》等7部鄉賢專題書刊。打造市、鎮、村三級鄉賢館示範點,展示鄉賢優秀品質、感人事蹟。發揮新鄉賢的模範引領作用,創新開展“鄉賢+漁網扶貧”“鄉賢+留守兒童關愛”“鄉賢+文明旅遊志願服務”等活動,幫助農民就業致富、幫扶關愛留守兒童、服務縣內外遊客。

二是打造精緻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家園。堅持規劃主導,今年啓動40箇中心村和784個自然村環境整治規劃工作,突出“一村一品”,力爭精品示人。堅持點線結合,以美麗庭院創建爲切入點,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評選表彰一批美麗庭院示範點,同時全力開展“三線三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以市場化運作形式全域推進垃圾整治工作,實現“沿線美如畫”的整治目標。

三是繁榮民俗文化,增強羣衆精神文化獲得感。繼續落實好154個村的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整合村(居)農家書屋、文化共享服務點等資源,建設村級(社區)文化活動室,推動19個農民文化樂園項目設施提檔升級。依託地域文化資源,舉辦巢湖牡丹觀賞節、烔煬桃花節、中垾番茄節等民俗文化活動,持續推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書香巢湖·快樂閱讀”等品牌活動。創新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巢湖民歌,舉辦民歌廣場舞大賽和民歌歌會,編排《巢湖好人多》音舞快板等主旋律文藝作品,開展《我們的價值觀》主題歌曲競賽和村歌傳唱活動。

山東膠州市實施創建標準化、考覈導向化、驗收現場化、管理動態化和內涵拓展化“五化”工作法,不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創建標準化,因地制宜分類建設。結合實際設定衛生潔淨村、鄉村文明家園達標村、鄉村文明家園示範村、鄉村文明家園特色村四類創建標準,指導全市811個村自選類別、標準化創建。

二是考覈導向化,加大激勵狠抓落實。制定《“美麗膠州”建設考覈辦法》,將鄉村文明行動作爲全市重點推進工作進行專項考覈,考覈結果與以獎代補政策掛鉤,按時完成硬化任務的村莊,建設資金由市、鎮兩級財政按60%和40%的比例予以撥付;每建成一個示範村或特色村,獎勵20萬元。

三是驗收現場化,定期交流推廣經驗。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文明辦、市委農工辦和市建設局抽調精幹力量組成考覈驗收隊伍,對衛生潔淨村採取抽查形式驗收,對達標村、示範村和特色村逐一實地驗收,確保建設達標。每月召開現場觀摩推進會,分批次選取不同創建類型的村莊典型交流經驗,有效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廣有益建設經驗。

四是管理動態化,獎懲分明注重長效。對驗收認證的達標村、示範村、特色村進行日常動態管理,由第三方定期暗訪,達標村抽查,示範村和特色村全查。第一次暗訪不合格村莊掛牌警告、限期整改,兩次暗訪不合格村莊取消相應資格。設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專項經費,對合格示範村和特色村給予2萬元獎勵,用於移風易俗和文明家庭創建等工作。

五是內涵拓展化,逐年設標全面提升。堅持年年有主題、年年有重點,先硬件後軟件,在已有“70%以上的村莊達到縣級以上文明村莊”的基礎上,將工作着力點放到移風易俗、建設良好鄉風民風上,全面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湖北遠安縣堅持用“開放、進取、誠樸、大氣”的遠安精神凝聚力量,以身在深山、比學沿海的工作目標鼓舞鬥志,着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呵護自然生態美,讓鄉村靚起來。編制《遠安縣全域景區化發展規劃》,按照精緻縣城、風情小鎮、詩畫村莊、靚麗社區、淳樸農家的建設目標,對全縣所有鄉鎮、村(居)整體佈局。實施生態修復、低產林改造和景觀植物工程,開展沮河流域綜合治理和河道採砂整治。打造夢裏老家、滄海桑田、古樹山花等景點景區,啓動“最美鄉愁”評選活動,遴選出20個村落,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二是營造人居環境美,讓鄉村淨起來。堅持一手抓人居環境改善,一手抓文明衛生習慣普及,探索建立衛生保潔隊伍、垃圾處理、經費保障、責任考覈機制,實現全域基本無白色垃圾。結合土坯房較多實際,政府補貼幫助農民完成2萬多棟土坯房鄉土風格消危改造,改善居住環境,保護山區農村原生態自然風貌。

三是彰顯人文道德美,讓鄉村雅起來。紮實推進鄉鎮文化廣場、鄉村大舞臺、衛星數字農家書屋、“三室一場”等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爲豐富農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搭建平臺。挖掘整理民間傳統文化藝術,推動嫘祖信俗、遠安嗚音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面向全國開展以嫘祖爲主題的民間故事、楹聯、詩詞、戲劇影視劇本徵集活動,宣揚地方傳統文化。開展道德模範和“好家風好鄉風新鄉賢”評選表彰活動,提升農民文明素養。

四是展現富裕和諧美,讓鄉村富起來。爲全縣117個村(居)委派“第一書記”、引進“經濟顧問”,推動行政和社會資源向農村傾斜,培育特色產業,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增加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經營模式,穩定優質水稻生產,發展食用菌、柑橘、茶葉、景觀植物等綠色產業。按照“全縣是景區、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遊”標準,突出“鄉”味道,優化“村”環境,完善“旅”設施,增加“遊”項目,延長“業”鏈條,全面推進鄉村休閒遊,建成一批覈心景區。

甘肅康縣堅持治理與造景相結合、涵養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統一、整體協調與核心片區相輝映的發展思路,打造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

一是培育崇德向善、創新創業的'新型農民。堅持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提升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建設美麗鄉村、創造美好生活的關鍵之舉,充分發揮鄉鎮黨校、村級活動室的宣講平臺作用和好人榜、文化牆、文化石的德育陣地作用,建設一批以弘揚核心價值觀爲主題的精神文明宣傳長廊,實現“一村一特色、一牆一風景”,凝聚起推進改革發展的道德正能量。

二是繁榮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農村文化。整合資源、加大投入,確保鄉村舞臺建設在年底前實現全覆蓋。結合“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舉辦系列富有農耕文化特色的文體活動,激活農村文化內生活力。堅持建設與保護、培育與傳承相結合,挖掘整理出康南毛山歌、木籠歌等一大批反映村落個性、極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地方民俗,以“鄉愁”記憶凝聚人心。

三是建設家庭和睦、民風淳樸的文明鄉風。動員農村家庭挖掘、整理、編寫家訓,免費發放宣傳好家風的中堂3000幅、字畫1500張。持續發揮“五星級文明戶”評選等品牌活動影響力,弘揚培樹好家風。打造一批以德文化、善文化、慈孝文化爲代表的地域道德品牌,爲培育文明風尚提供豐富滋養。

四是構建城鄉統籌、常態長效的工作機制。堅持規劃先行,形成以美麗鄉村建設總規劃爲龍頭,鄉村舞臺、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專項規劃相銜接的規劃體系。持續強化縣委統一領導、黨政羣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推動形成政府投入、農民投入、社會力量支持鄉村文化建設的多元投入格局,爲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提供經費保障。

篇7: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第××期

中央文明辦 20××年××月××日

〔工作交流〕

福建紮實推進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山東濰坊四措並舉整治農村不良風氣

江蘇以弘揚文明鄉風爲重點扎實推進農村道德風尚建設

浙江寧波努力用好家風支撐好的社會風氣

編者按:千百年來,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淳樸敦厚的鄉風一直備受推崇,孕育了農村敦親睦鄰、融洽祥和的生活氛圍。近年來,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城鄉二元結構逐步打破,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正在形成,農村鄉俗鄉風在繼承中發生新變化,在衍化中注入新內涵,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大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和主題實踐活動,對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要看到,農村社會風氣還有待進一步改善,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大操大辦、鋪張浪費、比闊鬥富、薄養厚葬、黃賭毒等現象還在一定範圍存在,移風易俗任務仍然很重,必須大力整治、激濁揚清、抑惡揚善,樹立新風正氣、培育文明鄉風。今年以來,各地以美麗鄉村建設爲主題,以治理農村社會普遍存在和幹部羣衆反映強烈的不良社會風氣爲重點,堅持破立結合,一手抓正面引導、一手抓專項治理,努力在革除陳規陋習、淨化社會風氣、形成文明鄉風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現將部分地方做法刊發。

〔工作交流〕

福建紮實推進農村社會風氣

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今年以來,福建省出臺《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意見》,從組織領導、重點整治、宣傳引導、典型帶動、督促考覈等方面入手開展專項治理,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強化部門聯動,明確責任分工。文明委成員單位帶頭抓好本單位職工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結合各自職能積極支持開展移風易俗活動,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員工行爲規範,引導員工移風易俗、勤儉節約,反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村鎮、社區負責將反對封建迷信、抵制黃賭毒、反對大操大辦紅白喜事和比闊鬥富等具體要求納入村民、居民文明公約,勸阻有礙公序良俗行爲。各級文明辦作爲牽頭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二、圍繞突出問題,實施重點整治。以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爲重點,集中開展了破除封建迷信活動、加強宗教活動管理、打擊賭博違法犯罪行爲、整治文化娛樂市場等工作,形成了聲勢、營造了氛圍,讓羣衆看到黨和政府整治不良社會風氣的決心。整治過程中,各專項治理牽頭和責任單位按照任務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倒排工作進度和完成時間,加強對基層工作指導和檢查,推動專項治理各項工作措施逐一得到落實。

三、加強宣傳引導,倡導文明新風。各地文明辦牽頭創作一批反映社會主流價值、展現時代風尚的公益廣告作品,在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集市、工地圍擋、文化文明牆等地廣泛傳播。各級新聞媒體在羣衆婚喪嫁娶活動相對集中的時間節點,開設專題、專欄、專版及開展專訪等,大力宣傳農村地區在弘揚文明新風、培育文明新人等方面的特色經驗和典型做法;同時曝光一批負面影響大的大操大辦、比闊鬥富、封建迷信等典型事件,形成震懾作用。

四、抓住重點對象,發揮示範作用。一是抓黨員幹部。要求黨員幹部帶頭從簡辦理婚喪事宜,不參加各種不按規定報批的婚喪壽宴活動,教育親朋好友和周圍羣衆摒棄陳規陋習。二是抓文明單位幹部員工。全省各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與職工簽訂承諾書,倡導紅白喜事簡辦,不參加搞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的人情宴請等。三是抓商界人士。協調省工商聯制定規範行業文明標準,把反對大操大辦、比闊鬥富等行爲納入其中,倡導全省行業商會(協會)共創文明新風。

五、建立考評機制,確保工作成效。全省各級紀檢、組織部門把移風易俗作爲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重要內容,作爲黨員幹部考察考覈和評優評先重要依據,通過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等形式加強督導推動。各級文明辦把移風易俗工作要求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社區創建標準,每半年開展一次集中督查,督查結果及時通報。各級綜治部門將農村社會不良風氣治理情況納入平安縣(市、區)考評內容,綜合運用溝通警示、誡勉談話、掛牌整治、一票否決等問責措施,推動農村社會風氣持續好轉。

山東濰坊四措並舉整治農村不良風氣

山東省濰坊市圍繞建設美麗鄉村,以整治農村不良風氣爲抓手,從傳導責任、示範帶動、反面曝光、以文化人等方面用力,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誇、歪風邪氣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一、層層落實責任。市級層面出臺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治理意見,重點整治打牌賭博、封建迷信、紅事預喝、白事擇日和大操大辦等行爲;成立專門督導組,不定期進行暗訪抽查。縣級層面制定具體整治方案和措施,指導鎮村抓好村規民約修訂完善,不斷提升鄉風民風文明程度。鎮村層面重點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律組織,負責婚喪嫁娶、化解糾紛等事宜,定期開展鄉風評議。

二、典型示範帶動。發揮農村黨支部示範引領作用。一方面,加大對村幹部黨風、作風培訓力度,帶頭養成良好行爲習慣,帶頭抵制農村不良風氣;另一方面,市委向所有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選配“大學生村官”,通過行爲示範、結對幫扶,帶動農村整體文明素質提升。發揮鄉賢隊伍模範帶頭作用,廣泛開展“推鄉賢、學鄉賢”活動,選舉威望高、接地氣、品德好的村民作爲“新鄉賢”,激勵廣大羣衆合力共建美麗村風鄉風。

三、加大曝光力度。堅持以問題爲導向,在報紙、電臺、電視臺、新聞網站開設曝光專欄,加大農村不良風氣習俗曝光力度,對社會影響惡劣、羣衆反映強烈的問題和事件深度報道、持續跟蹤,督促問題解決。同時,發揮農村大喇叭貼近羣衆優勢,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消費膨脹升級、“灰色娛樂”等定期點名,引導村民健康文明生活。利用農村社區電子屏、宣傳欄、公示欄等建立道德點評臺,對不文明行爲和歪風邪氣進行曝光,組織村民現場點評,形成輿論壓力。

篇8: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2017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又是一載芳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作爲唯一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民俗大節,經歷千年之演變,已經成爲一個生者與逝者、現在與過去、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進行多重溝通交流的日子。時間的累積給了它厚度,歷史的行進賦予它深度。無論時空如何變遷,不管節日形式如何衍化,其中內生於歷史積澱中的文化內涵始終不會式微,更不會消失。

不可否認,當前還存在着將清明節簡單化、曲解化甚至休閒化的現象。有人認爲清明節就是掃墓上墳、祭奠先祖;有人認爲清明節原本是逝者的節日,不能稱作“我們的節日”;更有一些人把清明節當成清明假,完全淡漠了設置這個假期的初衷……對待這些現象,我們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和耐心,挖掘清明節的精神內核,喚醒清明節的本來面貌,細心品味、真心傳承、用心弘揚。

清明是一個有根有源的節日。清明最早是作爲二十四節氣之一出現,“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發揮着提示人們按節氣進行農事的功能。清明節變成紀念先祖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相傳爲紀念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掃墳墓的風俗。秦漢以後人們對於祖先託寄魂魄的墳墓愈加重視,上墓祭掃之風日益興盛。至唐代,唐玄宗以政令形式將民間掃墓風俗固定在寒食節。因清明距寒食節很近,“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亦由寒食擴展到清明。另外,清明節在融合寒食節同時,還逐漸吸收上巳節踏青、祓禊的活動內容。宋元時期,清明節演變成爲一個以祭祖掃墓爲中心,融合寒食和上巳兩大節日習俗的傳統節日,一直延續至近現代。

清明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節日。清明節的核心要義在於慎終追遠、行孝盡哀、敦親睦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人們祭奠祖先亡靈,重溫家規家訓,回憶家族往事,沐浴親情恩澤,使中華民族的親情情結、敬祖意識、尋根心理、報本觀念得到集中體現。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年年輪迴、代代傳承,孕育了人們的感恩之心和責任意識,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與此同時,人們推己及人,逐漸把血緣親情拓展開來,轉化爲對鄉里先賢、本地英傑、民族英雄和傑出歷史人物的緬懷,成爲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現在,各地每逢清明開展形式多樣的祭英烈活動,就是這種人生大愛的集中體現。

清明是一個有滋有味的節日。清明前後,春光明媚、風和日麗、草長鶯飛,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人們可以在追尋先人、寄託哀思之後,外出踏青、親近自然。“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從這些詩句中可以感受到古人清明踏青的好心情。因此,我們追思逝者、也勿忘生者,深入挖掘清明節踏青、射柳、蹴鞠、鬥雞、拔河、盪鞦韆、放風箏等文化元素,感受生命的美好,表達對現實生活的熱愛。

清明節是一個有形有勢的`節日。清明是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有着強大生命力。近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紮實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導向更加鮮明、工作更加深入、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新穎。比如,網絡祭奠、獻花遙祭、清明詩會等一些文明環保的祭掃方式悄然興起;比如,更多人用植樹獻花、讀寫家書的方式來傳遞哀思,在抽放的新芽下凝思生命,在文字的溫度中感知過往……這些綠色過節方式爲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可以說,清明節日的“形”越來越好看,“勢”越來越看好。

清明,涌動的是人間共通的情感,是亙古不變的思念,是融入中國人血脈、薪火相傳的文化信念,我們要把這個傳統節日更好發揚光大。

篇9: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精神文明建設就是通過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全面提高人民羣衆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範文一:

北京以“北京榜樣”大型主題活動爲抓手,推出了一大批“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身邊好人。

一是多措並舉,拓寬“北京榜樣”舉薦渠道。建立“北京榜樣”官方網站,涵蓋活動介紹、活動動態、媒體報道、推薦平臺、評選榜單、名單公示、往屆回顧及微博留言等幾大版塊,集推薦、宣傳、互動功能於一體,成爲舉辦和評選“北京榜樣”的重要網上平臺。各街道(社區)和鄉鎮(村莊)設立“北京榜樣”舉薦榜,讓身邊人尋找身邊好人,舉薦和評議“北京榜樣”。將“北京榜樣”納入文明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考評內容,讓“北京榜樣”活動成爲提升首都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徑。

二是把好“三關”,確保“北京榜樣”入選質量。把好初選關,對基層單位舉薦的榜樣人物張榜公示,接受身邊人的監督和評議,從中海選出50名月度和周“北京榜樣”候選人。把好月評關,組織相關領導、媒體人、專家學者、好人代表等,對海選出的50名候選人進行評審,通過市屬媒體每週發佈5名周榜人物,每月發佈10名月榜人物。把好年審關,以全年上榜的“北京榜樣”月榜人物和榮登中國好人榜的“中國好人”爲基礎,評選產生“年度十大北京榜樣”和“北京榜樣”提名人物。

三是立體傳播,弘揚“北京榜樣”精神力量。在地鐵、廣場、主要路口等公共場所張貼宣傳海報,廣播電臺、電視臺、“北京榜樣”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媒體統一發布,形成全方位、高頻次、立體化的宣傳態勢。以“文明北京”官方微信爲主渠道,連同首都文明網、“北京榜樣”官方網站,製作專題頁面,開發點贊留言系統,發動網民爲榜樣點贊、爲好人喝彩。舉辦年度頒獎典禮,讓公衆、知名人士介紹年度獲獎人物並進行頒獎,突出儀式感。

四是積極踐行,推動“北京榜樣”落地生根。開展“學榜樣、我行動”崗位學雷鋒活動、“爲榜樣圓夢”公益行動和關愛禮遇“北京榜樣”活動,充分發揮榜樣人物的示範帶動作用,把榜樣的感人事蹟轉化爲傳遞榜樣力量的自覺行動。

浙江立足“文明浙江”微信號,打造精神文明宣傳新品牌。

一是做好“借勢”文章,選準微信作爲新媒體重點突破方向。藉助互聯網轉型、新媒體快速興起、全國文明辦系統大力發展新媒體之勢,2014年開通運行“文明浙江”微信公衆號,將微信作爲新媒體工作的重點突破口,加大人員、資金等資源的傾斜,打造“文明浙江”微信品牌。2015年,“文明浙江”微信品牌實現快速崛起,截至目前,日均閱讀量破萬,在全國文明辦系統排行中位居前列。

二是做深“藉機”文章,推動“文明浙江”變身成微信“大號”。借“中國好人榜”發佈儀式暨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浙江湖州舉辦之機,“文明浙江”微信公衆號對活動進行全程視頻和圖文直播,粉絲增長數萬人。借世界互聯網大會之機,全程參與了世界互聯網大會微信官網的建設運營和第二屆互聯網大會分論壇的微信端直播,訪問量創下新高。借G20國際峯會在浙江杭州舉辦之機,聯合省內微信大號和浙江新聞、中國藍TV兩大客戶端以及全省文明微信矩陣,對“迎接G20,人人講文明”啓動儀式進行圖文和視頻直播,粉絲突破10萬。

三是做足“借力”文章,實現文明新媒體常態化高效化運營。借重點亮點活動之力強品牌,結合“發現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推薦活動,開展微信點贊活動,當月新增粉絲9000餘人,總點贊數過8萬。借主流媒體之力強技術,藉助“浙江在線”微信管理平臺,重新設計搭建第三方地址點贊頁面,實現了投票分類分頁,解決了技術難題。借社會向善之力強內容,堅持宣傳核心價值觀、聚焦精神文明建設重點工作及重大民生新聞,累計刊發好人日曆240餘期。借地域特色之力強宣傳,圍繞G20峯會、美麗鄉村、好家風等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主題活動,在微信平臺推出多篇相關文章,取得良好傳播效果。

山東全力推進好人評選工作,形成推薦好人、學習好人、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2015年,全省羣衆線索推薦數量和“中國好人榜”好人、榮登“好人365”封面人物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一是做好培植文章,廣泛挖掘線索。推動各市、縣在農村、社區、企業、機關和學校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建成大量好人線索推薦資源。把好人線索推薦作爲加強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以科學機制保障運行。每月定期統計、排名各地好人線索推薦數量,形成地區競爭態勢。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建議,推動線索推薦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將線索推薦工作納入省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社區創建考評體系,有效調動推薦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做好評選文章,夯實線索推薦基礎。開展“學雷鋒,做山東好人”主題活動,發動羣衆尋找好人、推薦好人。建立起村鎮縣市省五級聯動、自下而上、梯次推進的推薦格局,形成了“山東好人”“好人之星”“年度人物”“中國好人”和全省、全國道德模範逐級提升的選樹鏈條。形成線索推薦和典型選樹科學體系,不斷改進完善活動辦法和流程。各地每月推薦人選後,從專家庫中隨機選擇評委集中評議,結合網上投票情況推出60名入選“山東好人榜”,並從中評選4至5名“山東好人之星”。每兩年評選一次全省道德模範並推薦爲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把各類別好人線索和道德榜樣連爲一體。

三是做好宣傳文章,提高線索推薦參與度和影響力。在主要媒體開設專題專欄,定期集中宣傳身邊好人。組織各級媒體深刻挖掘好人價值,形成多角度、聯動化宣傳模式。建設好人主題公園、長廊,目前建成全省好人廣場167個。組織身邊好人到基層巡講交流,讓羣衆在親眼所見、親耳聆聽中得到薰陶。以身邊好人爲原型,創作地方特色文藝作品進行展演。設立專項資金,對身患疾病、生活困難的好人進行幫扶。創新開展網上互動宣傳,打造以山東文明網、美德山東網、山東志願服務網和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爲架構的“三網一平臺”體系,形成身邊好人推薦評選、宣傳教育、交流互動的網絡傳播矩陣。

重慶以隊伍爲載體,以活動爲抓手,以品牌爲推動,通過“指尖上的文明”,營造正氣充盈、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

一是傳播隊伍尖端化。不斷擴充“網軍”隊伍,組建了一支以文明單位志願者、社會網絡公益特色團隊志願者、精神文明戰線工作人員、媒體資深專業人員爲基礎的千人網絡文明傳播大軍,目前全市共有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5200多名,其中骨幹人員近500名。加強業務培訓,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會、工作例會、經驗交流會、小組討論,邀請微信營銷行業領軍人物等專家授課,切實提升基本技能素質。突出分類指導,定期結合各區(縣)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的實際情況,通過電話接洽、辦公室約談、網上連線等方式與志願者溝通交流,邀請能力突出的加入“智庫”團隊,能力一般的進行“1對1結對子”,屢次考評不及格的通報批評。

二是工作流程制度化。按照“抓重點、搞創新、樹品牌”的思路,定期下發《網絡文明傳播工作提示》,及時提示重點熱點。發動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建言獻策,蒐集金點子,儲備好項目,統籌運作傳播活動,確保全年網絡文明傳播活動有內容、有節奏、有重點。出臺《重慶市網絡文明傳播考評辦法》,每年評選10名優秀志願者,在全市網絡工作培訓會上頒發證書、獎金。

三是傳播效果最大化。拓展“好人365”品牌價值,通過重慶文明網PC端、微博微信矩陣和區縣媒體同步轉載,組織各區縣文明辦、文明網重點做好入選人物的深度宣傳,印發《好人365專項評論徵稿集錦》,對優秀言論進行轉發、擴大影響。打造本土王牌活動,策劃了“禮讓斑馬線·文明我點贊”活動,傳播文明交通理念,將每月第一個星期六定爲全市“網上文明交通踐行日”,引導市民文明出行、文明駕駛。構建“山城文明”傳播矩陣,組建“衆手相傳”網絡文明傳播矩陣,全方位宣傳“好人在身邊”微訪談、“你幫我幫大家幫”志願服務行動等全市性重大活動品牌,運用微視頻拍攝、多個網站首頁推廣等方式,打造了“閃閃發光的重慶人”等社會反響良好的網絡文明傳播活動。

陝西堅持“三抓三確保”,持續推進好人線索推薦工作。

一是抓頂層謀劃,確保推薦體系運轉順暢。健全組織領導體系,明確各級職責分工,成立“陝西好人”推薦評選活動領導小組,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擔任組長。省文明辦領導每週聽取好人線索推薦工作彙報。嚴把推薦評議關,堅持由村組(站、所、班、組)、鄉鎮(部門、單位)、縣文明辦、市文明辦(省級部門、單位)、省文明辦逐級公示和推薦,由省市文明辦和候選人所在單位聯合考察,由當地紀檢、公安、計生、工商、稅務等部門審覈,由專家評委會對候選人進行評審並報省文明委領導審定,確保評選公平公正。整合省內各類道德評選載體,逐級設立平臺,理順縣、市、省三級評選時序,形成自下而上、前後銜接、逐級推薦提升的多體系、多層次推薦平臺。

二是抓表彰激勵,確保推薦工作充滿活力。將“中國好人榜”線索推薦納入地市年度考覈體系,將好人推薦評選作爲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的重要考覈內容,明確量化分值,定期通報表彰。建立掛鉤激勵機制,各地市線索推薦數量與本地市每期上榜“陝西好人”數量掛鉤。

三是抓宣傳引導,確保推薦工作深入人心。印發《陝西好人宣傳工作方案》,要求各級各類媒體在重要版面、黃金時段、顯著位置持續刊播宣傳。建好主流媒體陣地,在陝西日報、主要時政期刊、陝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聯播》開設《陝西好人榜》《凡人善舉》等專欄。開拓新興媒體渠道,開設“陝西好人”投票評議平臺、“陝西好人榜”事蹟發佈平臺和“中國好人榜上的陝西人”事蹟展示區“微”平臺,開通“陝西好人”微信羣,運用手機報、短信、彩鈴等方式,開展“陝西好人”主題傳播活動。每期“陝西好人榜”發佈後,省、市主流媒體同步發榜,主要報刊以不少於1個整版的篇幅在重要版面發佈榮譽榜等,將對好人的宣傳納入公益廣告統計考覈中,不斷加強宣傳,擴大影響。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範文二:

江蘇南京實施全方位宣傳,打造“南京好人365”品牌。

一是開展活動推廣,夯實品牌基礎。舉辦“南京好人節”,吸引市民參與“南京好人365”的宣傳推廣。組織“南京好人365”進學校、進社區活動,鼓勵35位上榜人物建立“道德模範工作室”“好人工作室”,影響帶動更多人愛崗敬業、助人爲樂。舉辦“南京好人365”一週年分享會,發佈講述人物故事的書籍《德耀金陵》。組織專家學者研究探討“南京好人365”和南京好人文化,提出具體思路和發展對策,形成理論成果。

二是加強社會傳播,提升品牌影響。集中宣傳“南京好人”庫、關愛“南京好人”基金會、《“南京好人”關愛與管理暫行辦法》、《書寫文明南京——中國好人微博集錦》圖書。在南京日報、金陵晚報、南京電視臺、南京電臺、南京文明網等媒體設立“南京好人365”專欄,不間斷宣傳好人事蹟。設計“南京好人365”LOGO,打造品牌外觀識別形象。在戶外電子大屏和樓宇電視、地鐵動視等社會陣地推送反映“南京好人365”主題的公益廣告,在地鐵站建立“市民楷模館”和“美德車站”,發佈好人事蹟和名言名句。組建“好人藝術團”,定期到社區、敬老院等處巡演。將好人好事編成小故事、小節目,藝術化闡釋好人形象,放大“好人效應”。

三是運用媒介技術,放大品牌效應。設計製作“南京好人365”網頁,在“我的南京”“喜馬拉雅”等重點APP上推送。開展微博微信互動,“文明南京”微信公衆號、“中國好人微博羣”的網上互動專區每天同步播出“南京好人365”故事,組織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評論轉發。出版《南京好人》多媒體書籍,羣衆可以閱讀文字,還可以掃描二維碼聽好人事蹟廣播、看好人宣傳視頻。形成“城市天天都有好人涌現、民衆天天都有榜樣可學、社會天天都在傳播好人文化”的良好社會效應。

湖南長沙辦好雷鋒家鄉文明網,唱響精神文明主旋律。

一是設機構、定編制,爲文明網建設提供組織保障。市文明辦成立網絡文明工作處,選派2名優秀年輕幹部負責長沙文明網“兩微一端”等平臺建設。成立長沙文明網編委會,整合各區(縣、市)文明辦和市文明委成員單位資源力量,共同做好報道策劃、內容審覈、經驗交流等工作。將網絡精神文明建設納入全市文明創建績效考覈和季度文明指數測評,激勵全市各區(縣、市)文明辦積極參與配合。按照“大型工作月度提示、日常工作每日提示、緊急工作馬上提示”原則,督促各區(縣、市)文明辦及時安排相關報道。採取“以獎代補”方式,鼓勵和支持網站採編人員多出精品力作,進一步激發工作活力。

二是建隊伍、引人才,打造網站建設主力軍。組建一支由新聞時評專家、網絡評論意見領袖、文明觀察員等組成的骨幹隊伍,請他們擔任本地論壇的版主、博主、羣主。發展建立300餘人的文明網通訊員隊伍,負責信息報送、稿件初編等工作,讓網站隊伍延伸到每個角落。組織文明單位工作人員註冊網絡文明志願者,積極撰寫評論文章,在微博、論壇、微信等網絡平臺發出網絡好聲音,傳遞網上正能量。動員和引導大學生參與長沙文明網建設工作,爲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培訓和就業機會,讓他們參與採訪編輯、新媒體運營、評論撰寫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