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芬芳觀後感 彙總20篇

【導語】

芬芳觀後感 彙總20篇

芬芳觀後感 彙總20篇 由本站會員“836999923”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芬芳觀後感篇2:芬芳觀後感篇3:芬芳觀後感篇4:芬芳觀後感篇5:芬芳觀後感篇6:芬芳觀後感篇7:芬芳觀後感篇8:芬芳觀後感篇9:芬芳觀後感篇10:芬芳觀後感篇11:芬芳觀後感篇12:芬芳觀後感篇13:芬芳觀後感篇14:芬芳觀後感篇15:芬芳觀後感篇16:芬芳觀後感篇17:芬芳觀後感篇18:芬芳觀後感篇19:芬芳觀後感篇20:芬芳觀後感

【正文】

篇1:芬芳觀後感

“善良的人不必須都被善待,可是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和珍惜善良。”這是《芳華》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堅持善良很容易,可是一生善良卻很難。

《芳華》中剛剛來到歌舞團的何小萍以爲自我脫離了不接納自我的家庭,就是脫離了苦海,孰不知她又進入了另外一個苦海。整個歌舞團的人都拿她當笑話看待,大庭廣衆之下嫌棄她有異味,團體翻她的東西,還要撕她的衣服……

可是自卑而又敏感的何小萍全都忍了,因爲自卑,因爲敏感,更因爲沒人瞭解和愛戴自我,可是除了劉峯。正因爲如此她才最明白劉峯的善良,當劉峯被處理走掉時僅有她來相送。

這又何嘗不是我們的青春呢?以排擠嘲笑他人爲樂,看到別人落荒而逃,滿臉囧迫的樣貌時一齊哈哈大笑,彷彿這就是我們的笑料。孰不知這樣已經把一個人的自尊心踐踏的一文不值,還要加上一萬隻腳。可是誰叫那時我們年輕呢?誰叫我們不懂的理解萬歲呢?

以前上學時有一個女同學的腿有點跛,走起路來稍微快一點就會一瘸一拐的,而那時候調皮的男孩子們總是故意拿她的東西逗她,然後她就會生氣的追,看着她一瘸一拐的樣貌,整個班級就回轟堂大笑,而每每她都會滿臉通紅,慢慢的回到自我的座位上,兩眼淚汪汪,可是我從來沒有見她的眼淚掉下來過。

之後的某一天,我偷偷的看到她竟然在用自我的生活費買東西給學校裏的流浪狗吃。在那個年紀應對流浪狗不躲着走就不錯了,而她竟然對它們如此溫柔,看到那一幕我竟然感到了無比的慚愧,爲自我的行爲感到可恥。同時我也在想她的內心深處該是多麼善良啊。

堅持一顆始終溫柔的心是一種本事,這是一種愛的本事,擁有了這種本事無論人生經歷多麼大的苦痛也會安然度過。就如何小萍經歷了人生最大的起伏之後依然能夠迴歸生活。

篇2:芬芳觀後感

早就聽說,今年有部大片講述的是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我帶着無比自豪的心境和一位來自遠方的朋友一齊觀看了這部影片。出乎意料,我們沒想到它真的如此精彩,如此感人,每個環節都扣人心絃,讓我們淚流不止,就在影片結束的一霎那,我突然明白了:我們的學校爲何如此芬芳?!

舟曲是個美麗的地方,它就在咱甘肅,去年夏天我和爸爸媽媽還去過那裏。清晨,沉浸在薄霧裏的山村就像童話世界裏的仙境一般迷人,但沒想到這麼美麗的地方曾遭受過泥石流。災難吞沒了一千多人的性命,也吞沒了孩子們歡樂的家園,留下了遍地的創傷,但幸運的是,我們的國家又爲他們重建了一個家園,那就是博飛中學,也就是我們蘭州新區的舟曲中學,在那裏他們遇到了可愛的江教師和周教師。

影片主要講述了四個被災難籠罩着心靈,痛苦抑鬱的大哥哥、大姐姐,如何在教師的拯救下重新開始生活、學習的故事。他們是:想要去見死去妹妹的多吉,認爲害死了自我媽媽的井曉曉,不能正視沒有爺爺這一現實的苗郎和不敢站立、一向坐在輪椅上的雲草。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在陌生的環境下,如果沒人關注他們的心理疾病,沒人在意他們的憂傷,可能故事就要重新被改寫,但正是在周教師和江教師的全力營救下,才驅散了他們的心魔,他們的心才慢慢向我們敞開,重新應對生活,並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學習的意義,經過努力學習和頑強拼搏,都成了拯救他人於災難的戰士。

看完這部影片我才明白教師是多麼辛苦的一份職業,他們就像周教師和江教師一樣絞勁腦汁,全力以赴拯救每個孩子的靈魂,深怕一不留神就可能被魔鬼奪走生命,但我們還不如遭受過災難的孤兒,並沒有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貪玩、淘氣,不聽話。從今往後我要樹立健康向上的學習信心,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像祖國的花朵一樣茁壯成長,讓辛勤的園丁打理出一片片芬芳的土地來裝扮我們的美麗的國家。

篇3:芬芳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芬芳觀後感!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看了電影《芬芳》,我已淚流滿面,我的心被電影的鏡頭和情節深深感動了,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

序幕拉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本來的安寧。一夜間,一切都毀了。泥石流不僅僅捲走了少年們親人的生命,同時也帶走了少年對世界的完美嚮往。他們眼裏的淚流乾了,心中一片迷惘,只剩下無助和悲傷。他們坐上校車,不知何去何從……

電影最動人心的故事情節,是要告訴我們“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這樣一個主題,天使般的教師用愛心呵護着孩子們,是敬愛的教師用愛心喚醒了失去親人處在傷痛中的孩子。第一個少年多吉,他不能放下妹妹和父母的離世,把自我封閉起來,不言不語,那裏僅有黑暗和無望……他不願與別人交流,對未來充滿了絕望,最終發展到他選擇在浴室裏自殺。周教師和江教師爲了幫忙他走出陰影,把他帶回家鄉,讓他自我慢慢學會應對不幸,代替父母和妹妹繼續好好的活着。第二個少年井曉曉,她因爲沒能抓住媽媽的手,悔恨不已,認爲是她害死了最愛她的媽媽。由於家庭原因,她的爸爸對她簡單粗暴,對她責備、辱罵,她內心充滿恐懼。周教師爲了幫她,讓她的爸爸給於井曉曉更多心靈上的關注。最終,井曉曉懂得了父愛。第三個少年苗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地,自我與爺爺相依爲命,他受不了爺爺的離世打擊,當看到爺爺的攪團車被砸毀時,他覺得爺爺真的已經不在了。當同學們和教師爲他還原了爺爺的攪團車,他最終放下了心中哀傷,能應對爺爺去世的事實。第四個少年雲草,災難給她的心裏敷上了冰霜,她身體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她卻站不起來,自我封閉。爲了讓她重新站起來,周教師費盡心思。最終,在自我搭檔的鼓舞和引領下,她從輪

椅上站起來了。四個少年,在他們最害怕,最無助的時候,兩個充滿愛心的教師,讓他們看到了生活的期望。讓他們能勇敢的應對慘酷現實。

電影《芬芳》每一個情節都扣人心絃,感人至深,結尾江教師對着空曠的山呼喊,尤其催人淚下,這既是對在災難中逝去的鄉親們的安慰,也是對同事周教師失蹤的苦苦的尋找。影片告訴我們,應對苦難和挫折,我們必須學會堅強和勇敢。愛在,花兒就會開放,芬芳就會依舊。而愛的傳播,離不開無私的人民教師。教師給我們不僅僅要講授知識,更重要的傳遞了愛心。

我在心裏祝願,電影《芬芳》能啓迪每個教育有失誤的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教育;願天底下每個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能傳播愛心;願身處災難中的孩子們,勇敢站立起來,笑着活下去!

篇4:芬芳觀後感

《芬芳》觀後感

讓枯萎的花朵,重新綻放;讓破碎的心靈,得到溫暖。

爲何芬芳?因何芬芳?鮮明的“芬芳”二字,將我帶入這悽慘的故事之中。影片的開始,洪流侵蝕了整個舟曲縣,吞噬了那一個個無辜的生命,也撕碎了不知多少少年對未來完美的憧憬。他們內心已被霧霾所籠蓋,只是充斥着無盡的憂傷,因爲他們失去了最至親至愛的人。校車上,他們目光呆滯,他們回憶着以往。他們有些茫然,不知駛向何方。

新的學校,新的家園,內心的空無,讓他們更難以融入這個環境,更不願理解現實。雖然傷痛會隨着時間而癒合,可他們經歷了的太多,似乎時間不是粘合劑,更是一種折磨,使他們更想了結這一切。一味的勸阻無濟於事,只能用實際踐行來撫慰他們創傷的心靈。

低着頭,只會看見自我的腳,而擡起頭,卻能看到整個世界。這些經歷過災難的孩子,卻一向覺得“自我很小,世界曾很大”。走不出陰影,就只會低頭看腳下,解不開心魔,只是一隻枯萎的花朵,永遠無法綻放。

教師爲此,操碎了心。一次次的撫慰,一次次的交流,一次次的實踐,一次次的鼓勵,都有愛的影子。孩子們從陰影裏走出來,從絕望裏站起來,又開始變得開朗起來,活潑起來。對未來不是絕望,而是期望,並幻想着未來完美的藍圖。

多年後,不曾想到,他們也參與到救災的工作中,而初心,依舊未變。花朵,終究綻放,變得芬芳,美麗。自此,全劇終。影片雖不華麗,但卻有着真情實感。默默無聞的教師,含苞待放的花朵,平凡而不平庸。

我想說,教師不僅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更是人生歧途上的引路人,指引我們走向正軌,昇華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綻放出美麗,芬芳的花朵![由本站網友投稿]

人生總有坎坷,勇敢去應對,讓枯萎的花朵,重新綻放!

篇5:芬芳觀後感

走出電影的特設情節和氛圍,我仍舊淚眼迷離,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細細品味電影的四個小故事,心疼少年們的遭遇,感動學高德馨的教師,領略教育的真諦。沒有經歷過生死的少年,走不出親人離世的陰霾,但有折翼的天使——教師帶他們飛出陰霾,勇敢的飛向太陽。

序幕拉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本來的安寧。一夜間,一切都毀了。泥石流不僅僅捲走了少年們親人的生命,同時也帶走了少年對世界的憧憬。他們眼裏無淚,也無光,只剩下憂鬱和無盡的悲傷。他們坐上校車,卻不知開往何方……

人間滄桑,大愛無疆。國家關懷災區的孩子,爲他們重建了一所學校——博飛中學,那裏成了這些流離失所,失去親人的孩子們的“新家”。在那裏,以愛育愛的教師們,給這些身處陰霾的少年伸出了援助之手,帶他們脫離苦海,成爲他們最親最愛的人。也許是這些少年經歷了災難,讓他們更有決心,更勇敢。他們努力學習,大學畢業後,他們選擇回報社會。在文縣泥石流災害中,他們衝鋒陷陣,爭取救助更多的人。

電影最動人心絃的是“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主題,天使般的教師手持愛的鑰匙,打開了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第一個少年多吉,他不能釋懷妹妹和父母的離世,把自我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裏,那裏僅有黑暗和無望……他不願與別人交流,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絕望,以至於他選擇在浴室裏自殺。周教師和江教師爲解開他的心結帶他回到家鄉,讓他自我釋懷,代替父母和妹妹繼續好好的活着。第二個少年井曉曉,她因爲沒能抓住媽媽的手,自責不已,認爲是她害死了最愛她的媽媽。由於家庭原因,她的爸爸沒有給她足夠的關心而更多的是責罵,讓她內心充滿恐懼。周教師爲解開她的心結,讓她的爸爸給於井曉曉更多關心。最終,井曉曉與父親相擁,彼此都解開了心結。第三個少年苗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地,自我與爺爺相依爲命,他不能理解爺爺的離世,當看到爺爺的攪團車被砸毀時,他覺得爺爺真的已經不在了。當同學們和教師爲他還原了爺爺的攪團車,他最終放下了心中的執念,真正的應對爺爺去世的事實。第四個少年雲草,災難給她的心裏敷上了冰霜,她身體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她卻站不起來,自我封閉。爲了讓她重新站起來,周教師費盡心思。最終,在自我搭檔的鼓舞和引領下,她從輪椅上站起來了。四個少年,在他們最害怕,最無助

的時候,兩個手持愛的火炬的教師,點燃了他們內心期望的火苗。讓他們能勇敢的應對生活,應對現實,應對未來。

“人生並不是一條筆直的路,有逆風,也有急轉”、“低着頭只能看到腳面,擡起頭能夠看到廣闊的天空”這是《芬芳》中的金句,也是主題,它道出了教育與生存的實質。教師們“大愛”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動。師德、師魂、師表,躍然熒屏,也深入人心。

電影《芬芳》每一個情節都扣人心絃,結尾江教師對着空曠的山呼喊,既是對逝者在天之靈的告慰,也是對同事周教師失蹤的尋找。

影片告訴我們,應對苦難和挫折,我們必須學會堅強和勇敢。愛在,花兒就會開放,芬芳就會永續。而愛的傳播,離不開人民教師。教師是不僅僅要講授知識,更要傳遞愛。唯願電影《芬芳》能啓迪每個教育有誤的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教育;願每個人名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能傳播愛;願身處災難中的孩子們,能不懼挫折,勇敢應對生活!

篇6:芬芳觀後感

青春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的確是太可貴了,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時光。但恰恰是在這段最完美的時光裏,我們太容易被一個人一件事所吸引,總想把自我的最完美的時光獻給他們。

《芳華》的男主劉峯不就是這樣一個人嗎?作爲“活雷鋒”的劉峯,本來在受傷之後,有被保送軍政大學進修的機會,他卻把這個機會拱手讓人,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留在歌舞團,更重要的是爲了留在林丁丁身邊,留在這個心愛的女人身邊。

可是一切不盡人意,林丁丁並不喜歡他。到最終因爲“摟抱”事件,劉峯被下放到連隊,再到最終參加對越戰爭,再到最終得到一個比較淒涼的生活。

在看完電影的路上,朋友們也一向在談論這個話題,如果劉峯選擇去軍政大學進修而不是選擇留在歌舞團,這又會是什麼樣的一種結果呢?那他生活的必須會很好吧。可是答案是如果能夠重來,他也必須會再次做出同樣的選擇,因爲這就是青春。

高中的時候有一位同學沒有等到參加大學聯考就提前退學了,原因很簡單,他喜歡上了同班的一位女同學,並且和她好了,可是之後不幸被雙方的家長明白了。

女同學的家長嫌棄自我的女兒在學校丟人現眼,讓她輟學回家打工去了,而男同學的父母也把他暴打了一頓,可是男同學堅持要和女同學在一齊。之後追趕女同學的步伐,也打工去了,這一走就是多年。

幾年後在同學聚會上我們又見面了,此時的他早就已經結婚,可是新娘並不是當初他愛的那個死去活來的女生。我也細心翼翼的問他後不後悔當初做的決定,如果當初選擇繼續上學,或許他此刻也上大學了。

同學說,沒有什麼後悔不後悔的,這就是我的青春,爲自我喜歡的人做的決定沒有後悔不後悔。

是啊,這就是青春,這就是我們最好的芳華,無論當初做的決定對於此刻的影響是好是壞,我們都不應當感到後悔,自責。因爲青春,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抉擇。

篇7:芬芳觀後感

走出電影的特設情節和氛圍,我仍舊淚眼迷離,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細細品味電影的四個小故事,心疼少年們的遭遇,感動學高德馨的教師,領略教育的真諦。沒有經歷過生死的少年,走不出親人離世的陰霾,但有折翼的天使——教師帶他們飛出陰霾,勇敢的飛向太陽。

序幕拉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本來的安寧。一夜間,一切都毀了。泥石流不僅僅捲走了少年們親人的生命,同時也帶走了少年對世界的憧憬。他們眼裏無淚,也無光,只剩下憂鬱和無盡的悲傷。他們坐上校車,卻不知開往何方……

人間滄桑,大愛無疆。國家關懷災區的孩子,爲他們重建了一所學校——博飛中學,那裏成了這些流離失所,失去親人的孩子們的“新家”。在那裏,以愛育愛的教師們,給這些身處陰霾的少年伸出了援助之手,帶他們脫離苦海,成爲他們最親最愛的人。也許是這些少年經歷了災難,讓他們更有決心,更勇敢。他們努力學習,大學畢業後,他們選擇回報社會。在文縣泥石流災害中,他們衝鋒陷陣,爭取救助更多的人。

電影最動人心絃的是“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主題,天使般的教師手持愛的鑰匙,打開了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第一個少年多吉,他不能釋懷妹妹和父母的離世,把自我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裏,那裏僅有黑暗和無望……他不願與別人交流,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絕望,以至於他選擇在浴室裏自殺。周教師和江教師爲解開他的心結帶他回到家鄉,讓他自我釋懷,代替父母和妹妹繼續好好的活着。第二個少年井曉曉,她因爲沒能抓住媽媽的手,自責不已,認爲是她害死了最愛她的媽媽。由於家庭原因,她的爸爸沒有給她足夠的關心而更多的是責罵,讓她內心充滿恐懼。周教師爲解開她的心結,讓她的爸爸給於井曉曉更多關心。最終,井曉曉與父親相擁,彼此都解開了心結。第三個少年苗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地,自我與爺爺相依爲命,他不能理解爺爺的離世,當看到爺爺的攪團車被砸毀時,他覺得爺爺真的已經不在了。當同學們和教師爲他還原了爺爺的攪團車,他最終放下了心中的執念,真正的應對爺爺去世的事實。第四個少年雲草,災難給她的心裏敷上了冰霜,她身體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她卻站不起來,自我封閉。爲了讓她重新站起來,周教師費盡心思。最終,在自我搭檔的鼓舞和引領下,她從輪椅上站起來了。四個少年,在他們最害怕,最無助

的時候,兩個手持愛的火炬的教師,點燃了他們內心期望的火苗。讓他們能勇敢的應對生活,應對現實,應對未來。

“人生並不是一條筆直的路,有逆風,也有急轉”、“低着頭只能看到腳面,擡起頭能夠看到廣闊的天空”這是《芬芳》中的金句,也是主題,它道出了教育與生存的實質。教師們“大愛”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動。師德、師魂、師表,躍然熒屏,也深入人心。

電影《芬芳》每一個情節都扣人心絃,結尾江教師對着空曠的山呼喊,既是對逝者在天之靈的告慰,也是對同事周教師失蹤的尋找。

影片告訴我們,應對苦難和挫折,我們必須學會堅強和勇敢。愛在,花兒就會開放,芬芳就會永續。而愛的傳播,離不開人民教師。教師是不僅僅要講授知識,更要傳遞愛。唯願電影《芬芳》能啓迪每個教育有誤的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教育;願每個人名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能傳播愛;願身處災難中的孩子們,能不懼挫折,勇敢應對生活!

篇8:芬芳觀後感

青春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的確是太可貴了,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時光。但恰恰是在這段最完美的時光裏,我們太容易被一個人一件事所吸引,總想把自我的最完美的時光獻給他們。

《芳華》的男主劉峯不就是這樣一個人嗎?作爲“活雷鋒”的劉峯,本來在受傷之後,有被保送軍政大學進修的機會,他卻把這個機會拱手讓人,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留在歌舞團,更重要的是爲了留在林丁丁身邊,留在這個心愛的女人身邊。

可是一切不盡人意,林丁丁並不喜歡他。到最終因爲“摟抱”事件,劉峯被下放到連隊,再到最終參加對越戰爭,再到最終得到一個比較淒涼的生活。

在看完電影的路上,朋友們也一向在談論這個話題,如果劉峯選擇去軍政大學進修而不是選擇留在歌舞團,這又會是什麼樣的一種結果呢?那他生活的必須會很好吧。可是答案是如果能夠重來,他也必須會再次做出同樣的選擇,因爲這就是青春。

高中的時候有一位同學沒有等到參加大學聯考就提前退學了,原因很簡單,他喜歡上了同班的一位女同學,並且和她好了,可是之後不幸被雙方的家長明白了。

女同學的家長嫌棄自我的女兒在學校丟人現眼,讓她輟學回家打工去了,而男同學的父母也把他暴打了一頓,可是男同學堅持要和女同學在一齊。之後追趕女同學的步伐,也打工去了,這一走就是多年。

幾年後在同學聚會上我們又見面了,此時的他早就已經結婚,可是新娘並不是當初他愛的那個死去活來的女生。我也細心翼翼的問他後不後悔當初做的決定,如果當初選擇繼續上學,或許他此刻也上大學了。

同學說,沒有什麼後悔不後悔的,這就是我的青春,爲自我喜歡的人做的決定沒有後悔不後悔。

是啊,這就是青春,這就是我們最好的芳華,無論當初做的決定對於此刻的影響是好是壞,我們都不應當感到後悔,自責。因爲青春,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抉擇。

篇9:芬芳觀後感

電影《芬芳》雖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爲背景,卻力避苦難和憂傷,以如何重生、如何振作、如何培養新的期望等角度,貫穿讓生命永續這一家國情懷主線,更多地展現了“芬芳”的完美和“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深刻主題:黨中央、國務院,甘肅省委、省政府迅速開展災後重建工作,爲受災學生打造優質教育和精神家園;2012年9月6日,蘭州新區舟曲中學即順利開學。班主任汪雨涵和心理教師周瑞,用發自內心的愛,讓飽受災害摧殘和痛失親人的孩子慢慢走出陰霾,步入陽光生活,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陸續成爲醫生、志願者、武警戰士和藝術工作者,綻放青春和生命芬芳。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映式上,《芬芳》製片人、曾榮登“中國好人榜”的田種山宣佈,將把電影《芬芳》發行票房和獎補資金的8.8%,捐贈給甘南,作爲品學兼優貧困生和“最美鄉村教師”的獎勵資金。

《芬芳》由甘肅潤田創意文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蘭州市委宣傳部、甘南州委宣傳部、隴南市委宣傳部、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文聯等聯合攝製。

篇10:芬芳觀後感

“青春年少,我們都曾排擠,厭惡過他人,也曾被他人排擠,厭惡,可是幸好,我們都順順利利的度過青春,長大成人。經歷歲月的磨礪,你沒有變的更加現實,而是變的更加溫柔,這是你的幸運。”

這是看完《芳華》之後我最大的感想。我爲何小萍和劉峯最終的經歷感到悲痛,也爲整個歌舞團的命運感到心痛。芳華易逝,令人悲痛,更令人悲痛的是連青春的寄託都也蕩然無存,隨風而去。

以前在天安門廣場散步的時候,碰到過一對白髮蒼蒼的老人讓我幫他們拍照,之後聽他們說,他們年輕的時候剛好是趕上文革,在北京讀大學的他們遵循當時的號召,參加紅衛兵。剛好就是在天安門廣場理解毛主席的檢閱,就是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他們度過了一生中最完美的青春,而天安門廣場也是他們尋找青春寄託的地方。

想到這兩位老人,他們是多麼幸運啊,青春的寄託能夠永遠留在世上。又想到芳華里歌舞團的戰友們,真是令人感傷,最終青春的寄託都不知去哪裏尋找。雖然歌舞團解散了,可是在歌舞團的時光以及帶給他們的影響,這輩子都會難以抹去。異常是劉峯,異常是小萍。

篇11:芬芳觀後感

走出電影的特設情節和氛圍,我仍舊淚眼迷離,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細細品味電影的四個小故事,心疼少年們的遭遇,感動學高德馨的教師,領略教育的真諦。沒有經歷過生死的少年,走不出親人離世的陰霾,但有折翼的天使——教師帶他們飛出陰霾,勇敢的飛向太陽。

序幕拉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本來的安寧。一夜間,一切都毀了。泥石流不僅僅捲走了少年們親人的生命,同時也帶走了少年對世界的憧憬。他們眼裏無淚,也無光,只剩下憂鬱和無盡的悲傷。他們坐上校車,卻不知開往何方……

人間滄桑,大愛無疆。國家關懷災區的孩子,爲他們重建了一所學校——博飛中學,那裏成了這些流離失所,失去親人的孩子們的“新家”。在那裏,以愛育愛的教師們,給這些身處陰霾的少年伸出了援助之手,帶他們脫離苦海,成爲他們最親最愛的人。也許是這些少年經歷了災難,讓他們更有決心,更勇敢。他們努力學習,大學畢業後,他們選擇回報社會。在文縣泥石流災害中,他們衝鋒陷陣,爭取救助更多的人。

電影最動人心絃的是“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主題,天使般的教師手持愛的鑰匙,打開了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第一個少年多吉,他不能釋懷妹妹和父母的離世,把自我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裏,那裏僅有黑暗和無望……他不願與別人交流,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絕望,以至於他選擇在浴室裏自殺。周教師和江教師爲解開他的心結帶他回到家鄉,讓他自我釋懷,代替父母和妹妹繼續好好的活着。第二個少年井曉曉,她因爲沒能抓住媽媽的手,自責不已,認爲是她害死了最愛她的媽媽。由於家庭原因,她的爸爸沒有給她足夠的關心而更多的是責罵,讓她內心充滿恐懼。周教師爲解開她的心結,讓她的爸爸給於井曉曉更多關心。最終,井曉曉與父親相擁,彼此都解開了心結。第三個少年苗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地,自我與爺爺相依爲命,他不能理解爺爺的離世,當看到爺爺的攪團車被砸毀時,他覺得爺爺真的已經不在了。當同學們和教師爲他還原了爺爺的攪團車,他最終放下了心中的執念,真正的應對爺爺去世的事實。第四個少年雲草,災難給她的心裏敷上了冰霜,她身體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她卻站不起來,自我封閉。爲了讓她重新站起來,周教師費盡心思。最終,在自我搭檔的鼓舞和引領下,她從輪椅上站起來了。四個少年,在他們最害怕,最無助

的時候,兩個手持愛的火炬的教師,點燃了他們內心期望的火苗。讓他們能勇敢的應對生活,應對現實,應對未來。

“人生並不是一條筆直的路,有逆風,也有急轉”、“低着頭只能看到腳面,擡起頭能夠看到廣闊的天空”這是《芬芳》中的金句,也是主題,它道出了教育與生存的實質。教師們“大愛”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動。師德、師魂、師表,躍然熒屏,也深入人心。

電影《芬芳》每一個情節都扣人心絃,結尾江教師對着空曠的山呼喊,既是對逝者在天之靈的告慰,也是對同事周教師失蹤的尋找。

影片告訴我們,應對苦難和挫折,我們必須學會堅強和勇敢。愛在,花兒就會開放,芬芳就會永續。而愛的傳播,離不開人民教師。教師是不僅僅要講授知識,更要傳遞愛。唯願電影《芬芳》能啓迪每個教育有誤的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教育;願每個人名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能傳播愛;願身處災難中的孩子們,能不懼挫折,勇敢應對生活!

篇12:芬芳觀後感

今日,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境觀看了有導演王泊文導演的反映2010年8月7日22時左右至8日清晨發生在西部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再到之後,災區孩子們到蘭州新區秦王川重建災區學校的新舟曲中學讀書的故事。看後感觸頗深,現將我的感受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電影力避舟曲泥石流發生的瞬間:2010年8月7日22時舟曲縣城東北部山區突然降特大暴雨,降雨量到達97毫米,持續40多分鐘,引發三眼峪、羅家峪等四條溝系特大山洪地質泥石流災害,泥石流長約5千米,平均寬度300米,總體積750立方米,流經區域瞬間被夷爲平地。可是經過孩子們的夢境再現了泥石流來時孩子們失去親人的瞬間的無助和無奈,給孩子們造成了無法忘記的心理陰影。還有失去孩子的母愛無法入睡,一閉眼就做夢,就是失去孩子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傷痛……

電影中教師們用“賑災救人,救人救心”的崇高品質去感染孩子們,讓孩子們重新點亮期望,讓孩子們克服心理障礙,主宰自我命運,勇於擔當,不負時代爲完美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是啊,是災難摧毀了你們本該燦爛怒放的青春花蕾,迫使你們離開了自我眷戀的家園。可從昨日的淚水中,我看到了你們向厄運宣戰的勇氣,又在今日的笑容中,看到了你們無比的堅強和自信。你們成立了民間志願者救助服務隊,去救助那些像你們一樣身處災難的人們。信念是力量的寶劍,只要有信念就能磨鍊出創造天堂的力量。你們一路向着夢想邁進,昂首走出陰霾。多吉擁有了雪山一樣的顏色;井曉曉樹起了志願救援的旗幟;雲草在舞臺上綻放自我……尊嚴成就了你們頂天立地的脊樑。我堅信,你們的生命之花必須會綻放出絢麗的色彩,噴搏出屬於你們自我的芬芳。

“未來不可預料,我們並不明白,明天和災難,哪個來得更快”。正如這幫孩子們的處境一樣,當他們還在歡快舞蹈時、專心畫畫時、享受親情時,泥石流便奪走了他們所擁有的一切。身處危難中,每個人的心靈都被扭曲了,多吉對生命的仇視,井曉曉對親人的依靠,雲草不能正視災難,苗郎失去信念……可老天又是眷顧不幸者的,他讓孩子們遇到了像江雨涵、周瑞一樣的好教師,他們像父母一樣,諄諄教導着孩子們,全心關愛着孩子們。帶多吉重返故里,重拾生活的信念;讓井曉曉與父親重歸於好,明白自我還有依靠;讓苗郎放下心中執念,與父母冰釋前嫌;幫雲草破繭成蝶,重回舞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他們的無私關愛,讓孩子們心中枯萎的花朵重新綻放。

轉瞬十年,舟曲已鳳凰涅盤、浴火重生。回首十年,在搶險救災、重建家園、振興發展的過程中,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舟曲人民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壯歌,創造了一個個攻堅克難的奇蹟,鑄就了“大災不屈、搶險不懼、共克艱難、矢志不渝”的精神豐碑。

這部電影作爲銘記歷史、傳承愛國精神的重要作品,進取發揮宣教功能,廣泛開展愛國感恩教育、防災減災教育、紅色黨性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宣傳形象,真正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我們要以這部電影爲契機,集中開展“追思、感恩、愛黨、愛國”主題教育宣傳活動。以這部電影及其他音視頻宣傳資料、防災減災知識讀本、流動展板、戶外電子屏、固定宣傳欄、微信公衆平臺、網上祭祀專頁、宣傳車、導覽車流動宣傳爲載體,經過網上祭祀、志願者深入街道社區發放宣傳資料、宣傳車流動播放教育視頻、現場講解、發動愛國主義教育義務宣傳員走村入戶等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有效促進了廣大幹部羣衆對再造一個新舟曲的深入瞭解,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銘記歷史,感恩奮進”毅然映襯了這一切,我們要在這部電影的引導下,追思親人,痛悼遇難同胞,追思家園罹難,是災難帶給了我們傷痛,也是在災害中我們見證了淳樸無私的教師們的關懷與支持,痛定思痛,銘記歷史,傳承感恩是對逝去生命最大的安慰。

同時,此刻舟曲縣已經建立了舟曲泥石流紀念館,我們要組織廣大幹部羣衆到紀念館參觀,現場理解愛國感恩教育,經過講解員生動細緻的解說,使廣大幹部羣衆入情入境,在懷念遇難同胞的同時,感受了舟曲人民應對災難時的堅強不屈、重建完美新家園時的感恩奮進,進一步激發了愛國主義情懷,理解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激勵廣大幹部羣衆時刻以建設完美家園爲己任,銘記歷史,不忘初心,感恩前行。

篇13:芬芳觀後感

《芬芳》看後,電影裏的鏡頭和故事情節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以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爲背景,敘寫了班主任江雨涵和心理教師周瑞耐心疏導學生的故事。

學生多吉災難後痛不欲生想到了自殺;井曉曉因未抓住手痛失唯一親人母親悲痛欲絕;苗朗永別了相依爲命的爺爺心灰意冷;雲草從泥濘中救出卻患了癔症癱坐在輪椅而萬念俱灰……

這些特殊學生,教師用智慧和師愛理性地打開他們的心結,鼓勵他們勇敢地戰勝心魔,順利地把他們送進大學。最終成爲醫生、志願者、武警戰士、藝術工作者。

電影裏那些似曾相識與我實際工作中的場景深深地觸動着我、震撼着我,與影片中的主人公有了心靈深處的共鳴。

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一個優秀教師不但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仁愛之心去影響學生、感化學生,最重要的是把《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靈活運用於實際的教育教學,異常是班主任更要觸摸學生的心理,及時跟進學生的情感變化,交流學生心聲,隨時家訪,傾聽家長訴求,瞭解學生家庭成長環境,說服家長、感動家長,家校構成教育的合力,有的放矢地教育學生。

把教師的善於教、樂於教,與學生的主動學、自覺學充分結合起來,教師才能教得得心應手,學生才能學得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健康成長。

就我今年剛接上的六年級三班,幾個特殊學生的明顯變化,讓我進一步證實,我看過影片之後的以上感悟是深刻的、徹底的,是值得大家借鑑的。

由於是剛接的畢業班,我深知肩上職責重大,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經過電話、微信、家訪、約談了解了學生的成長及班風、學風情景。

經過細心觀察,我發現趙樂雖則是個男生,但沉默寡言,上課不進取回答問題,下課不主動與同學玩耍,放學路上總是獨自一人行走,有時一個人莫名其妙地坐在教室裏痛哭……

經過家訪我明白父母離婚了,媽媽在賓館當服務員,爸爸到外地務工,孩子回家經常一個人,孤單、孤獨、焦慮、無助……沒有家的溫馨、沒有傾訴對象、沒有規律的生活,長時間寂寞的生活使得孩子性格發生很大變化。

我苦口婆心奉勸父母復婚,多與孩子說說心裏話、多溝通、多交流……讓孩子重新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課堂上,我多關注、多交流、多鼓勵、多引導、多提問、多調板……讓孩子樹立學習自信心,課後我主動找他和同學們一齊打乒乓球、做遊戲……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我要求同學們主動和他玩耍、與他合作學習、放學路上結伴而行……讓孩子感受到班團體的溫暖、同學們的真情。慢慢地,他變得活潑開朗了、熱情主動了、進取上進了。

篇14:芬芳觀後感

早就聽說,今年有部大片講述的是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我帶着無比自豪的心境和一位來自遠方的朋友一齊觀看了這部影片。出乎意料,我們沒想到它真的如此精彩,如此感人,每個環節都扣人心絃,讓我們淚流不止,就在影片結束的一霎那,我突然明白了:我們的學校爲何如此芬芳?!

舟曲是個美麗的地方,它就在咱甘肅,去年夏天我和爸爸媽媽還去過那裏。清晨,沉浸在薄霧裏的山村就像童話世界裏的仙境一般迷人,但沒想到這麼美麗的地方曾遭受過泥石流。災難吞沒了一千多人的性命,也吞沒了孩子們歡樂的家園,留下了遍地的創傷,但幸運的是,我們的國家又爲他們重建了一個家園,那就是博飛中學,也就是我們蘭州新區的舟曲中學,在那裏他們遇到了可愛的江教師和周教師。

影片主要講述了四個被災難籠罩着心靈,痛苦抑鬱的大哥哥、大姐姐,如何在教師的拯救下重新開始生活、學習的故事。他們是:想要去見死去妹妹的多吉,認爲害死了自我媽媽的井曉曉,不能正視沒有爺爺這一現實的苗郎和不敢站立、一向坐在輪椅上的雲草。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在陌生的環境下,如果沒人關注他們的心理疾病,沒人在意他們的憂傷,可能故事就要重新被改寫,但正是在周教師和江教師的全力營救下,才驅散了他們的心魔,他們的心才慢慢向我們敞開,重新應對生活,並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學習的意義,經過努力學習和頑強拼搏,都成了拯救他人於災難的戰士。

看完這部影片我才明白教師是多麼辛苦的一份職業,他們就像周教師和江教師一樣絞勁腦汁,全力以赴拯救每個孩子的靈魂,深怕一不留神就可能被魔鬼奪走生命,但我們還不如遭受過災難的孤兒,並沒有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貪玩、淘氣,不聽話。從今往後我要樹立健康向上的學習信心,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像祖國的花朵一樣茁壯成長,讓辛勤的園丁打理出一片片芬芳的土地來裝扮我們的'美麗的國家。

篇15:芬芳觀後感

我看到《芳華》的畫面,我又想起午後的林蔭路上我耳畔的音樂和我腦內的劇場。這就是歌裏唱的那樣的芳華啊。蕭穗子在片尾娓娓道來:“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我想不論是馮導,還是嚴歌苓女士,內心深處都是柔軟的,所以在電影裏安排了一個溫暖的結局,“倒是劉峯和小萍顯得更爲知足,話雖不多,但待人溫和。”

這也是我頭一次看到如此柔軟的馮小剛的作品,看他的《老炮兒》、《讓子彈飛》,處處都能感到那一股兒北京老爺味兒,於是這一次,他一反往日京派的做法,在《芳華》裏展現出無比的細膩柔情。

那種色調是芬芳年華里獨有的色調。影片伊始,是繁忙的文工團練功房,其中是肆意的荷爾蒙,汗水附着柔美的肢體,呈現出朦朦朧朧的光澤。陳燦的號也鍍了層淡淡的金輝。沒有一個人是突出的,所有人都彷彿融入了這張巨大的網裏,沒有人能夠逃逸,就包括劉峯。而到了戰爭時期,色調一轉,沒有了那樣的微茫的風格基調。畫面清晰而鮮豔。清晰的是傷員觸目驚心的傷口,鮮豔的則是那白大褂上鮮紅的血。一向到之後,畫面又變爲昏黃的色彩,一切又轉爲平靜。好似所有的年歲都沉澱了下來。

那種心境也是芬芳年華里特有的心境。《芳華》裏的感情講得不明朗,因爲人們內心裏不明白如何言愛,卻又期待愛。而當感情降臨時卻各有各的不一樣。無所適從者,如林丁丁,她高傲虛榮,所以不惜踐踏劉峯的感情;害羞又有些自卑者,如蕭穗子,她對陳燦的感情暗自生長着,卻由於種種緣故,沒有踏出另一步;過於理性者,如郝淑雯,我們很難看出她的感情變化,她只是覺得感情裏的雙方應當門當戶對。至於何小萍,她對劉峯的感情,不能單純以感情來定義。起初是仰慕之情,從心底裏將他作活雷鋒來仰望。之後劉峯被下放,她也去到南疆,仰慕成了有點心痛的思念傾心,當那個16歲的男孩問他有沒有對象時,她回答:“算有吧,他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比雷鋒還好。”那是什麼感覺呢,是果丹皮那樣酸甜的愛。我一向覺得劇本給了他倆一個最好的結局——相互扶持,到沒有結婚。不溫不火,意味無窮。

那種鏡頭裏張力卻是超越芬芳年華的張力。自然,如果只是兒女情長,並不夠撐死整部作品。他們也有拋頭顱灑熱血的戰爭歲月,有劉峯那樣視死如歸、向死而生的激烈感情,有大卡車門栓一開不堪入目的震撼與悲慟。也有矛盾與釋然。小萍因爲忽然受到嘉獎,大驚而出現精神障礙,她穿着病號服眼神空洞,直到那支舞又出現。她的生命好像又被激活。那是讓每個觀衆都印象深刻的場景。待到《芳華》上映很久很久後,再提起,也許大家都會想起那段夜空下的獨舞。何小萍身姿綽約,肢體舒展,她已經完全釋然了,釋然了對從前那些厭惡自我的人的憤怒,對那些一昧索取劉峯的付出的人的憤怒,也是釋然了對自我一生的憤怒。那支舞,抗訴着命運不公,而又最終給予了對生命的熱愛。我甚至覺得影片到此就要結束了。

但電影繼續了下去,講述了分離又重逢,講述了老練成熟又回首往事,也繼續批鬥社會的不公、命運的荒唐。之後便是那個鏡頭了,小萍問:“我能抱抱你嗎”

她釋然了所有,最終擁抱了她的愛人、她的初夢、她永恆的芳華。

篇16:芬芳觀後感

走出電影《芬芳》故事情節和藝術氛圍,我已經淚眼迷離。

久違了的電影院,如此親切,讓人情感暴發的同時,百感交集!觀衆們紛紛離去,我仍沉浸在這感人的藝術作品中,冶情、冶志,領悟教子的真諦,回憶影片中四個過目難忘的故事和學高德馨的教師們高妙的育人“奇招”。

序幕拉開,往事不堪回首。一場驚心動魄的人與人、人與災難、人與社會、人與命運的決戰打響……沒有硝煙,沒有戰爭。有的是矛盾衝突中的太多無奈引發的人間真情!痛失親人、家園和學校而哀傷絕望的孩子們,憂鬱的眼裏,沒有眼淚。無神的目光,不知停留何處……

故事發展,扣繫心弦。黨中央關懷,人間大愛浸潤,異地重建的博飛中學,成了缺父少母的孩子們生活、成長的“新港灣”。以愛育愛的教師們,成了他們終生難忘的親人。在這個羣體中,凝聚着各界關愛的優質教育,潤物無聲。這些重生的孩子們,“破繭化蝶”,順利讀完高中。大學畢業後,他們知恩圖報,服務社會。文縣泥石流發生後,他們衝鋒陷陣……

編導匠心獨運,取材頗具慧眼。聚焦苦難,讓人唏噓嘆惋,但不只賺觀衆的眼淚,而是痛定思痛,把重頭戲放在“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深遠主題上,讓集聚着大愛和智慧的教育,結出期望之果,使芬芳永續!而教育的突破口,則爲愛潤智化和超前而絕妙的心理疏導。影片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兼融蒙太奇手段,巧妙地講述了手執金鑰匙的教師,如何打開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的故事。

人世間曲折坎坷的不是故事,而是精神。心理上一次次與痛苦碰撞後的陣痛,黑夜中尋找光明的迷惘和執著,都被“精神不死”引向重生。這四個故事就是例證。然而,作品呈現故事,沒有平鋪直敘,而是在矛盾衝突中,情節交織,跌宕起伏,緊緊扣繫着觀衆的心絃,頗具藝術感染力。教師們“出乎所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教育方法,無不令人拍案叫絕。師德、師魂、師能、師表,躍然銀屏,不能不折服觀衆。

結尾處的天問,既是女主角對遇難同胞在天之靈的告示;又是對難捨難分的同事周瑞情切切、意綿綿地尋找;更是堅守初心、爲夢想而戰的宣告,劇終而意無窮。

影片啓迪每一個教子無方的家長學會愛與溝通;啓迪被心理疾病和痛苦折磨得無法自拔的青少年懂得珍惜生命;啓迪經歷自然災害仍心有餘悸的父老鄉親看到陽光與完美;啓迪青年們不負韶華和時代,用夢想和智慧再譜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文學藝術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願《芬芳》給甘肅救心育人的教育錦上添花!願教育給無常的人生培育滿園芬芳!願所有孩子在良師益友的教誨中,不懼挫折,直麪人生,活出精彩!

篇17:芬芳觀後感

“人生並不是一條筆直的路,有逆風,也有急轉”、“低着頭只能看到腳面,擡起頭能夠看到廣闊的天空”、“賑災救人、教育救心”,這是《芬芳》中的金句,也是主題,它道出了教育與生存的實質。影片採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兼用蒙太奇手段,跌宕起伏,力避拖沓沉悶和視角疲勞,巧妙而生動地講述了四個災難中痛失親人和家園的高中生“破繭化蝶”的成長故事。特大傷痛使他們徹底封閉了心靈。孤兒多吉痛不欲生想到了自殺;因未抓住手痛失唯一親人母親的井曉曉悲痛欲絕不敢直面生活;永別相依爲命的爺爺心灰意冷的留守兒童苗朗;從泥濘中救出患了癔症癱坐輪椅而萬念俱灰的孤兒雲草……手執金“鑰匙”的教師們,最終都用智慧和師愛,理性地一一打開他們的“心門”,把他們送進大學。

畢業後成爲醫生、志願者、武警戰士和藝術工作者。每個故事都感人肺腑,每個情節都動人心絃。

篇18:芬芳觀後感

走出電影的特設情節和氛圍,我仍舊淚眼迷離,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細細品味電影的四個小故事,心疼少年們的遭遇,感動學高德馨的教師,領略教育的真諦。沒有經歷過生死的少年,走不出親人離世的陰霾,但有折翼的天使——教師帶他們飛出陰霾,勇敢的飛向太陽。

序幕拉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本來的安寧。一夜間,一切都毀了。泥石流不僅僅捲走了少年們親人的生命,同時也帶走了少年對世界的憧憬。他們眼裏無淚,也無光,只剩下憂鬱和無盡的悲傷。他們坐上校車,卻不知開往何方……

人間滄桑,大愛無疆。國家關懷災區的孩子,爲他們重建了一所學校——博飛中學,那裏成了這些流離失所,失去親人的孩子們的“新家”。在那裏,以愛育愛的教師們,給這些身處陰霾的少年伸出了援助之手,帶他們脫離苦海,成爲他們最親最愛的人。也許是這些少年經歷了災難,讓他們更有決心,更勇敢。他們努力學習,大學畢業後,他們選擇回報社會。在文縣泥石流災害中,他們衝鋒陷陣,爭取救助更多的人。

電影最動人心絃的是“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主題,天使般的教師手持愛的鑰匙,打開了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第一個少年多吉,他不能釋懷妹妹和父母的離世,把自我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裏,那裏僅有黑暗和無望……他不願與別人交流,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絕望,以至於他選擇在浴室裏自殺。周教師和江教師爲解開他的心結帶他回到家鄉,讓他自我釋懷,代替父母和妹妹繼續好好的活着。第二個少年井曉曉,她因爲沒能抓住媽媽的手,自責不已,認爲是她害死了最愛她的媽媽。由於家庭原因,她的爸爸沒有給她足夠的關心而更多的是責罵,讓她內心充滿恐懼。周教師爲解開她的心結,讓她的爸爸給於井曉曉更多關心。最終,井曉曉與父親相擁,彼此都解開了心結。第三個少年苗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地,自我與爺爺相依爲命,他不能理解爺爺的離世,當看到爺爺的攪團車被砸毀時,他覺得爺爺真的已經不在了。當同學們和教師爲他還原了爺爺的攪團車,他最終放下了心中的執念,真正的應對爺爺去世的事實。第四個少年雲草,災難給她的心裏敷上了冰霜,她身體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她卻站不起來,自我封閉。爲了讓她重新站起來,周教師費盡心思。最終,在自我搭檔的鼓舞和引領下,她從輪椅上站起來了。四個少年,在他們最害怕,最無助

的時候,兩個手持愛的火炬的教師,點燃了他們內心期望的火苗。讓他們能勇敢的應對生活,應對現實,應對未來。

“人生並不是一條筆直的路,有逆風,也有急轉”、“低着頭只能看到腳面,擡起頭能夠看到廣闊的天空”這是《芬芳》中的金句,也是主題,它道出了教育與生存的實質。教師們“大愛”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動。師德、師魂、師表,躍然熒屏,也深入人心。

電影《芬芳》每一個情節都扣人心絃,結尾江教師對着空曠的山呼喊,既是對逝者在天之靈的告慰,也是對同事周教師失蹤的尋找。

影片告訴我們,應對苦難和挫折,我們必須學會堅強和勇敢。愛在,花兒就會開放,芬芳就會永續。而愛的傳播,離不開人民教師。教師是不僅僅要講授知識,更要傳遞愛。唯願電影《芬芳》能啓迪每個教育有誤的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教育;願每個人名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能傳播愛;願身處災難中的孩子們,能不懼挫折,勇敢應對生活!

篇19:芬芳觀後感

“人生並不是一條筆直的路,有逆風,也有急轉”、“低着頭只能看到腳面,擡起頭能夠看到廣闊的天空”、“賑災救人、教育救心”,這是《芬芳》中的金句,也是主題,它道出了教育與生存的實質。影片採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兼用蒙太奇手段,跌宕起伏,力避拖沓沉悶和視角疲勞,巧妙而生動地講述了四個災難中痛失親人和家園的高中生“破繭化蝶”的成長故事。特大傷痛使他們徹底封閉了心靈。孤兒多吉痛不欲生想到了自殺;因未抓住手痛失唯一親人母親的井曉曉悲痛欲絕不敢直面生活;永別相依爲命的爺爺心灰意冷的留守兒童苗朗;從泥濘中救出患了癔症癱坐輪椅而萬念俱灰的孤兒雲草……手執金“鑰匙”的教師們,最終都用智慧和師愛,理性地一一打開他們的“心門”,把他們送進大學。畢業後成爲醫生、志願者、武警戰士和藝術工作者。每個故事都感人肺腑,每個情節都動人心絃。

篇20:芬芳觀後感

走出電影《芬芳》故事情節和藝術氛圍,我已經淚眼迷離。

久違了的電影院,如此親切,讓人情感暴發的同時,百感交集!觀衆們紛紛離去,我仍沉浸在這感人的藝術作品中,冶情、冶志,領悟教子的真諦,回憶影片中四個過目難忘的故事和學高德馨的教師們高妙的育人“奇招”。

序幕拉開,往事不堪回首。一場驚心動魄的人與人、人與災難、人與社會、人與命運的決戰打響……沒有硝煙,沒有戰爭。有的是矛盾衝突中的太多無奈引發的人間真情!痛失親人、家園和學校而哀傷絕望的孩子們,憂鬱的眼裏,沒有眼淚。無神的目光,不知停留何處……

故事發展,扣繫心弦。黨中央關懷,人間大愛浸潤,異地重建的博飛中學,成了缺父少母的孩子們生活、成長的“新港灣”。以愛育愛的教師們,成了他們終生難忘的親人。在這個羣體中,凝聚着各界關愛的優質教育,潤物無聲。這些重生的孩子們,“破繭化蝶”,順利讀完高中。大學畢業後,他們知恩圖報,服務社會。文縣泥石流發生後,他們衝鋒陷陣……

編導匠心獨運,取材頗具慧眼。聚焦苦難,讓人唏噓嘆惋,但不只賺觀衆的眼淚,而是痛定思痛,把重頭戲放在“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深遠主題上,讓集聚着大愛和智慧的教育,結出期望之果,使芬芳永續!而教育的突破口,則爲愛潤智化和超前而絕妙的心理疏導。影片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兼融蒙太奇手段,巧妙地講述了手執金鑰匙的教師,如何打開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的故事。

人世間曲折坎坷的不是故事,而是精神。心理上一次次與痛苦碰撞後的陣痛,黑夜中尋找光明的迷惘和執著,都被“精神不死”引向重生。這四個故事就是例證。然而,作品呈現故事,沒有平鋪直敘,而是在矛盾衝突中,情節交織,跌宕起伏,緊緊扣繫着觀衆的心絃,頗具藝術感染力。教師們“出乎所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教育方法,無不令人拍案叫絕。師德、師魂、師能、師表,躍然銀屏,不能不折服觀衆。

結尾處的天問,既是女主角對遇難同胞在天之靈的告示;又是對難捨難分的同事周瑞情切切、意綿綿地尋找;更是堅守初心、爲夢想而戰的宣告,劇終而意無窮。

影片啓迪每一個教子無方的家長學會愛與溝通;啓迪被心理疾病和痛苦折磨得無法自拔的青少年懂得珍惜生命;啓迪經歷自然災害仍心有餘悸的父老鄉親看到陽光與完美;啓迪青年們不負韶華和時代,用夢想和智慧再譜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文學藝術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願《芬芳》給甘肅救心育人的教育錦上添花!願教育給無常的人生培育滿園芬芳!願所有孩子在良師益友的教誨中,不懼挫折,直麪人生,活出精彩!

【小編簡評】

芬芳觀後感 彙總2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芬芳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發給其他朋友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