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革命英雄的故事合集多篇(精品多篇)

革命英雄的故事合集多篇(精品多篇)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一

革命烈士-丁麟章

【人物簡介】

丁麟章(1907—1945),出生在湖南省平江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時曾上過4年國小,後輟學從師學篾匠。 1926年,在家鄉參加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隊,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平江縣游擊隊,先後任班長、中隊長。 1930年7月,參加紅三軍團組織的第一、二次攻打長沙的戰鬥,1931年,丁麟章所在游擊隊編入紅軍平江警衛團,他任第一營副營長,爲保衛平江縣蘇維埃機關,參加過十多次戰鬥,三次負傷;後曾參加湘鄂贛蘇區歷次反“圍剿”的戰鬥。 1934年,主力紅軍長征後,調紅十六師任參謀,隨部留在湘鄂贛蘇區堅持了3年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春,丁麟章隨湘鄂贛紅軍游擊隊改編爲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先後任團部參謀和三營營長,並隨部經皖南開赴江南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在巖寺集中整編時,改任第一支隊第一團第三營營長;隨後在陳毅、傅秋濤率領下挺進蘇南敵後,在鎮江、句容、金壇、丹陽地區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同年9月,丁麟章隨第一團調回皖南。 1940年春,在皖南反“掃蕩”戰鬥中,率三營作爲前鋒,協同全團各部在父子嶺與2000多日軍展開血戰,擊潰了日軍的10多次瘋狂進攻,勝利完成了保衛新四軍軍部的重任,後又率部參加了收復涇縣的戰鬥。 1941年1月,“皖南事變”中,與團長張銍秀率部英勇抵抗,身負重傷,幸得營救,被安置在皖南山區一戶農民家,傷口稍愈後,越過國民黨頑軍和日軍的封鎖線,北渡長江到達新四軍第七師駐地,任七師第十九旅第五十六團團長。 1942年初,丁麟章調任新四軍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團政治委員,率部開展反清鄉鬥爭,幫助指導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遊擊武裝,參加了兩漂自衛反頑戰役和長興、周城戰役。 1945年1月,成立蘇浙軍區,第十六旅編爲蘇浙軍區第一縱隊,丁麟章任第二支隊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天目山第一、第二次自衛反頑戰役;同年6月,國民黨軍調集10個師的兵力,分左、中、右三個集團,向蘇浙軍區部隊進攻,在百步山反擊國民黨五十二師的戰鬥中,丁麟章身先士卒,不幸英勇犧牲。

【生平經歷】

丁麟章,1907年4月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嘉義區橫江村一貧苦農民家庭。他7歲起入學讀書四年,11歲時從師學篾匠。因師傅手藝平常,學藝不成,他又回家務農。

1926年夏,平江農民運動興起後,丁麟章兄弟五人一同參加了農協。1927年馬日事變後,橫江地區一片白色恐怖,丁麟章在農民自衛隊裏執行監視敵人的任務,工作十分出色。1929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轉入平江縣蘇維埃游擊隊,歷任班長、中隊長。1930年夏,他隨縣游擊隊參加了兩次攻打長沙的戰鬥。1931年,丁麟章調任平江縣蘇維埃政府警衛團一營副營長。期間,在保衛縣蘇維埃機關的歷次戰鬥中,他的四個親兄弟先後犧牲,自己亦三次負傷。但丁麟章沒有屈服,沒有退縮,沒有停止反抗,他將仇恨埋在心底,將悲痛化作力量,繼續前進。

1933年4月,丁麟章隨警衛團編入湘鄂贛獨立二師,仍任副營長,先後參加了湘鄂贛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戰鬥。

1934年,秋風陣陣,落葉聲聲,中央主力紅軍撤離蘇區長征後,湘鄂贛等革命根據地便進入了艱難的游擊戰爭時期。這時,丁麟章奉調到中共詠生縣委軍事部工作。在極其險惡的環境裏,他率領游擊隊巧妙地與敵軍周旋,多次掩護縣委和縣蘇維埃機關跳出敵人的包圍圈,並尋機向白區發起進攻,繳獲糧食和藥品,緩解了蘇區幹部和傷員物資、藥品奇缺的困難。

1935年1月,丁麟章調任紅十六軍參謀。爲了做好擴大紅軍的工作,他組織了一個宣傳隊,深入到黃金洞地區,用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向羣衆宣傳參加紅軍的意義。經過一個半月的深入宣傳發動,黃金洞等地先後有140多人蔘加紅十六師。

革命戰爭把丁麟章鍛鍊成了一位勇敢善戰的紅軍指揮員。1935年6月中旬,平江南江橋哨煙瀰漫,槍聲不斷,紅十六師遭到了敵人重兵圍困。危急中,丁麟章根據師長命令,帶一個排從敵防線薄弱處穿插出去,再回頭向敵軍佯攻,有效地牽住敵軍,使全師成功地從麥市突出敵軍重圍。此後,丁麟章一直隨紅十六師轉戰於湘鄂贛蘇區,堅持了長達三年的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

1936年,西安事變如一聲春雷,驅散了沉沉的內戰陰霾,全民族團結抗日的局面日趨形成。1937年秋,湘鄂贛邊區紅軍改編爲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後,丁麟章任支隊司令部參謀。次年春,他隨部開赴皖南抗日前線。在巖奇地區,丁麟章調任一團三營營長。6月初,丁麟章隨部突破日軍蕪湖至宣城的封鎖線,到達溧(水)武(進)公路以北,寧(南京)杭(州)公路以東的鎮(江)句(容)丹(陽)金(壇)地區,開闢江南敵後抗日根據地。

1940年4月,日本侵略軍第十五、十七、一一六師團各一部共萬餘人,在空軍的掩護下,分三路向皖南新四軍進行大“掃蕩”。由於國民黨駐守的南陵、繁昌、青陽等地相繼失守,新四軍軍部所在地雲嶺亦受到嚴重威脅。丁麟章奉命率全營在父子嶺協同兄弟部隊抵禦前來“掃蕩”的2000多日軍的進攻。經過8小時激戰,打退了日軍10多次進攻,擊斃日軍370人,迫使日軍後撤。

同年9月,日軍再次向雲嶺地區的新四軍軍部發起進攻。丁麟章所在的第一團堅守在離雲嶺7?5公里的汀潭地域。戰鬥中,丁麟章率部與日軍展開了白刃格鬥,一直堅持到支援部隊趕到。由於作戰勇敢,同年秋,他升任新一團政委。

1941年1月,丁麟章在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頑軍擊中腿部。部隊組織突圍時,把他安置在皖南山區一戶可靠的老鄉家裏,隱蔽養傷。

傷愈後,丁麟章立即重返部隊,並於1942年被任命爲新四軍十六旅四十六團政委兼中共橫山和京蕪中心縣委書記。他很重視軍隊支援地方的工作,經請示師部批准,調三營營長去溧水縣任副縣長兼軍事科長,進一步充實加強了地方抗日政權和地方抗日武裝。

當時,日僞軍在龍都鎮的圩埂邊修了一個大碉堡,裏面住有僞軍一個連,經常出來殘害百姓。丁麟章決定首先拔掉這個碉堡。由四連組成的突擊隊,在丁麟章的指揮下,每人抱着一牀浸透煤油的棉絮衝到敵碉堡下,然後點火塞進敵碉堡。霎時,濃煙滾滾,烈火熊熊,碉堡中的敵軍被大火逼出,紛紛繳械投降。此後,丁麟章和團長黃玉庭率領四十六團進入橫山以北地區,不斷地打擊銅山鎮、大宮坪、馬家橋的僞綏靖隊和維持會等反動武裝,爲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裏,在極端複雜而殘酷的敵後作戰中,丁麟章表現總是那麼沉着、堅定,富有智謀。

1943年4月中旬,國民黨頑軍12個團,向駐在溧水和溧陽地區的新四軍十六旅發起猖狂進攻,並於4月13日佔領了新四軍後方陣地回峯山和北經巷村。丁麟章和團長黃玉庭率領四十六團於當日深夜11時,迂?包圍了北經巷村,全殲入侵的頑軍600多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使十六旅於4月14日晚間安全轉移。

1943年11月,在攻打溧陽、高淳地區僞軍的戰鬥中,丁麟章根據已掌握的敵情,改強攻爲智取。他率部設伏於張沛橋以西,一舉生擒僞軍副師長陳炎生,並令其給添橋鎮油坊據點的僞軍寫了一封“勸降信”,迫使100多名僞軍全部放下了武器。

1944年12月,頑軍七個團從浙皖交界的佐家莊、青峴嶺、牛頭山一線,分三路向新四軍撲來。這次與丁麟章交鋒的正好是皖南事變時的死對頭。於是,他率全團士兵同仇敵愾,英勇出擊,與兄弟部隊一道,很快奪回了牛頭山,青峴嶺一線陣地,取得了反頑戰鬥的勝利。

1945年上半年,丁麟章先後被任命爲新四軍蘇浙軍區第一縱隊第二和第三支隊政委。同年6月,國民黨頑軍又集中了28個團,向東西天目山發起進攻,並首先搶佔了吉縣孝豐鎮。丁麟章在率部參加奪取孝豐鎮的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8歲。

【任務身後】

1945年,在最激烈、最艱苦的第三次天目山戰役中,爲了反擊國民黨52師對新四軍的進攻,時任新四軍蘇浙軍區一縱隊二支隊政委的丁麟章英勇作戰,不幸壯烈犧牲,時年僅38歲。 1957年,丁麟章同志的戰友吳詠湘將軍不顧癌痛絕症的折磨,抱病親自到當年丁麟章烈士犧牲的浙江孝豐,尋找丁麟章烈士的墓塋;由於長年的戰亂,加之時間久遠,要在荒無人煙的山上找到丁麟章烈士的遺骸,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在當地政府的大力協助下,經過多方努力,幾經周折,找到一位當年掩埋烈士的老鄉,經過仔細辨別,丁麟章烈士的身份最終得到了完全確定。 丁麟章烈士的遺骨最終被遷葬到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功德園中。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二

抗日戰爭期間,陳翰章在東北抗日聯軍中擔任指揮員。他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經常在鏡泊湖附近活動,被當地老百姓稱爲“鏡泊英雄”。

日軍瞭解到陳翰章是個抗日的重要人物,就想勸他投降。

1935年,日本憲兵到陳翰章家鄉,把他的父親和妻子抓了起來。他們既不審訊,也不拷打,卻在桌上擺了一瓶酒和一把刀。一個憲兵頭目對陳翰章的父親和妻子說:“你們去把陳翰章找回來,咱們讓他升官發財,如果他不回來,你們全家都別想活下去!”

這年秋天,陳翰章的父親帶着兒媳婦,長途跋涉,找到了陳翰章。陳翰章聽完敘述,果斷地說:“我抗日到底,決不支搖!即使鬼子把全家殺了,我也不回去!”他之後對父親說:“隊伍天天行軍打仗,我沒法留你們。等抗日勝利了,我再回家看你們和衆鄉親。”他又對妻子說:“我每一天都有性命危險。你不好再等我了,另外打人結婚吧!”

勸降失敗了,但是日軍還不死心。第二年,他們又派了一個叫雄谷的日本人,去勸陳翰章放下鬥爭,結果被痛罵了一頓。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三

革命烈士-黃繼光

【人物簡介】

黃繼光,原名黃際廣,農曆1931年1月8日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1949年冬,村裏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爲了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打擊地主,還當上了村裏的民兵。

根據戰地目擊者的描述,黃繼光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進攻部隊受到機槍巢火力壓制的時候負責爆破任務,他投擲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務。最終他用身體擋住了敵人的子彈使得後續部隊能夠攻下高地。

代表戰爭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營與美軍爲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後,於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佔3個陣地後,推進到零號陣地半山腰。此時,山頂上敵一個集團火力點,以3挺重機槍、4挺輕機槍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點,衝擊部隊受阻。要奪取陣地,必須拿下這個火力點。營參謀長向6連下達命令,組織爆破組,堅決炸掉敵火力點。第一、第二個爆破組連續衝上去,兩組同志全部壯烈犧牲。第三個爆破組又衝上去,全組同志又困在敵人陣地前。參謀長心急如焚。他明白,在天亮前如果攻不下敵陣地,天亮後敵人就會發揮其空中優勢及火力優勢,反擊任務不僅難以完成,而且會使部隊遭受重大傷亡。

【人物生平】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停止軍人復員並大量徵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徵集志願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裏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後,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聖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後勤。經過副指導員細緻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乾得很出色。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上級批准,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在反擊中,遇到敵人一個暗藏火力點的瘋狂射擊,部隊連續衝鋒都沒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曉前還奪不下高地,不僅使已奪取的陣地重落敵手,還會直接影響整個上甘嶺反擊戰的勝利。在這關鍵時刻,黃繼光參加了攻堅小組。在戰鬥中,攻堅小組的兩位戰友陣亡了,情況非常緊急,黃繼光身上也連中了4槍,他昏了過去。聯合國軍的機槍聲把他驚醒,他不顧一切頑強地爬到了聯合國軍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當場陣亡。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那捨己爲人,一心爲民被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黃繼光最後長眠於瀋陽市的抗美援朝烈士紀念館。

【感動中國】

黃繼光,小時候給地主當長工,受盡了地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痛苦不堪。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光榮犧牲。向學生介紹黃繼光的家庭和他小時候所受的剝削和壓迫,有助於學生理解。正因爲黃繼光滿懷對新中國的熱愛,纔可能在戰鬥中火力點久攻不下的關鍵時刻,主動請戰,然後頑強戰鬥、用胸口堵住敵人槍口的壯烈行動。

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激勵和教育了幾代人。他那奮不顧身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爲人們所敬仰,他的英雄事蹟成爲人們學習的楷模。黃繼光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

戰後,所在部隊黨委根據他生前申請,追認他爲中國共產黨黨員,追授“模範團員”稱號。爲弘揚他的英雄事蹟,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縣人民政府建立了“黃繼光紀念館”,朱德、董必武、劉伯承、郭沫若爲之題詞。1982年紀念黃繼光英勇犧牲30週年時,鄧小平爲“黃繼光紀念館”的黃繼光塑像基座題字:“特級英雄黃繼光。”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爲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黃繼光被評爲“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四

夏明翰,一個被大家歌頌的革命烈士,一個我敬佩的革命烈士。

1927年4月12晶,蔣介石背叛革命,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行動,那時,夏明翰正擔任全國農協祕書長,並協助毛澤東辦事。當他知道蔣介石背叛革命,喪心病狂的屠殺共產黨員,心裏悲憤異常。他懷着滿腔的熱血,寫下了這首悲壯的詩:

越殺膽越大,殺絕也不怕。

不斬蔣賊頭,何以謝天下。

之後,夏明翰決心爲烈士報仇,爲革命獻出自我的一份力,晚上,夏明翰翻來覆去睡不着,心裏只想着怎樣爲戰士們報仇,決定投筆從戎,用真槍實彈來對付反動派,於是夏明翰參加了第二次北伐大戰,被上級安排到湖北省工作,要離開時,他曾給了他妻子一顆小紅珠,告訴她那顆小紅珠代表着他那顆心,讓他更加的堅信他能平安回來,便來到了湖北省,正當夏明翰準備將工作擴大,地下黨員叛變,地下黨員把反動派帶到了夏明翰的住處,抓走了他,就這樣,夏明翰來到了獄裏,在獄中敵人嚴刑拷打,但是夏明翰怎樣也不泄露一點黨的機密,並且堅持寫信給他的姐姐和妻子,還在信上留給妻子一個血的吻,能夠看出,這是多麼的不捨啊,審問失敗後,可把敵人給氣壞了,敵人的原型最後露了出來,在夏明翰入獄後的第二天,他們決定把他殺了,在刑場上,劊子手問他有什麼請求,他大喝一聲:“拿紙筆來”。揮筆寫下:

砍頭不好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之後人。

場上無人不感慨萬分,也只有夏明翰鎮定自如,夏明翰你多麼英勇,在性命的最後時刻,還想着在精神上壓倒敵人。

你的詩會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你的精神也會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五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當讀到這首詩,心裏總有說不出的味道。紅軍有許多光輝的歷史,征途中他們用鮮血敘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1935年,紅三軍團因盡千辛萬苦,來到婁山關。這時蔣介石獅子大開口集中了幾個師的兵力。妄圖把紅軍消滅在婁山關下。雙方血戰最激烈的時候,彭德懷軍團和其他首長來到前線指揮所。中央機關就要過來了,如果不拿下婁山關,大部隊就有可能全軍履沒。彭德懷十分焦急,一邊在指揮所裏走來走去,一邊低聲唸叨:“派出的偵察員怎樣還沒回來?”隨行的鐘團長也在一旁觀察。

突然,鍾隊長髮現敵人陣地背後的山腳下跑過來一個人,個子小小的,穿着一身破舊的老百姓衣服。他一邊捂着肚子,一邊踉踉蹌蹌地弓着腰往這邊跑,他表情難受極了,頭上大汗淋漓。鍾隊長見狀,快速跑去接應。跑近一看,呀,這不是小戰士劉志林嗎?此刻,小劉的衣服已被鮮血染紅了,腸子都露了出來。見到鍾隊長,他再也支持不住了,一頭栽進鍾團長懷裏,嘴裏上氣不接下氣的說:“快,快去報告彭總,10團一部上婁山關又被壓下來了,快派增援。”說完,小劉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越來越憔悴。鍾團長見狀說:我爲你包紮傷口吧。小劉毅然推開鍾團長的手說:“快、快去報告”。軍情緊急,隊長只好放下小劉,飛速跑回指揮所,彭德懷立即命令部隊增援,最終還是拿下了婁山關。鍾團長發瘋似的跑下山,但是小劉已經犧牲了。鍾團長仰天長嘯……

小劉同志爲國捐軀了,但是他的死是有好處的,他用自我的性命敘寫了又一個傳奇。在長征的豐碑上又刻下了具有歷史好處的光輝一頁。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六

革命烈士-李大釗

【人物簡介】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生於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戰亂動盪的年代,艱辛備嘗的生活,使李大釗從小養成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沉穩堅強的性格。1915年,日本帝國主義提出消滅中國的“二十一條”,李大釗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抗議鬥爭。他起草的通電《警告全國父老書》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爲著名愛國志士。“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到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積極投身於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成爲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啓發了李大釗,他以《新青年》和《每週評論》等爲陣地,相繼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名文章和演說,闡述十月革命的意義,謳歌十月革命的勝利,旗幟鮮明地批判改良主義,積極領導和推動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成爲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 1920年初,李大釗與陳獨秀相約,在北京和上海分別活動,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聚集了鄧中夏、高君宇、張國燾、黃日葵、何孟雄、羅章龍等一批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青年知識分子,爲建黨作準備。李大釗還在北京多次會見共產國際代表,商討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並與在上海的陳獨秀遙相呼應,積極活動,擴大宣傳,發展組織,積極推動建立全國範圍的共產黨組織。“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成爲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話。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爲之一新。李大釗和陳獨秀成爲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負責黨在北方的全面工作,並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區分部主任。在黨的三大和四大上,李大釗都當選爲中央委員。

1922年到1924年初,李大釗頻繁地奔走於大江南北,多次代表共產黨與孫中山會談,爲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嘔心瀝血,做了大量工作。1924年1月,李大釗作爲大會主席團五位成員之一,出席了國共合作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孫中山指定爲大會主席團成員之一,參加大會宣言的起草等,爲實現國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當選爲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委員。此後,直接擔負國共兩黨在北方的實際領導工作。 在李大釗領導的中共北方區委組織和領導下,北方地區的反帝反封建鬥爭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了。1924年11月,北京開展聲勢浩大的支持孫中山北上、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鬥爭;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後,李大釗與趙世炎等人在北京組織5萬餘人的示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人民的反帝鬥爭;1926年3月,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積極領導並親自參加了北京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三一八運動,號召人們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熱血,不分界限地聯合起來,反抗帝國主義的聯合進攻,反對軍閥的賣國行爲。 李大釗的革命活動,遭到北洋軍閥的仇視,他們下令通緝李大釗。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餘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祕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爲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

在全國解放前,李大釗同志的一部分著作雖曾由他的親屬編集,由魯迅先生作序,但在反動統治下一直沒有能發行。直到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纔出版了重新編輯的《李大釗選集》。一九八一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經過增訂的《李大釗詩文選集》。一九八四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百一十多萬字的《李大釗文集》。

李大釗同志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爲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大釗同志和其他無數先烈光榮地倒下去了,但是他們的犧牲沒有使中國革命停止,相反,中國革命在犧牲者的血泊中繼續前進,直至獲得偉大的勝利。作爲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和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大釗同志的業績將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追懷和崇敬。

爲紀念李大釗同志,發揚他偉大的共產主義革命精神,中共中央於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將他和他的夫人趙紉蘭同志(一八八三年——一九三三年)的靈柩移葬於新建的李大釗烈士陵園。

李大釗犧牲後,1933年由黨在白區的祕密組織將其安葬在萬安公墓內。新中國建立後,在河北樂亭、北京等李大釗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相繼建立了李大釗的紀念館。1983年10月,李大釗烈士陵園在北京萬安公墓建成,中共中央領導親自參加,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

在松柏蒼翠,肅穆莊嚴的北京香山萬安公墓一座佔地2200平方米的庭院裏,坐落着李大釗烈士陵園。淡青色花崗石紀念碑上,鐫刻着中共中央撰寫的碑文:“李大釗同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爲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

【主要貢獻】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癒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於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涌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

1916年回國後,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鬥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爲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並且成爲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並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後,他更加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並積極推動建立全國範圍的共產黨組織。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黨的委託,幾次往返於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同孫中山先生商談國共合作,爲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羣衆,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鬥爭,猛烈衝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北洋軍閥統治。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社會評價】

李大釗同志開創的偉大事業和留下的思想遺產是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正是因爲如此,今天,我們更加感受到李大釗同志歷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價值的珍貴,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偉大。李大釗同志永遠是共產黨人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李大釗同志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青年時代,面對多災多難的祖國,李大釗同志表現出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後,面對封建軍閥篡奪政權、新生的共和國有名無實的現狀,他不得不發出自己的“隱憂”和“大哀”。他憂國之所憂,哀民之所哀,下定決心爲挽救“神州陸沉”、“再造中華”而努力奮鬥。當日本提出旨在消滅中國的“二十一條”時,他大聲疾呼中國人民用臥薪嚐膽的精神進行抗爭。他因參加反日鬥爭而被當時就讀的學校除名,但他毫不後悔。他認爲,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學業微不足道。他始終把自己的學識與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正是強烈的愛國之心和對社會、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促使李大釗同志奮不顧身、英勇戰鬥。他身上體現出的時刻牽掛國家興亡、時刻不忘人民疾苦併爲之奮鬥的精神和風範,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提倡。

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李大釗同志率先在中國介紹、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是二十世紀國中國的播火者。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他接受了他認爲是真正能夠拯救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開始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北洋軍閥統治下的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何其艱難,但他以開拓者的無畏姿態,旗幟鮮地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時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國的導星”,並積極付諸行動。正是李大釗同志等一批革命家的艱辛努力,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使大批先進青年接受馬克思主義走上革命道路,也推動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密切結合,使中國工人階級發展成爲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自爲階級。這一切,爲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和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李大釗同志對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爲傳播和實踐馬克思主義而英勇獻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說的“勇往奮進以赴之”、“癉精瘁力以成之”、“斷頭流血以從之”。

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以科學態度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緊跟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潮流不斷探索的精神。李大釗同志比較早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而不是抽象的學理和不變的教條,研究馬克思主義必須研究它“怎樣應用於中國今日的政治經濟情形”,並在這個過程中把這門科學推向前進。他強調正確認識國情非常重要,考慮中國的問題,是不能置國情於不顧的。他認爲,這個國情問題,不可求於外人。他成爲馬克思主義者以後,十分重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情況下的實際運用。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不要忘了他的時代環境和我們的時代環境”。他強調,社會主義“用以爲實際的運動”時,它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發生“適應環境的變化”,是要在運用中加以發展的。同時他認爲,“社會主義的實現,離開人民本身,是萬萬作不到的”。因此,在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他重視工人階級在革命中的先鋒作用,直接從事工人運動;他重視農民在革命中的主力軍作用,積極發動和組織農民鬥爭。李大釗同志有着在實踐中探索前進的強烈進取精神,所以當思想條件和組織條件逐漸成熟的時候,他毅然提出了應該組織一個“強固精密”的統一的“勞動家政黨 ”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注重理論聯繫實際,緊跟時代潮流,使李大釗同志當之無愧地成爲把馬克思主義運用於中國實際的先驅。 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勇於獻身的革命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李大釗同志書寫過“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著名對聯。這幅對聯,是他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爲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釗同志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他說過:“犧牲永是成功的代價”,“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正因爲有這樣的境界,當面對生與死考驗的時候,他從容地選擇了爲他認定的主義和事業獻出生命。李大釗同志的道德和操守非常崇高。在他身上,凝結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體現着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品格。他作風質樸,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他堅持真理,待人寬厚,團結同志,正如後人所讚譽的,“沒有宗派氣,內外從如雲”。他一生儉樸清廉,淡泊名利。在北京大學任職期間,他經常傾家紓難,接濟貧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動,以至學校發薪水時不得不預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予他的夫人,以免家庭生活無以爲繼。他犧牲後遺體下葬,棺槨衣裳都是朋友幫助提供的。李大釗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偉大人格和崇高風範,將永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史冊。

李大釗同志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壯麗的篇章。在李大釗同志等革命先烈爲之獻身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勇往直前,歷經八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創造了亙古未有的歷史偉業。如今,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面對黨和人民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展望中國發展的美好前景,我們永遠銘記那些爲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作出不朽貢獻的革命先烈。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紮實工作,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全力完成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任務,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不懈奮鬥!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七

革命烈士-邱少雲

【人物簡介】

1952年10月,爲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韓國軍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29師87團9連戰士邱少雲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衝鋒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他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邱少雲的全身。爲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裏,身體緊緊地貼着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人物生平】

1926年,邱少雲出生於銅梁縣少雲鎮(原關濺鄉)一個貧苦貧農家庭。他的童年是苦難的:靠幫人推船爲生的父親就被船老闆砍死在船上,不久母親因貧病交加死在牀頭。邱少雲只得跟兄弟,靠幫地主推磨,甚至討飯度日,受盡了欺凌和白眼。他幼小的心靈,深深埋下仇恨的種子。解放前夕,剛長成人的邱少雲,便被僞鄉長抓壯丁,賣進國民黨軍隊,飽受了捱打罵的辛酸。

1949年12月,在成都戰役中,邱少雲終於獲得了自由。隨後,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被編在第15軍第29師第87團9連2排6班。

被國民黨抓去當了兵

幾十年來,許多介紹邱少雲事蹟的文章,都回避了他當過國民黨兵的這段歷史。其實,邱少雲曾當過一年零四個月的國民黨兵。

邱少雲幼年失去雙親,孤苦無依。14歲時他就開始了僱工生活,後來被川軍劉義的18團抓去當了兵。1949年12月,解放軍揮師入川,進軍大西南。1949年12月的成都戰役後,川軍瓦解。邱少雲被補進了當時的人民解放軍第10軍29師87團9連。一年後,29師入朝作戰。

【英雄事蹟】

1950年6月25日,那一天,韓國悍然發動了北朝鮮侵略的戰爭,韓國節節敗退,便向美國等盟國求救。美國爲了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這次輪到朝鮮人民軍節節敗退。因爲朝鮮對中國封鎖了軍事情報,所以戰爭在沒有事先通知中國的情況下爆發了,毛澤東甚至是從外國報紙上得知這一消息的,致使中國領導人對此頗有不滿,但在美國直接參與戰爭的情況下,還是表示要支持朝鮮。中國政府表示堅決抗議以美國爲首的十六國”聯合國軍“打擊朝鮮人民軍,但美軍不予理會,軍隊向中朝邊境推進,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嚴重地威脅着剛滿週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此關鍵時刻,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英明地決定,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同英雄的朝鮮人民和朝鮮人民軍一起,並肩作戰,抗擊侵略。

在艱苦的反帝鬥爭中,中朝兩國人民風雨同舟、禍福相共,用鮮血譜寫了壯麗的詩篇,結成了牢不可破的戰鬥友誼。

邱少雲就是在這場戰爭中,於戰場上,爲了完成潛伏任務,嚴守革命紀律,他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燒身的痛苦,直到最後的犧牲。

邱少雲(1926-1952)出生於重慶市銅梁縣少雲鎮玉屏村邱家溝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裏。在萬惡的舊社會、邱少雲九歲喪父、十一歲喪母、十三歲就開始了長工的生涯,受盡了地主豪紳的壓迫和剝削。1949年4月,國民黨反動派作垂死掙扎,妄圖挽救西南一隅,估逼窮人當炮灰。邱少雲就是在老闆的出賣、被強迫捆邦拉去當了壯丁。

苦難的童年生活、悲慘的家庭遭遇,在邱少雲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盼望光明、盼望解放!

1948年,劉鄧大軍奉黨中央毛主席命令揮師南下於1949年12月解放了成都,相應,四川獲得瞭解放,邱少雲一家和天下勞苦大衆獲得了新生,太陽出來了,來了救星共產黨,邱少雲作爲解放兵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1年3月,邱少雲響應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當他來到朝鮮,看到美帝國主義和李承晚匪幫對朝鮮人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目睹朝鮮兒童遭受自己童年時代一樣的苦難,倍加激起邱少雲對帝國主義反動派的仇恨。要爲打敗美國侵略者貢獻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連隊接受了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就是消滅盤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軍,把戰線向南推進。然而,我軍陣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間,有着三千米寬的開闊地,這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要在這樣長距離的炮火下衝擊,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爲了縮短衝擊距離,出奇制勝、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我軍決定在發起總攻擊前一天的夜裏,把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

戰士們出發以前,部隊首長指示:“提高紀律性,堅決執行命令,是我軍的光榮傳統。這次任務十分重要,也非常艱鉅,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暴露目標。”邱少雲和戰友們堅定地回答:“堅決完成任務!”

要使52人潛伏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二十多個小時,不能有一個人暴露目標,確實任務是艱鉅的,困難是不少的。但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深刻認識到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代表着祖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願望,因此士氣旺盛、鬥志昂揚,表現出了無比的堅強和主動機敏,表現出了驚天動地的革命英雄主義和自我犧牲精神。邱少雲懷着對敵人刻骨仇恨,於戰鬥前夕,向黨支部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他寫着鋼鐵誓言:爲了戰鬥的勝利,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裝的志願軍戰士,按預定計劃井井有條地迅速分散開來,隱蔽潛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叢生的地裏。每個人從頭到腳插上了蒿草,風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時搖動,看不出一點兒僞裝的痕跡。邱少雲和他所在的那個排,就在高地東邊的一條長滿蒿草的土坎旁邊隱蔽着。

天剛矇矇亮,戰士們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層層的鐵絲肉和一簇簇的地堡羣。一挺挺機槍從地堡的射口直對着山下,持槍的敵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裏來回走動,還不時地用望遠鏡朝山下張望。邱少雲看到還在準備頑抗的敵人,心中燃燒着仇恨的怒火,他瞪大了眼睛,更加警惕地監視着敵人。

十點多鐘的時候,意外的情況發生了,李承晚匪軍的一個班鑽出了地堡,朝邱少雲同志和他的戰友潛伏的方向竄來。

邱少雲和戰友們鎮靜地互相看看,眼神互相示意:不能衝動,潛伏好就是勝利。他們繼續堅定、沉着地潛伏在草地裏。敵人越來越近了……突然,有兩名戰士被敵人發現了,敵人嚇得倒退了兩步,慌張地亂掃了一梭子彈、扭頭就朝山頂上逃跑。

在此關鍵時刻,要是讓敵人活着回去,潛伏的機密就會暴露,情況就會很嚴重。這一切,觀察所裏的團指揮員看得非常清楚。指揮員立刻下達命令:用炮火消滅這股敵人!頓時,炮聲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築起了一道火牆,截斷了敵人的逃跑,一個班的敵人全部被殲滅在山腰中。邱少雲看到這個情景,激動地瞧瞧兩旁的戰友,表達了內心的高興。

山上的敵人被這一陣炮火嚇得膽顫心驚,龜縮在烏龜殼裏不敢動彈,半個鐘頭後,從南方飛來幾架敵機。盤旋在志願軍潛伏的上空。忽然,敵機投下了燃燒彈。有一顆燃燒彈落在離邱少雲兩米遠的草地上,飛迸的燃燒液濺到邱少雲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腳上的蒿草燒着了,火苗騰騰地冒起來,此刻,邱少雲只要翻動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撲滅,但是這樣做會暴露目標啊!邱少雲想到要更好地打擊敵人,想到整個戰鬥的勝利,他堅定地伏在草叢中,接着衣服也燒着了,一會兒,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爲了革命勝利,邱少雲就像一塊千斤巨石。伏在那裏,紋絲不動,烈火在邱少雲身上繼續燃燒着。同志們眼看着烈火在吞噬着自己的戰友,急得咬破了嘴脣,幾次想站起來,幫助邱少雲撲滅身上的烈火。可是邱少雲和戰友們深深懂得,在這個節骨眼上,只要有人動一下,整個班,整個潛伏部隊,整個反擊計劃……全都完了,想要取得的勝利就會丟失,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牢記着部隊首長的囑咐:“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暴露目標。”他們懷着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強壓着滿腔怒火,等待着戰鬥時刻的到來。

時間過的真慢,邱少雲還是紋絲不動地伏在那裏。爲了革命,爲了勝利,他咬緊牙關,頑強的忍受着烈火燒身的劇烈疼痛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他沒有發出一聲呻吟,直到最後犧牲。下午五點三十分,中國人民志願軍向三九一高地進攻的號角吹響了,同志們懷着滿腔復 仇的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敵人撲去。兩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敵人的一個加強連全部被殲了,三九一高地上飄揚着我軍勝利的紅旗。凱歌聲中,指戰員們心潮澎湃地久久注視着英雄犧牲的地方。那紅色的騰騰烈火中,閃現着英雄的巨大形象。

邱少雲同志那種高度的組織紀律性,那種堅韌頑強的革命意志,那種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邱少雲是視紀律重於生命的典型代表。

在中外歷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正如中國已故的著名女書法家肖嫺所書:“是真烈士,乃大英雄。”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無私奉獻精神。從50年代起就廣爲傳揚,威振四海,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他的精神鼓舞下英雄楷模層出不窮、雷鋒、王傑……,特別是在98年的抗洪救災的英雄的人民解放軍爲保衛國家的財產,人民的生命安全,涌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績,爲黨和人民又立了新功。用鮮血譜寫了壯麗的詩篇,結成了牢不可破的戰鬥友誼。邱少雲就是在這場戰爭中,於391高地戰場上,爲了完成潛伏任務,嚴守革命紀律,他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燒身的痛苦,直到最後的犧牲。像千千萬萬抗美援朝的抗美援朝戰士,他們用鮮血譜寫了壯麗的詩篇,和朝鮮人民結成了牢不可破的戰鬥友誼。

邱少雲的舍小己顧大局、愛國愛民、捨己爲人精神將永遠激勵着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