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立秋節氣有什麼禁忌(精品多篇)

立秋節氣有什麼禁忌(精品多篇)

立秋的民間習俗 篇一

“立秋”是夏秋之分的重要時刻,是收穫季節。主要有以下習俗活動:

戴楸葉

立秋日戴楸葉的習俗由來已久。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形容立秋這天汴京人戴楸葉的情形說:“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也說:“立秋日,都人戴楸葉、飲秋水、赤小豆。”吳自牧《夢粱錄》卷四說:“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內,以梧桐樹植於殿下,俟交立秋時,太史官穿秉奏日:‘秋來。’其時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寓報秋意。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可見南宋在立秋這天戴楸葉的情景,與北宋相同。

楸是大戟科落葉喬木,最高可達三丈,幹莖直聳可愛,葉大,呈圓形或廣卵形,葉嫩時爲紅色,葉老後只有葉柄是紅的。據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說,唐朝時立秋這天,長安城裏開始售賣楸葉,供婦女兒童剪花插戴,可見這個風俗的古老。

這個風俗的古老。

近代,各地也有立秋日戴楸葉的習俗。河南鄭縣男女立秋日都戴楸葉。山東地區這天必有一兩片楸葉凋落,表示秋天到了。膠東和魯西南地區的婦女兒童採集來楸葉或桐葉,剪成各種花樣,或插於鬢角,或佩於胸前。

貼秋膘

流行於北京、河北等華北地區。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這種習俗的來歷普遍說法是,由於以前我國北方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比較低,經過夏季辛苦勞作,爲了彌補勞動者身體的虧損,到了立秋節氣就要殺豬宰羊,做些營養豐富的菜餚,給那些壯勞力補補身子,也就是所謂的“貼秋膘”。後來,隨着部分鄉下人進城,這個習俗被他們帶到了城裏,漸漸地,城裏也流行起“貼秋膘”。

摸秋

安徽太湖、潛山、宿松西南部和江蘇北部地區,在“立秋”之夜,人們結伴去私人或集體的瓜園中摸回各種瓜果,俗稱“摸秋”。丟了“秋”的人家,無論丟多少,也不計較。這個風俗源於元代故事。在元末,淮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參加起義隊伍的將士都是農民出身,他們飽受元軍的兵燹之苦,對兵擾深惡痛絕。這支隊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不犯。一天,這支起義軍轉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便曠野露天宿營。少數士兵飢餓難忍,在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飢。此事被主帥發覺,天明準備將他們按軍法治罪。村民得知後,紛紛向主帥求情,設法開脫士兵的過錯,有一位老人隨口說道:“八月摸秋不爲偷。”那幾個士兵因此獲免無罪。那天正好是立秋節,從此便留下了“摸秋”的習俗。

咬秋

“咬秋”寓意炎炎盛夏難耐,忽逢立秋,將其咬住不放。北京的習俗是立秋那天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江蘇各地立秋時刻吃西瓜“咬秋”,認爲可不生秋痱子。在江蘇無錫、浙江湖州,立秋日吃西瓜、喝燒酒,認爲可免瘧疾。天津講究在立秋的那一時刻吃西瓜或香瓜,據說可免腹瀉。清代張燾的《津門雜記》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日咬秋,可免腹瀉。”清代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裏晾一晚,到立秋當天吃下,爲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咬秋這個習俗到上海變成了向親友鄰舍相瓦饋贈西瓜。平日吃的都是自種的瓜,這天須吃親友送來的瓜,除調換口味外,主要是通過互相品嚐,發現良種,交流改進栽種技術。

其他

浙江杭州一帶大人小孩在立秋時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桃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燒成灰燼,認爲這樣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遼寧地區立秋日“吃秋飽”,海城、錦縣等地吃肉面,義縣的城鄉居民吃餅、餃子等麪食,朝陽吃黃米麪餑餑。

四川東西部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立秋水”,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山東萊西地區立秋吃“渣”,這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當地還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從唐宋時起,全國各地普遍有“立秋”日用秋水服食赤小豆的風俗。取7—14粒赤小豆,用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方,據說可以一秋防痢疾。

立秋的來歷 篇二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爲立秋。那立秋的來歷是怎樣呢?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此時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髮育時期。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裏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古代分立秋爲三候:“初侯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二侯白露降”,由於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颳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三侯寒蟬鳴”,這時候的蟬,食物充足,溫度適宜,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着,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一候爲5天,立秋15天,逐漸變涼。變涼是氣候趨勢,根據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許處在氣候偏冷週期時,就有這種情況。

立秋的由來主要是與農事有關,沿用至今。立秋日對農民朋友顯得尤爲重要,有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

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的說法。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歉收;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本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

立秋節氣的含義 篇三

立秋(autumnbegins):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8月7、8或9日。我國以立秋爲秋季的開始。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爲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立秋又稱交秋,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由於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氣候學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爲秋季開始,這種劃分方法比較符合各地實際,但與黃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較大。立秋以後,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髮育時期。秋的意思是暑去涼來,秋天開始。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立秋的習俗 篇四

1、吃西瓜

江蘇各地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爲啃秋。立秋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爲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清涼糕

在浙江,立秋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裏。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4、吃“福圓”

立秋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爲“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5、食小赤豆

從唐宋時起,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6、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7、懸秤稱人

清朝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爲,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立秋時俗稱的“貼秋膘”。

8、貼秋膘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後,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不過,許多網友表示,現在的生活不比從前,平日裏已經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養,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別食補。

9、立鰍

無錫人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就是立秋這天會見立鰍。如果秋季有大風大雨,立秋這天稻田裏的泥鰍就會在水裏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經驗的老無錫人都會抓一條泥鰍放在水裏,預測這個秋天會不會有大風大雨。

10、吃餃子

瀋陽立秋當然要“搶秋膘”包餃子(吃黃瓜會越來越瘦,吃茄子會越來越胖)。在東北有句俗語:坐着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餃子。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裏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11、稱水

以前宿遷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後用容器裝滿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樣,然後稱重。如果裝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12、吃雞蛋

立秋這天在我國其他地區還有吃雞蛋、桃子等習俗。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雞蛋不傷脾胃,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等都適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個比較合適。

13、祈福

由於古時候,常州經常發生蝗蟲災害,在立秋當天農民也會往稻田裏插上三角旗,驅趕蝗蟲。在鹽城的民間也流傳着“爭秋奪福”的說法,這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