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成語及解釋(新版多篇)

成語及解釋(新版多篇)

成語及解釋 篇一

1) 如入無人之地: 像到了沒有人的地方。形容作戰勇敢,無人敢阻擋

2) 如墜五里霧中: 墜:落下。比喻陷入一片混沌糊塗的境地,令人摸不着頭腦

3) 三折股爲良醫: 股:大腿。幾次折斷大腿,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後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驗,自能造詣精深

4) 天不憗遺一老: 憗:願;遺:留。天公不願意留下這一個老人

5) 天不蓋,地不載: 蓋:遮蓋,掩蓋;載:裝載。形容罪大惡極,爲天地所不容

6) 唯恐天下不亂: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亂以達到自身的目的

7) 喜慍不形於色: 慍:惱怒怨恨。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8) 夏蟲不可言冰: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侷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9) 夏蟲不可語冰: 語:談論。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侷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10) 夏蟲不可語寒: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寒冷。比喻時間侷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11) 妍皮不裹癡骨: 妍:美麗;癡:癡呆。美好的皮不包癡呆的骨頭。比喻美好的外表定會有聰明的內心

12) 掩口胡盧而笑: 胡盧:喉間的笑聲。捂着嘴笑,指暗笑,竊笑

13) 眼中疔,肉中刺: 疔:疔瘡。眼睛裏面的疔瘡,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討厭的人

14) 眼中釘,肉中刺: 眼睛裏面的疔瘡,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討厭的人

15) 眼觀鼻,鼻觀心: 古代靜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騖的神態

16) 責己重,待人輕: 要求自己嚴格,對待別人要寬厚

17) 戰必勝,攻必取: 每次打仗都獲勝,每次進攻都攻下。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百勝。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18) 鞭長不及馬腹: 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19)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20) 不打不成相識: 指經過交手,彼此瞭解,結交起來就更投合。

21) 百動不如一靜: 指多動不如靜待有效。

22) 不得已而爲之: 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做。

23) 不得已而用之: 用:使用。沒有辦法,只好採用這個辦法

24)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應效法古代,也不應拘泥於現狀。

25) 不費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26) 不分青紅皁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27) 不怕官,只怕管: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權威。也指在人管轄之下,一切只能聽命於他。

28) 畢其功於一役: 把應該分成幾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29) 百思不得其解: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解:理解。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不能理解

30) 不問青紅皁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成語及解釋 篇二

大地回春dàdìhuíchūn出處:

意思:指冬去春來,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現一片生機景象。有時亦用比喻形勢好轉。

枯木逢春kūmùféngchūn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意思:枯乾的'樹遇到了春天,又恢復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

妙手回春miàoshǒuhuíchūn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但是藥鋪門裏門外,足足掛着二三十塊匾額:什麼‘功同良相’,什麼‘扁鵲復生’,什麼‘妙手回春’……”

意思:指醫生醫術高明。

一室生春yīshìshēngchūn出處:

意思:整個房間裏充滿了愉快歡樂的氣氛。

有腳陽春yǒujiǎoyángchūn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有腳陽春》:“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鹹謂璟爲有腳陽春,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意思:承春:指春天。舊時稱讚好官的話。

着手成春zhuóshǒuchéngchūn出處:唐·司空圖《詩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着手成春。舅逢花開,如瞻歲新。”

意思:着手:動手。一着手就轉成春天。原指詩歌要自然清新。後比喻醫術高明,剛一動手病情就好轉了。

成語解釋大全 篇三

1.人聲鼎沸:

【解釋】人聲喧鬧。鼎:古代三足兩耳的煮東西的器物;沸,水開。

2.忍俊不禁jīn:

【解釋】忍不住笑。禁:忍住。

3.任勞任怨:

【解釋】做事不辭勞苦,不怕別人埋怨。任:擔當;怨:責怪。

4.銳不可當(dāng):

【解釋】形容來勢兇猛,不可阻擋。銳:銳利;當:抵擋。

5.三顧茅廬:

【解釋】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顧:拜訪。

6.賞心悅目:

【解釋】因欣賞美好的景色而心情舒暢。

7.捨生取義:

【解釋】爲正義犧牲生命。義:公正合理的道理,正義。

8.身臨其境:

【解釋】親自到了那個境地。臨:到;境:地方、境地。

9.深惡wù痛疾:

【解釋】厭惡、痛恨到了極點。惡:厭惡;疾:痛恨。

10.聲色俱厲:

【解釋】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非常嚴厲。色:臉色;俱:都;厲:厲害。

成語及解釋 篇四

【漢字書寫】:狐疑不決

【漢語注音】:hu yi bu jue

【成語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劉表傳》:“表狐疑不斷,乃遣嵩(韓嵩)詣操(曹操),觀望虛實。”

【成語語法】:補充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多形容人一時的表現。

【狐疑不決的意思】:狐疑:猶豫、疑慮;決:決斷;傳說狐狸多疑,所以稱多疑叫狐疑。形容遇事心裏疑惑,一時決定不下來。

【狐疑不決的近義詞】:猶豫不決、憂柔寡斷;

【狐疑不決的反義詞】:當機立斷;

【狐疑不決的故事】

盟津、河津,都是黃河邊的渡口。盟津,在河南孟縣之南,也名河陽渡;河津,在山西河津縣之西,龍門之南。這兩處,河面都比長江狹,比淮河、濟水闊。冬天河水結成冰,有幾丈厚,車馬可以在冰上渡過。不過,冰剛結的時候,人們不敢渡,便讓狐狸先走一走看,狐狸性多疑,又善於聽,它在冰上小心翼翼地邊走邊聽,聽聽冰下沒有水聲,才肯走過去,只要狐狸敢從冰上走到對岸去,車馬也就可以放心從冰上渡過去了。據說這是古人試測河冰堅厚程度的'一種巧妙辦法。狐理多疑,是比較廣泛的傳說,所以,形容疑慮過多,缺乏決斷,就叫“狐疑不決”。

【狐疑不決例句】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縣官聽說,也自狐疑不決起來,暗想道:這事倒是我認錯了?”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七回:“只因前任的鮑太爺也因狐疑不決,差了一個心腹門子,叫做單祐,半夜時潛伏在水府窺看,方知這鐵爺與水小姐冰清玉潔,毫不相犯。”

【狐疑不決造句】

每到關鍵時刻他就狐疑不決,像瞎子摸象一般,彷彿在汪洋大海中間不知向哪方面駛去。

我一向對你心服口服,認爲你是個德高望重的人物,卻沒想到你怎樣反而對我狐疑不決起來。

成語及解釋 篇五

【成語】: 雪泥鴻爪

【拼音】: xuě ní hóng zhǎo

【解釋】: 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成語故事】: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鴻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君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和詩人蘇軾作的。蘇軾之弟蘇轍(字子由)曾寫了一首《澠池懷舊》詩,蘇軾就以上面這首詩和他,所以這首詩的題目叫做《和子由澠池懷舊》。

澠池,今河南澠池縣,在洛陽之西,崤山之東。蘇軾和蘇轍兄弟倆,曾到過澠池,並曾在那兒的一所寺院裏住宿過,寺院裏的老和尚奉閒還殷勤地招待他們,他們也在寺內的。壁上題過詩。當蘇軾後來從蘇轍的懷舊詩回憶起這些情景的時候,奉閒已經去世,題詩的牆壁也可能已經壞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蹤,不由得感慨起來,便在和詩中對蘇轍說:“人生在世,到這裏、又到那裏,偶然留下一些痕跡,你道像是什麼?我看真像隨處亂飛的鴻鵠,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一落腳一樣。它在這塊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爲鴻鵠的飛東飛西根本就沒有一定。老和尚奉閒已經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們也沒有機會再到那兒去看看當年題過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們的題壁,是不是同飛鴻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還記得當時往澠池的崎嶇旅程嗎?——路又遠,人又疲勞,驢子也累得直叫。”(作者原注:“往歲馬死於二陵[崤山],騎驢至澠池。)

蘇軾的這首詩,對於人生抱着消極的態度,是錯誤的。由於這首詩,便產生了“雪泥鴻爪”這句成語。人們用它來比喻往事所留下的痕跡。元人戴良有詩道:“世事已成鴻印泥。”有時人們也把留作紀念的題贈詩文,稱爲“雪泥鴻爪”。

成語及解釋 篇六

【漢字書寫】:二桃殺三士

【漢語注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成語出處】:戰國。佚名《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二》:“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博虎聞。晏子進而趨,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見公曰:‘……此(指三士)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剌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勀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因請公使人少饋之二桃:‘三子何不詈功而食桃?’”於是三士皆論功爭桃,最後“皆反(返)其桃,挈領而死。”

【成語語法】:主謂式;作分句;比喻借刀殺人。

【二桃殺三士的意思】:用兩個桃子殺了三個勇士,比喻用計謀借刀殺人。

【二桃殺三士的近義詞】:借刀殺人;

【二桃殺三士的反義詞】:;

【二桃殺三士的故事】

春秋時期,齊景公的三員大將公孫接、古治子、田開疆英勇無敵,在齊國舉足輕重。他們三個人目不識丁素質較低,平時都我行我素,因此宰相晏嬰對齊景公說:“輔佐有道君主的官員,應該懂禮節有規矩,公孫接、古治子、田開疆三人對君無儀對下無禮,他們這樣會危害到我們的國家,應該儘快的讓他們消失以絕後患。”齊景公聽了感覺也不是滋味,他說:“但這三人武藝不凡,如何纔是呢?”晏嬰道:“我給大王出個主意,給他們三個人兩隻桃子,讓他們論功勞,誰的功勞大誰就吃桃子。”齊景公聽了以後照辦了。公孫接拿起一個桃子說:“我可以抓住野豬老虎,以我的功勞吃桃子是天經地義的。”田開疆也拿走一個桃子說:“我帶着軍隊八面威風,可以打敗三軍敵人,我也可以吃桃子。”古治子生氣的說:“我也爲君主的`事累得汗流浹背,保護過君主的安全,我應該吃桃子。”古治子拔出劍要跟公孫接和田開疆一比高下。他二人心裏覺得古治子比他們更英勇,便說:“我們不如你,卻先拿了桃子不讓給你,這是我們過於貪婪了,我們只有一死謝罪。”二人拔出劍當場自刎。這時古治子看到二人死了心裏也非常後悔難過,覺得自已也沒有臉活着,便也拔劍自刎了。

【二桃殺三士例句】

三國。蜀。諸葛亮《樑甫吟》:“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裏。裏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爲此謀,國相齊晏子。”

唐。李白《懼讒》:“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衆女妒蛾眉,雙花競春芳。魏姝信鄭袖,掩袂對懷王。一惑巧言子,朱顏成死傷。行將泣團扇,慼慼愁人腸。”

【二桃殺三士造句】

現實生活中就常常上演着二桃殺三士的事情,這主要是因爲受到利益的誘惑造成的兩敗俱傷。

成語及解釋 篇七

讀 音

pū shuò mí lí

釋 義

撲朔:亂動;迷離:眼睛半閉。原指難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認不清是男是女。後來形容事情錯綜複雜,不容易看清真相。

出 處

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事情雜亂

示 例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3章:“踩着鼓點,操練起來,由慢而快,~,看得人眼花繚亂。”

近義詞

虛無縹緲、眼花繚亂、錯綜複雜

反義詞

一清二楚、一目瞭然、顯而易見

成語典故

古時候,有個女孩叫花木蘭,她是個非常勤勞孝順的姑娘。織得一手好布,每天,她總是天剛剛亮,就把自己關在織房裏精心地紡線織布。

有一天,她卻一直留在自己的閨房,坐在窗前嘆氣。她的父母覺得很奇怪,就問她有什麼心事。木蘭在父母的一再追問下,不得不說:“沒有什麼心事,只是昨晚看見國王徵兵的文書,那上面有父親的。名字,可是父親的年紀大了,已經禁不起征戰的辛勞,小弟弟年齡又小,不能代替。女兒我就爲這件事焦急。”停了一會兒,木蘭又說:“我從小跟父親練就一身好武功,可以替父親去從軍。”母親爲難地說:“可你是個女孩,怎麼能去從軍呢?”

木蘭堅定地說:“我有辦法。”徵期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告別了父母,隨大軍到了邊塞作戰。戰爭中,木蘭表現得很勇敢,立了很多大功。經過十多年的艱苦戰鬥,

戰爭終於結束,木蘭勝利歸來。論功行賞,皇帝要賞給木蘭很多錢物,並封她爲尚書郎。但是木蘭說:“感謝皇上恩典,但我不想做官,只求皇上允許我回到故鄉與父母團聚。”皇上答應了木蘭的請求。木蘭回到家,立刻來到自己房裏,換上女孩穿的衣服,梳好辮子,戴上花,露出自己原來女孩的模樣走出來。送木蘭回來的同伴們一見,都十分驚奇地說:“哎呀,同行這麼多年,怎麼不知你是個女孩。”[1]

後來有人爲此寫了一首《木蘭詩》,詩的最後幾句是: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意思是:雄兔前進的時候,腳跳躍起來。雌兔是眯着眼睛。如果兩隻兔子同時在一塊奔跑,誰能分辨出哪一隻是雄、哪一隻是雌呢?

這個成語指事物在人心目中模糊不清、難以看清真相。

成語及解釋 篇八

1. 追本溯源:追究根源。溯:往上推求或回想。

2. 諄諄(zhūn)教誨(huì):懇切、耐心的教導。諄諄:形容懇切教導。

3 自告奮勇:主動地要求承擔某項艱難的工作。

4 自給(jǐ)自足:依靠自己的`生產,滿足自己的需要。給:供給。

5. 自強不息:自己地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

6. 中流砥(dǐ)柱:像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砥柱:砥柱山,在三門峽,屹立在黃河激流中;砥:磨刀石。

7 裝模(mú)作樣:故意做作,故作姿態。樣:模樣、姿態。

8 壯志未酬(chóu):舊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沒有實現就衰老了,也指抱負沒有實現就去世了。酬:實現。

9. 走投無路: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其困難,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10. 左顧右盼:顧:回頭看;盼:看;指向左右兩邊看。形容得意、猶豫等神態。

成語及解釋 篇九

1.晚節黃花黃花:菊花;晚節:晚年的節操。比喻人晚節高尚。

2.泥金萬點菊花名。

3.明日黃花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4.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顏衰老。

5.黃花晚節指菊花能傲霜開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節操

6.孤標傲世孤:孤單;標:標準高。孤高自賞,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獨立的形態。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羣和不與俗流。

7.過時黃花黃花:菊花。重陽節後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

8.春蘭秋菊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9.傲霜枝傲:傲慢,蔑視。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爲嚴寒所屈

成語及解釋 篇十

戎馬劻勷:指戰亂不寧。

戎馬生郊:意指國家政治不上軌道,連懷胎的母馬也用來作戰。後指戰亂不斷。

出處:《老子》:“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陳鼓應注:“生於郊,指牝馬生駒犢於戰地的郊野。”

析骨而炊:同“析骸以爨”。指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出處:《史記·宋微子世家》:“王問:‘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懸門抉目:以之爲烈士殉國的`典故。

出處: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員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夫差聽信讒言,不從忠告,反賜之劍命自殺。伍員臨死,曰:“樹吾墓上以梓,令可爲器。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見《史記·吳太伯世家》。

懸首吳闕:猶言懸門抉目。以之爲烈士殉國的典故。

猿鶴蟲沙: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於戰亂的人。

不闢斧鉞: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出處:《漢書·趙充國傳》:“不敢避斧鉞之誅。”

不避斧鉞: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出處:《漢書·趙充國傳》:“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誅,昧死陳愚,唯陛下省察。”

蟲沙猿鶴: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於戰亂的人。

出處:《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爲猿爲鶴,小從爲蟲爲沙。”

烽鼓不息:烽鼓:烽火與戰鼓;息:停止。比喻戰亂不止。

出處:南朝·樑·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晉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歲時不息。”

鋒鏑餘生:鋒:鋒芒。鏑:箭鏃。指從刀箭下逃生或經過戰亂後而活下來。

烈士徇名:忠貞義烈之士爲保全名譽而獻出生命。

出處:《太平御覽》卷九六一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爲猿爲鶴,小人爲蟲爲沙。”唐·韓愈《送區弘南歸詩》:“穆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似飛。”

猿鶴沙蟲:指陣亡的將士或死於戰亂的人民。

出處:《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晉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爲猿爲鶴,小人爲蟲爲沙。”按,今本《抱朴子·釋滯》作:“山徙社移,三軍之衆,一朝盡化,君子爲鶴,小人成沙。”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出處: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