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康熙智擒鰲拜的典故

關於康熙智擒鰲拜的典故

康熙帝八歲即位,按照順治帝遺詔當時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個人做輔政大臣,幫助玄燁處理政務。在這四位輔政大臣中,以鰲拜最爲飛揚跋扈,他把自己的兒子和親信都安排在朝廷裏的重要位置上,剛開始由於玄燁年少,根本沒有能力與鰲拜爭鬥,於是在孝莊的安排下整天以學習讀書爲主。

康熙十四歲時,按照順治帝十四歲親政的先例,他正式開始親政,但是鰲拜不願意把手中的權力還給康熙。不僅如此,康熙親政時,遏必隆則處處附和鰲拜,只能聽鰲拜的指揮,其他二人則被鰲拜誣陷而死。親政後的康熙帝自然不願意處處受到鰲拜的干預和指揮,於是想到了除掉鰲拜。康熙找了一批年僅十幾歲的貴族男子擔任護衛,鰲拜每次進宮常常看到這些少年在御花園裏摔跤,以爲只是孩子們鬧着玩。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鰲拜奉召進宮,即被康熙衛隊擒拿,其主要黨羽也先後被逮捕歸案。

延伸閱讀

孟津一渡出自什麼典故

孟津之誓是指武王九年,大會諸侯於孟津,(今河南孟津,爲古代重要渡口)。前來參加大會的諸侯和部落首領,據說有八百之多。在大會上,周武王舉行了誓師儀式。孟津之誓是一次重要會盟,從此,衆多的諸侯都聽從周的指揮,滅商已有充分的把握。所以孟津一渡出自孟津之誓的歷史典故。

大清朝的送禮可是有規矩的,光外地官員進京僅常規項目就有冰敬、炭敬、別敬、團拜等。更別提分等級進貢了,京官收這麼多禮,外官這如流水一般進貢的銀子又是怎麼來的呢?…超過三百兩的,就屬於非常之贈了,據說如果座師是軍機而學生已位至督撫的,炭敬要送“孟津一渡”,含義:八百諸侯渡孟津伐紂……

大清的官場是極富“人情味”的,身處其中的每位大人,都有多得應酬不過來的“師長”、朋友。對平頭百姓而言,他鄉逢故知,乃人生一大快事,然而,對清代的官大人們來說,每遇逢年過節或是“跑部進京”,走訪一番師長朋友,恐怕倒是一件苦不堪言,鬱悶不已的差使,雖然臉上一定要強顏歡笑,肚裏卻沒法兒不滿腹苦水又無處傾瀉。

期期艾艾的典故

“期期艾艾”成語來自兩個典故:

1、“期期”:沛縣人周昌,秦末時,他在農民戰爭中歸順劉邦,並在劉邦入關破秦後升至御史大夫,封汾陰侯,周昌爲人正直,但他口吃,漢高祖劉邦得天下後,有一個寵妃名叫戚姬,戚姬的兒子名如意,劉邦原本想廢掉原來的太子,立如意爲太子,在早朝期間,劉邦欲重立太子,但周昌明確表示反對無故廢太子,並直言“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期期”典故由此而來;

2、“艾艾”:鄧艾於公元263年,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鄧艾率先率軍偷渡陰平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鄧艾遭到政敵鍾會陷害 ,被司馬昭所殺,生前司馬昭曾問於他“卿稱艾艾有幾艾?”但鄧艾曾言“鳳兮鳳兮,故是一鳳”,“艾艾”典故來自於此。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典故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成語典故:

唐代李百藥《北齊書之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爲瓦全。”天保時諸元帝室近者多被誅戮。

公元550年,東魏的孝靜帝被迫讓位給丞相高洋後被毒死。高洋同時還殺害他的兒子及所有親屬以斬草除根。後揚言殺他的遠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寧願被殺頭也不願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