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一地理必修1課件(精品多篇)

高一地理必修1課件(精品多篇)

高一必修一地理課件 篇一

課標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佈。

課標分析:

人口及人口問題的基本知識,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中的地理課及生物課中都已學過。高中地理的學習把義務教育階段的感受型爲主的學習上升到理性層面,所以本條“標準”要求學生在學完地理課後,會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佈。

本條“標準”的具體含義如下:一是學生需要知道什麼是人口增長模式,世界上有哪幾種主要的增長模式,這是實現 本條“標準”的前提。二是學生需要學會將不同的增長模式進行比較,只有在比較的過程中,才能獲得對人口增長模式特點的認識。三是學生要會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樣分佈的。把這三點放在一個“標準”中,是因爲三者是密切聯繫的。當學生在分析某一個增長模式的特點時,必然涉及人口增長的影響因素,而這些影響因素的現狀不同,又一定會與區域發展聯繫起來,實際上不同增長模式的分佈,反映的就是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分佈。

本“標準”沒有要求學生背記不同人口增長模式,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幫助學生理解每種模式的意義。在學習評價中,各種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應該是評價活動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爲考覈學生是否記住的內容。

教材分析】

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是目前人類最爲關注的三大熱點問題。沿着人類成長的足跡探究三大問題的關係,不難 發現,在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中,人口是關鍵因素,人口問題是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人口數量和空間上的變化,都會引發包括資源、經濟及社會等在內的一系列變化。因此,教材把人口的變化作爲全書的開篇。這也正符合了高中地理課標總目標要求學生“瞭解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理解人文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特點;認識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及主要途徑”的要求。

第一節教材內容的課標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佈。首先從數量這樣一個最直觀的角度來探討人口的變化,因爲目前我國和世界上的人口問題,正是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引起的。並且,這一部分的基礎知識,國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顯得順理成章,有助於學生對該問題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樹立起人地關係的思想理念。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能據圖說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的地區差異,瞭解人口基數對自然增長率 、人口增長絕對數量的影響。

2、使學生掌握人口增長三種模式的名稱和特點,能利用人口資源或圖表,判斷其所屬的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3、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4、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教給學生讀圖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掌握讀圖的要領,提高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片資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國公衆對目前已十分龐大,並且還在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的關注。

2、利用相應的文字資料和練習替闡明人口自然增長與自然增長率的關係及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係。

3、利用圖表分析、比較法引導學生概括世界人口變化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和同一時期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差異,理解相應國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讀圖思考。

4、講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藉助圖表、案例分析和討論,認識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徵差異,啓發引導學生對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的形成,轉變進行深入闡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可持續發展觀。

2、進一步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的辨正唯物主義世界觀。

3、通過學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理解。

【教學重點】

1、理解人口數量增長在時間、空間上的差異及其成因。

2、理解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和轉變的原因。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提高學生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

1、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

2、比較兩種“低增長率”的人口增長模式的本質區別。

【教學方法】問題引導法、討論法、比較法、因果聯繫法、中心主線法、材料分析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達到了50億。爲了引起國際社會對人口問題更深遠的關注,聯合國人口基金組織決定從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爲“世界人口日”。

聯合國人口基金組織公佈的統計數字向人們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長的歷程:1840年只有10億。1927年增長到20億,1960年增長到30億,1975年達到40億,1987年上升到50億,1999年達到了60億。通過觀察這些數字,同學們可以發現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具有什麼樣的特徵?(世界人口每增加十億人的時間越來越短,也就是說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世界人口增長有規律可循嗎?同一國家不同時期人口數量的增長特點有何不同?同一時期的不同國家人口數量變化又具有怎樣的特徵? 原因是什麼?這些 問題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內容。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第一節人口的數量變化。

【板書】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讀圖)請同學們讀P2圖1.1“世界60億人口日”。通過這幅圖片,你能得到什麼樣的啓示?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億居民誕生。聯合國將這一天定爲“世界60億人口日”。通過這幅圖片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一個小孩之所以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就是因爲,他們的降臨人世,標誌着世界的人口已經增長到了創紀錄的60億,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7000多萬的數量在繼續增大,請大家計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經大概達到了多少?(69億)

(過渡)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是不斷增長的,那麼,人口的自然增長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板書】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1、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的因素

(強調)人口的自然增長由人口基數及人口自然增長率決定, 而自然增長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決定。

出生率: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爲一年)出生人數與同期人口總數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爲一年)死亡人數與同期人口總數之比

自然增長率: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數—死亡數)與人口總數之比

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數量的自然增長=人口基數×人口自然增長率

(活動探究)請同學們完成P3的“活動”

(學生活動,教師點撥)

1、這一年增加的人口數:200000×2%=4000人

十年後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數:200000×(1+2%) ×1.7%=4145

(200000×(1+2%) =243799;243799×1.7%=4145)

2、通過活動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長不僅與人口自然增長率有關,而且還與人口基數有關:人口數量的自然增長=人口基數×人口自然增長率;由於人口基數增大,雖自然增長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長的數量不一定下降。

(承轉)世界人口的增長,不僅隨着社會歷史的發展而變化,而且在地區上也是不平衡的,也就是其具有時間上的不均勻和空間上的不平衡特點。

【板書】2、人口自然增長的時間變化特點:

(讀圖思考) 請讀P2圖1. 2“10萬年以來的人口增長”、P3圖1.3“100年來世界人口的增長”。思考:

(1)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總趨勢如何?

(2)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口數量增長的各有何特點(即完成下表)?

【教學總結】

高一必修一地理課件 篇二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節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體是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如恆星、行星、衛星、星雲、流星、彗星。 2.天體系統: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3.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大到小是高一地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_高一年級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地月系 (課本P3圖1.2)

太陽系

銀河系 其他行星系總星系 其他恆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課本P4圖1.4)

1、太陽系八大行星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類(課本P5圖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課本P6)

(一)、爲地球提供能量

1.太陽大氣的成分主要是氫和氦;太陽輻射能量來源是核聚變反應。

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課本P8圖1.7)

⑴提供光熱資源;

⑵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⑶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太陽竈、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

★四、太陽活動影響地球(課本P11)

⑴世界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和黑子變化週期有一定的相關性(課本P11活動);

⑵造成無線電短波通訊衰減或中斷;⑶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⑷兩極地區產生極光;⑸地球上水旱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二、太陽直射點移動 23°26′N

★1.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如圖示0°

★2.。地球公轉過程中兩分兩至點的判斷 23°26′S

依據:看日地球心連線和赤道的位置關係——連線在赤道以北說明太陽直射23°26′N, 則地球處於公轉軌道

上的夏至點;連線在赤道以南說明太陽直射23°26′S, 則地球處於公轉軌道上的冬至點 簡便方法:看地軸——地球逆時針公轉時,地軸左偏左冬,地軸右偏右冬。如下圖 3.。地球公轉過程中速度變化的判斷

依據:1月初,地球運行至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運行至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 二、晝夜交替和時差 ★㈠晝夜交替

1.⑴晝夜現象產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發光;⑵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轉。

2.晨昏線的判讀:在晨昏線上任找一點,自西向東越過該線進入晝半球,說明該線是晨線,反之是昏線。

3.晨昏線與赤道的關係: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4.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的關係: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爲0度。

5.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變化範圍:0°~ 23°26′

6.太陽高度的分佈:晝半球上>0°,夜半球上 < 0°,晨昏線上 =0°。

7.晝夜交替的週期:一個太陽日 =24小時 ★㈡地方時的計算 1.地方時計算原理:

①地方時東早西晚(同爲東經,經度越大越偏東;同爲西經,經度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經偏東時間早)

②同一條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③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既1°=4分鐘) 2.地方時計算方法:

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兩地經度差

說明:

①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

②經度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爲東經或同爲西經相減;一爲東經一爲西經相加。

③計算步驟: 確定兩地經度差;換算兩地時間差;判斷兩地東西方向;帶入計算。

3.晝夜長短的計算

⑴晝弧:任一緯線落在晝半球內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緯線落在夜半球內的部分。

⑶計算:①晝長=晝弧對應的經度數÷15°;

②夜長=夜弧對應的經度數÷15° ㈢區時的計算

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兩地時區數差

說明:

①時區數的計算:當地經度數÷15°,商四捨五入得時區數。

②時間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爲東時區或西時區相減;一爲東時區一爲西時區相加。高一地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_高一年級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③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同爲東時區,時區數越大越偏東;同爲西時區,時區數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時區偏東時間早) ★㈣光照圖的判讀方法和步驟

1.標自轉方向,判斷晨昏線

2.定日期:

⑴北極圈出現極晝(或南極圈出現極夜)爲6月22日;

⑵北極圈出現極夜(或南極圈出現極晝)爲12月22日;

⑶晨昏線與經線重合,爲3月21日或9月23日。

3.時間計算: ⑴ 找特殊時刻點:

①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爲6點點;

②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爲18點;

③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爲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爲24點或0點。

⑵依據經度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的原則推算時間。

4.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座標

⑴由日期定直射點的緯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是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即地方時爲12點的經線。 ★三、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1. 偏移規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轉。

2. 判斷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體運動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爲水平運動物體偏轉方向。

四、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⒈晝夜長短變化規律(參看課本P18)如右圖:

⑴太陽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

⑵太陽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

⑶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地均爲6:00時日出,18:00時。

⑷極晝極夜範圍的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爲例):春分過後北極點開始出現極晝,春分到夏至極晝範圍由北 極點擴大到北極圈,夏至到秋分極晝範圍由北極圈縮小到北極點;秋分過後北極點開始出現極夜,秋分到冬至極夜範圍由北極點擴大到北極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極夜範圍由北極圈縮小到北極點 ★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⑴緯度變化:一天中,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⑵季節變化: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迴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達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南迴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達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⑴計算公式:H = 90°- 緯度間隔說明:所求點與直射點的緯度間隔計算遵循同減異加——所求點與直射點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減,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陽高度大小比較:離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即與直射點緯度間隔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帶

1、四季劃分依據是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的變化。 2.劃分的方法有三種:

★(1)物候四季:3、4、5月爲春季,6、7、8月爲夏季,9、10、11月爲秋季,12、1、2月爲冬季。

(2)傳統四季:以 “四立”爲起始點。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爲起始點。

3、五帶的劃分依據是年太陽輻射總量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界限是南、北迴歸線和南、北極圈 。 ★4.黃赤交角與迴歸線、極圈之間的關係

⑴黃赤交角的度數等於南北迴歸線的緯度數,與極圈的緯度數互餘。

⑵如果黃赤交角變小,南北迴歸線度數變小,極圈度數增大,從而使熱帶和寒帶的範圍縮小,溫帶範圍擴大。如果黃赤交角變大,南北迴歸線緯度變大,極圈緯度減小,熱帶和寒帶的範圍擴大,溫帶範圍縮小。

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1.地震波

2、地球內部圈層——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劃分三個圈層。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一、大氣的受熱過程

1、大氣的能量來源:太陽輻射能 ★2.大氣受熱過程及溫室效應

★二、熱力環流——地面冷熱不均形成的空氣環流

1、熱力環流中溫度和氣壓值的比較方法(參看課本P30圖2.3)

⑴溫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氣流的近地面溫度最高;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⑵氣壓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壓;對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值越低。如下圖 溫度由高到低是 DCAB 。

氣壓由大到小依次是 CDAB。

C ⑶等壓面的變化規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壓的地方等壓面上凸,形成低壓的地方等壓面下凹。 ★2.幾種常見的熱力環流實例 A

B

★三、大氣水平運動——風(參看課本P31圖2.5、2.6、2.7)

高一必修一地理課件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

2、瞭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3、使學生樹立普遍聯繫的觀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慮各地理要素的關係,避免牽一髮而動全身。

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分析討論法。

2、探究與活動,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3、利用景觀圖片分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繫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統籌考慮。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因。

2、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具有統一性。

4、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教學難點

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在第一章中,我們學習了“地球的'宇宙環境”,現在我們要學習的是“自然地理環境”。“環境”一詞的含義是相對於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圍的境況。那麼這兩個“環境”的中心事物有什麼不同嗎?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後者的中心事物是人類。

師:對!我們瞭解了地理環境是由許多種要素共同組成的。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種單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認識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板書)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播放錄像片斷“西雙版納自然風光”)

[教師精講]

師:同學們欣賞了西雙版納迷人的熱帶風光,請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觀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氣、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個地理要素。

師:不錯。那麼這五個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間上的匯聚嗎?如果不是,它們之間又有着怎樣的聯繫呢?

生:這五個地理要素不是簡單地彙集在一起,而是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岩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在它們之間進行着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從而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的整體。

師:很好。請舉例說明在西雙版納這幾個地理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制約、如何保持景觀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師總結)西雙版納是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很豐富,因此植物種類繁多,相應的動物種類也很多。地表徑流也因降水多而很發達,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強的磚紅壤。總之,西雙版納的自然地理要素並不是在空間上的簡單地彙集,而是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表現出高度的統一性。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動。請思考:

1、圖中有哪幾種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間是如何轉換的?

3、太陽能在各要素間是如何傳遞的?

生1:圖中的地理環境要素有大氣、水、岩石、生物和土壤。

師:對。那麼請大家思考一下,水在這幾個要素間是如何傳遞的?

生2:大氣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斷獲得水分的補給。水面的蒸發、土壤表面的蒸發和植物的蒸騰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進入大氣。

師:說得很好。我們能不能繪製一幅水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轉換示意圖,讓這一過程更加直觀清晰呢?

(生繪製,師總結)

師:我們知道,維持生物生命活動的能量來自於太陽光能,那麼太陽能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又是怎樣傳遞的呢?

生3: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光能固定下來,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爲食,動植物死亡後,遺體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終放散到環境中去。

師:很對,讓我們也來繪製一幅太陽能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傳遞示意圖。

(生繪製,師總結)

師:太陽能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轉換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生物循環的過程。請大家閱讀P92的“生物循環”,仔細觀察圖5.1並找出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生閱讀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創造者。

師:那麼,生物對地理環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麼作用?爲什麼?

(生回答,師總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爲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無機鹽合成爲貯藏能量的有機物並且放出氧氣。動物必須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爲食,植物和動物的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環境中,這就是生物循環。它使環境中的物質和化學元素髮生遷移,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流動、轉化,因此把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繫起來。

師:請同學們繪出地理環境中的物質循環示意圖和能量能動示意圖。

師:地球自形成以來,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請同學們閱讀案例1,思考:生物循環是怎樣改造着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的?

(活動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氣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爲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現今的氧氣主要是來自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氣中的氮也有一部分來自生物的作用。

師:對。那麼生物又是如何改造着水圈的呢?

生:陸地上的水的化學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環的影響和制約。加上生物有新陳代謝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發生着生物和地理環境的物質交換,從水中吸取某些化學元素和化合物,同時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學元素和化合物,從而改變了陸地水的化學成分。

師:不錯。不僅如此,事實上綠色植物也參與了水循環,這一環節也改變着陸地的水分狀況。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岩石圈又是怎樣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

生:有些沉積岩中有化石,說明它們的形成過程是有生物參與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殘體堆積變化而成的。

師:對。陸地上本來沒有土壤,但自從生物在地球上出現以後,加快了岩石的風化,促進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過來加速了生物的生長,進而使地理環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現,使地表面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最終形成了適合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

師: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由於地理要素間進行着物質與能量的交換。每個地理要素都有着自己獨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環境的各要素絕不是在空間上的簡單彙集,它是一個和諧的系統,這個系統由於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還會產生一些各要素自身並不具備的新功能。

(板書)

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活動探究)

師:請大家看圖5.2中的那棵樹,想一想,這棵樹的長大需要哪些條件?

生:需要陽光、水、空氣、養分。

師:不錯。我們都知道植物的生長是通過光合作用來製造物質的,植物能獨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嗎?試想,我們如果想把這棵樹移植到我國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狀態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嗎?

生:當然不能。

師:爲什麼呢?

生:缺水。

師:那爲什麼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

生:那些植物很耐旱。

師:對,是那些植物長久以來適應了乾旱的環境。那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生:說明了在不同的區域內,生物與環境間物質能量交換作用的方式和強度有所不同。

師:不錯。很顯然,植物只是具備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還必須有外部條件來提供相應的物質基礎才行。如大氣爲植物提供熱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爲植物提供水分和無機鹽,這樣植物才能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產出有機物。因此,綠色植物的這種生產功能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功能,而非某個單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師:請同學們看P94的“活動”,思考:藏羚羊的數目爲什麼在自然狀態下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

(生回答,師總結)藏羚羊在長期的生存中適應了可可西里嚴酷的自然環境。在沒有人類干擾的情況下,可可西里自然環境各要素的變化,迫使藏羚羊不斷通過增減數目來適應環境,從而使藏羚羊的數目保持了相對穩定。

師:滇金絲猴是我國非常珍稀的保護動物,但據報道,近年來數量呈下降趨勢,請同學們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生:由於滇金絲猴的棲息地植被破壞嚴重,環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它們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師:很好。顯然在沒有外界因素的干擾下,一定範圍內各物種的數量基本可以保持恆定,這說明自然環境具有什麼樣的功能呢?

生:自然環境的平衡功能。

師:對。很明顯,這種平衡功能也不是環境各要素所能單獨具備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相對穩定。

師:我們知道,現今地球有變暖的趨勢,原因是什麼?

生: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

師:對。溫室效應也只是人類工業革命以後的事情,在這之前並不像我們今天這樣擔心地球變暖,雖然大氣本身並不具有減緩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沒有增多,是什麼在起着平衡大氣成分的作用呢?

生: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

小結:對。但自從工業革命後,人類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劇增加,超過了自然界的平衡能力,因此,這種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險。因此,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應充分考慮自然生態平衡,做到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協調。

課後習題

完成地理填充圖冊。

高一必修一地理課件 篇四

第一章 行星地球

●描述地球所處宇宙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天體系統的層次

(2)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三大共性(能根據資料分析)

(3)地球上爲什麼會出現生命

●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的概念以及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簡單闡述)

(2)太陽活動的重要標誌是什麼?它們分別出現在太陽大氣的哪一層?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主要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影響;磁暴;極光等

注意: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的區別

●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至少掌握三種圖形的閱讀:黃赤交角示意圖;太陽光照圖(側視、俯視);地球的公轉軌道示意圖

(2)主要知識點:

地球自傳和公轉方向、週期;地球表面不同緯度的線速度和角速度的比較;區時的計算(注意北京時間);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晝夜長短的比較;主要節氣的判讀;季節劃分的依據;晨、昏線的判斷;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1)簡單瞭解地球內部的三大圈層 (2)會區別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1)能根據P31的活動,理解大氣對地球的作用

(2)熱力環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事例(季風、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等)

●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佈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佈、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1)課本P37的圖,注意圖中每個氣壓帶中心緯度位置

(2)能根據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來讀出氣候類型,並判斷氣候成因(只要求跟風壓帶有關的主要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等)

●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1)會根據等壓線讀出冷、暖鋒,高、低壓,並分析它們影響下的天氣特徵

(2)會在等壓線圖上畫出風的方向,會判斷風力的大小

(3)會根據等壓線和其他知識判斷某地的天氣特徵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會根據有關資料判斷全球氣候的變化趨勢

(2)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人爲原因及後果

●以氣象災害(颱風和寒潮)爲例,簡述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佈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會判斷洋流的性質

(2)會簡要畫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分佈

(3)洋流對氣候的影響(等溫線圖的判讀)

(4)洋流對海洋生物的影響(重點放在魚場的分佈)

(5)會根據洋流分佈圖分析污染物的流向和對海上航行的影響

●以水資源爲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1)衡量水資源的標準及水資源的定義

(2)簡單認識河流的補給類型

(3)會根據資料分析一個地區水資源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措施(如以色列、鹹海、我國黃河下游等)

第四章 地表形態的塑造

●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

會畫出岩石圈的物質循環過程

●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1)根據課本所呈現的一些地貌(如黃土高原、新月形沙丘、風蝕地貌、河流沖積平原、沖積扇、河口三角洲),分析形成的原因

(2)三種山嶽的成因及典型代表

(3)會判斷背斜、向斜、斷層等一些地質構造,以及地質構造在生產中的應用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佈的影響。

(1)山路公路的選址問題

(2)山地、高原、平原對聚落分佈的影響

第五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舉例說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演變中作用。

生物循環和自然環境的關係,能畫出生物循環的示意圖

●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地理要素的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

(2)以黃土高原和修水庫爲例,理解自然環境的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