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通用多篇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通用多篇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 篇一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着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爲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着《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牀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着,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着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着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牀大夫的重視。

張仲景爲人謙虛謹慎,提倡終身堅持學習。他在序文中說:“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餘宿尚方術,請事斯語。”張仲景引用孔子語錄,在於說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學習來獲得知識。他特別表明自己從青少年時期就熱愛醫學,請允許他紮紮實實地按照孔子的話去做,因爲醫學沒有止境,必須終身堅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張仲景還爲後人樹立了淳樸無華、勤懇踏實的學風。《傷寒雜病論》着述風格樸實簡練,毫無浮辭空論,對後世中醫着作影響甚大。他診病和學習時遇到一絲一毫的疑問,即“考校以求驗”,絕不放過,一定要弄清楚是怎麼回事。

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對中國古代醫學的發展和老百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張仲景醫學理論對現代醫學研究有重大貢獻。而且對東南亞各國的影響也很大。後人研究他的醫理,敬仰他的醫術和醫德,稱他爲“醫聖”。在河南省南陽市還爲他修建了“醫聖祠”。解放後,翻修了“醫聖祠”,並修建了“張仲景紀念館”,以紀念這位奠定中國中醫治療學基礎的醫學家。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 篇二

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着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今屬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祕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爲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衆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爲“二王”。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爲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衆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一句來讚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傳說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天質自然,丰神蓋代”。有關於他的成語有入木三分、東牀快婿等,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的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這些歷代書法名家對王羲之心悅誠服,因而他享有“書聖”美譽。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 篇三

武聖姜子牙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中國着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爲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爲“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爲“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姜子牙治國,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數百年的發展史上,代代相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齊文化的歷史地位。太公已去世3000餘年了,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豐功偉績,以樸實的感情編造出他的很多神話故事歌頌他。說他曾在崑崙山學道,後奉師命下山助周滅商,滅商之後又奉師命發榜封神。這在《太平御覽》和《封神記》等書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許仲琳爲崇敬太公無法形容時便以神面化之編着了一部《封神演義》,把他說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嚴,成爲驅邪扶正的偶像了。這些雖然超出了歷史的真實,但卻反映出姜子牙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中國古今着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並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而且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仍在借鑑太公《六韜》的精華。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 篇四

文聖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爲“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_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歐陽修對散文文體的發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作品體裁多樣,各得其宜。除了古文之外,辭賦和四六也是他擅長的文體。首先,歐陽修對前代的駢賦、律賦進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韻的兩重規定,改以單筆散體作賦,創造了文賦。其名作如《秋聲賦》,既部分保留了駢賦、律賦的鋪陳排比、駢詞儷句及設爲問答的形式特徵,又呈現出活潑流動的散體傾向,且增強了賦體的抒情意味。歐陽修的成功嘗試,對文賦形式的確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其次,歐陽修對四六體也進行了革新。宋初的四六皆沿襲唐人舊制,西昆諸子更是嚴格遵守李商隱等人的“三十六體”。歐陽修雖也遵守舊制用四六體來寫公牘文書,但他常參用散體單行之古文筆法,且少用故事成語,不求對偶工切,從而給這種駢四儷六的文體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上隨州錢相公啓》、《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等都是宋代四六中的佳作。

歐陽修的語言簡潔流暢,文氣紆徐委婉,創造了一種平易自然的新風格,在韓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別開生面。例如《醉翁亭記》的開頭一段,語言平易曉暢,晶瑩秀潤,既簡潔凝練又圓融輕快,毫無滯澀窘迫之感。深沉的感慨和精當的議論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語氣,娓娓而談,紆徐有致。這種平易近人的文風顯然更容易爲讀者所接受,所以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後宋代散文的發展歷程就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 篇五

史聖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着史籍,被後世尊稱爲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着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爲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文史

公元前91年(徵和二年),《史記》全書完成。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對後世的影響極爲巨大,被稱爲“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列爲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爲“史學雙璧”。

思想

司馬遷借老子之口說出了被他改造過和發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內核,有意識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會“小國寡人”和奴隸社會“使民”如何的思想,體現了深得道家精髓的“與時遷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 篇六

忘記打柴的藝術家

齊白石,著名國畫家,1864年生,湖南湘潭縣人,在中國美術史上有卓越的貢獻,原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曾獲德國藝術科學院院士榮譽獎和1955年國際和平獎金。

齊白石畢生爲鑽研國畫竭心盡力,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他融合並繼承傳統寫意畫和民意繪畫的表現手法,形成了獨特不羣的藝術風格。他擅長作花鳥蟲魚畫,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熱烈。他善於把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草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他還 畫山水、人物,亦能詩文和篆刻。他在詩文篆刻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齊白石是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在中國美術史上有卓越的貢獻。他繼承了中國繪畫的現實主義的傳統,發揮了形神兼備的特色。由於他出生在勞動者家庭,他的作品多取材於人民日常生活相接近的自然風物,具有健康、樸素的色彩。他主張繪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爲媚俗,不似爲欺世”。他的篆刻初學浙派,後多取法漢代鑿印。佈局奇肆補茂,單刀直下,勁辣有力。

齊白石的父親是一個老實人,平日安分守己,不走一步歪路,不說一句怪話,見了人規規矩矩,做起事來實實在在。齊白石的母親既勤勞又賢慧,既會操持家務,又很孝順父母。公公婆婆常常誇獎兒媳婦心靈手巧。這樣的家風很利於齊白石的成長。

齊白石幼年非常聰明,4歲時,就學會了數百字。那是祖父用炭畫在地上教給他的。六七歲時,齊白石在外祖父的坐館裏讀了半年書。這以後,他就失學在家,幫助家中挑水、打柴、澆菜等,幹着不少雜活。勞動的餘暇,齊白石抓得很緊,出去放牛打柴,總是帶上書本,抽空自學。有一次,他讀書着了迷,把砍柴之事忘了。天黑到家,憐愛孫子的祖母一頓責備:“你好學,可惜來時走錯了人家。”從此,齊白石上山就先砍柴,撿足糞,再取出書來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趁牛吃草的時機,跑到鄰村的外祖父家去請教。雖然沒有良好的學習條件,但困難從來沒有難住勤奮上進的齊白石。除去讀書、寫字,他最大的興趣就是畫畫。山清水秀的鄉村景色,妙趣橫生的小說插圖,都是齊白石繪畫的題材。畫畫用的紙是從舊賬簿上撕的,筆墨是家裏以前剩的。

父親看見齊白石身體單薄,做不成扶犁掌耙的好手,就想讓他學習養家餬口的手藝。經過多方說情,託人薦舉,齊白石開始在一個老木匠門下學藝。起初,他幹些雜活,後來專學雕花的工匠活計。這自然用得上畫畫的技藝。他與師傅一起鑽研,改進刀法,創新了不少花樣。苦學兩年,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青年木匠出師了。一出師,作爲長子,便責無旁貸地挑起供養家庭生活的重擔。他每次外出做工,都把有限的工資全部交給母親,而每過一處,都留下手藝高強的聲譽。

想一想:現在我們又瞭解了一位畫家的童年,齊白石後來學了雕花,他在人們心中有很高的盛譽,他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呢?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 篇七

發明毛筆的大將軍蒙恬

傳說,毛筆是兩千多年以前的戰國時期由蒙恬發明的。

公元前223年,蒙恬領兵與楚國交戰。爲了讓秦王及時瞭解戰場上的情況,蒙恬定期寫戰況遞給秦王。

在蒙恬那個時候,紙還 沒有發明,筆也沒有完全成形。人們用竹籤蘸了墨將字寫在絲做的絹布上,這種“筆”稱作“聿”。“聿”硬硬的很不方便。蒙恬以前就萌生過改造“聿”的念頭,現在,這個願望就越來越強烈了。

戰鬥的間隙中,蒙恬喜歡到野外去打獵。有一天,他打了幾隻野兔子回營,由於打的兔子多,拎在手裏沉沉的,一隻兔子的尾巴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彎彎扭扭的痕跡。蒙恬見了,心中不由一動:“如果用兔尾代替聿寫字,不是更好嗎?”

回到營房後,他立刻剪下一條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試着用它來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絹布上寫出來的字斷斷續續,不像樣子。蒙恬又試了幾次,還 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塊絹也浪費了。他一氣之下,把那支“兔毛聿”扔進了門前的一個山石坑裏。

這一天,他走出營房,想透透新鮮空氣。無意之中,他發現了山石坑裏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聿”。蒙恬將它撿了起來,用手指捏了捏,發現兔毛溼漉漉的,毛色變得更白了。他心中一動,馬上跑回營房,將它往墨汁裏一蘸,兔尾這時竟變得非常“聽話”,吸足了墨汁,寫起定來非常流暢,字體也顯得圓潤起來。原來,山石坑裏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變得柔順起來。

由於這支聿是由竹管和兔毛做成的,蒙恬就在“聿”字上加了個“竹”字頭,把它叫做“筆”。

想一想:發明來源於創意和靈感,只要你不斷的觀察思考和想像,你就會有所收穫的。只要你堅持着這個好習慣,什麼都有可能。

標籤:多篇 通用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