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名人孝親敬老的故事(新版多篇)

名人孝親敬老的故事(新版多篇)

孝親敬老的感人故事 篇一

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是,尊老敬老卻是每個人的本分。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從古至今,孝敬長輩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何況我們人類呢?

回想一下,當我們第一次叫爸爸媽媽時、第一次邁開步子時……是誰在細心地教導我們?是誰在耐心地引導我們?是父母。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受到委屈時……是誰在給予我們鼓勵?是誰在給予我們安慰?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績時、當我們取得成功時……是誰在給予我們喝彩?是誰爲我們慶祝?是父母。因此,不管父母對我們怎麼樣,我們都應該孝敬父母。

我也許沒有董永那樣賣身葬父,沒有像許多孝子那樣爲父母獻出寶貴生命,但生活中的許多小事也能使父母的心靈得到慰籍。冬天的下午,媽媽下班後拖着疲乏的雙腿走進屋裏,倦累的身體一下軟倒在沙發上。我看到後急忙倒一杯熱水,送到她嘴邊。她接過茶杯,杯裏騰起的熱氣,襯托着她那張泛紅的臉,此刻的媽媽眼中掠過一絲欣喜,享受着這片刻的盡孝之情。

是啊,父母並非要求兒女給予多少,只奢求兒女的一點點孝心。記得一天傍晚,媽媽下班做完晚飯沒吃就敲敲到房間去了,我發現後覺得媽媽不對勁,跑到媽媽房間一看,只見媽媽滿臉通紅,“媽媽,您怎麼了?”媽媽怕我擔心就說沒事,只是有點頭暈,你去吃飯,吃完飯抓緊做作業。我放心不下,摸了摸媽媽的頭,哇,好燙!於是忙找來體溫計讓媽媽量體溫,一測40度,媽媽發高燒了,怎麼辦?此刻我想起媽媽在我發燒時給我泡退燒藥、用溼毛巾敷,我忙下樓找來一包退燒藥和溼毛巾幫媽媽退熱,我把藥吹涼,讓媽媽喝下,再讓媽媽躺下,把溼毛巾敷在媽媽的額頭上,一會兒摸摸體溫,一會兒給媽媽換溼毛巾,不知過了多久,媽媽的體溫有所下降,在媽媽的再三催促下我草草吃了飯,趕忙去做作業。當我做完作業時,忽然想起媽媽還沒吃飯,我盛了一碗稀飯,一口一口吹涼,往媽媽口中送,此刻的媽媽眼中溼潤了,笑着對我說“你真是媽媽貼心的小棉襖”看着媽媽會心的笑容,我也開心地笑了。

是啊“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更何況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呢?即使別人給予你一點一滴的恩情,也要涌泉相報,而父母則是養育之恩啊,雖然此刻我們還不能有太多的能力和精力去敬孝您們,但我們可以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是一句貼心的話語,可以是一個理解的微笑……,我們要以真情敬老,以真愛敬老,以實際行動助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讓孝心永存!

孝親敬老的感人故事 篇二

小時候,我生活在奶奶家,隨着年齡的長大,我也經常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記得有一次,奶奶的手受傷了,幫奶奶貼創口貼,過了幾天,創口貼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覺得很奇怪,奶奶的傷還沒好,爲什麼不貼了呢?經過觀察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爲奶奶每次洗碗時必須把創口貼撕下,久而久之,黏性消失,就沒法貼了。

一天,我剛重新幫奶奶貼完創口貼,可中午一桌的碗還沒洗,我自告奮勇地說:“奶奶,今天的碗由我來洗,您去休息吧。”奶奶聽了,一個勁兒地說:“呵呵,我孫子好孝順!”我先把碗一個個摞起來,小心翼翼地捧着來到廚房,輕輕地把碗放在水池裏,又堵上水口,擰開水龍頭。“譁”地一下,水流了出來。當快要接近半水池的時候,我快速關上水龍頭,隨手拿了一個碗。噢,是我中午吃飯的碗。由於擱置時間太久。殘餘的粒米緊緊地和碗粘在一起,我用抹布擦呀擦呀,可這些米粒像頑固分子一樣,怎麼擦都擦不下來。我生氣了,把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終於,這些“頑固分子”投降了,捧着亮晶晶的碗,我好不得意!

過了一會兒,我瞅見了一個比較難對付的傢伙----中午盛肉的盤子,上面佈滿了油斑,剛纔的米粒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我用抹布使勁地擦呀擦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這些油斑還是不肯乖乖就範,急的我滿頭大汗。突然,我眼睛一亮,計上心來,對,雙管齊下,讓洗潔精當我的“先鋒官”,鐵絲球當“副官”,它倆精誠合作,果然有“大俠“風範,只輕輕一擦,剛纔還在我前面耀武揚威的“勁敵”,一下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我舉起盤子左照右照,準備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一不小心手中一滑,盤子像張了對翅膀,一下子“飛”到了池子裏,我濺的到處都是:我身上、地上、煤氣爐上。.。.。.我趕緊掩飾自己的過失,生怕被奶奶發現。“唉,古人云:驕兵必敗,此話不假也!”我喃喃自語。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與教訓,後面的碗我只用幾分鐘就大功告成了。洗完以後,我開始顯擺起來了:“哎喲,洗碗太簡單了,奶奶,以後這活,我包了。”奶奶聽了,連連說:“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我嘴上雖那麼說,心裏卻有點慚愧:洗那麼幾個碗就鬥智鬥勇,脖子都僵硬了,何況做別的家務呢?奶奶天天那麼辛苦地做家務,都沒說什麼,以後,我也不能一味索取,也該想到“奉獻”了。

孝親敬老的感人故事 篇三

老人,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現在每天都在宣揚要尊老愛老,但真正的有誰做到,也只是那一小部分的人,比如十個人當中只有二三個能做到,當今的社會是多麼的不平等,在社會上只能用金錢來衡量,誰能注意到那些無法走出大山的人,在外打工的人,有曾想過自己身在家中的父母嗎?他們是多麼的孤獨,也有一些,因爲生活的步步緊逼,流落街頭,當街乞討的老人嗎?但並非全部人如此,但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少,在我身上就發生了一則這樣的故事:

那是一個寒冬,學校組織我們去敬老院看望爺爺奶奶們。幸運的是,我也納如其中,對於“敬老院”我並不是很瞭解,今天正好可以大開眼界好好了解 。

來到了敬老院,四周都披上了白衣裳,空氣也很好。我們首先分成了幾個小組,一小組去幫爺爺奶奶們打掃他們的房間,安置好一切,另外一組,就負責帶老人們去散步,散散心,緩緩神。剩下的一個小組就相遇文娛的了,大家表演了許多有趣的表演,例如:小品、歌唱、舞蹈、相聲、雙簧……把老人們逗得很開心。似乎這個寒冬都被我們這一顆顆熾熱的心和那股人來瘋的勁兒給融化了。

接着,是與爺爺奶奶們聊天的時候了。我找到了一位孤獨坐在長椅上的老太太,她白髮蒼蒼,有許多的皺紋,那臉上刻滿了風霜的刀痕,把這位老太太的青春給削去了。我坐在老太太的旁邊說:“奶奶,您在想什麼啊?”老太太說“我在想我兒子啊,他把我送到這敬老院來,以爲是爲我好,可他不知道我有多孤獨,呆在家啦,我纔是快樂的,唉……”“奶奶別傷心,我們會經常來看你,來陪你的。”老太太聽了,會心的笑了……

老人其實什麼也不需要,需要的是每天餐桌上能有家人一起,是每天散步的時候,有家人的歡聲笑語,他們真的很容易滿足。敬老愛老,是中華傳統的美德,就例如古人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一定要敬老愛老,讓老人能夠在溫暖的家庭中安享天年

孝親敬老的感人故事 篇四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爲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備中排第一位的。從古至今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孝敬父母爲先,歷史上也涌現出一批有孝心的官人。

你還記得“臥冰求鯉”嗎?王祥是古代的官員,從小就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因看不順眼,就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不是,使他失去唯一的父愛。可惡有惡報,那一年災禍降落在繼母上得下了疾病,但他以德報怨夜以繼日衣不解帶的侍候,就在那時繼母開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要求——想吃鯉魚,可適值天寒地凍,於是他解開衣裳用自己的體溫臥在冰面上,忽然冰自行融化,從那冰涼的水中躍出兩條肥大的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了。難道這樣的“孝心”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古人還說過:老吾老,以及從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就如那夏日嬌陽。

一天,我從嘉樂福超市裏出來。看見一個老奶奶顫顫地拄着柺杖,提着一籃雞蛋在過馬路。老奶奶有着一頭銀髮,一張老臉佈滿了皺紋,手上爬了蚯蚓,牙齒也掉了一些,看樣子大概八十多歲了。老奶奶每走一步腳就顫一下,一個個雞蛋彷彿在推擠就要掉下來了,一位國小生模樣的小妹妹,見了急忙跑過去對老奶奶說:“奶奶,我扶您過馬路吧!”她笑了笑,點點頭。於是小妹妹一手提着裝雞蛋的籃子,一手攙扶着老奶奶的腰,看準了紅綠燈,慢慢地把奶奶一步步扶到了馬路那邊。奶奶眯着眼睛誇道:“小朋友,真是個好孩了了!”那時你是不是覺得這位小妹妹真懂事呢?

烏鴉長大了,反哺自己的母親,也啓示我們要孝敬長輩,報答哺育之恩。還有,蜜蜂整天爲大家釀造蜂蜜,自己卻留下一丁點兒維持生命,何況我們呢?

所以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真誠地體會父母的一片愛心,盡力爲父母做一些事。當父母勞累時,我們要主動幫助他們,當父母外時時,我們要提醒他們注意安全。當父母生病時,我們要細心照顧,當父母來校看望的時候,我們要對父母說:“你們辛苦了”雖然都是小事、但表現我們的孝心,我們對父母的愛。

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更加努力學習,來報答家和社會。

名人孝親敬老的故事 篇五

馮玉祥將軍不僅是個著名的'愛國將領,還是個遠近聞名的孝子。

舊社會當兵是個苦差事,當兵的經常發不上軍餉,逢五排十還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親念其年幼身弱,總想方設法給兒子湊幾個小錢,讓他買個燒餅充飢。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裏日子艱難,父親又傷了腿,正需補補身子。但如果不要這錢,父親會生氣。於是他就把父親給的錢一個不花,攢了起來,過些天再把自己平時省下的一點餉錢湊在一起,到一切的一切,無限的無限;

名人孝親敬老的故事 篇六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在曾國藩的家書中寫道,“父母大人金福萬安……阿膠兩斤,高麗蔘半斤……”,託人帶回湖南老家,以略盡人子之孝。

曾國藩後來出將入相,位極人臣,這些東西當然唾手可得,但在道光二十四年,他還是個翰林院編修,是個窮京官,弄到這些東西並不容易。特別是在他的家書中,將阿膠與高麗蔘並列,而且阿膠位居高麗蔘之上,可見當時社會風尚,以阿膠爲難得的滋補上品,甚至比名滿天下的高麗蔘還難得。

後來曾國藩的家書中,屢屢出現寄贈阿膠的字句,阿膠成爲曾國藩爲父母盡孝的最好方式。

那麼,阿膠對老年人的滋補功效,在醫理上有何依據?

對老年人來說,健康長壽是子女的最大期盼,那麼如何才能健康長壽呢?《內經》說,“五臟堅固,血脈和調……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能長久”。

很顯然,氣血虛衰是衰老的根源,延緩衰老,就要從氣血兩字入手。而阿膠味甘,性平,能補血養血止血,滋陰潤燥,益氣補虛,除風化痰清肺,利小便,潤大腸。這些滋補功效確實十分適合老年人滋補。

名人孝親敬老的故事 篇七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爲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