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精彩多篇)

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精彩多篇)

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 篇一

在珏山景區二天門處,有一孔窯洞是專門供奉木匠祖師魯班的。按道教的神仙供奉規制,珏山所供奉的真武祖師及諸神仙都與消災解難、驅妖降魔、保佑平安有關,和木匠祖師魯班風馬牛不相及。原來,珏山在修建之初,曾受木匠祖師魯班的幫助。

相傳,玄武祖師通過精深的道法令當地富甲一方的士紳王太來折服,王太來向玄武祖師許諾在大年來臨之際,讓祖師住進新建的廟宇。然而,時進臘月,天寒地冬,王太來爲實現諾言,拿出六鬥黃金用於建廟。當地百姓加入到了修建廟宇的隊伍當中,放羊的從羊圈裏將羊趕出,往山上馱磚和河中結的大冰塊,僅一天累死的羊就不計其數。沒有幾日,廟宇四圍的牆就基本結束了,該到上斗拱的時間了。由於天氣寒冷,斗拱部件根本粘不到一起。在地上熬好的皮膠,還上不到木匠手裏,就凍成了冰疙瘩。眼看大年即將到來,無法向前趕工期。一夜之間,王太來的頭髮全白了。第二天,他來到珏山正頂,看着就要上斗拱的廟宇,痛心的哭了起來,這哭聲驚動了正在雕刻盤龍藻井的瘦弱老者。這老者還未走到王太來身邊,就聽監工大叫:“來了快一個月了,給你塊木頭雕刻藻井,到現在馬上就要上藻井了,還是一塊木頭,還不抓緊時間”。老者沒有聽監工的話,走到王太來身邊,說:“東家你爲何事而煩惱呢?”王太來將這幾日的煩惱倒出。老者聽後,在王太來耳邊輕說了幾句話後,獨自走到木頭旁又去敲打。王太來先是一驚,細細一想,權當死馬當活馬醫吧。王太來命人將糯米碾碎,熬成糊糊狀,令匠人每人一碗,吃到嘴裏吐出來,用吐出來的糯米糊糊來粘斗拱,這一招果然靈驗。不到一天時間,上墚的斗拱就全部粘完了。

由於天氣的原因,粘上的斗拱異常牢固。王太來將此法問於木匠均不知其緣由。到上藻井的時間了,王太來在工地上尋找雕刻藻井的老者,已經找不到他了,只有他雕刻的那塊木頭還在那裏。王太來走到木頭跟前,輕輕把木頭搖了一下,就聽嘩啦一聲,那塊木頭上立刻現出四條飛龍,飛龍相互纏繞,吞雲吐霧,圍繞着中間的寶珠。王太命人小心翼翼的將藻井安上,藻井不大不小,安上合適,不差分毫,他對老者的雕刻手藝佩服的五體投地。王太來回到了家中,把這件事告訴了家人。同時,在祖師神位前禱告,曰:“我已將廟宇修好,請祖師不日駕臨”。晚上,王太來做了一個夢,夢中見到了告訴他粘斗拱的老者,老者對他說:“棄惡從善,善莫大焉,玄武祖師以此度化,實屬不易,我乃木匠★★祖師魯班是也,得知祖師修廟有難,遂化身凡人前來相助”。王太來醒來將此事告知守廟人,守廟人甚爲感激。於是,在二天門處鑿出一石窟,供奉魯班祖師,以此紀念他在修建珏山正頂中所立下的功德。

雖然,玄武廟宇經歷數代,已有多次修繕。但是,魯班助陣修廟宇的事卻在當地廣爲流傳。

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 篇二

班門弄斧:

這個成語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古代用“班門弄斧”批評那種無知卻又好賣弄的人,而現今鼓勵人們大膽地表現自我,敢於顯露自己的本領,挑戰權威,有時會說“弄斧必須到班門”。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魯國有一個工匠叫做魯班,他出生於世代工匠的家庭

從小就跟隨家裏人蔘加過土木建築工程勞動

他的手很靈巧可以製作很多工具器械,他能製作很多精美的器具

有一個年輕的工匠學徒,他覺得自己的本事已經到家了但是沒有人知道

爲了不埋沒自己的本事他想了個辦法

決定去街上看看有沒有機會證明自己。

一天,他漫不經心的走在大街上走到鬧市的門口

大聲的說:“大家看過來咯~看到我手上的這把斧子了麼?

只要經過我手上的斧子加工就能做出無比精美的傢俱。”

旁邊的人聽了,覺得他肯定在吹牛,就指着遠處的豪宅說

“小兄弟,你能把我家的宅子裝修的比這家人家還好麼?”

年輕的工匠說:“當然可以啦,我告你們,曾經魯班都請教過我問題

就做個宅子怎麼可能做不出來?”

衆人聽了哈哈大笑說道:“這就是魯班先生的家

這裏的傢俱大多都是他親手做的,你真的能做得出更好的麼?

年輕的工匠發現牛皮吹破了,紅着臉跑開了

班門弄斧的意思: 篇三

班門弄斧這則成語的班是指魯班,我國古代的巧匠。在魯班門前舞弄斧頭,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含諷刺意,也可用作自謙之詞。

古今異義:古代用“班門弄斧”批評那種無知卻又好賣弄的人,而現今鼓勵人們大膽地表現自我,挑戰權威,有時會說“弄斧必須到班門”。

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 篇四

釋義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頭,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班:魯班,我國古代的巧匠。

出處

明·梅之渙《題李白墓》。

故事

魯班,又名魯般、公輸般,春秋時代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傳說是位能工巧匠,善於雕刻與建築,技藝舉世無雙。人們一直把他看作是木匠的祖師爺。

有一次,明代詩人梅之渙來採石磯憑弔李白。採石磯是民間傳說中著名唐代詩人李白晚年遊覽採石江時,見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便墮江而歿的地方。由於李白在此留下過足跡,因此傳說紛起,並留下了不少名勝,如李白墓、謫仙樓、捉月亭等等。採石磯也因此成了旅遊勝地。

一天,梅之渙來到採石磯附近的李白墓邊,發現墓的周圍題滿了詩,而有的根本就不像詩,即不對稱,也不押韻,拙劣無比,梅之渙氣憤之餘,揮筆題了一首詩:“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班門弄斧”最早出現的雛形是柳宗元的“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意即在魯班門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臉皮。(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諷刺那些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的人。

梅之渙諷刺那些自以爲會作詩的遊人是“魯班門前弄大斧”,這句話被後人縮成“班門弄斧”。這樣,“班門弄斧”的成語就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