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精彩多篇)

端午節(精彩多篇)

端午節由來 篇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就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遊百病。

端午節是我國紀念屈原的日子。屈原,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懷王的一位大臣,屈原很忠良,所以楚懷王很喜歡他,還有一位很嫉妒屈原,便用陰謀來害他,這就是楚懷王漸漸不信任他了。有一次,秦國要跟楚國與好,屈原仔細分析,知道了秦王的陰謀,便冒着生命危險去告訴楚王,楚王不但不聽,還把他釋放到遠離他鄉的地方。當楚王剛到秦國就被擒住,他後悔當時不聽屈原的話,因氣大而死,屈原當得知國家快滅亡時,他不忍再看下去了,寫了最後一首愛國詩,便抱着石頭跳進汨羅江,當地人知道後,趕緊划船去打撈屈原的遺體,有些人向江中扔雞蛋、糉子,倒雄黃酒,全都是爲了不讓魚蝦不吃屈原的遺體;賽龍舟就是因爲當時打撈屈原遺體的原因。不僅,端午節有它的歷史還有一些食俗與風俗。

端午又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水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就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忠良。

端午節由來 篇二

曾經,有一位叫屈原的詩人。他身爲一個楚國人,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國被秦國攻破,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附近楚國百姓得知,紛紛前來憑弔屈原大夫的死,漁夫划起漁舟來打撈屈原大夫的真身。

一個漁民把糯米制成的飯糰拋向水中,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據說糯米可以粘住魚的嘴,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划龍舟分遊江、招魂、競渡、回舟四個程序,有一整套的鑼鼓和唱腔,其中競渡雖然熱烈,但招魂最爲感人。端午節這天,屈原故里人們主要的活動就是看龍舟,吃完早飯,便身着節日盛裝,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往西陵峽“屈原沱”彙集,傾城出動,爭看競渡。端午陽的屈原沱兩岸,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江上七條龍舟飛渡,岸邊數萬名羣衆觀戰。場面之壯觀,氣氛之熱烈,令人驚歎。

每當這時,我不禁在心裏默唸起屈原大夫的絕作:

《懷沙》:懷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靜幽默。

端午節由來 篇三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在飯廳快快樂樂的吃着糉子,作文 -端午節的由來。我突然問爸爸:“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爸爸說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紛紛表示不知道。於是,我只好自己去翻書查找。

相傳在古代,楚國謀士—屈原深受楚懷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經常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漸漸不用他了,屈原見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悲憤不已。有一回強大的秦國派人找楚懷王議和,屈原看出這是秦王的陰謀,便去勸阻楚懷王,沒想到楚懷王不但不聽他的,還將他驅逐出都城。結果楚懷王一到秦國就被關機牢房裏,三年後因憂鬱成疾死在了秦國。楚懷王死後,楚襄王即位後,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國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勸說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遙遠的汨羅江邊。後來親王佔領了楚國的都城,屈原知道了這個消息後悲痛萬分,因不願做亡國奴而於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跳進了滾滾的汨羅江裏,國小三年級作文《作文 -端午節的由來》。後來百姓們爲了保全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面投放糉子和雞蛋,希望江裏的魚不要吃屈原,還把船裝扮成龍的樣子在江面上劃來劃去以便驅趕水怪。從此爲了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就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

喔,原來端午節是這樣來的。

端午節 篇四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端午節就是一個優良的傳統節日。

每當端午節到來,媽媽總會把我帶到外婆家。而那一天,外婆就會買許多糉葉、花生、糯米、紅棗等包糉子。吃糉子我不會,包糉子我倒挺喜歡。外婆包時,我老愛在旁邊給她添麻煩。記得有一次,我又在外婆旁邊看着外婆包糉子,我看見外婆拿來一張糉葉把它捲起來,再用勺子舀起米往裏倒,倒完了再折起來,在繫上繩子,這樣一個糉子就做好了。我覺得外婆包得很容易,外婆在做第二個時,我也拿起一張糉葉學着外婆那樣包,我卷好了糉葉,往裏面倒上米和花生等,怎麼在外婆手裏那麼容易包好,在我手裏卻一直包不好。真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媽媽告訴我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屈原跳入汨羅江後,老百姓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吃他,做了好多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東西吃就不會吃他了。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熱鬧的“賽龍舟。”

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 篇五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範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爲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棕子,裏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爲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的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棕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端午節 篇六

端午,端午

端午,端午,糉葉飄香;

端午,端午,張掛菖蒲;

端午,端午,遍插艾葉;

端午,端午,共賽龍舟;——題記

“五月五,是端午。”青翠欲滴的菖蒲和艾葉舒展着身體,咧着嘴微笑,不禁“垂延三尺”,陷入其中。

傳說,詩人屈原爲國殉情,投江自殺。老百姓豈能捨得大詩人離開美好的世界呢?於是,大家就划着龍舟,費盡心思地找了起來。有一天,雨下得很大,人們找到洞庭湖,湖邊的居民一聽也加入了這個行動,趕着時間找啊找,最終還是沒有結果。划船行動就演變成賽龍舟。

既然屈原大詩人的遺體無處可尋,那我們也不能讓魚兒侵蝕他的肉體啊!人們思念屈原,爲了不讓魚兒吃屈原,就用糉葉包米,彩繩打結,裹三棱狀,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就演變成端午的即興小吃————糉子。

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糉葉的清新纏綿着糯米,無一不體現出中華兒女的情真意切,念古懷舊。

五月,是一個毒月;五日呢,是惡日。在惡日,將有五毒入侵,迷信的人們把艾葉,菖蒲插掛門前,用雄黃在額頭寫“王”字,並改動節日名:“端五”化“端午”,以避不吉利的“五”,祈求平平安安。

端午,端午。五湖四海,有我們的端午;烈日炎炎,有我們的端午;青青糉葉,有我們的端午;把把菖蒲“劍”,離不開我們的端午!

端午,端午,光耀大地;

端午,端午,盛夏滿園;

端午,端午,糯香四溢;

端午,端午,歡度佳節!

—— 後記

端午節由來 篇七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爲卯,順次至五月爲午,因此稱五月爲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爲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爲五月節、艾節、夏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20xx年起爲國家法定節假日放一天假。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xx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