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寒食節的來歷和風俗【多篇】

寒食節的來歷和風俗【多篇】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 篇一

功能不同

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寒食節也相隨而至。現在,有些人把寒食與清明混爲一談,實際上是不對的。因爲兩者一個是農耕節氣,一個是民俗節日,本來就不是一碼事。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個民俗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寧被燒死山西介休的綿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兩者一是農耕節氣,一是典故民俗,本是兩碼事;但兩節時間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並稱的說法。

文化內涵不同

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爲了出火,祭亡是爲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寒食節和清明節淵源

清明本來是一個節氣,隋唐以前,農曆三月間帶有祭祀意味的節日,其實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魏晉以後固定爲三月三。一般在上巳這天去河邊舉行袚禊儀式,即在水裏洗澡,驅除舊的一年裏的穢氣。《論語》所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其實說的就是這個事情。

到後來,人們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邊聚會,也就是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說的“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還有招魂的習俗,即在野外召喚祖先和親人的魂魄。

寒食節有哪些傳統食物 篇二

南京清明節傳統食物:青團和河蚌豆腐湯

南京人最熟悉的清明美食就是青團了。江南的“麥漿草”,清明而生,過則難覓,也正是因爲如此,用麥漿草做成的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清明食俗中格外重要。每到清明,江南百姓必到田間揪一把“麥漿草”,回家搗爛壓汁,與晾乾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和好,包上豆沙餡兒,民間訣竅還要放入一小塊豬油,團好入籠蒸熟,出籠時再薄薄刷一層熟菜油在表面。此外,艾草也是一種常見的清明食材。將糯米蒸熟之後拌入艾葉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間包些花生或芝麻餡,團成一個個綠綠的小粑粑放進鍋裏蒸熟,這就成了艾草餈粑。

在南京清明時節,還有一道鮮美的美食就是河蚌豆腐湯。南京人把河蚌叫“歪歪”。要選個兒不大不小,紅殼的,六個左右就夠三口之家吃的了。先用熱水反覆洗乾淨,略灑點食鹽拌一拌,片刻後再洗一遍。用刀背將硬邊敲鬆,這樣熬出來的。肉纔會不老。最後將“歪歪”橫切成一公分寬的條兒,爆火將姜、蔥、鹹肉或火腿肉、豆腐、“歪歪”下鍋,熬成濃湯,味道異常鮮美,有的還可以在裏面放蠶豆瓣兒,或者鮮筍,秧草,湯美肉鮮,食之三月不忘。但是它性寒,不能多吃,胃不好的人尤其要當心。

廣東潮汕清明節傳統食物:薄餅和樸籽粿

潮汕人過清明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餡兩部份,皮是用麪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壤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麪皮,其薄如紙。餡分鹹、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和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餡的稱鹹餡;用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成爲“糖蔥”的爲甜餡。食時用薄餅皮捲成圓筒狀就食。

蒸樸籽粿。潮汕有一種樹叫樸籽樹(又叫樸丁樹,屬榆科),葉橢圓形,果實大如綠豆,味甘甜。傳說先人在饑荒年,採此樹葉充飢度荒。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樸籽樹葉滿叢嫩綠。後人爲不忘過去,便在清明節採此樹葉,和米舂搗成粉,發酵配糖,用陶模蒸製成樸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江蘇清明節傳統食物:青精飯

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卷十五引《零陵總記》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食品“青精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採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飢飯。”寒食清明染青飯的習俗似乎在南方較爲流行。

除了吃一些特色的應季美食之外,清明節正是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習俗。春風拂面、百花齊放、楊柳泛青,清明的時節最適合出遊賞春踏青,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攜帶家人或者邀上三五個好友,一起去感受春天的鳥語花香,呼吸着大自然最淳樸的氣息,感受着大自然饋贈的美好生活,一切都那麼愜意。

浙江清明節傳統食物: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戶戶磨糯米粉、採“清明草”或艾葉做清明果。艾葉我們都見過,“清明草”俗稱綿菜、米菜、佛耳草、鼠麴草,在清明時節萌生出綿綿白毛細葉。人們採摘葉頂,洗淨搗爛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綠綠的艾葉汁或綿菜汁頓時變得通體碧綠,鮮嫩欲滴。

餡兒有豆腐乾和着韭菜的,有薰肥腸拌芥菜末的。有包成糰子的,有做成圓餅的,也有包成餃子樣但更精緻些的,那皺褶的花邊一個個碧綠剔透,美麗極了。

福建清明節傳統食物:潤餅和烏稔飯

清明吃潤餅,在福建和臺灣很盛行,其實“潤餅”的正名還是春餅。泉州、廈門的“潤餅”以麪粉爲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香菜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清香可口。晉江的“潤餅”複雜得多,包餡兒多種多樣,甚至能擺得滿滿一桌,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都可能在裏面出現: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蔔菜、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香菜、蒜絲……

另外,關於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烏稔飯”,因爲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九年級,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特別是枯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

據畲族民間傳說:唐總章二年,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領畲軍抗擊官兵,被圍困山中,時值嚴冬糧斷。畲軍只得採摘烏稔果充飢,雷萬興遂於農歷三月九年級日率衆下山,衝出重圍。從這以後,每到“三月三”,雷萬興總要召集兵將設宴慶賀那次突圍勝利。並命畲軍士兵採回烏稔葉,讓軍廚製成“烏稔飯”,讓全軍上下飽食一頓,以志紀念。這“烏稔飯”的製作方法並不繁雜,將採摘下來的烏稔樹葉洗淨,放入清水中煮沸,撈掉樹葉,然後,將糯米浸泡在烏稔湯中,浸泡9小時後撈出,放在蒸煮籠裏蒸煮,熟時即可食用。制好的“烏稔飯”,單從外表來看,不甚美觀,顏色烏黑,然而米香撲鼻與一般糯米飯相比,別有一番風味。而畲族人民爲紀念民族英雄,此後每年的“三月三”都要蒸“烏稔飯”吃,日久相沿,就成爲畲家風俗。又因閩東一帶,畲漢雜居,人民歷代友好相處,婚嫁頻繁,遂使食“烏稔飯”也成了閩東各地各民族共同擁有的清明食俗。

寒食節起源 篇三

根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爲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爲一代明君晉文公。但是介子推不求利祿,選擇和母親歸隱山林。晉文公爲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功臣,於是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的民間風俗 篇四

1、禁火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爲。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爲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

2、拜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爲“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爲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爲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3、插柳

柳爲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爲懷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檐插柳寢竈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4、踏青

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爲:“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寒食節的來歷 篇五

1、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着,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2、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爲“野祭”。後演變爲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3、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麪、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爲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4、寒食插柳:柳爲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爲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檐插柳寢竈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爲:“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6、寒食鞦韆:鞦韆原爲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爲宴樂。帝呼爲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爲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7、寒食蹴球:盛行於唐,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爲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勳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8、寒食詠詩: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說、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爲我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節時期還有賜宴、賞花、鬥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鑽木取火、放風箏、鬥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篇六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爲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爲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的來歷 篇七

(一)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願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爲介山,並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乾糧和冷食。

古代的人們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氣節,“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後人流傳下來,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

民俗專家介紹說,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爲期。整整一個月都吃冷食,對身體實在不利,漢代改爲3天。

寒食節從晉國開始後,延續了不少年代,中間也有嚴禁寒食習俗的,如三國時期的曹操。但時間不長,“寒食禁火”之風又在民間自發興起。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都被當作重大的節日。唐朝時也仍然被作爲全國性的隆重節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寫過關於寒食節的詩文。

專家表示,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爲一。晚唐、宋以後,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許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習俗。明清時期,寒食節期間已經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們寒食了。

趙之珩說,寒食節禁火冷食的習俗,連同寒食節本身,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慢慢消失了。或者說寒食節成了清明節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這個節日,有助於人們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和民俗內涵,非常有意義。

(二)相傳,那是在很早很早,早到了春秋時代,也許是個電閃雷鳴的夜晚,也許是白天突然烏雲密佈,但是,一定是什麼天生異象。因爲晉獻公死了,好歹是個霸主,是一定不能悄悄地離開的,不帶走一片雲彩,必定是天地爲之動容。可惜,歷史沒有說天地之間如何大戰,只記載了晉國內亂,諸子爭奪王位,公子重耳被趕出晉國,在外避難。先鋒營首領介子推等大臣跟隨重耳忠心耿耿,在國外流亡19年。最困苦的情況下,重耳流亡到衛國,餓不能行,衆臣採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嚥。忠臣介子推偷偷地進山溝裏,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塊,同野菜煮成湯送給重耳。重耳接過來狼吞虎嚥吃個精光,這才問從哪來的肉菜湯,旁邊的大臣告訴是子推從大腿割下來的,重耳聽了感動的淚如雨下。

晉文公歸國爲君侯,分封羣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爲官。躲避山裏,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着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

爲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爲寒食節。之後,隨着歷史車輪的滾動,寒食節終於推而廣之,擴展到全國各地,在歲時節日的演變過程中,寒食靜靜地融入了清明。

寒食節的來歷故事傳說 篇八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位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19年後,重耳回國當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但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的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尋找,卻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一個樹洞,洞裏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要求每年這天禁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製成雙木屐,每天望着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而復活,綠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柳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爲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放在身邊,作爲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以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而在南方,多爲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還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