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記者工作感言精品多篇

記者工作感言精品多篇

記者工作感言 篇一

一年中有好幾個節日,過節總是讓人放鬆讓人欣喜,但記者節卻給我一種沉甸甸的感覺,這種感覺來自記者所肩負的責任,使我在這個節日裏總是要做一些思考和回味。我是半路轉行步入記者這個行業的,也正是這一年有了記者節,所以我慶幸我和記者節一起走來,同步成長,同時,也是記者這份職業讓我生活更加充實,心靈更加豐富,是記者這門職業讓我更廣泛地接觸了社會各階層方方面面的人,是記者這份職業讓我在品嚐工作、快樂的同時,也更深地領悟了做事做人的道理。因此,我常常對自己的職業滿懷感激,今天借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感觸和體會。

一、當記者讓我感到快樂。

我一直喜歡做一些社會類新聞,捕捉生活,演繹真情,傳播真、善、美,在每一期節目的採編過程中我接觸最多的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一年四季在田裏辛苦勞作的農民,有樂於奉獻、忘我工作的一線工人,雖然這都是一次次普通的採訪,但他們那一張張因勞動而流汗的臉龐,怎麼也無法從我的腦海中抹去,紡織工人那專注的神情,建築工人一身灰衣坐在工地上一起享用簡單的飯菜時的那種快樂至今仍讓我感動不已,那一刻,我真切的體會到勞動真美,工作真快樂!是勞動創造了人,也是勞動完善了人,而我,也正是在工作中快樂着。每每看到辛苦一番的節目通過審查並播出,我就覺得我和我的夥伴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我的心就感到了踏實------彈指一揮間,如水的歲月,匆匆地從我的身邊悄然逝去,回首走過的道路,並非一凡風順,也經歷坎坷,但是我想,只要是真誠的付出,就一定會有真誠的回報那就是快樂,我慶幸我是一名電視人,一名記者,不管今後的道路有多崎嶇,我會一如既往地工作着,快樂着,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二、當記者讓我善於思考

記者的職責是報道新聞事件,新聞從哪裏來?等新聞的記者不是一名稱職的記者。正如一些前輩記者所說,造就偉大記者的條件主要源於好奇心,一種發自內心的對問題深究的興趣。我把這句話理解爲對身邊事物和現象的思考,用專業的話說就是對問題的敏銳性和洞察力,記得今年,曾接到羣衆舉報,我縣某地有一夥人在非法招生,當我們在採訪時瞭解到對非法招生是有很嚴格的管理制度的,主辦方敢冒險而爲之,一定有其原因,採訪中我們終於瞭解到原來是我縣龐大的生源與現有的職業教育不相匹配,我想要是策劃一組報道縣委正着手籌備最大的職教中心的選題,不是更有說服教育意義嗎?於是一組題爲《職業教育路在何方》的系列報道隨即通過審查並順利播出。

三、當記者讓我充滿激情

在別人看來,記者是一個收入穩定且體面的工作,但這只是不知內情人的看法,其實,記者是一個特殊的行業,需要我們具有疾惡如仇的正義感和悲天憫人的同情心,更需要我們具有昂揚的精神和不滅的激情,隨着閱歷的增長,很多事情我們可以司空見慣,但不可以無動於衷,應該說,記者心靈的琴絃是最容易撥動的,我並不是說記者去感情用事,而是當面對新聞事件時,記者應該迅速反應並且能全身心地投入,體現良好的職業狀態,剛入這行的時候,無論是在一線採訪還是坐在電腦旁製作節目,一切都覺得是那樣的新奇和神聖。而當這些成爲工作的常態之後,怎樣依然保持激情呢?動力的源泉只有一個,那就是記者這份職業的頭冠罩在頭上的時候,不得不讓自己激情常在!我總覺得做一名記者如果不去採訪坐在辦公室裏總覺得心裏缺少點什麼?所以我每當缺少選題或出外採訪歸來時,我總喜歡關注一些新聞之外的新聞,如地方政府提出爭創全省水產基地後,我們積極策劃了一組各地在水產方面的成功做法及新舉措,正是有了這份激情才使新聞部保證了足夠的新聞量。

四、當記者讓我享受到了別樣的幸福

記者是一種辛苦的行業,要做稱職的記者付出的要比同齡人多得多。同齡人打牌,上網,聊天,看長篇電視劇時,我大多在採訪、拍攝、寫稿,廢紙婁裏的紙堆成小山,頻繁接觸鍵盤的手腕得了疲勞症,每逢節假日,別人都和親屬、朋友一起團聚、遊玩。而唯獨我們仍堅守在一線,爲了新聞而奔波。親屬朋友都不理解,說怎麼就你最忙?我知道這是大家在心疼我,勸我不要這麼辛苦,可壓力和責任迫使我不能停下來,風餐露宿,終日奔波是我們生活特色,加班加點,通宵達旦是我們經常性工作,當火海逼近的時候我們要迎面而上,當洪水肆虐的時候,我們要向前披波,無論怎樣艱難,不管如何危險,只要有新聞的地方,我們就沒有理由退縮。

付出便有收穫。現在每個月我的稿件數量在部室居於前列,每個月都有稿件被評爲月度好新聞,每當此時,心裏就升起了一股別樣的幸福感。新聞工作就像是登山,只要你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和不懈的創新精神,眼前總會有一個又一個艱險的山峯等着你去征服,我會一如既往,超越自我,去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業績。

記者工作感言 篇二

人們常說,一粒種子,只有深深地根植沃土,才能生機無限;一名報人,只有燃燒激情,才能蓬勃向上!在人生的青春歲月,我爲投身到喜愛的新聞行業感到自豪。

工作需要激情,社會需要責任,作爲一名編輯,奉獻給讀者精神大餐,是我們的職責;將自己的才智,融入在版面的字裏行間,去尋找挖掘新聞亮點,更是一種忙碌的快樂。在面對新聞時,我們哭過,笑過,感動過,但是捍衛真理,弘揚正氣,鞭撻醜惡的理想從未變過。因爲熱愛,因爲理想,因爲我的選擇。

“我不在報社,就在外出採訪的路上”從12年前,進入報社的第一天,採訪、構思、碼字、寫稿、交稿,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日三餐”,一晃12年過去了,激情和歲月鑄就了一篇篇散發墨香的新聞稿件,每每得到讀者的反饋和好評,就有了辛苦後的安慰和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從小記者到老記者,驀然回首,走過的這一段人生旅途,成了我生命中最美麗的樂章。當第十二個記者節來臨之際,作爲一名“老記者”,作爲一名新聞工作者,作爲三秦都市報的一名員工,我願以畢生的精力,抒寫新時代的美好篇章,謳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不辜負社會和人民對新聞工作者的深厚期待。

一晃眼,時光已經過去了兩度春秋,此時此刻站在領獎臺上我回想起剛到報社工作的日子:年輕的毛頭小夥不曾畏懼,僅僅憑藉着一股子闖的勁頭,朝着夢想的方向不斷追逐,玉樹地震我們不曾退縮,日本地震我們不曾猶豫,我們心懷夢想卻又敬畏夢想,在新聞的道路上我們踐行着最初的諾言,只爲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繼續前行。

在報社長足發展的道路上,我們的工作成績不斷被肯定,我們的。福利待遇不斷提高,相信每一位編輯、記者都常懷着激動的淚水,那是因爲我們對報社愛的深切。三秦都市報正邁着健康的步伐前進,作爲一名“三秦人”,我們一同朝着夢想出發!

記者工作感言 篇三

作爲黨員記者,結合自己幾十年來從業的實際,我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具體要求概括提煉爲:貴在堅持“三做三不做”:

一做保持黨員先進性的帶頭人,不做令人生厭的“狗仔隊”隊員,記者黨員保先體會。

新聞工作者肩負着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反映民衆的呼聲的職責和使命,這就要求黨員記者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先學一步,只有自己學深、學透了,才能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大衆。只有政治上清醒、理論上紮實、是非上分明、道德上高尚、業務上精通、法紀上過硬,始終保持昂揚正氣、蓬勃朝氣、浩然正氣,才能做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帶頭人。不能專事那些爆人隱私和獵奇,爲謀求個人名利,打着新聞自由的幌子,而無視新聞道德和紀律,不分青紅皁白胡亂寫發新聞作品。

二做學習先進模範人物的第一人,不做自命不凡的“無冕之王”。

運用先進典型宣傳引導羣衆,是我黨一貫的工作方法和優良傳統,也是新聞宣傳的有效形式,被稱之爲媒體的“重頭戲”和“拳頭產品”,做好典型報道更記者實力和水平的展現,應該說,一個個先進模範人物躍然媒體上,記者在這之前可謂是第一見證人。因此,這些年來,我把採寫先進模範人物的全過程,作爲學習先進模範人物事蹟,用先進模範人物的精神采寫先進模範人物,以“要讓讀者感動,首先自己感動”之心,去採寫好每一個先進模範人物,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一次洗禮,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奮發有爲、堅韌不拔的精神狀態,始終把新聞工作作爲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的崗位,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不謀私利,無私奉獻。而不能夜郎自大,盛氣凌人,不謙虛謹慎,老子天下第一,不尊羣衆、不尊重事實,成爲人見人防、誰見誰罵的所謂“無冕之王”。

三做謳歌黨和人民事業的代言人,不做禍害於社會的“縱火者”。

作爲一名黨員記者,當以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爲己任,以鼓勁、幫忙而不添亂爲主旨,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要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最高位置,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自覺做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有實踐“三貼近”的自覺性,有爲民解憂難的責任感,有堅持“三深入”的事業心,堅持真理,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客觀公正地反映民衆的呼聲,把爲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作爲“新聞眼”。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倡導科學精神,不採寫傳播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尊嚴的報道,不在新聞報道中泄露國家機密、不採寫傳播不利於社會穩定、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報道。不蓄意炒作渲染誘發情緒、激發矛盾、不利於解決問題、影響工作的事件,不做“虛假新聞”、“有償新聞”、“侵權新聞”、“低俗新聞”和“負面新聞”的“問題記者”,樹立符合社會需要和新聞傳播自身規範的職業情感和職業作風,以新聞記者的良好公信力取信於民。

記者工作感言 篇四

作爲黨和人民的喉舌,新聞記者肩負着天降大任於斯人的使命,追尋理想、拷問真相、守望良知是新聞記者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因此,新聞記者,不應該是簡單的記錄者,而應是一個善於交流的訪問者,反應敏捷的運動員,思想深邃的哲學家,溫厚善良的慈悲者,嫉惡如仇的俠士。

11月8日,記者節。以職業爲節,爲了記者的光榮,也爲了光榮之後,腳步更從容。 所以,記者的光榮,並不屬於一己,而是屬於這個偉大的時代,這個偉大的國度。古人有云:躬逢其盛,躬既可解爲親自,也可解爲曲身:面對偉大,個人怎能不心生敬意,怎能不滿懷謙卑?細數光榮後,請束之高閣,在這個幸運的時代,從容前行。

7年的記者生涯,所流過的汗水和淚水,讓我切身地感受到做記者的艱辛與痛苦。所經歷的勞累、疲憊、委屈、欣慰,酸甜苦辣全都浸透在一篇篇具有新聞價值的文章中。然而,當一篇篇精心採寫的稿件獲讀者的好評時;當我的新聞作品獲得廣東新聞獎時;當名字成爲文章的金字招牌時,心裏驟然涌出的那份收穫累累果實的自豪感,便猶如母親經歷了孕育和生育陣痛之後,抱着哭聲響亮的孩子時那樣甜蜜。

哪裏有新聞,哪裏就有我們忙碌的身影。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舉例今年的大事件)&&每一個重大事件,我們的記者都戰鬥在一線。雖然這些事件現場離我們雲浮很遙遠,但是作爲新聞工作者,我們依然忙碌。我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採訪歸來連夜趕稿,多少次加班;爲了一句話、一張圖片、一個版面、一個創意,我們採編人員反覆琢磨、反覆討論。記者堅守在現場採訪,把最感人的故事與場景記錄下來,經常忙完已經是凌晨了。這種忙碌是辛苦的。可當我們把最感人的事蹟寫出來刊登在報紙上,再辛苦的忙碌也是幸福的。

走在新聞的路上,我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但我知道,我不會放棄。人的一生,能把職業與理想完美結合起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記者工作感言 篇五

去年記者節,是因爲一個報道沒有出來而有感慨,今年的記者節是因爲一條祝賀短信而記得,當然,今年記者節也是碰巧,剛剛也有自己一個專題報道出來了,但因爲是關於政協副主席之死的,所以一上午領導來電話,還是搞得人有點擔心,生怕觸及政治,可說,記者節,不是記得是媒體同業者的一個節日,更多是讓我們記得,我們對於社會的責任,同時也感慨在當下的這個環境裏,媒體的生存,媒體從業者的發展。

記者,是一個讓人榮耀的稱謂嗎?但在體制內,很多人都自謂是記者民工,在社會上又出現封口費一事,真真又是讓人感覺有點自甘墮落。記得研究生畢業那會,雖然有很多機會,但作爲導師五個弟子的唯一一個去了媒體的我來說,是對自己一個信念的堅持,還是對老師的一個安慰呢!至今,或許我不是最好的,但在於學新聞的,難道理想不是做一個優秀的記者嗎?理想與現實,考慮眼前利益,其實也着眼於發展前途。

做記者,不僅在於外部環境,同時也在於媒體自身的環境。面對利益誘惑,面對阻擾,面對重重的探訪真相的困難,作爲一個有想法,有堅持的記者,或許我們都可以克服,但如果再加上自身的環境,我們所寄生的媒體環境也是一點都不理想,那我們,工作是否就真是就爲了謀生呢?在我身邊,在我的同行圈裏,我感覺,除了養家餬口,大部分人心底裏其實都還是有些精神寄託的,這一點精神寄託,不僅在於我們在探尋真相,報道老百姓關心的新聞或是滿足老百姓的娛樂享受,更實際的,其實還在於我們其實可以幫助到人,我們有一種工作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來自於心裏,來自尊重,來自於社會及人們對記者的期望。所以,話說回來,記者行業,這個行業是有職業信仰、職業道德、職業理想的。但如果在整個社會輿論環境,生存環境變得更糟糕的情況下,我們的堅守,難道就是能超脫現實的嗎?

在對記者有太多寄託、太多期望的同時,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我們作爲社會的一員,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我們對於民衆的人心呢?每一個人,除了職業的這個身份之外,每個人也都是社會民衆的一員,對家庭,對親朋戚友,對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我們是否又都保持了一份人心呢?這人心,是人的善意、是人的愛心、是人的憐憫之心,是人的上進求尊重之心。每個人,都希望活得有保障,每個人也都希望活得有尊嚴,所以,對於記者之期望,是一份要求,也是一份自身的擔當,記者與民衆有區別,但同樣,民衆也當有自身的要求。民衆媒介素養,或許說的是一個專業問題,是公民素養問題,但如果大家都想生活得好一點,都想在保障自己權益方面有公正對待之時,那就不僅需要對記者有要求、有期望,同時也在於每個人都希望記者那樣一樣希望自己,這樣,記者不僅可以做得更有希望和更專業,同時我們大家也都能生活得更好。

希望與失望同在,榮耀與失落同行,記者工作是一份光榮,也是一份辛苦,在記者節說記者,不僅在於媒體從業者的要求,同時也在於民衆的期望和努力。環境,不單獨是你的,我的,而是大家的。

記者工作感言 篇六

會寫字的人,不一定就能成爲一名好的新聞記者。因爲,新聞報道不是信手捻來,也不是花前月下的抒情浪漫,而是對新聞事件的真實反映,是經過對文字的精心錘鍊,將思想和觀點隱藏在客觀事實中的絕妙詮釋。

作爲黨和人民的“喉舌”,新聞記者肩負着“天降大任於斯人”的使命,追尋理想、拷問真相、守望良知是新聞記者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因此,新聞記者,不應該是簡單的記錄者,而應是一個善於交流的訪問者,反應敏捷的運動員,思想深邃的哲學家,溫厚善良的慈悲者,嫉惡如仇的俠士。

爲了成爲一名新聞人,我放棄了曾經穩定安逸的工作追尋我的新聞夢想,在新聞這條路上奮力跋涉的過程中,我收穫了果實也倍添了自信;在用新聞報道這個武器懲惡揚善時,我樹立了黨報記者的威信。7年的採寫歷練,我學會了用嘴與被訪者溝通,用眼去觀察,用文字去記錄,用頭腦去思考;成熟的心態和對新聞導向準確把握的能力,讓我爲能成爲一名合格的黨報記者而備感欣慰。

然而,越做下去,越感覺新聞記者不好當。一位同行對我說,“這一行做得越久,經驗越豐富,就越看出自己的水平與頂峯的差距。對自己要求不低的你,有時爲了用一個詞來準確地形容想表述的內涵,卻要絞盡腦汁想大半天;有時候,一個新聞事件,本來用一個很恰當的角度去採寫效果會很好,而經驗豐富的你卻偏偏在策劃時無法想到,以至於對寫出來的稿件不滿意而懊惱。這,也許就是做了多年記者的你所亟待突破的瓶頸吧。”

7年的記者生涯,所流過的汗水和淚水,讓我切身地感受到做記者的艱辛與痛苦。所經歷的勞累、疲憊、委屈、欣慰,酸甜苦辣全都浸透在一篇篇具有新聞價值的文章中。然而,當一篇篇精心採寫的稿件獲讀者的好評時;當我的新聞作品獲得廣東新聞獎時;當名字成爲文章的金字招牌時,心裏驟然涌出的那份收穫累累果實的自豪感,便猶如母親經歷了孕育和生育陣痛之後,抱着哭聲響亮的孩子時那樣甜蜜。

走在新聞的路上,我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但我知道,我不會放棄。人的一生,能把職業與理想完美結合起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