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古代戰爭故事多篇薈萃合集(精品多篇)

古代戰爭故事多篇薈萃合集(精品多篇)

古代戰爭故事5篇薈萃 篇一

李廣利

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極其傑出的皇帝,有千古一帝之稱。在漢武帝在位期間,西漢大破匈奴,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意義重大。在抗擊匈奴的漢朝將軍中,衛青和李廣利二人都是漢武帝的小舅子,但是他們一個成爲了抗匈名將,另一個卻成爲了匈奴的走狗!

衛青是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同父異母的弟弟,衛子夫以歌女的身份在平陽公主府受到漢武帝的臨幸,後被漢武帝帶回皇宮,從此開始了她光輝燦爛的人生。衛子夫進宮一年之後才受到漢武帝的寵愛,先後生下了漢武帝的長女長子,受到陳皇后的妒忌。

陳皇后之母竇太主爲了給女兒出口氣,便派人抓住了衛青,打算給衛子夫一點教訓。好在,衛青被人救了出來,沒有性命之憂。但是,此事被漢武帝知曉了,武帝爲了彌補衛子夫,便重賞衛子夫在衛家的親眷,還將衛青調到自己身邊任職。

就是因爲這一機遇,衛青得以受到漢武帝的重視,漢武帝發現,他好像無意中撿到一塊寶,因爲衛青有很突出的領兵作戰的本事。當時,西漢與匈奴連年大戰,西漢缺少的就是像衛青這般勇猛善謀的將軍。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封衛青爲車騎將軍,領一萬騎兵迎擊匈奴。漢武帝讓他們兵分四路,衛青獨立帶領一支軍隊,另外三支分別由公孫敖、公孫賀、李廣帶領。

這是衛青第一次上戰場,他勇敢而冷靜,最後竟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俘虜了700人!其餘三支漢軍兩支失敗,一支無功而返。漢武帝見衛青如此優秀,便將其封爲關內侯。

後來,衛青一步步成爲漢武帝的心腹大臣,他七徵匈奴,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還擔任了大司馬大將軍一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衛青一生忠勇,戰績無數,他病逝以後,漢武帝非常傷心。

同樣是漢武帝的小舅子,李廣利和衛青一比,高低立見。李廣利是李家長子,他的妹妹李氏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美女李夫人,漢武帝的寵妃;而他的弟弟李延年,傳說是武帝的男寵,經常與武帝一起起居;李廣利最小的弟弟叫做李季,李氏全家都是倡優出身。

其實,李廣利的出身於衛青的出身差不了多少,他們都是因爲家中姊妹成爲了漢武帝的妃嬪而受到朝廷重用的,但是衛青最後名垂千史了,李廣利卻遺臭萬年了!

我們不說別的,就單單說衛青與李廣利的首戰情況。前面我們也提到了,衛青的戰績是首戰大捷,領兵不過萬人,就俘虜了匈奴七百人!而李廣利呢,簡直慘不忍睹。

公元前104年,李廣利帶領屬國的六千騎兵以及郡國內那些品行惡劣的少年數萬人去攻打大宛,目的是讓大宛屈服於漢朝,並帶回大宛的良馬。

李廣利帶着龐大的軍隊一路前行,沿途的小國都非常恐慌,他們緊緊守住自己的土地,不肯給李廣利提供糧食。李廣利帶着好幾萬人的軍隊,需要非常多的糧食,可他又打不過那些小國,所以等到達鬱成的時候,李廣利的軍隊就只剩下幾千人了,而且這些人還又餓又累,根本沒有戰鬥力。

李廣利認爲,自己現在還沒到大宛就已經損失了這麼多人,現在士兵這麼少,連個鬱成都攻不下,更別提什麼大宛了,便撤軍回朝。漢武帝聞之大怒,要知道李廣利這次往返可花掉了兩年的時間,結果損失巨大卻什麼成果也沒有,他派人攔在玉門關,不讓李廣利回國。

看起來,李廣利的確不如衛青的戰績來得出色,更何況衛青爲了漢朝一生征戰,而李廣利最後卻向匈奴投降了呢。所以,李廣利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高,兩個人同樣的出身,同樣的機遇,結果卻走向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古代戰爭故事5篇薈萃 篇二

左宗棠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湘軍將領,同時也是晚清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他曾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和晚清**,收復新疆,爲晚清安定做出重要貢獻。所以後人將其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爲“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是晚清一位非常硬氣的將領,常年的軍旅生涯和四處作戰,養成了他剛烈正直的性格。這也使得他在面對外族入侵的時候,表達出強硬的態度。

他大概是四大名臣中,面對外危內亂最硬氣的將領。也正因如此,他與李鴻章互相看不順眼,以二人爲首分別形成了主戰派和主和派。

左宗棠收復新疆是大功,而出征新疆也是他和李鴻章最大的矛盾之一。同治三年,太平天國等內亂波及新疆。新疆許多地主豪強趁機而起,出現了佔地爲王,割據混亂的局面。

新疆豪強想要趁此機會霸佔新疆,而沙俄則抓住機會,迅速入侵,同治十年伊犁落入沙俄之手,新疆也脫離清政府的管制。

同治十二年,左宗棠致信總理衙門,表達出想要出兵的意願。晚清政府因爲連年的戰亂和天災人禍,以及各種賠款條約,國庫空虛。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一談到出兵,勢必就要說到軍費糧草。清政府本來就頭疼,從哪裏調撥軍費給左宗棠,用以收復新疆。這邊同治十三年,日本侵略臺灣,又是一個大缺口。

左宗棠請求撥款收復新疆,那邊李鴻章也上書請求撥款,加強海防。這些事兒堆積在一起,錢就那麼多,由此引發了“塞防”和“海防”之爭。

李鴻章主張放棄塞防,以日本爲假想敵,加強海防。“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四川巡撫王文韶主張塞防,放棄海防。

左宗棠則主張“塞防”和“海防”並重,如果放棄塞防,那麼英餓軍隊勢必會趁勢繼續進攻,那時候不僅不能將兵馬糧草調撥海防,反而會形成牽制,軍隊疲於征戰。

經過朝議,最終同意了左宗棠出兵新疆的決定。但是在軍費方面,清政府卻捉襟見肘,最後只從戶部拿出了200萬兩銀子,各省協餉300萬兩,總計500萬兩。

500萬兩白銀放在現在來看,是一筆很大的數字。但是用以支撐一支軍隊,卻實在不夠。如果不能保證糧草,士兵飯都吃不飽,又該如何打仗還得打勝仗呢?

左宗棠最後出征了,並且還勝利了,自然就說明軍費問題得到了解決。解決這問題的,就是左宗棠的錢袋子胡雪巖。

錢不夠怎麼辦?就和今天大家買房貸款一樣,當時軍費則是洋行借款。借款就需拿東西抵押,而且當時借款困難,連親王都難向銀行借出錢來,胡雪巖做到了。

從一個藥鋪小夥計到晚清鉅商,胡雪巖的成就不僅在經商天賦,更在於各方人脈。所以胡雪巖最後以江蘇、浙江、廣東海關收入作擔保,先後六次出面借外債1870萬兩白銀。

這筆巨大的款項,最後解決了西征軍費問題。爲了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他還個人無償資助了“諸葛行軍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藥材,使得士兵免受水土不服之苦。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胡雪巖,那麼左宗棠西征不可能成功,如今中國的版圖肯定會少一部分。

不管是左宗棠還是胡雪巖,都是後世人應當尊敬讚譽的存在。

古代戰爭故事5篇彙集 篇三

中國古代十大“特種兵”

中國古代有十大“特種兵”部隊,在戰場上,他們讓敵人聞風喪膽,在自己的國家,他們是老百姓的保護神。你知道這十支“特種兵”部隊有哪些嗎?

1、秦國鐵鷹銳士

鐵鷹銳士是從秦軍中挑選精銳士兵訓練出來的一支精銳中的精銳,“十萬秦卒出三千銳士”,秦國新軍二十萬,“鐵鷹銳士”只有一千六百人。

鐵鷹銳士是秦國大將司馬錯從吳起訓練魏武卒的方式中獲得的靈感所建而成的。

鐵鷹銳士不單劍術超凡,而且馬戰步戰樣樣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樣嫺熟。

2、東漢陷陣營

陷陣營是東漢末期一支七百多人的特別部隊,指揮官是呂布手《www.》下的大將高順。

陷陣營將士個個驍勇善戰,裝備精良,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就連擁有關羽、張飛兩員大將的劉備也在“陷陣營”手下吃過敗仗!

3、東晉北府兵

北府軍,又名北府兵,是中國東晉時期的謝玄主持創立的一支軍隊,成員皆是從流民中選出的。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前秦派出80萬大軍,東晉只派8萬人迎戰,最後竟奇蹟般獲勝了,這8萬人就是北府軍。

4、乞活軍

乞活,顧名思義,亂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

乞活軍是在西晉末年建成的,那時幷州匈奴人羯人起兵叛亂,幷州百姓被大肆屠殺,餓殍遍野,刺史司馬騰率領兩萬餘戶百姓及士兵官吏逃難求食,後形成號爲“乞活”的難民集團。

乞活軍被認爲是中國古代最兇猛強勁的農民部隊。

5、隋代燕雲十八騎

燕雲十八騎是一支神祕無比的王牌騎兵,一共十八人,臉戴面罩,頭蒙黑巾,身披黑色長披風,每人負箭18支,常在大漠活動,每一次出沒必定帶來一場大殺戮。

他們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以一敵百,未嘗一敗!

當時察哈合侵犯隋朝邊境,靖邊侯羅藝率燕雲十八騎,伏擊察哈合,一夜殺盡三千餘人,其後燕雲十八騎窮追不捨,結果察哈合兩萬餘人無一生還。

6、唐朝玄甲軍

玄甲軍是唐朝重騎兵,士兵身着黑鐵盔甲,所向披靡。

李世民曾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斬俘6000餘人。

虎牢關之戰中,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就大破竇建德十多萬大軍。

7、南宋背嵬軍

背嵬軍是南宋名將岳飛統領的一支精銳騎兵部隊,世人都知道南宋時期的岳家軍是最強的,而這背嵬軍則是岳家軍中精銳中的精銳。

8、怯薛軍

怯薛軍,是由成吉思汗親自組建的的一支軍隊,主要由貴族、大將等功勳子弟構成。

這支軍隊跟着成吉思汗征戰天下,構建了蒙古帝國的統治基礎。

9、神機營

明成祖朱棣創建神機營,以銅火銃爲主要裝備,它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炮兵部隊,戰鬥力強,殺傷力大。

10、戚家軍

戚家軍因戚繼光而得名,它主要是由義烏東陽的農民和礦工組成的,創下了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被譽爲“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古代戰爭故事5篇精選彙集 篇四

霍光與霍去病

霍去病是西漢歷史上的抗匈名將,而西漢權臣霍光則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

霍去病一世英名,但他卻是一個私生子。霍去病的父親名叫霍仲孺,公元前141年前後,霍仲孺以縣中小吏身份被派到平陽侯家服役。

在平陽侯府中,霍仲孺和侍女衛媼之女衛少兒私通生下霍去病,等他在平陽侯家的任務完成後,霍仲孺返回家中,另娶妻子生下霍光,與衛少兒再無來往。

霍去病功成名就以後,得知了自己的真實身世,在出擊匈奴的途中,霍去病派人請來霍仲孺,與其父子相認,並不計前嫌的替霍仲孺購買了大量的田地房屋和奴婢,讓父親和弟弟一家人衣食無憂。

凱旋而歸時,霍去病再次拜訪父親,並將十多歲的異母弟弟霍光一起帶到長安照顧。

霍光身高七尺三寸,皮膚白皙,眉目疏朗,鬍鬚很美,是當時有名的美男子。

在霍去病的幫助下,霍光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先任郎官,隨後遷任各曹官,侍中等。

霍去病死後,漢武帝厚待霍家人,霍光升任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等職位,侍奉漢武帝左右,前後出入宮禁二十多年,成爲漢武帝的心腹重臣。

漢武帝臨終前,把年僅8歲的幼子劉弗陵託付給霍光等人,囑咐他們好好輔佐小皇帝。

劉弗陵也就是漢昭帝,他繼位爲帝的時候年齡很小,無法親政,朝政便由霍光和其他託孤大臣共同處理。

後來,霍光的外孫女上官氏年僅6歲便入宮當了皇后,霍家和上官家都成爲了外戚,而且權勢滔天。

原本,霍光是極力反對讓上官氏入宮的,但上官一族爲了更顯貴,避過霍光,轉而走了鄂邑長公主的門路,成功達到了目的。

上官氏入宮以後,霍光見事情已經無法轉圜,便更加用心的輔佐漢昭帝,也希望漢昭帝能看在他的份上,好好對他的外孫女。

上官氏與漢昭帝的婚姻和古代許多皇帝的婚姻一樣,都屬於政治聯姻。兩人成婚時都很年幼,哪有什麼愛啊,情啊。況且兩人婚後,上官一族勾結燕王劉旦,密謀叛亂,最後漢昭帝將上官滅了族,只因上官皇后乃是功臣霍光的外孫女,這才逃過一劫。

此事之後,漢昭帝更加冷落上官皇后了,但霍光卻希望上官皇后過得好一些,於是他就發明了一種叫“窮絝”的褲子,還命令宮女必須全都穿這種褲子,以防範昭帝跟宮女偶生曖昧。

“窮絝”是一種有前後襠、繫帶很多的內褲,不方便解開。自打有了“窮絝”以後,漢昭帝日子過得更加清寡,21歲病逝時,一個孩子都沒留下!

據說,窮絝是世界上最早的內褲,沒想到吧,它居然是霍光發明的。

古代戰爭故事5篇薈萃 篇五

呂雉

千百年來,世人給呂雉貼上了“毒婦”的標籤,她將劉邦生前寵愛的戚夫人製作成人彘的手段的確非常恐怖,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人,卻在她臨朝稱制的時候,放過了一個公然反抗她的臣子,這是爲什麼呢?

漢高祖劉邦病重的時候,呂后曾經問過劉邦一個問題:“你若就這麼死了,相國曹參的年齡也大了,我們的兒子劉盈又爲人懦弱,國家該交給誰呢?”劉邦想了想慢慢說到:“王陵是接替相國曹參的最佳人選,雖然我和他有些小過節,但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王陵此人秉性耿真,質樸少文,我看他有些過於憨直了些,必須讓處事圓滑的陳平來輔佐他纔好。”

劉邦去世以後,劉盈繼位爲漢惠帝,呂后臨朝聽政,把持着朝政大權。漢惠帝六年,相國曹參去世,接替曹參相位的正是王陵、陳平二人。

呂后掌權以後想要封呂氏一族的人爲王,遭到了王陵的強烈阻撓。王陵認爲,高祖在世的時候曾經和他們有過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如今呂后要讓呂氏的人稱王,違背了約定,所以不可以這樣做。

按照呂雉的脾氣,王陵本該大難臨頭,但是後來他卻升了官,簡直不像呂雉以往的行事風格!

王陵公然反對呂雉,呂雉當然是不高興的,朝廷不止王陵一個丞相,當時王陵是右丞相,而左丞相爲陳平。呂雉就問陳平對她封呂氏爲王的事有什麼看法,陳平說:“高祖建立了漢朝這個國家,所以要讓他的子孫親屬稱王;現如今是太后臨朝稱制,太后想要讓自己的親屬封王,也無不可。”呂雉聽完陳平的話大喜,於是立刻着手封諸呂爲王的事。

後來,王陵質問陳平:“當年高祖對我們所說的話你都忘了嗎?還是說當時你不在現場沒有聽到?如今你們違背高祖的本意,將來有何面目去地下見高祖?”陳平不以爲意,他自有打算。

呂雉分封諸呂的時候,打算繞過固執的王陵,索性就封王陵爲太傅,讓他位尊於丞相,卻失去了實權。一個拔了牙的老虎,還是老虎嗎?

王陵失去了權力,就是一個朝廷放在那裏的擺設罷了,他氣呂后,也氣自己沒能阻止呂后,最後乾脆辭職不幹了,回家以後整日閉門不出。呂后八年,王陵纔去世。

呂雉爲何不殺王陵?這是根據當時朝堂上的局勢不得已做出的選擇而已,呂雉想殺王陵卻不能殺。王陵是跟隨高祖建功立業的開國功臣,在朝堂上屬於元老級別的臣子,本來呂雉一個女子臨朝聽政就已經觸怒了那羣老臣,若是她再殺了王陵,那麼陳平、周勃等老臣必然會聯合起來反抗她的統治,到時候得不償失,她可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王陵知難而退,自己放棄。

古代戰爭故事5篇彙集 篇六

金日磾

匈奴是北方強悍的馬上民族,他們的馬匹膘肥體壯,男子騎射功夫了得,在中國封建社會常常是中原王朝的禍患。匈奴與中原王朝的紛爭,早在秦朝就有,後又延續到漢朝。

漢朝最開始與匈奴之間是敗多勝少的,到了漢武帝之時終於扭轉戰局。而漢武帝時期漢朝能壓着匈奴打,還是靠衛青和霍去病兩位大將。

衛青扭轉攻守之勢,霍去病更是直接打到匈奴休屠王城,將匈奴人的“祭天金人”都給奪了。祭天金人是匈奴人祭祀的核心道具,可以說是匈奴人的精神象徵。霍去病將匈奴的祭天金人給奪了,足可以知道其強悍。

咱們歷來分析漢匈關係,大多數涉及的都是漢匈兩國之間的爭鬥。實際上兩國不僅有爭鬥,還有融合。本文的主角金日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金日磾來頭不小,他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身份尊貴。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是漢朝重臣,深受漢武帝信任,臨終前親命託孤,家族全都忠於漢朝,七世不衰。

本爲匈奴太子,金日磾是如何成爲漢朝重臣的呢?這中間又經歷了什麼呢?

元狩二年,霍去病率領漢軍攻打匈奴,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當時匈奴單于惱恨渾邪王多次敗給漢軍,造成匈奴幾萬人的損失,於是想要召渾邪王問罪。渾邪王害怕此去一去不返,於是就有了降漢之心。

渾邪王打定主意降漢,同時也勸說休屠王與他一起。休屠王最開始同意了,臨頭卻又反悔了,於是渾邪王直接將人給殺了。

休屠王被殺,年幼的金日磾與母親與渾邪王一同降漢。當時金日磾還不姓“金”,因爲霍去病奪了匈奴的祭天金人,漢武帝於是賜他“金”姓。

金日磾降漢之時被安排成爲馬監,在黃門署養馬,當時他只有14歲。雖然開頭不怎麼好,但是金日磾自己本人爭氣,逐漸立功,並獲得漢武帝恩寵。當時漢武帝出行他都隨侍左右,在宮中也是侍候身旁。

漢武帝太子劉據因爲巫蠱之禍而慘死,後洗刷冤屈,漢武帝因此將江充等人問罪。其中有一位叫馬何羅的,當初在對付劉據之時出力甚多,如今要被問罪,於是就想要謀反。

漢武帝當時又正好去了林光宮,於是馬何羅等人就商量着行刺。金日磾因爲一早就察覺異樣,因此時刻跟隨在漢武帝身後,馬何羅等人謀反之時正是他拼死護住漢武帝,並且抓住馬何羅。此次之後,馬何羅等人受到審訊問罪,而金日磾則更受漢武帝重用。

漢武帝臨終之時,將年幼的劉弗陵託給金日磾輔佐。金日磾因爲自己是匈奴人的關係,恐不能服衆,於是謙讓給霍光,自己則成爲霍光的助手。

後來霍光還與金日磾結成兒女親家,將女兒嫁給了金日磾的兒子。兩人一同輔佐劉弗陵,匡扶大漢江山,也是一段佳話。

也許是因爲匈奴降漢,金日磾一家更要表現出對漢朝的忠誠。所以不管是金日磾也好,還是金日磾的後代也好,始終忠於漢朝,這才使得他們七世不衰,顯赫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