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九一八事變資料介紹多篇

九一八事變資料介紹多篇

九一八事變的紀念日就要到了,事變發生具體時間是哪天,以及相關的資料內容,身爲中國人,我們有必要了解與知道的,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九一八事變資料介紹大全,歡迎閱讀!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瀋陽事變;日本稱滿洲事變,因中國東北被日本稱作滿洲)指1931年9月18日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此次事變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爲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埋下了導火索。中國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並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廢帝溥儀在東北建立了滿洲國傀儡政權,實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統治,使東北同胞飽受亡國奴的痛苦滋味,因此被中國民衆視爲國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爲“中國國恥日”。

名稱: 九一八事變

地點: 中國東北地區

參戰方兵力: 中國:160000人

日本:30000-66000人

事變簡介

發生時間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攻擊東北。9月18日,日本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對中國東北的戰爭。

發生過程

率部下數人,在瀋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燬,稱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從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鬥。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瀋陽東山嘴子,日軍佔領北大營。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對敵政策

國民黨政府對日本的進攻採取不抵抗政策。事變發生前,蔣介石於8月16日致電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當時,日本關東軍不到兩萬人,中國東北軍駐在東北的有16.5萬人,在關內還有近十萬人。東北軍部隊多次接受不準抵抗的訓令,在日軍突然襲擊面前,除小部分違反蔣介石的命令英勇抵抗外,其餘均不戰而退。但是,大家也不要過分指責蔣介石,因爲在“九一八事變”前,他的主要精力不在日本軍隊上,因此,爲了不至於和日本人鬧僵,使自己手忙腳亂分身乏術,纔出此下策。

9月19日上午8時,日軍幾乎未受到抵抗便將瀋陽全城佔領。東北軍撤向錦州。此後,東北各地的中國軍隊繼續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使日軍得以迅速佔領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也是它企圖把中國變爲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嚴重步驟。此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頂峯,使中國國內的階級關係發生重大變動。

九一八事變讓中國全民族團結抗日

九一八事變及時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鐘,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越來越成爲華夏兒女的共識。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民族責任感也迅速提高,並付諸實踐;許多愛國知識分子積極發表政見和主張,呼籲全國人民徹底明瞭國難的真相!人人應視爲與己有切膚之痛,以決死的精神,團結起來作積極的掙扎與苦鬥,廣大民衆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