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文明教育講話稿多篇

文明教育講話稿多篇

文明教育講話稿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新的學期開啓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載新的夢想,新的起點醞釀新的輝煌。我們拂去歲月之塵,重回知識殿堂。

想一想,新學期,你準備好了嗎?

信心,對學習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對未來的信心。因爲失敗、因爲挫折、因爲競爭,你的信心也許會有磨損,但卓越的成就往往是用眼淚換來的。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只有備受折磨,纔能有更堅定的信心,才能對理想、對希望保持那一份熱誠。

說到理想,我想到有志者事竟成,理想的分量不言而喻。有人說:“沒有理想的生活,猶如沒有羅盤的航行。”我們生活學習,都需要理想的指引。理想是開啓幸福之門的力量,理想是奮鬥的源泉。

因爲奮鬥的艱苦,成功之花才顯得那樣嬌豔;因爲奮鬥的酸澀,成功之實才顯得那樣甜美。讀書似潛海尋寶,越深寶越多;求知如尋花采蜜,越勤蜜越多。辛勤的奮鬥爲我們提供許多寶貴的經驗。

經驗是奮鬥的成果,經驗是智慧的源泉,經驗是可靠的指路明燈,經驗是真知灼見之母,從經驗中得到的教訓比從經驗中得到的真理還要珍貴。在你我奮鬥的歷程中,可以獲得的經驗教訓不勝枚舉,但重要的是能否真正吸收,用它指導我們的學習生活不會重蹈覆轍。

信心,理想,奮鬥加經驗,這樣充分的準備一定會讓新的學期更有意義,更加充實,更多收穫!

新的學期,你準備好了嗎?

文明教育講話稿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儀,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禮儀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衆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禮儀的體現麼?

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爲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爲文明禮儀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爲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禮儀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爲即使踐行了文明禮儀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爲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衆。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禮儀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禮儀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禮儀,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禮儀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禮儀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禮儀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禮儀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禮儀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禮儀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禮儀修養,人的文明禮儀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禮儀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禮儀氛圍對他的民衆亦有莫大的影響。爲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爲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禮儀。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禮儀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禮儀的習慣,使文明禮儀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禮儀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禮儀,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禮儀的行爲。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禮儀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麪包裏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麪包發起來了麼。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禮儀”,不要讓文明禮儀下,不要讓文明禮儀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禮儀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禮儀的主人,讓“文明禮儀與我同行”!

文明教育講話稿篇3

親愛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

我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具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文明禮貌並非是個人生活的小事,而是一個國家社會風尚的真實反映,是一個民族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標誌。同樣文明禮儀建設也是學校一個永恆的主題,因此,爲提升我校文明禮儀形象,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氛圍,我向全校教職員工及學生發出如下倡議:全校師生上下一心,羣策羣力,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把新鋼一小建成平安、文明、書香。陽光的校園,讓新鋼一國小生養成良好的行爲和學習習慣,既成人,又成材,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少年,讓新鋼一小成爲學生及家長最嚮往的校園。我提議全體師生做到:

一、說文明話,做文明人、有時一聲‘你好’給別人帶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謝謝’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一聲‘對不起’能化解劍拔弩張的衝突,一個‘不要緊’等於給人吹去陣陣溫潤的春風。

二、以人爲本,關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要把愛灑向每一位學生,做到尊重學生、善待學生。不讓一個學生受到忽視和歧視,不讓一個學生失去信心,不讓一個學生失去夢想,不讓一位學生因我們的原因而掉隊。讓學生有豐富、平等、自由的對話和表演的空間。

三、以身作則,爲人師表、師者爲師亦爲範,學高爲師,德高爲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爲人師表。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育人者當先自律。

四、知榮明恥,共鑄和諧、以誠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尊、互助、互愛的和諧人際關係,把學校建成師生愉快工作學習的樂園。

老師們同學們,風正起,帆已揚。讓我們鑄師魂,立師德,講文明。樹新風共同擔負起創造精神文明的神聖職責。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文明人,心中牢記文明禮貌,共創平安、文明、書香、陽光的校園,共創我們新鋼一小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

文明教育講話稿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在這美好的清晨,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想想再過12天,美麗而神祕的世博會的面紗即將在上海掀開,內心就特別振奮。這將是一場以中國的名義想全世界展現我國的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的盛會,也是一曲以創新和融合爲主旋律的交響樂,更是一次探討人類城市生活和人類文明的精彩對話。

同學們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的禮儀之邦,在這世界友人濟濟一堂的美好盛會裏,你們又將以怎樣的面貌來迎接世界友人的到來呢?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學習世博禮儀,營造和諧校園”。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講文明、用禮儀,體現了個人素質,反映出社會公德,更弘揚了民族文化。同學們都是朝氣蓬勃的90後,更應把這屬於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但我們的美麗的校園還是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

我常常看到有同學遠距投射,不管能不能扔進紙簍,就“啪”的一下飛過去了;

有同學喜歡空中倒水,不管會不會讓樓下的人遭殃,就“唰”的一下倒下去了;

有同學就餐時排隊加塞,不管會不會擾亂秩序,就“唿”的一下衝進去了;

也有男生穿着古怪,女生打扮庸俗,不管別人會不會把你身份搞錯,性別混淆,就喜歡那麼雷人;

……

文明其實離我們只差一步,正如濮存昕所說的:“文明離我們很近,只有隔一張紙的距離。”文明就在我們的舉手投足間,就在我們的日常細節中,文明就在我們的身邊。做好文明禮儀要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從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做起:講究衛生,不扔紙屑;遵守紀律、不搞破壞;着裝得體、不求前衛;說話文明、舉止大方;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尊重師長、關愛他人;謙虛謹慎、虛心好學;積極進取、獨立思考……

同學們,你們既是校園文明的創造者,更是校園文明的受益者。從現在做起!讓文明禮儀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學子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自我內化的.一種快樂!希望同學們學習文明禮儀,實踐文明禮儀,倡導文明禮儀。

我相信,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一定能營造更加和諧文明的人文環境,一定能沐浴文明禮儀所帶來的溫暖,真正讓我們的美麗的華茂校園,踐行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謝謝大家!

文明教育講話稿篇5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爲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爲。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祝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謝謝大家!

文明教育講話稿篇6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中,希望世界充滿愛!其實,這並非高不可攀,難以實現。只要人人都講文明,知禮儀,那麼,這種溫馨祥和的氣氛,就會時刻縈繞着我們。

我國是個文明古國,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許多知禮謙讓的故事流傳至今。比如:衆所周知的“孔融讓梨”,說的是孔融七歲時,便懂得禮讓;“張良拾鞋”講的.是張良尊敬老人,主動拾鞋,並恭恭敬敬地給老人穿上的故事。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待客熱情周到,是世界公認的最有風度的領導,一向被人們稱作禮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總理請一位姓朱的理髮師傅給他刮臉,剛刮到一半,周總理忽然咳嗽了一聲,朱師傅沒提防,颳了個小口子,朱師傅心裏一陣緊張,忙說:“我工作沒做好,真對不起總理。”周總理微笑着寬慰他說:“怎麼能怪你呢!全怪我咳嗽沒和你打招呼,還幸虧你刀躲得快。”事後,周總理還一再向朱師傅道謝,盡力消除朱師傅的顧慮。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得到啓示:國小生從小就要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國小生講文明、懂禮貌,語言和行爲都要彬彬有禮,文雅而不粗野,要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對長輩、對老師,對對方表示尊敬時,要稱呼“您”;求別人做什麼或給予幫助時,要用商量的口吻說“請”;別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當別人感謝你或有事向你道謝時,要說“別客氣”或“沒關係”;當你無意中妨礙別人或給別人添了麻煩時,要主動說“對不起”;早晨上學或路上遇到老師、同學、朋友、熟人時,要主動打招呼,說“您早”、“您好”;分手時互相說“再見”;說話時,態度要和藹、謙遜、文雅、親切、得體,決不可以說髒話、粗話。待人接物,行爲舉止,都要講究文明禮貌,講究儀表儀態,無論在校內外,都要做到不打架、不罵人、不撒野,學會剋制和謙讓。自己不對,勇於自我批評,別人不對,要能原諒別人的過失,當別人對自己表示歉意時,更不能得理不饒人。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發揚中華民族講文明講禮貌的優良傳統,做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