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多篇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多篇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1

“我一定要超過他!”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爲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裏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遊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

平時他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準確,得到了人們的讚許。

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爲是出現了彗星。儘管如此,因爲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國小裏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遊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藉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

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爲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2

文森特·多布林是一位年輕的法國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勇捐軀,但卻被譽爲數學天才。這是因爲他在馬其諾防線服役時,寫下了不朽的數學手稿。

馬其諾防線上的數學家多布林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當反猶浪潮席捲第三帝國時,他和家人從柏林逃到了法國。1938年,年僅23歲的多布林成爲巴黎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數學博士,不久便擔當了整個巴黎地區同齡人的數學導師。那時他所進行的概率理論的研究項目,被認爲是整個歐洲最前途無量的數學研究項目。他原本是一個前途無量的數學家,但希特勒入侵法國,使得他的數學生涯於1940年悲劇性地中斷了。面對入侵的德國軍隊,多布林決心奮起抗爭,而不是苟且偷生,他參加了法國陸軍,成爲一名普通的士兵。

多布林隨身攜帶着他的研究論文和即將完成的定理上了前線,駐守馬其諾防線。在戰爭最初的幾個月中,上司特許他利用一切空閒時間繼續數學研究。1940年夏,德軍粉碎了法軍的抵抗,多布林所在的步兵團也面臨着滅頂之災。當其他士兵紛紛後撤時,多布林自願與兩名戰友留下,抵抗即將到來的德軍。6月21日,當德軍馬上就要佔領陣地時,多布林開槍自殺,寧死不當俘虜,年僅25歲。他弟弟克勞德回憶道:“幸運的是,多布林在德軍攻佔陣地之前,焚燒了身上所有的研究論文,以免落入德軍之手。他不能容忍德國人剽竊他的思想。”

戰後,多布林的名字很快便被人們遺忘了。然而在他英勇捐軀半個世紀後,法國科學院的一位官員偶然發現多布林早在1940年2月,就依據一種可追溯到路易十四時期的密藏規則,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悉心保存了起來。他用一個信封把自己演繹數學理論的手稿密封,藏在了科學院的地下室中。按照密藏規則,該信封必須經過作者本人許可方能拆封,萬一作者本人辭世,就必須在自收藏之日起100年後方能開啓。這樣,多布林的論文手稿要到2040年才能公之於衆。但在法國科學院院士和世界各國數學家多年的遊說下,其弟克勞德終於在2000年夏天,同意打破這一陳規。

於是,多布林在阿登省作戰時所寫下的數學手稿,就此重見天日。這確立了這位年輕士兵作爲現代數學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和當代概率理論的創始人的地位。這在法國知識界引起了一場轟動。法國科學院爲此出了一期特刊,刊載了多布林手稿的全文,“以示對天才的敬意”。

據法國傑出的數學歷史學家伯納德·布魯說,多布林的論文彌補了二戰前的《數學分析》和日本人20世紀50年代在概率理論方面的進展所留下的空白。多布林的研究涉及到應用數學最重要的一個領域,他預見到那些易受無規律干擾的事物的運動規律,例如粒子在諸如水這樣的流體中的運動等。

約爾教授是第一個見到多布林手稿的人。他說;“我相信多布林知道,他在這場戰爭中將在劫難逃。你會注意到,他儘可能少地留下書面的東西。他清楚地知道,他所從事的是那個時代最有前景的數學研究工作,但可惜來日無多,但他記下了自己所思索的尚未完全成形的數學方面的成果。”

克勞德說:“我與哥哥在一間屋子中同住了20年,我瞭解他的夢想和志向。儘管60年後他才被人們所承認,但依然使我感到高興。多布林是一個認真而有天賦的人,他不允許任何事情使他分心,即便是上前線打仗也不能轉移他的注意力。雖然我對數學一無所知,但我始終爲我的哥哥驕傲和自豪!”作爲一位數學家,多布林無疑是位難得的天才人物,但作爲一名戰士,多布林僅僅是一名戰士而已。多布林的遇難,是整個數學界的悲哀!歷史也許會說:數學家多布林,不應該出現在馬其諾防線!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3

陳景潤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閩侯鎮,他的父親陳元俊是一個郵電局的小職員。

陳景潤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給他找了一所離家近的國小,送他去讀書。在所有的學科中,他特別喜歡數學,只要遨遊在代數、幾何的題海中,他就能夠忘卻所有的煩惱。

陳景潤平時少言寡語,但非常勤學好問,他總是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或借閱參考書。

一箇中午,最後一節課下了,陳景潤走出教室,回家吃飯。他從書包裏拿出一本剛從老師那兒借來的教學書,邊走邊看。書上的內容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地閃現,陳景潤就像一個飢餓的人撲到麪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着精神的食糧。

他只顧專心致志地看書,不知不覺偏離了方向,朝着路邊的小樹走去。只聽“哎喲”一聲,他撞到了樹上。

抗日戰爭爆發初期,陳景潤剛剛升入國中,中學裏的一位數學老師使陳景潤的人生之路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這位老師就是曾經任清華大學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師。有一次,沈元老師向學生講了個數學難題,叫“哥德巴赫猜想”,學生們“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

沈元老師最後又說了一句話: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而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陳景潤聽了這句話後,內心不禁爲之一震:“哥德巴赫猜想、數學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這顆明珠嗎?”

1973年2月,陳景潤的關於(1+2)簡化證明的論文終於公開發表了!“陳氏定理”立即在世界數學界引起轟動,專家們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輕輕地告訴你:

攀登科學高峯,就像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峯一樣,要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懦夫和懶漢是不可能享受到勝利的喜悅的。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4

說起數學家中最出名的天才,那一定是高斯。

天才的大數學家高斯關於高斯的故事,最廣爲流傳的是“5050”。老師本來想用一道難題,讓全班的同學安靜一節課的時間,卻沒有想到小高斯只用了一兩分鐘就說出了答案。他把1、2、3……分別和100、99、98結對子相加,就得到50個101,最後輕易就算出從1加到100的和是5050。

你知道嗎?小高斯在三歲時,就已經學會計算了。有一天他觀看父親在計算幫工們的工錢,當他父親唸叨了半天總算報出總數時,身邊傳來微小的聲音,“爸爸!算錯了,應該是這樣……”父親驚異地再算一次,果然是算錯了。雖然沒有人教過他,但小高斯靠平日的觀察,自己學會了計算。

小高斯家裏很窮,冬天,爸爸總是要他早早地上牀睡覺,好節省燃油。可是高斯很喜歡看書,每次都帶着一棵蕪菁(像蘿蔔的一種植物)。他把中心挖空,塞進棉布卷當燈芯,淋上油脂點火看書,一直到累了才鑽入被窩睡覺。

高斯的進步很快,不久之後,老師就沒什麼東西可以教他了。後來,高斯進了高一級學校,可數學老師看了他的作業後,告訴他以後不必上數學課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斯不光數學好,語文也非常棒,當他18歲時,爲自己將來到底是繼續研究古典文學還是數學而苦惱,正在這時,他解決了一個困擾數學家兩千多年之久的問題“尺規作正十七邊形”,於是,他決定繼續讀數學系。

有一個比喻說得非常好。如果我們把18世紀的數學家想象爲一系列的高山峻嶺,那麼最後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巔峯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紀的數學家想象爲一條條江河,那麼其源頭就是高斯。

人們一直把高斯的成功歸功於他的“天才”,他自己卻說:“假如別人和我一樣深刻和持續地思考數學真理,他們會作出同樣的發現。”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5

祖沖之祖籍河北,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在南朝做官,因而他出生於南方。晉朝末年,由於北方連年混戰,中原地區的人口大量遷移到南方,促使長江流域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迅速的發展,祖沖之正是誕生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祖家歷代對天文曆法都很有研究。在家庭的影響下,祖沖之從小便對天文學和數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在青年時代,他便對劉歆、張衡、王蕃、劉徽等人的工作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駁正了他們的錯誤。以後他繼續鑽研,在科學技術方面作出極有價值的貢獻。精確到小數點後第六位數的圓周率,便是他其中最傑出的成就之一。在天文曆法方面,他曾將自古代到他生活年代爲止所有可以蒐羅到的文獻資料,全部整理了一遍,並且通過親自觀測和推算,做了深切的驗證。他指出當時所流行的何承天(公元370—447年)編定的歷法有許多嚴重的錯誤。因此他便開始編制另一種新的歷法。

宋大明6年(公元462年),33歲的祖沖之編好了新的歷法“大明曆”。這是一部最好的歷法,但是卻遭到了當時朝廷中最得勢人物戴法興的反對。許多官員懼怕戴法興的勢力,不敢對祖沖之新曆作公正的評定。祖沖之爲了堅持真理,勇敢地與戴法興展開了辯論,他寫了一篇有名的《駁議》,逐條駁斥了戴法興的無理責難。這場辯論,實際上反映了當時科學發展過程中科學和反科學、進步和保守之間的尖銳鬥爭。戴法興等人認爲:歷代流傳下來的東西,都是古制,是不可革的,是“萬世不易”的,他們認爲天文曆法不是“凡人”可以修改的,他們說:“非衝之淺慮妄可穿鑿”,甚至進一步責罵祖沖之是“誣天背經”。祖沖之對他們提出了尖銳的反駁。他認爲日月五星的運行“非出神怪”,“是有形可檢,有數可推”,只要進行細心的觀測和推算。孟子早先所說“千年之日至(夏至、冬至)可生而致”的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祖沖之在《駁議》中寫了兩句非常有名的`話“願聞顯據,以覆理實”,“浮詞虛貶,竊非所懼”。他希望雙方都拿出真實的證據,辨明真正的是非,至於造謠和誹謗,那是他絲毫不怕的。由於種種阻礙,大明曆一直到他死後十年,在樑朝才得以頒行(公元510年)。

祖沖之除天文曆法和數學之外,對機械方面也有研究,他製造過“指南車”和“千里船”,此外,他對音律也很精通,對古代的許多書籍進行過註釋,他還寫過十卷小說,他真稱得上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科學家。關於他在數學方面的著作,最著名的要算是《綴術》,此外還有《九章算術譯註》、《重差注》等等,但這些也都失傳了。

祖沖之的兒子祖𣈶也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他繼承了祖沖之在數學和天文曆法方面的工作,並進一步發揚光大了他父親的成就。祖沖之的“大明曆”就是經過祖𣈶三次建議之後才被樑朝採用的。關於球體體積的計算也是作爲祖𣈶的工作流傳下來的。祖𣈶終生好學不倦。傳說他小的時候,專心讀書,連打雷也不覺得,走路時思考問題,曾經撞到別人身上。

祖沖之父子的名字,不僅在國內已是受到稱道,在世界上也受到了應有的重視。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6

“人去瑤池竟渺然,空齋長夜思綿綿。一生難得相依侶,百歲原無永聚筵……”這是數學家蘇步青在步入百歲之際,爲他仙逝的妻子蘇(松本)米子寫的詩。米子是一位偉大的日本女性,也是最先取得中國國籍的外籍人士之一。蘇步青與她風風雨雨60載,成就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世紀絕戀。

數學家蘇步青的跨國絕戀在仙台喜結連理

1924年春天,蘇步青作爲唯一一箇中國留學生報考了著名的仙台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帝國大學是日本知名的大學,蘇步青年年拿第一名,自己還有一些研究課題在進行,自然成了學校的名人。

這時,他對學校的另一位名人松本米子產生了一種特別的關注。米子是帝國大學松本教授的女兒,她不僅相貌才華出衆,而且精通插花、書法與茶道,還愛好音樂,尤其是彈得一手好古箏。在一次晚會結束後,蘇步青與米子認識了。米子對蘇步青其實一直是很仰慕的,他的睿智與赤誠尤其讓她感動。後來兩個人經常花前月下攜手而行。

1927年,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聘請正在攻讀研究生的蘇步青擔任代數課講師,這使他成爲該校歷史上第一個兼任過講師的外國留學生。兩個人的戀情成了學校裏公開的祕密,不少人爲他們祝福;而那些平素追求米子的人則懷有一種嫉妒心理,對米子說:“蘇步青是個中國鄉巴佬,家裏很窮,再說學習好的人不一定將來就會有出息。你跟了他是不會有好日子過的。”但米子不爲所動。蘇步青受不了一些男生的敵意,他也不想讓米子再被別人糾纏,經過商量,他們決定儘快結婚。

米子的母親是一位善良的日本家庭主婦,她認爲蘇步青是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松本教授雖然也很喜歡蘇步青,卻覺得他畢竟是中國人,出身又低微,所以對這段婚姻一直很不贊同。在米子的堅持下,最終松本教授還是妥協了。1928年,這對異國青年終於走到了一起,在仙台市喜結連理。松本米子自此改從夫姓成爲蘇米子。

追隨夫君到中國

米子全身心地當起了家庭主婦。爲了不影響蘇步青,她甚至把自己的古箏、書法等特長都荒廢了,只留下了茶道和插花,因爲這兩種愛好有益蘇步青的身體和精神。婚後一年,即1929年,米子生了個女孩。1931年初蘇步青已有41篇仿射微分幾何和有關方面的研究論文出現在日本、美國和意大利等國的數學刊物上,成了日本乃至國際數學界榜上有名的人物。松本一家都希望蘇步青留在日本工作,東北帝國大學也向他發出聘書。蘇步青有自己的難處。出國之前,他曾與學長陳建功相約,學成歸國,在故鄉建設一流的數學系。現在陳建功已先期學成回國,自己是去是留,成了困擾他心靈的難題。

細心的米子早就發現他整天唉聲嘆氣,茶飯不思。一天吃過晚飯,從不吸菸的蘇步青在抽悶煙,米子便問他有什麼心事。蘇步青把心裏話和盤托出,他不想因一己之私,留在東瀛。令他想不到的是,米子聽到了他的打算,並沒有阻止,反而鼓勵說:“青,我支持你的決定。首先我是愛你的,而你是愛中國的,所以我也愛中國。我支持你回到我們都愛的地方去,不論你到哪我都會跟着你的。”短短數語,使蘇步青格外感動:米子是一個識大體的女人!有了妻子的支持,蘇步青一人先回杭州。浙江大學的條件遠比他想象的差,不但聘書上寫明的月薪比燕京大學聘任他爲教授的待遇相去甚遠,而且由於學校經費緊張,他雖然名爲副教授,卻連續四個月沒有拿到一分錢。幸虧還有在上海兵工廠當工程師的哥哥及時幫助,否則蘇步青就要靠當東西維持生計了。爲了養家,蘇步青打算再回到日本去。

風聲傳到了浙大校長邵裴子耳中。這位惜才如命的教育家當夜就敲開了蘇步青的房門:“不能回去!你是我們的寶貝……”邵校長情急之中,這話脫口而出。蘇步青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千真萬確,你是我們的寶貝!”邵校長激動地說。就是這句話,神奇般地把蘇步青回日本的打算衝得煙消雲散:“好啦,我不走了。”幾天後,邵校長親自爲蘇步青籌到1200塊大洋,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到放暑假時,有了點積蓄的蘇步青便到日本接來了家眷。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蘇步青和米子在中國的生活纔剛剛開始,就受到了波動。這年“八·一三”事變後,日本飛機在上海和江浙一帶狂轟濫炸,浙大的環境非常危險。校方連夜開會商議,決定搬遷。中午,蘇步青正在系裏收拾東西,突然一個郵差送來一份特急電報。蘇步青打開一看,上寫短短几個字:“帝國大學決定再次聘請蘇步青回校任數學教授,待遇從優。”蘇步青憤憤然道:“你們侵略了我們的國家還想叫我去?”他氣得臉色發白,決定不予任何回覆。

幾天後,日本駐杭州領事館一個官員找到蘇步青家裏。蘇步青剛好不在,那個官員以爲米子是日本女子比較好拉攏,就說:“作爲日本人,不知夫人是否願意來領事館內品嚐自己家鄉的飯菜?我們竭誠以待。”米子當即拒絕說:“我自嫁給蘇君,已過慣了中國人的生活,吃慣了中國人的飯菜。”來人只得離去。

過了幾天,又有人前來遊說蘇步青:“你夫人是日本人,你是日本女婿,日本人不會對你不利的。”蘇步青當即反問道:“你的意思,就是要我當漢奸?”這話像一把利刃,讓對方無言以對。當夫婦倆做好隨校搬遷的一切準備後,忽又收到一封來自仙台的特急電報:松本教授病危!蘇步青把電報遞給米子,他與岳父的關係是很好的,但因牽涉到國家的問題他不能回去探望他老人家;他想讓米子獨自回仙台看望父親。米子聽了他的話,低下頭略略思考了一會兒,說出了讓蘇步青震驚的話:“我不回去。無論如何,我跟着你!永遠跟着你!”

患難中的世紀絕戀

艱難的遷徙開始了。蘇步青挑着擔子,一頭裝着書籍和教案,一頭放着年幼的孩子。米子一手提着簡單的衣物,一手牽着年紀稍長的孩子。因爲路況不好,爲了躲避日機轟炸,加上交通工具匱乏,大部分的時候他們就是這樣徒步前進。然而更加難堪的是沿途苛刻的盤查。由於米子是日本人,是敵國的人,每次經過哨卡,值班的軍政人員總要反覆對米子和蘇步青一家進行審查。蘇步青百般解釋也無濟於事,後來是校長竺可楨愛才,討得戰區長官的一紙特別通行證,方纔免去此苦。

浙大師生經過26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到達貴州遵義附近的湄潭,建立了臨時校舍。當時的生活十分困苦,蘇步青出世不久的兒子因營養不良夭折了。手捧着兒子的屍體,米子傷心不已,但日本婦女堅毅的品質讓她沒有發出一句抱怨。當時蘇步青身爲數學系主任,但連一件完好的衣服也沒有,經常穿着一身滿是補丁的衣服上講臺。當他在黑板上畫幾何圖形時,學生們對他指指點點:“看,蘇先生衣服上的三角形、梯形、正方形,樣樣俱全,還有螺旋曲線!”這事讓米子知道了,她覺得自己沒有盡到一個妻子應盡的職責,於是就把外婆送給自己作結婚紀念的玉墜子當了,給蘇步青添了一件新衣服。蘇步青驚訝不已:“你怎麼能爲了我的衣服,當掉那麼貴重的東西?快贖回來!”米子卻甜甜地笑了:“我不想讓我的丈夫受到任何委屈。”學校剛安頓好沒多久,就趕上考試、作答辯報告。一天夜裏,一個叫熊全治的學生匆匆來到蘇步青家,他是怕第二天研討班的報告過不了關特來請教的。蘇步青聽了不滿地說:“你這麼臨時抱佛腳,還能有個好?”熊全治臉漲得通紅,米子聽到聲音,趕緊披了件衣服出來解圍。經過蘇步青指點,熊全治回到宿舍忙了一個通宵,第二天論文總算過了關。熊全治後來到美國成了名教授,40多年後他回國探望蘇老,深情地說:“當年多虧先生一頓痛罵。”他也異常感激那時米子的善良解圍:“否則我還真不知道怎麼邁出那個門呢!”

1982年,米子因長年積勞,終於臥牀不起了。蘇步青每天下午4時30分就趕到醫院,隨侍左右,精心看護。1986年5月,松本米子靜靜地離開了人世,享年81歲。她臨死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要蘇步青不要傷心,要好好地活下去。夫人亡故後,蘇步青把夫人的照片時刻帶在身邊,意味深長地說:“我深深地體味着‘活在心中’這句話。就似我的妻子仍和我一起在庭園裏散步,一起在講壇上講課,一起出席會議……”2003年,百歲老人蘇步青就是在對亡妻的這種懷念之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段歷程。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7

拉格朗日(1736—1813),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力學家、天文學家,變分法的開拓者和分析力學的奠基人。他曾獲得過18世紀“歐洲最大之希望、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的讚譽。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靈。由於是長子,父親一心想讓他學習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對法律毫無興趣,偏偏喜愛上文學。

18世紀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拉格朗日直到16歲時,拉格朗日仍十分偏愛文學,對數學尚未產生興趣。16歲那年,他偶然讀到一篇介紹牛頓微積分的文章《論分析方法的優點》,使他對牛頓產生了無限崇拜和敬仰之情,於是,他下決心要成爲牛頓式的數學家。

在進入都靈皇家炮兵學院學習後,拉格朗日開始有計劃地自學數學。由於勤奮刻苦,他的進步很快,尚未畢業就擔任了該校的數學教學工作。20歲時就被正式聘任爲該校的數學副教授。從這一年起,拉格朗日開始研究“極大和極小”的問題。他採用的是純分析的方法。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寫信告訴了歐拉,歐拉對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從此,兩位大師開始頻繁通信,就在這一來一往中,誕生了數學的一個新的分支——變分法。

1759年,在歐拉的推薦下,拉格朗日被提名爲柏林科學院的通訊院士。接着,他又當選爲該院的外國院士。

1762年,法國科學院懸賞徵解有關月球何以自轉,以及自轉時總是以同一面對着地球的難題。拉格朗日寫出一篇出色的論文,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並獲得了科學院的大獎。拉格朗日的名字因此傳遍了整個歐洲,引起世人的矚目。兩年之後,法國科學院又提出了木星的4個衛星和太陽之間的攝動問題的所謂“六體問題”。面對這一難題,拉格朗日毫不畏懼,經過數個不眠之夜,他終於用近似解法找到了答案,從而再度獲獎。這次獲獎,使他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1766年,拉格朗日接替歐拉擔任柏林科學院物理數學所所長。在擔任所長的20年中,拉格朗日發表了許多論文,並多次獲得法國科學院的大獎:1722年,其論文《論三體問題》獲獎;1773年,其論文《論月球的長期方程》再次獲獎;1779年,拉格朗日又因論文《由行星活動的試驗來研究彗星的攝動理論》而獲得雙倍獎金。

在柏林科學院工作期間,拉格朗日對代數、數論、微分方程、變分法和力學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他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是在方程論方面。他的“用代數運算解一般n次方程(n>4)是不能的”結論,可以說是伽羅華建立羣論的基礎。

最值得一提的是,拉格朗日完成了自牛頓以後最偉大的經典著作——《論不定分析》。此書是他歷經37個春秋用心血寫成的,出版時,他已50多歲。在這部著作中,拉格朗日把宇宙譜寫成由數字和方程組成的有節奏的旋律,把動力學發展到登峯造極的地步,並把固體力學和流體力學這兩個分支統一起來。他利用變分原理,建立起了優美而和諧的力學體系,可以說,這是整個現代力學的基礎。偉大的科學家哈密頓把這本鉅著譽爲“科學詩篇”。

1813年4月10日,拉格朗日因病逝世,走完了他光輝燦爛的科學旅程。他那嚴謹的科學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影響着每一位科學家。而他的學術成果也爲高斯、阿貝爾等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可以說,在此後100多年的時間裏,數學中的很多重大發現幾乎都與他的研究有關。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8

小歐拉幫助爸爸放羊,成了一個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讀書。

爸爸的羊羣漸漸增多了,達到了100只。原來的羊圈有點小了,爸爸決定建造一個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塊長方形的土地,長40米,寬15米,他一算,面積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頭羊佔地6平方米。他發現他的材料只夠圍100米的籬笆。若要圍成長40米,寬15米的羊圈,其周長將是110米(15+15+40+40=110)父親感到很爲難。

小歐拉卻向父親說,不用縮小羊圈,他有辦法。父親不相信小歐拉會有辦法。心想:"世界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歐拉卻堅持說,他一定能兩全齊美。父親終於同意讓兒子試試看。

小歐拉見父親同意了,站起身來,跑到準備動工的羊圈旁。他以一個木樁爲中心,將原來的40米邊長截短,縮短到25米。跑到另一條邊上,將原來15米的邊長延長,又增加了10米,變成了25米。經這樣一改,原來計劃中的羊圈變成了一個25米邊長的正方形。

父親照着小歐拉設計的羊圈紮上了籬笆,100米長的籬笆真的夠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積也足夠了,而且還稍稍大了一些。

父親感到,讓這麼聰明的孩子放羊實在是及可惜了。後來,他想辦法讓小歐拉認識了一個大數學家伯努利。通過這位數學家的推薦,1720年,小歐拉成了巴塞爾大學的大學生。這一年,小歐拉13歲,是這所大學最年輕的大學生。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9

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還不會講話就自己學計算,在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親在算工錢時,還糾正父親計算的錯誤。

有一天高斯的數學教師情緒低落的一天。對同學們說:“你們今天替我算從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

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

老師頭也不擡,揮着那肥厚的手,說:“去,回去再算!錯了。”

高斯卻站着不動,把石板伸向老師面前:“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對的。”

數學老師本來想怒吼起來,可是一看石板上寫了這樣的數:5050,他驚奇起來,這個8歲的小鬼怎麼這樣快就得到了答案呢?

高斯解釋他發現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古時希臘人和中國人用來計算級數1+2+3+…+n的方法。高斯的發現使老師覺得羞愧,覺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輕視窮人家的孩子的觀點是不對的。他以後也認真教起書來,並且還常從城裏買些數學書自己進修並借給高斯看。在他的鼓勵下,高斯以後便在數學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世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10

數學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一片任有志之士自由飛翔的廣闊天地。數學的足跡遍及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數學家的故事也像數學本身一樣,神祕動人,發人深思。下面給同學們講一講著名的女數學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的故事。

著名的女數學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1850~1891)是俄國人,她一生獲得了很多“第一”:她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的女性,是第一個獲得科學院院士稱號的女數學家,此外,她還是除了意大利外世界上第一個擔任數學教授的婦女,她對數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從小就對數學懷有特殊的感情,並有着極大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在她8歲的時候,全家搬到了波里賓諾田莊。由於帶去的糊牆紙不夠用,父母就在她的房間裏用著名的數學家奧斯特洛格拉得斯基所著的微積分講義來裱糊牆壁。那時,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常常獨自坐在臥室的牆前,望着糊牆紙上奇妙的數字和神祕的符號出神,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後來,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在自傳中寫道:“我常常坐在那神祕的牆前,企圖解釋某些詞句,找出這些書頁的正確次序。通過反覆閱讀,書頁上那些奇怪的公式,甚至有些文字的表述,都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儘管當時我對它們還是一竅不通。”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出色的數學家,這或許有助於形成她的數學天賦,但她的成功主要還是源於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學習數學時,注意力總是非常集中,能很快理解和掌握老師所講的內容。有一次,數學老師讓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重複上次課上所講的內容,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沒有按老師講的方法去講,而是換成了自己的思路方法。當她講完後,老師立即豎起大拇指誇她了不起。由此可見,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善於獨立思考問題,善於積極尋找自己的思路方法,使自己的思維不侷限於某一特定的方式,這對她日後的數學研究非常重要。

高中畢業之後,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想繼續學習高深的數學知識,但當時俄國有一種普遍輕視婦女的風氣,婦女無權接受高等教育。對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來說,繼續深造只有出國求學了。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把想要出國求學的願望告訴家人,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爲了爭取上大學的權利,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衝破了種種阻力,終於如願以償來到了德國的海德堡大學求學,在陌生的異國城市過起了緊張而簡樸的學習生活。

在海德堡大學求學的過程中,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爲了取得更大的進步,到被譽爲“現代分析之父”的數學大師魏爾斯特拉斯教授家中拜師求教。這位數學大師被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的誠懇態度打動,經過多次測試,滿意地收下了這位勤奮好學的女學生。在魏爾斯特拉斯的悉心指導下,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更加刻苦地鑽研數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實踐,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寫就了三篇重要的數學學術論文,不久,又成功地解決了困擾數學家們一百多年的“數學水妖”問題,並因此獲得了著名的“鮑廷獎金”。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婭一生獲得了很多榮譽,爲數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她從沒有自滿過。不幸的是,她在一次旅途中染上了風寒,由於沒能及時休息,以致臥牀不起,不久便與世長辭,終年只有41歲。

標籤:多篇 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