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國數學家的名人故事【多篇】

中國數學家的名人故事【多篇】

中國數學家的小故事 篇一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鐵路橋樑專家,他曾主持建造了杭州的錢塘江大橋、南京大橋等。茅以升從小就很,上學的時候他就對數學有着特殊的偏好,據說他能一口氣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多位的數字。

要說他立志當橋樑專家的事,那是在茅以升上中學的時候,在他的發生了一起“文德橋倒塌”的事故。當時在橋上行走的人都掉進了河裏,死了很多無辜的。茅以升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痛心,他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建一座堅固的橋。後來,茅以升終於學有所成,爲了掌握更多的知識,他還遠渡重洋去了國外留學。回國後他被請去作錢塘江大橋的設計師。就這樣在茅以升和他的同事們的下,終於建成了錢塘江大橋,他的設計圖紙被美國橋樑設計專家華德爾博士看了後讚不絕口。

華羅庚的故事 篇二

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身高1.65米,父親華瑞棟,開一家小雜貨鋪,母親是一位賢惠的家庭婦女,。他12歲從縣城仁劬國小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學習。1925年國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無力進入高中學習,只好到黃炎培在上海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學習會計。不到一年,由於生活費用昂貴,被迫中途輟學,回到金壇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

在單調的站櫃檯生活中,他開始自學數學。1927年秋,和吳筱之結婚。1929年,華羅庚受僱爲金壇中學庶務員,並開始在上海《科學》等雜誌上發表論文。1929年冬天,他得了嚴重的傷寒症,經過近半年的治理,病雖好了,但左腿的關節卻受到嚴重損害,落下了終身殘疾,走路要藉助手杖。

其實華羅庚讀國中時,一度功課並不好,有時數學還考不及格。時在金壇中學任教的華羅庚的數學老師,我國著名教育家、翻譯家王維克(1900年出生,金壇人)發現華羅庚雖貪玩,但思維敏捷,數學習題往往改了又改,解題方法十分獨特別緻。一次,金壇中學的老師感嘆學校“差生”多,沒有“人才”時,王維克道:“不見得吧,依我看,華羅庚同學就是一個!”“華羅庚?”一位老師笑道:“你看看他那兩個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個‘人才’嗎?”王維克有些激動地說:“當然,他成爲大書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數學上的才能你怎麼能從他的字上看出來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裏的時候,粗看起來和沙子並沒有什麼兩樣,我們當教書匠的一雙眼睛,最需要有沙裏淘金的本領,否則就會埋沒人才啊!

中國數學家的小故事 篇三

溫室裏難開出鮮豔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兒。人只有經過苦難磨練纔有望獲得成功!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爺爺的成功就得益於他的坎坷經歷。少年時代的華羅庚家境貧寒,疾病纏身。18歲那年,華羅庚國中時代的王老師從外國學成歸來,出任金壇中學校長。華羅庚是他得意的門生。他一心要接濟華羅庚。不久,經王校長介紹,華羅庚到金壇中學做了個勤雜工,負責收發信件、報紙做雜務。華羅庚做勤雜工時,手腳勤快,每天忙忙碌碌地幹完事就捧起數學課本學習。王校長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他爲這位勤奮肯學的年輕人而感到驕傲。

真是天有不測風雨。華羅庚被一場傷寒病拖垮,醫生作出 無法醫救的診斷。全家人悲痛萬分,王校長更是覺得十分惋惜。但是死神終究沒有把他拽走,他又奇蹟般地活了過來,只是左腿僵硬,落下了終身殘疾。

華羅庚一瘸一跛地又去上工了,做的還是老本勤雜工。一天的勞累,雙腿已疼痛難忍,但是他咬咬牙,仍然沉浸在數學王國的遨遊中,把疼痛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對華羅庚來說,枯燥無味的阿拉伯數字就象一組奇妙無比的音符,草稿紙的運算符號好比音樂演奏一樣,給他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他堅信,只要頑強地堅持下去,自學也能摘取數學王冠。由於他信心百倍地不懈努力,終於有一天,他的一篇數學論文發表了。機遇垂青這位下苦工夫的熱心人。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熊慶來得知華羅庚的研究成果和不幸遭遇後,邀請華羅庚到清華大學工作,這就是爲他成爲數學家提供了廣闊舞臺。這就是至今成爲人們美談的熊慶來睿智識英才的故事。

1985年,75歲的華羅庚爺爺帶着一絲微笑和欣慰離開了他追求了一生的數學事業。他曾叮囑人們不要忘記他曾是一位勤雜工。

華羅庚的故事 篇四

1979年,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應邀到英國講學。在一次宴會上,一位美國女學者來到華羅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揚聲問道:“華教授,您不爲自己當初回國感到後悔嗎?”這裏說的“當初”,是指1950年。

那年春天,華羅庚欣聞祖國大陸解放的消息,毅然放棄在美國優裕的條件,帶領全家人回國。

途徑香港時,他發了一封《致留美學生公開信》,信中寫道:“爲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爲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建立。”

“爲我們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面對這位女學者不友好的提問,華羅庚堅定而又禮貌地回答說:“不!我一點也不後悔,我回國,是要用自己的力量,爲祖國做些事情,並不是爲了舒服,活着不是爲了個人,而是爲了祖國。”鏗鏘有力的回答,擲地有聲,愛國的摯情,溢於言表,充分體現了他愛國情操。

華羅庚的故事 篇五

報效祖國宏願::華羅庚的故事"報效祖國宏願::華羅庚的故事"一文由國小頻道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本頻道數學故事欄目!報效祖國宏願::華羅庚的故事同學們都知道,華羅庚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數學家。他僅有國中文憑,因一篇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得到數學家熊慶來的賞識,從此華羅庚北上清華園,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

1936年,經熊慶來教授推薦,華羅庚前往英國,留學劍橋。20世紀聲名顯赫的數學家哈代,早就聽說華羅庚很有才氣,他說:“你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可是華羅庚卻說:“我不想獲得博士學位,我只要求做一個訪問者。”“我來劍橋是求學問的,不是爲了學位。”兩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壘素數論,並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哥德巴赫問題發表18篇論文,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數學家出衆的智慧與能力。

1946年,華羅庚應邀去美國講學,並被伊利諾大學高薪聘爲終身教授,他的家屬也隨同到美國定居,有洋房和汽車,生活十分優裕。當時,不少人認爲華羅庚是不會回來了。

新中國的誕生,牽動着熱愛祖國的華羅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裕生活,回到了祖國,而且還給留美的中國學生寫了一封公開信,動員大家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顆愛中華的赤子之心:“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爲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雖然數學沒有國界,但數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華羅庚從海外歸來,受到黨和人民的熱烈歡迎,他回到清華園,被委任爲數學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爲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從此,開始了他數學研究真正的黃金時期。他不但連續做出了令世界矚目的突出成績,同時滿腔熱情地關心、培養了一大批數學人才。爲摘取數學王冠上的明珠,爲應用數學研究、試驗和推廣,他傾注了大量心血。

據不完全統計,數十年間,華羅庚共發表了152篇重要的數學論文,出版了9部數學著作、11本數學科普著作。他還被選爲科學院的國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家的院士。

從國中畢業到人民數學家,華羅庚走過了一條曲折而輝煌的人生道路,爲祖國爭得了極大的榮譽。

中國數學家的小故事 篇六

張丘建,北魏時清河(今河北臨清市一帶)人,生平不詳,我國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數學家,有《張丘建算經》傳世。

《張丘建算經》約成書於公元466—485年間,共三卷93題,包括測量、紡織、交換、納稅、冶煉、土木工程、利息等各方面的計算問題。其體例爲問答式,條理精密,文詞古雅,是中國古代數學史上的傑作,也是世界數學資料庫中的一份寶貴的遺產。後世學者北周甄鸞、唐李淳風相繼爲該書做了註釋。特別是唐代,經太史令李淳風註釋整理,收入《算經十書》,成爲當時算學館先生的必讀書目。《算經十書》是《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五曹算經》、《夏候陽算經》、《張丘建算經》、《五經算術》、《緝古算經》、《數術記貴》等十種。《算經十書》至清代多已佚失。乾隆初年(1736)以後,戴震致力整理古代算書,復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使後人得見古代數學面目。

張丘建一生從事數學研究,造詣很深。最小公倍數的應用、等差數列各元素互求以及“百雞術”等是其主要成就。“百雞術”是世界著名的不定方程問題。13世紀意大利斐波那契《算經》、15世紀阿拉伯阿爾卡西《算術之鑰》等著作中均出現有相同的問題。張丘建在《算經》中較早提出了“百雞問題”:“雞翁一,值錢五;雞母一,值錢三;雞雛三,值錢一。百錢買百雞,問雞翁、母、雛各幾何?”這道題的意思是:“每隻公雞價值5元,母雞價值3元,3只小雞價值1元,用100元錢買100只雞,問,公雞、母雞、小雞各可以買多少隻?”“百雞問題長期以來被作爲講解不定方程的入門例子。

據傳、張丘建小時候才思敏捷,聰慧過人,尤其是計算能力超羣,被人譽爲“神童“。當時的數學家夏侯陽得知這個消息後,有意收張丘建爲徒,但不知他是否真象傳說中那樣極具數學天賦,於是便找到了張丘建,當面出了道題來考他。題目是這樣的:有甲乙兩個和尚爲寺廟分頭去化緣,半個月後他倆化到些銀兩回到寺廟。此時若乙給甲10兩銀子,甲比乙所多的是乙餘下的5倍;若甲給乙10兩銀子,那麼二人的銀兩相等,問甲乙各化到多少銀兩?

小丘建略加思考便有了主意,他說:“根據若甲給乙10兩銀子,那麼二人的銀兩相等,可知,原來甲比乙多10+10=20兩銀子。再根據若乙給甲10銀子,可以判定此時甲比乙多了20兩,加上原來多的20兩共計多出40兩,而這多出40兩正是乙餘下的5倍,所以乙餘下的銀子是40÷5=8兩,而這餘下的8兩是乙給了甲10兩後所剩下的銀子,所以可以得知乙化到的10+8=18兩銀子,則甲化到18+20=38兩銀子。”聽了小丘建的回答,夏侯陽十分滿意,馬上收小丘建爲徒。這道題目在《張丘建算經》中有記載,故事不足爲信,但可以從中加深對該書的瞭解。

中國數學家的小故事 篇七

“七七”事變後,浙江大學被迫西遷。在這國難當頭,舉校西遷時,蘇步青接到一封加急電報: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蘇步青夫婦去日本仙台見最後一面。蘇步青把電報交給妻子說:“……你去吧,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國。”蘇步青妻子蘇松本說:“我跟着你走。”但因妻子剛分娩不久,不能隨行內遷,蘇步青把妻子送平陽鄉下避難,直到1940年暑假,由竺可楨校長特批一筆路費,纔將妻子和女兒接到湄潭。

在湄潭的日子裏,師生的生活極其艱苦,大學教授靠工資也難以餬口。蘇步青買了一把鋤頭,每天下班回家或休息日,就開荒種菜,有一次,湄潭菜館蔬菜館供應不上,就從蘇步青菜地裏要去幾筐花菜。還有一天傍晚,竺校長來到他住的破廟前,看見蘇步青正挑水種菜,蘇松本揹着兒子燒飯。細心的竺校長見鍋裏全是蘿蔔、地瓜幹,就問蘇步青。蘇步青解釋說:“我家孩子多,薪水全拿來買米也不夠吃。地瓜幹蘸鹽巴,我們已吃了幾個月了。”竺可楨驚愕了。於是,他特許蘇步青兩個讀中學的兒子,破例吃在中學、住在家裏(因爲蘇家拿不出被褥)的特殊待遇。

生活上的困難每況愈下,蘇步青的一個小兒子因營養不良,出世不久就死去了。蘇步青把他埋在湄潭的山上,在小石碑上刻着“蘇嬰之冢”幾個字。然而,生活上的困難嚇不倒有意志、有毅力的人,浙大的教學和科研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蘇步青也是帶着困難走上講臺的。當他回身在黑板上畫幾何圖形時,學生們就會議論蘇老師衣服上的“三角形、梯形……”的補丁,還有屁股上的“螺旋形曲線”!晚上,蘇步青把桐油燈放在破廟的香案上寫教材,終於用自己堅忍不拔的意志完成了《射影曲線概論》一書。1994年夏,筆者有幸在青巖看到蘇步青遷徙途中住過的小廟,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令人難以忘懷。

中國數學家的小故事 篇八

女數學家王貞儀(1768-1797 ),字德卿,江寧人,是清代學者王錫琛之女,著有《西洋籌算增刪》一卷、《重訂策算證訛》一卷、《象數窺餘》四卷、《術算簡存》五卷、《籌算易知》一卷。

從她遺留下來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從事天文和籌算研究女數學家。算籌,又被稱爲籌、策、籌策等,有時亦稱爲算子 ,是一種棒狀計算工具。一般是竹製或木製一批同樣長短粗細小棒,也有用金屬、玉、骨等質料製成,不用時放在特製算袋或算子筒裏,使用時在特製算板、氈或直接在桌上排布。應用“算籌”進行計算方法叫做“籌算”,算籌傳入日本稱爲“算術”。算籌在中國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數者不用籌策”記述,現在所見最早記載是《孫子算經》,至明朝籌算漸漸爲珠算所取代。

17世紀初葉,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了一種算籌計算法,明末介紹到我國,也稱爲“籌算”。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稱其爲“策算”。王貞儀也從事研究由西洋傳入我國這種籌算,並且寫了三卷書向國人介紹西洋籌算。她在著作中對西洋籌算進行增補講解,使之簡易明瞭。王貞儀介紹納皮爾算籌乘除法,當時讀者認爲容易瞭解,但與當時我國乘除法籌算方法相比,顯得較繁雜,因此,數學家們沒有使用西洋籌算,一直使用中國籌算法。今天讀者把中外籌算乘除法視爲老古董,採用是由外國傳入筆算四則運算,這種筆算於1903年纔開始被使用,故我國與世界接軌使用筆算曆史只有100年。

中國數學家的小故事 篇九

以往常認爲祖沖之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但他的數學著作《綴術》由於隋唐算學館的學官“莫能究其深奧,是故廢而不理”,早已失傳,而我們所知道的他的兩項數學貢獻——將圓周率精確到8位有效數字以及與兒子祖𣈶共同完成的球體的體積公式推導,卻都由劉徽爲其提供了方法上的解說。

魏景元四年(263)劉徽撰《九章筭術注》,至今恰好1750週年。

《九章筭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數學著作,它系統總結了中國先秦至西漢的數學成就,奠定了中國傳統數學的基本框架及其以算法爲主的特點。其分數四則運算、方程(多元一次線性方程組)解法和對面積與體積的計算等長期領先於世界水平。劉徽的注十分難讀,長期未得到理解,學術界因此把他看成是依附於《九章筭術》的二流數學家,這是極不公正的。

劉徽是中國數學史上批評《九章筭術》最多的數學家《九章筭術注》原十卷,第十卷“重差”系自撰自注,後以《海島算經》爲名單行,與《九章筭術》並列於《算經十書》。劉徽還撰《九章重差圖》一卷,已失傳。劉徽生平不詳,根據有關史料,其籍貫是淄鄉,屬今山東省鄒平縣。他大約生於3世紀20年代後期或稍後,完成《九章筭術注》時,年僅30歲上下。

漢末至魏晉是我國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之後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時期。劉徽深受思想界辯難之風的影響,注《九章筭術》的宗旨是“析理以辭,解體用圖”。反對讖緯迷信,是他治學的一大特點,如《世本》有“隸首作數”的說法,但劉徽說“其詳未之聞也”。漢代盛行讖緯,如大科學家張衡也未能免俗,劉徽批評張衡“欲協其陰陽奇耦之說而不顧疏密矣”,而他自己的數學知識中,沒有任何猜測或神祕的成分。

劉徽也不迷信古人。《九章筭術》最遲在東漢已被官方奉爲經典,劉徽爲之作注,推崇之餘還指出了它的若干不準確甚或錯誤之處,他是中國數學史上批評《九章筭術》最多的數學家。

劉徽還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並寄希望於後學。他設計了牟合方蓋,指出得到解決球體積公式的正確途徑。然而他功虧一簣,沒能求出牟合方蓋的體積,便老老實實地說:“欲陋形措意,懼失正理,敢不闕疑,以俟能言者。”正反映了科學家本色。

劉徽還善於靈活運用數學方法,反對“膠柱調瑟”,而常常在《九章筭術》的原文之外提出新的方法與思路。甚至有時他明知自己提出的新方法不如原來的簡便,但仍如此,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爲了“廣異法也”。

證明割圓術和“劉徽原理”

劉徽除了發展出入相補原理、率的思想和重差術的重大貢獻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對割圓術和“劉徽原理”的證明。

20世紀70年代末之前半個世紀,劉徽的割圓術和對圓周率的計算是中國數學史界討論最多的課題。但遺憾的是,所有的著述都忽視了其主旨——證明《九章筭術》的圓面積公式,且大部分對其求圓周率程序的表述也背離了劉徽注本身。

《九章筭術》提出了圓面積公式:“術曰:半周半徑相乘得積步。”劉徽之前的推導方法實際上沒有證明這個公式,而他提出了使用極限思想和無窮小分割的證明方法。他首先從圓內接正6邊形開始割圓,逐步得到正12、24、48……邊形。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面積,小於圓面積,但分割至“不可割”之時,上述兩者便會完全“合體”。另外,如果以圓半徑與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心距之差乘其邊長,則得到的圓內接正多邊形面積大於圓面積。但此兩者合體時,便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換言之,劉徽從上界序列與下界序列的極限兩個角度,求出了圓面積。劉徽說:“以一面乘半徑,觚而裁之,每輒自倍。故以半周乘半徑而爲圓冪。”他將與圓合體的正無窮多邊形再分割成以圓心爲頂點,以每邊爲底的無窮多個小等腰三角形。由於每個小等腰三角形的高與其底的乘積是其面積的2倍,則將它們全部相加,就是2個圓面積。而所有這些小等腰三角形的底邊之和是圓周長,那麼一個圓的面積就是圓周長的一半乘半徑,這便證明了《九章筭術》中的圓面積公式。

接着劉徽說,“此以周、徑,謂至然之數”,而此數就是圓周率。劉徽仍從直徑爲2尺的圓的內接正6邊形開始割圓,利用勾股定理,計算出各多邊形的邊長以及正192邊形的面積的整數部分平方寸作爲圓面積的近似值,代入剛剛證明了的圓面積公式,反求出圓周長的近似值6尺2寸8分,即“以半徑一尺除圓冪,倍所得,六尺二寸八分,即週數”。“令徑二尺與週六尺二寸八分相約,周得一百五十七,徑得五十”,也就是說圓周率爲157/50,相當於3.14。

近代數學大師高斯曾提出一個猜想:多面體體積的解決不借助於無窮小分割是不是可能的?這一猜想構成了希爾伯特1900年的《數學問題》的第3問題的基礎。實際上,早在1600多年前,劉徽在證明《九章筭術》中的陽馬和鱉腝的體積公式時,就接觸了高斯猜想和希爾伯特第3問題。

中國古代在多面體分割中,開始從一個長方體沿相對兩棱剖開,得到兩個楔形體,叫做塹堵。再將一個塹堵從一個頂點到底面一邊剖開,得到一個錐體,其高的垂足在底面的一角上,叫做陽馬;剩下的便是四面皆爲勾股形的四面體,叫做鱉腝。爲了證明《九章筭術》中的體積公式,劉徽提出了一個重要原理:“邪解塹堵,其一爲陽馬,一爲鱉腝。陽馬居二,鱉腝居一,不易之率也。”劉徽仍使用極限思想和無窮小分割方法證明了這個原理。

“劉徽原理”是其多面體體積理論的基礎。劉徽將此理論建立在無窮小分割的基礎上,這與現代數學的體積理論驚人地一致。

劉徽對演繹推理的發展

中國古代數學缺乏演繹推理,一直是學術界的主流看法。事實上,只要讀懂劉徽注就會發現,他在數學命題的證明中主要使用了演繹法,涉及了演繹邏輯最重要的推理形式。比如對“盈不足術”劉徽注云:“注云若兩設有分者,齊其子,同其母。此問兩設俱見零分,故齊其子,同其母。”這個推理完全符合三段論的規則,是其第一格的AAA式。

劉徽注中還有數學歸納法的雛形。比如在對“劉徽原理”的證明中,劉徽首先通過第一次分割證明了在整個塹堵的3/4中陽馬與鱉腝的體積之比爲2∶1。他進一步認爲第一次分割可以無限遞推,說:“按餘數具而可知者有一、二分之別,即一、二之爲率定矣。其於理也豈虛矣。若爲數而窮之,置餘廣、袤、高之數各半之,則四分之三又可知也。半之彌少,其餘彌細。至細曰微,微則無形。由是言之,安取餘哉?”

人們常說《九章筭術》建立了中國古代的數學體系。這種提法似是而非。實際上《九章筭術》僅構築了中國傳統數學的基本框架,直到劉徽完成《九章筭術注》,中國傳統數學才形成了理論體系。方法的改變,必然導致一個學科內部結構的相應改變。劉徽的註釋不是對《九章筭術》數學框架的簡單補充,而是對其的根本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