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精彩多篇)

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精彩多篇)

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 篇一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出處】《新唐書·魏徵傳》。

【釋義】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歷史典故】

魏徵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敢於直言不諱地向唐太宗提意見,而且多被採納。有一次,唐太宗同魏徵一起討論治國之道。唐太宗問魏徵:“君主怎樣做才能賢明?怎樣叫闇昧?”魏徵答道:“賢明的君主之所以賢明,是因爲能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而有些皇帝之所以闇昧,是因爲只片面地聽信少數人的話。從前帝堯明晰地向民衆瞭解情況,所以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帝舜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共、鯀、驩都不能矇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臺城被軟禁餓死;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死於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仁君廣泛聽取意見,則貴族大臣不敢矇蔽,下情得以上達。”唐太宗聽了,十分贊成。

【成長心語】

唐太宗因爲善於納諫,因而成了一代明主。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也應該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全面瞭解情況,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就會作出錯誤的判斷。一個兼容幷包的人,無論是什麼人的批評或者建議,他(她)都能洗耳恭聽。正如明朝陳繼儒所說:“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自成富翁。”一個人不怕犯了錯誤,就怕不肯虛心接受人家的勸告、意見和建議。當局者迷,需要旁觀者來諄諄告誡,方可脫胎換骨、初露鋒芒。

胡服騎射

【出處】《戰國策·趙策二》。

【釋義】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扮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這個典故告訴人們不要故步自封,應學習別人的長處,勇於改革。

【歷史典故】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趙國的國君,他是一位很有遠見的國君,面對周邊的諸侯國日益強大,便考慮着趙國的發展前途。國家要強盛,就必須改革一番。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於是,爲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提出“着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

可是“胡服騎射”的命令還沒有下達,就遭到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爲由,拒絕接受變法。趙武靈王駁斥他們說:“德才皆備的人做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而採取對策的,怎樣有利於國家的昌盛就怎樣去做。只要對富國強兵有利,何必拘泥於古人的舊法。”趙武靈王抱着以胡制胡,將西北少數民族納入趙國版圖的決心,衝破守舊勢力的阻攔,毅然頒佈了“胡服騎射”的政令。趙武靈王號令全國着胡服,習騎射,並帶頭穿着胡服去會見羣臣。胡服在趙國軍隊中裝備齊全後,趙武靈王就開始訓練將士,讓他們學着胡人的樣子,騎馬射箭,轉戰疆場,並結合圍獵活動進行實戰演習。

在趙武靈王的親自教習下,國民的生產能力和軍事能力大大提高,接連打敗了臨近的中山、東胡等國,向北開闢了上千裏的疆域,趙國日益壯大起來。

【成長心語】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是我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次大變革,被歷代史學家傳爲佳話。其實,人的一生中,不論在任何領域,都會遇到各個領域的強者,面對這些強者,最重要的是“把起點放低”,取長補短,在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有人覺得努力學習很苦,但當你看到自己的進步,理想逐漸實現的時候,即使再辛苦,心裏面也會長存一分甘美,終生回味。

平易近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

【釋義】平易:原指道路平坦,比喻態度和藹可親。指態度謙和藹,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理解。

【歷史典故】

周公,名姬旦,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因其封地在宗周而得名。周公曾輔佐周武王滅商,武王去世後,成王即位,周公仍然在朝攝政輔佐成王,而讓自己的兒子伯禽代替自己到封地魯國去。

伯禽受封到魯國,三年後才入朝向周公彙報政務,周公問:“爲什麼來得這麼晚?”伯禽說:“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比如服喪,必得服滿三年方得去除。”而受封到齊地的太公望(即姜子牙),卻在五個月後便向周公彙報了施政的情況,周公問:“爲什麼來得這麼快?”太公說:“我大大簡化了君臣禮儀,一切依從通俗簡易。”周公聽完,感慨地說:“魯國將來必定會北面臣服於齊國,政令如果不簡易平和,人民就不願意接近;政令平易,貼近民衆的生活,人民才能歸附。”

【成長心語】

謙和,是一種人格之美,永遠散發着馥郁之香。爲人謙和,人必親之;盛氣凌人,大擺架子,人必遠之。這就是姜子牙斷言魯國將來必將臣服於齊國的原因。其實不僅在治理國家方面,在爲人處世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傲慢只會將自己孤立起來。反之,尊重別人,謙遜溫和,人們自然喜歡親近你。

夜郎自大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

【釋義】夜郎:漢朝時期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比喻妄自尊大。

【歷史典故】

西漢時期,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它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與鄰近地區的國家相比,夜郎這個國家是最大的。所以,從沒離開過自己國家的夜郎國王就以爲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一天,夜郎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着前方問:“這裏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爲了迎合國王的心意,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了!”過了一會兒,他又擡起頭來,望着前方的高山問:“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當然沒有了。”接着,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問:“我認爲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河了。”部下們異口同聲地說:“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樣一個小家,竟然自以爲能與漢朝相比。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無知的國王竟然也不知天高地厚地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使者心想,夜郎的地盤還不及漢朝的一個郡大,怎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呢?於是,使者向夜郎國王介紹了漢朝的情況,但夜郎國的人卻說什麼都不相信。

【成長心語】

很多人都以爲自己是人才,至少是某一方面的人才,所以,別人的成績我們一般是看不到的,而自己的成績總會在心裏放大,對回報的期望自然就會越來越高,也就會越來越覺得自己的貢獻沒有被人發現,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正如夜郎國在夜郎國王的心目中是天下第一一樣,人們的自大總是存在。誠然,一個人的身上可以有傲氣與傲骨,但絕不能傲慢和驕傲。先認清自己的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再去審視周圍的世界。別再一味地抱怨自己得不到應得的,也別再嘆息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最好的發揮,那都源於你對自己認識不清。

腳踏實地

【出處】(宋代)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十八卷。

【釋義】雙腳在地面上踏穩,踏踏實實地做事。比喻做事踏實、認真,作風質樸,不虛浮,不投機取巧。

【歷史典故】

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歷史學家司馬光自幼便聰明機警,且膽識過人,深得周圍人喜愛。有一次,司馬光與幾位小夥伴在一起玩耍,其中一個小夥伴失足掉進了缸中。其他的幾個小夥伴都傻眼了,不知該如何是好,你看我,我看你,都嚇得哭了。唯獨司馬光臨危不亂,操起旁邊的石頭,便向缸砸去,一下就把缸打破了,水“譁”的一聲流了出來,那個小夥伴因此而得救了。

勤學苦讀的司馬光不到20歲便考中了進士。宋仁宗在位時,他已被提升爲天章閣待制兼知諫院。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司馬光開始着手編年體史書——《通志》。他花了19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部鉅著。書成之後,宋神宗非常高興,將書賜名爲《資治通鑑》。司馬光治學嚴謹,一絲不苟,在寫作《資治通鑑》的19年中他始終保持了自己的這一治學風格。對於這一點,不僅司馬光的朋友欽佩不已,就連他的政敵王安石也深爲歎服。

邵雍是與司馬光同時代的一位學者。這位老先生淡泊名利,一生不肯入朝爲官,曾多次拒絕朝廷的任命。他以畢生的精力研究《周易》,並寫有很多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便是《皇級經世》。邵雍與司馬光交往甚密,他們時常在一起品評朝政、切磋學問。在洛陽時,司馬光、邵雍、文彥博、呂公著等人經常聚首,大家知道邵雍非常善於觀察,特別對面相學有相當的研究,便紛紛向他請教,請他說一說自己的爲人。邵雍對文彥博說:“你面相好,是一個爲人厚道,但又有些脾氣的人。”司馬光聽了興趣也來了,便問道:“先生,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邵雍不假思索地說:“你是個腳踏實地的人啊!”司馬光聽了,不禁感嘆:“知我者,唯邵雍也!”

【成長心語】

社會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人們的期望也在變:人們可以不用再爲了從一地到另一地要花費太多的時間而煩惱,因爲有飛機可以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實現;人們可以不用再爲了找不到書而焦慮,因爲有了電腦所有的書都可搜索到……但這個世界的規律卻沒變,吃東西時,還是得一口一口吃;學習時,還是得一點一點地去看;工作時,還是得一步一步地去做……“一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所以,還是腳踏實地地做事爲好,這纔是明智的選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處】《史記·李將軍列傳》。

【釋義】蹊:小路。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出了一條小路。比喻爲人真誠,嚴於律己,就能感動別人。

【歷史典故】

李廣,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將領,爲漢王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戰功。他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

李廣雖然身居高位,戰功顯赫,卻從來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統統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不上的情況,他自己也同士兵們一樣忍飢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一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士兵因此都非常愛戴他,願意在他的部下,聽他的指揮。

李廣能征善戰,衝鋒陷陣,素有“飛將軍”的美稱。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北方防守,抵抗匈奴的侵略。李廣行動快,箭法精,忽來忽走,敵人摸不準他的路子。因此,匈奴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飛將軍”。李廣做北平太守時,匈奴人害怕李廣,不敢進犯。

後來,當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並不熟悉的百姓也紛紛悼念他。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

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爲李廣立傳時稱讚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說,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仍然會吸引人們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樹下都走出一條小路,李廣將軍就是以他的真誠和高尚的品質贏得了人們的崇敬。

【成長心語】

李廣的一生可謂是奉獻的一生,他雖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但不善言談,只是默默地習兵練武守邊防,他用真誠、高尚、嚴於律己的品德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我們在感慨的同時,也要從中領悟做人的道理。做人最大的難題是管好自己,但是李廣做到了,自律精神的光輝感染了他周圍的人。自律是成功者的共同特徵,如果我們能夠像李廣一樣做到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個人也都能夠獲得成功。

口蜜腹劍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釋義】比喻人嘴甜心毒、陰險狡詐。

【歷史典故】

李林甫是唐玄宗時的兵部尚書兼中書令。他能書善畫,但品德低下,忌才害能。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的人,權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給予排斥打擊。對唐玄宗,他諂媚奉承,竭力討好其寵信的妃嬪以及心腹,取得她們的歡心和支持。李林甫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但實際上,他性格陰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有一次,他裝作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華山出產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採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

李適之連忙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採。玄宗把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別人勸您開採,恐怕是不懷好意。”玄宗相信了他的話,認爲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逐漸疏遠了李適之。日子久了,大家就發現了他這種僞善,於是在背地裏說他“口蜜腹劍”。即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劍害人。

【成長心語】

知人知面要知心,這是識人學上的一個基本定律。只有在知人知面而且知心的情況下,才能決定是否與其交往。特別是那些工於心計、居心叵測的人,常常大奸似忠,令人難辨真僞。在待人處世中,對於那些貌似忠厚的人,一定要多加防備,尤其在與小人交往的時候,不要輕易相信他們,要防備他們蜜言裏的劍、笑容背後的刀。

四面楚歌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釋義】楚歌:楚國人的歌曲。四面八方都傳來楚國人的歌曲。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歷史典故】

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楚漢之爭,持續了五年的時間,戰爭初期,雙方互有勝負,但後來劉邦的實力不斷壯大,項羽逐漸處於劣勢。雙方曾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爲界限,東屬楚,西屬漢,互不侵犯。

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向東開往彭城的項羽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楚軍發起進攻。劉邦的這一舉動,項羽猝不及防,被漢軍逼到了垓下。韓信又設下十面埋伏,將楚軍團團圍住。

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也沒有了。面對強大的漢軍,項羽很難突出重圍。爲了徹底瓦解楚軍的鬥志,劉邦採用張良的建議,命漢軍高唱楚地的歌曲,使楚軍以爲漢軍已經佔領了所有的楚地。項羽夜裏聽見四面都唱起楚地的民歌,吃驚地問:“劉邦已經得到楚地了嗎?爲什麼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麼多呢?”他深感大勢已去,便從牀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解愁。他此刻最放不下的就是他心愛的虞姬和那匹烏騅馬。想到這裏,他一邊飲酒,一邊悲哀地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擡不起頭來。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最終自刎於烏江邊。

【成長心語】

剛愎自用的項羽因爲衆叛親離而陷入了絕境,在現實生活中,陷於絕境的人往往也都是咎由自取,他們平日的舉動使所有的人都對他們失去了信心,當“狼”真的來的時候,也不再有人同情他們,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如果你不想讓自己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就在平日裏,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多結交一些靠得住的朋友。正所謂“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一個朋友多一個機會,得罪一個人就少一些機會。把朋友當做一生的依靠,相信你的人生之路一定會平坦、順暢。

門可羅雀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汲鄭列傳論》。

【釋義】羅:設網捕捉;雀:雀鳥。大門之前可以張起網來捕麻雀。形容失勢時,門庭冷落,賓客稀少。

【歷史典故】

漢武帝時期,有兩位非常正直的大臣,他們是汲黯和鄭莊。汲黯,字長孺,濮陽人,景帝時曾任太子洗馬,武帝時曾做過東海太守,後來又任主爵都尉。他爲人耿直,辦事公道,地方官員便將他一級一級地推薦到上面。

漢武帝初年,匈奴常常來襲,於是漢武帝決定調集重兵打擊匈奴。許多大臣明知當時的國力不足以與匈奴對抗,但又不敢明言。這時,汲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說:“臣曾聽說高祖率三十萬大軍被匈奴圍困於平城,連樊噲都難以突圍。現在,陛下勇略不如高祖,將軍不如樊噲,這一仗萬萬不能打啊!”漢武帝聽了他的話,心裏很不是滋味,便逐漸冷落了他。

鄭莊,陳人,景帝時曾經擔任太子舍人,武帝時擔任大農令。他一旦遇到有識之士,便會向漢武帝推薦。後來,鄭莊的一個下屬貪 污,他因此被牽連撤職。

他們兩人都曾位列九卿,聲名顯赫,權勢高、威望重,上他們家拜訪的人絡繹不絕,出出進進,十分熱鬧,誰都以能與他們結交爲榮。但後來,他們丟了官,失去了權勢,就再也沒人去拜訪他們了。

司馬遷曾爲他們兩人合寫了一篇傳記,在傳記中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像汲黯、鄭莊這樣的賢人,在朝爲官時賓客很多,一旦失勢,竟然沒有一個人來探望,門外冷落得可以設網捕鳥了,真是太可悲了!”

【成長心語】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患難與共的朋友,纔是真正的朋友。人人都願意錦上添花,能夠雪中送炭的人卻很少。因此,逆境和困境,往往成爲檢驗朋友的試金石。在生活中善於體察別人的需要,時刻關心身邊的人,幫助他們脫離困境,危難之中你也會得到他人的幫助。古語有云,重義的人,鬼神都敬之。所以,良好的品德是一個人享用不盡的財富,目光短淺的人往往爲了利益而拋棄自己的美德,卻沒想到,這恰恰是拋棄了自己存身立命之本。

齊桓公養禍害己

【出處】《史記·齊桓公世家》。

【釋義】禍:禍害,這裏比喻奸臣。不及時剷除壞人,最終會害了自己。

【歷史典故】

豎刁是春秋時期齊國人。他少年時進宮伺候齊桓公,深得齊桓公的寵愛,後來成爲亂政禍國的奸臣。

豎刁出身貧寒,入宮後,他想盡辦法進內廷做近侍。他由外廷做起,處處謹慎,加之他天資聰穎,漸漸受到桓公的注意,不久就把他調爲近侍。在桓公身邊,他處處留心觀察桓公的生活習性和內心活動,事事投其好,恆公非常滿意。天長日久,他就成了桓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了。

豎刁深知桓公有兩大嗜好:一是喜食美味、奇味,二是好女色。於是,豎刁就着力從這兩方面下手。宮中有一個叫易牙的人,爲人奸詐,精於烹調之技,豎刁就設法與其結爲朋友。易牙也深羨豎刁顯赫之勢,兩人沆瀣一氣。有一天,豎刁向桓公舉薦易牙,桓公聽說易牙擅長烹調,就隨口問易牙:“我對人間的鳥、獸、蟲、魚都吃膩了,只是沒吃過人肉,不知人肉味道如何?”這本是桓公一句戲言,易牙便把這件事牢記心裏,想着怎麼才能給桓公做頓人肉宴,他忽然眼前一亮,用自己兒子不正好嗎?幾天後的一次午膳上,桓公吃到了一盤嫩如乳羊、鮮美無比的菜。當桓公知道這是易牙兒子的肉時,覺得易牙愛他勝於愛自己的親骨肉。此後,桓公不僅寵信豎刁,對易牙也恩寵有加了。

宮中有一個叫開方的大夫,也是豎刁的好朋友。爲了得到美女,豎刁就和開方計議要把衛懿公的女兒薦給桓公,果然,桓公得到這個美女後非常高興。豎刁通過這些手段博得了桓公的寵信,在宮中身價日增。

後來,齊桓公病倒在牀,三人乘機作亂,易牙更是將宮門堵死,築起高牆,最後將齊桓公活活餓死。

【成長心語】

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意思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交爲人坦率、講究誠信、博聞多識的人爲朋友很有益處;交爲人善於逢迎諂媚、當面柔順討好、以花言巧語取悅於人的人爲朋友則有害處。的確,交友不可不慎重,交了德高學博的好朋友,即可得到幫助和提高個人素質;交了品質惡劣的壞朋友,就有可能跟着走上歪路,害人害己。因此,一個人擇友一定要在“益”字上下功夫。

諸葛亮反客爲主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

【釋義】客人反過來成爲主人。比喻變被動爲主動。

【歷史典故】

三國時,曹操率領大軍南征,劉備敗退,無力反擊,大有坐以待斃之勢。以劉備個人的力量,絕對無法與曹操相抗衡,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與江東的孫權聯手。此時,諸葛亮自願出使江東做說客。

諸葛亮見到孫權,隻字不提聯吳抗曹的請求,他知道孫權絕不會輕易投降,屈居曹操之下。於是刺激孫權,勸他投降。

孫權聽完諸葛亮一席話,雖然不高興,但不露聲色,反問道:“照你的說法,劉備爲何不向曹操投降呢?”諸葛亮針對孫權的質問,答道:“你知道齊王田橫的故事嗎?他忠義可嘉,爲了不服侍二主,在漢高祖招降時不願稱臣而自我了斷,更何況我主劉皇叔乃堂堂漢室之後。欽慕劉皇叔之英邁資質,而投到他旗下的優秀人才不計其數,不論事成與不成,都只能說是天意,怎可向曹賊投降?”

雖然孫權決定和劉備聯手,但面對曹操八十萬大軍的勢力,心裏還存在不少疑惑。諸葛亮看出這一點,進一步採用分析事實的方法說服孫權:“曹操大軍長途遠征,這是兵家大忌。他爲追趕我軍,輕騎兵一整夜急行三百餘里,已是‘強弩之末’。且曹軍多系北方人,不習水性,不慣水戰。再則荊州新失,城中百姓爲曹操所脅,絕不會心悅誠服。現在假如將軍的精兵能和我們並肩作戰,定能打敗曹軍。曹軍北退,自然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這是難得的機會。”

於是,孫權同意諸葛亮提出的孫劉聯手抗曹的主張,這纔有了後來舉世聞名的赤壁之戰。

【成長心語】

人總是欺軟怕硬的,遇到弱小的一方總是喜歡欺負,非得把對方逼到無路可退的境地。這是人的一種劣根性。如果你居於弱勢地位,當對方不肯輕易順你,甚至表現出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時,你可以一開始就以“恐嚇”壓制住對方,讓對方屈從和改變主意,這樣你就可以反客爲主,佔據主動地位。活着就是一種對抗,如果你不想被對方壓倒,你就得先聲奪人、反客爲主,時刻佔據上風。

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 篇二

1、明鏡高懸

傳說,劉邦攻入秦都咸陽,進入咸陽宮,巡視秦王室存放珍寶的倉庫,只見其中金銀珠寶,不可勝數。但是其中最令劉邦驚異的,卻是一面長方形的鏡子。它寬四尺,長五尺九寸,反正兩面都能照人。如果用平常姿式走近它,能照出人的倒影。如果用手捂着心口走近它,就能照出人的五臟六腑(fǔ)。如果有病的人捂着心口去照它,就會從中看到自身疾病所在的部位。如果女子的心術不正,被它一照,就會發現她的膽特別大,心臟跳動也異於常人。據說秦始皇怕人懷有異心不忠於他,所以經常讓宮女們照這面鏡子,發現誰的膽特別大,誰的心臟跳得特別,就殺掉誰。

後來,就用“明鏡高懸”比喻官吏能明察秋毫,光明正大,執法嚴明,判案公正。

2、約法三章

秦末,沛公(即劉邦)首先打進秦國都城咸陽,他本來只是個小亭長出身,見秦宮裏富麗豪華,美女如雲,於是賴在宮中飲酒作樂不願離開。張良極力勸說,講明秦王即因荒淫無道而亡,若劉邦進宮作樂,就會重蹈秦王覆轍,早晚以失敗告終。劉邦這才覺悟過來,他悉召諸縣父老、豪傑說:“父老忍受秦嚴厲苛刻的刑法很久了!我和諸侯及楚懷王約定,誰先入關誰即稱王。現在,我同父老們約定三法:殺人者處死刑;傷人和盜竊按情節輕重治罪;秦國的苛 法一律廢除。官民均可安居樂業了。”此約法三章甚得百姓擁護。

現在,凡事先講定規則,要大家共同遵守之時,人們常用成語“約法三章”概括。

3、背水一戰

公元前204年,漢王劉邦派大將韓信和張耳,率領漢軍去攻打趙國。趙王和趙軍統帥陳餘,率領二十萬兵馬,集結在井陘(xíng),準備迎戰。

趙國謀士李左車向陳餘獻計說:“我有個主意,井陘口這個地方兩旁有山,道路狹窄,車馬很難通過。我們派三萬人抄後路截斷他們的糧車,你統率大軍正面阻擊漢軍,把城牆壘得高高的,不與漢軍交戰。這樣一來,漢軍前進不得,後退不能,又無糧草,成了甕(wèng)中之鱉(biē)。我看不出十天,我們就可以捉住韓信。”但是,趙王沒有采納李左車的意見。

韓信知道李左車的計策沒有被採用,十分高興。他把兵馬集結在離井陘口三十餘里的地方。到了後半夜,韓信派兩千名輕騎兵,每人帶一面漢軍紅旗,從小路迂迴到趙營的側後方,埋伏起來。命令他們待趙軍傾巢而出時,襲入其大營,拔去趙軍旗幟,全部插上漢軍的紅旗。韓信又派一萬人馬作先頭部隊,沿着河岸擺開陣勢。

陳餘等人看見韓信把兵馬安置於背水之處,大笑他是傻瓜,不懂用兵,便率領趙兵全力迎戰。漢軍的二千輕兵見趙軍全營出動,只留下一個空營,立即闖進趙營,拔掉趙旗,換上漢旗。韓信則假裝敗退,向河岸陣地退去。

趙軍追到漢軍靠河陣地,漢軍後無退路,個個背水拼命廝殺。而趙軍久戰不勝,士氣開始低落,又發現背後自己的軍營都插上了漢軍的旗幟,軍心頓時大亂,紛紛潰(kuì)逃。漢軍乘機前後夾攻,大破趙軍。

“背水一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決一死戰。

4、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爲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爲什麼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麼多呢?”說着,心裏已喪失了鬥志,便從牀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yú)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擡不起頭來。虞姬自刎(wěn)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的兵卒逃至烏江,最終自刎於江邊。

以後人們就用“四面楚歌”這個成語,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而陷於孤立窘(jiǒng)迫的境地。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

5、一敗塗地

秦朝時候,沛縣縣令叫泗水亭長劉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驪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連三地逃走了很多。劉邦想:這樣下去,不等到驪山,就一定會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來想去,索性把沒有逃跑的人都釋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陽二縣交界的山澤中。

秦二世元年,陳涉在大澤鄉起兵反秦,自稱楚王。沛縣令想歸附,部屬蕭何和曹參建議說:“你是秦朝縣令,現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劉邦召回來,挾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辦了。”沛縣令立即叫樊(fán)噲(kuài)去請劉邦。可是當劉邦回來時,沛縣令見他領有近百人,恐他不服從自己的指揮,又懊悔起來。於是下令緊關城門,不讓劉邦進城。劉邦在城外寫了一封信,綁在箭上射給城裏的父老,叫沛縣父老們齊心殺了縣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們果真殺掉縣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進沛縣,並請他做縣令。劉邦謙虛地說:“天下形勢很緊張,假若縣令的人選安排不當,就會‘一敗塗地’,請你們另外遲選別人吧!”但最後,劉邦還是當了縣令,稱做沛公。

“一敗塗地”本來是一旦破敗,就要肝腦塗在地上的意思。但後人則一直借用它說明失敗之後,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勢。

6、外強中乾

秦國和晉國之間發生了戰爭,晉惠公要使用鄭國贈送的馬來駕車。大臣慶鄭勸告惠公說:“自古以來,打仗時都要用本國的好馬,因爲它土生土長,熟悉道路,聽從使喚。用外國的馬,不好駕馭(控制),一遇到意外,就會亂踢亂叫。而且這種馬外表看起來好像很強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能耐(原文是‘外強中乾’),怎麼能作戰呢?”但是惠公沒有聽從慶鄭的`勸說。

戰鬥打響後,晉國的車馬便亂跑一氣,很快陷入泥濘,進退不得。結果被秦軍打得大敗,晉惠公也被秦軍活捉了。

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 篇三

自慚形穢

故事晉朝時候,有個驃騎將軍名叫王濟,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風度。雖然是個提刀弄槍的軍人,但平時讀書論經,才學很好,在城裏也頗有名聲。有一年,王濟的外甥衛玠母子前來投靠王濟。王濟一見衛玠如此眉清目秀,風度翩翩,簡直驚呆了。

他對衛母說:“人家都說我相貌漂亮過人,此刻與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塊與明珠寶玉放在一起,我真是太難看了!”過了幾天,王濟帶着衛玠,騎着馬去拜見親朋好友。走到街上。看見衛玠的人都以爲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爭着圍觀,你擠我擁。幾乎鬨動了全城。好不容易到了親戚家,親友們想了解一下衛萬玠以外貌漂亮,學問是否出衆,便堅持要他講解玄理。衛玠推辭不了,便講了起來。講的時間不長,聽的人卻沒有一個不稱讚他講得精深透徹的。

人們嘻笑着說:“看來,你們三王抵不上衛家的一個兒郎啊!”王濟說:“是啊,和我這外甥一起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發光。

後起之秀

東晉時,王忱(chen)在少年時代就顯露出才氣,很受親友的推祟。他的舅父範寧,是當時著名的經學家,對王忱也很器重,有著名文士,他總讓王忱到場接待。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張玄。舅舅要他倆交談交談。張玄早就聽說王忱志趣不凡,很想與他談談。

他年齡比王忱要大,期望王忱先給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着等候。不料,王忱見張玄這等模樣,看不上眼。也默默坐着,一言不發。張玄見他這樣,自己又放不下架子,對坐了一會,怏怏不樂地離去。事後,範寧責備王忱說:“張玄是吳中的優秀人才,你爲什麼不好好與他談談’’王忱傲慢地回答說:“他要是真心想和我來往,完全能夠來找我談談嘛。”範寧聽了這話,倒反而稱讚起外甥來了:“你這樣風流俊逸,真是之後的優秀人才。””玉忱笑着回答說:“沒有您這樣的舅舅,哪來我這樣的外甥”

誨人不倦

教導人個性耐心,從不厭倦。

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經歷新鄭之病,他們不得不在當地住了幾月,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幹農活。孔子心裏不高興,一反誨人不倦的習慣,承認不如老農。樊遲只好向當地農民請教,最後種出了葫蘆、扁豆等。

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狀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齊威王當上國王后整天只明白吃喝玩樂,喜歡聽別人彈琴。鄒忌攜琴前去拜見齊威王,就是光說不彈,並把不彈琴的道理與治國聯繫起來,使齊威王明白治國的道理,齊威王任命鄒忌爲相國。鄒忌以自身形象影響齊威王有自知之明。

力不從心

心裏想做,但是力量夠不上。

東漢時期,班超爲平定匈奴作亂,70多歲還在西域作戰,他身體日漸衰弱,上書漢和帝要求回中原養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書奏請說班超老了,再有戰事就力不從心了,漢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摺,不斷地點頭,於是下詔讓班超回京。

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 篇四

【毛遂自薦】

戰國時秦兵攻打趙國,趙都邯鄲被圍,情況十分危急,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國,請求援救。平原君選同行之人時,平時沒有任何表現的毛遂主動自薦隨同前去。

到了楚國後,平原君與楚王會談失敗。毛遂就手拿寶劍走上宮殿,陳述利害關係,終於打動楚王出兵聯合抗擊秦國。

後人用“毛遂自薦”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去做某項工作。

此事之後,毛遂便得到了平原君的特別優待。第二年,燕國進犯趙國,平原君便自然而然地力舉毛遂統帥大軍前去禦敵。但是,他沒有意識到毛遂只是個外交人才,而非統率千軍的將才。

結果昌都一戰趙軍被燕軍殺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對一敗塗地的慘狀,羞憤萬分,自刎身亡。

【孔融讓梨】

這是一個流傳千年的道德教育故事。當時年僅四歲的孔融,便已懂得謙讓的美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也是孔子的第19世孫。性格卻沒有想象中的溫和,反而是帶着些耿介豪縱,言行出格的事也是常有的,在同曹操共事的過程中也沒少添堵。

礙於他的名氣和號召力,曹操一直忍着沒發作。最後終於從孔融曾發表的一段“父子無恩,母子無愛”言論中找到突破點,當時以“孝”治天下,“不孝”是爲大罪。

孔融就這樣以“違天反道,敗倫亂禮”的罪名被處死。

【聞雞起舞】

晉朝將領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爲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牀,拔劍練武,刻苦鍛鍊。

聞雞起舞,也因此常被用來激勵有志報國之士奮發圖強;或抓緊時間不懈努力。

西晉滅亡後,祖逖被授爲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率部北伐,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卻因戰功顯赫,遭到朝廷的忌憚,還派戴淵相牽制。

最後,祖逖困於東晉朝廷的明爭暗鬥,憂憤而死。北伐大業也功敗垂成。

【投筆從戎】

班超出身於以書香傳家的班家,父親班彪學博才高,史學造詣頗深。哥哥班固是《漢書》的作者,妹妹班昭也是史上有名的才女。

因爲家庭條件不太好,班超早早便在官府做些文件抄寫的工作。因爲確實比較枯燥,看不見未來,班超便索性把筆一扔,說道:“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不久後班超就參了軍,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裏,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爲西域迴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封爲定遠侯。

投筆從戎,便指文人從軍。

【懸樑刺股】

懸樑是指東漢的孫敬,爲了在三更半夜看書時不打盹,就用一根繩子一頭綁着自己的頭髮,一頭系在房樑上,只要一低頭,頭皮就會疼,也就會清醒起來。

刺股是指戰國時的蘇秦,也是爲了三更半夜看書時不打盹。只要犯困,就用錐子紮下大腿,通過疼讓自己清醒。

懸樑刺股要表達的,正是這種廢寢忘食地刻苦學習的精神。

孫敬最後成了一位大學問家,走了學者的路線。蘇秦的人生則要精彩的多。

學成後的蘇秦開始遊歷各國,多年後身佩除秦國外的六國相印,積極組織六國合縱抗秦。最後,被齊國的政敵派人刺殺。

但他在臨死前,以自己的肉身作賭注,讓齊王將自己五馬分屍,並昭告天下自己是燕國的間諜,以懸賞的名義引誘兇手出來。計劃最終被齊王完美施行,可惜這是一個諜中諜的故事。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蘇秦其實是燕國間諜,他的目的只爲消耗齊國國力

【馬革裹屍】

馬援是東漢名將。漢光武帝時,他奔赴沙場抵禦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屢建戰功,光武帝封他爲“伏波將軍”。

三年後,馬援凱旋歸來,親友們都向他表示祝賀和慰問。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平時以有計謀出名,也向馬援說了幾句恭維話。馬援就不大高興,認爲自己的功勞不足以有此封賞,孟翼應該說些居安思危的話來。

於是說:邊疆戰事未歇,不應想着功名利祿,“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馬革裹屍,即形容爲國作戰,決心爲國捐軀的意志。

後來,“威武將軍”劉尚在貴州陣亡。消息傳來,光武帝十分擔憂那裏的戰局。馬援年過花甲,卻自願請求出徵,後來不幸病死在戰場,應了他當年馬革裹屍的誓言。

但因樑鬆誣陷,馬援死後被劉秀收回新息侯印綬,直到漢章帝時才遣使追諡忠成。

【舉案齊眉】

在講究“孝廉”的東漢初,梁鴻以其高尚節操遠近聞名,作爲一個潛力股,很多人家都想要與將其招爲女婿,但都被他拒絕了。

作爲一個長像有些抱歉的剩女,孟家的女兒卻只想嫁給有着像梁鴻情操的人。梁鴻聽說後,爲表明自己取妻取賢,就向孟家下了聘。

二人婚後,就一起過着清儉的隱居日子,互敬互愛。

因爲躲避朝廷的徵召,後來梁鴻就躲到皋伯通家打工,給人舂米。每當梁鴻做工回來,孟光就會把做好的飯菜端上來,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禮儀絲毫不廢。

舉案齊眉,也因此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愛。

皋伯通見一個僱工能讓他的妻子如此守禮,便斷定梁鴻是個隱逸高人,於是把梁鴻全家遷進他的家宅中居住,並供給他們衣食。

此後的梁鴻就利用這段時間潛心著述,成書十餘篇。去世後,皋伯通等人將其安葬在著名刺客要離的冢旁。孟光則帶着孩子回了老家,後不知所終。

【江郎才盡】

南朝文學家江淹,自幼勤奮好學,六歲能詩,十八歲己熟背“五經”,所作《恨賦》、《別賦》,更顯其才華橫溢,被譽爲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罷筆,落了個“江郎才盡”的名聲。

江郎才盡,即指才思減退。

但除了才盡一說,江郎的仕途卻頗爲坦蕩。歷仕南朝宋、齊、樑三朝,直至封侯而終。以致有人認爲他:深悟君王的專擅思維,寧可背上“江郎才盡”的名聲被後人譏笑,也不願因文而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