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及其典故(精彩多篇)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及其典故(精彩多篇)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篇一

金屋藏嬌漢武帝劉徹年幼時非常活潑與聰明,和姑母長公主劉嫖一起玩耍。劉嫖問他將來想要娶什麼樣的媳婦。劉徹指着劉嫖的女兒阿嬌說:“將來我要造一座黃金屋,娶阿嬌爲妻,把她藏在裏面。”掩耳盜鈴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篇二

【成語典故】:阿諛逢迎

【成語拼音】:ē yú fénɡ yínɡ

【成語解釋】:阿諛:用言語恭維別人;逢迎:迎合別人的心意。奉承,拍馬,討好別人。

【成語出處】:北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伊川易傳一》:“以臣於君言之:褐其忠誠,致其才力,乃顯其比君之道也,用之與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諛奉迎,求其比己也。”

【成語造句】:其時京師有一流棍,名叫李光,專一~,諂事令孜。(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

【阿諛逢迎的近義詞】:阿諛奉承、阿其所好、阿諛趨奉、阿諛取容、投其所好、曲意逢迎;

【阿諛逢迎的反義詞】:剛正不阿、守正不阿、不卑不亢;

【成語英譯】:greasiness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於討好拍馬、討好他人。強調“逢迎”,表示迎合別人的心思,常與“巧言令色”連用。

【阿諛逢迎的故事】:“齊宣王好射,悅人之謂已能用強弓也,共嘗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石引之,中關而止,皆也; 此不下九石,非王,其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爲用九石 ,豈不悲哉"?”這是秦國人呂不韋寫的一篇《九石弓》,生動的描述了一個阿諛逢迎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齊宣王臂力平平,充其量只能拉開三石弓,但是他喜歡別人誇耀自已能用強弓,他身邊的那些阿諛奉迎之徒正好投其所好,曲意奉承,使齊宣王自以爲可以拉開九石弓而洋洋得意,被人耍了卻一輩子也不明白。就好像《皇帝的新裝》中哪個沒穿衣服的皇帝一樣,可悲亦可笑,官做大了,掌握了一定的實權,身邊的阿諛之徒就會越來越多,他們像蒼蠅一樣粘在你的身邊,把主子逢迎的滿心舒坦,堪稱達到了登峯造極的水平。

負荊請罪

澠池會結束以後,由於藺相如勞苦功高,爲趙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封爲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個平民,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聽到後,不肯和他相會。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相如外出,在邯鄲城回車巷遠遠看到廉頗,他命車伕把車駕到路中,絲毫不給藺相如空隙,藺相如卻掉轉車子迴避。

於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地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爲將相的人呢!

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爲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回答說:“廉將軍比不了秦王。”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羣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

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邯鄲城,就是因爲有我和廉將軍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爲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爲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篇三

《史無前例》

成語現解: 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 成語古解:清·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門垂翅竟何因?百年記注無前例,萬事樞機有要津。”

《虛應故事》

成語現解: 故事成例。照例應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態度對待工作。 成語古解: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一回他既自己情願,你們代我著實重打,若再虛應故事,定要狗命。”

《半信半疑》

成語現解: 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成語古解:三國·魏·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爲半信而半不信耶?”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篇四

【成語典故】:哀兵必勝

【成語拼音】:āi bīnɡ bì shènɡ

【成語解釋】: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後指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

【成語出處】:《老子》:“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反義詞】:驕兵必敗

【成語英譯】:an army burning with righteous indignation is bound to win.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用作褒義。

【成語造句】:不,~!不要樂,要哀,何小姐能彈《易水吟》的譜子嗎?(《啼笑因緣續集》一0回)

【近義詞】:師直爲壯

【成語典故】:哀感天地

【成語拼音】:āiɡǎntiāndì

【成語解釋】: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爲之感動。

哀感:1.謂悲傷感動他人。2.悲傷的感情。

天地:1.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會。2.猶天下。3.指天地神靈。4.猶境界﹐境地。

【成語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第一卷:“王聞失聲號慟,哀感天地。”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極度悲傷。

【成語造句】:小名心愛的狗死了,哀感天地。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篇五

【成語典故】:阿貓阿狗

【成語拼音】:ā māo ā ɡǒu

【成語解釋】:指任何不值得重視的人。

【成語出處】:魯迅《我的第一個師父》:“這和名孩子爲阿貓阿狗,完全是一樣的意思。”

【近義詞】:阿狗阿貓

【成語英譯】:the cat and the dog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造句】:這個職位~都可以擔任。

【成語典故】:哀哀父母

【成語拼音】:āi āi fù mǔ

【成語解釋】: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時在暴政下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成語出處】:《詩經·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成語用法】:複句式;作賓語、分句;指父母可憐。

【成語造句】: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豈不問~情腸!(《元曲選外編》·無名氏<小張屠>第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