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廬山五老峯導遊詞多篇

廬山五老峯導遊詞多篇

篇一:廬山五老峯導遊詞

歡迎大家來到廬山五老峯!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五老峯位於廬山的東南側,爲廬山著名的高峯,海拔1436米,山頂蒼穹,下壓鄱湖,削闢千仞,綿延數裏,山峯受岩層垂直節理的影響,形成了既相互分割又彼此相連的五個雄奇的峯嶺。

五座主峯儼若五老並坐,故名五老峯。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山姿不一,有象詩人吟詠,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魚翁垂釣,有象老僧盤坐。在星子縣海會寺上看五老峯最爲真切。五峯中以第三峯最險,奇巖怪石千姿百態,雄奇秀麗蔚爲大觀;第四峯最高,峯頂雲鬆彎曲如虯,下有五小峯,即獅子峯、金印峯、石艦峯、凌雲峯和旗竿峯,往下爲觀音崖,獅子崖,背後山谷有青蓮寺。

五老峯東有“三疊泉”,西南爲“廬山鬆”、“一線天”,峯麓爲海會寺,皆是廬山勝景,爲遊人必登之地。李白曾有詩讚曰:“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李白曾在五老峯後山中建築太白書堂,隱居於此。

篇二:廬山五老峯導遊詞

歡迎大家來到廬山五老峯!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李白曾三次來廬山,寫下吟誦廬山的詩篇達二十四首,其中有一半是贊詠五老峯的,他對五老峯情有獨鍾。並築“太白讀書堂”隱居於五老峯屏風疊。多次在詩中表達出對五老峯的仰慕之情,寫下了“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等著名詩句,另向他的好友盧虛舟介紹五老峯時說“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爲廬山謠、興因廬山發”。可謂豪情萬丈,用真心真水寄予了李白對廬山的無限深情。並且在《李太白集》中留下了“予行天下,所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這段傳世之文,給了五老峯史詩般的評價。

李白是開元十三年(公元726年)二十六歲時,第一次離開能上能巴蜀,東遊廬山的。當時就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望廬山香爐峯瀑布》之詩。第二次是天寶四年(公元746年)四十六歲時,再遊廬山。這次他對廬山有了更深的瞭解,並喜愛上了五老峯,癡迷於道教,來往奔走在名山大川之間。第三次是天寶末年,到至德初年(公元756年)五十六年時,李白偕妻子宗氏一起由此往南,經安徽後上廬山的,當時唐代道教十分盛行,宰相李林莆的女兒李騰農工和蔡侍郎的女兒蔡尋真,都在廬山修道,李白妻子也有此好,熱衷於道,全家人都有這個嗜好,李白寫詩曰:“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提攜訪神仙,從此鍊金骨。李白和妻子一同到廬山尋訪李騰空和蔡尋真,感慨賦詩曰:“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素手掬秋靄,羅衣曳紫煙,一往屏風疊,乘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水春雲母碓,風掃石楠花。若戀幽居好,相邀尋紫霞。”意思是講,那我也可以和你一起修道,“巢雲鬆”。

在這期間正好是“安史之亂”不久,唐玄宗逃至四川,永王李麟(玄宗十六子)奉詔起兵平亂。天寶十五年大軍經過潯陽(九江),永王因愛慕李白的名聲,天次差人請李白,李白覺得“辟書三至,人輕禮重,嚴期迫節,難以固辭”,最後在僚佐韋子春,抗胡平亂的勸說下從軍,就在李白想爲國家做點事情出力時。這年的十二月份,李白興沖沖地離開了廬山,踏上了永王東征的樓船。但好景不長戰爭很快演變成,永王李0與他哥哥肅宗李享爭壓皇位的戰爭,不久永王兵敗丹陽,李白逃至松山被俘,坐獄潯陽。宣慰大使崔渙、御史中丞若思審問後,認定李白“罪薄可赦”但朝中不同意。判了個長期流放夜郎,後流放到白帝城時獲大赦。當時他的心情角出籠的小鳥,吟出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李白順江而下很快抵達潯陽,回到廬山,逗留時間不長,作了首《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的工詩,然後去南昌家中,從此李白再沒來廬山。

後人爲紀念李白,在五老峯下建有青蓮穀草堂。李白號青蓮居士。功軾,蘇東坡遊五老峯時,面對壯麗景色,追昔李白行蹤寫下了一首詩,“偶尋流水上崔嵬,五老蒼然一笑開,若見謫仙煩寄語,匡山白早歸來。”

傳說康熙做太子時,每次讀到謫仙詩“青天削出金芙蓉”時不其解,在下江南時傳程撓數百里,遊至鄱陽湖上,一輪紅日從鄱陽湖升起,一抹金色的陽光撒在五老峯下,五老峯角一金色的睡蓮躺在萬傾碧波之上,康熙驚曰:“非到此不能爲此語,不到此不知此語工了。”

篇三:廬山五老峯導遊詞

歡迎大家來到廬山五老峯!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廬山五老峯《聖鬥士星矢》中,天秤座聖鬥士童虎的修業地。

五老峯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峯,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

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峯統稱爲“五老峯”。它根連鄱陽湖,峯尖觸天,海拔1436米,雖高度略低於大漢陽峯,但其雄奇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爲全山形勢最雄偉奇險之勝景。古代研經傳道的五老,在史話被稱爲天神或天尊,在星象卦說之中,他們分別是青靈始老天尊,代表東方、木、黑色;丹靈真老天尊,代表南方、火、紅色;黃靈元老天尊,代表中方、土、黃色;浩靈素老天尊,代表西方、金、白色;一靈玄老天尊,代表北方、水、蘭色。五老祠所祭的正是這五老天神。由此而知五老山,是五老攜《河圖》《洛書》藏經授典的隱身之所,研卦修行,傳經佈道的地方,是易學文化創元時期的傳播之地,河洛文化的搖籃之地。此乃五老山的由來。

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山姿不一,有象詩人吟詠,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魚翁垂釣,有象老僧盤坐。在廬山區海會鎮海會寺上看五老峯最爲真切。五峯中以第三峯最險,奇巖怪石千姿百態,雄奇秀麗蔚爲大觀;第四峯最高,峯頂雲鬆彎曲如虯,下有五小峯,即獅子峯、金印峯、石艦峯、凌雲峯和旗竿峯,往下爲觀音崖,獅子崖,背後山谷有青蓮寺。

五老峯地處江西省九江市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峯,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

廬山五老峯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峯統稱爲“五老峯”。它根連鄱陽湖,峯尖觸天,海拔1436米,雖高度略低於大漢陽峯,但其雄奇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爲全山形勢最雄偉奇險之勝景。[1]

五老峯第三峯最險,峯頂有“日近雲低”、“俯視大千”等石刻;第四峯最高,峯頂雲鬆姿態如彎曲的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