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生活的經典禪語精彩多篇

生活的經典禪語精彩多篇

關於生活的經典禪語: 篇一

1、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與麼時無人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時時念念不見一切相,莫認前後三際,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

2、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修與不修,是兩頭語。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可別有法教渠修行趣向,從聞入理,聞理深妙,心自圓明,不居惑地,縱有百千妙義,抑揚當時,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計始得。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若也單刀直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3、夫萬善乃菩薩入聖之資糧,衆行乃諸佛助道之階漸,若有目無足,豈到清涼之池,得實而忘權,奚升自在之域。是以方便般若,常相輔翼,真空妙有,恆共成持。

4、今時修心者以經論爲別宗,講說者以禪門爲別法,聞談因果修證,便推屬經論之家,不知修證正是禪門之本事,聞說即心即佛,便推屬胸襟之禪,不知心佛正是經論之本意。

5、不求名利不求榮,只麼隨緣度此生,三寸氣消誰是主,百年身後謾虛名,衣裳破後重重補,糧食無時旋旋營,一個幻軀能幾日,爲他間事長無明。

6、向善、向上,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時時刻刻不可以忘記的目標。我們做一切事情,既要符合向善的要求,又要符合向上的要求。向善是下化衆生,向上是上求佛道;向上是覺悟人生,向善是奉獻人生;向善是他受用,向上是自受用。把向善、向上結合起來就是福慧雙修,就是正確的修行之路。

7、修八正道端正生活態度,行四攝法和諧人際關係,以四無量心利益社會大衆,是我們落實禪生活的要點。

8、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是因爲有無數從事各行各業的人辛勤勞作和密切配合的結果。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麼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自利、欺騙壓迫就會逐步緩解和消除,人間就會充滿諒解和愛心。

9、作爲在家學佛的人來說,首先是要建立一個佛化的家庭。建立佛化的家庭,並不是說家裏供滿了菩薩,而是在家庭裏充滿了佛教的精神,有禮讓,有關懷,有愛心,這纔是佛化家庭的內涵。

10、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社會,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11、生活禪的目標是要實現禪生活。從生活禪到禪生活,其中所要落實的理念,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衆生,即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覺悟人生”即是觀照在當下,破除煩惱,“奉獻人生”即是發心在當下,成就衆生。

12、生活禪的次第是:發菩提心,立般若見,修息道觀,入生活禪。

13、修習生活禪最爲關鍵的一點,就是淨化身口意。身口意清淨,身口意清淨再清淨,就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清淨三業。三業清淨了,三業都是禪。所謂生活禪,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在生活中息滅貪嗔癡,在生活中淨化身口意。

14、生活禪就是要做到精神生活重於物質生活。我們要把人生的正確修修養看得重於物質生活;要把迷失的生活逐步自覺地轉變爲覺悟的生活;要把染污的生活逐步轉化爲淨化的生活;要把凡夫的生活逐步轉化爲聖者的生活,這就是生活禪。生活禪的目的,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做這四件事,就是要把這四件事的位置擺正。

15、將信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關懷人生,淨化人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16、學者先須識自宗,莫將真際雜頑空,妙明體盡知傷觸,力在逢緣不借中,出語直教燒不著,潛行須與古人同,無身有事超岐路,無事無身落始終。

17、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是因爲有無數從事各行各業的人辛勤勞作和密切配合的結果。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麼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自利、欺騙壓迫就會逐步緩解和消除,人間就會充滿諒解和愛心。

18、作爲在家學佛的人來說,首先是要建立一個佛化的家庭。建立佛化的家庭,並不是說家裏供滿了菩薩,而是在家庭裏充滿了佛教的精神,有禮讓,有關懷,有愛心,這纔是佛化家庭的內涵。

19、以三寶爲正信的核心,以因果爲正信的準繩,以般若爲正信的眼目,以解脫爲正信的歸宿。

20、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大衆,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21、生活禪的目標是要實現禪生活。從生活禪到禪生活,其中所要落實的理念,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衆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覺悟人生”即是觀照在當下,破除煩惱,“奉獻人生”即是發心在當下,成就衆生。

22、生活禪的次第是:發菩提心,立般若見,修息道觀,入生活禪。

23、修習生活禪最爲關鍵的一點,就是淨化身口意。身口意清淨,身口意清淨再清淨,就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清淨三業。三業清淨了,三業都是禪。

24、生活禪就是要做到精神生活重於物質生活。我們要把人生的正確修修養看得重於物質生活;要把迷失的生活逐步自覺地轉變爲覺悟的生活;要把染污的生活逐步轉化爲淨化的生活;要把凡夫的生活逐步轉化爲聖者的生活,這就是生活禪。生活禪的目的,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做這四件事,就是要把這四件事的位置擺正。

25、將信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關懷人生,淨化人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26、向善、向上,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時時刻刻不可以忘記的'目標。我們做一切事情,既要符合向善的要求,又要符合向上的要求。向善是下化衆生,向上是上求佛道;向上是覺悟人生,向善是奉獻人生;向善是他受用,向上是自受用。把向善、向上結合起來就是福慧雙修,就是正確的修行之路。

27、“放下”並不是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而是放下你對事物執着的心。貪戀的心,放下你的私心和顧慮。但是,責任心,利益集體。利國利民的心和團隊精神是不能放下的。“手中有權,心中無權”“手中有錢,心中無錢”……若對財色名利世間的一切都能如此,還需要放下什麼?

28、過分地追求外在的一切,心靈纔會變得渾沌。污濁。空虛。彷徨。大自然是心靈真正的淨化劑,萬物的靈魂就是大自然。我們應該崇尚大自然,熱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29、大自然是我們人類惟一。永遠的依靠,是我們真正的朋友,我們應當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大自然,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對人類的恩寵。

30、是因爲你的心沒有敞開,沒有讀懂這個社會,接受這個社會,纔會感到孤獨,甚至漂泊。惟有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接受一切,容納一切,纔會感到充實。寧靜。祥和,與萬物同一體。

31、生命的價值遠遠超過世間任何物質的價值。可是現在的人恰恰相反,迷失了本性,迷失了方向,對物質過分地貪求,物慾高漲,忘卻了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荒蕪了生命,實在可悲可嘆!

32、真理不分彼此,更不分種族與宗教。聖人應衆生的根基與需求,千變萬化,在各個領域裏演說真理。他們來到世間不是讓衆生崇拜,而是引導衆生踐行真理。過於依賴聖人,是無法與聖人相應的。惟有踐行真理,才能與聖人相應。

33、很多時候購物並非我們真的需要,而是出於一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是佔有慾在作怪。東西只有少,我們纔會知道它的珍貴,纔會懂得珍惜。人是因爲心中沒有崇高的理想,纔會裝進許多“垃圾”。

34、爲了自由,我們捨棄了愛;爲了自由,我們捨棄了事業;爲了自由,我們捨棄了家庭。.。.。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我們什麼都不需要捨棄,只要帶着覺照,不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本性就不會迷失。

35、懂得知足。滿足的人,纔是真正富有的人。否則,即便在極樂世界也是個煩惱的人。貧窮的人。無明是煩惱的根源。貪慾是災難和痛苦的禍端。

36、人生美好的享受是安居,是沉默,是孤獨,是聽見自己的呼吸聲,是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

37、內心失去了與道的聯繫,纔會不停地追趕潮流,這正說明了心靈的空虛。惟有充滿自信,忠於自己的人生,才能與內在的道溝通。

38、人生的真諦是在曲線中悟道,在直線中容易得意忘形。曲線是通向靈性之門的捷徑。人要學會在曲線中找到樂趣,在曲線中發現美,生活的哲理就藏在曲線中,要善於從曲線中發現人生的奧祕。

39、多行動,少言語。話多的人不可信,他的心都用在表達上。要學會無言的表達,無聲的行動。

40、慈悲心生起纔是“靈魂”甦醒的開始,纔是自性打開的開始,也是永生的開始。

41、慈悲心是人性的美德,是佛性的妙用,是美女的身材,是男人的智慧,是社會的和諧。

42、精進努力修行不是改變自己的容貌,不是獲得種種境界,也不是創造福慧,而是尋回原本的初心——赤子般的心。

43、知識是從外學習而來——養頭腦,智慧是從內領悟到——養心靈。

44、開悟成就有兩條路可達成:一是靠靜心反觀內視自己,深入心的源頭,達到悟境;二是慈悲心生起,對衆生充滿無窮的愛,踐行慈心與宏願,使內在本有的自性開出芬芳的花朵。

45、做人要重過程,做事則要重結果。

46、我不畏懼死亡,而畏懼虛度光陰;我不畏懼事務繁多,而畏懼空耗生命;我不畏懼名利,而畏懼人生沒有方向;我不畏懼他人誤解,而畏懼心胸狹隘;我不畏懼愛,而畏懼心中無愛;我不畏懼人情濃,而畏懼道情淡。

47、心中毫無牽掛,一無所有時,得到的是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心中裝滿慾望,執着種種心外之物時,即是身心被困時。爲人慾得解脫自在,必須放下種種的慾望和一顆執着的心。

48、世間上還有什麼力量比心靈的力量更大呢?善念善言善行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持之以恆地踐行,我們的人生纔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心念決定言行,未來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取決於現在的起心動念。

49、看破是理論,放下是功夫。意識到是覺醒,做到纔是昇華。看到黑暗,目的是爲了看到光明。認清邪法,目的是爲了認清正法。

50、只有爲生命全心全意地活着,臨終纔會對生命毫無眷戀。來時不知從何處來,但我們有權利也有能力知道臨終將往何處去。

生活的禪語精選 篇二

1、“覺悟人生,奉獻人生”,要不離覺悟來講奉獻,既要有大慈悲,也要有大智慧,纔不會偏於一面。

2、如果你作出了某種選擇,就要準備好承擔一切後果。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要心生抱怨,因爲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人生故事裏的大多數結局都源於你自己的選擇,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你選擇了什麼樣的道路,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人生不是遊戲,我們沒有多少可供選擇的機會。既然選擇了,就要咬牙堅持走下去。

3、如果你只是等待,發生的事情只會是你變老了。

4、智慧的力量在當下一念,煩惱的力量也是在當下一念。當下一念能夠轉變,並且從煩惱方面斷相續心,從智慧方面連綿不斷地延續下去、擴展開來,那問題就一定能夠得到解決,就能做到內心世界的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5、在日常的逆境來臨的時候能夠不動心、能夠做得了主,經常能如此,在大限到來的時候,也就能做得了主。

6、見到任何事不動念,就像鏡子照物不留痕跡。功夫在這個地方做,就叫做“照見五蘊皆空”。

7、菩提心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爲究竟。它可以抗拒虛無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干擾,從而使人的心靈獲得安頓。

8、誰都渴望完美,但不如意卻十之八九。人生就像半杯水,很難有完滿的時候。同樣的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缺少的那一半,有的人看到的是擁有的那一半。幸福與快樂的祕訣就在於:要看到擁有的那一半,並享受已有的那一半。

9、欲打破人與人之間的“柏林圍牆”,先得由自己做起,進一步掌握將心比心的人生哲學。

10、“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我們就是要在心生心滅之間,體會那不生不滅的佛性。

11、挨小人謾罵,莫要還口,若還口,兩個小人;遇惡棍迫害,莫圖報復,苦報復,兩個惡棍。

12、昨天很重要,它構建了我們的記憶;明天很重要,它讓我們有了憧憬和夢想。但最重要的,還是今天,是我們今天要做的`一切。人生苦短,我們要告訴自己:懷着積極心態過好每一個今天;學會給心靈療傷,不要躲藏在昨天的陰影中;做該做的事,明天自然會來。

13、假使每一個人都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看作是神聖的,我們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愛護他們,那麼,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就會日趨完善。

14、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目標,而在於實現目標的過程。人生如果只爲目標而活,最後可能會覺得白活了一場。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每一個前進的步伐都應當帶來快樂。成功不是一件非等不可的事情,也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成功,存在於每一天的前進途中,存在於每一個能給我們帶來欣喜的小小的收穫之中。

15、只有在創作、是非、取捨、斷常、凡聖等一切對立面完全統一了之後所顯示的無分別智,纔是平常心。

16、有了生命價值永恆性的觀念,就有了對人的言行負責的思想做基礎,人類的道德、良心就有了保證。

17、覺悟人生是智慧解脫,奉獻人生是慈悲關懷。二者的融合和無間就是菩薩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18、菩薩的精神是大地的精神,是橋樑的精神!

19、“無”字公案是禪宗諸用功方法中最直截了當的一個法門,它的特徵就是要把我們的一切雜念、思量、分別、知見徹底斬斷、寸草不留。

20、優化自身素質,就是要淨化自己的心靈、美化自己的人格、深化自己智慧、強化自己的力量。

生活的禪語摘抄 篇三

1、昨日事尚使你煩惱,通什麼宿命;夢中鬼尚使你俱怕,開什麼天眼。

2、對所有的人都要感恩,慈悲心就能建立起來。

3、佛教的修行,以信爲基礎,以解爲先導,以行爲落實,以證爲圓滿,是爲信、解、行、證。

4、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5、越是把自己想得渺小的人,可能是越有力量的人;越是有力量的人,一般總是越謙虛。

6、萬物在說法,看你如何着眼;一切是考驗,試你如何用心。

7、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衆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8、照體獨立,不是把外在的環境改變爲符合我們內心的需要,而是要改變我們自心。

9、能夠根據自己的身份,受持相對應的戒條,如法行持、成就律儀、無所毀犯,就有相應的解脫自在。

10、掛礙是什麼呢?就是自己內心還有見不得人的地方,自己內心還有陰暗面、有私慾,那就是掛礙。

11、不依靠任何人而獨立生存的人是沒有的,包括佛在內,因爲沒有了衆生就沒有了佛。

12、分別完全是一種主觀計度。本來沒有的事,一分別、一計度,問題就來了,煩惱就起來了。煩惱起來了,我們的身心就不得安寧,就不得自在。

13、只有真正從心靈深處將對事物的種種界定、分別、妄想掃除乾淨,才能夠真正見到諸法實相。

14、不能將心待悟。將心待悟,永無悟期。要把全部心力放在做功夫上,不管悟與不悟,功夫照做不誤。這樣纔是參禪人的本色。

15、人生的道路,不一定起步就輝煌。起步的時候,往往會很艱難,但是隻要制心一處,一切都可以創造,一切都可以改變。

16、衆生汲汲營營,從金錢到愛情,由權勢到生死,有誰真正抓住了什麼?

17、被人誤解的時候能微微的一笑,這是一種素養;受委屈的時候能坦然的一笑,這是一種大度;吃虧的時候能開心的一笑,這是一種豁達;無奈的時候能達觀的一笑,這是一種境界;危難的時候能泰然一笑,這是一種大氣;被輕蔑的時候能平靜的一笑,這是一種自信;失戀的時候能輕輕的一笑,這是一種灑脫。

18、把寺院當別墅,你有多大來歷?借佛事賺錢花,你有幾寸頭皮?

19、處處都把“我”放在前面,什麼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這就是煩惱的第一位。

20、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一是靠勤,二是靠儉。勤是開源,儉是節流。

21、修行要有信心。有信心就能克服困難,就能戰勝自我,就能勇攀高峯;有信心就有希望,有希望,再經過艱苦的努力,就一定會有成果。

22、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往往具體地表現爲能力或者財富的不夠;但是最使人不能自由、不能自在的,是時空的侷限。

23、作爲在家佛門弟子,不論是信佛有多虔誠,你都不能脫離社會和人羣,不能脫離你所從事的工作,也就是說不能脫離你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24、世界上的事情本來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纔是究竟的。

25、以“覺悟人生”之智慧成就菩提心,以“奉獻人生”之實踐成就大悲心。

26、和諧是生命內在的要求,必須從內心的和諧做起,必須從生命的和諧做起,必須從善待天地萬物做起,必須從人的內心淨化、向善上做起。

27、精神的空虛用物質永遠也填不滿。精神的空虛一定要用精神的能源、精神的食糧,用智慧、用慈悲、用奉獻的精神來填補。

28、世間上還有什麼力量比心靈的力量更大呢?善念善言善行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持之以恆地踐行,我們的人生纔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心念決定言行,未來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取決於現在的起心動念。

29、美色動欲心,醜態招噁心,不見爲淨;直言仿面子,爭論傷和氣,沉默是金。以不辨對流言,流言不得不息;以不理對挑釁,挑釁不得不休。

30、從責任上要強化、從感情上要淡化,這才能夠提得起、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