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朱自清名著《背影》賞析(精品多篇)

朱自清名著《背影》賞析(精品多篇)

作者簡介 篇一

朱自清(1898.11.22 — 1948.8.12),原名自華、號秋實,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長大於江蘇揚州,故自稱“我是揚州人”;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煉、文筆清麗、極富有真情實感。朱自清以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爲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爲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徵創造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蹤跡》、《背影》、《春》、《歐遊雜記》、《你我》、《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國文教學》、《詩言志辨》、《新詩雜話》、《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

問題研究 篇二

1、爲什麼着力描寫背影?又是怎樣突出背影的?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寫法對我們寫作有什麼啓示?

父親買橘子爬月臺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個過程,這一刻是父親最費勁的,也是父愛表現得最強烈的一刻。在父親的許多好處中,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這次送行過程中,過鐵道買橘子是最突出的,在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中,爬那邊月臺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說是重中之重。着力描寫背影,可以強烈地表現父愛,可以給人最深刻的印象。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間,形象的定格。突出這一瞬間形象,提起父親,頭腦裏就出現這一形象,由這一形象又會想起前前後後的種種事情。再則,背影這種視角也新。背影引人想像正面形象,開拓了想像空間,無盡的想像更能引起感情的激盪。總之,將背影作爲全文的焦點,可以凝聚作者對父愛的獨特發現和深刻體認,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作者爲突出背影,多處作了獨具匠心的佈置。

朱自清用“背影”作爲題目,非常顯豁地突出了背影。開頭一段就說:“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顯出“背影”非同尋常的意義,懸念驅使讀者集中注意力探尋這個背影的意義。

快要寫到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先作鋪墊,一處說,“父親是一個胖子”,讓人想見他的身材;一處寫他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色棉袍”。兩處肖像描寫安排在背影之前,就是要讓讀者把它們跟背影的特寫鏡頭整合起來。背影的特寫鏡頭,寫了手的動作,腳的動作,整個形體的動作,刻畫得十分精細:“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處動作描寫只寫攀爬的起始動作,不再寫下去,在強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還用自己的情感反應去烘托──“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感情的強烈表現將這個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作者又捕捉到另一個背影,分手後,佇望着離去的父親:“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此刻作者心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受到父子情深,想到父親的至親至愛,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爲是,想到父親的命運,想到父親的前程,真是百感交集。這一次對背影逝去的追憶,包含無盡的牽掛。

末段回顧父親這些年來的境遇,回顧這些年來的父子關係,最後又落腳到背影上來,與開頭呼應:“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來,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讀者心中。

突出背影,是這篇散文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個啓示,寫人記事,應該選擇最動情的一件事,寫最動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動情的瞬間。

2、關於文章的剪裁。

文中寫回家奔喪,寫在南京遊逛,都一筆帶過,因爲這些跟主題關係不大。詳寫送行的過程,其中也分主次,買橘子的過程寫得較詳細,寫背影的筆墨,又特別詳細。可見,詳略的原則是爲了突出重點。

整體把握 篇三

閱讀這篇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1、感受深切父愛。

想想父親當時的困厄,對父愛的感受就會更加深切。當時,父親遭遇雙重災禍,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喪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機,父親陷入了困境。朱自清是大兒子,還在大學唸書,接手還早,還要供養,養家重擔壓在父親一人肩上,他是怎樣急於謀事啊。父親在謀事與送行二者之間再三躊躇,天平的一頭是那麼沉重,他卻把天平的另一頭──兒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這種愛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父親親自送行,照顧得無微不至,不光顧到眼前,還爲兒子一路着想,臨別還給兒子買橘子。買橘子要過鐵道,那時月臺很高,爬起來非常費勁,父親是看在眼裏的,爲了兒子,再難的事情他也心甘情願。“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他是這樣吃力地過鐵道買橘子的,愛子之心是多麼強烈,父愛的力量是多麼巨大,這樣的父愛催人淚下。

《背影》中的父親形象,是慈父的形象。有人說“我們在《背影》中看到的與其是一個父親的形象,毋寧是一個母親的形象”,這是把父親的形象絕對化了,以爲父親就是嚴父,其實慈父的形象也是父親的形象。朱自清父親性格中也有剛強的一面。聽他面對雙重災難的心聲:“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大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概。而浦口送行,則更多地表現他慈愛的一面。

看看父親愛子的行爲方式,對父愛的感知會更深一層。在中國父母的眼裏,孩子永遠是孩子,幾十歲的孩子還是孩子,朱自清的父親也這樣。儘管急於謀事,最後還是決定自己去送兒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麼閃失。講價錢要自己講,揀座位要自己揀,買橘子要自己買,力不勝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爲孩子盡心盡力,心裏就會感到滿足、舒心。“背影”,爲了兒子而勉爲其難的形象,正是中國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國的慈父總是甘爲孺子牛,自己能省則省,最好的東西讓兒子享受,請注意,父親是一身布衣,給兒子的是紫毛大衣。

2、體會“我”當年的感受與寫作這篇文章時的感受。

朱自清那一年 20歲,北京大學學生,寫《背影》那一年28歲,清華大學講師,這是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的兩個年齡,所以對父愛的感受也迥然不同。20歲時的心智還不夠成熟,28歲就比較成熟了。文中一再寫當時怎樣自以爲是,現在想起來非常後悔,爲什麼起初體會不到父愛,反而對父親的言行不以爲是呢?一方面,因爲中國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長大了,有很強的'自立自強的要求,總是替孩子包辦一切,無論孩子多大也要“抱”在手裏,實在是吃力不討好,兩代人之間容易起衝突。另一方面,20歲那樣的歲數,又懂事又不懂事,容易自以爲是,對父愛不容易體察到,對父親的行爲方式往往以爲陳舊而反感。待到真正成熟了,才理解父輩的行爲方式是他那個時代養成的,應該透過這種行爲體察父親的愛心。作者一再自責“那時真是聰明過分”“那時真是太聰明瞭”。“太聰明”就是半生半熟的狀態,真正成熟了纔是真聰明,真聰明才能理解父輩的行爲方式,不去計較父輩的行爲方式,才能感受父愛。

望着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我”的心受到觸動,頓悟父親的愛心,“我”哭了。“我”發現了父愛,引得讀者都聯想起父愛,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動了,心靈淨化了,這篇散文引起普遍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