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檔案解密之朝鮮戰爭的經過【多篇】

檔案解密之朝鮮戰爭的經過【多篇】

朝鮮戰爭的相關簡介 篇一

朝鮮戰爭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韓之間的民族內戰,後美、蘇、中國等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默許不宣而戰入侵韓國,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軍爲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盧森堡)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並肩作戰,戰事陷入焦灼狀態。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

朝鮮戰爭,又叫韓朝戰爭(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朝鮮”)與大韓民國(以下簡稱“韓國”)兩個意識形態對立的政府之間的戰爭,而分別支持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中的一場“熱戰”。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議而非和平協議,因此從國際法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由於駐韓聯合國軍的軍事威脅活動向韓國發動進攻,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美國的第七艦隊經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同意駛進臺灣海峽協防颱澎金馬,軍事介入中國內戰。十天後7月7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才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聯合國軍司令由美國指派,第七艦隊主力即轉往日本海進行朝鮮戰爭作戰。地面戰爭爆發後,朝鮮人民軍很快佔領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並繼續向南進攻,將聯合國軍壓縮至釜山環形防禦圈內。聯合國軍於9月15日在仁川登陸,並很快扭轉了戰爭的態勢,不久後攻克漢城,並越過三八線進入朝鮮半島北部,於10月19日攻克朝鮮首都平壤。

美軍從仁川登陸後,9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發表聲明:中國人民不打算袖手旁觀,讓美國人直逼中國邊境。10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最後的出兵決定。10月3日周恩來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表示如果是美軍而非南方軍隊越過38線,中國將被迫對朝鮮進行干預。10月底,部分聯合國軍已推進到鴨綠江畔。在臺灣問題被擱置數月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朝鮮的請求,在蘇聯允諾幫助的情況下,於10月19日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參戰,分別在第二次戰役和第三次戰役中攻克平壤和漢城,並迫使聯合國軍撤退至北緯38度線以南。之後聯合國軍頂住了志願軍的攻擊,並發動夏季和秋季攻勢,佔據漢城,戰線重新回到三八線。在此之後,儘管雙方不斷交戰,但陣地基本沒有大的變動,一直維持在三八線附近。

1951年7月10日中國大陸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美國方面派代表開始停戰談判,主要分歧在軍事分界線的劃定和遣返戰俘問題上,在經歷了幾次談判中斷後交戰雙方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軍事衝突停止,朝鮮戰爭結束。但至今朝鮮和韓國仍沒有簽訂和平條約,兩國以北緯38度線(更準確說是1953年7月2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爲界處於分裂狀態。

支援韓國方面的聯合國軍除美國外還有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盧森堡等共15個國家,支援朝鮮方面的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空軍和高炮部隊也參加了朝鮮戰爭,並提供給中國大陸軍備。

朝鮮戰爭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名稱。韓國稱其爲“韓國戰爭”(,祖國解放戰爭)。中國大陸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與的朝鮮戰爭部分稱爲“抗美援朝”,香港和中華民國和新加坡等稱其爲“韓戰”,美國稱其爲“韓國衝突”(KoreanConflict)或“韓戰”〔KoreanWar〕。由於朝鮮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越南戰爭之間發生而不被重視,歐美國家常稱之爲“被遺忘的戰爭”(TheForgottenWar)。

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得失 篇二

美軍駐韓總司令克拉克在停戰協議書上簽字時說,他是第一個在不是勝利的協議書上簽字的美國將軍。中國總是對此津津樂道,藉此說美國人打敗了,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因爲他也沒有說是在失敗的協議書上簽字,只不過簽了一個停戰協議書。

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佈雷德利在有關朝鮮戰爭的問題時說過, “我們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對手打一場錯誤的戰爭。”那他也不是認爲朝鮮戰爭打錯了,他說這話的時間是1951年5月15日,那時已經是五次戰役中了(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中國在這次戰役中遭到了最慘重的失敗,許多部隊都幾乎撤不回來,180師整師都折了,當時連“萬歲軍”也作了最壞的打算,每個班都撤下一個副班長和一個老兵,爲全軍覆沒後重建構勒骨架。佈雷德利這個時候這麼說,是反對藉着勝勢把戰爭擴大到中國境內去。並不是說朝鮮戰爭不該打,從他話面的意思看,美國根本沒有想借朝鮮這個跳板進入中國的打算,中國參加朝鮮戰爭幾乎是多此一舉,保家衛國有點對不上號。

那麼朝鮮戰爭的後果是誰得利,誰吃虧呢?試着從現在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六方說起。

首先是北朝鮮和南韓,戰爭在北朝鮮和南韓的土地上進行,北朝鮮曾向南打到釜山,南韓也曾向北打到鴨綠江,你殺過來,我殺過去,你燒光我,我燒光你,後來在三八線停止了,雙方回到了原點。人死了沒關係,可以重新繁殖。建築和物資燒光了沒關係,可以重建,可以生產,幾年以後就可以恢復元氣了,可以說南北韓都沒有傷筋動骨,破點財消消災就過去了。

再看日本,日本二戰失敗後,政治上是戰敗國,戴上了罪惡國家的帽子。朝鮮戰爭使美軍選中日本爲後勤工作的保障地,所以美國必須先要爲日本正名,舊金山會議讓日本摘掉了罪惡國家的帽子,政治地位抜高了,可以成爲美國的馬仔了。日本二戰失敗後經濟淹淹一息,爲了保障美國後勤工作的順利開展,他在經濟上得到美國的資助,開始復甦,十年後經濟進入繁榮。朝鮮戰爭使日本在政治和經濟上都得了大利,成爲最大的受益國。

蘇聯靜觀中美在朝鮮半島廝殺,從中模清了美國的底牌,也使美國一時無力顧及歐洲,只能看着他在歐洲坐大。蘇聯把中國送到和美國敵對的地位,從此以後中國必須依附他,蘇聯在政治上得利了,而且他援助中國的軍備都是收錢的,在經濟上也不吃虧。

美國沒有真正打贏戰爭,只落得一個停戰的下場,在經濟上,軍事上都沒有得分,但他還是維護了西方世界的價值觀,阻止了蘇聯勢力的擴張,他還是有所收穫的。美軍進駐臺灣後就不出來了,直到1972年尼克松訪華後,才撤出自己的軍隊,纔在口頭上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在行動上增加一個《臺灣關係法》,讓中國大陸至今無法對臺灣實行主權。

再看中國,通過朝鮮戰爭,中國爲自己樹立了一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政治上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從此只得投入蘇聯麾下,成爲他的馬仔。六十年代和蘇聯翻臉後,馬上又成爲美國的棋子。八十年代末期美國製裁中國,中國纔開始試着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已磋跎了四十年。在朝鮮停戰協定中不知道中國是不是故意還是忘記了提到臺灣,沒有解決美國在臺灣駐軍的不合法問題,使中國等於失去了臺灣,問題一直不解決,直到20年後,尼克松訪華,纔開始涉及臺灣問題,美國口頭上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說是尊重臺灣認爲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潛臺詞是如果臺灣不認爲自己是中國一部分,他也尊重臺灣不會認。這裏得謝謝蔣介石老先生,因爲他的堅持,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間,他沒有順從美國的意思以臺灣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如果他要那樣做,當時臺灣就可以取得聯合國的合法地位。蔣介石在中國歷史上不失爲一個值得書上一大筆的人。美國實際上一直控制着臺灣的政治和軍事,中國大陸一直被美國玩弄至今,也不知道還要玩弄到什麼時候。中國大陸的政治家毫無辦法,只能說後人的智慧要比我們高,今後讓他們去解決吧,一個政治皮球被踢到了猴年馬月。戰後在經濟上更受到美國爲首的西方世界全面封鎖,只有一個還在英國人手裏的香港能爲中國打開一個透氣的天窗,通過香港用高價買回中國的必須品,而且是可憐的一點點。朝鮮戰爭中的軍費開支都是中國人自己買單,還爲朝鮮欠的軍費買單。戰爭結束多年後中國人還在勒緊了褲帶還蘇聯的債。在朝鮮戰爭中死了幾十萬人,人員的損失十分巨大,他們是爲了一個和中國沒有什麼關係的地方而戰死的。真是人財兩失。

所以說中國是朝鮮戰爭中最慘的一方,死了大量的人,化了大筆的錢,政治上成了蘇聯的小弟,經濟上受到美國的全面封殺,臺灣一直漂浮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外,至今已經65年,以後怎樣還不知道,中國其實是這次戰爭的冤大頭。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值得高興的地方。1840年以來,中國對外戰爭一直是失敗,一直是割地賠款,但是勝利了也沒有什麼好轉,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是戰勝國,但是收不回被德國佔領的中國領土,反而被日本收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也是戰勝國,但是外蒙古卻被割讓了,香港也因爲丘吉爾的強橫而無法收回。朝鮮戰爭使中國在事實上失去臺灣是鐵定的事實,爲朝鮮人打仗,軍費都是中國自己出的,後來還免除了朝鮮的債務,失地輸款還是掛得上號的。所以說中國在朝鮮戰爭中失去的太多,得到的太少太少了。

至於現在最爲流行的說法,朝鮮戰爭中從中國軍人身上體現出了可怕的精神力量,而這種精神力量是不可戰勝的,是外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我以爲這些都應該是軍事家去從事研究的課題,不是我們應該去定位的,大家都願意這樣的津津樂道,只能歸納爲一種精神勝利法,這個詞是魯迅先生創造的。

朝鮮戰爭的影響 篇三

朝鮮半島

戰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過戰爭不僅沒有解決,還進一步惡化,朝鮮半島作爲世界軍事舞臺上的一個熱點持續至今。

韓國

韓國經濟在戰後遭到嚴重破壞,李承晚在戰後仍然以統一爲目標,不重視經濟發展,不斷計劃隨時再和朝鮮方面開戰。四一六運動後,李承晚下臺,局勢依然並沒有緩和。此後朴正熙執政期間更出現“實尾島事件”,雙方敵對的氣氛並沒有因領導人轉換而改變。朝鮮和韓國的領導人進行過幾次會面談話,但礙於雙方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方面的根本差異,並沒有產生什麼實際的進展

朝鮮

由於朝鮮發動的統一戰爭遭到了美國爲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抵制,朝鮮在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1945年—1950年和平建設時期所積累的社會財富消失殆盡。這次戰爭使朝將中國牽連進來,將中國捆綁進了朝鮮的戰車至今尚未脫離。此戰爲隨後20多年朝鮮的迅速發展奠定基礎。但由於朝鮮經濟是以蘇聯爲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的一環,結構單一,因此在蘇東劇變後日益艱難、經濟崩潰。在金日成死後,他的兒子金正日獨裁權力鞏固。朝鮮人民的生活條件依然十分艱苦。國際社會包括中國、韓國不斷對朝鮮提供經濟援助。

美國

美國幾乎與中國和蘇聯兩個社會主義大國爆發全面戰爭。朝鮮戰爭期間擔任美國國務卿的迪安·艾奇遜曾經明確表示:朝鮮戰爭中的“主要麻煩”在於,“我們是在和一個錯誤的敵人打仗,我們打的是乙級隊,而真正的敵人是蘇聯。”

此外,戰爭促進了美軍內部的民族融合,有超過10萬名黑人士兵加入軍隊至朝鮮半島作戰,這是美軍首次大規模地將黑人與白人士兵混編於同一單位。[72]

通過朝鮮戰爭,美國認識到自己的實力難於打贏地面局部戰爭,戰爭結束後便實行“大規模報復戰略”,把軍備重點轉到發展核武器和空軍方面。美國的年度軍費,由朝鮮戰爭前的150億美元,飈升至戰爭期間和戰後的年400億美元以上,同蘇聯展開了持續的軍備競賽,導致冷戰局面進一步加劇。

蘇聯

戰爭對蘇聯的影響就十分複雜。一般認爲蘇聯是最大贏家,斯大林成功讓中國出兵對抗美國等盟軍,也藉此出售大量二戰剩餘軍事設備賺取資金物資,中國直到1965年才清償完所有欠款,中國官員戰後又抱怨蘇聯是“死亡販售商”(merchants of deatg)。 戰爭令中美爆發直接衝突,而蘇聯未正面介入。戰爭削弱美國實力,把美國超強的國力軍力從歐洲鐵幕一線的爭奪轉移到朝鮮戰爭的泥潭,爲蘇聯爭取時間在二戰後的廢墟上治療戰爭創傷,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

日本

日本雖然沒有參戰,但是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大量的物資採購,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經濟復甦,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奠定日本之後成爲經濟強國的基礎。戰時美國爲鞏固後方,又允許日本以“自衛隊”名義重組軍隊,美日軍事同盟的基礎也在此時奠定。

中國

大陸

由於朝鮮戰爭,蘇聯打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變成第二個南斯拉夫的顧慮, 從1952年起開始大規模援助中國大陸建設全面的工業基礎,這些援建項目以及1954年定下的幾十個工業項目被合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重點項目,爲中國打下了冶金、石油、礦山採掘、煤炭、發電、電力裝備、機械製造、紡織、造紙、製糖、航空、航天、交通鐵路、國防兵器製造等全面的科研生產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開始了獨立自主門類齊全的工業化建設道路,藉助蘇聯的技術成功製造出核武器。

中國官方觀點認爲: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與西方列強(包括日本)的戰爭中屢次陷入慘敗或極其被動的局面,朝鮮戰爭的結果使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獲得巨大威望,中國人的自信心大大增強。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就此形容:“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的海軍建設受到很大影響,外購英艦的希望破滅,於是不得已出天價購買蘇聯舊艦。

沈志華認爲毛澤東從戰爭時期的國內政治運動中發現大規模羣衆運動對實現各種目標很有用,從此在之後的施政中屢屢能見到這種模式。

1954年,赫魯曉夫來華談到撤旅大蘇軍基地事項,因爲剛剛停戰,毛澤東說:“我認爲蘇軍在這個時候撤走是不合適的,美國人可能會利用這一機會發起進攻。”後經赫反覆勸說才同意。

其他影響是,美國公開保護臺灣當局,使解放軍暫時失去了攻佔臺灣的機會;也間接讓日本經濟重新崛起,使日本免於二戰的懲罰。

臺灣

對當時遷移到臺灣的國民黨政權而言,朝鮮戰爭的爆發延遲或阻礙了人民解放軍攻臺。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戰使得美國認識到臺灣對牽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將臺灣重新納入防禦體系。日後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即是基於朝鮮戰爭的影響。美國也因此改變了對國民黨當局的態度,繼續承認所謂“中華民國政府”爲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及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國民黨政權因爲朝鮮戰爭獲得美援,幫助了臺灣當時的經濟發展,也提升了臺軍的戰力。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第七艦隊巡邏臺灣海峽,嚇阻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臺澎金馬。同時在國民黨當局要求下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俘在被迫遣返臺灣後,則大大鼓舞了國民黨軍隊士氣,因此朝鮮戰爭也被稱爲“臺灣的西安事變”。 此外,國民黨政權曾有意派遣軍隊參與朝鮮戰爭,幫助韓國擊退朝鮮人民軍, 而麥克阿瑟也有意將戰事擴張至中國本土,希望能讓國民黨政權得以“反攻大陸”,但是被美國杜魯門、韓國李承晚以及部分國家反對,所以國民黨政權改爲以提供物質幫助美韓等國,擊退北朝鮮的南下進攻。此外,由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大量士兵投入朝鮮,聯合國軍內缺乏熟知漢語及中共軍隊的人才,因此國民黨政權提供了臺軍及駐韓大使館部分人員協助情報戰、心戰喊話、中文宣傳單製作、審問志願軍戰俘。

英國

英國是陣營的重要國家,再加上身爲美國的盟友,在若干議題上需要換取華府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外交及軍事上都採取了對抗北朝鮮的行動。

中國介入朝鮮戰爭後,這種政策受到挑戰。對外,倫敦擔憂與中國的敵對會危及英國在華利益、甚至促使社會主義陣營對香港等遠東殖民地構成威脅;對內,二戰後元氣大傷的英國因爲武裝政策及軍費開銷而使國庫吃緊,衝擊民生及社會福利預算。而在韓國總統李承晚公開指責英國、加拿大、新西蘭及澳大利亞等英聯邦派兵國“影響了麥克阿瑟遭到撤職”之後,英國民衆對李氏及韓國政權的腐敗、專制產生極大反感,輿論立場也逐漸轉向反戰。

工黨及艾德禮內閣的朝鮮戰爭政策失去民心,黨內也因爲輿論壓力及預算問題爆發分裂,這些因素使得工黨在1951年的國會大選中落敗。而選前抨擊工黨將英國拖入朝鮮戰爭泥淖的保守黨,則在丘吉爾的帶領下取得執政權。

丘吉爾上臺後,迅速改變立場,推動停戰政策,使英國得以從朝鮮半島的難題抽身而出,同時在朝鮮戰爭問題上不再支持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