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2022中元節八大禁忌【新版多篇】

2022中元節八大禁忌【新版多篇】

中元節是幹什麼的 篇一

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少數地區也叫亡人節。是古代節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節,慶賀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節也是寒食節,紀念古代先賢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是我國主祭祀的傳統節日。它與寒食節、清明合稱我國古代的三大鬼節,每年主要集中在在農曆的七月十五這天舉行祭祀活動,但時間並不是固定的,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人們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傳統。也有一些地方從七月初就開始祭祖的儀式,在夜裏將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後一日三頓茶飯的供奉直到七月結束。

相傳,農曆的七月七年級鬼門大開,閻羅王特許陰間的鬼魂會回到陽間接受後人的祭拜,而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會飄蕩在人間尋找食物。民間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節期間祖先會返回陽間的家中看望子孫後代。因此,民間會在中元節,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中元節八大禁忌 篇二

1、不能直呼姓名

晚上不要穿戴繡有自己姓名的衣物,另外最好避免連名帶姓直呼別人名字,同時若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時,也千萬不要立刻回頭或迴應。

2、勿拍別人肩膀

從靈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別在頭及兩個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拍別人的頭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讓孤魂野鬼有機可乘。

3、別亂拍照

夜遊時最好不要亂照相,否則野鬼會入鏡與你合影,手電筒也不要往樹上亂照,以免驚動喜歡附着於樹梢上的鬼魂。

4、不能吹口哨

晚上千萬不要吹口哨,相傳七月野鬼晚上聽到口哨聲會聚集而來,所以不要引鬼上身啊。

5、戴避兇物

身上儘量帶着廟裏求來的護身符、佛珠,或粗鹽、糯米等避煞物,好讓你趨吉避凶,使好兄弟們能退避三舍。

6、晚上衣服不能晾在外面

晚上睡覺或天黑以前,要把曬在外頭的衣服收回來,以免被鬼借去穿。

7、別亂靠牆

沒事不要亂靠牆,因爲那些孤魂野鬼平時最喜歡依附在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鬼上身。

8、別亂掛風鈴、不玩碟仙

住家門口前別種容易卡陰的榕樹,另外屋子內也別亂掛風鈴,不玩碟仙、不上陰廟,這樣可以減少陰靈上身的可能。

中元節禁忌 篇三

“鬼月”中元節的二十二個禁忌

在中國,相傳農曆七月七年級就是“鬼月”,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從七月七年級鬼門關開啓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關閉這段日子裏,陰間無主孤魂就回到陽間來。想知道在鬼月要禁忌什麼?欲知詳情且看下文的風水知識解析,“鬼月千萬不要做的22件事”。

鬼月禁忌:

1、不宜游泳,相傳跳水死的好兄弟倘若有冤屈的鬼魂,因爲無法轉世輪迴會找替身俗稱抓交替。

2、不宜看屋齡30年以上老房,相傳往生者祖靈,會在鬼月回來以前居住過的住家徘徊,倘若你八字較輕容易衝煞感冒。

3、避免半夜到醫院,相傳往生者死前較多記憶在醫院,倘若家裏沒有恭奉祖先的後代,祖靈回不了家容易徘徊流連在醫院。

4、避免傍晚到廟旁邊走動,相傳衆多枉死的好兄弟,因爲找不到地方申冤會找廟宇神明協助,於是廟宇周圍會有較多好兄弟,因此一般宮廟不辦事。

5、鬼月不可直呼“好兄弟”爲“鬼”。

6、鬼月夜晚不宜曬衣服,相傳好兄弟找不到地方去會依附在潮溼衣服裏。

7、鬼月不宜持咒,相傳鬼月持咒容易招來更多好兄弟來聽經,倘若你所持的爲具有驅邪功效咒語,容意傷害到好兄弟。

8、半夜不宜大吼大叫,如果你鬼月大吼大叫,容易驚嚇到好兄弟,招致睡眠品質變差。

9、鬼月不宜隨意拍打前方人的肩膀,相傳鬼月拍打前方人的肩膀會嚇到人,導致前方人魂魄不穩,易招好兄弟入侵導致失神。

10、鬼月晚上不宜吹口哨,因爲吹口哨音頻叫趨於陰間頻率,比較容易招換來好兄弟。

11、鬼月半夜不宜點檀香或薰香,因爲香氣嫋嫋會吸引好兄弟前來環繞。

12、鬼月切莫拜陰廟,鬼月的陰廟會顯得更陰,因爲鬼月拜陰廟八字太輕者容易撞鬼。

13、鬼月不宜在山間、空曠地拍照,近期相機畫素越來越清晰,容易在鬼月補捉到好兄弟的影子。

14、鬼月不宜一直說“死”者個字,以免惹怒好兄弟。

15、鬼月不宜玩試膽大會,喜歡冒險的年輕人,喜愛在鬼月刻意玩試膽大會、碟仙、筆仙,當心請神容易送神難。

16、鬼月半夜時切莫撥打13個7或0,以免接通的是往生者。

17、鬼月半夜看鬼片,當心好兄弟陪你一起看。

18、鬼月參加中元普渡切莫罵髒話,當心好兄弟在吃飯時,你不小心惹怒祂們那就不好了。

19、鬼月到旅館時,要記得放包艾草粉或鼠尾草能幫助你一夜好眠。

20、鬼月動刀,儘量選擇白天對身體較好。

21、鬼月搬家入厝儘量挑選正中午對運勢較好。

22、鬼月娶親儘量避免傍晚放鞭炮,以免夫妻失合。

中元節的傳說 篇四

農曆的七月十五,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儒、道、釋”三家“各取所需”,實現了“三教一體”和“三流合一”。

關於中元節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傳說。

俗傳農曆七月初十開“鬼門關”,各家之死鬼均放歸回家,與家人團聚,俗稱“冥府開禁,鬼魂過年”。

諺雲:“七有半,鬼亂竄。”

節期從農曆七月初十至十五,一般以12日爲正期。

至時,各家備酒食,焚化用白紙包封寫有祖先名諱的紙錢、金銀紙錠以祭祖先。

關於中元節的傳說

富有之家還請僧尼、道士來家唸經超度亡魂。

七月十五,各地道觀均有齋醮等會,佛寺則大辦“盂蘭盆會”,誦經超度亡魂。城隍廟還做道場,放河燈。

最後便是城隍出駕,巡遊街道收鬼“賞孤”,即爲無後嗣的“孤魂野鬼”燒紙錢,送寒衣,潑水飯。

中元節原本是道教節日。

道教說,有個名叫陳子禱的人,他與龍王的女兒結婚後,分別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個孩子。

這“三官”主管人間的“賜福”、“赦罪”、“解厄”等三大任務。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地官”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

所以,民間在“中元節”這天,其進行的所有祭祀活動,目的就是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希望“地官”赦罪他們的所有罪行。

還有一說是源於佛教《大藏經》中的目蓮救母的故事。

目蓮歷經千辛萬苦纔到陰府,見到死去的母親被一羣餓鬼折磨,目蓮用鉢盆裝菜飯給母親,卻被餓鬼奪走。

目蓮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目蓮按照經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餓鬼再也不敢來搶奪了。

爲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都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

道教也在這一天舉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燒冥紙,讓無主孤魂飽吃一頓。

另一說是由古代“郊社”演變而來。

農民在夏收之後,趁農閒舉行祭田、祭祖儀式,酬謝管理土地的神靈和開闢田園的祖先,也含有慶祝豐收的意義。

古時中元節只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是用素筵祭祀,並規定不能在別人家中過夜。

後來從素食發展爲葷食,從祭田、祭祖發展到超渡“無主孤鬼”。

大概是古代七月多疫病,死人多,因而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稱爲“鬼月”,需要祭奠,“七月半”也就演變成“送鬼節”。

中元節的習俗 篇五

1、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燈,尤數黃河裏放燈壯觀。

2、燒街衣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餅民間認爲,茄餅可以成爲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4、燒袱紙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着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瀨粉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6、祈豐收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着秋收稻穀豐登。

7、吃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爲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爲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爲“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