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繁華的近義詞是什麼(多篇)

繁華的近義詞是什麼(多篇)

繁華的近義詞是什麼_繁華詞語基本意思及造句 篇一

基本解釋

[釋義]

(形)(城鎮、街市)興旺、熱鬧。

[構成]

並列式:繁+華

[例句]

繁華的商業區。(作定語)

[同義]

繁榮

[反義]

荒涼、冷落、蕭條

近義詞

繁榮、富貴、榮華、茂盛、發達、繁盛、富強、興盛、興旺、熱鬧、蕃昌、旺盛

反義詞

蕭條、荒涼、蠻荒

英文翻譯

rishing; prosperous; bustling; busy

詳細解釋

◎ 繁華 fánhuá

(1) [flourishing;bustling;busy]∶繁榮熱鬧

繁華大街

(2) [beautiful]∶指容貌美麗或地位顯貴

(1)。比喻青春年華。《史記·呂不韋列傳》:“不以繁華時樹本,即色衰愛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 唐 司空圖 《春愁賦》:“貪壯歲之娛遊,惜繁華之易度。” 明 劉基 《感懷》詩:“繁華能幾時,憔悴及茲辰。”

(2)。比喻容貌美麗。《西京雜記》卷一:“ 漢 掖庭有 月影臺 、雲光殿 、九華殿 、鳴鸞殿 、開襟閣 、臨池觀 ,不在簿籍,皆繁華窈窕之所棲焉。”《後漢書·班彪傳上》:“後宮之號,十有四位,窈窕繁華,更盛迭貴,處乎斯列者,蓋以百數。” 清 陳維崧 《蝶戀花·紀豔》詞之一:“ 劉氏 三娘 雙姊妹,生小繁華,家住 雞鳴埭 。”

(3)。繁榮美盛。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四: “繁華悉何在,宮闕久崩填。” 唐 韋應物 《擬古》詩之三:“京城繁華地,軒蓋凌晨出。” 宋 賀鑄 《採桑子·羅敷歌》詞:“東南自古繁華地,歌吹 揚州 ,十二青樓,最數 秦娘 第一流。”《明史·蔣瑤傳》:“權倖以 揚 繁華,要求無所不至。”《花月痕》第二回:“京師繁華,靡麗甲於天下。”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六十》:“世事大概差不多,地的繁華和荒僻,人的多少,都沒有多大關係。” 茅盾 《子夜》四:“如果這兩三年的他,不走黑運,那麼,在這繁華的局面下,怕不是早已撈進十萬八千麼?”

相關內容

用繁華造句

它是處在繁華的大城市之中的世外桃源。

設置在繁華地區的分行越多,業務量越大。

他一直跑到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上才停下來。

重慶是一個擁有647萬人口的繁華大型山城。

那裏物產豐富,城市繁華,正是韃靼垂涎的目標。

他在鄉村長大,但後來覺得很喜歡繁華的都市生活。

那是對往日繁華的嚮往以及對於修辭和華麗辭藻的愛好。

這是由於對往日繁華的嚮往以及對於修辭和華麗辭藻的愛好。

綠洲旅館並不在繁華的鬧市區,它離那些更有名氣的旅館很遠。

(二)

地處繁華的市中心,毗鄰繡湖廣場。

在它繁華的時候,這裏是一個產煤的城鎮。

整個地區幾乎回到了以前空前繁華的。樣子。

嘉莉看着窗外繁華的馬路。

我在繁華的街區,在城市的北部和西面。

-桃源飯店位於繁華商業區內,交通便利。

北京太繁華了。有這麼多的人。

這個商業區是本城最繁華的地方。

他最後發現了城市和繁華的文明

交通便利,地段極其繁華。

這個地方自古就是個繁華之地。

如今,昔日的繁華已經衰落。

繁華的造句 篇二

1, 昔日荒無人煙的大沙漠,如今變成了繁華的石油城。

2, 這裏是城市最繁華的地段,人口稠密。

3, 昔日的小城鎮變成了繁華的大都會。

4, 這位樸實的山裏人今天總算見到了繁華的城市。

5, 從這些建築上依然還能看到往日此處繁華的痕跡。

6, 城市裏繁華的景象讓小楊十分嚮往。

7, 市中心是這個城市最繁華的地帶。

8, 正月十五,繁華的街道張燈結綵,燈光閃爍,人頭攢動,車輛川流不息,人民欣賞着各式各樣的燈籠。

9, 盛唐時期,邊陲小國北面稱臣,社會呈現出一片安定繁華的景象。

10, 都市寬闊繁華的街道,鱗次櫛比的高樓,交相輝映的霓虹燈,令她豔羨不已。

11, 爲了體驗農村生活,這位年輕的作家從繁華的大城市來到農村安家落戶,很快就和當地農民打成了一片。

12, 這是一座繁華的城市。

13, 在北京繁華的王府井,身穿五顏六色衣服的人們摩肩接踵地在街上行走着,顯現出一副匆忙的樣子。

14, 幾年前,這裏還是一片荒蕪,如今成了繁華的市區,真是滄海桑田!

15, 這裏原是一段繁華的商業街,一場大火,燒得只剩下一片斷頭將軍。

16, 這大而無當的繁華的古城,終於像一個斷了氣的病人,整個地寂然死去。

17, 古人說月明星稀,但在繁華的香港,何時不星稀?

18, 熱鬧繁華的城市大道,人羣熙攘,五光十色。

19, 南京路是上海繁華的商業街。

20, 初到繁華的紐約,他左顧右盼地竟不知從何處逛起!

21, 繁華的北京城,高樓林立。

22, 在當今熱鬧繁華的社會中,有許多商家爲了提高營利,不斷地將祖國的語言文字錯用、濫用、誤用;而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誤讀字和語病更是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