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精品多篇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精品多篇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篇一

(一)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社會變革。雖然由於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但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爲中華民族發展進步探索了道路。 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爲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史冊!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奮鬥和壯烈犧牲的志士們永遠值得中國人民尊敬和紀念!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二)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不斷實現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抱負。

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並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國民黨攜手合作,建立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辛亥革命後屢遭挫折的孫中山先生,把中國共產黨人當成親密朋友,毅然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形成席捲全國的革命新形勢,給北洋軍閥反動統治以沉重打擊。孫中山先生逝世後,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他的遺願,同一切忠於他的事業的人們共同努力、繼續奮鬥。經過20多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國人民終於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開啓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展孫中山先生關於建設人民享有民主權利和幸福生活的現代化國家的理想,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開展了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推進了改

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事業。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持續奮鬥,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譜寫了中國發展的輝煌篇章。當前,全國各族人民正滿懷豪情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團結奮鬥。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深切夙願,辛亥革命先驅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經或正在成爲現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要求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

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

(四)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

增強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促進兩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共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提升兩岸經濟競爭力,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增強休慼與共的民族認同,不斷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問題,終結兩岸對立,撫平歷史創傷,共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2011年下半年的重要時事考點,會通過一定方式反映到我們2012考研政治試卷中。此次會議的主要精神充分反映在這項決議的基本內容中。通過綜合概括起來和我們考試有關的內容,歸納如下,供廣大考生複習參考。

(一)關於充分認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1、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鉅,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

2、我國文化領域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既具備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我國文化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

3、全黨必須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二)關於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發展奮鬥目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公民素質明顯提高;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文化事業全面繁榮,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文化產業成爲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充滿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爲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進一步完善;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文化繁榮發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全黨全國要爲實現這些目標共同努力,不斷提高文化建設科學化水平,爲把我國建設成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打下堅實基礎。

2、實現上述奮鬥目標,必須遵循以下重要方針。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確保文化改革發展沿着正確道路前進。

(2)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統一,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堅持以人爲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堅持文化發展爲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4)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遵循文化發展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加強文化法制建設,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5)堅持改革開放,着力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積極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三)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1、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定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動社會進步、創造美好生活的科學理論。

2、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集中體現了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

3、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思想傳統,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鬥;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徵,最能激勵中華兒女銳意進取。

4、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的根本要求。

(四)關於全面貫徹“二爲”方向和“雙百”方針,爲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 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任務。要認真貫徹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強

和改進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和當代文化精品網絡傳播,製作適合互聯網和手機等新興媒體傳播的精品佳作,鼓勵網民創作格調健康的網絡文化作品。支持重點新聞網站加快發展,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綜合性網站和特色網站,發揮主要商業網站建設性作用,培育一批網絡內容生產和服務骨幹企業。發展網絡新技術新業態,佔領網絡信息傳播制高點。廣泛開展文明網站創建,推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督促網絡運營服務企業履行法律義務和社會責任,不爲有害信息提供傳播渠道。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加快形成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衆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互聯網管理體系。加強對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等的引導和管理,規範網上信息傳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網絡環境。依法懲處傳播有害信息行爲,深入推進整治網絡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加大網上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建立網絡安全評估機制,維護公共利益和國家信息安全。

(五)關於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爲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着力點,爲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六)關於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提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科學化水平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是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內在要求。必須從戰略和全局出發,把握文化發展規律,健全領導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增強領導文化建設本領。 1 。切實擔負起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政治責任。

2、加強文化領域領導班子和黨組織建設。

3、健全共同推進文化建設工作機制。

4、發揮人民羣衆文化創造積極性。

辛亥革命的歷史背景 篇二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的“人民革命”,肇始於19世紀末期,正是西方侵略勢力大舉滲入中國的時候,也是傳統中國的制度與秩序被摧殘破壞最嚴重的時期。清政府由盛轉衰,國人不斷在各方面要求改革或適應無效後,許多內部衝突不能解決,進而延宕積習成弊,造成封建統治的政權發生動搖,終於激起孫中山革命。其背景因素大致歸納有三,茲臚陳於後:

對外節節失利與對內政治窳敗 篇三

清王皇朝對外是軟弱無能與割地賠款,對內貪污腐化與剝削殺戮,激起民族革命是必然的結果。對內政策上根本上是錯誤的,其以封建政權之優越政治勢力,大力屠殺異己,復劃分民族藩籬爲然。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而清政府的實際大權都操之於族官員手上,他們可以不勞而獲,豐衣足食,掠奪民田,橫徵暴斂,造成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也正由於政治的黑暗窳敗,才導致列強帝國主義勢力乘機侵入,破壞中國領土。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與時代意義 篇四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與時代意義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賣鐵路修築權,激起中國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發保路運動。1911年10月10日,武漢地區的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發動武昌起義,接着各省紛紛響應,因爲1911年爲舊曆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

作爲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的帝制,開啓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作爲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對中國國內的民族關係及同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重要影響。辛亥革命前後的一系列事件不僅結束了此前立憲派實行君主立憲的努力,而且對此後中國憲政與法治發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與地方關係等都起到了關鍵的影響

變革之道:從洋務運動到君主立憲

1840年發生的鴉片戰爭,一般認爲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中國長期的閉關自守終於被迫劃上句號。國內部分官員及知識分子開始明白,不變革便不足以應對中國所面臨的千載未逢的挑戰。1860年代至1890年代(同治至光緒初年)的洋務運動,是一場由清室自發的改革。其重點爲改良生產技術,透過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試圖以興辦工商業來加強中國的國力。然而中國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再敗於日本,顯示只限於器物層面的洋務運動,並未能根本改變中國自北宋以來重文輕武的觀念,19世紀後期迅速強大的德國與日本在社會上卻充斥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養成做事一板一眼的風氣習慣。

自1895年的公車上書,在知識分子中普遍出現要求更深層的改革。當中康有爲、梁啓超等人物成爲維新派,主張在體制內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國,在皇權之下大幅改變政治及社會制度。維新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開展戊戌變法。但是進行103天以後,因清室內保守勢力發動政變而告流產。部分維新人物流亡海外後,主張繼續維持皇室;實行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將政治實權逐漸交出至民選政府,主張這種變革方法的當時被稱爲“保皇黨”或“立憲派”。

立憲運動是中國清朝政府繼自強運動(洋務運動、1861年-1895年)、維新運動

(1895年-1898年)之後推動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國成爲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1911年5月8日(宣統三年四月十日),清政府廢除軍機處,發佈內閣官制與任命總理、諸大臣。成員名單中過半數爲清宗室(皇族)與滿人,被譏嘲爲「皇族內閣」。立憲派、輿論對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滿,認爲清政府實無誠意推行憲政,乃逐漸同情、傾向革命。清政府遂於是年(1912年)垮臺,中華民國就此誕生。在推翻清朝的鬥爭中,革命黨人曾經先後發動十次武裝起義,屢次失敗,而又能屢次重起,海外華僑的大量經濟支援,實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於海外華僑在推翻清朝的革命鬥爭中的作用,孫中山曾經用這樣一句言語表達:華僑是革命之母。

文化形勢:排滿思潮與民族國家

滿漢種族問題,在清初的文字獄和剃髮易服制度的壓制影響之下,到了清中葉的思想中,已經幾乎不成問題。絕大多數的漢人對於統治者爲滿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隨著清朝統治的日漸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國革命中,漢滿問題開始再度擡頭。到了1890年代以後,排滿思想更是再度大興。明末遺老的著作成爲當時人的重要思想資源。例如原本並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發現,成爲當時知識分子們的重要讀物。許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清復明思潮來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清宣傳著作有鄒容的《革命軍》等,對於年輕的革命參與者們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一些革命家如孫中山在種族革命之外,所強調的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動力仍是排滿反滿的思潮。推翻滿清後,口號也迅速地從「打倒韃虜」改爲「五族共和」,以求統一分崩離析的中國。

西學東漸是指近代西方學術思想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作爲史學術語,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兩個時期之中,歐洲及美國等地學術思想的傳入。

1900年中國因爆發義和團事件,導致八國聯軍入侵,朝廷內部頑固保守勢力也受到嚴重打擊,在改革勢力的呼籲下,慈禧同意開始推行康梁在戊戌變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是爲清末新政。其中影響最大的政策,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廢除了延續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開始興辦新式學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國已經有6萬多所新式學堂。廢除科舉後,大量以參加科舉謀求官職的傳統文人失去了出路。

此外,清政府於1906年9月1日宣佈「預備仿行憲政」,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即立憲運動。其後各省選出了以地方士紳爲主要成分的諮議局代表,這些各省的實權人物,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憲,成立責任內閣,但屢爲清政府所阻。

清朝末年,以八旗、漢人綠營爲主的舊式軍隊已失去戰鬥力。平定太平天國時倚靠的主要是地方團練武裝。甲午戰爭後,因舊式軍隊已落伍,加上爲免兵權旁落,清政府於1901年起決定對陸軍進行全面改革,計劃在全國練新式陸軍36鎮,以取代八旗、綠營及地方的防營。當中北洋新軍6鎮直屬朝廷,由袁世凱所編練的“武衛右軍”擴編。其餘各省亦由地方巡撫、總督負責編練新軍。爲了培養新軍的軍官,各地開辦了許多新軍學堂。部分地方的新軍(如張之洞主持的湖北和湖南地區)大量起用留學生爲軍官;相反,北洋新軍中留學生卻極少。到辛亥革命前夕,組編好的部隊已達整編16鎮和10餘個協、營。

從1895年至1911年間,興中會以及後來的同盟會先後發動了十次的起義,而其他革命組織自立軍 、光復會等亦發動多次起義。這十多次的起義雖僅曇花一現,但卻在全中國種下了革命的種子。

1895年-1900年:第一次廣州起義及同時期其他起義

第一次廣州起義 1895年春天,中日甲午戰爭中方戰敗,4月17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舉國悲痛。10月以香港爲中心的興中會策劃第一次廣州起義,由陸皓東繪製青天白日旗。10月26日,楊衢雲坐鎮香港,孫中山率領鄭士良、陸皓東到廣州,準備一舉而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泄漏,清政府展開大搜捕,陸皓東在這次起義中被捕,不幸身亡。「第一次廣州起義」因此宣告失敗。孫中山及楊衢雲則被清廷通緝。香港當局在清政府壓力下亦下令禁止二人於五年內再次入境。孫中山開始流亡海外,在日本、美國、倫敦等地宣傳革命及籌措經費。

自立軍起義 1900年,中國北方發生義和拳之亂,陷於無政府狀態。1900年7月,譚嗣同的摯友唐才常組織自立軍,擬在長江沿岸五地同時發動勤王起義。事敗,唐才常等12位起義領導人在漢口被捕,在武昌紫陽湖畔被斬首。

惠州起義 同年,孫中山決定準備軍事起義。6月,孫中山與鄭士良、陳少白、楊衢雲、英國退伍兵摩根及日本人宮崎滔天、平山周、內田良平等從橫濱抵達香港,但被英國當局拒絕入境。9月25日,孫中山在日本黑龍會的幫助下,經馬關赴臺灣。會見日本民政長官之後,得到日本臺灣總督府官員承諾支持在廣東舉事。孫中山於是在臺北建立起義指揮中心。10月8日,孫中山命鄭士良等人於惠州三洲田(今深圳三洲田)發動起義,也稱惠州起義、庚子革命、庚子首義、三洲田首義等。起義軍在三多祝髮展至2萬人。10月19日日本政局變化,伊藤博文第四次組閣,下令臺灣總督府不得接濟起義軍。起義軍因糧絕彈盡而解散,不久在清政府鎮壓下宣告失敗,史堅如、山田良政等被殺。孫中山被臺灣日本當局送離境,回到日本。

1900年-1907年:萍瀏醴起義和其他起義

萍瀏醴起義 黃岡起義 七女湖起義 安慶起義 欽州起義 鎮南關起義 欽廉上思起義 河口起義 馬炮營起義 庚戌新軍起義。

1910年-1911年:第二次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

1910年11月13日,孫中山在馬來半島的檳榔嶼,召集趙聲、黃興、胡漢民、鄧澤如等同盟會重要骨幹會議。以之前用會黨爲主力在邊區的起義皆未能成功,革命正陷入低潮,議決集同盟會精英,在廣州起義,和清政府決一死戰。

1911年4月27日,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起義隊伍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但最終因力量不敵而失敗。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由此建成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義中犧牲的起義軍則不止此數。犧牲者多爲同盟會精英,當中包括有支持中國革命的日本人。

港澳和海外革命活動

香港和澳門的革命活動,東南亞的革命活動,馬來亞地區的革命活動。

在馬來亞地區的革命活動指的是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所發生的有關辛亥革命的活動。由於當時馬來亞地區是中國以外,華人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方以及擁有較雄厚的財力,孫中山多次到該地區並號召當地華人響應革命,而當地華人也大力支持,故馬來亞地區成了當時革命活動的主要中心之一。

孫中山以及同盟會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所展開的革命活動並非一帆風順。從國家關係上來看,英國殖民政府和清政府保持外交關係,清朝在新加坡和檳城所設立的領事館成爲了革命活動的阻力。另一方面,清政府也派外交官和特使到訪馬來亞和新加坡各地進行訪問,而這些清政府的官員也一樣受到當地華人的歡迎。這些官員到來的目的主要是呼籲當地華人對清政府效忠,也有售賣官銜以拉攏當地華人。當時胡漢民曾這樣講述南洋華僑,“只要在滿洲人底下作過小官兒的到南洋去吹,說道:„我們家裏三代都是一品大官,我也是身爲顯官,有闊氣的頂戴的!‟,這樣一吹馬上可以鬨動華僑來崇拜你。”從胡漢民這樣的敘述,可以看得出當時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的保守思想。這樣的保守思想,也使得在該地區活動的保皇黨康有爲得到了當地華人的響應。

以康有爲爲首的保皇黨和以孫中山爲首的革命黨由於在建立新的申匯制度構想上差距甚大,因此當這兩派的在南洋匯合時引發了一番脣槍舌劍的大論戰。保皇黨和革命黨都創辦自己的報紙,在報上圍繞着君主立憲與民主革命的課題進行激烈的爭論。在這一場論戰中,當地華人社會的上層階級是保皇黨的支持者,他們爲了自己的財產不受影響,爲了維護已經取得的利益而擁護保皇黨。而中下階層如店員,小商人,文教人士,礦工,膠工,販夫走卒等平民百姓則是革命黨的支持者。筆戰最先在新加坡開始,支持保皇派的報紙有《叻報》、《星報》和《天南新報》。而革命派方面則有《中興日報》和《總彙新報》的支持。當時《叻報》和《中興日報》與《總彙新報》的筆戰成了南洋華文報紙的第一次筆戰。在馬來亞方面,1906年,黃金慶創立《檳城日報》,該報成了革命黨在檳城的第一份報紙。1910年12月10日,孫中山,陳新政,莊銀安等人,在檳城創辦《光華日報》。《光華日報》不但是個革命黨人在馬來亞最重要的機關報,也是馬來西亞新聞史上以及世界華文報業新聞史上發行歷史最久的華文日報。“光華”二字意味着光復華夏,是孫中山手定的。

在武昌起義成功之後,清政府派陸軍大臣蔭昌率北洋軍南下攻擊武漢三鎮的江北漢口(夏口)和漢陽,隨後啓用了早先被罷黜的原北洋軍首領袁世凱,以穩定北洋新軍。革命軍開展陽夏保衛戰,最終戰敗,11月27日退守江南武昌。在47天的作戰中傷亡約萬餘人,但仍能隔江堅守武昌。也因此在這的七個星期之內,中國15個省陸續宣佈脫離清室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三省效忠大清朝廷。獨立各省主要以各省的諮議局成員爲主要領導,少數地區由革命黨主導。

10月22日,湖南共進會會員焦達峯、陳作新,按照早先與湖北共進會立下的相互響應起義的約定,率領以會黨和新軍組成的隊伍在長沙發動起義。湖南巡撫餘格誠逃走,巡防營統領黃忠浩被斬首。起義軍宣佈成立中華民國湖南軍政府,推舉焦達峯爲都督,陳作新爲副都督,併發布《討滿清檄文》。

10月22日,陝西同盟會會員井勿幕、錢鼎、景定成等人同陝西哥老會聯合,發動會黨和新軍的革命分子同時起義,經兩天激戰控制西安,護理巡撫錢能訓逃走,西安將軍文瑞投井自殺。起義軍成立秦隴復漢軍政府,推舉原日知會會員,新軍隊官張鳳翽被爲都督。

10月23日,江西同盟會會員林森、蔣羣、蔡蕙等人策動九江的新軍舉行起義,勝利後即宣告獨立,次日成立九江軍政分府,推舉第二十七混成協第五十三標標統馬毓寶爲九江軍政分府都督。

10月29日,山西同盟會會員、新軍標統閻錫山聯合姚以階、黃國樑、溫壽泉、趙戴文、南桂馨、喬熙等人發動新軍在太原起義,殺死山西巡撫陸鍾琦,宣佈成立山西軍政府,推選閻錫山爲都督。12月12日革命軍因抵抗不住清軍曹錕部進攻,撤離太原。

10月29日,直隸發生灤州兵諫。新軍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聯合第三十九協協統伍祥禎、四十協協統潘榘楹、第二混成協協統藍天蔚、第三鎮第五協協統盧永祥等,在直隸灤州打電報向清政府提出類似最後通牒的十二條,要求在本年內召集國會,由國會起草憲法,選舉責任內閣,並規定皇族不得充當國務大臣。

10月30日,雲南同盟會會員李根源聯合新軍標統蔡鍔、羅佩金及管帶唐繼堯等人率領新軍發動重九起義,次日佔領昆明,成立雲南軍政府,將雲貴總督李經羲禮送出境,推舉蔡鍔爲都督。

10月31日,南昌同盟會會員蔡公時等人率領新軍發動起義並獲成功,建立江西軍政府,推舉李烈鈞爲都督。

11月3日,上海同盟會、光復會、上海商團的陳其美、張承槱、李平書、李英石、李燮和等在上海發動武裝起義,主要力量有張承槱、劉福標等人組織的青幫洪幫敢死隊,李平書和李英石的上海商團武裝,李燮和聯絡的吳淞地區起義軍警,朱家驊、徐霽生等人組織的中國敬死團。4日,最後攻佔江南製造局,上海光復;8日,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滬軍都督府,推舉陳其美爲都督。貴州辛亥革命11月4日,貴州革命黨人張百麟等的領導和發動新軍和陸軍學堂的學生舉行起義 ,隨即攻佔貴陽,成立大漢貴州軍政府,推舉貴州新軍第一標教官兼講武堂堂長及陸軍國小堂總辦楊藎誠爲都督,趙德全爲副都督。

11月4日,浙江光復會會員駐杭州新軍八十一標標統朱瑞,同盟會會員新軍八十二標周承菼部軍官吳思豫、呂公望、蔣百里、蔣百器、楊廷棟、吳肇基人等,及光復會王文慶率領從上海趕來的敢死隊發動起義,從筧橋、南星橋出發進攻省城杭州。朱瑞、吳思豫、呂公望等率八十一標及光復會王金髮敢死隊攻佔軍械局。周承菼統八十二標和同盟會蔣介石、光復會尹銳志(女)所屬敢死隊攻佔撫臺衙門。楊廷棟率兵包圍了巡撫府,巡撫增韞被俘,5日,杭州光復。浙江諮議局議長陳絅宸、副議長沈鈞儒及馬敘倫等人,推舉立憲派、前諮議局議長湯壽潛爲都督。

11月5日,江蘇的立憲派及紳商慫恿江蘇巡撫程德全在省城蘇州宣佈獨立,成立江蘇革命軍政府,程德全自任都督。

11月5日,安徽同盟會會員吳暘谷等率標炮營等也在當日起義,並向省城安慶進攻。立憲派則勸說安徽巡撫朱家寶獨立,11月8日,安徽諮議局出面宣佈獨立,推舉朱家寶爲都督,王天培爲副都督。

11月6日,廣西諮議局在省城桂林作出決定,與清政府脫離關係,宣佈廣西獨立,原清朝廣西巡撫沈秉堃擔任都督,幾天後清軍提督陸榮廷發動兵變奪取了都督之位。

11月9日,福建同盟會會員鄭祖蔭、彭壽鬆、許崇智、新軍第十鎮統制孫道仁率領所部在福州起義,向清軍發起進攻,清總督鬆壽自殺,11月11日,福建宣告光復,福建軍政府成立,推舉孫道仁爲都督。

10月底,廣東同盟會會員陳炯明,鄧鏗和彭瑞海等人在廣東化州、南海、順德、三水等地組織民軍起義。11月8日 在胡漢民的勸說下,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和新軍第二十五鎮統制龍濟光同意反正,民軍聲勢浩大,兩廣總督張鳴岐被迫召集各界代表在廣東諮議局討論廣東獨立問題,決定次日宣佈廣東獨立。11月9日,陳炯明率部光復惠州,同日,廣東宣佈獨立,成立軍政府。推舉胡漢民爲都督,陳炯明爲副都督。

11月12日山東煙臺同盟會欒鍾堯、宮錫德等“十八豪傑”同盟會會員發動起義,佔領煙臺海防營,煙臺道臺徐世光聞變攜家眷逃到海關稅務司英國人梅爾公館尋求保護。“十八豪傑”立即致電上海都督陳其美,宣佈煙臺獨立,成立山東軍政府。

11月13日,在山東革命黨人丁惟汾的勸說和新軍第五鎮統制部分賈賓卿等中下級軍官的脅迫下,山東巡撫孫寶琦同意山東獨立,推舉孫寶琦爲都督。11月24日,孫寶琦又取消獨立。

11月17日寧夏同盟會支會發動寧夏會黨起義,23日在銀川成立支那寧夏革命軍政府。

11月21日,廣安州組成大漢蜀北軍政府。22日,蜀軍政府在重慶成立。

11月22日成都召開四川官紳代表大會,決定獨立並派出蒲殿俊等11人與四川總督趙爾豐的代表在在成都圜通銀行進行談判,27日四川宣佈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趙爾豐發表宣示四川自治文告,將權力交給新政府。立憲黨人蒲殿俊擔任都督,趙爾豐的嫡系部將朱慶瀾任副都督。27日,進入四川的鄂軍在資中反正,殺死前來上任代理四川總督的端方。

12月22日,河南開封同盟會會員張鍾端領導的河南仁義會起義行動被破獲,次日張鍾端被殺害。

革命的後續發展11月8日,在同盟會會員策劃和支持下,新軍第九鎮統制徐紹楨,於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關宣佈起義。徐紹楨與上海都督陳其美及蘇浙起義軍將領商定組建聯軍會攻南京,徐紹楨任總司令。11月11日,聯軍司令部在鎮江成立。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總司令徐紹楨的統一指揮下,聯軍相繼攻佔烏龍山、幕府山、雨花臺、天保城等據點。後黃興趕來加入指揮。12月2日一舉攻佔南京城(南京之戰)。至此,長江以南全部爲革命軍據有。

11月中旬,進攻武昌的清海軍反正。海軍提督薩鎮冰,與黎元洪是師生,艦隊參謀湯薌銘與湯化龍是昆仲,被勸反正。11月中旬,各艦自武昌下駛九江,薩鎮冰稱病離艦赴上海治病,黃鐘瑛任艦隊司令,經九江林森勸說,艦隊歸附革命軍。

12月2日,通過英國駐漢口領事葛福的斡旋,武漢革命軍與清軍達成停戰協議。

影響及意義

政治影響

辛亥革命被中國共產黨稱爲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在此之前的中國的歷次起義都是以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而結束,但辛亥革命卻徹底推翻帝制,並試圖建立新的政治體制——共和制。儘管後來民主共和的規則受到北洋軍閥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一度有短暫帝制的復辟,但他們都不能從根本上顛覆衆望所歸的共和國體。

當時成功的中國革命黨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治國方案,遂按照美國憲法,美國政治體制,實行總統共和制。儘管因爲現實社會條件的限制和統治者們對約法的蔑視,例如孫文爲約制袁世凱而隨意更改《民國約法》,袁世凱後來又因稱帝而中止了約法,民國初年民主共和體制並未真正貫徹實施,但這畢竟是中國首次試圖實行民主共和政體,推動了民主共和觀念在中國的傳播,使民主共和的價值觀得到了確立,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在辛亥革命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二千餘年的帝制、專制思想都沒有在中國完全消除,而且還一度具有相當的社會基礎。儘管中國共產黨聲稱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真正的人民當家作主”,但一些人則認爲,在實際運作上,所謂“真正的民主共和”還從來沒有得以在中國全面實行——無論是北洋政府、國民黨的南京國民政府、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思想影響

從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啓蒙運動。它使民主共和觀深入人心。自漢代董仲舒以來的中國思想中,君臣關係是“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的同時,也對於中國傳統以儒家爲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產生衝擊,致使在其後的新文化運動中一度出現打倒孔孟、「全盤西化」等民族虛無主義思想。文化權威的消失,也造成這一代知識分子產生前所未有的焦慮感,因此如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三民主義、社會主義(尤以具有明確進程的共產主義)等具有完整系統的新價值體系,成爲了大批中國知識分子的新信仰。

經濟影響

此外,從辛亥革命各省獨立響應開始,中國進入長期的分裂混亂之中,除了袁世凱曾在二次革命之後曾短暫大致統一全國之外,其他中華民國的政權都未能直接統治整個中國(如號稱統一的國民政府只能收到五個省的稅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國共產黨使中國大陸再度統一。長期的分裂及戰亂,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造成很大的阻礙。

社會影響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來得大。辛亥革命雖然常被稱作「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但當時中國其實缺乏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參與革命者也並非以資產階級爲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資產階級的進一步發展。而在傳統社會的改變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會頂層的滿人權貴,但中國傳統地方社會居領導地位的各省士紳及漢人舊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轉投向革命而獲得地位,反而更加鞏固他們的地位。

辛亥革命並沒有像西方資產階級革命那樣,重新建構社會結構。參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軍人,舊式官僚,各地士紳。這些人在辛亥革命後仍然掌握權力。雖然其主要領袖孫中山出身平民知識分子,但中國貧窮的平民階層沒有參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後,生存條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辛亥革命後的軍閥割據,大量戰亂及軍人政治才使傳統擁有知識和功名的士紳官僚力量漸衰,代之而起的是具軍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惡霸。

辛亥革命對於十八世紀後的人口劇增,清末的土地兼併以及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壓迫和經濟侵略等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改觀。

生活文化影響

“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髮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曆興,陰曆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

對海外華人的影響

馬來半島和新加坡華人介入中國的革命活動是史無前例的,雖然革命活動主要在於挽救中國,但這一行動已對當地華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影想大致可以分爲:馬新華人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 ,馬新華人團結力量的增長 ,新思想的涌現 ,政黨政治的影響 。

孫中山於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臨時總統後,許多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中立派及保皇派分子轉而支持孫中山。武昌起義後,馬來亞和新加坡各地華人剪掉辮子,另一方面,在同盟會和孫中山的號召下,當地華人也積極捐款支持革命運動。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啓開的民族主義思潮,成爲馬來亞和新加坡華人與中國維繫關係的主要指導源泉。由於民族主義的思想鼓吹,遂使到數以千計的當地華人青年回到中國參加推翻清朝,並在各方面給於孫中山金錢上的援助革命。同時,這種思潮也帶著反對外來殖民勢力的意念,一直髮展下去。

當孫中山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展開革命之前,當地華人是不團結的,常有幫派和籍貫的鬥爭。不團結阻礙了革命思想的傳播,幫派鬥爭影響華人社會的經濟成長並阻止了不同方言集團的合作。

1906年,孫中山在吉隆坡主持同盟會支會成立儀式時發出警告說:當地華人的不團結最終將導致整個華人社會的崩潰。因此同盟會展開各種宣傳活動,如閱書報社、夜校、戲劇表演,使到不同方言的集團爲孫中山的革命而在一起工作,這使得不同籍貫的華人有機會學習相互瞭解,相互合作以解決共同的難題。通過不間斷的聯繫,華人的團結精神和國民意識逐漸被加強和發展起來。1909年,在打巴成立的集羣社就是灌輸團結思想的組織。

另一項最主要的發展便是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學校傳播標準華語,主要目的在於打破使用以往的方言教學。這使得不同籍貫的華人間有了共同的媒介語。

孫中山的革命思潮帶爲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帶來了新的思想,衝擊了華人傳統的舊社會和舊傳統。利他主義,捨己爲羣,平等和自由之觀念因此不斷傳開。鼓勵設立女子學校,女人被允許加入社會活動和參加孫中山革命。

孫中山革命成功後,在1912年8月13日成立國民黨。得到英國殖民政府的許可後,便在馬來亞成立國民黨馬來亞支部。由於英國當局認爲非與英殖民政府對抗,1912年12月18日,又許可在新加坡成立北京國民黨星洲聯絡支部。國民黨在馬來亞繼續作合法活動,直到1925年其註冊被吊銷,理由是未根據社團法令提供所需的資料。雖然如此,國民黨的活動未停止,而是繼續祕密地存在。而國民黨在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活動,爲日後的抗日戰爭、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政治運動等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對東南亞其他地區華人的影響對,美國華人的影響, 對日本華人的影響,對歐洲華人的影響,對世界其他地區華人的影響。

歷史意義

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臺。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爲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起了推動作用在亞洲的歷史上也是一次偉大的轉折。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爲“亞洲的覺醒”。辛亥革命在亞洲打響了民主的第一槍。

在民國前幾年,知識分子們和革命的參與者尚爲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滿清而興奮不已,對辛亥革命的成就有較高的評價。不過,由於共和民主並沒有在辛亥革命後得到真正的實施,因而人們也從不同的角度作出反思。孫中山在1921年給俄羅斯外交人民委員齊契林的信中提到“現在我的朋友們都承認:我的辭職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錯誤”,孫中山在遺囑內也囑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時的知識分子認爲政治革命不足以救中國,因此要進一步發動文化上的改革。

1920年代以後的國共兩黨,則對於辛亥革命有了較高的評價。國民黨視孫中山爲中華民國的國父,視辛亥革命爲其所領導成功的革命,賦予辛亥革命有極高的評價,辛亥革命是現代中國史的起點,是中國能發展成民主及現代的國家最重要的關鍵。

而共產黨雖然認爲辛亥革命由於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和軟弱性,只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沒有提出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主張,沒有建立共和體制,更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和深刻的社會革命,來達到平均地權的主張,而是在列強的壓力下,與代表舊勢力的袁世凱妥協,把勝利果實拱手相讓。但同時又認可辛亥革命是個具有階段性成就的革命,爲後來進一步革命奠定基礎。

例如劉少奇認爲“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周恩來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人們在精神上獲得了空前的大解放,爲以後革命的發展開闢了道路。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何香凝認爲“辛亥革命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它摧毀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在廣大人民中傳播了民主共和國思想的種子,促進了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新發展”。

這種以視辛亥革命爲正面意義的想法,1950年代以後的海峽兩岸,都是主流的觀點。

辛亥革命簡介 篇五

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該年以干支計爲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華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領導這次革命的是中國資產階級的政黨同盟會及其領袖孫中山。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篇六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其次,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制定了《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再次,頒佈了一系列有利於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法令,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最後,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對推動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鬥爭有重大影響。總之,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鉅變。

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一方面,客觀原因是國內外反動勢力過於強大。另一方面,主觀原因是中華民族資產階級在經濟和政治上的軟弱性:首先,缺乏徹底反帝反封的勇氣和力量;其次,沒能提出明確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綱領;再次,沒能發動農民革命;最後,沒有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

辛亥革命歷史教訓:沒有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第一,說明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徹底勝利;第二,宣告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的終結;第三,表明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轉變的歷史必然性。

亥革命的歷史評價

對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一直有着不同的議論。作者認爲,過去的估計常常過低。辛亥革命雖然沒有能從根本上解決帝國主義侵略和中國封建勢力的問題,但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把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一舉推倒,爲此後的革命打開了通道。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績。對反動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樣拋頭顱灑熱血去推翻它,還是象立憲派那樣維護它?這是根本的道路問題。在這點上立憲派的方向是錯了;但對它所起的某些積極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強烈地激動過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離現在已經整整七十年了。隨着歲月的消逝,當年種種早已成爲歷史的陳跡。可是,對這場革命的功過得失,在國內以至國外一直還有着不同的議論。這篇文章,不準備全面地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只想就其中兩個比較重要的問題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經很有感慨地說:“對於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過低估計的,這並不足怪,因爲他們沒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麼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親身參加過辛亥革命。他這段語重心長的話,說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可以舉出很多條。其中突出的一條,就是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這在當時確實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們不能把從君主專制到建立共和國,只看作無足輕重的政體形式上的變化,甚至只看作是換湯不換藥的招牌的更換。

中國在君主專制政體統治下經歷過幾千年的漫長歲月。這是一個沉重得可怕的因襲重擔!多少年來,至高無上的君權一直是封建主義的集中象徵。人們從幼年起,頭腦中就不斷被灌輸“三綱五常”這一套封建倫理觀念,把它看成萬古不變的天經地義。“國不可一日無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級制度頂顛的最高代表。每個人在這種制度面前,必須誠惶誠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許有絲毫逾越。這就是所謂“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河南程氏遺書》卷五)誰要是敢有一點懷疑,輕則叫做“離經叛道”、“非聖無法”,重則成了“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紅樓夢》裏的王熙鳳有一句名言:“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可見在那個時候,誰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馬”,那就得有“捨得一身剮”的大無畏氣概,一般人是連想都不敢想的。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國社會處於劇烈的動盪和變化中。人民羣衆的反抗鬥爭前仆後繼。但是,直到孫中山爲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歷史舞臺前,還沒有一個人提出過推翻君主專制制度的主張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革命是中國舊式農民革命的最高峯。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實還是皇帝。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更只是“扶清滅洋”。資產階級改良派鼓吹愛國救亡,介紹了不少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學說、政治制度到中國來,起了巨大的啓蒙作用。可是,他們把忠君和愛國看作是一回事。康有爲那些聲淚俱下、處處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澤涵濡煦育數百年之恩”的話,是最能打動當時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時世界上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除法美兩國外,英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沙俄等等無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爲提出以俄國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爲中國學習的榜樣,在許多人看來是很有理由的。

孫中山爲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主張。孫中山在幾次演講中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堪受的。”(見《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且世界立憲,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稱爲真立憲。同一流血,何不爲直截了當之共和,而爲此不完不備之立憲乎?”(見《中國民主革命之重要》)1905年8月成立的中國同盟會明確地把“創立民國”作爲自己的奮鬥目標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頒佈的《革命方略》更是響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敢有帝制自爲者,天下共擊之!”這在當時確實是石破天驚之論!比一比,從“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到“敢有帝制自爲者,天下共擊之”,這 是何等巨大的根本性的變化!

他們堅韌不拔地通過報刊鼓吹、祕密宣傳,使這種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發時,推倒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已成爲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任何反動勢力都已無法把它再扭轉過來了。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馬”了,把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推倒了。這一下,真是“把天捅了個大窟窿”。它帶來的直接後果,至少有兩條。

第一,使中國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陣腳。中國封建社會本來有個頭,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權獨攬的絕對權威,是反動統治秩序賴以保持穩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這個頭砍掉了,整個反動統治就亂了套了。這以後,從袁世凱到蔣介石,象走馬燈似的一個接着一個登場,卻始終建立不起一個統一的穩定的統治秩序來。不用說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反動陣營內部也無法再保持統一。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這裏所起的巨大作用是無法抹煞的,它爲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開闢了道路。

第二,使中國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麼,還有什麼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陳獨秀在五四運動前夜寫過一篇《偶像破壞論》說道:“君主也是一種偶像,他本身並沒有什麼神聖出奇的作用;全靠衆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令全國,稱做元首,一旦亡了國,象此時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尋常人還要可憐。這等亡國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拋在糞缸裏,看他到底有什麼神奇出衆的地方呢?但是這等偶像,未經破壞以前,卻很有些作怪;請看中外史書,這等偶像害人的事還算少麼?”思想的閘門一經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儘管辛亥革命後,一時看來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展,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

中國封建勢力的統治,實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推翻它,消滅它,決不是一兩次革命運動的衝擊所能完成的。辛亥革命誠然沒有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這一點,始終應該有一個清醒的估計),但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把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一舉推倒了,爲此後的革命打開了通道。這種不朽的業績,難道不值得我們今天給予熱情的歌頌嗎?

而過去長時期中,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確如林伯渠同志當年所說的那樣,常常被過低估計了。這裏,除了認識上的原因外,還有時代的原因。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皇帝,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革命尚未成功”。這是事實,因此,在我們黨領導的民主革命階段,許多同志着重強調的常常是辛亥革命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一點,來鼓舞人們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繼續奮發向前,去奪取勝利。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更強烈地感受到的也是這一點。這在當時是對的。可是這一來,對辛亥革命在歷史上的巨大功績,就常常來不及作出足夠的估計,甚至被有意無意地忽視或貶低了。到了林彪、“四人幫”橫行時期,極左思潮氾濫,肯定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彷彿就成了替資產階級塗脂抹粉的莫大罪過。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更談不上對辛亥革命作出公正的評價。

現在該是時候了!辛亥革命離我們已經有七十年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也已被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推倒了。我們完全應該也可以按照歷史的本來面目,對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作出更加實事求是的評價來!

辛亥革命給我的啓示:

當時成功的中國革命黨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治國方案,遂按照美國憲法,美國政治體制,實行總統共和制。儘管因爲現實社會條件的限制和統治者們對約法的蔑視,例如孫文爲約制袁世凱而隨意更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袁世凱後來又因稱帝而中止了約法,民國初年民主共和體制並未真正貫徹實施,但這畢竟是中國首次試圖實行民主共和政體,推動了民主共和觀念在中國的傳播,使民主共和的價值觀得到了確立,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從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啓蒙運動。自漢代董仲舒以來的中國思想中,君臣關係是“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的同時,也對於中國傳統以儒家爲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產生衝擊,致使在其後的新文化運動中一度出現打倒孔孟、“全盤西化”等民族虛無主義思想。文化權威的消失,也造成這一代知識分子產生前所未有的焦慮感,因此如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三民主義、社會主義(尤以具有明確進程的共產主義)等具有完整系統的新價值體系,成爲了大批中國知識分子的新信仰。

清政府嚴厲統治與社會反清思潮 篇七

清朝建立政權之後,表面上以“定胤民安,共享太平”爲號召,其實用以(一)籠絡(二)高壓(三)屠殺(四)奴化[注1]等政策與手段,交兼併用,達成專制統治的目的:

(一)籠絡人心,利誘手段

清朝統治者爲籠絡人心,乃採行下列措施:例如,爲明思宗帝后發喪,以帝王之禮,宗室大臣罹難均以題諡。朱氏貴族依舊恩養,文武衣冠悉維舊制,改訂官制,漢滿參用,收拾人心。另外,鉗制才士,獎勵文學,優禮儒臣,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藉以名誘、利誘、官誘,麻醉人心,防止加劇民族矛盾。

(二)高壓政策,恩威並用

清政府安定明朝人心後,採用高壓,工於心計,嚴令薙髮,禁除明制,改衣旗服,以測漢族人心之順逆。並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警人之語。尤有甚者,侵佔田地,圈以標誌,謂之“圈地”。掃除反抗勢力,用以嚴刑峻法,誅戮王族和忠實於明朝皇室的人士。各省要隘駐紮重兵監視人民,人民之憤懣久蟄於心。

(三)屠殺處決,慘不忍睹

清朝統治者爲了鞏固北方局勢,進兵長江流域,希冀摧毀明朝最後掙扎。“揚州十日”慘遭屠殺者有80餘萬,被擄與投井、投河、焚縊者亦不在少數。

“嘉定三屠”連屠三日,城內死者約9700餘人,城外則在7500人以上。“文字獄”殺戮無辜,尤爲慘酷。計有康熙時代,莊廷■《明史稿》,戴名世《南山集》,方孝標《滇黔紀聞》。雍正時代,有查嗣庭、呂留良之獄,謝齊世註釋《大學》,陸生稱編寫《通鑑》均被認爲猖狂恣肆思想,著予正法。乾隆時代,文字獄尤興,胡中藻《堅磨生詩鈔》,徐述夔《詠正德杯詩》,沈德潛《黑牡丹》詩,王錫侯刻《子貫》乙書,吳梅村詩句不妥,均受刑誅。其文網嚴密,罪織極細,一經告發,輒多獲罪,屠殺至爲慘酷。

(四)奴化人民,橫徵暴斂

清政府屠殺、奴化人民,役使奴僕以供清王朝貴族享用。說什麼“滿漢一體,並無歧視”,不過是“口頭禪”罷了。不僅政府賦斂苛刻,官吏亦貪腐暴斂。以中國先賢學術作爲鎮壓工具,利用科舉制度,竭其智慧,制藝其間。並以八股文章牢籠人才,消磨精力,藉以麻醉士人,鞏固統治力量。

總之,清政府一方面以治術籠絡政策,收拾民心。另一方面以武力高壓政策,鎮壓反抗,鉗制思想。在籠絡與高壓兩種手段互爲運用,更嚴防滿漢混雜,造成種族界限,在“又屠殺,又奴化”的政策下,民生凋敝、危機四伏,民族仇恨由是加深,於焉反清運動伺機而起。

反清運動在思想上、意識上充斥其間,會黨如天地會、白蓮教以及天理教的反清,農民之反清思潮,川流不息。各族人民羣衆奮起投入反抗封建王朝壓迫的隊伍中。

辛亥革命的歷史背景 篇八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的“人民革命”,肇始於19世紀末期,正是西方侵略勢力大舉滲入中國的時候,也是傳統中國的制度與秩序被摧殘破壞最嚴重的時期。清政府由盛轉衰,國人不斷在各方面要求改革或適應無效後,許多內部衝突不能解決,進而延宕積習成弊,造成封建統治的政權發生動搖,終於激起孫中山革命。其背景因素大致歸納有三,茲臚陳於後:

一、清政府嚴厲統治與社會反清思潮

清朝建立政權之後,表面上以“定胤民安,共享太平”爲號召,其實用以(一)籠絡(二)高壓(三)屠殺(四)奴化[注1]等政策與手段,交兼併用,達成專制統治的目的:

(一)籠絡人心,利誘手段

清朝統治者爲籠絡人心,乃採行下列措施:例如,爲明思宗帝后發喪,以帝王之禮,宗室大臣罹難均以題諡。朱氏貴族依舊恩養,文武衣冠悉維舊制,改訂官制,漢滿參用,收拾人心。另外,鉗制才士,獎勵文學,優禮儒臣,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藉以名誘、利誘、官誘,麻醉人心,防止加劇民族矛盾。

(二)高壓政策,恩威並用

清政府安定明朝人心後,採用高壓,工於心計,嚴令薙髮,禁除明制,改衣旗服,以測漢族人心之順逆。並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警人之語。尤有甚者,侵佔田地,圈以標誌,謂之“圈地”。掃除反抗勢力,用以嚴刑峻法,誅戮王族和忠實於明朝皇室的人士。各省要隘駐紮重兵監視人民,人民之憤懣久蟄於心。

(三)屠殺處決,慘不忍睹

清朝統治者爲了鞏固北方局勢,進兵長江流域,希冀摧毀明朝最後掙扎。“揚州十日”慘遭屠殺者有80餘萬,被擄與投井、投河、焚縊者亦不在少數。

“嘉定三屠”連屠三日,城內死者約9700餘人,城外則在7500人以上。“文字獄”殺戮無辜,尤爲慘酷。計有康熙時代,莊廷■《明史稿》,戴名世《南山集》,方孝標《滇黔紀聞》。雍正時代,有查嗣庭、呂留良之獄,謝齊世註釋《大學》,陸生稱編寫《通鑑》均被認爲猖狂恣肆思想,著予正法。乾隆時代,文字獄尤興,胡中藻《堅磨生詩鈔》,徐述夔《詠正德杯詩》,沈德潛《黑牡丹》詩,王錫侯刻《子貫》乙書,吳梅村詩句不妥,均受刑誅。其文網嚴密,罪織極細,一經告發,輒多獲罪,屠殺至爲慘酷。

(四)奴化人民,橫徵暴斂

清政府屠殺、奴化人民,役使奴僕以供清王朝貴族享用。說什麼“滿漢一體,並無歧視”,不過是“口頭禪”罷了。不僅政府賦斂苛刻,官吏亦貪腐暴斂。以中國先賢學術作爲鎮壓工具,利用科舉制度,竭其智慧,制藝其間。並以八股文章牢籠人才,消磨精力,藉以麻醉士人,鞏固統治力量。

總之,清政府一方面以治術籠絡政策,收拾民心。另一方面以武力高壓政策,鎮壓反抗,鉗制思想。在籠絡與高壓兩種手段互爲運用,更嚴防滿漢混雜,造成種族界限,在“又屠殺,又奴化”的政策下,民生凋敝、危機四伏,民族仇恨由是加深,於焉反清運動伺機而起。

反清運動在思想上、意識上充斥其間,會黨如天地會、白蓮教以及天理教的反清,農民之反清思潮,川流不息。各族人民羣衆奮起投入反抗封建王朝壓迫的隊伍中。

二、列強勢力入侵與中華民族危機

清政府政治腐敗,正是列強勢力入侵中國的良機,茲分述如下:

(一)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1842年,英國藉口鴉片事件,引爆鴉片戰爭,訂立“南京條約”爲中國對外第一個不平等條件。1844年,又分別締結“中美條約”與“中法條約”。1865年,英人利用太平天國之機,以“亞羅船事件”,進攻廣州,復一年,法人藉口傳教士被害,兩國共組“英法聯軍”,再陷廣州。分別訂立“中英天津條約”與“中法天津條約”。

1860年,再締結“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同年復訂“中俄璦琿條約”與“中俄北京條約”,也承認英國對緬甸有最高宗主權。1890年,“中英印藏條約”清政府承認哲孟雄爲英國保護管理。這是帝國主義對中國一連串的枷鎖。加上1894年,中日戰爭訂立“馬關條約”。從此,列強對中國的欺凌走向,已不是割地賠款與通商,而是已進入國際帝國主義共同毀滅中國的階段。

原本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及“中法戰爭”均是受到列強侵凌以後,清政府不得不臨時調兵遣將,勉爲應付,並且部分還打了勝仗,國際帝國主義尚不知中國積弊弱點。殆自甲午戰役,清政府新式北洋艦隊竟遭全軍覆沒,賠款請和,接踵而至,自難避免。

(二)清廷昏庸,列強瓜分

此時,列強更徹底認識清朝愚昧無能,昏庸可欺,大夥趁火打劫,齊向中國進攻。一方面將剩餘資本,大量投資到中國,以取得中國政治的支配權;一方面在中國內地競設工廠,使中國農村經濟完全失掉抵禦能力。這樣雙管齊下,第一步解除中國政治國防的武裝,第二步解除中國經濟國防的武裝,尤是瓜分政策,終至形成列強勢力範圍的劃定,使中華民族的滅亡危機,迫於眉睫[注2]。

(三)帝國勢力,主宰中國

列強勢力大抵如下:俄國租借旅順、大連兩港。英國援照先例,強租威海衛要求長江流域各地,不得租與他國,並擴及九龍半島。法國迫租廣州灣,擁有中國西南的勢力範圍。德國勢力及於山東,並借廣州灣。日本也不甘落後,要求福建及其沿海一帶,不得租與他國。總括而言,俄、法勢力包圍中國南北,英國貫穿東西,日本偏東南,德國迫京畿。俄、英、法、德、日本等國,紛紛向中國劃定勢力範圍。

(四)門戶開放,利益均沾

1899年,美國發布“中國門戶開放宣言”,旨在宣示各國在華工商機會均等,保護中國行政主權之完整,打破各國勢力範圍壟斷之局,變成“相互利益、相互約束”,使美國及其他各國經濟勢力不受阻趄,締造“利益均沾”之局。自此中國變成“公共市場”轉入國際共管的殖民地之地位了。

1900年,義和團事件,導致英、法、德、意、奧、俄、美、日本“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完全屈服,喪權辱國,締結了“辛丑條約”,中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中華民族危機更甚於前。

三、對外節節失利與對內政治窳敗

清王皇朝對外是軟弱無能與割地賠款,對內貪污腐化與剝削殺戮,激起民族革命是必然的結果。對內政策上根本上是錯誤的,其以封建政權之優越政治勢力,大力屠殺異己,復劃分民族藩籬爲然。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而清政府的實際大權都操之於族官員手上,他們可以不勞而獲,豐衣足食,掠奪民田,橫徵暴斂,造成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也正由於政治的黑暗窳敗,才導致列強帝國主義勢力乘機侵入,破壞中國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