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多篇

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多篇

清明節的來歷 篇一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的起源,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據傳是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由於與寒食節(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的時間很接近,到了唐朝,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

關於清明節(寒食節)由來的傳說:幾年介子推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就是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爲哀悼介子推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並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爲火禁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並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

第二年清明,晉文公率衆臣到綿山下的介廟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燒林山坡上的被燒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以爲柳樹是介子推轉化,他便賜柳樹爲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綿山踏青,抒發思念之 情。並令寒食前一是爲“炊熟日”,人們要做許多蒸餅,稱作“子推蒸餅”;也有人家用麪粉和棗泥做成燕子狀餅,然後用柳條串起掛在門據上晾曬,稱作“子推燕”。

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

清明節習俗的來歷和由來介紹 篇二

從古至今,中國人在清明時節都有插柳的習俗。那麼,插柳的民俗從何而始、源自何來?據說,插柳的風俗源於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炎帝神農氏的。有些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來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紛紛(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約定,以“清明爲期,戴柳爲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淡忘,只有插柳流行不衰。楊柳的生命力強,隨插易活;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清明節春光明媚,綠樹成蔭。人們在這一天踏青、掃墓、上墳。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關於清明節有個傳說與宋代大詞人柳永有嵯。據說柳永生活放蕩,常穿梭於花街柳巷之中。但由於生活不軌,柳永一生爲世俗所不容,雖中過進士最後卻於襄陽貧困潦倒而死。他的墓葬費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籌集的。每到清明節,歌女都到他墳前插柳枝表示紀念,用柳喻之,以示永懷;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的習俗。其實這個習俗唐代即已有之。唐人認爲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不受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清明節插柳特別盛行,人們踏青遊玩歸來,在家門口插柳以擺脫蟲疫。不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史籍典章的記載,清明節插柳總是與避免疾疫相關。春天天氣變暖,各種病菌開始滋生,人們在醫療條件簡陋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於搖搖柳枝了。

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受佛教的宣傳,人們認爲柳可以祛鬼,而稱之爲“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普度衆生。北魏商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當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到些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話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音近,以表示挽留之情。這種習俗最早源自《詩經·小雅·采薇》裏“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達難分難離,不忍分別,戀戀不捨的心情。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風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予人以生機勃勃之感。“折柳贈別”就表達了“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贈,也預示親人離別去他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迅速地“生根發芽”,彷彿柳枝之隨處可活。折柳枝把美好祝願蘊含其中。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涉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云:“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曰:“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詞有道:“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曰:“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離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別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含義,古人又賦予柳樹諸多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在情理之中了。

清明節習俗的來歷和由來介紹 篇三

清明節盪鞦韆的由來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伴隨盪鞦韆的是踏青。每年仲春,春光明媚,桃紅柳綠。舊時富裕、悠閒者多於此日攜酒食到野外遊玩賞春,稱爲“踏青”,祈求一年不生腳疾。此俗沿襲至今。盪鞦韆是清明時節時古老的遊戲娛樂活動。關於鞦韆的'起源,一說是由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一項習武活動衍變而來。《古今藝術圖》說:“鞦韆,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趟者。齊桓公伐山戎,流傳中國。”

“山戎”也叫“北戎”,春秋時代居住在河北東部,與齊、鄭、燕等國境界相接。另一說法源於漢武帝時代。漢武帝在後院祈禱千秋之壽,令宮女耍繩戲爲樂,本爲千秋,是祝壽之詞,後世倒語稱爲“鞦韆”。與此說相關,明人陳臥子有詩句:“禁苑起山名萬歲,復宮新戲號千秋。”

古時候,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才逐漸發展爲用兩根繩子加上踏板的鞦韆。《荊楚歲時記》記載,每年的春天,人們把長繩拴於高大的樹叉上,女子穿着五彩繽紛的豔麗服裝坐在上面,前後擺動,在空中起飛盪漾。唐宋時,盪鞦韆被稱爲“半仙之戲”,深受廣大婦女的喜愛,清明盪鞦韆極爲盛行。

清明節掛墳的由來 篇四

古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到這個時候,小孩子跟着家族的大人和堂兄弟姐妹們上山去“掛墳”。清明的時日在農曆中並不固定,有時是在二月裏,有的年份是在三月裏。在水村,古時人們以清明作爲“下種”的參照系,於是就有了古話,“二月清明遲下種,三月清明早下種”,就是說如果這年的清明是在農曆的二月則下種宜遲,而如果是在三月份則宜早下種。據說這種說法已經不科學了,但清明人們仍然記得非常清楚。清明的時日在陽曆卻一般固定在一個時辰,四月五號,這有些奇怪,無考。水村人一般不會在四月五號這天去山上“掛墳”,而是提前兩三天。

在新中國成立前,水村楊姓宗族內部有自己的幾個基金組織,即“清明會”、“重陽會”、“學堂會”等,其中“清明會”尤其重要。“清明會”是專門爲清明節宗族共同祭祀最原始祖宗“宗廟唐公”以及在宗祠裏祭拜列祖列宗而成立的組織,由宗族族老組成,從族產中專闢一部分資產。到了清明節這個時候,宗族就開始籌備清明節事宜,主要有這些事:購買並宰殺生豬、組織成員上山祭祀祖宗、在宗祠裏組織大型祭拜儀式和宗族成員大會餐。宗族有族田和山嶺,把田土租出去收取租金,出賣山嶺上的樹木獲取現金,這是宗族兩大主要經濟來源。清明節購買生豬有兩大作用,一是要砍塊“刀頭”到祖宗墳墓前祭拜,這樣的肉要砍成正方體,非常厚實,祭祀一般的祖宗有十釐米厚就行了,而宗族集體祭拜則要求更大的,寬度可能達到一尺左右。另一個就是宗族集體大會餐。水村楊姓宗族有三個房頭,大屋裏、平屋裏住着大房和二房人,馬公里住着的是馬房人,每個灣都有自己的宗祠,總祠在大屋裏。上山祭拜原始祖宗的人由各房頭選出,馬房人多則多派出人手,一般是老中青三代結合,以老人爲主,老人和中年人都是村落裏有影響有地位的權威人物,比如宗族的族老、村落裏經濟實力比較雄厚的家庭的當家人、有文化的男子以及大家族的管事。年輕人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爲他們與衆不同,有特別的才能比如領導能力,是宗族重點培養的對象,以備以後接班之用。

這些人挑着數籮筐的“刀頭”、草紙、香蠟、米酒和紙炮,用糞箕擔石灰前往宗族始祖的墳墓前掛墳,而另外一批人則在家準備宗族大會餐的飯菜。掛墳回來的人還要組織在宗祠裏的祭祀儀式,這是個宗族男女老幼都參加的活動,分別在各灣宗祠舉行,有“八音班”奏樂、族老發言、燒香蠟、放鞭炮,整個宗族氣氛和宗族情感在此時迸發,每個人都浸*在宗族哀思祖宗的嚴肅氛圍裏。只有在這裏才能真正體驗到涂爾干意義上的“社會”,宗族儀式在此刻使宗族成員脫胎換骨,每個人都直接與祖宗對話和會面,感受祖宗的威嚴,表達對祖宗的崇拜。儀式完畢,人們重新回到現實生活中來,開始享受宗族準備的大餐。宗族大會餐在宗族學堂草坪上舉行,所有的宗族成員從各村落趕往學堂會餐。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宗族所有成員的聚會,這個宗族大會餐無論是在象徵意義上還是在實際功能上都具有無可替代性。會餐後,宗族性的活動和儀式就結束了,接下來是各個家族(“屋裏人”)組織上山掛自家的祖墳。

新中國成立後,宗族組織解散,族產被分到私人手中,“清明會”之類的宗族內部基金組織也同時消失,宗族不再有統一的祭祀和會餐。但以各個“屋裏人”爲基本單位的掛墳依然保留着。“屋裏人”是四至六代人的稱呼,亦稱“唐公門下”,從自己往上數第四代或第六代是這個單位羣體的共同祖宗(“唐公”),他是所有“唐公門下”之人都要祭拜的對象。因此以“唐公”爲血緣起點和歷史聯結點形成了一個非常強烈的認同羣體。“唐公門下”有個管事的,一般爲第二代或第三代年紀爲長的人,如果第二代到了七八十歲或都已過世,那麼管事的則自然由第三代人擔任,比如楊吉元的“唐公門下”,第二代男子20年前就不管事了,現由第三代爲長、年近七十的楊書漾伯父主持門下事務。每到清明節前夕,“唐公門下”管事的就會通知門下各家各戶在某天到山上掛墳。於是門下各家把“草紙”、香蠟和鞭炮準備好,至於米酒和“刀頭”都由管事家準備,而石灰則誰家有就到誰家去擔。上山那天,各家要去掛墳的人便拿着東西到管事家集聚,一同出發。如果要到遠地方去掛墳,如有二十幾里路,那麼還得帶上炊具和米菜,掛完墳之後就地開餐,這些東西也要由各家湊好。要去掛墳的人一般是家裏的男子和小孩,婦女和出嫁的女兒不去。把掛墳的東西裝在籮筐裏,由年輕小夥子挑上,門下之人就浩浩蕩蕩地穿過村落出發。如果“唐公門下”比較“發人”,人丁興旺,那麼去掛墳的隊伍就非常壯觀、氣派。我小時候跟在掛墳隊伍裏,總有種言不盡的莊嚴和自豪感。碰到這種場面,路邊的人也會感嘆,“一夥這麼大的人家”,特別是到遠地方經過陌生的村落,這個場面簡直能把當地人折服。以楊吉元的“唐公門下”爲例,因爲是第三代人即他的父輩領路去掛墳,因此首先去的是他們這一代人的“唐公”,楊吉元這一代人稱之爲“祖公”。每掛一個墳,父輩就會告知後輩是誰的墳墓,讓他們下跪給祖宗磕三個響頭。掛得最隆重、最肅穆的墳墓是第四代人的“唐公”,基本上挑來的東西一半以上是用在這個墳墓上,並且其他墳墓可以不用刮掉上面的茅草、荊棘,但這個墳墓卻要清理得一乾二淨,再撒上石灰。整個墳墓被修葺一新就如同新墳一樣。

因爲這個墳墓隔幾年還要“填冬至墳”,所以它一般比其他墳墓要高大得多。

掛完了“唐公”的墳墓,其他的“小”墳就一掃而過,比較馬虎。而如果是“唐公門下”第二代人的墳墓、第三代人的墳墓,且他們有後代的話,這些墳墓也不會掛得馬虎,也得修葺一番,但比“唐公”的要小氣,把握一個度,不能蓋過“唐公”。

清明節的古詩有哪些 篇五

(一)

《臨安春雨初霽》

宋代。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二)

《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三)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四)

《寒食上冢》

宋代。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五)

《途中寒食》

唐代。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六)

《蘇堤清明即事》

宋代。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七)

《清江引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八)

《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九)

《寒食野望吟》

唐代。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十)

《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

唐代。白居易

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

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閒。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

清明節的意義 篇六

祭祖的傳承意義

清明祭祖,其內涵是孝(敬)文化。祭祀祖先,是在盡孝道,感謝祖先賜予生命之恩。向已逝的親人、祖先送上哀思與敬意,給下一代提供一個認識孝文化環境,讓他們知道感恩有着重大的意義。祭祀這個社會習俗,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掃墓祭祖,不但是人們對先祖的一種追思和敬意活動行爲,而且是對先祖香火文化精神傳承的重要時機。利用掃墓祭祖之際,長輩向下一代講述些祖先的家族故事有着重要的意義,好的英雄事蹟和成功事例,以及一些勵志的艱苦奮鬥精神,都能鼓舞和鞭策下一代繼承祖先遺志和奮鬥精神,使後代不忘本。對後代有着很好的教育意義;不好的事蹟或家族的遺傳疾病,都可以讓後代總結經驗教訓,趨利避害。“國家文化傳承,靠國民;家族文化傳承,靠家人”。

清明節的易經含義

就季節而言,清明所在的農曆三月是季春之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泄,縮於地下的幼苗一齊破土而出,新萌發的枝芽使勁地伸着脖子往上長,萬物(包括人)將進入欣欣向陽之象。

就人事而言。“夬”卦,從上下卦象上分析,卦象是乾(天)下兌(澤)上,爲湖水蒸發上天,即將化爲雨傾注而下之表象,以此象徵決斷,“夬”即決也。常言道:“一年之計在於春”,在初春有了計劃的準備,今進入清明(穀雨)之際,正是你做決斷的時候。五陽驅趕一陰,去之不難,可以做出決定了,意指積極向上的決策即將驅趕陰霾的不利因素和小人,決策(事業)將會成功。

“將化爲雨傾注而下之表象”,也有象徵:是上級恩澤佈施下屬的時候,做上司(老闆)的此時要懂得對下屬的關懷,不然,你的政策(條例)將難以推行和實施。

夬卦,最上一陰爻,下面全是陽爻。陰爻也象徵“陰靈”,陽爻象徵人之“陽氣”,即是陰靈即將被人界逼回冥界的意思,這也是清明節成爲掃墓祭祖的原因之一。

清明節的來歷 篇七

清明節的得名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它也是我國節日中唯一一個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日子。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在公曆中的日期比較固定,大多數都在4月5日,但如果遇到閏年就會在4月4日,今年就是這個情況。

清明節習俗的來歷和由來介紹 篇八

烏鎮有句民謠:三月三、廟門開,鄉下蠶娘出門檻,東亦逛、西亦顛,軋朵蠶花回家來。

古代人們養蠶靠天時,蠶農們爲了祈求神靈的庇護,形成諸多的蠶鄉習俗。許多地方的居民在每年清明夜開始設祭,進行襄白虎、齋蠶神等活動,期間要燒香祈蠶,擡着蠶花轎出巡,婦女、孩童沿途拜香唱曲,彙集普靜寺,俗稱“蠶花會”。

蠶花會在香市期間,趕香市時,農村婦女們燒燒香,祭祭神靈,或添置一些蠶具、農具和日用品,除此之外還有一項很特別的民俗活動,那就是在廟裏燒過香之後,還要到土地廟前面的水潭裏洗洗手,俗稱“洗蠶花手”。據說,在那裏洗過手以後,養起蠶來就特別順手,蠶也會無病無災。

蠶花節是一項傳統民俗活動。每年清明,蠶農們都會進城參加蠶花會,期望桑蠶豐收。

清明節習俗的來歷和由來介紹 篇九

除病消災、祈福帶來好運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爲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這個習俗在《紅樓夢》中就有:當風箏放飛昇高後就有意把引線剪斷,讓風箏遠遠飄去,據說它可以帶走晦氣、煩惱、苦悶、憂患與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