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意義通用多篇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意義通用多篇

清明節掛墳的由來 篇一

古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到這個時候,小孩子跟着家族的大人和堂兄弟姐妹們上山去“掛墳”。清明的時日在農曆中並不固定,有時是在二月裏,有的年份是在三月裏。在水村,古時人們以清明作爲“下種”的參照系,於是就有了古話,“二月清明遲下種,三月清明早下種”,就是說如果這年的清明是在農曆的二月則下種宜遲,而如果是在三月份則宜早下種。據說這種說法已經不科學了,但清明人們仍然記得非常清楚。清明的時日在陽曆卻一般固定在一個時辰,四月五號,這有些奇怪,無考。水村人一般不會在四月五號這天去山上“掛墳”,而是提前兩三天。

在新中國成立前,水村楊姓宗族內部有自己的幾個基金組織,即“清明會”、“重陽會”、“學堂會”等,其中“清明會”尤其重要。“清明會”是專門爲清明節宗族共同祭祀最原始祖宗“宗廟唐公”以及在宗祠裏祭拜列祖列宗而成立的組織,由宗族族老組成,從族產中專闢一部分資產。到了清明節這個時候,宗族就開始籌備清明節事宜,主要有這些事:購買並宰殺生豬、組織成員上山祭祀祖宗、在宗祠裏組織大型祭拜儀式和宗族成員大會餐。宗族有族田和山嶺,把田土租出去收取租金,出賣山嶺上的樹木獲取現金,這是宗族兩大主要經濟來源。清明節購買生豬有兩大作用,一是要砍塊“刀頭”到祖宗墳墓前祭拜,這樣的肉要砍成正方體,非常厚實,祭祀一般的祖宗有十釐米厚就行了,而宗族集體祭拜則要求更大的,寬度可能達到一尺左右。另一個就是宗族集體大會餐。水村楊姓宗族有三個房頭,大屋裏、平屋裏住着大房和二房人,馬公里住着的是馬房人,每個灣都有自己的宗祠,總祠在大屋裏。上山祭拜原始祖宗的人由各房頭選出,馬房人多則多派出人手,一般是老中青三代結合,以老人爲主,老人和中年人都是村落裏有影響有地位的權威人物,比如宗族的族老、村落裏經濟實力比較雄厚的家庭的當家人、有文化的男子以及大家族的管事。年輕人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爲他們與衆不同,有特別的才能比如領導能力,是宗族重點培養的對象,以備以後接班之用。

這些人挑着數籮筐的“刀頭”、草紙、香蠟、米酒和紙炮,用糞箕擔石灰前往宗族始祖的墳墓前掛墳,而另外一批人則在家準備宗族大會餐的飯菜。掛墳回來的人還要組織在宗祠裏的祭祀儀式,這是個宗族男女老幼都參加的活動,分別在各灣宗祠舉行,有“八音班”奏樂、族老發言、燒香蠟、放鞭炮,整個宗族氣氛和宗族情感在此時迸發,每個人都浸*在宗族哀思祖宗的嚴肅氛圍裏。只有在這裏才能真正體驗到涂爾干意義上的“社會”,宗族儀式在此刻使宗族成員脫胎換骨,每個人都直接與祖宗對話和會面,感受祖宗的威嚴,表達對祖宗的崇拜。儀式完畢,人們重新回到現實生活中來,開始享受宗族準備的大餐。宗族大會餐在宗族學堂草坪上舉行,所有的宗族成員從各村落趕往學堂會餐。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宗族所有成員的聚會,這個宗族大會餐無論是在象徵意義上還是在實際功能上都具有無可替代性。會餐後,宗族性的活動和儀式就結束了,接下來是各個家族(“屋裏人”)組織上山掛自家的祖墳。

新中國成立後,宗族組織解散,族產被分到私人手中,“清明會”之類的宗族內部基金組織也同時消失,宗族不再有統一的祭祀和會餐。但以各個“屋裏人”爲基本單位的掛墳依然保留着。“屋裏人”是四至六代人的稱呼,亦稱“唐公門下”,從自己往上數第四代或第六代是這個單位羣體的共同祖宗(“唐公”),他是所有“唐公門下”之人都要祭拜的對象。因此以“唐公”爲血緣起點和歷史聯結點形成了一個非常強烈的認同羣體。“唐公門下”有個管事的,一般爲第二代或第三代年紀爲長的人,如果第二代到了七八十歲或都已過世,那麼管事的則自然由第三代人擔任,比如楊吉元的“唐公門下”,第二代男子20年前就不管事了,現由第三代爲長、年近七十的楊書漾伯父主持門下事務。每到清明節前夕,“唐公門下”管事的就會通知門下各家各戶在某天到山上掛墳。於是門下各家把“草紙”、香蠟和鞭炮準備好,至於米酒和“刀頭”都由管事家準備,而石灰則誰家有就到誰家去擔。上山那天,各家要去掛墳的人便拿着東西到管事家集聚,一同出發。如果要到遠地方去掛墳,如有二十幾里路,那麼還得帶上炊具和米菜,掛完墳之後就地開餐,這些東西也要由各家湊好。要去掛墳的人一般是家裏的男子和小孩,婦女和出嫁的女兒不去。把掛墳的東西裝在籮筐裏,由年輕小夥子挑上,門下之人就浩浩蕩蕩地穿過村落出發。如果“唐公門下”比較“發人”,人丁興旺,那麼去掛墳的隊伍就非常壯觀、氣派。我小時候跟在掛墳隊伍裏,總有種言不盡的莊嚴和自豪感。碰到這種場面,路邊的人也會感嘆,“一夥這麼大的人家”,特別是到遠地方經過陌生的村落,這個場面簡直能把當地人折服。以楊吉元的“唐公門下”爲例,因爲是第三代人即他的父輩領路去掛墳,因此首先去的是他們這一代人的“唐公”,楊吉元這一代人稱之爲“祖公”。每掛一個墳,父輩就會告知後輩是誰的墳墓,讓他們下跪給祖宗磕三個響頭。掛得最隆重、最肅穆的墳墓是第四代人的“唐公”,基本上挑來的東西一半以上是用在這個墳墓上,並且其他墳墓可以不用刮掉上面的茅草、荊棘,但這個墳墓卻要清理得一乾二淨,再撒上石灰。整個墳墓被修葺一新就如同新墳一樣。

因爲這個墳墓隔幾年還要“填冬至墳”,所以它一般比其他墳墓要高大得多。

掛完了“唐公”的墳墓,其他的“小”墳就一掃而過,比較馬虎。而如果是“唐公門下”第二代人的墳墓、第三代人的墳墓,且他們有後代的話,這些墳墓也不會掛得馬虎,也得修葺一番,但比“唐公”的要小氣,把握一個度,不能蓋過“唐公”。

清明節的傳統意義 篇二

一、孝思表達

墓前燃紙、灑酒、叩拜,成爲清明這個節日的傳統祭奠形式。鮮花拜祭、網絡點歌留言也是現代清明節的一種補充形式。不管我們祭奠的是先賢烈土、先祖考砒,還是至愛親人,清明節只爲我們提供一個特定的文化時間。目的就是讓我們永遠銘記先人傳給我們的當下生活,感謝先人曾經帶給我們不少的人間歡愉。廣東每年清明的特點是祭祀之風盛行,重孝念舊的傳統不斷得到倡導。廣大民衆、港澳臺同胞、海外鄉親都不約而同趕回家鄉祭奠先人的行爲,及媒體重孝的輿論導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現代社會並沒有遠離孝文化。

清明祭祖的真正意義在於迫念先祖德澤、不忘自己的根源出處。當代社會中,傳統大家庭的生活模式已經解體,加上人員流動性大,家族成員團聚的機會越來越少。清明祭掃活動既能體現對家庭的尊祟,又顯現了對血脈親情的認同,還能表達對祖先的感恩。

這無疑能促進個人與家庭的和諧,進一步帶動社會的和諧。清明節讓人們迫思先人、享受生活的同時,還有了一個不可多得的親情培育時機,讓人明白更多的人生意義與社會責任。

清明還是一個直貫天地、通達古今的文化通道。藉助這個獨特的文化時空,我們可以實現家庭和諧與親情凝聚,還能聯結宗親,維繫族情。清明時節,回鄉掃墓一來可以懷念已故去的親人,二來能夠激勵後人不要忘本。這種年復一年的祭祀活動不是爲了走形式,而是爲了表達一種心情以及獲得一種認同。

當然,清明祭祖形式上的轟轟烈烈與莊重肅穆並存,因爲這些形式都是人們對故人的一種真情表露。清明節祭招先人的現象是道德信仰,是廣大民衆抒發與緬懷先人的詩意之舉。民衆於清明節踊躍祭組,不是因爲相信陰間的真正存在,而是出於孝敬祖先的真實感情。逝者如斯,但大家卻寧願相信逝者能夠領受自己的一番情意。

清明祭祖習俗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信仰習慣和文化精神,寄託着民衆對生活的幢保,是代代相傳的文化盛會。在清明節期間,城鄉各處以同一種儀式來表達對先入的孝思與追憶。民衆反覆踐行的墓祭儀式,使不少文化傳統因而具有連續性,並綿延不絕。正是這種文化傳統的同一性和連續性,在代際之間架起了貫通的橋樑。

人們選擇清明節回家,就是爲迫思而來,爲尋根而來。人們懷着對先人的緬懷,帶上一份心情。爲先人或點上一支清香,或獻上一束鮮花。大家虔誠地祭祖,就是要表達對他們的追憶,傳遞一種孝思。因此說.清明節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凝聚劑,對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家族孝道文化的傳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清明節長期以來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深厚民間根基的緣由所在。

清明節穿越時空、歷經滄桑而盛行不衰。這也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迫遠的民族性格息息相關,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孝道、不忘本我的道德情懷。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綿延不絕的基石。清明節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其孝文化中所體現出來的和諧精神內核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感恩文化

清明感恩文化的起源與祭祀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關係。祭祀文化起源於原始宗教,感恩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和祭祀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是同步的。清明節祭樞活動表達了民衆對先祖功績的懷念以及對先祖的感恩,感恩是清明祭祖的靈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清明節就是中華民族的感恩節。作爲由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融合而成的清明節,蘊含了先人對生命的理解。正因爲如此,古人把生命看作兩個層面,一是具體的、當下的、物質性的生命,二是抽象的、過往的、精神性的生命。民衆清明祭祖、祭奠烈土,就是認爲他們都是有生命的。事實上,烈土與先祖的自然生活已經遠離塵世,但是他們的文化生活卻是長存於世。清明節日是後人回顧和傳承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只要清明節日中所承載的祖先祟拜觀念與墓祭儀式習俗依舊存在,孝道感恩這一文化意義就一定能得到延續。

清明節掃墓所蘊涵的感恩意識,表達了後世感激先人賜予生命、緬懷先人道德風範、實現先人理想追求的內在訴求。在僑鄉廣東,這種孝道教育更是根基深厚,且越來越得到發揚光大。因此說,廣東僑鄉文化在本質上就是一種重孝文化。近年來,海外鄉親的尋根訪親、捐錢贈物與清明返鄉祭祖都是當地重孝傳統在現代生活中的體現和延伸。華人華僑這種不忘祖宗、造福桑榨、報效祖國的思想行爲實質上就是對傳統感恩文化的一種踐行。

清明節的由來 篇三

清明節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節氣,二是指節日。節氣是一年時序的標誌,由於它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來安排農事活動。清明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它的得名是因爲“春分後十五日,一斗指乙,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草木萌芽,生機盎然,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季節。所以江南有“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華北也有“清明早,立夏遲,穀雨種棉正當時”和“驚蟄早,穀雨遲,清明春種正適時”的農諺。

那麼,清明又是怎麼演變成爲節日的呢?據《荊楚歲時記》稱,從冬至到寒食,中間相隔了105天,古人又說“冬至百六天爲清明”,以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一天。由於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故古人往往將寒食中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就沒有嚴格區分了。清明也就由農時節氣變成了一個節日。

古時清明節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禁火寒食,即不生火做飯,只吃事先準備好的冷食。這種習俗,據說與春秋時晉國賢臣介子推有關。介子推是跟隨晉國公子重耳一起流亡的臣屬。君臣在流亡列國時歷盡千辛萬苦,重耳最後終於回到晉國做了國君,他就是歷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做了國君之後,封賞了大批功臣,惟獨將沒有自我表功的介子推忘了,而介子推在流亡期間卻有割股峽君的大功勞。當重耳想起這件事時,便急忙派人去請介子推。但介子推已攜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爲了將介子推逼出山,重耳就下令放火燒山,不料卻將介子推燒死了。重耳很難過,就把綿山封給介子推,改名介山,這就是今天山西介休縣東南的介山。他還規定每年在介子推被燒死的這天,要嚴禁煙火,吃冷食,以示紀念。

禁火寒食從春秋開始,先是一天,後爲三天,到東漢發展成一個月,甚至一百零五天。這種習俗在三晉地區,尤以太原、上黨、雁門、西河等地最爲流行。因冷食時間太長對身體有害,故東漢末年改爲三天。由於冷食不易下嚥。人們在寒食節前兒天,紛紛做“甜餳”,即麥芽糖。有甜甜的餳漿伴着冷食吃,就比較容易下嚥了。所以唐代寒食節民間吹簫賣場的小販特別多,“粥香場白杏花天”、“包餳市喧簫吹”、“簫聲吹暖賣場天”的詩句正是對這種習俗的真實描寫。宋代,有錢人還用麪粉和棗泥做成形似燕子的點心叫“棗錮飛燕”;用柳枝串着插在門媚上的則叫“子推燕”。

現在,雖然清明禁火寒食的習俗已經沒有了,但介子推綿山焚身的故事卻工’‘爲流傳。每當清明節到來之際、人們總是記起這位“上甘焚死不公侯”的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