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跨越百年的美麗》語文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跨越百年的美麗》語文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一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樑樑衡的同名散文的節選。這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爲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容貌,而在於心靈和人格。她爲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本篇課文的教學我安排了這樣幾個環節:

一、檢查預習,揭題導入。(要求學生在課前對居里夫人有一定的瞭解,緊扣課題中“美麗”這一題眼來讀書。)

二、初讀課文,感知“美麗”。(主要是讓學生自學自悟,找出“美麗”體現在課文的哪些方面?然後逐句逐層交流,讓學生初步感知居里夫人科學精神的美。)

三、品讀重點,感悟“人格”的美。(設想緊扣文章兩個關鍵句,通過讀、說、寫的形式來體會居里夫人獻身科學、淡泊名利的人格美。)

四、再扣文題,拓展延伸。(首先播放影片中居里夫人的感言,再次撞擊學生的心靈,去感受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然後再讀文題,將“美麗”昇華,即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就是跨越百年的美麗。最後引導學生結合閱讀鏈接寫寫自己的感言。)

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基本上能根據學情,把握重難點有序地來組織教學,達到預習的教學目標。但也存在着幾許缺憾,具體說來有這麼幾點:

1、“美麗”這條主張抓得不實。本來設計的時候要求學生品讀出居里夫人科學精神的美,執着追求的美,堅定剛毅的美,獻身科學的美,淡泊名利的人格美。但教學時沒能抓住這條主線,沒有突出這條主線,從而導致教學的層次感不強,給學生的感染力不夠。

2、朗讀的指導沒有到位。在品讀重點句子時,我設計了一讀:讀準字音,二讀:讀得通順,三讀,讀出情感。但在操作的過程中,我指導朗讀語言的貧乏,教學方法的單一,找不到切入點,使得齊讀過多,使朗讀基本上是流於形式,簡單地爲讀而讀,沒有較好地訓練到學生的朗讀技能。

3、重點語句感悟牽引太多。語文學習應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獨特的閱讀體驗。但在本堂課上,我片面地追求教學流程的落實,忽略了孩子的主體性,忽略了孩子的體驗,將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學生,沒有關注到學情,導致學生一臉的茫然,只知道跟着教師的節奏走,閱讀與思考的融合成了一句空話。

總之,我是“教而後知不足”,課堂中還存在許多的缺憾。惟有自己不斷的反思、學習、改進纔會讓自己的教學更實、更活。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二

《跨越百年的美麗》講述了居里夫人完成放射性元素鐳的偉大的科學發現的過程,表現了她獻身科學、爲人類造福、視名利如糞土的偉大人格魅力。以美麗爲主線,講述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外表,而在於心靈。課文中有很多句子意義深刻,比較難懂,因此我在備課時想力求通過引導學生朗讀、理解、體會文章中深刻含義,用有感情的朗讀來表達出學生的感悟和體會,進而真正明白“跨越百年的美麗”的深刻內涵。這篇課文跨度大,內容多,篇幅較長。尤其在材料運用上與同類文章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爲此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有成功,也有遺憾。

1、用朗讀貫穿課堂。語文課是朗讀的藝術。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多種方式感悟朗讀,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讀,使學生的朗讀提升了對課文的理解,對居里夫人美麗內涵的感受。

2、感悟深刻。課文篇幅比較長,如果處處精雕細琢,一節課很難完成學習任務。所以,在學習中,我們圍繞“美麗”,找出關鍵句子,通過朗讀,情境的渲染烘托,讓學生充分領悟居里夫人的科學品質。

3、課內外結合。本課學習,爲了讓學生全面瞭解“美麗”,我還增添了課外知識。課外知識的適度引用,對學生理解“美麗”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本節課中,在引申對“美麗”的理解時,學生提到了蒙娜麗莎的美,由於自身的知識儲備不夠,沒有更好地給學生講解。另外,對於文章中居里夫人忘我執著不懈追求的重點語句還需要深挖教材,讓學生全面理解當時艱苦的條件,惡劣的環境下的主人公忘我執著,效果會更好!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三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魯教版第十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文章,課文是樑衡同名散文的節選,這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爲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容貌,而在於心靈和人格。她爲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在執教《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時,力求從多個方面讓學生感受課題中的美麗,力求在教學中做到實與活相結合我覺得我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是:

一、讀得訓練比較紮實。

我在讓學生充分的品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句子、寫感受,從多個方面逐步深入的交流“美麗”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的發言幾乎都抓住了所有的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如:“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瑪麗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著的追求”、“爲了提煉純淨的鐳,居里夫人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終於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0.1克鐳”……同學們抓住這些句子,談出理解,談出感受,有理有據,情真意切。同時我有意識的帶領同學們將自己的理解、感受還原到朗讀背誦之中。最後落腳到排比句的作用的領會上。實現了讀中思、讀中感、讀中悟。

二、我能夠以學生爲主體,把課堂和時間還給學生。

課堂上我大膽的放手讓學生交流“最讓自己感動的美麗是什麼?”老師沒有畫圈子,設框框。學生聯繫文中的語句談得比較充分,比較到位,把理解語言與受到感染、激勵融爲一體。

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我讓學生在充分讀議的基礎上,播放居里夫人講演的影片的片斷,瀏覽課後的閱讀鏈接,在學生心中已有積蓄,躍躍欲試的時候,我讓學生寫下自己想說的話。這既是讀後的真切的感受,又是敬仰、追隨居里夫人真情流露,既練筆又明智,一箭雙鵰。

當然本課的教學也有很多遺憾,比如,學生在交流中還缺少層次性,說明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夠。交流過後教師還缺少必要的梳理,如果能夠隨着學生交流的不斷深入,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這樣的印象,即:課題中的“美麗”不僅體現在她的容貌上,更體現在她的偉大成就上,科學的精神上,高尚的人格上讓居里夫人的形象鐫刻在學生的頭腦當中,讓文中的語句活在學生的語言中,這樣我想就更好了。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四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篇感染力極強的文章。文章讚美了居里夫人,向我們展示了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 “美麗”,這種美麗既來源於她端莊的容顏,也來源於她用生命和信念換來的“鐳元素的淡藍色熒光”,更來源於她獻身科學,不惜用生命作代價所追求的人生之美,以及視名利如糞土,聖潔、偉大、高尚的人格之美。這種美麗,一百多年來一直閃耀着璀璨的光芒,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這篇課文內容多,篇幅較長。文中多處運用聯想、引用、對比的手法,既擴展了文章的取材範圍,又使居里夫人的形象更爲豐滿,更爲美麗。儘管這篇課文教學難度大,但我仍然覺得應該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於是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讀順後再默讀課文,邊讀邊劃記重點語句,邊寫旁批。上完《跨越百年的美麗》這課後,我覺得最令人滿意的地方是他們能夠認真地閱讀,邊讀邊劃句子,有的學生還在書中打了問號,寫了自己對句子的理解和感受,我發現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

另外多媒體課件應該爲我們教學起着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在我的這節課中,多媒體課件卻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雖然我注重了課件的清晰性和實用性,但還是效果不佳,像上面已經提過的重點語句的出示只是其一,其二則是一段視頻的出示沒有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居里夫人那提煉鐳的艱辛,結果毫無作用。

可以說這堂課是美麗的,但這份美麗只浮在半空。學生真正讀懂這份美麗了嗎?好像還欠缺一點點。他們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儘管他們發自肺腑地說了一些令人感動的句子,要向她學習。但居里夫人的精神真的感動了所有同學?答案不見得令人滿意。課前設計時,想法是好的,本着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促發展的教學原則,以讀爲本,也設計了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可惜還是沒有將讀落到實處。我想這節課應該還要在讀上下功夫,多讀多悟,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跨越百年的美麗》語文教學反思 篇五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樑衡的同名散文的節選。這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爲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容貌,而在於心靈和人格。她爲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教學效果。

教學完了之後,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課文學習不踏實,不透徹,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踊躍,我認真總結了一下,可能是以下原因。第一是文章篇幅較長,思維跳躍性大,學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線索和思路,而且文字含義深刻的部分較多。第二是學生在預習不充分,整體快速把握課文的能力還有待提高。第三是教學時間不夠用。第四是教師教案不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關注到學生身上,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積極回答問題。

二、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當中對老師和學生來說,感悟理解部分是重點,也是難點。這部分的教學到底是完全放手給學生,讓他們自學自悟,自主彙報交流,還是有老師牽着走,根據老師設定的程序,一步步理解,要根據課文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由於本課前後有一定的層次性,在教學時我爲了放手學生,讓他們自主彙報,學生回答的比較亂,需要及時調整,還有就是找不出來,也需要引導。浪費了不少時間,教師的教學機智受到極大的考驗,感覺不能應付自如,該深挖或品讀的環節處理不到位,在時間不多時百便草草收兵。

所以這一環節,在學生彙報前可以稍作引導,讓他們按照課文的順序進行彙報,這樣一步步的水到渠成,可能就輕鬆多了。還有,就是要充分預設出各種情況,以便靈活應對。

三、教師素質。

教師的課堂機智,駕馭課堂的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質,還需不斷的鍛鍊,總結,提高。

總之,“教而後知不足”,課堂中還存在許多的困惑和缺憾。惟有自己不斷的反思、學習、改進纔會讓自己的教學更實、更活。懇請同行們結合我的教學多提指導性的建議,謝謝!

國小語文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六

《跨越百年的美麗》講述了居里夫人完成放射性元素鐳的偉大的科學發現的過程,表現了她獻身科學、爲人類造福、視名利如糞土的偉大人格魅力。文章字裏行間含着作者對居里夫人的滿腔讚譽、欽佩之情。我在備課時想力求通過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文章中深刻意含,用有感情的朗讀來表達出學生的感悟和體會,進而真正明白“跨越百年的美麗”的深刻內涵。

上完《跨越百年的美麗》後,第一感覺就是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沒能更好地調動起孩子們情感。儘管教師很努力地用語言激勵孩子,但是感覺孩子們一直很拘束,不能以輕鬆的狀態面對課堂生活。仔細分析原因有三:

1、對學生的已有知識和情感感受能力估計不足。沒能在孩子們的情感發展區激勵。

在剛剛開課的時候,想讓孩子們談談對課題的理解,沒想到孩子們一臉茫然,不知從何說起的樣子,顯然被我的問題問住了。耐心等待一段時間,仍然沒有期待中的反應。只好自己將對課題的感受與孩子們分享。試圖暗示他們面對一個陌生的課題應該有自然產生疑問的習慣,即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這需要長期的薰陶和感染。

2、內容容量過大,仍然有想求完整的心態。所以沒有給學生留更多時間閱讀、思考。

儘管一再告誡自己課堂節奏應該按着孩子課堂的發展韻律來把握,可是一到上課的時候就又犯了毛病。此刻更能感受老師們上公開課時的求全求美心態。可見某些形成的固有心智模式是很難改變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心態仍然是來自長期以來教師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明顯高於學生,以教師爲中心的學習仍然佔據着我們的課堂,儘管對於“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新型教學理念有了深刻的認識,可是把這一理念轉變到實踐中仍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此的深刻認識,是上這節本課對於我而言極珍貴的價值。

如何創建一個“以學習者爲中心”的課堂是目前需要更加深入探究的`重點。前路漫漫,尚需不斷思索。最關鍵是必須根植課堂,大膽實踐,以研究的心態面對課堂教學的開放。

當然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也有幾點自己感覺還算滿意的:

1、和孩子們交流的時候是用心地傾聽孩子的發言,並及時給予了評價。

2、在佈置孩子們自己閱讀時,真正走近學生,瞭解他們的閱讀感受。認真地觀察了孩子們邊讀邊劃下的句子,做到真正地瞭解孩子們的也現狀,然後有針對對性地請這些孩子起來回答。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和信心。這應該是關注學情的具體體現吧。

3、儘管孩子們不能用豐富發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情感,但是從他們的眼神裏我感受到課堂內爲他們展示的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美麗還是征服了孩子們的心,他們讓我感到了一種只能在心中意會而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憤悱狀態。如果在課堂上再多給一點具體的引導,再多給一點時間,讓他們從容地思考,從容地表達就更好了。很多習慣需要在一日一日的課堂學習中慢慢滲透的。

4、有一個課堂上的臨時發揮覺得處理得較好。因爲考慮時間的問題,出示課文中的重點段落“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我沒有主動去提問分析,而是讓學生自己默讀這段話,看看自己有什麼疑問?果然孩子們提出了文章的核心問題:“這種可貴的性格與高原的追求,使瑪麗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人生意義的發現是什麼?

可以感受到孩子們的思維開始在起火花了,只要給他們時間去思考,智慧的火花就會綻放。其實只要順着孩子的這個問題讓他們回到文中去細讀課文答案就會自然出來。課堂上給孩子養成質疑問難的習慣是對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訓練。

一節課總是有很多的遺憾,盡力而爲,往理想裏走,望美好裏去。和孩子們共同享受課堂生活的樂趣是我的追求所在。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七

嘗試從理念上轉變,評價一堂語文課,不是看老師本人是否出色,而是看學生動起來了沒有,動得怎麼樣,動得好不好。教學中國的尋找和確定要從學生出發,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

學生課前提了170多個問題,這些問題啓發了我,也幫助我更加理解了課文。學生提問當然有不到位的情況,偏激的也不少,甚至錯誤的也有。但至少可以讓我知道學生的興奮點在哪裏,他們認爲的難點又在哪裏。

一堂課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只要能解決學生最困惑的即可。

我不是事先準備好框架,而是充分吃透課文後,上()課隨學生情況而定。而原先的劃分段落、歸納中心等環節可以略去。

先研究,再帶領學生一起在課堂上研究。教師的研究要先於學生的研究,深於學生的研究。

課堂上要放開,讓學生放開講,學生很多時候能成爲你的老師。讓學生大膽講,就有可能迸發出思維的火花。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八

我最近執教了《跨越百年的美麗》篇課文。這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爲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容貌,而在於心靈與人格。她爲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我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反覆的讀與體驗,來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首先從題目入手,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你在生活中見過什麼很美麗,學生的回答很踊躍,內容也很豐富。然後揭示題目,思考題目中的“美麗”表現在什麼地方,什麼樣的美麗才能跨越百年?學生帶着疑問區讀課文。在交流認讀生字,理解詞語,質疑、解疑,誦讀喜歡的語句,交流讀書感受的基礎上,理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從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重點是:解讀“美麗” 感受科學精神。授課時,先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抓住課文的題眼“美麗”讓學生再次細讀課文,想一想,課題中的“美麗”表現在課文的哪幾個方面?(課後思考第一題)教學的重點就是交流了,老師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從文中找到能體現居里夫人人格的句子。通過反覆誦讀體會,學生懂得了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在於她對科學的執著追求,爲科學獻身的精神以及對名利的淡泊這三個方面。這種“美麗”是長久的,又因爲是作者在紀念居里發現雷一百週年時寫的這篇文章,所以稱這種美麗是跨越百年的,隨着時光的變遷,這種美麗,還會跨越二百年、三百年、一千年……

通過執教這篇課文,再次讓我體驗到,只有老師反覆的研讀教材,才能準確、熟練地把握教材、駕馭教材。學生進入六年級,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就降低了,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呵呵,我還是信奉張景浩校長說的一句類似調侃的話,“趙本山是把好的忽悠瘸了,老師應該是把不學的忽悠學了”。課堂上我依然把對我來說不值錢的好話送個樂於動腦,積極回答問題的孩子,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活躍了課堂,達到預期的效果。

不足之處,就是感覺自己的表達水平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教學時還有小的問題不能面面俱到,需要課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