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古代著名歷史典故精彩多篇

古代著名歷史典故精彩多篇

古代著名歷史典故 篇一

司馬睿重建晉朝

公元四世紀初,在內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西晉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都城一度由洛陽遷到了長安。但遷都並不能挽救它滅亡的命運。公元316年,匈奴人劉聰率兵攻下長安,晉愍帝司馬鄴被俘,西晉宣告滅亡。

西晉雖然滅亡了,但一些晉朝的舊臣並不甘心亡國的命運,況且南方還在晉朝官員手裏,於是他們就在各地積極活動,準備恢復晉朝的統治。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馬睿在流亡大臣與江南氏族的擁護下,在建康稱帝,建立東晉,這就是晉元帝。

司馬睿在西晉皇族中的地位和名望並不高,他所以能夠稱帝,完全是靠着他的幕僚王導和其堂兄王敦的扶持。事情還得從司馬睿被派到建康作鎮守講起。那時,王導是他的府中參軍,因爲爲人靈活機警、足智多謀,深得司馬睿的信任,司馬睿把他當作知心朋友。

他們一同來到了建康。原以爲到這裏會受到隆重的歡迎,可沒想到江南有名望的大士族嫌司馬睿地位低,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一個也不來拜見他。司馬睿心裏很不高興,要王導想辦法。王導也知道要在江南站住腳,沒有這些大士族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堂兄王敦當時在揚州做刺史,很有點勢力。王導就把王敦請到了建康,兩人商量了半天,總算想出了個主意。

這年的三月九年級,按照當地的風俗,百姓和官員都要到江邊去求福消災。這一天,王導讓司馬睿坐上華麗的轎子,高擎着琅琊王的旗號,並佈置有儀仗隊鳴鑼開道,王導、王敦侍立兩旁,北方來的大官、名士,也一個個騎着高頭大馬跟在後面,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隊伍。浩浩蕩蕩開往江邊,迤邐有一里多長。

司馬睿、王導他們故意繞道走建康城裏最繁華的街道,這一天,在建康城裏看熱鬧的人本來就多,大家看到這種從來沒見過的大排場,都轟動了,紛紛圍觀,人聲鼎沸。江南有名的士族地主顧榮等聽到這個消息,從門縫裏偷偷張望。他們一看這個陣勢,都被鎮住了,又見王導、王敦這些有聲望的'人對司馬睿畢恭畢敬,大吃一驚,怕自己怠慢了司馬睿,都紛紛出來迎接,拜見司馬睿。

這一鬧,司馬睿在江南土族中的威望大大提高了。王導接着又勸司馬睿說:“顧榮、賀循是這一帶的名士。只要把這兩人拉攏過來,就不愁別人不緊跟我們。”

司馬睿馬上派王導上門請顧榮、賀循出來做官,兩個人都很高興地接受了官職,並開始在江南士族中大力推崇司馬睿。打這以後,江南大族紛紛擁護司馬睿,司馬睿在建康也就站穩了腳跟。

北方大亂以後,北方的士族紛紛逃到江南避難。王導又勸說司馬睿要及時救濟他們,並把他們中間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來。司馬睿聽從了他的建議,前前後後吸收了大量的北方士族,深得他們的歡心。就這樣,司馬睿靠着王導的安排,既拉攏了江南的士族,又吸收了北方的人才,他的地位更加鞏固了。他非常感激王導,感慨地對王導說:“你就是我的蕭何啊!”

公元317年,羽翼已豐的司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晉朝,史稱東晉。登基那天,王導和文武官員都進宮來朝見。司馬睿看到王導要給自己行大禮,趕忙從御座上站起,走下殿來一把拉住王導,要他一起到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這個意外的舉動,使王導和衆大臣都大爲吃驚。因爲在封建時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哪有臣下與皇上同座的道理。

王導急忙推辭道:“這怎麼行。只有太陽高高在上,萬物才能得到它的煦照。如果太陽跟一般的生物在一起,生物還能得到它的照耀嗎?”

王導的這一番吹捧,使司馬睿聽得十分高興,他也就不再勉強,接受了大臣們的朝拜。

司馬睿登基以後,爲了感謝王導、王敦兄弟的大力扶持,對他們特別尊重。他封王導爲尚書,掌管朝內的大權;又讓王敦總管軍事。王家的子弟親信一時佈滿朝中。當時,民間流傳這樣着一句話,叫做“王與馬,共天下”。意思是說東晉的江山是王氏與司馬氏共同擁有的。

古代著名歷史典故 篇二

清明,寓意“天清地明”,眼下人們對清明節的印象,除了掃墓祭祀、堵車遊玩外,再無其他,有文化點兒的或許還能想到介子推。實際上,作爲擁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背後有不少有趣的故事發生,它不僅是追思的節日,還是吃貨和小資文青的節日,更是古代的又一個情人節……

古代清明也放假唐宋七天“黃金週”

“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時節。此時,颯颯東風細雨來,大明湖外有輕雷,數點雨聲風約住,便是樹底草齊千片淨。”整得太文藝,其實只想說一句,還好清明有假,除了祭奠先人,還可去郊外感受大好春光,不過,總覺得三天太短。據民俗學家研究,古人們清明也放假,而且比咱長得多。

說起這個,先普及兩個概念,一個是古代休假制度,一個是清明節的由來。在古代,休假不叫休假,叫“休沐”或“洗沐”,意思就是說,公務員得定期回家洗洗澡,不然滿堂朝臣,一整年不洗澡,那得什麼味兒啊,君王肯定不早朝。而除了洗澡假,還有一個例假,就是現如今的法定節假日,比如漢朝有兩個例假,一個是夏至,一個是冬至,各放五天。而到了唐朝,除了洗澡假,法定節假日大大增多,也就是從此時開始,清明被列入國家法定假日,不過準確來說應該是清明和寒食。有人說清明節就是寒食節,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清明,起初只是一個節氣,寒食則是冬至後第105天,又稱“百五節”。

一種說法是,這兩個節都起源於一個叫介子推的人。介老兄是晉國人,有股擰巴勁兒。根據《韓詩外傳》記載,在晉文公還是公子重耳時,有一年,他逃到衛國,有個隨從背叛了他,偷了他的錢糧逃入深山。重耳飢餓難忍,爲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裏,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煮成湯給重耳。重耳吃後,才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後來公子重耳真成了晉文公,就想請介子推出來當官,介子推不去,他認爲,自己忠於重耳是應該的,沒必要受獎賞,於是介子推就藏進山裏。晉文公爲逼他出山,便放火燒山,誰知道介子推就真的被燒死了……晉文公很後悔,從此,每到放火燒山這一天,宮中便禁止生火,飯都吃涼的,以此懷念介子推,慢慢形成了寒食節。寒食節後,晉文公又定下了祭祀介子推,爲他掃墓,也就有了清明節。

當然,這只是關於清明起源的一種說法,不過鑑於它的浪漫色彩,我們姑且相信。唐朝時,把清明和寒食節就連起來一起放假了,起初,是寒食到清明放4天,後來到了唐肅宗當皇帝時,他覺得假太短,便將這個假增加到7天,因此清明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黃金週”。而浪漫的宋代,自然也會傳承這個節日,還加上了上巳(三月三)的一些風俗,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爲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一個“綜合性節日”。古人過清明很時尚是文青小資的最愛

作爲一個“綜合性節日”,假如只有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悽清景象,那肯定是不符合人性的呀?外有花紅柳綠,又是“黃金週”長假,假如只趴在被窩裏哭,豈不浪費,況且,從某種意義上說,生與死的並置,更是一種高大上的哲學,因此,在古代,清明節就變成了文青小資和吃貨們最愛的節日,“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圃,列坐盡醉”。

藉着掃墓外出踏青一定是社交必備,而且還要有高逼格的遊戲,其中團聚野餐的最高級別莫過於王羲之的曲水流觴,雖然東晉時,清明還不放假,但翹班也得去春遊啊。於是公元353年的上巳節(三月三),王羲之就邀請了謝安、謝萬、孫卓等名士及親友41人到現如今的紹興蘭亭,在蘭溪岸邊盡情地享受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自然風光,他們圍坐在曲水之畔,將盛有酒的觴(酒杯)置於水中,任其順水漂流,酒杯漂到誰的面前,誰便要飲酒賦詩。做不出者罰酒三杯,一直到日暮已近,雅士們還意興不減,把當日所作的37首詩歌,彙編成集《蘭亭集》,王羲之撰序並寫成書,便有了這名噪天下的《蘭亭序》,而這一高大上的遊戲也在不斷被後人模仿。

此外,古人還有插柳、放風箏、盪鞦韆、蹴鞠、鬥雞、拔河、鬥草等很多種玩法。話到這裏就不得不插一句,因爲踏青,我國文化界創造出了《清明上河圖》《蘭亭集序》等一批經典佳作。

而古代清明節也是美食節。因爲新時令到來,加上適應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巧手的古人便創造了很多美食,簡直可以做一期“舌尖上的清明”,比如南方用麥草搗汁和糯米做青粉團,用桃花煮粥,用烏桕汁染烏飯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作寒食食品,還有挑薺菜做餛飩,用一種菊科野草的嫩葉搗爛去汁和粉做成黃花青果糕,光想想就口水流了一地。

古代清明節也是“情人節”成全了漢武帝跟衛子夫

清明時節,萬物生長,當然,愛情也一定會一起生長,由於上巳節風俗的加入,清明節也變成了古代“情人節”。

回顧中國曆朝歷代,男女結婚大多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在先秦時期就是這樣,如《詩經·南南山》的《氓》中:“匪我愆期,子無良媒”,意思就是說,當時沒有媒人牽線不可嫁的現實。但有了清明節,媽媽們就再不用擔心女兒們出嫁的問題啦,因爲這一天,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姐們也可以外出踏青,順便覓得自己的意中人,而且這一天“男女授受相親”也是不違法的。

在我國曆史上,特別是漢唐時期,流傳踏青尋愛的故事相當多。漢武帝就是在19歲那年上巳節例行傳統的“修禊”禮後,遇到才貌雙全的歌女衛子夫,從此產生愛情,從而相伴50年。德宗時的詩人崔護,在清明時節踏青至西安城南的桃溪堡遇美女桃小春,有了“借水贈釵”的故事,後來被編成傳統戲曲《金琬釵》,深受人們喜愛。據說,當年崔護在長安城南踏青郊遊,途中見花木環繞一戶人家,便上前討水喝。一美貌女子聞聲開門,讓座遞水。女子佇立桃樹邊,與桃花相映成趣。兩人一見傾心,互生愛慕之情。次年春天,崔護因思念女子而再去拜訪,卻是桃花依舊,獨不見女子。崔護只好題詩於門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此外,這一天還有很多浪漫的求愛方式。比如,一些才子會在風箏上寫下自己的求愛詩,等風箏隨風飛揚時,剪斷風箏的線,讓它落到哪家是哪家,如果有緣,撿到風箏的那位姑娘恰好爲情詩所感動,這姻緣就成了。還有男子們分坐河渠兩旁,在上游用荷葉浮載詞文箋等,荷葉順水而下吸引意中人的注意,如果雙方對上眼了則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贈,嘯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