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多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多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筆 篇一

范仲淹在游完岳陽樓之後寫下了岳陽樓記,並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千古名句,而這句詩恰恰表現了他不貪圖財富,曠達豪爽的胸襟。能夠不爲了得到一些財富而高興,不因爲自己而悲哀的人能有幾個?現在,出現了一些自稱佛系青年的人表示要看淡一切,不怒不爭順其自然,不求輸贏。

一些人爲了自己的夢想和目標而一生都在忙碌,爲的就是想讓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更好的生活,忙忙碌碌了一輩子,最後結果也不知是好是壞,難道這樣活着不累嗎?佛系青年能夠看淡一切,把財富榮譽視爲糞土着實不易,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做自己想做的事,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爲了一些所謂的夢想,而浪費自己的青春。他們不願,也不想接受,瀟瀟灑灑,自由自在,看待一切不好嗎?我想,這就是當代青年的一種體現吧!

不怒不爭,順其自然應該是最難做到的,雖然有車到山前必有路的順其自然,有寒梅着花未的不怒不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着生活中的繁瑣小事以及爲了自己在考大學,結婚等大事,如果不爭取,任由它發展下去,誰還能做到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坦然?佛系青年能,不爲了某些事擾亂自己的身心打擾自己的心情,坦然面對一切,做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順其自然,說不定到最後還有驚喜,我想這也是當代青年曠達的一種體現。

輸贏很重要,這是一些人的口頭禪,沒有輸贏,怎會知道優劣,這正好也打擊了一些人的自信心,助長了一些人的狂妄。輸了還是贏了,都是同一個結果,這是佛系青年們的口頭禪,他們不在乎輸贏更不在乎得到了的獎品和失落感又不會掉塊肉,在乎那兒幹嘛?輸了就是輸了,贏了也只是贏了,輸了從頭再來贏了下一次也不一定能贏。不求輸贏,這更是當代青年曠達的一種體現。

但是佛系青年也不能過於與世無爭從而缺少了奮鬥,因爲只有奮鬥的人生纔是幸福的人生,所以只有奮鬥才能獲得你想要的幸福,過於與世無爭中還是不太可行。但如果二者兼得,正如蘇軾,信仰儒、佛、道三教。當他遇到挫折和打擊時,它會轉換到佛家思想,與世無爭幫他渡過難關。而他時常又以儒家思想積極入世。當他在政治上遭遇打擊時,又以道家思想積極出世,順其自然。所以,我們應該把二者兼得,這樣纔是我們當代青少年正確的生活方式。如果不奮鬥,要我們青春幹什麼?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那樣到中老年後纔不會後悔。

佛系青年們想要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他們也是當代青年曠達的一種體現,但是過於消極與世無爭還是不可取的。我們更應該把二者兼得,同時用汗水揮灑青春,用努力奮鬥回報青春。只有奮鬥的人生纔是幸福的人生,奮鬥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筆 篇二

時維七月,序屬盛夏,光陰總是悄無聲息的重複着四季的起承輪轉。蓮花的幽香芬芳了天空,也舒散着心中的鬱結。每當處於這個時令,總會帶來那麼一絲的浮躁和煩悶:陽光的灼熱、對流雨的爆發、東南風的盤旋,似乎都在考驗着寰宇大地,也給人們帶去各種的不安與焦躁。七月暑季,詩云:“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知夏深。”盛夏的天氣總是這麼的多端變化,前幾天陽光還是似火噴得自白而恣意,今天卻是微風盪漾,天空湛明,少了閒雲晚霞懶散的漂浮於天際,多了一份思緒萬千,感慨成山。

日子在柴米油鹽的煙火中活生生的灼熱而飽滿着。而我依舊喜歡在這樣的時日裏聽着風中的節奏,感受外界的靜謐,讀一些契合心意的文字,於忙碌中偷得一份閒散,嗅着淡淡的墨香,便覺得身心都是極輕鬆的。是的,這喧囂的塵世,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讓靈魂得到棲息,而我獨鍾這樣用文字來沉澱浮躁的方式。

近來接連幾日都是風輕雲淡的天氣,恰逢這最炙熱的暑季,遇着這樣的柔和的天氣是極其難得的。窗外的天空又開始朦朧起來,葉子的搖晃似乎召喚着風的青睞。透過指縫,我看到了那些漂散在空氣裏細微的塵粒,那細瘦的光陰也在指尖流轉,這悄然流逝的光陰讓我想到了青春,關於青春裏那些一去不返的日子,那些被風帶走的笑聲、那些曾經許下過的諾言、那些說好要在一起的人、那些與有關的誓言。這所有的一切都逐漸散落在天涯,各自分飛。席慕容說“青春的美麗與珍貴,就在於它的無邪和無暇,在於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於它的永不重回。”

這又人讓我想起四年前的這個節令,那時正是我的畢業離別季,是青春的最後散場,用一場殘忍卻又是不可遏制的方式結束那校園的花季。帶着和那些曾經溫暖的笑臉、那些明媚的眼神道別;帶着雄心壯志和滿懷熱情去融入這個社會求生存和發展。四年的光陰已過,青春的模樣早已改變,換了顏色。可是心中曾經企及要達到的生命高度,你還在嘗試嗎?你還在奮力拼搏嗎?

最初的壯志激烈在前行的道路上被各種迷離、彷徨、錯過、背叛、懦弱、背景等因素打得無所遁形而歸於平淡甚至平庸。不過我始終相信命運多舛,最使人疲憊的不是道路的遙遠,而是心中的鬱悶。最使人頹廢的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自信的喪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個天然的人,一掃心中的陰霾,即使命運中的溝溝壑壑阻擋着你,也終究會被歲月的風填平,指間輕觸則會煙雨上的流光,剪不斷放不下,然,終究只是一場邂逅,流水的錦瑟,畫不出一個完好的圓。

不再去多想的意義,的磨折,還有前途的渺茫,因爲懂得,所以慈悲,因爲寬容,所以自若。在時間流逝的夾縫裏,對着自己說,不要辜負了這恬淡的時光,也不要被這無情的時光羈絆看風景的腳步。在浮生閒日靜好的片刻,讓自己暢想一份天地遨遊,淡化那些攜帶的世俗喧囂;而在滾滾紅塵忙碌的時候,也就讓自己盡情投入,忘記那些綰着的風花雪月。

不以物喜,人從生到死,都只不過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種感受、感知的過程,時間只不過是計量單位。世道本是跌宕起伏,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得志時,好事如潮漲;失意後,皆似花落去。失敗、委屈、無奈、苦難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以己悲,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和落寞,不要一味仰視他人的生活圈子,每個人都應該堅持自己的活法,不需要過多的打擾和入侵。幸福這座山,原本就沒有頂、沒有尖。要學會走走停停,看看山嵐、賞賞霓虹、吹吹清風,心靈在放鬆中得到生活的滿足。只有你在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合後,你纔會褪盡了最初的浮華,以一種謙卑的姿態看待這個世界。

古人說,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在雜事纏身時,也需停下來,沉醉於山水之間。西風剪月、碧波清漪、山嵐舞動、落墨渲染都可以成爲生活過往的篇章。時光安然而執着,腳步踏實而輕鬆,相攜歲月而過,相伴風雨而行。只要不讓自己的'心靈遭到污染,即使在歲月中動盪不安,在風雨中飄搖不定。我們依然可以等在時光的渡口,乘着歲月的輕舟。在順境中盈盈而駛,靜享人生美好,在逆境中浪遏飛舟,走成自己的風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筆 篇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國的傳統儒家思想,講究的是淡然平靜。不以己悲,是一種思想境界,無論外界或自我有何種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

年輕時,一度認爲這是一種冷漠,對時事、對萬物、對情感、對自己的一種漠然,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怎麼可以對待外界的變化如此的淡然,我不能爲之:看到貧苦的少年上不起學,我會立馬按照地址寄取我的一點心意;看到公交車上不文明的行爲,我會毫不猶豫出手阻止;同事之間互相顯擺炫耀,我會毫不掩飾地嗤之以鼻……年輕時的耿直隨性,自認爲是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好的抨擊。

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慢慢懂得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一種淡然自若,一顆平常心。“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這是何等的豁達。慢慢懂得,生活就應該這樣的閒適、泰然,但絕不是隨遇而安。

人生是一種修行,更是一種修煉,終其一生,我們都要修煉這樣的淡然與從容。

淡然處世,無論是失去還是得到,始終懷有一顆恬淡的心態。放下所有的執念,淡看花開花落、雲聚雲散;放下所有的煩擾,笑對塵世的風霜、人情的冷暖。

面對順境,我們要心存感激,感激它給予我們的幸福感;遭逢逆境,我們要學會善用,善用它讓我們歷練成長。

我們所擁有的,不論順境、逆境,都是命運和自然對我們最好的安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順境中提高自己,在逆境中磨鍊自己,始終保持一顆迎接未來的心。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