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論語人生之道感悟【精品多篇】

論語人生之道感悟【精品多篇】

論語人生之道感悟 篇一

想找出一本影響了中國的書並不難,從《詩經》到《易經》從《左傳》到《史記》都能如此說,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中國發展進程以及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絲萬縷的滲透的書,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經典之作——《論語》。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長,比不上莊子的逍遙灑脫,卻是一劑樸素的靈丹妙藥,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輩子。

論語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則,莫過於“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則說孔子想住九夷那蠻荒之地去,大家覺得奇怪,就去問他怎麼去住那麼落後的鬼地方呢?他卻答“君子住在那,又怎麼會閉塞落後呢?”此話又說到了兩個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環境的好壞,畢竟自身內心的清淨重要於外界環境的清淨。二是人改變環境,還是環境改變人,有一則小故事說把胡蘿蔔放到開水裏,胡蘿蔔變軟了,把雞蛋放水裏,蛋清蛋黃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開水裏,水就成咖啡了,這足以說明三種對於外界環境的態度,是“窮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環境慢慢改變還是與環境對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境,孔子正是說,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境,那裏就不會閉塞落後了。

對於第二則,我有切身體會,以前,我有一個朋友是廣東番禺人,一次和他閒聊時,我突然憶起魯迅的《故事新編》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對一種猴子的稱呼,後來我查了詞典,也的確如此,而番(pān)字的另一音番(fān)有外國的意思,於是我故作神祕的問他是否知道番禺在古語中的意思,然後又拿出詞典,一邊笑着一邊查給他看,他的臉色便慢慢的難看起來,我卻自顧自的補充道“你們番禺人就都成外國猴子了……”話沒說完,他勃然大怒,扭頭就走。後來我也覺得是自己沒考慮他人的感受,沒做到“慎於言”,便向他道了歉。

至於第三則,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就會有這樣的感受,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同學,都可能有自己的幾個獨門“絕技”有籃球猛將,堪稱喬丹第二,有數學天才,堪稱華羅庚再世,有科學愛好者,大有創造超越《相對論》的《絕對論》的雄心壯志……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想像大海一般的淵博,就得學會向身邊的人學習一點一滴的精華,如此的好學精神,才造就了孔子那樣的偉人。

小小的一本語錄體書籍,從治國,到爲政,再到做人,無不有詳細的思想與感悟,宋朝的宰相趙普曾稱,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我們普通人也能說,我們以一本《論語》治人生。

論語人生之道感悟 篇二

自西漢董仲舒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以《論語》爲代表的儒家學說被歷代封建統治者不斷地推崇,一度成爲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一代代的讀書人在“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訓條中熟讀“四書五經”,汲取向上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國在“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贊益聲中撫民、治國、安邦。重讀《論語》細細體味,發現《論語》裏孔子的許多言論更重要的是在於教人在“爲人”“立身”“處事”方面做到“有德”“有信”“有義”“有禮”,教育他的弟子們做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有魅力的人。《論語》其實也是一本關於人生修養的書。

有德

孔子認爲爲人立志,以德爲先,“志於道,據於德”,“德者,成和之脩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立身處政,以德爲重,“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從技義理,以德爲要,“依於仁,遊於藝”、“不恆其德,或承之羞”。細讀《論語》穿越時光的隧道,兩千多年前孔子關於“德”的論述今天讀起來還令人對至聖先賢的洞察力而肅然起敬。一個人沒有的美好的道德,就像一個沒有裝滿東西的袋子,無論你怎麼攙扶也站不直,立不穩。美德是一個人健全人格的基礎,是一個人人格魅力的源泉。

想起了《魯哀公問政於孔子》中的一則故事。有一天魯哀公問孔子,說一個叫哀駘它的人,外形奇醜無比,跛腳駝背。哀公好奇“召而觀之,果然其以惡駭天下”。可是這個哀駘它很得人緣,“丈夫與之處者,思而不能去也;婦人見之,請於父母曰:與爲人妻,寧爲夫子妾者,數十而未止也。”問這是爲什麼?孔子說這個人何以能夠做到大丈夫和他相處不忍離去,女孩見了他就回去跟自己的父母親說與其做他人的妻子,情願做哀駘它的妾。這是因爲他有美德,而且“德”不外露,“才全而德不形者也”。一個人有了崇高的道德修養,就像一個人的有了美麗的光環,能燭照他人,人格的魅力就會像冬天裏的陽光去溫暖周圍的人。“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一個有德之人,就像一個母親有母愛的光環,她的孩子愛他的母親是因爲母愛的光輝,而不是母親的外表形體,這個形體不論是美醜。跛腳駝背的哀駘它爲什麼能夠如此招人愛就是因爲他的德,而且有道德光環形成燭照他人的魅力。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像哀駘它那樣,用自己美德的魅力影響他人,“民德歸厚”的社會氛圍就離我們不遠了。

“德”不但可以增加自己的魅力,還可以浸潤自身的心靈,我們常說的“德潤身”說的就是這種情形。《韓詩外傳》中說一個故事,閔子騫是孔子的學生,子貢發現他入學前面黃肌瘦,入學後沒多久閔子騫的臉就變得潤澤飽滿,精神煥發,全身透出一派健康的好氣色,子貢就問他爲什麼?閔子騫說:“德行的修持不斷滋潤了心田,那自然就會喜悅洋洋、容光煥發啊!”閔子騫以親歷親行的變化,告訴大家一個很樸實的道理:美好的德行可以滋潤心田,愉悅身心。

有信

孔子認爲“信”是一個人爲人處事的根本,人如果沒有了誠信,就像一輛既沒有平衡轅也沒有平衡的盯梢的車子,走在大路上搖搖晃晃的,那車怎麼能走呢?“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爲政》中的這句話道出了“信”的真諦。一個人行得正走得直,穩穩當當的行事就必須有誠信。子曰:“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要實現“義”和“禮”,必須以誠相待,不可欺騙食言。

食言是可怕的,它可能讓人成爲一個虛僞的胖子。《左傳》中孟武伯的故事讀了讓人深思。孟武伯是春秋時期魯國大夫,總是說話不算話,魯哀公老想借機會教訓他。有一天,魯哀公請客,孟武伯和胖子大臣郭重坐在一起。郭重是哀公的寵臣,孟武伯心懷嫉妒。席間,孟武伯藉着給魯哀公敬酒獻媚之機,就當面羞辱郭重,說:“你吃什麼東西長得那麼胖啊?”魯哀公聽後,感到噁心,就代替郭重答說:“一個人不誠信,食言多了,能不長肥長胖啊!”魯哀公諷刺孟武伯的話,讓孟武伯頓時面紅耳赤,難堪萬分。一個朝廷重臣,食言而不守信,在大庭廣衆之下失盡顏面,我們可以想象孟武伯羞愧難當的表情。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可見“信”在孔子教學科目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孔子用“信”教育自己的的學生要誠信,他的學生身體力行踐行着誠實守信的德行操守。《韓非子》裏記載了《曾子烹彘》的故事。一天,妻子去趕集,曾子的兒子哭鬧着想跟去。曾子妻就許諾說:“女還,顧反爲女殺彘。”你回家去吧,我們回家以後就給你殺豬。曾子的妻子從集市上回來,看見曾子拿着刀就要去殺豬,妻子忙過去阻止他說:“我當時只是開玩笑罷了。”曾子說:“不要隨便戲弄小孩子。小孩子是不懂事的,聽從父母的教育。如今你用謊言欺騙他,就是教他學會說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相信母親。”於是把豬殺了。曾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再一次強調了“誠信”不欺,無論童叟。言而有信,以父及子,誠信待人,以及幾人,纔能有良好的社會氛圍。“主忠信。無友不知己者。”“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裏的這些句子再次提醒熙熙攘攘的人們要誠實守信。從“毒牛奶”“劣質火腿”到“毒膠囊”,還有多少能讓老百姓有“安心之選”的承諾?今天讀到這些錚錚告誡的金玉之言,我們在孔子智慧之光的燭照下前行時,也爲那些只爲追求利潤而不顧百姓安危的蠅營狗苟者敲響“誠信”的警鐘。

對於商人是這樣,對於個人,乃至一個國家,一個政府又何嘗不是這樣?《論語》裏記載了子貢問政孔子的一段話:

子貢問政於孔子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軍隊、糧食是一個國家強大的物質基礎。然而孔子認爲一個國家除了軍隊糧食以外,絕對不能失信於老百姓,“民無信不立”,老百姓對國家沒有了信任,纔有國家,才談得上國家建設。

有義

48歲的客車司機吳斌,在高速公路上面對從天而降的鐵塊破窗擊肝,他強忍疼痛,停穩汽車,起身囑咐23位旅客安全有序的撤離。在危難來以後,吳斌不顧個人危難,心中只旅客的安全,那是怎樣一種臨危不亂的大義啊!“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爲成人矣。”《論語》中孔子的一席話,再一次明證着吳斌的義舉。

孔子認爲立身處世“義”字當頭。“見義不爲,無勇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君子義以爲質”、“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論語》中的這些名言警句,告訴我們成就一個道德高尚爲人敬重的“君子”必以“義”當先,君子九思其中就有“見得思義”,可見儒家先賢倡導社會“見義勇爲”“見義忘利”。

其實我們歷來不會缺少“見義勇爲”“見義忘利”的人。無論是在太平盛世還是在民族危難時期,儒家的“義”以爲重的民族精神,人格力量不斷地激勵那些在危難中踏“義”前行的勇士,他們站立成歷史或時代的標杆,激勵來者“仗義執行”,弘揚社會正氣。於是就有了“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女警察蔣小娟”“最帥交警孟昆玉”……許許多多的“最美”組成了我們時代最美的風景線。

“行義以達其道”、“以義爲質”是“最美”的本質所在,在人來人往中記住聖人的金玉良言,立身以“義”,伸手傳遞那些溫暖體溫的“善行義舉”,“最美”中華的“最美”生活指日可待!我想無論誰得到那一份溫暖全身都會浸滿幸福的陽光。

有禮

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禮儀的民族,於是就有了“禮儀之邦”的美譽。注重禮儀古已有之,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國家要立足根基以禮而立。“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恭敬有禮,不卑不亢就可以遠離恥辱;“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一個國家需要德的引導,禮的教化,一個人何嘗不是這樣?《論語》裏說道子貢想把每月行告朔禮的餼羊免除掉,孔子對他:“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孔子最擔心的就是一個社會“禮壞樂崩”,因此“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這和我們今天提倡的“和諧社會”不謀而合!“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論語》中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說,有一天孔子問他的學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各自的理想。四個人在老師面前“各言其志”,孔子一一給與評價,唯獨對子路報之以“哂”。曾皙問老師:“您爲什麼要笑仲由啊?”,子曰:“爲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要用“禮”來治理國家,子路說話不懂得謙虛所以笑他。注重禮,踐行禮,纔會有如此的好局面“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爲國,如禮何?”

當下許多學校開展“有禮有序”的日常行爲規範教育,建設和諧有序的校園,和孔子當年的“克己復禮”、“夫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會秩序相契合,與我們今天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不謀而合了。

重讀經典,撥開歷史的迷霧,讓先哲聖賢的金玉之言擺脫封建歷史的桎梏,你會發現孔子的片言隻字語短意長,關於“德”“信”“義”“禮”錚錚告誡,總會在那些我們的心間撞擊出生命的火花。

論語人生之道感悟 篇三

現在我們常常能聽到一些人爲光陰而嘆。就像劉禹錫所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也就是說蒼山不老,但是人的心中卻有很多悲愴。古往今來,川流不息。就像《春江花月夜》所發出的無端之問“江畔何人出見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侍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可見,人生是短暫的。我們應當對人生做一個規劃。可是,我們該有什麼樣的規劃呢?

孔子將自己的一生概括爲幾個階段:“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人生的座標,人生的規劃。在這個人生座標上有幾個事情被孔子特別的強調了出來。

“十五而志於學。”這是說十五歲應該立志學習了。這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但今天看來,十五歲纔開始學,實在是太晚了。通常在我們五,六歲時,就已經進入學校了。但是我們學得怎樣呢?孔子給自己,也給他的學生一個要求:“學以致用。”這個標準我看後非常慚愧。因爲我已經過了十五歲,而且已經學了十一年了。但學到的可以至用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這似乎與現在的教育制度有那麼一點點的關係。我並不知道現在的教育制度改革的怎麼樣了,但我知道我離“向學能爲己之學,學以致用。”還差得很遠很遠。“三十而立。”立的是自己的自信。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曾提出“正,反,和”的觀點。他認爲我們在童年時,我們覺得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一切事物都是光明的。到了少年時,我們會出現逆反心理,覺得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邪惡和黑暗,一切事物都是醜陋的。而到了三十歲時,我們就應該到了“和”的階段。我們應該建立心靈的自信。“四十而不惑。”“不惑”即是在面對多種選擇時,應該建立自己的位置,面對太多的選擇時能敢於捨棄,使心靈變得淡定而從容。孔子對“五十而知天命。”的解釋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意思是我要學習上達,讓自己合乎大道。就是說當我們到了五十歲時,內心要有一種定力去對抗外界。“六十而耳順。”之中“耳順”的意思是聽別人說什麼都覺得有道理。這並不是意志不堅定的表現,而是因爲內心有定力,所以可以理解各個年齡段的人說出的話。這樣即是給了別人最大的理解和包容。所以,北師大的于丹教授說:“耳順就是悲天憫人,就是理解與包容。”而人到了七十歲,才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即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以上就是孔子的人生座標了。也就是孔子教導大家的人生座標。于丹教授認爲,這種人生的座標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其實人是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讓我們也許在二三十歲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是的,隨着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能方便的得到大量信息,這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生命的效率。而且,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都是要讓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讓我們做一個有君子仁愛情懷,能符合社會道義標準的人。讓我們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社會的崗位,都能作出一種無愧的交待。讓我們提前實現人生的最高境界。這也就是《論語》的精華,即是人生之道了。

論語人生之道感悟 篇四

不少初讀這一章的小孩子,都把它當成是繞口令。不過,對這種深奧的哲理,可能也只有這樣表達,才能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大約和孔子同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對於“知”與“不知”的問題,也作過一個有趣的表述:

他在海邊的沙灘上,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然後對他的弟子們說:圓畫的越大,圓線所接觸到的圓外的沙子就越多。如果把一個人的知道的東西比作圓圈裏的沙子,那麼,他他知道的越多,他所接觸到的不知道的東西就越多。

由此可見,“知”和“不知”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是相互依存的,也是對立統一的。沒有“不知”,就不足以顯出“知”的價值;沒有“知”,也就無所謂“不知”的存在。只有對“知”和“不知”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才能算是真正的“知”。

孔子說的“由”,就是仲由,名字叫做子路,仲由是他的字。在孔門弟子中,是比較著名的一位,性格外向,心直口快,因而也缺少城府。可能他有點自以爲是吧,纔有孔子對他的這一番教誨。

在人們印象中,孔子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不是好發脾氣的人。但是,在這一章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聖人。他有點聲色俱厲,也有點恨鐵不成鋼。這,似乎更符合他因材施教的特點。

我想,在孔子的一生中,他關於“知”和“不知”的論述,應該不是就這麼一句。他的弟子們爲什麼非要把這一段顯然影響子路“光輝形象”的話編入《論語》呢?在開始編纂《論語》的時候,子路的形象應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在這段話中,他卻要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受到老師的教訓。

這,是不是對子路的不尊重?

不是。當初孔子給子路講這一番話,大概不會是在大庭廣衆之中,那樣是不符合孔子修養和個性的。那麼,我們就有必要考究一下,這句話是怎樣流傳出來的呢?當時不會有其他人在場,也不會是孔子宣傳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子路自己說出來的。即使是聖人弟子,子路肯定也有很多缺點。但是,“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他聽了孔子的這番話,也許不一定立即改掉自己的缺點,但是,他肯定經常用這句話來教育自己,並且用來教育自己的弟子。於是,這句訓斥子路的孔子語錄,就廣爲流傳。

一句聖人訓斥賢人的話,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婦孺皆知,膾炙人口。這不僅僅體現了聖人實事求是的思想風範,同時也體現了賢人光明磊落的人格風範。

這,更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聖賢尚且如此,我們還有必要故意美化自己、文過飾非嗎?

我們要象子路一樣,不以不知爲恥,不要強不知爲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不但是明智的,同時也是勇敢的,因此更是光榮的。

論語人生之道感悟 篇五

孔子和他的學生有很多日常的問答。有一天,顏回、子路跟老師在一起聊天。老師說:“你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說:“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車馬這些好東西,與朋友一起享用,用壞了也沒有什麼抱怨。這就是我的願望。”

顏回說:“我的願望呢,就是一個人不經常誇耀自己,也不經常宣揚自己的功勞,能夠做到很謙遜也就可以了。”

這個時候,學生們發現老師還沒有說話。子路就對老師說:“希望聽聽老師您的志向。”

孔子呢,就淡淡地說出對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簡單,就三句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夠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

我們想一想,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擺脫跟三種人的關係,那就是我們的長輩—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的平輩—一生相隨相伴的朋友,我們的晚輩—自己的兒女。

孔子先不去談我要怎樣建設家國社稷,怎樣建立多少功勳,而是說讓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頓了,讓我的朋友對我可以信任、託付,讓孩子們覺得我這個人是值得追慕、緬懷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夠讓這三種人心中有這樣的種種寄託,也就夠了。

在這裏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我們都在說,中華民族有一種美德叫孝敬,但是,我們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孝嗎?

一個“安”字容易做到嗎?讓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內在得安其心,可能每一個兒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真正能夠做好卻很不容易。

中國民間有個說法,叫做“百善孝爲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因爲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親情,人人不可迴避。

在孝順這件事上,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做“論心不論跡”。我們知道,不一定每一個孝子都有充足的錢財和很高的地位,能夠按照他的夢想把愛摺合成一種物質條件給他的父母。有時候一個很深刻的心願,但是做起來卻只是一件樸樸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論語人生之道感悟 篇六

孔夫子將他的一生概括爲六個階段,他的這種人生軌跡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仍有許多啓迪意義。關鍵要看我們如何汲取這種智慧,來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價值。

古往今來,光陰之嘆是我們看到最多的感慨。

這種感慨在《論語》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論語。子罕》),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很含蓄,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多少滄桑?

大家知道,著名的天下第一長聯上聯一開始就說:“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下聯的對句呢,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孫髯《題昆明大觀樓》)。

哲人眼中滾滾奔流的河水、江水,它不只是一種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還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陰。

杜甫說,“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哀江頭》);劉禹錫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西塞山懷古》)。人生有限,自然永恆,這種強烈的反差,足以帶給人們強烈的心靈震撼,讓你愴然泣下。

難怪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裏發出那種無端之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在這天地幽幽,物序流轉中,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渺小的、轉瞬即逝的生命,我們需要有一種什麼樣的人生規劃呢?當然,這種規劃是艱難的,因爲規劃本身已經意味着捨棄了很多。

就在孔夫子看着流水興嘆的同時,他也對自己,同時給他的學生,也給千年萬代的後人描述了這樣的一種人生軌跡: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論語。爲政》)

這是一個粗略的人生座標,在這個座標上,有幾個重要階段被特別地強調出來。讓我們看一看聖人所描繪的這個人生座標,看它對我們今天還有什麼樣的借鑑意義。

其實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爲我們的不朽,成爲我們的墓誌銘。

每一個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理想,但是這一切要從人的社會化進程開始。從一個自然人轉化爲一個有社會規則制約的人,這就是學習的起點。孔子的“十五志於學”,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也是他對學生的一種要求。

孔子自己經常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他說自己不是生下來就瞭解很多事情,只不過是對古代文化、對古人所經歷的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且能夠孜孜以求,一直認真學習而已。

今天我們要建立一個學習型的社會,那麼什麼樣的學習是好的學習呢?

國際上有一個通行的說法,好的學習是導致行爲改變的學習。這顛覆了我們過去的認識。一直以來,我們以爲導致思維改變的學習纔是好的學習。比如一個觀點,一個理論,哪怕一個道聽途說的見聞,入乎耳,發乎口,可以再去講給別人,這就是一種學習。但是在今天,只有導致一個人整個價值體系重塑,行爲方式變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會要求的學習,纔是好的學習。

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可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現在的孩子已經不只是“十五向學”了,很多比五歲還要早就開始學習了。但是都學了什麼呢?不少孩子會背圓周率,能夠背到小數點後很多很多位;有的孩子能夠背長長的古詩,成爲在客人面前表演的節目。但是這些對他這一生真的有用嗎?今天的向學還有多少是孔子所說的“爲己之學”?還有多少能夠學以致用?

在我們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最大的苦惱是信息太多,我們最大的難題是選擇的難題,因此就更需要有選擇、有規劃地進行學習。

“過猶不及”,這是孔子的觀點。再好的東西都有它的度,與其貪多嚼不爛,把自己的腦子複製成一個電腦的內存,還不如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論語。爲政》),一定要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用。他所提倡的是這樣一種從容地把有限的知識放大到極限的學習方式。

我們現在的學院式教育有一個規範長度,但寬度卻可以改變。也許孔子提倡的這樣一種學與思結合的方式會給我們非常好的啓發。

經過這樣的學習、歷練,我們逐漸地提升自己、有所感悟,這樣就走到了三十歲。

“三十而立”,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幾乎每個人到了這個年紀,都會捫心自問:我“立”起來了嗎?

那麼怎樣纔算立起來了?是否只要有車,有房,或者有了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就算立起來了呢?而立之年對於人的一生又有着怎樣重要的作用呢?

三十這個年紀,在今天,在這個心理斷乳期大大錯後的時代,尤其是在大都市裏,還被稱作“男孩”“女孩”,那麼怎樣判斷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否“立”起來了呢?對於“立”字,應該有什麼樣的擔當呢?

大家知道,黑格爾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論。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比如在剛剛讀國小的時候,他相信太陽是明亮的,花朵是鮮紅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滿溫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終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沒有憂傷的。其實這就是正的結果。但是長到十幾歲的時候,就會出現比較強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歲剛剛步入社會時,就會覺得這個世界上一切都不盡人意,覺得成人世界欺騙了自己,覺得生活中滿是醜陋、猥瑣、卑鄙和欺詐。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小憤青”。這個時候,青春的成長有它特有的蒼涼,人必然表現出一種反彈。那麼走到三十歲,應該是人生“和”的階段,就是既不像十來歲時覺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歲時覺得一片慘淡。

三十而立的這個“立”字,首先是內在的立,然後纔是在社會座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論語人生之道感悟 篇七

《論語》一書,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舉止之書。閒暇之時隨手一翻,就像漫步在人生之路,使人回味無窮。

“賢哉!回也!”是《論語》裏孔子的一句話。“回”指顏回,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爲孔子所喜愛。這句話是孔子對顏回的讚賞,說他一小碗飯、一瓢水、一間陋室就能生活自在。試問現在的人,誰還會去住一間破破爛爛的房子,而且每天只能吃一小碗飯、喝一瓢水?可顏回做到了,就連他的老師孔老夫子也自嘆不如。爲什麼他行,我們卻不行?因爲他有毅力,也許這就是爲什麼顏回能成爲一個賢者的原因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了。許多人一起,必然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記得這句話還有一個典故:一個船伕載着一位文人過河。途中文人問船伕:“你會吟詩作詞嗎?”船伕說:“不會。”文人遺憾地說:“那就等於失去半條命了。”突然船翻了,兩人落入水中。船伕這時問文人:“你會游泳嗎?”文人說:“不會”。船伕說:“真遺憾,那就等於沒命了。”人各有所長,生活中我們更要有求知之心,要知“三人行必有我師”哦!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也。”我自問可以溫故,卻做不到知新。這可謂是一套學習方法!還是事半功倍的那種。不過要認真對待,不然反而弄巧成拙。不會溫故,何來知新?溫習舊功課,聽起來很輕鬆,但做起來卻很難,至於知新,能在舊功課中找到新的知識就更難了。但只要有心,無論這個難關多大,也能被攻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是偶爾一翻,就能悟出如此多的人生哲理,不愧是哲人智慧結晶。《論語》既能與《中庸》、《大學》、《孟子》並稱“四書”,又豈會差呢?說起來還是《論語》輩分大。《三字經》說:“作《中庸》,子思筆”,“作《大學》,乃曾子”,這些人都在孔子之後,而《孟子》是孟子所作,晚了孔子幾輩,《論語》又是幾十人所編,它真是當之無愧的“四書”之首啊!

偶爾看看《論語》,確實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