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常用稱呼 常用稱呼語(精品多篇)

常用稱呼 常用稱呼語(精品多篇)

常用稱呼 常用稱呼語 篇一

官場“稱呼學”

某個晚上,一名中年男人叩開了郭振華家的門。“有個姓池的人找你。”女主人高聲招呼郭振華。“是池、池廳長?”郭問。“啊呀啊呀,池廳長您、您來看我們?”意識到來者的身份後,女主人恭敬地賠笑道。

這是官場小說《滄浪之水》的一個橋段,刻畫的正是官場中人對“稱呼”的嫺熟運用。

2001年,痛恨官場中醜惡風氣的閻真寫下了這本小說。儘管如此,這位北大畢業之後拒絕機關身份而選擇樂守象牙塔的文學教授,在現實中也不得不屈服於無處不在的官場“稱呼學”。

“一個科長一個小主任,官位叫出來他就高興一點。”閻真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我這麼大年齡了,我叫我們單位的人,尤其是機關的科長、副科長和辦公室主任,我就叫他某某主任,儘量把這個位置叫出來。因爲有些事要找他幫忙。”

類似閻真這樣的體會,某縣財政局的小丁也有。不久前她參加一次接待活動,直到見到《××調研組來縣接待手冊》,小丁才知道,她一直稱爲“王處”的這位省財政廳領導,原來只是一個主任科員。

但她依然恭恭敬敬地繼續稱呼“王處”,因爲她的局長也這樣叫。“局長說,當„王處‟還只是從下屬事業單位借調到省廳的科員時,他就開始喊„王處‟了!”

按中國的行政級別,這位局長和“王處”都是主任科員,相當於人們熟知的“科長”。正如人們從官場小說中所看到的那樣,在那些見諸文件的稱呼之外,官員之間還有另一套“稱呼”的學問,有許多難以言傳的細微講究。

“逢長必叫,叫大不叫小”

對於基層的許多官員來說,“逢長必叫,叫大不叫小”是相互稱呼時的慣例。閻真說,“在縣裏,一個科級幹部就很大了。一個局長其實是科級,但是我要叫他局長。股長比科長還要小,可在縣裏也已經好大了,也是一個長嘛,也要叫出來。”

“叫大不叫小”的慣例不僅僅是基層的專利。一位資深媒體人對南方週末記者介紹,“在一些部委,如果黨組書記和部長不是同一個人,有時下屬們也會叫黨組書記„部長‟。正部級機構的領導叫主任或者局長的,他們的下屬會習慣於叫部長。”這不是爲了追求虛榮,而是害怕與低級別的職務混淆。“部長級別高,而辦公廳主任也是主任。”

除去上述最基本的稱呼規則外,官員之間的稱呼還有許多微妙之處。

“上級對下級常常以„姓名+同志‟相稱,但下級對上級當面一般卻只用„姓+職務‟或„職務‟。”華東師範大學的胡範鑄教授在他2000年發表的論文中指出。他的研究方向是應用語言學。

然而,有些時候這條規律並不適用。例如,一個機關的正副書記中有好幾位姓王時,“叫某某書記是慣例”上述媒體人說,名字+職務的選擇很多時候“就是爲了有一個很明確的區分”。

區分不同稱呼的,除了職務外,還有資歷與感情。一般來講,官員之間互稱官銜是較爲客套和安全的,但一些職務不高的“老機關”卻常享有“豁免權”,可以將別人眼中的“王書記”省去姓氏,直呼其名。上述媒體人說:“在機關裏稱名字,本身並不是冒犯,當然你要估量一下自己的地位,以及你和那個人到底有多熟。” 在官員中間,流行着種種特殊情況下的稱呼辦法。例如,對於姓付的書記,往往不能稱付書記,而要用名字稱“××書記”;當兩個書記同姓時,也要叫名+書記……熟練掌握着一套規則,幾乎是公務員的入門程序。

任中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的閻真發現,高校中的幹部並沒有免俗於官場“稱呼學”。閻真說:“我認識的一個某學校年輕老師,新提了副院長,相當於副處級。他一天到晚說我們„處幹‟(處級幹部)如何如何”,“別人不說(叫)就不高興”。這位年輕的副院長自己可能都沒意識到,“別人叫他院長,他馬上就回答,尤其是大庭廣衆之下。如果是叫老師,他就好像沒聽見一樣。”

“老大”與“老闆”

除了大庭廣衆下的繁多稱呼,一些官員在酒酣耳熱、竊竊私語時的叫法也各不相同。

上述那位媒體人曾在縣鄉一級基層政府的飯局上見識過,一名幹部起身敬酒,朗聲說道“我們老大……”。當面叫一聲“老大”,除了幾分親暱,更展現出明確的權力排序。與之相對的,所謂“老二”不僅不用做面稱,甚至不能公開排出來。

“一個省裏面省委書記是老大,但是你也不能說省長是二把手,因爲在政府口,他也是老大;你也不能說副書記就是二把手,因爲按照慣例,在黨內,兼省長的書記(才)是。”這位媒體人說。然而到了市級幹部,這種江湖氣的“老大”、“老二”便有時被透着商業氣息的“老闆”所取代。

一位官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稱“老大”在基層會比較多,更江湖氣一些。一般稱“老闆”的,至少是市長、市委書記這個級別的。如果稱一個縣委書記爲“老闆”,會顯得特別可笑,因爲縣委書記就是個處級官員,所以往往會稱“老大”;如果稱呼一個鄉長“老闆”也不行,因爲級別同樣不夠。

真正難以處理的是如何稱呼那些因爲種種原因被降職的官員。江蘇省級機關一位工作人員,曾經在南京的頤和路上遇到過當年的無錫市長毛小平,這位工作人員竟然一時語塞不知如何稱呼。“喊他毛市長、毛主任都不合適,喊小平吧,你不覺得„小平‟是特指的嗎?所以後來我只好說„哎——哎——你好‟。”2012年毛因爲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他一度被認爲在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擔任副主任,後又傳出降爲處長。

江蘇省委辦公廳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現在縣裏也常常稱省城去的領導爲“首長”,不分級別。“之前,只有中央來視察的領導,不方便提前透露姓名或者不適合直呼其名的,我們纔在製作席卡和稱呼時稱„首長‟。當面這樣稱呼時,級別差距至少要有3級。但現在,稱„首長‟已經沒有這麼嚴格了。”

他回憶,自己第一次被縣裏稱“首長”時,感到很不習慣,有一種“僭越”的感覺,但後來發現叫的人和被叫的人都心安理得,也就順其自然了。

但那些真正的“首長”們,卻似乎對職務稱呼極其超脫。

2013年6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到深圳調研,當tcl董事長李東生彙報工作稱呼“委員長”時,就被他打斷,“叫„老書記‟就行,叫張德江我就更高興了。”

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第一位專家發言剛提到“尊敬的王書記”,話沒說完,就被王岐山打斷,要求在場專家少說客套話,言簡意賅。

“同志”不夠親切?

在胡範鑄教授看來,“稱呼學”的流行和稱呼的變化,不能簡單地理解爲社會風氣“變壞”了,更反映着社會心理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獨步天下的“同志”,起初是有着共同理想與信仰的政黨成員之間的共勉。孫中山在1918年發表《告海內外同志書》和《致南洋同志書》,其遺囑常被總結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1921年,中共一大通過的黨綱正式寫道:“凡承認本黨黨綱和政策……都可以接收爲黨員,成爲我們的同志。”這時的“同志”,還只在社會精英間流行。

1949年後,“同志”迅速成爲正確甚至唯一正確的政治稱呼。毛澤東早在1959年就要求互稱同志。1965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黨內同志之間的稱呼問題的通知》,要求“今後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互稱同志”。

然而在社會秩序混亂的“文革”時期,即使同志這個稱呼也顯得不合時宜。胡範鑄說:“那時同志都不能隨便叫,叫什麼都覺得不對,說錯了就會闖禍。”

儘管如此,出於表明立場、提防異己的原因,“同志”在民間成爲了最保險的尊稱。在上世紀末的一些港臺劇中,劇中人物一旦踏上大陸土地,逢人即稱“同志”。在他們看來,“同志”似乎成了大陸文化的符號,否則就會被視作另類而引起麻煩。

今天的人已很難想象“同志”之稱所引起的重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公報中曾經明確,“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任何負責黨員包括中央領導同志的個人意見,不要叫„指示‟”。

1984年,“同志”有一次不同尋常的亮相。當時的《武漢晚報》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小平同志:我這樣的稱呼,似乎不太禮貌,若有不妥之處,請給予責備。”這是1984年4月武漢一職工向鄧小平寫的申冤信。鄧小平在信上圈閱道,“頭一次看到這樣的稱呼,我很喜歡,酌重處理!”

在經歷了極度混亂的社會秩序後,黨內又能互稱同志,成了當時具有標誌性的思想解放事件。

時間進入21世紀,“同志”有了更豐富的含義,使用起來也顯得很突兀。“每個人都在重新尋求自己的角色定位,個人的自主意識提升。當今社會是稱謂語最豐富的時代。”胡範鑄說道。

2003年,全國各地黨委都曾專門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繼承和發揚黨內互稱同志優良傳統的通知》,要求“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稱同志,不稱職務”。

例如,甘肅省的文件就要求,“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稱爲同志,黨內刊物、文件和其它書面材料也要按此辦理。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身體力行,帶頭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做黨內互稱同志的表率。各級黨組織要制定完善相應的制度,並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黨內互稱同志的有效機制……”

但種種跡象表明,重視並未使互稱同志重回流行。2013年10月,《人民日報》轉載了題爲“黨內稱謂容不得江湖氣”的評論,說“不知從何時起,互稱„同志‟的人越來越少,甚至一些脫胎於江湖綠林,裹挾着濃厚封建陋習的„老闆‟、„總管‟、„大哥‟等庸俗化的稱呼,在某些部門或單位已滲透到黨內。”

一些地方爲了規範稱呼,甚至“製作黨內互稱同志提示牌,擺放在黨委(支部)會議室、黨員活動室等場所醒目位置”,以“營造民主平等、團結和諧的良好氛圍,形成暢所欲言、集思廣益的工作作風”。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李永剛教授說,現在“同志”作爲一種社會主義傳統保留下來,成爲正式場合的莊重稱呼。但在現實官場中,在對稱呼進行“推敲”後,官員私下裏往往不會互稱同志。在一位官員看來,現在如果見面還稱“同志”,不僅顯得怪異,還意味着拒人於千里之外,“下面的事都無法進行了”。

儘管存在着所謂的稱呼規則,但因地域、風俗及人情的巨大差別,官場稱呼並無放之四海皆準的規則。例如在湖南,一些稱呼就很獨特,官員們背後往往稱呼高級官員爲“張嗲”、“李嗲”(“嗲”在長沙話中意爲老者),同僚之間則會互稱“張哥”、“李哥”。

現在在一些地方,某些介於正式和非正式之間的稱呼如某局、某廳等,很流行。在一位觀察者看來,新世紀以來,官員羣體的社會評價有所降低,經濟、社會地位、個人成就感、榮譽感都不可同日而語。張局、李局這種稱謂,一方面保有官場認同,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爲過於強調身份而引起他人反感。

常用稱呼 常用稱呼語 篇二

另外,還應對生活中的稱呼、工作中的稱呼、外交中的稱呼、稱呼的禁忌細心掌握,認真區別。

生活中的稱呼應當親切、自然、準確、合理。

在工作崗位上,人們彼此之間的稱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莊重、正式、規範。以交往對象的職務、職稱相稱,這是一種最常見的稱呼方法。比如張經理、李局長。

國際交往中,因爲國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稱呼就顯得千差萬別。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規律,二是要注意國別差異。

在政務交往中,常見的稱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還有兩種方法,一是稱呼職務(對軍界人士,可以以軍銜相稱),二是對地位較高的稱呼“閣下”。教授、法官、律師、醫生、博士,因爲他們在社會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爲稱呼。

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講英語的國家裏,姓名一般有兩個部分構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後。對於關係密切的,不論輩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稱姓。比如:

俄羅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個部分。婦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後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變。

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們一樣,不同的是姓名字數較多。日本婦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後使用夫姓,本名不變。

2.稱呼的五個禁忌

我們在使用稱呼時,一定要避免下面幾種失敬的做法。

1)錯誤的稱呼

常見的錯誤稱呼無非就是誤讀或是誤會。

誤讀也就是念錯姓名。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對於不認識的字,事先要有所準備;如果是臨時遇到,就要謙虛請教。

誤會,主要是對被稱呼的年紀、輩份、婚否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作出了錯誤判斷。比如,將未婚婦女稱爲“夫人”,就屬於誤會。相對年輕的女性,都可以稱爲“小姐”,這樣對方也樂意聽。

2)使用不通行的稱呼

有些稱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東人喜歡稱呼“夥計”,但南方人聽來“夥計”肯定是“打工仔”。中國人把配偶經常稱爲“愛人”,在外國人的意識裏,“愛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3)使用不當的稱呼

工人可以稱呼爲“師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稱爲“出家人”。但如果用這些來稱呼其他人,沒準還會讓對方產生自己被貶低的感覺。

4)使用庸俗的稱呼

有些稱呼在正式場合不適合使用。例如,“兄弟”、“哥們兒”等一類的稱呼,雖然聽起來親切,但顯得檔次不高。

5)稱呼外號

對於關係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張給對方起外號,更不能用道聽途說來的外號去稱呼對方。也不能隨便拿別人的姓名亂開玩笑。

常用稱呼 常用稱呼語 篇三

廣州話的稱呼語(陳慧英)

學術論文 2011-03-16 20:57:55 閱讀39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訂閱

提 要 本文着重介紹跟普通話不同的、富有方言特色的廣州話稱呼語,所介紹的稱呼語 包括對稱(對面稱呼)、背稱(背後稱呼)和對各種人物的指稱。闡明廣州話稱呼語的特點,詞義內涵

和感情色彩以及構詞、造詞手法、並談一談廣州話稱呼語的發展變化。

關鍵詞 廣州話 稱呼語 特點

一、廣州話稱呼語的特點

(一)富有方言色彩的稱呼語較多廣州話有很多跟普通話不同的稱呼語,例如:背稱兒媳爲“心抱”(是“新婦”的變音),稱舅母爲“妗母”(有人認爲“妗”是”舅”的變音),稱弟婦爲“阿妗”,稱曾孫爲“塞”①,稱重孫爲“嘜”,稱父親爲“老豆”(竇),這個在其他方言中罕見的稱呼語,引起不少學者的關注,有人認爲源於古代賢人竇燕山,因他教子有方,故後人泛稱父親爲“老竇”,又有人認爲“老豆”就是“老頭”,因“頭”古音讀如“月豆”,也有人認爲“老豆”是“老父”的忌諱語,因“父”與“腐”同音,不吉利,故改稱“老豆”②。衆說紛紜,引人深思。

有些對人物指稱的稱呼語也是具有方言特色,如稱酒家的廚師爲“候鑊”(“鑊”是炒菜的鍋)。指稱女兒家、少女們爲“女仔之家”,例如:“女仔之家要斯文口的”(女兒家要斯文點),指稱男子漢、男人大丈夫爲男人佬九(狗),例如:“男人老九流血不流淚”。又如把陪新郎去接新娘並湊熱鬧鬧新房的男朋友稱爲“戥穿石”,有人認爲是“戥豬石”的變音,因農民挑豬去賣,另一頭捆一塊重量相當的石塊,“戥”是相等,賣豬之後,把石塊棄置路邊。新郎的男朋友鬧完新房後便任務完畢,他們在婚禮中只起陪襯作用,故名“戥穿(豬)石”③。本人認爲可以把這個“戥”理解爲“戥興”(湊熱鬧),男朋友們去接新娘,爲新郎說服新娘的女朋友開門,爲新郎給開門利是(紅包)討價還價,熱鬧非常。舊式婚禮鬧新房時這些男朋友儐相去湊熱鬧,又鬧得天翻地覆,真有石破天穿之聲勢。把他們稱爲“戥

穿石”是非常生動的稱呼語。

(二)利用變調錶示不同意義

單音詞利用變調錶示不同意義的,如“女”讀本調陽上(23)調值時,表示女性、女子。例如系男系女?(是男還是女?),有男有女、男女平等。如讀高升變調(35)則表示女兒,例如:有兩個女,一個仔(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生口左一個女(生了一個女兒)。又如:“妹”原調陽去(22),讀高升變調(35)表示姐妹的“妹”,例如:我口既妹系打字員(我的妹妹是打字員),亻巨口既妹做看護(他的妹妹當護士)。“妹”讀高平變調(55)是指婢女,又叫“妹仔”。“妹”放在一此些詞素後,是表示少女、女郎。如:外來妹、打工妹、上海妹、越南妹等。

複合詞用變調錶示不同意義的,例如:“伯爺”,“爺”讀原調陽平(21)調值是指“伯父”,如讀高平變調(55)調值是指“父親”,一般中老年人多用。又如:“伯父”的“父”如讀原調陽去(22)調查,是稱父親的哥哥(一般又叫“伯爺”或“阿伯”),如讀高升變調(35)調值是指“老大爺”,廣州話有“西南二伯父”,是指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

(三)疊音的稱呼語有一定的變調規律

1.疊音詞的第一個字讀(21)調值,第二個字讀(55)調值的,例如:

爸爸 媽媽 哥哥 姐姐

以上各詞除“姐姐”原調是陰上(35)調值外,其他詞原調均爲陰平(55)調值。

2.疊音詞的第一個字讀(21)調值,第二個字讀(35)調值的,例如:

婆婆(外婆)奶奶(家姑)弟弟 妹妹 女女(女兒)仔仔(兒子)“女女”是對女兒的愛稱,“仔仔”是對兒子的愛稱。

以上各詞,“婆”的原調是陽平(21)調值,“奶”和“女”的原調是陽上(23)調值,“弟”和“妹” 的原調是陽去(22)調值,“仔”的原調是陰上(35)調值。疊音稱呼語的變調讀法,起到調和音節的作用,聽起來有親切感。

(四)簡縮語較多

例如:張太(張太太)陳生(陳先生)大少(大少爺)二家(二家姐)空姐(空中小姐)港姐(香港小姐)老朋(老朋友,“朋”讀高升變調35)

二、廣州稱呼語詞義的內涵和褒貶的感情色彩

(一)詞義的內涵

廣州話有些稱呼語字面跟普通話相同而內涵和用法不同,例如:奶奶(婆婆,稱丈夫的母親),婆婆(姥姥,稱媽媽的母親)。

有的稱呼語有特指兼泛稱的用法,如:“二叔公”可指叔祖父,也可泛稱老大爺,例如:隔籬二叔公唔響屋企(隔壁老大爺不在家)。又如:“二叔婆”可指叔祖母也可泛稱老大娘,例如:呢個二叔婆好人氏(這個老大娘很和氣)。“先生”用於對人的敬稱,也可代稱“丈夫”,例如:你先生響邊度做口野?(你的丈夫在哪裏做事?),我口既先生響銀行做口野(我的丈夫在銀行工作)。“老姑婆”可稱老姑媽,也可指稱老處女。“姑爺仔”可指小女婿,也可指稱專引誘

少女買淫的男青年騙子。(二)褒貶的感情色彩

稱呼語中有敬稱、尊稱,都是表示褒義的感情色彩,如背稱別人父親爲“令尊”,背稱別人母親爲“令壽堂”,背稱別人兒子爲“令郎”,背稱別人女兒爲“令愛”、“令千金”。這是表示尊敬的禮貌的客套語,在莊重的場合老年人多用。一般場合用的稱呼語有些也帶有感情色彩,例如對老年的男性,廣州話叫“阿伯”,背稱“伯爺公”(老大爺)”、老大公“(老公公),(“大”讀高升變調,35調值),有些人不尊敬老人,稱老人爲“老坑”(老頭子)、“老口野”(老傢伙),這些詞帶上鄙視的感情色彩。對年老的女性,廣州話叫“阿婆”,背稱“伯爺婆”或“老大婆”(“大”讀高升變調35調值),如背稱“老藕”(老太婆)就帶有嫌棄的感情色彩,是不禮貌的詞語。

有些是罵人時的指稱,貶義的感情色彩非常濃厚,廣州話表示憎恨的稱呼時,一般前面帶

一個“衰”或“死”字,有時後面是一個“包”字,例如:

衰公(壞傢伙)

衰仔(壞小子)衰婆(壞婆娘)衰女(壞丫頭)死仔(該死的小子)死妹釘(該死的丫頭)死女包(該死的女孩)喊包(愛哭的傢伙)“包”字作爲貶義,這是比較特殊的,廣州有一個嘲笑愛哭的小孩的順口溜:喊包喊壽桃,唔喊唔得好。(“桃”同“好”

押韻,“喊”是哭,“唔”是不)。

有些貶義稱呼語外地人從字面上看不出貶義,例如:“契弟”(男娼)、“濟軍”(頑皮、搗蛋鬼)。廣州話的“契”原義是認乾親,如:契娘(乾媽)、契爺(乾爹)、契細佬(乾弟弟)等,稱乾親爲“老契”,後來“老契”又可指所結識的妓女、情婦,又稱“契家婆”。“契弟”則指男娼。“濟軍”一詞據說解放前龍濟光的軍隊無惡不作,因此廣州人把頑皮、好搗蛋的人叫“濟軍”,也可作形容詞用。“壽仔”外地人從字面上看以爲是褒義詞,其實廣州話是指“傻子”,“阿茂阿

壽”是傻瓜笨蛋的意思。

廣州人叫美國歸僑爲“金山客”,另一背稱“金山丁”有貶義,指容易被人騙錢的美國歸僑,廣州話“咪丁”是騙傻瓜錢的意思。“死黨”指至交,生死之交,由貶義詞變爲褒義詞。

三、廣州話稱呼語的構造和造詞法

(一)稱呼語的構造

1、詞頭有“阿”、“家”、“番”(洋)等

“阿”可加在普通稱呼前,也可加在姓、名字和排行前,例如: 阿婆(外婆)阿公(外公)阿哥(哥哥)阿王(老王)阿明 阿三

阿駝(駝子)阿女(女兒)阿仔(兒子)阿家(舊稱母親)

“家”加在親屬稱呼前,例如: 家公(對丈夫父親的背稱)家婆(對丈夫母親的背稱)家嬸(嬸子,可用於對稱,如三家嬸等)

家嫂(對兒媳的對面稱呼)家姐(姐姐,可對面稱呼)

“番”(洋),例如:

?121?

番鬼佬(外國佬、洋人)番鬼婆(外國女人)番鬼妹(外國女孩)番鬼仔(外國男孩)

以上各詞“番”字可省略,說成“鬼佬”、“鬼妹”等。

2、詞尾有“仔”、“哥”、“友”、“記”、“公”、“佬”、“婆”、“妹”等。

“仔”放在指人的名詞後,可用於表示年幼或年輕男性和女性,有小稱的作用,例如:

細路仔(小孩子)哥哥仔(對男孩子的稱呼)世界仔(在社會上混,到處撈錢的男青年)姨仔(小姨子)姑仔(小姑子)大姐仔(小姑娘)

“哥”一般放在表示男性的名詞後,例如:

新郎哥

學生

後生哥

“友”作名詞詞尾表示“傢伙”、“者”的意思,讀高升變調35調值,例如:

滾友(騙子)麻甩友(輕佻的傢伙)沙塵友(驕傲自大的傢伙)白霍友(輕浮的傢伙)大炮友(愛吹牛皮的傢伙)發燒友(強烈着迷者)“記”可放在單音名字後稱呼熟人,少數普通名詞也可加“記”,表示親熱的感情色彩,例如:

諸記 新記 祥記 老友記 哥記(哥兒們)其他詞尾如“公”表示男性(一般稱老年人),“佬”,表示中年或青年男性,“婆”表示中老年 婦女,“妹”表示少女,這些詞尾構詞能力很強,放於表示人的名字後構成很多稱呼語。

(二)稱呼語的造詞手法

有些稱呼語用修辭造詞法,手法多樣化,生動、形象,主要有以下幾種:

1、比喻。

“子子襟”(連襟)指稱姐姐和妹妹的丈夫,通過比喻義顯示兩者的關係,也可稱“一擔挑”比喻

兩者輩份相同。

“禾叉髀”(堂兄弟),堂兄叫“禾叉髀大佬”,堂弟叫“禾叉髀細佬”,“禾叉是叉稻草的杈子, 當中的長齒稀疏,比喻不是親兄弟,而是“疏堂”(堂)兄弟。“心肝木定”(心肝寶貝)一般指稱最疼愛的小孩,“木定”是“蒂”。

“扭紋柴”(刁蠻鬼,指稱好鬧彆扭的人)“大碌藕”(指稱出手大,揮金如土的人)“大光燈”(汽燈,呼呼響的,指稱咋咋呼呼,做事唯恐別人不知道的人)。

“花心蘿白”(見異思遷,對愛情不專一的人)。

2、擬物。

牛王頭(流氓頭子)、馬仔(手下人,打手)、蛇王(懶惰蟲)、爛頭蟀(好打鬥的亡命之徒)、老虎也母(雌老虎,指稱兇惡的婦人)、倔尾龍(禿尾巴龍,傳說能呼風喚雨,指稱好惹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亂的人)、高竇貓(高傲自大的人)、爲食貓(饞鬼,好吃的人)、奸賴貓(賴皮鬼,輸了不認賬的人)、失魂魚(冒失鬼)、巡城馬(貨郎,專到城裏販日用品到農村銷售的人)、大頭蝦(粗心大意的人)、野雞(低級妓女)、龜公(王八,指妻子有外遇的人,又指鴇母的丈夫或情人)、薯頭(笨蛋、呆笨的人)。

3、誇張。

九代姑婆(遠親)、竹升妹(高個子姑娘,“竹升”是竹竿)、花王(園丁,花匠)、煙鏟(煙鬼)、豆釘(小不點,小個子)

等。

4、借代。

用人的特徵或標誌指稱該類人,或以特指代泛指。例如:旗下人(滿族人、旗人)、花旗佬(美國人)、四眼仔(戴近視眼鏡的男青少年)、褸妹(前額有留海的小姑娘,可指稱未出嫁的閨女)。二世祖,原指蜀漢劉禪(阿斗)因他

敗國,現泛指敗家子。

5、諧聲。

有些詞其中一兩個詞素是諧聲的,例如:撈佬(外省人,模仿外省人說“老兄”的音)、口冷佬(潮州人,“口冷”是模仿潮州人說“人”的音)、哎口也大佬(口頭上稱兄道弟的人)、吱口者婆(長舌婦,吱吱喳喳好講話的婦人)。

四、廣州話稱呼語的發展變化

稱呼語也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廣州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出現了一些新的稱呼語,例如:打工妹、外來妹、公關小姐、禮儀小姐等,“小姐”使用範圍擴大,成爲職業女性的稱呼語。一些帶有封建色彩的稱呼語逐漸被淘汰,如:“安人”(舊稱丈夫的母親,源於古代對官府夫人的稱號),一些鄙視婦女的稱呼語也逐漸無立足之地,如過去有人背稱妻子爲“黃面婆”,現已由“愛人”所代替,有些稱呼已成爲歷史性詞語如:“大天二”(土匪惡霸頭子,過去橫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自梳女”(過去爲了反抗盲婚,把頭髮盤起來,表示獨身的女子)。有些稱呼語逐漸被新的稱呼語代替,如廣州過去稱擁有大量財富的富翁爲“財主佬“現又從北方引入“大款”,過去稱富有的婦女爲“財主婆”,現多叫“富婆”,年輕一些的叫“富姐”。過去稱酒家的女服務員爲

“女招待”,男服務員爲“企堂”(“企”是站的意思),這些詞已很少人用了。過去廣州話背稱女用人爲“婆媽”、“媽姐”這些詞也被淘汰,現稱保姆爲“阿姨”,這是受普通話的影響。廣州話稱呼語也受香港粵語的影響,吸收了一些香港流行的稱呼語,如稱老闆爲“老細”或“波士”(英語boss),稱母親爲“媽咪”(英語mammy),稱老師和警察爲“阿sir”(中英結合詞)等。稱呼語的發展變化反映了社會的變化和人們心態的變化,值得研究探討。

標籤:稱呼 多篇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