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勾踐臥薪嚐膽的歷史故事【通用多篇】

勾踐臥薪嚐膽的歷史故事【通用多篇】

歷史上真實的勾踐是個什麼人 篇一

勾踐是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的人,頑強,有忍耐力 ,勵精圖治,還是個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人。越王勾踐從政治抱負上來說是一個有着政治抱負,有着政治眼光的一個君王,在戰敗吳國後自我檢討,撫國安民,以養生息,圖日後東山再起。勾踐是以民爲本的君王,當然以民爲本還是沒能跳出當時那個歷史的範疇是狹義的以民爲本,這點值得肯定。勾踐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即位,曾敗於吳國,被迫求和。返國後重用范蠡, 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越王勾踐還是知恥而進,憤發圖強的君王。

越王勾踐的越王劍 篇二

春秋時期,吳國先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負辱在吳,臥薪嚐膽,終於取得了吳王的信任,被放回越國。勾踐牢記教訓,一面繼續討好吳王,貢奉古木修築姑蘇臺,選送絕代佳人西施給吳王,巧施美人計;一方面富國強兵,暗自鑄造精良兵器。勾踐爲使自己有一把蓋世無雙的寶劍,特意挑選了當時最好的工匠鄭勤來爲他鑄造。鄭勤和他的兒子鄭剛凝聚平生心血,整整用了七七四十九天時間,終於鍛鑄出一對雌雄劍。那天深夜,鄭勤按照越王的吩咐,刻好“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字後,便對他兒子說:“我明日早朝,將雌劍獻給越王,此去必然凶多吉少,性命難保,或許連你也要受到株連,你趕快帶着這把雄劍,連夜投奔楚國去吧。”說完父子倆抱頭痛哭,灑淚而別。

翌日早期,越王勾踐傳鄭勤獻劍。鄭勤遞上劍,越王將劍拔出劍鞘,只見光芒四射,耀眼奪目,越王頓時喜形於色,衆大臣也讚不絕口。勾踐爲了炫耀一番,手執寶劍,對着十八般兵器,初試鋒芒,果然削鐵如泥,鋒利無比,越王得意之餘,心想:鄭勤若再造出如此好劍,我勾踐豈能稱雄於世?想到此,他陡然聲色俱厲,命武士將鄭勤推出午門斬了,並通緝全國捉拿鄭剛。鄭剛聽說父親被越王殺害,悲痛欲絕,又見到處有通緝自己的告示,感到身佩寶劍易於暴露,只好將寶劍埋藏在雁蕩山中,並喬裝打扮成一漁女,日夜兼程逃出越國,隻身投奔楚國去了。

鄭剛來到楚國後,把從小隨父親學到的冶煉手藝,精心傳授給楚人。很快使楚國的冶煉業得到發展和提高,與越齊名不相上下。鄭剛從而爲楚王所賞識,被封爲冶煉吏。這時,楚國進一步廣徵役卒,大造精良兵器,一時國威大振。之後,楚王親率數十萬大軍去討伐越國。楚軍英勇善戰,只殺得越兵丟盔棄甲,抱頭鼠竄,很快就攻破越都,直逼王宮。越王見大勢已去,只好用那把雌劍自刎而死。恰巧楚王一步走來,連忙從地上揀起了越王劍。楚王久聞此劍蓋世無雙,真是夢寐以求,本想留作自用,但又覺得它已不是吉利之物,便靈機一動,把它賞給了一位立了戰功的武官。後來,這位武官病亡,越王劍就成了他的殉葬品。再說鄭剛定居楚國後,雖然被楚王封爲冶煉吏,但他怕再引起殺身之禍,一直到死,都沒敢透露自己的身世,更閉口不談鑄造雌雄劍之事。所以,那柄被埋藏在雁蕩山中的雄劍,一直下落不明。現在,那把刻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的雌劍,終被人們從江陵的一座楚墓中發掘出來,成爲舉世聞名的珍貴文物。

勾踐是春秋五霸之一嗎 篇三

越王勾踐不是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指的是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公,對應的國家就是齊國、秦國、晉國、楚國、宋國,越國不在春秋五霸之列。春秋時代,通常用來指中國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特定階段的歷史產物。

勾踐既是一個亡國之君,又是一箇中興之君。在吳國爲奴期間,他飽嘗常人不能忍受之恥辱。歸國後,他臥薪嚐膽,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羣臣,集合衆謀,通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轉弱爲強,滅了強吳,旋即北上,大會諸侯於舒州,成爲中原之霸主。

勾踐臥薪嚐膽的歷史故事 篇四

春秋時, 越王勾踐戰敗,爲吳所執,既放功率表還,欲報吳仇,苦身焦思,置膽於坐,飲食嘗之,欲以不忘會稽敗辱之恥。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臥薪事不知所出。後用爲刻苦自勵,發憤圖強,不敢安逸之典。 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僕受遺以來,臥薪嚐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吳王闔閭打敗楚國後,成了南方的霸主。越國是吳國的臨國,它與吳國素來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國國王勾踐即位。爲了征服越國,吳王發兵攻打越國。兩國在槜李地方展開了一場大戰,吳王闔閭滿以爲可以打贏,沒想到打了個敗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傷,再加上上了年紀,回到吳國,就嚥了氣。

吳王闔閭死後,兒子夫差即位。闔閭臨死時對夫差說:“不要忘記報越國的仇。”

夫差記住這個囑咐,叫人經常提醒他。他經過宮門,手下的人就扯開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父親的仇嗎?”

夫差流着眼淚說:“不,不敢忘。”

夫差爲了報父仇,叫伍子胥和另一個_臣伯嚭操練兵馬,準備攻打越國。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於是被抓到吳國。吳王爲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餵馬這些奴僕才做的工作。越王心裏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着馬;吳王生病時,他在牀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非常忠心,最後就允許他返回越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立志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嚐一嘗苦味,還問自己:“你忘了會稽的恥辱嗎?”他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作褥子。這就是後來人傳誦的“臥薪嚐膽”。

勾踐決定要使越國富強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叫他的夫人自己織布,來鼓勵生產。因爲越國遭到亡國的災難,人口大大減少,他訂出獎勵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種管理國家大事,叫范蠡訓練人馬,自己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救濟貧苦的百姓。全國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勁,好叫這個受欺壓的國家改變成爲強國。

越王勾踐整頓內政,努力生產,使國力漸漸強盛起來,他就和范蠡、文種兩個大臣經常商議怎樣討伐吳國的事。

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要去打齊國。伍子胥急忙去見夫差,說:“我聽說勾踐臥薪嚐膽,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樣子一定要想報越國的仇。不除掉他,總是個後患。希望大王先去滅了越國。”

吳王夫差哪裏肯聽伍子胥的話,照樣帶兵攻打齊國,結果打了勝仗回來。文武百官全都道賀,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評說:“打敗齊國,只是佔點小便宜;越國來滅吳國,纔是大禍患。”

這樣一來,夫差越來越討厭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後盡說伍子胥壞話。夫差給伍子胥送去一口寶劍,逼他自殺。伍子胥臨死的時候,氣憤地對使者說:“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吳國東門,讓我看看勾踐是怎樣打進來的。”

夫差殺了伍子胥,任命伯嚭做了太宰。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踐作好了充分準備,大規模地進攻吳國,吳國接連打了敗仗。越軍把吳都包圍了兩年,夫差被逼得走投無路,說:“我沒有面目見伍子胥了。”說着,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臉,自殺了。

後來勾踐北上中原與諸侯會盟,成爲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終於使自己成就了一番偉業!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篇五

春秋後期,越王勾踐統治的越國崛起於東南沿海。他奮發圖強,覆滅吳國,進而北上中原,與齊、晉會盟。越王勾踐的軍隊橫行於江淮之間,魯、宋、衛等小國都朝服於他,周天子命他爲諸侯之長,成爲煊赫一時的春秋最後一霸。可是,越國是怎樣建立的?越國的第一代君王是誰?越王勾踐的祖先究竟是何許人?對於這些問題,史書上記載不一,學術界也衆說紛紜,至今還是一個不解之謎。一種流行的意見認爲,夏禹治水,周行天下,到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市南)召集會見諸侯羣臣,後病故葬在那裏。到夏禹的第四代孫少康時,爲了奉守夏禹的祭祀,就封他的小兒子無餘於會稽,這樣就建立了越國,無餘是越國的第一代君主,世襲傳位而至勾踐。《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稱勾踐是夏禹的“苗裔”(即子孫)。《漢書。地理志》也說粵(越)地“其君禹後”,把越國國君都當作禹的後代。《吳越春秋》中有《越王無餘外傳》,詳細記述了無餘爲祭夏禹而受封的經過。今浙江會稽山麓還有大禹陵,相傳就是夏禹的葬地。

越國國君爲夏禹後代的傳說,歷來有不少學者提出過懷疑。其理由大致有如下四點:一是傳位的世代太少。《史記》說無餘“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勾踐的父親)。清人錢大昕指出:夏少康至夏桀傳了11代,商湯於紂王傳了30代,周武王至敬王(與允常、勾踐同時)又傳了25代,共有66代之多,而越國傳位卻只有20餘代,這是“理所必無”(《廿二史考異》卷四)。二是夏朝的活動範圍在北方。據《逸周書。度邑》、《戰國策。魏策》、《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等文獻記載,夏人居住的中心在今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以理推測,夏禹不可能遠至今浙江省的會稽山,並安葬於此。三是風俗習慣不同。夏人屬於北方民族,而越人屬於南方民族。越人都把頭髮剪得較短,並且在身上刻劃許多龍蛇圖像。越國的國君也不例外。《墨子。公孟篇》說:“越王勾踐,剪髮文身,以治其國”,這是不合北方民族的風俗的。

四是人名、諡號不同。越王名號都沒有什麼意義,是諧音字拼湊而成。如勾踐的諡號叫“藀執”(《史記。越世家。索隱》),意義不明;勾踐的孫子名“不壽”,那是壽命不長、要夭折的意思。這在北方華夏族中是斷然沒有的。對越國國君的先祖有些歷史的記載,持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說法。《國語。鄭語》載史伯說:“(mǐ)姓夔(kui)、越”,即認爲越國姓。戰國末趙國人所編的《世本》,也稱越國國君是“姓”,並明確提出他們“與楚同祖“。到三國時韋昭作《國語》注,更把勾踐說成是”祝融之後“(傳說楚君的先祖爲火官,叫”祝融“)。《墨子。非攻篇》又記述越國君王”出自有遽“。據清人孫詒讓的考證,楚君熊渠在西周夷王時,曾封小兒子爲”越章王“,”有遽“當就是”熊渠“,聲近古通用(《墨子間詁》)。然則越國國君果真姓,與楚同祖,而其開國者就是楚君熊渠所封的兒子越章王。

不過,這種意見也有根難說通的地方。越王勾踐時,曾派使者廉稽至楚國去。在楚王面前,廉稽稱越國是“周室之列封”(《韓詩外傳》卷八),而不承認越國是楚君所封,范蠡也曾對吳國的使者說,越先君是“周室之不成子”(《國語。越語下》),而不聞與楚國有什麼關係。而且,據《說苑。善說篇》記載,楚國的鄂君子晰聽了越國搖船工的唱歌而不懂其歌詞,需要找“越譯”來把它翻譯成楚語。顯然,楚、越兩國語言不通。戰國末年的荀卿曾說當時的人們,“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荀子。儒效》)。

可見,楚、越、夏三族到那時仍有着很深的隔閡。倘若越國國君與楚同祖,那麼楚、越兩族應該早就融合,不會出現如此的情況的。

近來又有一些學者提出,越國本與吳國同族。兩國首先是語言相同。伍子胥說:吳與越“言語通”(《呂氏春秋。知化篇》)。文種也稱“吳與越同音共律”(《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其次是所處地域相同。兩國都處於古揚州,有三江、五湖環繞,農業上盛產稻穀,手工業方面長於青銅冶鑄。

《周禮。考工記》曾稱讚“吳、粵(越)之金、錫”和“吳、粵之劍”。再次是習俗相同。吳國人也都“斷髮文身”(《左傳。哀公七年》)。《尚書大傳》記:“吳、越之俗,男女同川而浴。”還有在民族性格方面,兩國也十分相似。《漢書。地理志》說:“吳、粵(越)之君皆好勇”,其民“輕死易發”。可見吳、越兩國同族,是有充分根據的。但吳國國君的先祖據說是周太王的長子太伯(《史記。吳太伯世家》)。在吳、晉黃池盟會上,吳人說:“於周室,我爲長”(《左傳。哀公十三年》)。看來,太伯南奔成爲吳國君長確是事實。既然吳國國君是北方周人的後代,那末越國國君是否也有可能是北方夏人的後代呢?這就又和越是夏禹之後的說法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