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新版多篇)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新版多篇)

七夕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 篇一

柳梢青·七夕

劉鎮

幹鵲收聲,溼螢度影,庭院秋香。步月移陰,梳雲約翠,人在迴廊。醺醺宿酒殘妝。待付與、溫柔醉鄉。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

自鵲橋乞巧的美麗傳說誕生以來,以“七夕”爲題的詞作可謂連篇累牘,其中不乏名家大手之筆。或歐陽修“腸斷去年情味”(《鵲橋仙》)令人心酸之辭;或如秦少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故作豁達之語;或如范成大“新歡不抵舊愁多”(《鵲橋仙·七夕》)不無抱怨之言。然而,他們詞作的基調無一不在“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的悲劇愛情俗套中徘徊。劉鎮這首“七夕”詞一反常規,既不去寫少女們度針乞巧的虔誠;也不去寫雙星一年一度鵲橋相逢的悲歡;更不是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去抒離別相思的苦衷。而是以“七夕”良辰爲發端,來裝點一個洞房燕爾、新人戲鬧的喜劇故事。

詞的開篇“幹鵲收聲,溼螢度影,庭院秋香”描繪了“七夕”夜景:那爲睽隔天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搭橋的喜鵲已經悄無聲息,螢火蟲在秋夜中飛來飛去,庭院中秋花香氣陣陣飄來。喜鵲性喜燥惡溼,故曰“幹鵲”。據《荊夢歲時紀》載雲:“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結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哀其獨處,許配河西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此後每逢七夕,便有喜鵲爲他們的相會而於天河搭橋。詞中“收聲”二字表明橋已搭成,此刻雙星正沉浸在久別重逢的甜蜜之中。螢火蟲素喜溼,故曰“溼螢。”流螢飛舞,點示時分已在夜晚,秋香四溢,爲後文喜慶氣氛作一渲染。緊接着以下四句寫乞巧新婦。“步月移陰”是說月行而花影移,此句由“月移花影動”翻套而來。表明時光的流逝。“梳雲約翠”是“人在迴廊”中新婦的嚴妝。這位高梳雲髻、橫插翠簪的新婦正在曲曲折折的長廊之上舉目凝望天河雙星。

新婦佇立迴廊,此刻新郎如何呢?上片在結束對新婦的描述之後,落筆則寫新郎的情態舉動。

過片“醺醺宿酒殘妝”寫新郎正帶着昨晚喜宴上的醉意,脫去外衣,等待着新婦乞巧歸來,共度良宵,進入那令人心醉的溫柔之鄉。“待付與”三字表現了新郎等待心情的焦急。大約這對新人花燭大喜之日正在七夕,新婦過門經過繁禮縟節之後,還得去乞巧,完畢後方始歸入洞房。因此惹得新郎不禁情切切,意綿綿。待得新婦剛入洞房,即便爲她除去古婚禮中用以遮面的扇子,然後則扯衣調笑,一時閨閣之中有甚畫眉者也。卻扇,古時婚禮中行禮時,新婦以扇遮面,交拜後去扇,謂之“卻扇”。藏嬌,用漢武帝“金屋藏嬌”故事表示新郎對新婦的真摯之愛。牽衣索笑,把洞房中這對新人相互寬衣解帶、嬉戲打鬧的和諧氣氛渲染到極點。煞尾句“今夜差涼”以景作結,是說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涼爽之夜!是的,天上有離別一年終得相聚的雙星赴會;人間有相思數載終成眷屬的美滿姻緣,這個夜晚實在是妙不可言的。

全詞格調疏朗雋逸,情韻自然流麗。同時,詞人巧擷神話悲劇故事中喜劇式的理想結局爲發端,對現實生活中的喜劇作了襯托,使全詞顯得氣氛熱烈歡快,情趣無限。手法不可不謂新穎別緻。詞人劉鎮爲南宋寧宗時代人,文名遠播,世稱隨如先生,著《隨如百詠》,其詞甚工,譚正璧《中國文學家大辭典》評其詞以“新麗見稱”。觀這首“七夕”詞,譚先生之評實不虛譽。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 篇二

1、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李煜

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

3、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王觀

4、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沙鷺。李清照

5、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6、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和月。歐陽修

7、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陸游

8、兩地離愁,一尊芳酒淒涼,危闌倚遍。蔡伸《蘇武慢》

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

10、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

11、洛陽城裏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韋莊

12、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

13、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張孝祥

14、燕子不知何世,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裏。周邦彥

15、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16、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17、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周幫彥

18、千金難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辛棄疾

19、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雲山千疊。辛棄疾

20、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秦觀

21、軾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

22、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閒引鴛鴦香徑裏,手挼紅杏蕊。馮延已

23、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周邦彥《蝶戀花》

24、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逢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

25、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軾

26、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柳永

27、紅酥手,黃滕酒,滿園春色宮牆柳。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陸游

28、斷鴻聲裏,立盡斜陽。柳永

29、生忘形,死忘名,誰論二豪初不數劉伶。賀鑄

30、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嚴蕊

31、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樸行人面。晏殊

32、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

33、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範仲庵

34、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李清照

35、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李煜

36、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李煜

37、欲將心事付瑤瓊,知音少,絃斷有誰聽?岳飛

38、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閒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柳永《戚氏》

39、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晏幾道《阮郎歸》

40、到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李重元

41、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42、落日溶金,暮雲合碧,人在何處?李清照

43、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44、一池萍碎。三分春色: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

45、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賀鑄

46、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李璟

47、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張先

48、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秦觀

49、笛裏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意。李清照

50、沙上並禽池上螟,雲破月來花弄影。張先

51、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

52、猶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李清照

53、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馮延已

54、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

55、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

56、昔日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拚今生、對花對酒,爲伊落淚。周邦彥《解連環》

57、流水落花無問處,只有飛雲,冉冉來還去。秦觀

58、暮雲連極浦,急雨暗長汀。蘇庠

59、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鹿虔扆

60、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

61、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秦觀

62、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陳克

63、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更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

64、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歐陽修

65、凝淚眼,杳杳神京路。斷鴻聲里長天暮。柳永

66、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67、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馮延已

68、無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69、隔簾微雨雙飛燕,砌花零落紅深淺。李珣

70、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

71、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

72、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

73、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

74、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

75、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韋莊

76、白衣蒼狗變浮雲,千古功名一聚塵。張元幹

77、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李煜

78、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

79、昨夜雨蔬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軾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紅肥瘦。李清照

80、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

81、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進進暮暮。秦觀

8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

83、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黃庭堅

84、重湖疊山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柳永

85、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重。韋莊

86、目送徵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孫光憲

七夕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 篇三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長生殿》

(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牽牛織女》

(唐)杜甫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他鄉七夕》

(唐)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七夕》

(唐)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賦詠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同賦山居七夕》

(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七夕寄張氏兄弟》

(唐)李郢

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

好與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曉羨蛛絲。

《七夕》

(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

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七夕》

(唐)劉威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雲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翠輦不行青草路,金鑾徒候白榆風。

採盤花閣無窮意,只在遊絲一縷中。

《七夕》

(唐)劉禹錫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鬥爲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

天衢啓雲帳,神馭上星橋。

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餘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

非是人間世,還悲後會遙。

《七夕》

(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爲開帳燭,雲作渡河橋。

映水金冠動,當風玉佩搖。

惟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

《七夕》

(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

(唐)趙璜

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

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

欲減煙花饒俗世,暫煩煙月掩妝臺。

別時舊路長清淺,豈肯離情似死灰。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鷓鴣天·七夕》

(宋)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鵲橋仙·七夕》

(宋)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羣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低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菩薩蠻·七夕》

(宋)蘇軾

風回仙馭雲開扇,更聞月墮星河轉。

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

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

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二郎神·七夕》

(宋)柳永

炎光初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

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

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閒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

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擡粉面雲鬢相亞。

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

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

七夕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 篇四

原文

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譯文

草叢中的蟋蟀鳴叫個不停,梢頭的梧桐樹葉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由眼前之景,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只能一年一次短暫相會,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蕩去,終不得相會聚首。

喜鵲搭橋,一年才能相見,牽牛織女或許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

註釋

蛩(qióng):蟋蟀。

雲階月地:指天宮。

浮槎:指往來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

星橋鵲駕:傳說七夕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時,喜鵲爲之搭橋,故稱鵲橋。

牽牛織女:二星宿名。

甚霎(shà)兒:“甚”是領字,此處含有“正”的意思。霎兒:一會兒。

鑑賞

這首雙調小令,主要借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寫人間的離愁別恨,悽惻動人。此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全詞以託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織女悲劇故事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牛郎織女的同情,並通過寫牛郎織女的會少離多,抒發了對自已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達了詞人鬱積於內的離愁別恨。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詞首從人間的七夕着筆,寫周圍環境的沉寂和抒發主人公孤獨痛苦的心情。詞人巧妙地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大興誇張之筆,說那幾張飄然落地的梧桐老葉是。嗚蛩”所“驚落”,極寫出萬籟俱靜的環境特點,烘托了詞人內心孤寂悽愴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間。天上愁濃”的聯想,把自己的心境與牛郎織女的離愁緊緊地編織在一起,成爲所託之事與所言之情的紐帶。下面寫牛郎織女的故事:“雲階月地,關鎖千重。”描寫牛郎,織女遠隔雲階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見的痛苦,正抒發了自己與丈夫身在異地,心相牽繫的離愁;描寫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瞬息離散的苦難,正傾吐了自己與丈夫遠隔千里、不得歡聚的別恨。

正所謂:“縱浮搓來,浮槎去,不相逢。”整個上片由人間寫到天上,於敘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緊着詞人的感情脈搏。最後,在下片詞人的'感情已經完全化他爲我,將自己夫妻的境況與牛郎、織女的境況融合爲一,因此,她從現實自我處境出發,展開了奇特的聯想:“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天宇間風雨變幻莫測,鵲橋或許還未搭就,牽牛織女或許現在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這種推測聯想,完全是移情的結果,含蓄婉轉地抒寫了人間七夕夫妻不得相見的難言苦衷。

尾句寫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與首句人間七夕之景遙相呼應:一邊是風雨飄忽,陰晴不定的銀河兩岸,一邊是蟋蟀低吟、梧桐落葉的深閨庭院,這就開創出一種清冷淒涼的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詞人孤寂悲傖的心情。尾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成功地提煉了口語,用排句形式集中描繪了宇宙天體的瞬息萬變,在創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增添了詞的音樂美。

總這首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此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全詞以託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織女悲劇故事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牛郎織女的同情,並通過寫牛郎織女的會少離多,抒發了對自已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達了詞人鬱積於內的離愁別恨。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通篇以牛女傳說爲寄託,境界奇麗,曲徑通幽,寫透了青年男女的離愁別恨。

七夕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 篇五

六麼令·夷則宮

露蛩初響,機杼還催織。婺星爲情慵懶,佇立明河側。

不見津頭艇子,望絕南飛翼。雲樑千尺。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

那知天上計拙,乞巧樓南北。瓜果幾度淒涼,寂寞羅池客。

人事迴廊縹緲,誰見金釵擘。今夕何夕。杯殘月墮,但耿銀河漫天碧。

譯文

①婺:一本作“嫠”。

②漫:一本作“浸”。

賞析/鑑賞

“六麼令”,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王灼《碧雞漫志》說:“此曲拍無過六字者,故曰六麼。”又名《綠腰》、《樂世》、《錄要》。雙調,九十四字上片九句五仄韻,下片九句五仄韻。

“七夕”,這是夢窗借七夕牛郎織女鵲橋會的神話傳說,以悼念杭州的亡妾。

“露蛩”兩句,寫秋景。言園中的蟋蟀正在“句句”地鳴唱着,紡織娘也在歡叫着“織、織”,它們恰似在催促織女趕快結束織錦,可以儘早去天河畔與牛郎相會。“婺星”兩句。 “婺星”,本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女宿;即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其中三顆屬寶瓶座。這裏借指織女星。此言天孫織女爲情所累,就懶於織錦,而長久地佇立在天河畔,盼望與牛郎相會。兩句直接切入民間傳說,以織女象徵杭妾的在天之靈。“不見”兩句。言但是她只能在天河邊徘徊苦盼,因爲沒有船隻可以渡她過河,也沒有鴻雁飛臨傳遞來牛郎的信息。

天地殊途無會面之期矣。“雲樑”三句,又述神話傳說。言織女終於等到了七夕之晚,在雲霧瀰漫的天河上有羣鵲趕來搭起了一座千尺鵲橋,了卻了織女與牛郎的一年一度的這點相思情。只可惜相會的時光一瞬即過,再回首,這甜蜜的鵲橋會又將要苦候一年光陰啊。上片從“七夕”生髮開來,再敘了民間中這個美麗感人的神話故事。但牛郎、織女的生別離,尚有一年一度的鵲橋會,可以聊解他們的相思苦;而詞人與其亡妾卻是再無見面之時的死別也。因此,詞人對七夕的傳說還是感到非常的欽羨。

“那知”兩句,承上啓下,專敘“乞巧”。“乞巧”,據《荊楚歲時記》:“(古時婦女七月七日夜)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黃銅)爲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此言天上的織女其實極想和牛郎長相廝守,不再分離的,但始終想不出用什麼辦法去改變王母娘娘的這個殘酷決定——每年僅能相聚一夜。雖然如此,人世間仍舊有衆多的小女子奉她爲智慧女神,所以都在各自的閨樓上供起瓜果向織女乞求給她們增加智慧。“瓜果”兩句,譏笑衆女的自私。

詞人說:你們哪裏知道今天晚上正是織女牛郎唯一能相聚在一起的大好時光,如果織女一旦真的被你們邀請下來,那末豈不是要使牛郎感到孤單寂寞嗎?詞人本着“己所不欲,不施於人”的仁者想法,特地爲牛郎織女倆設想,所以他希望乞巧者要知趣一些,否則只會自討沒趣的。“瓜果幾度淒涼”是說:那織女自顧不暇,怎能爲了這點瓜果而抽出時間來賜給你們智慧呢?“人事”兩句。“金釵擘”,“擘”,即剖。這是引神話傳說中,王母用頭上金釵在織女與牛郎之間一剖,就劃出了一條天河,生生將他們倆隔在河的兩邊。也借喻世事往往循環往復,“牛郎織女”畢竟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神話故事,不可能有人真的看見過用一枚金釵就可以剖出滔滔天河。“今夕”三句,重申題旨。

詞人問:今天晚上是什麼日子?他明知今天是“七夕”,但是偏設此一問,重在提醒衆人不要忘記,天上的牛郎織女只有今天一晚上可以相會。所以說人世間在“乞巧”之後,到了月亮西墮就要收拾掉殘杯結束了。但是我擔心,天上的銀河又將會毫不容情地將織女與牛郎這兩個有情人分隔在兩邊啊。下片由天上一年一度的相會之艱難,聯想到地上“乞巧”的煞風景。既點題,又作了更深一層的發揮。“寂寞羅池客”,又可以看成是詞人自我形象的寫照。由於杭妾已經仙逝,所以說天上兩星尚有今夕相會之期,而自己惟有酒冷人單孤苦度日而已。

七夕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 篇六

鵲橋仙

富沙七夕爲友人賦

趙以夫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錦箋尚溼,珠香未歇,空惹閒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富沙,地名,爲詞人任職所在之地。七夕之夜,他與友人同僚共聚良宵,席間聽友人講述一歌伎情史,聞後感慨不已,遂賦得此詞,一抒對她及其所代表的那個社會階層不幸女性們的深切同情。

詞以抒情女主人公的語氣寫她與意中人兩度相遇及其之後的傷離之痛。首寫初逢情事。翠綃,柔而軟的碧綠綢衣,代指女主人公。佳人的心事有誰能夠知曉呢!與他相逢的初次是在自己的小紅樓一次宴會,那是個天涼暑退、夜色沉沉的難忘之夜,她對他從此一往情深。“歡宴”二字,突出了彼此相悅的氛圍;“深夜”句又以環境的靜謐、幽雅,暗示二人在此良辰美景的興奮與溫馨。“竹邊荷外再相逢”,則是二人初通情愛之後的再度相逢,竹韻荷風,多麼美麗,幽僻的場所,真令女主人公喜出望外,忘乎所以,感到莫大的滿足。此處沒有一點多餘的筆墨,僅僅點出了環境及“再”相逢,二人的歡愉之情則爲一片空白,給讀者留下聯想與想像的足夠空間。“又還是、浮雲飛去”,情緒急轉直下,透出極度無可奈何的惆悵之情,意謂他們的第二次短暫相會很快過去了,他就像空中飄浮的雲彩,霎那間消逝得無影無蹤,一去而不復返了。

下片前兩句,寫她終於按捺不止心中相思之痛,提筆給那負心郎寫信一訴衷腸,“尚溼”二字,既指墨跡未乾,又是指她在寫信過程中,悲傷的淚珠滴落,溼潤了精美的信箋;珠香,珠飾的香氣;未歇,沒有休息;小樓中仍然瀰漫着珠飾的香氣。她,似乎徹夜難眠,獨坐窗前,回憶着兩人相處日子裏的那些甜甜蜜蜜,然住事如過眼煙雲,舊情終難以續,苦苦思戀的結果呢,卻不過是“空惹閒愁千縷”,有道是揮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徒增煩惱而已。“尋思”兩句則點明她寫信之時恰爲七夕,在這個美好而敏感的夜晚,正是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牽動了她的情絲,才使得她徹夜不寐地獨坐窗前,仰望星空,空生閒愁。牛郎織女銀河相阻,尚有每年七夕鵲橋相會,可是我那負心之人卻一去杳無音訊。她甚至注視着小樓下來往之人,企盼能看見他熟悉的身影,但她最後終於絕望了;“猶自得”,指她的一片苦心終究不過是自尋煩惱,自作自受,更何況還有一年一度的七夕之夜,若是都這般令人悽苦,該是多麼的不幸呵

爲歌伶樂伎賦歌填詞,自唐五代以來已成風氣,本詞的創作正是這一傳統的延續。此作先敘歡情後寫離恨,其間用“又還”句巧妙過渡,相互銜接,結構嚴謹,結尾以牛郎織女事反襯,切合題意,又與詞中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形成對照,亦深化了題旨。趙以夫的詞以詠花寫景見長,詞風清麗典雅,他的這首傷別詞也同樣如此,句秀而情濃,把一位歌伎情場失意後的心理刻劃得細緻入微。此詞也表現了作者對這個處於社會低層的代表性人物的深切同情,以及對於那些騙取歌伎愛情的花花公子們的遣責。

七夕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 篇七

菩薩蠻(七夕)

宋代:蘇軾

鳳回仙馭雲開扇。更闌月墜星河轉。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

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北宋詞人。字少遊、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文辭爲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

就從這首《鵲橋仙》也可以看出,秦少游絕非浪得虛名。他先不直寫,而是以“柔情似水,佳期如夢”這一對渾然天成的駢聯來蓄勢,直到結拍才寫出,原來是因爲“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該詞在立意上反歐陽修之意而用之,不僅顯得更高一籌,更使牛郎織女的愛情也在作者筆下得到昇華,顯得超凡脫俗,徹底絕棄了世人一廂情願的庸俗想法,不禁令人拍案叫絕!

其實若仔細對比秦觀和歐陽修的兩首《鵲橋仙》,不難發現兩者在句式和寫法上有明顯的相通之處。顯然,秦觀的《鵲橋仙》是在歐陽修《鵲橋仙》的基礎上研煉改造而來。

自秦觀的《鵲橋仙》出現之後,七夕詞就更難寫了。人們很難再企及秦詞的高度,更不用提什麼“超越”了。畢竟,經過歐陽修和秦觀在牛郎織女相會的立意上這一正一反的“折騰”,留給後人發揮的空間實在是太狹小了。

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到了南宋,隨着宋詞本身的成就達到頂峯,終於又有詞人同樣以《鵲橋仙》的詞牌再次譜寫出了一首七夕詞佳作:

《鵲橋仙》(宋)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羣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愁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該詞作者是范成大。范成大,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范成大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爲南宋四大家之一。其詩風格纖巧婉麗,溫潤精雅,富有民歌風味。他的文賦在當時也享有盛名。

在這首詞中,范成大上闋以實寫虛,以牛郎織女的無心耕織和羣仙的“相妒”來反襯出下闋的悲懷。在下闋中,作者略去了對雙星相逢別離的情景描寫,而是直接摹寫牛郎織女的心態:這匆匆一面,還不如不見——不見面固然會有相思之苦,但那也只不過是往日日復一日早已習慣了的愁思,而如今相見卻是“重攪別離心緒”,並且“新愁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該詞立意與歐陽修和秦觀又都有所不同,范成大並不否認“不在朝朝暮暮”的高致,但在無限漫長的分離之中,一年一度的相會,難道真的就能夠足以彌補和抵消一切?恐怕真如其所言: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從歐陽修、秦觀到范成大,這三首七夕詞同以《鵲橋仙》爲詞牌,各有新意、交相輝映,可謂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而其中對於古人行文創作所帶給我們的啓示,則同樣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