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2022春分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

2022春分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

春分時節,中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那我們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春分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_春分節氣的特點有哪些,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春分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

春分的含義介紹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有《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爲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爲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北半球晝夜長短也隨之而變,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與之相反。

春分天氣冷還是暖:不冷了

春分到,天氣已經不冷了,已經過了驚蟄,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到了明媚的春天。這個時候晝夜均等,但是也不能完全鬆懈,還有倒春寒的可能。

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此時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而華南地區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農曆書中記載“鬥指壬爲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爲春分。”

春分節氣的特點

一、晝夜平分,平分春季

春分的“分”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晝夜平分”。春分之日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幾乎全球晝夜等長,即白天和夜間的時間相等,都是12小時。此時北極點在經歷了半年的黑夜後,在這一天初見陽光,而相對應的南極點則將在此日告別陽光。春分過後,陽光直射點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白天時間開始變長,夜間時間變短了,所不同的是南半球則變得晝短夜長。二是指“季節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這段時間作爲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點,正好平分了春季。從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將其一分爲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二、春暖主導

就二十四節氣所指的春季來看,春分前後往往有比較明顯的天氣變化。這個階段的天氣變化無常,冷暖交替明顯。雖說冷空氣還是常來常往,但已退居二線,來自海洋的暖溼空氣,開始在我國佔據主導地位。長江中下游、黃淮地區也都先後進入了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平均氣溫基本穩定在10℃以上。那些地區,已經是雜花生樹,草長鶯飛,正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但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還處在冬去春來的過渡階段,晴日多風,乍暖還寒,有時還有“三月雪”。

此時需要警惕的災害性天氣,北方是乾旱、沙塵暴,南方是低溫冷害、倒春寒。

三、早稻插播春季造林

春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冬小麥開始返青拔節,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預示着冬小麥進入了田間管理階段。南方的早稻自華南向江南開始插播和育秧,“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麥子後插秧。”田裏處處可以看到辛勤勞作的人們。此時正是人們撒下種子,播種希望的時節。

春分時節還是植樹造林、移花接木的最佳時節,我國植樹節定在了3月12日。有諺語曰:“節令到春分,栽樹要抓緊。春分栽不妥,再栽難成活。”可見,節氣對種樹的重要性。

春分節氣的風俗

立蛋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爲“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爲“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

春祭

春分也是春祭的開始。春祭,即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吃春菜

孔子有言:“不時,不食。”食物也有自己的時節。春菜顧名思義,是春天的蔬菜。

在嶺南一帶,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爲“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春分到,送出春牛圖。春牛圖是指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圖樣。送圖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俗語,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爲止。這些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家裏都要吃湯圓,還要把十多個或二三十個不包心的湯圓煮好,用細竹叉扦好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踏青、放風箏

春分後,人們紛紛開始踏青出行,戶外活動中,放風箏是一個重要項目。在古代,春分時還有簪花喝酒習俗,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簪花。

風箏,古時稱爲“鷂”,北方謂“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鷂”和“鳶”都是鷹類猛禽,古時的風箏大多用絹或紙做成鷹的形狀,因此風箏又稱爲“紙鷂”、“紙鳶”。後來,風箏的形狀各異,春天放的多半爲燕子風箏。

飲春酒

我國浙江、山西一帶有在春分日釀酒的風俗習慣。古書中記載:“春分造酒貯於甕,過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經久不壞,謂之春分酒。”

拜神

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爲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爲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爲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爲主。

標籤: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