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重陽有關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有關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共同閱讀重陽有關的習俗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重陽有關的習俗有哪些,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有關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節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習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起於上古,由杜康創造,另一說是起於漢初,源自宮廷。但不論何種說法,將菊花和酒緊密聯繫,並賦予文化內涵、影響深遠的是晉代陶淵明。陶淵明一生酷愛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閒居》詩序中寫到:“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魏晉之後唐代也盛行飲菊花酒。權德輿《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詩云:“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歷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對菊花人文風格的大力推崇有着緊密聯繫。

當然茱萸和菊花並不是完全分開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如《夢樑錄》雲:“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飲之,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爲延壽客,姑假此兩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詩:“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可見除了飲菊花酒之外還有簪菊花的習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頭上之外還可以吃,也可以佩帶於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等。這種習俗後來發展成各種變俗,如重陽節在門窗上掛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者把綵繒剪成茱萸、菊花形狀來相贈佩帶等。

重陽節的起源

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爲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爲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重陽節更爲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

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七年級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

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

現代重陽節介紹

隨着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作爲農耕文化產物的重陽節已逐漸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它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面臨着諸多危機。今天,重陽節作爲一個傳統節日雖然仍舊存在,但其核心的習俗已經很少能見到。今天的人們很少爲驅邪祈壽去“插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或者說自己釀酒;即使大家很喜歡的登高活動,也已經不再是重陽節的專有名號。因此重陽節在現代社會中不斷被弱化和邊緣化是必然的。

標籤:重陽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