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二化學選修四知識點【多篇】

高二化學選修四知識點【多篇】

學化學課後複習的方法 篇一

(1)再閱讀:上完新課再次閱讀教材,能夠“學新悟舊”,自我提高。

(2)“後”作業:閱讀教材之後才做作業事半功倍。有些同學做作業之前沒有閱讀教材,於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題來做作業,事倍功半。

(3)常回憶:常用回憶方式,讓頭腦再現教材的知識主線,發現遺忘的知識點,及時翻閱教材相關內容,針對性強,效果很好。

(4)多質疑:對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多問些爲什麼?能夠引起再學習、再思考,不斷提高對知識的認識水平。

(5)有計劃:把每天的課外時間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學習的內容加以複習;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6)科學歸納

知識學習過程的完整分爲三個階段,即知識的獲得、保持和再現。因此每位學生不僅你要做好課前預習,課內學習,課後複習,還應該及時的進行歸納總結,只有善於歸納總結的學生,才能靈活賬戶哦各種知識點,無論題目如何變化,都可以應對自如。

(7)備好“錯題本”

做題的目的是培養能力、尋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的有效途徑。因此設立錯題本市每個學生都必須做到的。對平時出現的錯題,應做好修正並記錄下來。記錄時應詳細分析出錯的原因及正確的解題思路,同時,要經常翻閱複習,只有這樣才能徹底糾正自己的易錯點,

高二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篇二

一、能與溴水發生化學反應而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

1、有機物:

⑴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等)

⑵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產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等)

⑸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2、無機物:

⑴ -2價的S(硫化氫及硫化物)

⑵ + 4價的S(二氧化硫、亞硫酸及亞硫酸鹽)

⑸ -1價的I(氫碘酸及碘化物)變色

⑹ NaOH等強鹼、Na2CO3和AgNO3等鹽

Br2 +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H2O

H)本站○(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二、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質

上層變無色的(ρ>1):鹵代烴(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層變無色的(ρ<1):直餾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級酯、液態環烷烴、液態飽和烴(如己烷等)等

三、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

⑴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等)

⑵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產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⑷ 醇類物質(乙醇等)

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等)

⑹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

2、無機物:

⑴ 氫鹵酸及鹵化物(氫溴酸、氫碘酸、濃鹽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價的Fe(亞鐵鹽及氫氧化亞鐵)

⑶ -2價的S(硫化氫及硫化物)

⑷ + 4價的S(二氧化硫、亞硫酸及亞硫酸鹽)

⑸ 雙氧水(H2O2)

氧氣的性質 篇三

1、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略大,不易溶於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液化成淡藍色液體或固化成淡藍色固體。

2、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

(1)能支持燃燒: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2)氧氣與一些物質的反應:硫S+O2=SO2(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鋁箔4Al+3O2=2Al2O3碳C+O2=CO2鐵3Fe+2O2=Fe3O4(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磷4P+5O2=2P2O5(產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高二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篇四

硅酸鹽

硅酸鹽:硅酸鹽是由硅、氧、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總稱。硅酸鹽種類很多,大多數難溶於水,最常見的可溶性硅酸鹽是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稱水玻璃,又稱泡花鹼,是一種無色粘稠的液體,可以作黏膠劑和木材防火劑。硅酸鈉水溶液久置在空氣中容易變質: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有白色沉澱生成)

傳統硅酸鹽工業三大產品有:玻璃、陶瓷、水泥。

硅酸鹽由於組成比較複雜,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活潑金屬氧化物→較活潑金屬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氧化物前係數配置原則: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後原子個數守恆原則配置係數。

硅酸鈉:Na2SiO3 Na2O·SiO2

硅酸鈣:CaSiO3 CaO·SiO2

高嶺石:Al2(Si2O5)(OH)4 Al2O3·2SiO2·2H2O

正長石:KAlSiO3不能寫成 K2O· Al2O3·3SiO2,應寫成K2O·Al2O3·6S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