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尋隱者不遇古詩(新版多篇)

尋隱者不遇古詩(新版多篇)

尋隱者不遇 篇一

作者: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古詩教學實錄 篇二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本課生字卡片,朗讀課文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1、認生字。課題上有4個字,讀一讀:

尋 隱 者 遇

2、釋題。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

尋:尋找,尋訪。隱者:獨居大山林裏的人。遇:碰見,遇上。

這首詩說的是詩人去訪問隱者卻沒有遇見。

3、質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引導學生圍繞“尋”思考。如,詩人爲什麼沒遇上?有沒有問問其他人?爲什麼不在那等一會兒?)

二、自學課文

1、藉助漢語拼音讀課文。

2、畫出本課要求學會和認識的生字,讀一讀。

3、看插圖想想:圖上畫的是什麼人,他們在幹什麼?

三、讀詩句,認生字

1、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注意讀準平、翹舌音的字:鬆、採;師、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讀zhi。

2、提問:(1)圖上畫的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完整通順地回答問題,相機識字:鬆、童。)

(2)圖上誰是詩人,誰是童子?詩人要找的隱者是童子的什麼人?識字:師

(3)詩人找到了童子,怎麼沒遇上他師父呢?

相機識字:言 採 藥 深

(4)朗讀課文。

四、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椵想自己是詩人在松下遇上童子,體會向童子詢問時的心情,把這種心情讀出來。教師先放錄音,同學再練習朗讀。

松下/問/童子,(滿懷期望)

言師/採藥/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雲深/不知/處。(無可奈何)

五、識字、寫字指導

鬆:用學過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記字形。組詞:松樹、放鬆。

童:上下結構。上面是“立”,下面是“裏”。這個字橫畫多,但長短不一。首橫最短,次橫最長,最後一橫又比它上面一橫長些。組詞訓練:童話、兒童、童年。

言:發言、說話的意思。首橫最長,中間兩短橫。

師:左邊是一短豎和一撇右邊是橫下一個“巾”。組詞:師父、老師。

採:上面是爪字頭,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樹,手伸到樹上表示採摘的動作。第一筆爲平撇,下面的三筆間隔要勻。

深:左右結構。右邊上面不要寫成穴寶蓋兒。組詞鞏固 :深山、深海、深淺。

六、抄寫生字(完成課後練習2)

尋隱者不遇古詩教學實錄 篇三

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②理解詩句中的詞語,說說古詩的大概意思。

③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對照插圖,想象《尋隱者不遇》所描繪的形象,改編成一個小故事。 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能夠讀準課文中生字讀音

2、讀書課文,瞭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二、預習內容

(一)我會讀

我能熟練地朗讀古詩了。

(二)我知道

1、《尋隱者不遇》是( )代詩人賈島,從詩題可以看出,詩中的主角應該是( ),地點在( )

2、詩中涉及的人物有( )( )和( )

3、《尋隱者不遇》這首詩,記敘了( )這件事。 4.寫出下列字的意思 尋( ) 遇( ) 言( ) 此( ) 不知處( )

(三)我不解

對文中不理解的,不明白的問題寫下來。 導學案

(一)自主學習理解詩意。

1 出示詩句。請大家自由讀一讀這首詩,結合插圖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2 指名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其他同學可隨時補充

(二)合作探究

這首詩採用了問答體形式,誰問誰答,何處是問,何處是答?都省略了哪些成分?試着加一加。

(三)、精講點撥, 體悟作者的心情。

在這首詩中,詩人在與童子的問答中,情緒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四)、大膽想象,積累提高

依據古詩的簡單情節,想象故事的具體細節和人物內心活動,把古詩改寫成內容具體的記敘文。 改寫要求:(1) 交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2)描繪周圍的景物。(3) 想像對話時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4) 適時寫出詩人的心情。(5) 結尾出現這首詩的內容。

課堂檢測

1、我最棒(試着默寫《尋隱者不遇》)

2、詩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纔找到這裏。讀詩句,感受詩人的心情,填空:

詩人來到山中尋訪隱者,見松下站着隱者的徒弟,於是滿懷 ________地問:“請問你師父在嗎?” 童子答: “師父採藥去了。”詩人有些 _________ ,又問:“去哪裏採藥?”童子答:“就在這山裏。”詩人一聽,覺得還有___________ 找到隱者,於是又問:“在山裏的什麼地方呀?”童子答:“雲霧瀰漫,不知道在哪裏。” “唉!” 詩人嘆了口氣,徹底________ 了。

作業設計:(任選一題) 1.背誦古詩《尋隱者不遇》。

2、把你改編的故事講(讀)給你周圍的人聽,比比誰講更生動、更形象。 板書設計: 尋隱者不遇

滿懷希望→失望→一線希望→徹底失望 《尋隱者不遇》教案

一、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能背誦詩的語言。

2、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薰陶,培養想象力。

3、培養學生想像能力,把詩的語言轉化成生動形象的畫面。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詩是語言的鑽石,詩文美,美在它語言的工整凝練,詩文美,美在它情感美妙動人,詩文美,美在它能給我們無限想像的空間。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

2、打開抄寫本,學着老師的樣子,在本子左半邊端端正正地抄寫這首詩。(師生同抄)

二、讀正確

(一)讀準字音

1、看清這首詩的每一個字,請大家自由讀,讀準它。

2、誰來讀?(每個字都讀正確了,不錯;讀得很正確;你看得很清楚,讀得很好)

(二)讀出節奏

1、詩的語言工整,節奏琅琅上口。請大家再讀讀,在需要停頓的地方用一小豎表示,請讀出節奏。 請一位學生上黑板來畫

請按照你劃的節奏,把詩給大家讀一讀。 需要停頓的地方,他處理得好嗎?

2、根據這樣的節奏,請大家自由練讀,讀出停頓。

(停頓的地方很明顯,真好;不僅讀出了停頓,還讀得很有韻味;抑揚頓摧,真好!) 我們一起來讀正確,讀出詩的節奏——

三、明詩意

1、詩文美,不僅美在它語言的節奏明朗,更在於工整凝練,請大家讀讀想想,這25個字告訴我們是怎樣的內容,注意自己要先理解這些字詞,再試着理解詩意。

2、(1)教師在這些字詞上加點

尋:找。尋訪,拜訪 隱者:古代隱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學問的賢士。 不遇:沒有遇到,沒有碰到。 言:說

雲深:雲霧多,雲霧瀰漫。 不知:不知道

(2)爲了能更好地理解詩意,我們先來交流這些字的意思。你知道哪個意思,你就來說。 生交流字義

3、(1)我們來看一下,這四句詩哪些話是詩人問的,哪些話是童子說的?請你仔細想想,填上人物?

( 詩人 )松下問童子, ( 童子)言師採藥去。 ( 童子)只在此山中, ( 童子)雲深不知處。 男女生組合讀

(2)“松下問童子”,可全詩並沒有明顯出現詩人的問題?你能將詩人的問題補充完整嗎? ( )松下問童子,你師傅去幹什麼了? ( )言師採藥去。到哪裏去採藥的? ( )只在此山中,在哪座山? ( )雲深不知處。 分四小組讀

5、注意說出加點字的意思,注意把詩人的這些問話放到詩中, 連起來說說詩文的意思。

交流

6、同桌一生讀詩,一生說詩意,說完交換

7、同桌合作讀說

四、悟詩情

1、由此及彼推測隱者品格 (1)、仔細讀詩,我們發現整首詩寫到3個人物?分別是—— (2)、詩人賈島,你瞭解他多少?(交流賈島)

(3)、賈島是個有名的詩人,由此我們可以推測,賈島千里迢迢,到山中來拜訪的隱者,是個怎樣的人?

2、側面烘托揣摩隱者的品格

(1)賈島沒有遇到隱者,但與童子的對話中,賈島心情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請大家仔細揣摩賈島的心情,想想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課件出示問題)

①古時候交通不便,詩人是帶着怎樣的心情,千里迢迢前來拜訪?遇到童子,詩人心情如何? ②可童子說隱者去山中採藥,此時詩人會怎麼想? ③童子又說隱者就在山中,賈島心情又如何? ④要到山中找到隱者容易嗎?最後賈島怎麼想? (2)我們一起來揣摩揣摩賈島的心情? 板書:希望——失望——希望——絕望

隱者深山去採藥,沒有人知曉蹤跡,詩人的一顆心完全隨隱者的去向而變化,這裏是從側面烘托出了隱者的不俗!

(3)表情讀

通過表情讀出作者內心的心情。

3、環境襯托想像隱者品格

(1)請大家再來看,這首詩中三個字“鬆”“山”“雲”寫出了整首詩環境,讀着詩,你能夠想到哪些詞語來形容這裏的“鬆”“山”“雲”?

老師送大家一些詞,交流讀詞:

鬆 青翠挺拔 蒼翠欲滴 蒼勁有力 鬱鬱蔥蔥 山雲 雲霧濃厚 高大幽深 雲霧瀰漫 雲霧繚繞

(2)松竹梅蘭,自古就是文人品性的象徵,鬱郁青松,悠悠白雲,一青一白,正是含蓄地襯托出了隱者身份,像白雲一樣高潔,像蒼松一樣的風骨。這種寫作手法叫——寫景襯托

4、小結:剛纔,我們通過推測、揣摩、想像,深入地品析了詩中—— 學生總結,教師板書:隱者高潔,詩人的愛慕

五、寫詩境

1、青山翠鬆,綿延幽深,古琴嫋嫋,讓詩人不禁詩興大發,寫下這首詩,我們也情不自禁學着詩人吟誦起這首詩——(音樂響起)

生個別吟誦,(你已經完全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變化:隱者高潔的品性與詩人是相通的,與你也是相通的:詩化到了心中,也就把詩讀得特別好)

齊背

2、沉浸在這樣的情景中,我們也文思泉涌,請大家把《尋隱者不遇》一詩描繪的情景,寫下來。注意寫出帶點字的意思,加入詩人問的問題,用上課上積累的一些詞語,寫在抄寫本上詩文的右側。

視情況交流

2、這堂課,我們通過讀,感受了《尋隱者不遇》語言美,通過讀,感受詩的情感美,通過讀,感受了詩的想像美。送給大家學習古詩文的祕訣——多讀。

板書設計: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 希望

言師採藥去 失望 隱者高潔,詩人思慕 只在此山中 希望 雲深不知處 絕望

註釋 篇四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爲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後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賞析 篇五

這是一首問答詩,但詩人採用寓問於答手法,把尋訪不遇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致。其言繁,其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以白雲比隱者高潔,以蒼松喻隱者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欽慕高仰。這首詩有人認爲是孫革所作,題爲《訪夏尊師》。

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苦吟詩人。一般認爲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推敲”不僅着眼於錘字煉句,在謀篇構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此詩就是一個例證。

這首詩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裏把問話省略,只從童子所答“師採藥去”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接着又把“採藥在何處”這一問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覆對方採藥究竟在山前、山後、山頂、山腳問題。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賈島採用以答句包賅問句手法,精簡爲二十字。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

然而,這首詩成功,不僅在於簡煉;單言繁簡,還不足以說明它妙處。詩貴善於抒情。這首詩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後並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爲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一線希望;及至最後一答:“雲深不知處”,就讓詩人惘然若失,無可奈何。

然而詩抒情要憑藉藝術形象,要講究色調。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着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其實它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鬱郁青松,悠悠白雲,這青與白,這鬆與雲,它形象與色調恰和雲山深處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後卻見茫茫白雲,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浮想。從造型遞變,色調先後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與物轉移。

詩中隱者採藥爲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欽慕之情。詩中白雲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