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新版多篇

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新版多篇

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篇一

時間:2004年3月24日

地點:杭州二高

執教教師:樓老師借班上課

一、導入  新課

1、課題是什麼?

2、我們來看看莊子是誰,對中國人有什麼影響?

中國人的達觀有一部分和他有關。他很窮,大部分時間靠編草蓆爲生。但他窮得很傲,有一次他向人家借………他很怪,老婆死了,他敲盤而歌。他給我們留下了33篇散文。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莊子,瞭解他,思考他。通過我們的質疑、思辨,思考莊子對於個體價值、文明社會的意義何在。

二、看一段文字,讀後說說莊子是個什麼人,你從哪裏看出。補充一句:課文就是由這段文字開始的。

幻燈片出示“曳尾塗中”一段。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爲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約三分鐘後,學生開始發言:

針對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1:這是個隱士形象

生2:他和自然融爲一體

生3:他很高傲

生4:自由、自然、不拘束

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不顧、吾將曳尾於塗中

三、作者怎樣看莊子,對莊子精神作何評價

要求學生速讀2-6段,劃出評價語句

1、清潔的精神:可以……

師:清潔什麼意思?

生5:可以抵禦一切的誘惑。

師:還是什麼?

生6:不同流合污。

師:這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7:對莊子的崇敬、激賞。

四、出示整理過的學生提問

(在這堂課之前,佈置學生自讀本文,並將發現的問題寫在紙上,上交。教師根據學生問題整理出最有價值的幾類問題,在課堂上呈現出來。)

·第1段“他總在一些地方嚇着我們……落崖驚風”怎麼理解這句話,特別是“嚇”字?(餘均、楊瑜)

·作者爲什麼把莊子比作“一棵孤獨地在深夜裏看守心靈月亮的樹”?(陳春梅、馬鄭列)

·在黑夜裏昧昧昏睡,“月亮爲什麼沒有丟失”?

·“他好像在和這個世界比試誰更無賴……”作者爲什麼用一連串否定的表貶斥的詞語?

·莊子爲什麼不做官?爲何能對做官之事如此釋然?

·對這種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我們怎能不悚然面對,肅然起敬,油然生愛?後三個詞的順序能否掉換?

師:我們發現這些問題多集中在第4、8段和最後一段。現在我們分組討論這些問題。

生8:莊子的思想在當時比較叛逆,不合常理,所以“嚇”着人們。(結果呢?)給人帶來清新的感覺。

莊子的思想與當時社會比較矛盾。當時社會重權勢,而莊子不願同流合污。而當人們仔細思考他的意見時,發現他是正確的。

齊讀:朝暾夕月,落崖驚風。……

師:我們今天來讀讀莊子,會給我們展現一個廣闊的境界,柳暗花明。

師:齊讀第四段,來體會一下句子的含義。

生9:叛逆者。

生10:戰國時期,月亮是莊子心中的道德象徵。

師:一個“槁項黃首或”的老頭子,怎麼會嫵媚呢?

生11:精神嫵媚。人們一直以來都認爲權力是很好的東西,但他只喜歡自由。

師:普天之下,能這樣做的人有多少?所以“孤獨”。

生12(接着):“嫵媚”是不被認同的美,不被常人理解,這種信念已不再被很我人堅守。

師:聽這位同學的發言,可以用一句古詩來概括她的話。吟誦《江雪》。

師:莊子的行爲都是跟當時的情、理、邏輯相違背的。所以他好像在和這個世界比試誰更無理,誰更無情,誰更無聊,誰更無所顧忌,誰更無所關愛。

齊讀最後一段。

莊子怎麼會出現眼冷心熱?莊子眼前的客觀世界是怎樣的?黑暗、殘忍決定了他的精神世界是怎樣的?偏激、反叛、哲學困境。於是就出現了“眼冷心熱”。“眼冷”是出世的,“心熱”是入世的。他的處世態度是反叛的。但僅僅讀出“反叛”,還不是真正讀懂莊子。

與之“周旋”什麼意思?周旋的目的是爲了“外化”而保持“內不化”。

對第6個問題詞序能否掉換的回答:

生13:邏輯上看應該不能互換。

師:這代表我們走近莊子的一種規律。你們現在有無對肅然起敬?

下一個問題:莊子認爲天下污濁,但爲什麼他沒有做官呢?他只會用文字抨擊社會,但爲什麼不想去做點什麼呢?如果去做官,不是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嗎?

莊子既然對世俗不滿,那麼他爲何不做官,通過自己的努力雲改變社會的現狀?他只是爲了自己的自由,這是不是很自私?

討論:你如何看待莊子的“拒絕入世”?你覺得莊子的精神對個體生命和社會文明的意義究竟在哪裏?

師提問:中國歷史上哪些人與莊子有淵源?

生:李白、陶淵明、蘇東坡、阿Q

其中一生問:阿Q怎麼會和莊子有淵源?

一女生回答,因語速過快,聽不清。

師:莊子對人的影響確實很大。莊子的思想能救人,但能否濟世?請思考。

好了,我們的課就要告一段落了。今天,什麼是“無路可走”?在我們今天的社會,莊子又何來引導我們的精神呢?

[1]

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篇二

鮑鵬山

學過《秋水》《逍遙遊》等文章之後,你對莊子的精神世界有什麼認識?本文從《秋水》中的一個故事出發,由點到面地對《莊子》作了解讀。閱讀本文,要不斷質疑,深入思考,整體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還要學習優美的語言。

積累下列詞語:

目不暇接  似曾相識  芸芸衆生  超凡絕俗  

幻化無方,意出塵外  山重水複,柳暗花明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課文  練習

當一種美,美得讓我們無所適從時,我們就會意識到自身的侷限。“山陰道上,目不暇接”之時,我們不就能體驗到我們渺小的心智與有限的感官無福消受這天賜的過多福祉嗎?讀莊子,我們也往往被莊子撥弄得手足無措,有時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們還有什麼方式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動?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無方,意出塵外,鬼話連篇,奇怪迭出。他總在一些地方嚇着我們,而等我們驚魂甫定,便會發現,: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驚風。我們的視界爲之一開,我們的俗情爲之一掃。同時,他永遠有着我們不懂的地方,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永遠有着我們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造化鍾神秀”,造化把何等樣的神秀聚焦在這個“槁項黃馘”的哲人身上啊!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先秦諸子,誰不想做官?“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在其位,謀其政。”“君子之仕,行其義也。”誰不想通過世俗的權力,來槓桿天下,實現自己的烏托邦之夢?莊子的機會來了,但莊子的心已冷了。這是一個有趣的情景:一邊是濮水邊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繫之舟的莊周先生,一邊是身負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顛沛以之的兩大夫。兩邊誰更能享受生命的真樂趣?這可能是一個永遠聚訟不已,不能有統一志趣的話題。對幸福的理解太多樣了。我的看法是,莊周們一定能掂出各級官僚們“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們永遠不可能理解莊周們的“閒福”對真正人生的意義。這有關對“自由”的價值評價。這也是一個似曾相識的情景——它使我們一下子就想到了距莊子約七百多年前渭水邊上發生的一幕:八十多歲的姜太公用直鉤釣魚,用意卻在釣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輕得多的莊子(他死時也大約只有六十來歲),此時是真心真意地在釣魚。且可能毫無詩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條魚來充實他的轆轆飢腸。莊子此時面臨着雙重誘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從容不迫的游魚,他的背後則是楚國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內的國事交給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莊子的脾氣,所以用了一個“累”字,只是莊子要不要這種“累”?多少人在這種累贅中體味到權力給人的充實感成就感?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莊子持竿不顧。”

好一個“不顧”!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無暇回頭看身後的權勢。他那麼不經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來千載難逢的發達機遇。他把這看成了無聊的打擾。如果他學許由,他該跳進濮水洗洗他幹皺的耳朵了。大約怕驚走了在魚鉤邊遊蕩試探的魚,他沒有這麼做。從而也沒有讓這兩位風塵僕僕的大夫太難堪。他只問了兩位衣着錦繡的大夫一個似乎毫不相關的問題:楚國水田裏的烏龜,它們是願意到楚王那裏,讓楚王用精緻的竹箱裝着它,用絲綢的巾飾覆蓋它,珍藏在宗廟裏,用死來換取“留骨而貴”呢,還是願意拖着尾巴在泥水裏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時倒很有一點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說:“寧願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你們走吧!我也是這樣選擇的。這則記載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會讓多少人暗自慚愧汗顏。這是由超凡絕俗的大智慧中生長出來的清潔的精神,又由這種清潔的精神滋養出拒絕誘惑的驚人內力。當然,我們不能以此懸的,來要求心智不高內力不堅的芸芸衆生,但我仍很高興能看到在中國古代文人中有這樣一個拒絕權勢媒聘、堅決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個文化屈從權勢的傳統中,莊子是一棵孤獨的樹,是一棵孤獨地在深夜看守心靈月亮的樹。當我們大都在黑夜裏昧昧昏睡時,月亮爲什麼沒有丟失?就是因爲有了這樣一兩棵在清風夜唳的夜中獨自看守月亮的樹。

一輪孤月之下一株孤獨的樹,這是一種不可企及的嫵媚。

一部《莊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對人類的憐憫!莊子似因無情而堅強,實則因最多情而最虛弱!莊子是人類最脆弱的心靈,最溫柔的心靈,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傷害的心靈……

胡文英這樣說莊子:

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悲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練習

一  在作者看來,莊子的精神世界究竟是怎樣的?追求的是什麼?

二  研讀第2-7段,探究下列問題。

1.  莊子拿烏龜的選擇來打比方,說明他鄙棄的是什麼?追求的是什麼?

2.  作者所說的“清潔的精神”的含義是什麼?

3.  “當我們大都在黑暗裏昧昧昏睡時,月亮爲什麼沒有丟失?就是因爲有了這樣一兩棵在清風夜唳的夜中獨自看守月亮的樹。”你對這句話如何解讀?

三  討論:本文是對《莊子》的一種解讀,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課外瞭解一點莊子和他的著作,聯繫讀過的《秋水》《逍遙遊》,談談你的見解。

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篇三

時間:2004年3月24日

地點:杭州二高

執教教師:樓老師借班上課

一、導入  新課

1、課題是什麼?

2、我們來看看莊子是誰,對中國人有什麼影響?

中國人的達觀有一部分和他有關。他很窮,大部分時間靠編草蓆爲生。但他窮得很傲,有一次他向人家借………他很怪,老婆死了,他敲盤而歌。他給我們留下了33篇散文。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莊子,瞭解他,思考他。通過我們的質疑、思辨,思考莊子對於個體價值、文明社會的意義何在。

二、看一段文字,讀後說說莊子是個什麼人,你從哪裏看出。補充一句:課文就是由這段文字開始的。

幻燈片出示“曳尾塗中”一段。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爲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約三分鐘後,學生開始發言:

針對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1:這是個隱士形象

生2:他和自然融爲一體

生3:他很高傲

生4:自由、自然、不拘束

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不顧、吾將曳尾於塗中

三、作者怎樣看莊子,對莊子精神作何評價

要求學生速讀2-6段,劃出評價語句

1、清潔的精神:可以……

師:清潔什麼意思?

生5:可以抵禦一切的誘惑。

師:還是什麼?

生6:不同流合污。

師:這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7:對莊子的崇敬、激賞。

四、出示整理過的學生提問

(在這堂課之前,佈置學生自讀本文,並將發現的問題寫在紙上,上交。教師根據學生問題整理出最有價值的幾類問題,在課堂上呈現出來。)

·第1段“他總在一些地方嚇着我們……落崖驚風”怎麼理解這句話,特別是“嚇”字?(餘均、楊瑜)

·作者爲什麼把莊子比作“一棵孤獨地在深夜裏看守心靈月亮的樹”?(陳春梅、馬鄭列)

·在黑夜裏昧昧昏睡,“月亮爲什麼沒有丟失”?

·“他好像在和這個世界比試誰更無賴……”作者爲什麼用一連串否定的表貶斥的詞語?

·莊子爲什麼不做官?爲何能對做官之事如此釋然?

·對這種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我們怎能不悚然面對,肅然起敬,油然生愛?後三個詞的順序能否掉換?

師:我們發現這些問題多集中在第4、8段和最後一段。現在我們分組討論這些問題。

生8:莊子的思想在當時比較叛逆,不合常理,所以“嚇”着人們。(結果呢?)給人帶來清新的感覺。

莊子的思想與當時社會比較矛盾。當時社會重權勢,而莊子不願同流合污。而當人們仔細思考他的意見時,發現他是正確的。

齊讀:朝暾夕月,落崖驚風。……

師:我們今天來讀讀莊子,會給我們展現一個廣闊的境界,柳暗花明。

師:齊讀第四段,來體會一下句子的含義。

生9:叛逆者。

生10:戰國時期,月亮是莊子心中的道德象徵。

師:一個“槁項黃首或”的老頭子,怎麼會嫵媚呢?

生11:精神嫵媚。人們一直以來都認爲權力是很好的東西,但他只喜歡自由。

師:普天之下,能這樣做的人有多少?所以“孤獨”。

生12(接着):“嫵媚”是不被認同的美,不被常人理解,這種信念已不再被很我人堅守。

師:聽這位同學的發言,可以用一句古詩來概括她的話。吟誦《江雪》。

師:莊子的行爲都是跟當時的情、理、邏輯相違背的。所以他好像在和這個世界比試誰更無理,誰更無情,誰更無聊,誰更無所顧忌,誰更無所關愛。

齊讀最後一段。

莊子怎麼會出現眼冷心熱?莊子眼前的客觀世界是怎樣的?黑暗、殘忍決定了他的精神世界是怎樣的?偏激、反叛、哲學困境。於是就出現了“眼冷心熱”。“眼冷”是出世的,“心熱”是入世的。他的處世態度是反叛的。但僅僅讀出“反叛”,還不是真正讀懂莊子。

與之“周旋”什麼意思?周旋的目的是爲了“外化”而保持“內不化”。

對第6個問題詞序能否掉換的回答:

生13:邏輯上看應該不能互換。

師:這代表我們走近莊子的一種規律。你們現在有無對肅然起敬?

下一個問題:莊子認爲天下污濁,但爲什麼他沒有做官呢?他只會用文字抨擊社會,但爲什麼不想去做點什麼呢?如果去做官,不是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嗎?

莊子既然對世俗不滿,那麼他爲何不做官,通過自己的努力雲改變社會的現狀?他只是爲了自己的自由,這是不是很自私?

討論:你如何看待莊子的“拒絕入世”?你覺得莊子的精神對個體生命和社會文明的意義究竟在哪裏?

師提問:中國歷史上哪些人與莊子有淵源?

生:李白、陶淵明、蘇東坡、阿Q

其中一生問:阿Q怎麼會和莊子有淵源?

一女生回答,因語速過快,聽不清。

師:莊子對人的影響確實很大。莊子的思想能救人,但能否濟世?請思考。

好了,我們的課就要告一段落了。今天,什麼是“無路可走”?在我們今天的社會,莊子又何來引導我們的精神呢?

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篇四

教案示例

由於是高三年級的教學,有一個更重要更直接的任務在等待着我們——大學聯考,所以,本課教學以一課時爲宜。爲了在這一課時裏充分提交教學效率,如大教學密度,一定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工作,要在課前熟讀課文,深思質疑,在上課時,主要是在老師的引導之下,由學生深化討論,以收到自主學習之功效。

在向學習佈置預習作業 時,不能只提出一條要求:熟讀課文,熟讀註釋。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在這個最基本要求基礎,進一步提出預要求,這些要求越具體,預習時所收到的效果馱醬螅虼吮究撾牡慕萄招Ь透災?/P>

例如,可以要求學生思考如下問題:1. 莊子辭楚周相位不就,是他的清高,孤傲,是他拒絕權勢的誘惑,不和統治者合作呢還是他的自私利已在作崇呢?2. 我們應該理解“文化屈從權勢的傳統”這一判斷? 3. 屈原認爲“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皆濁我獨清”,而莊子卻願“尾於塗中”,你應該如評價這兩偉人呢? 4. 文章中說:“莊子是一棵孤獨的樹,是一棵孤獨地在深夜看守心靈月亮的樹。當我們大都在黑夜裏昧昧昏睡時”,全靠了這棵樹去守護着我們。那麼,莊子爲什麼不去喚醒那些錯睡的人呢?他是個堅強者還是脆弱者?

諸如提出一個要求,在預習時,再個人至少要提出1—2個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逐步思考,以備課上討論之用。

有了以上要求,首先要熟讀,其次要帶着問題讀,最後是讀了之後自己提問題,有了這三箭齊發,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本課教學目標 的實現。

開始課堂教學時,要精心設計好導入  環節。這樣便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學生帶入課文規定的氛圍中,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本文就可以下方式導入  :

在我們古代的思想史上,有一位學者,他的態度偏激,他表述思想的語言荒唐甚至有荒誕無稽之嫌,而這位學者,卻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他的著作,是中華民族的文學、思想寶庫中的一顆璀燦明珠。他就是莊子。這堂課,讓我們嘗試着走近莊子,走進莊子的思想。

導入  之後,將課文做一大致介紹,然後由學生回答自己的預習回答。就着這些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學生討論時,不要求必須有一個統一答案。可以將各自不同的理解各自陳述,甚至可以相互爭辯。

教師在小結時不妨提出自己個人的看法。注意,這個看法最好是和同學平等地位的提出,不要試圖去糾正學生的什麼,去改正學生的什麼。那樣會打消學生質疑思辯的積極性,也不利於學生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教師小結可談如下幾點:莊子思想和作爲在那個時代有其積極意義和進步性。他不和統治者同流合污。表現了正直知識分子的反抗和操守。但他的思想和作爲,同時又有着極大的侷限性和消極色彩。他的退隱,他的跡近荒唐的嬉笑怒罵,誇張比喻,實際上無補於百姓蒼生。最後要點明的是,時代變了,社會上儘管還有不如人意的事情,有時這些事情甚至還很多,但我們應該積極面對,擔任青年人所應提任的那一份責任。

探究活動

下面一段文字是莊子《養生主》①的開頭一小段,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並體會一下作者的思想。

吾生也有涯②,而知③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④,殆己⑤!已而爲知者⑥,殆而已矣。爲善無近名⑦,爲惡無近刑⑧,緣督以爲經⑨,可以保身⑩,可以餘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註釋 ①養生主——養生的主要關鍵。一說,生主爲一詞,指人的精神,養生主即養護人的精神。 ②吾生也有涯——吾生,指人的生命。 ③知——知識。 ④以有涯隨無涯——有涯,指上句所說生命,無涯,指知識。隨,追求。 ⑤殆——危險,疲睏。已,語氣詞。 ⑥已而爲知者——已而,既然如此。爲知,追求知識。 ⑦爲善無近名——即“無爲善近名”,養生的人,不可做善事,因爲善就接近有名譽。 ⑧爲惡無近刑——語序與前句子,指不可爲惡,因爲爲惡就會受刑戮懲罰。 ⑨緣督以爲經——緣,順。 督,中,此處指自然之道。經,常。 ⑩“可以保身”四句——保身者,保護生命,不受刑罰;全身者,保全天性,不戕害思想;養親者,養護精神,盡年者,享受天然的壽命。

譯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就會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還去追求知識的人,就只能弄得疲睏了。養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聲,也不做壞事而觸犯刑律,把順着自然規律去做,做爲處事的法則,就可以保護生命,保全天性,可以養護精神,享盡天的。

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篇五

胡學文

教學目的:

1. 積累文中詞語,掌握並熟練運用成語。

2. 深入研究關鍵語句,整體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

3. 體會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研讀語句,把握觀點。

教學難點 :認識莊子的精神境界。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品讀法。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

重溫《逍遙遊》,學生談出閱讀感受,引入新課。

二。複習莊子生平。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人,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曾任漆園吏。楚威王聞其賢,聘以爲相,不就,窮困終生。《莊子》時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所著,是道家經典之一。現存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的主要主張是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就是要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與老子並稱“老莊”。

三。預習課文:

1. 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有誤的一項是:D

A福祉(zhi)  甫定(fu)    黃馘(guo)  清風夜唳(li)

B濮水(pu)  澄澈(che)  聚訟(song)  芸芸衆生(yun)

C曳尾(ye)  犀利(xi)  悚然(song)  飢腸轆轆(lu)

D累贅(zhui)  朝暾(tun)  嫵媚(fu)  清波粼粼(lin)

2. 解釋並用下列詞語造句:

目不暇接  似曾相識  芸芸衆生  超凡絕俗  幻化無方  意出塵外  山重水複  柳暗花明  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

3. 莊子的精神境界是怎樣的?作者對他是怎樣的態度?

提示:一方面,他對人類充滿憐憫,最多情,最溫柔寬仁,最敏感,因而最脆弱,最易受到傷害。另一方面,對污濁黑暗的世界,冷眼看穿,冷酷犀利。莊子在污濁的人世間保持着清潔的精神,他超凡絕俗,拒絕誘惑,把自由的價值看的至高無上,不屑與統治者同流合污。作者對莊子既有景仰之心,愛戴之情,又有謹慎的否定,他的精神只是一種哲學的境界,是“破罐子破摔”的結果。

四。閱讀課文,學生畫出表明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

五。內容要點概括:

六。作業 佈置:

熟讀課文,理解文中的觀點。

第二課時

一。 閱讀首段:

1、作者認爲莊子的意象是怎樣的?

提示:奇特。“美得讓我們無所適從”,“幻化無方,意出塵外,鬼話連篇,奇怪迭出”,是“朝暾夕月,落崖驚風”。

2、作者認爲莊子的作品有着怎樣的意蘊?

提示:深邃難解,“永遠有着我們不懂的地方”。

3、具體而言,作者讀莊子作品有着怎樣的感受?

提示:視界爲之一開,俗情爲之一掃。

4、作者以爲莊子有着怎樣的聰明才智?

提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是“造化鍾神秀”,是“天仙才子”。

二。 譯讀“莊子釣於濮水”一段文字,然後閱讀課文2~7段,完成課後練習二。

譯讀文段: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千歲矣。王中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爲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1、解釋加點的字:

先:       笥:       寧:        塗:

2、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內容,並稍做評價。

3、完成課後練習二。

莊子拿烏龜的選擇來打比方,說明他鄙棄的是什麼?追求的是什麼?

提示:鄙棄富貴權勢,追求人格的獨立,精神的自由,品格的高潔。

作者所說的“清潔的精神”的含義是什麼?

提示:“清潔的精神”,其含義是潔身自好,拒絕誘惑,決不同流合污。

4、“當我們大都在黑夜裏昧昧昏睡時,月亮爲什麼沒有丟失?就是因爲有了這樣一兩棵在清風夜唳的夜中獨自看守月亮的樹。”其中“月亮”比喻什麼?你對這句話如何理解?

提示:“月亮”參照前一句“心靈月亮”四字,可見是指心靈,作者拿皎潔的月亮比喻純潔的心靈,比喻一種獨立的文化精神。正因爲有莊子等人具有超凡絕俗的清潔精神,堅守了獨立的文化品格,決不屈從權勢,這種文化精神纔沒有徹底失落。

逐句評述這種方式有何好處?

提示:思維更開闊,理解更深刻,說理更透徹。

三。 閱讀後幾段:

1、怎樣理解胡文英一段話中的“是非不管”與“終不下手”?

提示:“是非不管”就體現在下文的“無”中;“終不下手”是指不謀官職,不付諸行動。表現在莊子拒絕權勢的媒聘中。

2、怎樣理解作者對莊子怪誕的解釋?

提示:作者將莊子的怪誕和孤傲,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來考察,看成是對黑暗的挑戰,對人類的憐憫。“他有蛇的冷酷犀利”,這是對付殘忍的諸侯的;“更有鴿子般的溫柔寬仁”,這是對待天下蒼生的,是更加深沉的。看出滿紙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淚,也就看出了他對人類的憐憫。

四。 作者何以將題目命名爲“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提示:其含義是說,《莊子》代表了人們無路可走的時候的一種意識形態,含蓄的告訴人們當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應該看看莊子,學學莊子。當然,也惟有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我們才應該去學莊子的精神追求。

五。 你同意本文中作者對莊子的解讀觀點嗎?試說明理由。

本話題不設答案,重在啓發學生從莊子的處境和歷史背景中尋找解釋。

六。 課外練習:讀下面一段文字後,寫一篇300字的短論。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以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爲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囂然大也,吾爲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月:“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纊爲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爲洴澼纊,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計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纊,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爲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七。 教學後記:

一、課文悟讀

我對莊子缺乏研究,只知他和盂軻同時代且聲望不相上下,二人所著在先秦時期均屬顯學。莊子地位發生變化,大概是在董仲舒“罷黜百家”的主張實行以後。光陰似水,一瀉兩千多年,莊子走紅運、被尊崇(“被利用”?)的日子當然有,但在個人印象中,背黑鍋、受批判的時候似乎更多,尤其是近代國門大開之後,革命的先進的外來學術思想更新着國人觀念,一頂又一頂的“帽子”爭先恐後地飛過來扣到這位“槁項黃馘”的哲人頭上,什麼虛無主義、遁世主義、悲觀主義、不可知主義、神祕主義、極端自由主義,什麼開歷史倒車、否定真理的客觀標準、宣揚宿命論等等。其中雖有學者戰戰兢兢、顛來倒去指出莊子哲學中某一點某一面“包含着一定的積極因素”,但“消極因素”既已匯成“大海”,說“大海”裏有“針”,其本意顯然不是爲了讓人去“撈”。誠然,對於莊子的文筆,都持“肯定”的觀點,沒有哪位“大批判專家”站出來說三道四,但內容錯誤、思想反動的作品,越是藝術性高就越有毒害作用,就越要反對,誰又敢“飲鳩止渴”,放膽去讀那些“反映沒落奴隸主貴族意識的光怪陸離的散文”呢?中學生也讀《莊子》,不過那是“潔本”——《庖丁解牛》《望洋興嘆》等,而且要先“打預防針”,將作者的消極面和危害性講明講夠,千萬不能讓幼稚的青少年因喜愛作品簡潔、生動的語言而對作者產生“盲目崇拜”。想到這些,我不禁自問:爲什麼把莊子弄成這樣?如此對待莊子,是莊子的不幸,還是我們自己的不幸?……

當然,今天的情況不同了,許多不愉快的東西,有的已成過去,有的即將消逝,莊子和莊子哲學的本來面目正在世人面前清晰地顯現。我認爲,在這一過程中,思想史研究專家的辛勞業績不容低估,但真正爲莊子和莊子哲學提供確鑿證據、使世人幡然省悟的則是現實的發展、歷史的運行。發端於20世紀初的新一輪工業革命,給人們帶來高度的物質享受,也給人們造成心靈的空虛,使人在精神上陷入難以擺脫的煩惱與困擾。於是,以領導科技新潮流自居的西方人開始把目光轉向東方哲學,解讀《莊子》成了他們的熱門功課。在我國,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但權錢交易、物慾橫流、人格扭曲、道德淪喪等社會弊端同樣讓有識之士憂心如焚。我們深知,莊子不是神,莊子哲學並非靈丹妙藥,但莊子精神給了我們深刻的啓迪,讓我們開始反省生命何以如此陷溺,理想的人生之路到底該怎麼走。“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我堅信:只要我們正視現實的教訓,不忘對歷史所作的承諾,真心實意地想從莊子思想寶庫裏覓取爲我所用的精神資源,而不是把今天的重讀莊子當作“與世界接軌”的一種表示,我們就會擺脫目前的窘境,就會沐浴着新世紀的和風麗日,逐漸使自己的生命清新澄澈,把我們的精神家園重新構建起來。

二、亮點探究

1.課後練習三指出“本文是對《莊子》的一種解讀”,而課題則是《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似乎“文不對題”。這是作者的一時疏失,還是有意留出空白,讓讀者運用心智進行必要的填充?

探究學習:說是“解讀”,的確不假。作者採用點面結合的手法,對莊子著作中徹底的反世俗傾向及其“外化內不化”的特徵做了簡明的概括,對莊子鄙棄權勢利祿、追求個性自由、堅持生命理想的精神,更是濃墨重彩地進行熱烈歌頌。不僅如此,作者在文章一開始就生動地寫出讀莊的特殊感受,用實話實情讚美這位哲學大師的卓越天才和永恆魅力。因文而思題,作者寫作本文顯然不是無端地發思古之幽情,而是深有感觸。文中沒有片言隻字言及現實生活,但現實生活中權錢交易、物慾橫流、人格扭曲、道德淪喪等社會現象無疑是感觸點。莊子的“無我”之境,其典型表現之一就是談話、行文不自以爲是,不高人一等。本文避開“扣題行文”“正面說教”的模式,只以警示性標題啓發讀者發揮聯想、想像而自悟自擇:應該怎樣關注當今人文精神失落的嚴重問題?應該怎樣從莊子等哲學大師的思想寶庫裏覓得精神資源,來將我們遭到破壞的“精神家園”重新構建?讀者面對課文不僅用眼,還要用心;不僅從字面上學習,還要到生活中攝取;不僅是吸收,還要有創造,讀者的閱讀積極性得到了全面調動。這不是“歪打正着”,也不是刻意做秀,而是由於作者以莊論莊,深得莊學真諦。

2.作者引述莊子拒聘的故事,從中穿插進不少內容。這裏化簡爲繁,是行文不當,還是繁得其宜?

探究學習:經驗告訴我們,文字繁簡是不是得當,不能脫離題旨和情境來說話。莊子拒絕楚威王“許以爲相”的禮聘,故事記載在《秋水》篇中(《史記·莊子本傳》裏也提到),反映了莊子對權勢利祿的鄙棄和對自由人生的追求。這個故事在課文裏是惟一一則可感可觸的典型材料,既要印證上文的讀莊感受所言不妄,又要爲下文展開莊子及其著作的概述鋪墊基石,但原文僅97字,依照原樣引述,意象無疑顯得單薄,無法做到結構嚴謹,從而收到預期的表達效果。我們佩服作者的高明。他對這個故事的處理,既不拘泥於原文,又絕對地忠實於原文,他穿插進多於原文數倍的材料,都屬合情合理的聯想、想像,不僅能與故事情節或襯托或對比或宕延或切人和諧組合,而且由於大背景和小環境的敷設,主人公莊子的形象因而更加厚實凝重、生動傳神,那積澱着民族傳統、滲透着文化觀念和社會心態的一個個畫面層現疊印,如同在讀者面前播放了一集電視劇。可以說,不作如此處理,莊子的精神品質的難以企及,他的個性、他的哲學的“外曲內直”“外化內不化”的特徵就無從突出表現出來。

3.莊子用“烏龜的選擇”設喻,向楚大夫表示“吾將曳尾於塗中”,課文作者稱讚這是“清潔的精神”。對此有人說,這裏反映了莊子的精神和他的“行爲”之間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是不是有點“圓滑主義”?到底該怎樣理解?

探究學習:作爲一代思想大師,莊子的性格的確鮮明奇特:一方面,他清高孤傲,生平窮困卻拒絕人仕,甚至不肯做清客吃口現成飯,堅決不與權勢者合作,在精神世界裏保持着自由獨立的準則,固守本心本性而不稍微移易;另一方面,他又主張凡事不要認真,一切都無所謂,行動上不僅與世無爭,而且順世隨俗,不固守一端,以便與世俗和諧相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反差”,即“內不化”而“外化”。必須指出:“反差”絕對不是“二重人格”,“外化”是與污穢、荒唐、罪惡的現實世界“周旋”,目的是實現心靈的堅守,保證“內不化”。如果說莊子以“烏龜的選擇”爲喻,婉轉誘導奉命前來的兩位大夫理解自己的心跡,更沒有仿許由“洗耳”使對方太過難堪由此激化矛盾,算是“外化”的習慣表現。那麼,他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爲了取悅、得利,而是要推掉那個千載難逢的發達機遇,維護自己那片晶瑩寧靜的心靈的天空,從而保全生命的自由、獨立和孤傲。說“圓滑主義”顯然是浮光掠影,沒有從本質上看問題。在這裏,莊子以超凡的智慧和驚人的內力拒絕了常人無法擺脫的巨大誘惑,否定的不僅是世俗的利慾觀念,還有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意識”,讓生命達到了清新明澈的“無我”的境界。惟其如此,作者稱讚莊子拒聘是“大智慧中生長出來的清潔的精神”。

4.課文第7自然段,在對莊子拒聘這一具體事例進行議論之後,接下來的幾個句子裏反覆出現了“樹”“月亮”似不相關的詞,對此’該如何解讀?

探究學習:莊子是得到世界公認的我國先秦時期的思想大師之一。莊子哲學不是簡單的處世哲學,而是包含着理想追求的生命哲學,重在解脫世人的精神枷鎖。課文第7自然段正是這樣抓住莊學精華對莊子進行讚頌。第一層是議論“拒聘”,點明莊子排除誘惑的精神力量所在,肯定其“反潮流”行爲的難能可貴。第二層針對莊子由潔身自好到堅持生命的清新澄澈,由主張“無我”“天人合一”到從私利洶涌的喧囂回到自然生命的簡樸,肯定莊子的哲學及其實踐,在突破人生誤區、建設民族文化過程中的振聾發聵、促人猛省的不朽價值。看得出第二層是第一層內容的拓展和昇華,也是全篇之“眼”。在這裏,作者綜合運用比喻、移就、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賦予“樹”和“月亮”以象徵性意象,把我們引入童話詩般的境界,讓我們藉助聯想、想像,超越時空,走近了這位千古奇才、精神鉅子。

5.揣摩下列句子,回答句後問題。

(1)讀莊子,我們也往往被莊子撥弄得手足無措……他總在一些地方嚇着我們……

“撥弄”“嚇”都表示讀莊的感受,二者能否互換?爲什麼?

(2)同時,他永遠有着我們不懂的地方,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永遠有着我們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和“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都是用的現成詞語,取義有變化的是前者還是後者?有什麼變化?

(3)“造化鍾神秀”,造化把何等樣的神秀聚集在這個“槁項黃馘”的哲人身上啊!

這一句裏有兩個明引,是一個不能少,還是可以去其一或同時去掉?

(4)對這種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我們怎能不悚然面對,肅然起敬,油然生愛?

“悚然面對”“肅然起敬”“油然生愛”三個短語的順序能否變動?爲什麼?

探究學習:陳望道先生說得好:“修辭以適應題旨、情境爲第一義。”(1)不能互換。二者所屬句羣不同,各有所用:前者着眼於整部《莊子》,意在突出其征服讀者的力量;後者着眼於部分章節,意在突出其某些觀點的奇異超絕。(2)“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原是寫境界幽深、色彩明麗的鄉村風光,這裏用來表示讀者心目中的莊子的儀態:錯綜複雜,變化多端,讓人眼花繚亂。(3)一個不能少。前者類比,後者反襯,鮮明地表達了對莊子的罕見天才和偉大人格的祟仰之情。(4)不能變動。這種心理變化反映了讀莊的規律,是作者的心聲,也是對讀者的啓示。

三、選題設計

1.有人說,提起莊子就會想到屈原,這不僅因爲二人性格頗爲相似,都憤世嫉俗,孤傲清高,同時還因爲二人對人生道路的選擇截然相反。試就後一層面對莊子和屈原進行比較研究,看看自己在這一活動中能不能有所發現、有所提高。

研究方法:

(1)計劃——鎖定目標,確定要點及所涉材料的大致範圍。

(2)實施——按計劃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將材料精選後分別歸人各要點,以要點爲單位制成卡片。

(3)結果——整合卡片爲《莊子與屈原人生道路比較研究報告》。

參讀書目:

(])司馬遷《屈原列傳》。

(2)屈原《離騷》。

(3)莊子《逍遙遊》《養生主》《應帝王》《膚篋》《至樂》。

(4)《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屈原》。

(5)《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莊子》。

2.有人說,莊子主張安命順時、與世無爭,追求精神逍遙,實際上是一個不勝現實折磨的痛苦靈魂的自我解脫,和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精神沒什麼兩樣。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試將莊子精神同阿Q精神做一比較研究。

研究方法:

(1)收集有關資料,閱讀作品及有關評析論文、論著,一一作札記。

(2)分解“阿Q精神”內涵,設定比較的“項”。

(3)逐項比較,由表及裏,適當引申(指兩種精神的社會影響和人生意義)。

參讀書目:

(1)魯迅《阿Q正傳》《的成因》《俄譯本序》《寄週刊編者信》。

(2)《魯迅作品教學初探·如何理解阿Q的精神勝利法》。

(3)《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莊子(莊子)》。

(4)劉笑敏《莊子哲學及其演變》。

(5)莊子《逍遙遊》《山木》等。

摘自《中學語文教學通訊》2002年7月

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篇六

●備課資料

1.作者簡介:張志公先生,河北省南皮縣人,1918年11月生於北京。先後在中學、大學任教。幾十年來,一直不間斷地從事研究工作,在漢語語法學、漢語修辭學、現代語文教育等領域多有建樹,著作甚豐。對中國語言學、語文教育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在語言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漢語語法常識》《語法學習講話》《現代漢語》《修辭概要》。

2.張志公和現代修辭學:張志公對現代修辭學有重大貢獻。在修辭學研究上,張志公更爲科學地定義了“修辭”,將修辭學研究的範圍從詞句擴展到篇章,擺脫了歷來側重講詞格的窠臼。他認爲修辭學研究和運用的重點,在於如何提高運用語言的效率。概而言之,“講究修辭就是要用最經濟的語言材料,傳遞儘可能大的信息量,達到儘可能高的準確性和可理解性,收到儘可能好的表達效果”。從對修辭的這一理解出發,以詞句段篇的順序來談修辭,並結合語音、詞彙、語法、邏輯來談修辭,十分有新意。

3.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修辭,就是研究語言形式的表現方法,語言手段的選擇,語言技巧的運用,從而使語言更好地表達思想內容。不同的寫作要求,不同的表達形式,對於語言的要求也不一樣。怎樣使語言表達得簡潔、準確、明白、通順,這就是所謂的消極修辭。如何使語言表達得鮮明、生動、形象,是積極修辭。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是修辭學上的兩大分野。

4.生活閱歷、思想情趣和修辭:同是詠梅,陸游和毛澤東都用了擬人手法,但創造的藝術形象卻有很大的差異,這是因爲兩人的生活閱歷、思想情趣差異較大。陸詞:“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毛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篇七

安徽繁昌第二中學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瞭解莊子的精神世界;

2、體會莊子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積極意義;

3、訓練質疑——探究——歸納的閱讀方法。

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整體把握

1、通讀全文,思考

(1)馮友蘭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告訴我們,中國的聖賢是既“出世”又“入世”的。莊子爲什麼拒絕“出世”?

(2)莊子用什麼方法來表達與世道的對立的?

(從文中找出答案,進而把握文章內容)

2、分析思路

(1)閱讀《莊子》的感受

(2)解讀《秋水》中的故事

(3)用莊子的心靈和歷史背景解釋《莊子》

二、亮點探究

1、“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無窮,意出塵外,鬼話連篇,奇怪迭出。”怎麼理解?文中哪些話是對此句的詮釋?

2、莊子用“烏龜”的比方意在說明什麼?

3、莊子的“清潔的精神”是指什麼?

4、怎麼理解莊子是“一株孤獨的樹”?

5、品味“一輪孤月之下一株孤獨的樹,這是一種不可企及的嫵媚”的詩般的意境和深刻的內涵。

三、歸納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的精神境界是矛盾的雙方不斷衝突的內心世界。一方面,他對人類充滿憐憫,最多情,最溫柔寬仁,最敏感,因而最脆弱,最易受到傷害。另一方面,對污濁的黑暗世界,冷眼看穿,冷酷犀利。他在內心的矛盾中作困獸之鬥。在污濁的人世間保持着清潔的精神,超凡脫俗,拒絕誘惑,以整個生命追求人生境界的自由,不屑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

四、拓展聯想

1、今天的現實社會中,物慾橫流,人格扭曲,道德淪喪,良知泯滅,人文精神失落,人類的“精神家園”被擠佔侵吞,不正是“無路可走”的具體體現嗎?我們已經有很多人迷失道路方向而不知所歸。那麼怎麼辦?標題提醒我們,要回頭看看古人,看看莊子,學習莊子。——這是作者的寫作意圖!你覺得怎樣把莊子的精神與現實結合起來纔有積極的意義?

2、從孔子周遊列國與莊子“持竿不顧”的對比中談談你看法。

作者郵箱: